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前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印前数字工作流程

印前数字工作流程

印前数字工作流程一苹果机的操作和简介:苹果机给人的最初印象莫过于其漂亮外观、简约的构造以及亲切的质感。

浑身散发出高贵的气质,不是普通人所能使用的。

其实苹果电脑一直处于高端市场行列,用户可以同时享受到MAC机华美的界面、超强的稳定性(摆脱了死机的烦恼)、专业的图形处理能力、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和windows的最大兼容性。

苹果机支持4G以上内存,支持64位,在处理图形图像时比windows更快、更稳定,色彩也更接近输出效果。

苹果电脑的摄像头独立设计,内敛,自然,不张扬。

纯白色的键盘,每个键位独立出来,手感一流,并且容易清理,触摸板比一般的笔记本大很多,触摸范围更大。

支持两根手指滚读、单击、双击、缩放和拖拽操作。

Mac的文件总管——Finder:设备栏、搜索栏、位置、Apple硬盘(系统、应用软件、用户、资源库)1.Cheaf——“我的文档”(用户专有文件夹)——设置自用文件2.搜索栏——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3.Finder的偏好设置——“我的电脑”Dock相对于Windows系统的“任务栏”和“快速启动栏”菜单栏(左/右):文件、、显示、前往快捷操作F3启动功能(翻开所有程序、整齐排列、随意切换)键盘快捷键mand+Q:退出程序mand+W:关闭窗口mand+E:弹出磁盘mand+Shift+3:抓整屏Command+Shift+4:自定义抓屏5.6.按住Ctrl,搭配滚轮:缩放屏幕7.按住Shift:连选8.按住Command:选取不连续文件安装双系统方式1:MacOSx/Winders不容易切换系统,需重启方式2:VmwareFusion虚拟机二扫描仪:扫描仪的构成扫描仪主要由光电传感器、机电同步机构、数据传输电路3部分组成。

光电传感器部分是由光源和光电接收器、放大器、模/数转换等电路组成。

当光源照射到被扫描图片上时,光电接收器把图片上某一点或一排点的亮度及色彩信号转变为模拟电信号。

由于光电接收器收到的信号一般比较弱,所以先要经过放大器放大,再经过A/D 转换成数字信号。

数字印前处理技术第七章

数字印前处理技术第七章

性文件
的主体 对应的色度值(利用测色仪器测得的
颜色的XYZ或La*b*值)
若设备空间为RGB颜色空间,从设备空间到标准颜色 空间的正反向转换都是三维到三维转换。这种情况下, 采用基于矩阵的转换方式。 由R、G、B三原 色的XYZ值组成 的3×3转换矩阵
R、G、B通道的 阶调复制曲线 基于矩阵的转换方式
可的ICC色彩 管理标准
彩管理方案的标准颜色空间
制定了描述色彩输入输出设备的色
构 色建 彩了 管开 理放 框的 架 ICC
彩特征文件的标准格式

开放的ICC色彩管理框架,如图7—7
1.标准颜色空间 ICC规定的标准颜色空间是1931 CIEXYZ或由其转换得到 的CIELAB颜色空间,由于后者是均匀颜色空间,凡是用于连 接印刷输出设备的标准颜色空间一定是CIELAB颜色空间。标 准颜色空间中,用X、Y、Z或L、a*、b*分量值唯一地标定一 个颜色,这些分量值称为“色度值”,任意颜色的色度值可 以用色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测量获得。
一影响色彩信息准确传输再现的因素第一节第一节色彩管理技术的基本原理色彩的正确复制与再现是从印刷术的开始就被关注的问题色彩的正确复制与再现是从印刷术的开始就被关注的问题依靠人眼主观判断以定性的方式保证色彩的正确复制与再现色彩管理成为印刷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计算机在印刷工程中的应用先进颜色测量设备的推出尤其是国际色彩联盟iccinternationalcolorconsortium在90年代中期推出了开放式的色彩管理机制色彩管理技术正式被提升到印刷工程核心技术的位置
2. 彩色显示器的影响
彩色显示器是一种色彩再现设备,它借助屏幕上微小的红/绿 /蓝单元发光呈现颜色。常用的有阴极射线管(CRT)和液晶 (LCD)两种类型。 红/绿/蓝(R/G/B) 数字信号驱动电 电子束分别轰 击红/绿/蓝荧 荧光粉受轰 击后发光而

ctp 工艺流程

ctp 工艺流程

ctp 工艺流程CTP(Computer-to-Plate)是计算机直接制版的缩写,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数字化印前技术。

