采暖通风与空调
6、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
![6、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21857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d.png)
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1. 介绍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内部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方面的问题,为建筑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
2. 采暖工程采暖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建筑物理工程,其主要任务是为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这项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热源供应建筑采暖的热源包括常见的锅炉、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
不同的热源不仅需要不同的设备,还需要不同的安装方法和操作技巧。
热力设计热力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的用途和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建筑进行采暖的热力计算和设计。
主要的计算指标包括采暖负荷、供暖面积、热损失等。
管道设计管道设计是指根据热力设计的结果,设计热水管道、采暖设备布置、控制系统等,确保热能的传输质量和效率。
3. 通风工程通风工程是指采用人工或自然方法,使空气在建筑内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这项工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通风方式通风方式主要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以自然气流为驱动力,机械通风借助于机械设备如送风机、排风机等。
排气量计算通风系统中对于不同功能的空间,需要计算不同的排气量,并配置相应的送风和排风设备。
送风口布局送风口布局是通风系统中的重要设计环节。
合理的送风口布局可以保证送风量的均匀性和舒适度。
在设计送风口布局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几何形状、气流质量和送风口的数量和尺寸等因素。
4. 空调工程空调工程是将建筑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进行控制,并在不同的季节、天气下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项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空调方式空调方式主要有冷凝式、蒸发式和吸收式三种。
不同的空调方式需要不同的设备、工艺和操作方法。
制热与制冷空调系统中,制热与制冷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
不同的地区、不同时刻需要不同的温度、湿度控制。
空调工程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综合考虑室内外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等,设计合理的制热和制冷系统。
风管系统设计风管系统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6a2a3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e.png)
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1.设计准则1.1建筑物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应当满足当地的气候条件,并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进行设计。
1.2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能源效率,采取合适的能源控制措施,如使用高效的节能设备和材料。
1.3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金属材料膨胀系数,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设备和管道损坏。
2.采暖设计2.1建筑物的采暖系统应满足冬季室内温度和湿度要求,并考虑到室外温度变化的影响。
2.2采暖系统应当包括合适的供暖设备,如锅炉、电暖器等,并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以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2.3供暖设备应当符合当地的燃烧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3.通风设计3.1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应当能够确保新鲜空气的供给,并将室内的污染物排出。
3.2通风系统应当考虑室内的人员密度、活动强度和房间功能,并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通风换气。
3.3通风系统应当包括适当的过滤设备,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并定期更换和清洁过滤器。
4.空调设计4.1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应当能够在夏季确保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舒适度,并考虑到室外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4.2空调系统应当具备合适的制冷能力,并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4.3空调系统应当采用适当的制冷剂,并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
5.安全要求5.1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应当符合当地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2设备应当设有适当的保护装置,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如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
5.3设备和管道的布局应当遵循相关的防火设计规范,并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综上所述,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满足要求的重要指导文件。
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确保安全和舒适性。
设计师、施工方和维护人员应当深入了解并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质量。
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4fe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f.png)
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开工会议,分工明确,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2.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施工工序、施工时间、关键节点等。
3.购买所需施工材料和设备,并进行储存和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意识。
二、施工目标1.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按时完成。
3.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方案1.采暖工程施工方案:(1)安装采暖锅炉:先进行土建工程,包括炉房位置的清理和修整,然后进行锅炉的安装和调试,最后进行管道的连接和保温。
(2)采暖供水系统:先进行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的铺设,然后进行连接,最后进行试压和排气。
(3)散热器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房间结构,合理安排散热器的位置,然后进行连接和调整。
2.通风工程施工方案:(1)新风系统安装:先进行管道的铺设和连接,然后进行风机、过滤器和换气机的安装和调试。
(2)排风系统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场所,合理选择排风系统的位置,然后进行管道的铺设和连接,最后进行风机的安装和调试。
(3)送风系统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场所,合理选择送风系统的位置,然后进行管道的铺设和连接,最后进行风机的安装和调试。
3.空调工程施工方案:(1)中央空调系统安装:先进行室内外机的安装和连接,然后进行管道的铺设和连接,最后进行系统的调试。
(2)分体式空调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场所,合理选择室内外机的位置,然后进行管道的铺设和连接,最后进行系统的调试。
(3)多联式空调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场所,合理选择室内外机的位置,然后进行管道的铺设和连接,最后进行系统的调试。
四、施工安排1.施工进度计划:(1)采暖工程:预计施工周期为30天。
(2)通风工程:预计施工周期为25天。
(3)空调工程:预计施工周期为35天。
2.施工人员安排:(1)采暖工程:安排2名熟练的锅炉安装工和4名管道施工工人。
浅谈采暖、通风空调的节能减排
![浅谈采暖、通风空调的节能减排](https://img.taocdn.com/s3/m/ee7023129b89680202d825db.png)
浅谈采暖、通风空调的节能减排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但由于我国国力所限,节能减排工做在相当一段时期任务很艰巨。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正因为如此,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做非常重要的。
一、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但是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不断破坏与开采,人类能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源、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主要因素,而且是钱不能解决的,能源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保障,所以各种解决环境、能源问题的方案相继被提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活、植树造林等都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环境的产物,人类社会逐渐成为了节约资源型社会。
2.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主要是指集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装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设备,一般的普通空调只是单纯的在室内使用,直接通过设置空调的温度来控制室内的温度,而且开空调的时候室内的门窗一般都是关闭的,这直接阻断了室内的空气流通,不利于人体吸收新鲜的空气,长期以往,会对人们的身体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人甚至会得“空调病”,而且空调耗能是十分巨大的,这就违背了节能减排的原则,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设备与这种普通的空调设备不同,它在结合其优点的同时改进了其不足,在解决室内环境的冷暖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创造出一个舒适、宜人、优雅的室内环境。
二、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1.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系统的设计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它最大的一个进步就是改善了室内的舒适度,但是在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内,它的设计大部分还是属于一个基于经济利益设计模式下的产物,大部分人们很少会考虑其能源的消耗问题,唯一会注意的就是其舒适程度,这就直接影响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所以在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的设计方案上还是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第一就是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的高耗能特点,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节能降耗的实例分析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节能降耗的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474b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9.png)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节能降耗的实例分析2.青岛新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555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大部分人都期望自己的居住环境可以作到冬暖夏凉、通风良好。
文章对暖通空调的实际性能进行简要介绍,针对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改进举措,为增强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性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建筑设计1 暖通空调系统新特点分析暖通空调系统的新型在于其采暖系统,采用了绿色环保理念,一般来说绿色环保理念的方法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热源的选取。
在节能设计理念的指引下,节能要求、环境效益、空调系统类型等因素应优先考虑;结合环保观念,应以热源为重点,以保证热源具有高效、低污染、节能等特性。
目前常用的热源有两类,即热源与地源热泵,采暖空调系统应结合本地实际与污染控制指标,选择合适的热源。
其次是使用洁净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是新时代出现的一种新能源,也是一种新的环保概念,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将这些能源与暖通空调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兼顾建筑的资源管理需求后,可使其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1]。
例如,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热辐射转换成热能,实现发电、供热等新能源使用。
以一座综合办公大楼为例,采用传统暖通空调方式(锅炉热水供热采暖),能源消耗较大,采用“绿色”概念,如利用太阳能热辐射转换成热水,通过板热交换器转换后供热采暖或可利用空气源热泵、带热回收热泵机组进行供热采暖,均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2]。
对于暖通空调专业来说,空调设计是否达到了最基本的环境保护要求,这直接关系到建筑能源消耗所占的比重。
在这种情况下,采暖系统的设计要与当前环保观念、建筑使用特点、招商业态等紧密结合。
2工程案例某地的一处商业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6万m2,建筑共分为地上、地下两层,分别为办公室、文化展示空间。
该文化展示中心在进行暖通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了环保、绿色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了节能技术,将其打造成绿色建筑的典范。
房屋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定(通用版)
![房屋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定(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485fa83c1ec5da51e27045.png)
房屋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定(通用版)
房屋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定:
1、房屋室内供暖和空调的计算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雇室内供暖和空调的计算参数
2、公共浴室室内的采暖设备应按25℃的设计温度进行选取,并应暗装或加装防护罩。
3、严寒和寒冷地区可设置地面供暖或局部岗位送风方式。
当供暖负荷较小时,可利用夜间低谷电进行蓄热供暖。
4、当空调系统全年运行时,经测算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可采用热泵式空调机组。
5、设计阶段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供暖或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并应作为选择末端设备、选择冷热源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