CTP工艺流程是将电子文件直接输出到印版的过程,省去了传统的胶印制版和菲林制版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制版的效率和质量。

CTP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文件准备:首先,印前人员需要准备好印刷文件,包括设计、文字、图片等内容。

这些文件需要按照印刷要求进行调整和排版,确保最终输出的效果符合要求。

2. 网络传输:接下来,将准备好的文件通过网络传输到CTP设备,可以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进行传输。

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的制版过程中文件传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3. 文件校验:在接收到文件后,CTP设备会对文件进行校验,确保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向印前人员反馈,避免制版出现错误。

4. 图像处理:在文件校验通过后,CTP设备会对文件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图像尺寸调整、颜色校正等。

这样可以保证输出的印版图像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5. 输出与曝光:经过图像处理后,CTP设备会将文件直接输出到印版上。

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印版放置到CTP设备的曝光单元中,通过激光或者LED光源进行曝光,将图像转移到印版上。

6. 洗版与烘干:在曝光完成后,需要将印版进行洗版处理,去除曝光区域以外的涂版胶和背景胶。

洗版完成后,需要将印版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以便印版能够更好地与印刷机配合使用。

7. 质检与调试:在印版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和调试。

质量检查包括检查印版的图像质量、网点精确度等。

调试包括调试印版与印刷机的匹配度、注册准确性等。

8. 印刷生产:经过质检和调试后,印版制作完成。

接下来就可以将印版安装到印刷机上,开始正式的印刷生产。

CTP工艺流程的引入,使得制版的过程更加自动化和数字化,大大提高了制版的速度和质量。

与传统的制版方式相比,CTP工艺流程具有以下优势:1. 减少了制版时间:传统的制版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时间较长。

ctp制版原理

ctp制版原理

ctp制版原理CTP(计算机到版)制版是一种数字化的印前制版技术,它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电子文件的处理和输出,以取代传统的铅字排版和胶片制版的方式。

CTP制版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处理:首先,将原始的设计稿件通过扫描仪或数码相机转换为数码图像,保存在计算机中。

然后,使用专业的制版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包括校正、剪裁、修复等,以确保输出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2. 文件校验:在进行后续的输出之前,需要对文件进行校验,以确保其符合印刷要求。

这包括检查图像的分辨率、色彩模式、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以避免在制版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 制版参数设置:根据纸张尺寸、印刷要求和设备特性,需要设置适当的制版参数。

这包括确定线数、曝光时间、点阵形状等,以确保在印刷过程中能够准确还原原始设计稿件的细节和色彩。

4. 制版输出:通过CTP输出设备,将经过处理和校验的文件传输到感光介质上。

通常使用的感光介质包括热敏材料和聚合物材料,它们能够对光线敏感并记录图像信息。

5. 制版曝光:感光介质被加载到CTP设备的感光部分,然后通过激光束进行曝光。

这些激光束将根据图像信息的不同强度和位置,对感光材料进行照射,从而形成图像的隐影。

6. 显影和后处理:经过曝光后,感光材料需要进行显影和后处理。

显影的目的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显现出图像,而后处理的目的是增强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和稳定性。

这些步骤通常是通过浸泡、喷洒或其他涂敷方式完成。

经过以上步骤,CTP制版就能够产生出高质量的印刷版面。

与传统的铅字排版和胶片制版相比,CTP制版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效率,能够大大缩短制版的时间,并为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供更好的保障。

ctp制版的基本流程

ctp制版的基本流程

ctp制版的基本流程
CTP制版是一种数字化的印前制版技术,它的基本流程包括以
下几个步骤:
1. 设计准备,首先,需要进行设计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印刷品
的尺寸、颜色、版面结构等,并将设计稿转换为数字化的文件格式,如PDF、PSD等。

2. 数据处理,接下来,需要对设计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图
像处理、颜色分离、调整页面尺寸等,以便适应后续的CTP制版流程。

3. 输出设置,在数据处理完成后,需要设置输出参数,包括选
择合适的CTP输出设备、调整曝光、网点、线数等印刷参数,以确
保输出的版面质量符合印刷要求。

4. CTP输出,一旦输出参数设置完成,设计文件将被传输到
CTP输出设备,通过激光光束将图像直接曝光在感光版上,形成印
刷所需的版面图像。

5. 检验校对,完成CTP输出后,需要对制版的感光版进行检验和校对,确保版面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以避免印刷过程中出现问题。