1)供暖系统应对每个供暖房间或区域进行冬季热负荷计算;
2)空调系统应对每个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夏季逐时冷负荷计算。
6、当设计采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时,所选产品能效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5-2013中2级及以上的有关规定。
7、当设计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所选产品能效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中3级及以上的有关规定。
8、当设计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的电机驱动压缩机单元式空调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时,所选产品能效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
级》GB19576-2004中3级及以上的有关规定。
9、空调室外机应统一设计、安装,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并不得占用公用人行道。
10、公共浴室、卫生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其排风换气次数应按下表取值。
采暖及通风空调设计手册
![采暖及通风空调设计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03b8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6.png)
采暖及通风空调设计手册一、手册概述本手册旨在为采暖及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全面、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手册内容包括设计基础、采暖系统设计、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安全与环保、安装与调试以及维护与保养等方面。
通过阅读本手册,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采暖及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二、设计基础在进行采暖及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和规范。
本章节将介绍这些原则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设计参数、气象条件、建筑特性以及相关标准和法规等。
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采暖和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三、采暖系统设计采暖系统是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如热源选择、供热方式、管道布局和散热设备等。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为设计师提供关于采暖系统设计的全面指导。
此外,本章节还将讨论如何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采暖系统的优化设计。
四、通风空调系统设计通风空调系统对于确保室内环境舒适度和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本章节将介绍通风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并重点讨论系统设计的要点,包括风量计算、气流组织、制冷和制热方式选择以及噪声控制等。
此外,还将探讨如何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用途进行通风空调系统的个性化设计。
五、自动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控制系统在采暖及通风空调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章节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
同时,还将讨论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能效和稳定性。
此外,还将涉及自动控制系统在实现节能减排和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六、安全与环保在采暖及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安全与环保问题同样重要。
本章节将介绍如何采取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包括防爆、防震、防雷等方面的考虑。
同时,还将讨论如何降低系统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噪声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等。
此外,还将涉及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在采暖及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9d0098acff00bed5b8f31d97.png)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第一章总则第1.0.1 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1.0.3 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1.0.4 条采暖、通风和空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统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1.0.5 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1.0.6 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1.0.7 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1.0.8 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第 1.0.9 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1.0.10 条根据本条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2.1.1 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 16- 20°C;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 15°C中作业不应低于 12°C重作业不应低于 10°C注:( 1)作业各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空调通风与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空调通风与采暖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1717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6.png)
空调通风与采暖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空调、通风和采暖工程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正确的施工方案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着重介绍空调通风与采暖工程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
二、空调工程施工方案2.1 设计方案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舒适度,应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和风道设计等因素,合理确定空调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2.2 施工流程1.安装主机:首先要安装空调主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和固定,保证主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布放管线:根据设计方案,在建筑内部布放空调管线,注意管线的走向、施工技术等细节。
3.接通电源:完成管线布放后,进行线路连接和电源调试,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转。
2.3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确保每个环节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和整改。