6. 制版加工,经过检验校对后,感光版将经过显影、定影等工艺加工,形成最终的印刷版。

总的来说,CTP制版的基本流程包括设计准备、数据处理、输出设置、CTP输出、检验校对和制版加工等环节,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实现数字化印前制版的高效、精确和质量稳定的生产。

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数字加网
所谓的数字加网就是采用无形的电子或 数字网屏完成网点的形成,其主要工具 是光栅图像处理器(Raster Image Processor,RIP),它可根据图文处理好 的信息自动对网点的大小、网点的角度、 网点的线数加以确定。
印刷分色与合成
彩色印刷品不同于单色印刷品的地方就 在于颜色再现。原稿上的颜色,是利用 光和色之间的关系,被再现在印张上的。
圆形网点无论是在亮调还是在中间调的 情况下,网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只有暗 调的情况下才有部分相连。
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 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然,适合 一般图像、照片的表现。
网点线数
网点线数是指单位长度(每英寸或每厘 米)内所排列的网点个数,用LPI或 LPCM表示。在习惯上也称之为“网屏线 数”或“网目数”。目前常用网点线数。
如果能将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 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不同面积大小的 点着墨后,着墨的多少也就不同,在视 觉效果上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阶调层次。 同样,着墨的多少,也反映出了色彩的 千变万化。这些小点在印刷上称之为网 点,所以印刷上一定要采用网点来印刷。
加网方式
玻璃网屏加网 玻璃网屏是由垂直相交的等宽的黑线和
印张上单位面积内,点子的总面积小, 油墨复盖率低,反射光线多,吸收光线 少,给人以明亮的感觉,这样原稿图像 的浓淡层次,在印张上便可得到再现。
调幅加网(AM)
由于网屏的网孔呈现有序的排列,因此, 形成的网点在空间的分布不仅有规律, 而且单位面积内网点的数量是衡定不变 的,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依靠每个 网点面积的变化,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现。
彩色图像原稿的颜色要再现在印刷品上, 必须先经过颜色的分解(分色),再进 行颜色的合成(印刷)。

ctp技术工艺流程

ctp技术工艺流程

ctp技术工艺流程
《ctp技术工艺流程》
ctp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印前印刷技术,它采用光电导技术,将
数字图像直接输出到印版上,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ctp技术需要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才能将数字
文件转化为印刷版,从而实现印刷作业。

ctp技术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文件处理:首先需要将设计师提供的数字文件进行处理,比如调整颜色、分色、校准等。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原始设计文件转化为适合印刷的数字文件。

2. 排版输出:接下来需要将处理好的数字文件输出到ctp设备上,这一步通常需要借助ctp输出软件进行操作。

ctp输出设
备根据数字文件的信息,在印版上形成对应的图像。

3. 曝光和显影:印版经过ctp设备的曝光后,需要进行显影处理。

这一步骤涉及到化学药品和特殊设备,将未曝光区域去除,形成清晰的图像。

4. 检验和修正:经过显影处理的印版,需要进行检验和修正。

检验主要是查看印版是否有缺陷或错误,进行必要的修正。

5. 排版组装:最后一步是对印版进行排版和组装,得到最终的印刷版。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根据实际印刷需求进行精细的排版
和组合。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ctp技术可以将设计文件快速、准确地转化为印刷版,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ctp技术还能减少印刷过程中的化学废物和耗材,更环保、更节能。

因此,ctp技术工艺流程在现代印刷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数字印前原理与技术

数字印前原理与技术

1.灰成分替代:是指分色时在整个阶调范围内部分或全部去除由黄、品红、青三色油墨叠印形成的灰色(包括独立的灰色、黑色像素和某一彩色像素中的灰色成分),由黑墨来代替的工艺。

(灰色成分替代是一种以黑色油墨在整个图像阶调复制范围内代替一部分或全部由彩色油墨叠印产生的非彩色颜色的工艺。

)2.拼大版:印刷机的印刷幅面通常为8开–全开,图文混排的单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印刷幅面大小,这样才能晒制印刷版。

在印刷中,这一过程称为拼大版。

3.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将图像、文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的处理与工、图形的绘制,然後将图形、图像、文字拼合成整页版面,利用激光照排机将此电子版面输出,成为晒版原版。

4.采样:是指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集合的一种操作。

5.色彩管理系统:是将一种设备译码的数据(如扫描仪的RGB)转换成另一种设备数据(如打印机的CMYK)的系统6.加网:如果能将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不同面积大小的点着墨后,着墨的多少也就不同,在视觉效果上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阶调层次。

同样,着墨的多少,也反映出了色彩的千变万化。

这些小点在印刷上称之为网点,所以印刷上一定要采用网点来印刷。

RIP:也称为栅格图像处理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数字页面描述数据转换成对应输出设备输出的“栅格图像”,即构成输出设备曝光点的二进制值输出文件,再控制输出设备输7.数字印前系统的内涵、系统构成:数字印前系统是以通用硬件和软件组合为基础,加上相应的印刷应用软件和印刷输出设备构建而成。

系统构成:(1)硬件组成:①输入设备,包括文字输入设备、图像和图形输入设备;②主机或工作站、③输出设备(2)软件组成:①操作系统:Mac OS、Windows ②应用软:文字处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排版软件、拼大版软件、RIP软件、流程软件8.数字印前的基本工艺流程:9.印前工艺的主要处理对象及其输入方式:(1)文字:输入设备:①键盘②OCR字符阅读器(2)图形和图像;输入设备:①扫描仪图像输入设备②数码相机图像输入设备③数字化仪图形输入设备10.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1)数字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文字照排系统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CTP印前系统(2)传统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手工制版照相制版电子分色阶段11.简要比较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和CTP工艺的异同点?(1)组成设备都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设备12.灰平衡的含义:灰平衡是指由浅入深的整个阶调获得中性灰的三原色等效平衡,即中性灰颜色中C、M、Y的网点百分比关系灰平衡的意义:灰平衡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图像的灰色调的控制,来间接控制图像的所有色调。

关于“数字印前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数字印前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自古至今 ,颜色复制是 否准 确是印刷 中最 为 重要的一点 ,以前我们通过经验 的积 累,靠人眼识
别或者用很 多质量检测标准去检查。色彩管理技术
的 出现使得我们在复制再现颜色时准确性提高 了很 多 ,现在在很 多大中型企业得到普及应用。随着色 彩管理技术的逐步完善 ,色彩管理成为印刷 工程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直接制版机等数字印前设备的变迁以及相关图像和
字组版和拼大版 ,R I 技术 ,数字化工作流程P P D/ F
f 一一 ~ 、
印 质 与 准 010 刷 量 标 化211 .

一 … …


| l霉 z 薯 萋 ; 誊| I 蠢 j I| 毫
处理 。
四、改进教学方法
现 在 各种 新技 术 不断 出现 ,老 师 在教 学 中应 充
分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备课阶段 ,立足于教材 ,但不拘泥于教材 , 充分利 用学术期刊数据库 、公开 的网络资源等对相
应 的知识 点进 行 补充 和 扩展 ,保 证 学 生对该 知识 点 充 分掌 握。
再者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与计算机相关的文
字录入、图像处理 、图形创建等操作 已经社会化 , 不再是印刷企业独有的专有技术。印刷企业承接的
原稿 多是处理好的图像和文字,印前 工作往往是从
组版和拼大版开始 的。因此 ,数字印前课程 内容的 中心也应 转移 到一些新 的内容 上 ,如组版 、拼 大 版、RP I及数字信息流的集成管理等 ,也就是说 印前 课程的内容中心已经沿整个印刷流程后移 ,内容重 点不仅仅是图像、图形和文字信息的录入以及单独
版 、照相 制版 ,变成 了数 字化信 息处 理方 式。

1现代数字印前技术综述

1现代数字印前技术综述


4.数字化工作流程:
数字化工作流程是指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将出版印刷生产 中的各个工序和环节完全集成,构成一个包括印前,印刷, 印后加工及过程控制与管理的全数字生产作业的数字集成出 版系统。(CIP3/4:印前、印刷、印后、控制)
数字化工作流程将人眼所看到的视觉信息以数据方式压缩 到印刷空间,并通过后端检测反馈产生控制信息,从而以数 字方式全面有效的控制印刷生产中的图文信息流和控制信息 流,使印刷过程控制准确可靠,生产工艺高度集成,进一步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质量,效率,管理和效 益的全面提升。

2.现代数字印前技术的内容
1.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系统构成,工艺特色)----晒版底片
2.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实施的技术条件,直接制版机工作 原理,制版版材,计算机常规制版技术)------印 版 3.数字印刷系统(工艺特点,系统构成,数字印刷原理,数 字化工作流程)----------------------------印刷品
2.2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