三、通风工程施工方案3.1 设计方案通风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空气质量、空间利用和能耗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通风设备和风道布局,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3.2 施工流程1.安装通风设备:根据设计方案,安装通风机、排风扇等设备,并连接电源。
2.布设风道: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风道的设置与布置,保证通风系统畅通无阻。
3.调试系统:完成设备安装和风道布置后,进行系统调试,调整和优化通风效果。
3.3 施工安全管理通风工程施工中需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采暖工程施工方案4.1 设计方案采暖系统设计需考虑建筑保温性能、采暖设备选型和供热方式等因素,确保采暖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度。
4.2 施工流程1.安装采暖设备:安装暖气片、供热管道等采暖设备,保证设备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正确无误。
2.连接管道:根据设计要求,连接采暖设备与供热源之间的管道,做好密封工作。
3.调试系统:完成管道连接后,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采暖效果达到预期。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4f10d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4.png)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首先,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涉及到建筑物内部空气的质量和流通。
建筑物需要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清洁度。
通风系统应该能够有效地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并排除污染物和异味。
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特点,例如人员密度、活动强度、室内污染源等因素,以确保空气质量的达标。
其次,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也涉及到室内温度调节。
采暖系统应该能够供应足够的热量以满足室内的温度要求,同时也要能够及时地调节温度。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热负荷,合理分配供热设备和布局。
对通风和空调系统来说,室内温度应该能够在舒适范围内调节,避免出现温度不均匀和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还有,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也考虑到系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地降低系统的能耗,采用高效的设备和技术,并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和地热能等。
此外,还要关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还包括对设备和安全的要求。
全面考虑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更换。
并且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防止发生火灾、泄漏等安全事故。
总体来说,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中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行,同时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品质。
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实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只有遵循规范和标准,才能保证系统的运行和使用的效果。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最新完全版)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最新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06920ac5da50e2524d7f60.png)
前 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文件“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国内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编制组,共同编制本标准。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实践经验,吸收了发达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的最新成果,认真分析了我国暖通空调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多次征求了国内各有关单位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10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设计计算参数,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冷热源,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振,绝热与防腐。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暖通空调规范编制组(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名单: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 编 单 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际高建业有限公司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普来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安徽省宁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限公司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楼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联合迅杰科技有限公司妥思空调设备(苏州)有限公司目 录1总则 (1)2术语 (3)3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5)4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11)4.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1)4.2夏季太阳辐射照度 (15)5供暖 (17)5.1一般规定 (17)5.2热负荷 (20)5.3散热器供暖 (23)5.4热水辐射供暖 (26)5.5电加热供暖 (30)5.6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 (33)5.7户式燃气炉供暖 (35)5.8热空气幕 (35)5.9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35)5.10热水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40)6通风 (44)6.1一般规定 (44)6.2自然通风 (47)6.3机械通风 (50)6.4复合通风 (59)6.5设备选择与布置 (61)6.6风管设计 (65)7空气调节 (69)7.1一般规定 (69)7.2空调负荷计算 (73)7.3空气调节系统 (78)7.4气流组织 (90)7.5空气处理 (98)8空气调节冷热源 (107)8.1一般规定 (107)8.2电动压缩式机组 (111)8.3热泵 (114)8.4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119)8.5空调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 (121)8.6冷却水系统 (132)8.7蓄冷、蓄热 (137)8.8区域供冷 (140)8.9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142)8.10制冷机房 (143)8.11锅炉房、热力站 (145)9监测与控制 (150)9.1一般规定 (150)9.2传感器和执行器 (153)9.3供暖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55)9.4通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56)9.5空气调节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56)9.6空气调节冷热源和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60)10 