CTP即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它是利用电子方法直接将数字 文件或原稿信息传送到一定的介质上,制成印刷所用的印版, 可直接上机印刷。它省略了DTP系统中的出胶片,拼版和晒 版工艺,节省了时间和设备材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印品质 量,并且便于实现整个印刷工艺的全数字化工作流程,因此 是印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利之处是CTP系统的设备和耗材投资过大,且构建适宜的 数字化工作流程难度较大,缺少相关技术人才的支撑。图2 为DTP与CTP工艺流程的比较,从中可见CTP工艺的优越性。
4.软件组成:文字处理软件,图形设计软件,图像处理软 件——3A革命

2.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工艺特色: 与电分机制版相比,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具有如下工艺特点: ①图文合一处理,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②自动选择黑白场,利于提高图像分色质量。 ③层次校正采取数字与曲线同时显示,调节更加方便。 ④中性灰平衡输出的重复性好,便于掌握。 ⑤细微层次强调功能加强,利于表现更精细的图像细节。 ⑥具有单独的黑版设置,对于风光,国画及人物稿的复制 更加有利。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整页图文的合一处理, 是印前技术的一次伟大革命。

数字印前技术——色彩管理

数字印前技术——色彩管理

数字印前技术——色彩管理摘要: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印刷设备、印刷材料、印刷工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印刷品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通过印前生成色彩特性文件,对各设备进行色彩管理,以实现不同输入设备间的色彩匹配,最终实现所见即所得的目标。

色彩管理在现代化数字印前制版系统和数字印刷领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很多现代化印刷生产企业在使用色彩管理以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出错率也相应减小。

本文将对色彩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特别是对色彩管理中的色彩特性文件进行阐述。

关键词:色彩管理技术、色彩特性文件印刷色彩管理技术是保证色彩信息在不同色彩再现设备传输中损失最小的技术。

色彩管理技术的实质是实现各特征颜色空间转换的最佳匹配技术,使相同的数据文件在不同设备上呈现的颜色尽可能一致在印前工艺中颜色要经过多次转换,才能形成用于输出的数据,简单地说,扫描仪及显示器为RGB 色空间,而输出设备为CMYK色空间。

两者的颜色混合机理有很大的差别。

如果没有一个通用的“颜色语言”作为沟通的话,及时拥有最先进的设备也难获得高质量的颜色效果。

色彩管理便在每个设备之间建立起沟通的纽带,实现对色彩空间的精确转换。

一、色彩管理概要整个图像复制工艺中,所涉及到的设备都具有其自身表现的色彩能力,即不同的色空间。

色彩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不同色空间的转换,以保证同一图像的色彩从输入到显示、输出中所表现的外观尽可能匹配,最终达到原稿与复制品的色彩的和谐一致。

建立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profile)是色彩管理的核心,描述文件对系统中每个设备的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加以描述,如色度特性化曲线、输出色域特性曲线等,色彩管理系统利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实现各设备色空间的匹配和转换,最终达到所见即所得。

在数字化的图像中,尽管每一个像素点的色彩可以有一个唯一的色值组合,但这色值组合因为通过不同的设备呈现出来,所以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这是因为色彩与设备的特性密切相关。

数字印前考试题及答案

数字印前考试题及答案

数字印前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数字印前技术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印刷机操作B. 印刷材料选择C. 印刷图像处理D. 印刷工艺流程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数字印前处理的必要步骤?A. 色彩校正B. 分辨率调整C. 纸张选择D. 图像格式转换答案:C3. 在数字印前处理中,RGB色彩模式主要用于什么?A. 印刷输出B. 屏幕显示C. 打印输出D. 扫描输入答案:B4. 什么是CMYK色彩模式?A. 红绿蓝B. 青品黄黑C. 红黄蓝黑D. 红绿黄黑答案:B5. 分辨率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是什么?A.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模糊B.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C. 分辨率与图像清晰度无关D. 分辨率只影响图像大小答案:B二、判断题1. 数字印前技术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对)2. 数字印前处理不需要考虑色彩管理。

(错)3. 所有图像都可以直接用于印刷,无需任何处理。

(错)4. CMYK模式是数字印前处理中唯一使用的模式。

(错)5. 分辨率越高,印刷品的印刷成本越低。

(错)三、简答题1. 简述数字印前技术在现代印刷业中的重要性。

答:数字印前技术是现代印刷业的关键环节,它通过数字化处理,提高了印刷品的质量,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并且增强了设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2. 解释什么是色彩管理,它在数字印前处理中的作用是什么?答:色彩管理是一种确保在不同设备和媒介之间色彩一致性的过程。

在数字印前处理中,色彩管理确保了从设计到最终印刷过程中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了色彩偏差。