消声与隔振 (163)10.1一般规定 (163)10.2消声与隔声 (164)10.3隔振 (166)11 绝热与防腐 (169)11.1绝热设计 (169)11.2防腐设计 (170)附录A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附录B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简化方法附录C 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附录D 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温度附录E 夏季空气调节大气透明度分布图附录F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附录G 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附录H 空调负荷简化方法计算系数表附录J 蓄冰装置容量与双工况制冷机的空气调节标准制冷量附录K 设备与管道最小保温、保冷厚度及凝结水管防凝露厚度1总则1.0.1为了在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采用先进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本规范。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节能降耗的实例分析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节能降耗的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b2da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a.png)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节能降耗的实例分析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于环保工程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环保工作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促使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节能环保的新要求。
所以在组织开展建筑采暖通风系统的设计活动过程中,应该重视节能意识以及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促使他们始终重视建筑的质量规划工作,保证相应暖通系统能够在其有效年限之内,充分展现出理想化的表现与品质,进一步给住户创造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节能降耗;实例引言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带来舒适的同时,较高的能耗问题也引起关注。
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推行,对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进行节能优化设计是解决能耗高的有效途径。
1项目概况某案例建筑工程位于一线城市的中心区域,占地面积为5266.8m²,该建筑的主要功能是办公与商务。
为了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响应我国对于绿色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方针,该建筑的建设原则是绿色环保。
其中,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是影响建筑环保性能的重要系统,为了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特性,也为了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感和舒适度,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设施,该建筑工程为了有效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采取了一系列采暖通风与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降低了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总体能耗。
2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原则2.1经济性原则在设计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充分考虑经济性问题,确保设计符合相关节能要求。
从设计人员来讲,需要从材料和设备两方面入手。
在选择材料方面,应全面分析材料市场情况,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供应商,保证材料能够满足相关质量要求,并且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价格最低的供应商,防止在选择材料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问题。
在选择设备时,必须选择安全稳定的设备,而且应保证设备拥有良好的性能。
2.2动态原理在建设项目的设计中,采暖通风与空调项目是一个系统化、复杂的项目,其设计的全流程都是动态的。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9d0098acff00bed5b8f31d97.png)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第一章总则第1.0.1 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1.0.3 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1.0.4 条采暖、通风和空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统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1.0.5 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1.0.6 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1.0.7 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1.0.8 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第 1.0.9 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1.0.10 条根据本条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2.1.1 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 16- 20°C;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 15°C中作业不应低于 12°C重作业不应低于 10°C注:( 1)作业各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ee42b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5.png)
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概述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是为了调节室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而进行的工程项目。
本施工方案旨在确保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供应、安装和调试等各个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能够符合建筑物的使用需求。
二、施工组织方案1.组织架构本项目的施工组织结构如下:-总监理工程师: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监督和工程质量评估。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设计师:负责系统设计和施工图纸的编制。
-施工队长:负责现场施工过程的协调和管理。
-工程师:负责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
-劳务人员: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
2.施工时间安排本项目的总施工期为6个月,具体施工时间安排如下:-第一月:进行现场勘察和施工前准备工作。
-第二至四月:进行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施工和系统设备的安装工作。
-第五至六月:进行系统调试和试运行,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