四、论述题1. 论述数字印前技术在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答:数字印前技术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流程,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生产效率。

它允许对图像进行精确的色彩校正、分辨率调整和格式转换,确保了印刷品的高质量输出。

此外,数字技术还支持复杂的设计和复杂的色彩应用,为印刷品提供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是一名数字印前技术员,你接到一个任务,需要为一本画册进行印前处理。

关于数字印前技术教学的创新思考

关于数字印前技术教学的创新思考
E u a i n& T a n n d c to r i i Q■■■_
数 字 印前 技 术 是 以颜 色 科 学 、图像 处 理 理 论、 印刷 复制 原 理 为 基 础 , 以数 字化 印前 信 息 采 集 、 理 、 出流 程 为线 索 , 处 输 力求 将 上述 理 论 与 印 刷 复 制相 关 的 图文 信 息 采 集 、 理 、 录技 术 紧 处 记
教 育 与 培 训
会 更容 易理 解 由于 C D的特 点 所 造成 的数 字 图 C 像质 量 损失 , 也较 易 于学 生 去 客观 地评 价 扫 描仪 的质 量 和性 能 指标 。在 扫描 仪 的使 用 操作 方 面 ,
学生 对颜 色 的调整 是 比较 难 掌握 的 , 是 一个 知 这
软件 其 打 印 的注意 事项 和 功能 都有 很 大 的 区别 , 要 鼓励 学生 熟 练地 练 习 和使用 不 同软 件 , 意 总 注 结不 同软 件 的输 出特 点 。
教 育 与 培 :■■■_ I
E u a i n& T an n d c to r i i
励 学生 积极参 与显 影定影 和水 洗过 程 。还 可 以鼓 励 有 兴趣 的同学 共 同参 与教 师 的实 验准 备工 作 , 如扫 描实 验 中各类 原 稿 的准 备工 作 、 出实 验 中 输
印输出为例, 由于各种图形、 图像软件中都有打 露
印机选项的设置 , 但是各种软件本身也提供 了一 与 些 打 印设 置 , 这些 打 印 功能 要 和所 使 用 的打 印机 印 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满意的打印效果。对于不 同的
5 1●
P b i n & P it g2 0 / u l hig s r i 0 8 2 n n
输 出设备 其输 出界 面 和输 出参数 差异 很 大 。以打

印前处理技术(一)

印前处理技术(一)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rt Two
印前处理技术的定 义和重要性
印前处理技术的定义
印前处理技术是指在印刷前对图像、文字、色彩等进行处理和优化的技术。 主要包括图像处理、文字处理、色彩管理、版面设计等。 目的是提高印刷品的质量降低印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印前处理技术是印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降低成本:自动化印前处理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印前处理技术可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灵活性:自动化印前处理技术可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提高生产 灵活性
绿色印前处理技术的推广
环保意识提高:随 着环保意识的提高 绿色印前处理技术 越来越受到重视
技术进步:随着技 术的进步绿色印前 处理技术越来越成 熟应用范围越来越 广
数字化印前处理技术的普及
数字化印前处理技术的优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数字化印前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印刷、包装、广告等 数字化印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 数字化印前处理技术的挑战:技术更新、人才需求、市场竞争
自动化印前处理技术的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印前处理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Prt Three
印前处理技术的流 程
原稿的获取与检查
原稿来源:客户提供、自行设计、 网络下载等
原稿检查:分辨率、色彩模式、出 血位、文字内容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稿格式:PDF、JPG、TIFF、 PSD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稿修改: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修改 和优化
图文信息的数字化
扫描:将纸质文件转换为数字图像
数字印刷技术可 以实现快速、高 效、高质量的印 刷