3.施工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我们将通过招标和合作伙伴的方式采购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在采购过程中,我们将注重质量和性能的选择,并与供应商签订严格的合同以确保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
三、施工过程安排1.施工前准备-建立施工现场,包括搭建临时设施和安装安全警示标志。
-整理施工图纸和施工计划,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
-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排水处理,确保施工场地的适用性。
2.系统设备的安装-安装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确保系统的正常供应。
-安装空调机组、冷却塔、风机盘管等设备,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定位。
-安装管道、风管和各类配件,确保系统的连通性和可靠性。
3.系统调试和运行-对系统设备进行逐项检验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性能指标的达标。
-进行空气调节、温度控制和湿度调节等功能的测试和调整。
-实施系统运行试验,包括正常运行、紧急停机和故障恢复等。
4.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进行系统的整体验收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准备验收材料和技术文档,包括施工图纸、设备清单和调试记录。
建筑给排水、采暖、电气、通风与空调、电梯安装及智能建筑系统简要描述
![建筑给排水、采暖、电气、通风与空调、电梯安装及智能建筑系统简要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772d39c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0.png)
建筑给排水、采暖、电气、通风与空调、电梯安装及智能建筑
系统简要描述
建筑给排水系统是指建筑物内外的供水、排水、消防水等系统。
包括自来水供应系统、给水管网、卫生间、厨房的排水系统以及雨水收集系统等。
它们的设计与施工需要考虑水源供应、水质处理、水压控制、管道布置等因素。
采暖系统是指为建筑物提供热量的系统,常见的形式有集中供暖和分户供暖。
集中供暖系统通常使用锅炉或热交换器将热水或蒸汽传输至建筑物内的散热器或地暖系统中。
分户供暖系统一般通过分散式供热设备,如燃气壁挂炉、空气源热泵等,为每个住户或办公室提供独立的采暖设备。
电气系统是指为建筑物提供电力供应的系统。
它包括主电源的接入、电表与配电箱的布置、电缆线路的敷设等。
此外,还涉及建筑物内的照明系统、插座和电器设备供电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通风与空调系统是为建筑物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与空气质量的系统。
通风系统主要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而空调系统则通过制冷设备和空气处理设备来实现温度和湿度调节。
电梯安装是指建筑物内的垂直交通设备的安装,目的是为了方便人员和货物的运输。
电梯的安装需要考虑电力供应、轿厢尺寸、安全措施等因素。
智能建筑系统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网络等技术实现建筑物自动化管理的系统。
它能够监测和控制建筑内的各种设备,如照明、温度、安防、能源消耗等。
智能建筑系统提供了更高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能效性能。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a3454efa26925c52dc5bf1b.png)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1.0.3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1.0.4条采暖、通风和空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统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1.0.5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1.0.6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1.0.7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1.0.8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第1.0.9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1.0.10条根据本条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2.1.1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C;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15°C中作业不应低于12°C重作业不应低于10°C注:(1)作业各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5cfb6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5.png)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空调系统中,用于过滤空气中灰尘的设备是()A. 蒸发器B. 冷凝器C. 过滤器D. 压缩机答案:C解析: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
2. 供热系统中,热水的温度通常不超过()A. 100℃B. 150℃C. 200℃D. 250℃答案:B解析:一般供热系统中热水温度通常不超过150℃,超过这个温度会对设备和管道的要求大幅提高。
3. 通风系统中,风道阻力与风速的()成正比。
A. 一次方B. 二次方C. 三次方D. 四次方答案:B解析:风道阻力与风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4. 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单位是()A. 瓦特B. 千卡/小时C. 冷吨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瓦特、千卡/小时、冷吨都可以作为空调系统制冷量的单位。
5. 下列哪种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较小()A. R22B. R134aC. R12D. R502答案:B解析:R134a 是一种环保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较小。
6. 空调系统中,膨胀阀的作用是()A. 降压节流B. 升压C. 控制流量D. 储存制冷剂答案:A解析:膨胀阀在空调系统中起降压节流的作用。
7. 通风系统中,风量的单位通常是()A. m³/hB. m³/sC. kg/hD. kg/s答案:A解析:风量的单位通常是立方米每小时(m³/h)。
8. 热水采暖系统中,最常用的散热器是()A. 柱式散热器B. 板式散热器C. 翼型散热器D. 串片式散热器答案:A解析:柱式散热器在热水采暖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
9. 空调系统中,空气处理机组不包括()A. 风机B. 加湿器C. 蒸发器D. 压缩机答案:D解析:压缩机一般位于空调室外机中,空气处理机组通常不包括压缩机。
10. 下列哪种空调系统适用于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场所()A. 家用分体式空调B. 中央空调系统C. 窗式空调D. 移动空调答案:B解析:中央空调系统适用于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场所。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dc477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5.png)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1. 简介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常见的发电设施,它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或石油来产生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力。
然而,火力发电厂除了发电功能之外,还承担着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火力发电厂的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技术规程,以及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2.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调的重要性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在火力发电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们可以为办公区、控制室以及其他维护区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舒适。