数字印前技术

数字印前技术

数字印前技术第一部分数字印前概述一、概念:1、印前定义:在印刷之前进行图文信息设计、处理、输出等全部过程2、数字印前基础:桌面出版系统(DTP)3、数字印前系统:为了以数字方式实现图文输入、图文处理和图文输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集合4、桌面出版系统:用于出版、印刷的图文信息进行输入、处理、输出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二、基本能力:1、两要素:(1)页面排版或拼版(组版):将页面上各页面元素进行拼合和定位、构成完整页面的操作(2)硬拷贝输出:利用激光照排机、直接制版机等设备将页面信息记录在介质上的过程2、数字印前工序:图文输入、排版、打样3、印前常用的数字图像获取的设备:数码相机、扫描仪4、印前常用的图文处理设备:PC机、Mac机5、印前常用的图文输出设备:打印机、直接制版机、激光照排机三、现代发展工艺流程:1、传统复制工艺:2、现代复制工艺:四、特点:1、图像处理方法更灵活,可以满足客户的创意要求2、可以实现图文合一处理3、整个系统呈开放性、资源可以共享4、整个复制工艺中可变因素少、使印品质量有可靠的保障5、工序相对简单、工作效率高、出版周期显著缩短6、原材料的使用少、对仓储空间的要求降低7、利于环保、节省贵重金属8、人员培训相对容易9、图文信息可以实现远程传送10、直观效果好11、任何一个工序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印刷质量第二部分印刷图像复制基础一、网点:1、定义:将原稿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正确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基本元素2、网目调:将连续变化的图像变成不连续、由油墨小网点组成的头像,通过改变小网点在纸张上的覆盖面积比例来改变油墨的浓度或图像的明度(1)特点:1)单位面积内网点面积越大,油墨在纸张上的覆盖比例就越大,产生的颜色就越深2)单位面积内网点面积越小,油墨在纸张上的覆盖比例就越小,产生的颜色就越浅(2)印刷行业通常用油墨的百分比来表示图像颜色的深浅3、扫描印刷品原稿时必须去网4、图像加网与图形加网:(1)要求不同(2)采用图像加网方式,图形、文字的边缘不光洁5、作用:(1)网点的大小能调节油墨量(2)网点在印刷效果上能组色(3)网点能冲淡墨色4、网点大小:(1)网点的绝对面积:网点绝对面积=(网线数的倒数)2注:①一般指的是调频网点②网线数越大,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网点数越多,网点的绝对面积越小(2)网点的相对面积:单位面积内接受油墨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注:①一般指的是调幅网点②传统上以成数表示6、网点形状:(1)定义:油墨点印在纸张上的形状(2)形状:方形网点、圆形网点、链条形网点(菱形网点)等(3)网点扩大:网点形状不同,相同面积的网点的周长不同,扩大量不同(与网点周长成正比),会对阶调的再现造成不同的影响注:①方形网点扩大50%时,扩大量最大②圆形网点扩大78.5%时,扩大量最大7、网点角度:(1)定义:网点排列线和水平线间的夹角(一般逆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2)龟纹(莫尔条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角度的网点套印在一起产生的叠印注:①提高加网线数可使莫尔条纹细小②调幅加网不可避免,调频加网可避免(3)常用网点角度:0°(90°)、15°、45°、75°注:①45°的网点角度最舒服、最美观,是最佳的网点角度②15°和75°的网点角度不稳定、不呆板③0°(90°)的网点角度稳定、太呆板,视觉效果最差(4)四色版的网点角度:8、加网技术:(1)调频加网(2)调幅加网:加网角度、加网线数、网点形状(3)混合加网9、加网线数:(1)网线数定义:单位长度内的网点数量,单位:lpc(线/厘米)或lpi(线/英寸)(2)特点:网线数的多少决定了网点的密集程度1)网线数越高,网点越密集(网点越小),印刷品越细腻2)网线数越低,网点越大,印刷品越粗糙(3)常用加网线数:80lpi、100lpi、120lpi、133lpi、150lpi、175lpi、200lpi、300lpi等(4)各种纸的加网线数:1)铜版纸(高级压光白纸板):175lpi—300lpi2)胶版纸:120lpi—150lpi3)新闻纸:80lpi—133lpi(5)考虑因素:1)视距远近:a.视距近,网线数多(细)b.视距远,网线数少(粗)2)客户要求:a.要求印刷品质量高,油墨、纸张好,网点增大,网线数可多(细)b.要求印刷品质量低,油墨、纸张较普通,网点增大,网线数要少(粗)3)印刷工艺:a.胶印、凹印的网点增大较少,网线数可多(细)b.