这些系统对于火力发电厂的运行也至关重要。
在发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冷却设备以防止发电设备过热。
鉴于火力发电厂通常位于工业区域,大规模的污染物排放也需要通过通风与空调系统进行处理,以确保厂区内的空气质量合格。
3. 采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在火力发电厂的采暖系统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应该设定相应的温度要求。
办公区和控制室通常需要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温度,而维修和设备区域则可以适当降低温度。
3.2 供热方式:采暖系统可以选择使用蒸汽或热水进行供热。
选择合适的供热方式将直接影响采暖效果和能耗。
3.3 供暖设备选择:应根据火力发电厂的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
对于较大的厂区,可以考虑使用集中供热系统来提高供暖效果和能源利用率。
4. 通风系统设计技术规程在火力发电厂的通风系统设计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4.1 新风换气:为了保持厂区内的空气新鲜,需要引入一定量的新风。
通过合理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并结合新风处理设备,可以确保厂区内的空气质量满足相关标准。
4.2 有害气体排放: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通风系统应设计为有效地排放和处理这些有害气体,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3 排烟系统:火力发电厂中的某些设备可能会产生大量烟雾和废气。
为了确保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性,通风系统应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出这些废气,并防止其对人员和设备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图1-1(b)控制方案介绍:以污染物为主要控制对 象的系统——主要控制室内空气品质,
HAVC的发展历程
伴随
社会进步与发展:原始→古代→近代→现 代(文明)
科技进步与发展:庇护所→舒适建筑→节 能建筑→健康建筑→可持续(绿色)建 筑。
▪ 技术职能: 输入热能至空间,补偿其热损 失,到达室内温度要求。
▪ 系统分类:
按系统紧凑程度:局部供暖、集中供暖 按热媒种类:热水供暖、蒸汽供暖、热风供暖
按介质驱动方式:自然循环、机械循环
按输热配管数目:单管制、双管制
(2) 通风(Ventilation)
▪ 系统组成: 通风机、进排或送回口、净化装 置、风道与调控构件等。
空调类型:
HVAC的应用深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促进 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重要的保证 作用,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保证作用。
1.3 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观念的转变
背景:
高新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兴起(舒适、健康、安全、高效率) → 智能建筑出现; 高质量环境要求:舒适、节能、健康、安全、高效率、环保。 舒适建筑→ 节能建筑→ 健康建筑观念的提出。 人民在高质量环境需求与节能环保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可持续 (绿色)建筑概念。
室内的污染物,保证室内具有适宜的冷热舒适条件和良好的 空气品质。 ▪ •图1-1(a)控制方案介绍:以热湿环境为主要控制对象的 系统
▪ 图1-1(b)表示对工业建筑室内环境进行控制的基 本原理图
▪ 特点(与民用建筑比):空间大,人员密度小,不 宜对全车间进行全面温、湿度控制(除一些特殊的 生产工艺或热车间)。
(3)现代暖通空调: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高层建筑热 节能热 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 信息革命
HVAC的意义与作用
综上所述,HVAC正是人与环境这对矛盾对立 统一关系历经漫长岁月发展所凝聚而成的一 种重要的环境与保障技术。
1.2 建筑环境控制的基本方法
※最新“绿色建筑”概念正是人们在高质量环境需求与节能、 环保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环控目的: 为人类享用的“奢侈品”→ 创造价值、谋求发展的“必需品”。
环控功能: 趋于复杂多样化,“舒适性”与“工艺性”已紧密交融。
节能观念: 以降低环境或抑制能量需求来换取节能(不可取)→应通过综 合资源规划(IRP)方法和能源需求侧管理(DSM)技术的应 用,提高建筑的能量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量消费代 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
暖通空调用能形态与能源技术
▪ 提高常规能源(电、化石燃料)利用效率,节能, 多元化用能,替代能源。
▪ 发展热电联供与总能系统(TES),区域供冷 (暖)。
▪ 开发燃料电池、光电池,热泵技术,热回收技术, 低能耗供冷技术,贮能(蓄冷)技术。
▪ 技术职能: 通风换气、防暑降温、改善室内 环境、防止内外环境污染。
▪ 系统分类:
按作用范围:局部通风、全面通风 按工作动力:自然通风பைடு நூலகம்机械通风 按介质传输方向:送风、排风 按工作性质:一般通风、工业通风、事故通风、消防通风、人防通风
(3) 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
▪ 系统组成:冷热源、空气输送设备与末端装置、风 机、水泵、管道、风口、调控构件等。
▪ 技术职能:依靠经过全面处理并且适宜参数与良好 品质的空调介质与受控环境空间进行能量、质量的 传递与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速度、 洁净度和其他参数的按需调控。
▪ 系统分类:
按系统紧凑程度:集中式、半集中式、分散式 按介质类型:全空气、空气-水、全水、冷剂 按处理空气来源:直流式、混合式、封闭循环式
对环境质量标准、多样性需求 针对矛盾
来自外界、内部随机、多变因素的干扰
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即:根据室内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分别应用 供暖、通风或空气调节技术来消除各种干扰, 进而在建筑内建立并维持一种具有特定使用功 能且按需调控的“人造环境”
(1) 供暖(Heating)
▪ 系统组成: 热源、散热设备、输热管道、 调控构件等。
暖通空调系统
教材: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暖通空调》,陆亚俊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赵容义等,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章 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
1.1 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 建筑环控的基本概念
1、建筑: 由围护结构构成的人类在其中生活与工作
场所。 2、围护结构
墙、顶、屋面、门、窗等构筑物,分为外 围护结构与内围护结构。 3、建筑环境:
(1) 原始阶段:洞室、火坑、煽风、…天然水利用 (2) 初级阶段:
15世纪末
通风机诞生
19世纪
锅炉、制冷机诞生
19世纪后半叶欧美纺织业迅 20世纪初开始形成“专
速发展(工业AC)→
门技术”
20世纪20年代氟利昂工质及 应用开始普及到舒适性
压缩机出现→
AC(中国约30年代)
※两位科技奠基人: (美)多面手工程师克勒谋(Cramer) (美)“空调之父” 开利(Carrier)
在自然背景基础上,经人为改造、加工构
建的凝聚着自然因素和社会交互作用的一种 生存环境,具体指建筑场内冷、暖、湿度、 空气洁净度、空气流速、声、光等组成。
4、环境作用 关于人类的健康、寿命、工作效率、产品
质量、科研进行等 5、对环境的要求:
舒适性:温湿度宜人,空气清新,光照柔 和,宁静,舒适。
工艺性:生产与科学实验, 恒温:标准量具生产 ; 恒湿:纺织; 恒温恒湿:合成纤维生产; 洁净:电子工业、生物工程; 无菌:医药,医疗。
▪ HAVC定义:控制建筑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 品质的技术,保证建筑环境中部分指标要求。
▪ 图1-1(a)表示对民用建筑室内环境进行控制的基本原理图 ▪ 得热:人体、照明、电器、太阳辐射、室内外温差。 ▪ 得湿:洗涤、晾衣物、烹饪 ▪ 热负荷:为维持室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向建筑物提供的热
量 ▪ 冷负荷:为维持室内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所排走的热量。 ▪ 湿负荷:为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湿度,所排走的湿量。 ▪ 暖通空调任务:向室内提供冷量、热量、加湿或减湿,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