柔版印刷、丝网印刷的网点增大较大,网线数要少(粗)10、前、后端加网:(1)前端加网: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设定加网参数注:可满足不同的加网要求(2)后端加网:输出时进行加网参数设定注:保证一个版面上所以加网元素均相同二、数字加网:1、记录栅格:图像输出设备在记录网点时按一定的规则把记录平面划分的一个个的小方格而形成的集合注:①传统加网无需记录栅格②在一次加网输出时记录平面上的记录栅格数大小相同2、设备像素:记录设备的曝光点注:每一个在记录栅格中的小方块(设备像素)都是相同的3、网目调单元(网点单位面积):一个用于包含网点的区域,只有100%面积率的网点(实地)才会与网目调单元一样大注:①绝网:0%面积率的网点②在一定条件下,网目调单元中小方格的多少决定了网点轮廓形状接近理想形状的程度,小方格越多,越接近理想的形状4、加网线数(频率):(1)意义:反映了两个相邻网点的中心距离的长短 (2)特点:1)网线数高,中心距离近,网目调单元小,网点绝对面积小 2)网线数少,中心距离远,网目调单元大,网点绝对面积大注:一般情况下,数字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均应该输出到记录介质上,即加网线数等于数字图像的分辨率,也可以说一个像素对应一个网点 5、加网质量因子(q ):(1)定义:图像分辨率与加网线数之比(dpi/lpi ),一般q=1.5或2(2)常用角度:满足输出一个网点需要一个像素,需要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大约1.414(2)倍,取整1.5倍1)0°:一个网点要1.5(1.5×cos0°)个像素 2)45°:一个网点要1(1.5×cos45°)个像素 3)15°:一个网点要1.45(1.5×cos15°)个像素 (3)公式:图像分辨力=q×加网线数6、记录分辨率:输出设备的记录精度,以逐点扫描方式的图像输出设备可以在单位长度上扫描曝光的光点数,通常以dpi 表示7、输出设备的分辨率与扫描仪的分辨率: (1)扫描仪的每一个点可用于产生一个像素(代表原稿某一小区域的平均亮度) (2)激光照排机的点是激光的曝光点,一个激光点一般远小于数字图像的一个像素所代表的物理尺寸 (3)两者区别: 1)点的大小不同2)像素点有两岸不同,曝光点亮暗一样 8、最小网点直径:(1)意义: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制约着网点记录点阵的精细程度 (2)公式:最小网点直径=)dpi 输出设备记录分辨率(1注:理论上输出设备记录分辨率的倒数(扫描仪记录光点的直径)=加网图像的最小网点直径9、记录分辨率与半色调单元的关系:(1)记录分辨率高并不意味着网点一定很精细,因为网点的精细程度与网目调单元包含的记录栅格数有关(2)一般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分为有限的几档,而记录栅格数可任意指定 (3)加网线数与记录分辨率、网目调单元包含的记录栅格数有关系 (4)网点的绝对尺寸和记录栅格的大小有关 10、网目调单元中的记录栅格数:(1)网目调单元点阵中包含的小方块(记录栅格)数由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和加网线数决定(2)公式:记录栅格数(n )=2))lpi 加网线数()dpi 记录分辨率(((3)网目调层次数(灰度等级):记录栅格数+1(n+1)1(4)网点的相对大小(最小网点面积率):灰度等级11、有理正切加网:(1)定义:加网角度的正切为有理数的加网模式(2)加网角度为0°、45°:每一个网目调单元的四个角点能够做到与记录栅格的角点准确重合(左下图)(3)加网角度为15°:网目调单元的角点中只有一个角点与记录栅格的角点重合,其他三个不重合(右上图)(4)特点:1)每一个半色调单元的角点必须准确地与输出设备记录栅格的交点重合2)每一个半色调单元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可以将具有相同面积率和形状的网点在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重复复制3)加网角度的正切值为有理数,有利于数字网点在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快速生成(5)各色版加网线数比:1)当加网角度为0°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92)当加网角度为 18.4°(代替15°和75°)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103)当加网角度为45°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8(6)存在问题:1)为满足半色调单元角点与输出设备记录栅格角点重合,用18.4°代替15°,绝对误差3.4°,且可能会出现龟纹2)实际加网线数与指定加网线数有偏离(黄版除外)3)供选用的加网线数和角度只有有限的组合4)易出现玫瑰斑,降低对图像的表现能力和细节分辨力(7)玫瑰斑:1)产生条件:印刷图像中的黑、青、品三块强色版的夹角为30°2)类型:空心玫瑰斑、实心玫瑰斑、中心玫瑰斑12、超细胞结构加网:(1)定义:在输出设备有限的记录分辨率范围内通过采用超大型细胞,并在每个细胞内设置多个网点生长点的方法,解决精密逼近15°角和记录分辨率间的矛盾,使得桌面制版技术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四色分色工艺能获得的效果(2)基础:有理正切加网(3)要求:网目调单元包含更多的记录栅格,近似程度越高,记录栅格越多,输出设备有极高的记录分辨率(4)超细胞网点生长方式:多个中心点开始(多个网点生长点)(5)超细胞的四个角点能与记录栅格的角点重合,但网目调单元不能(6)比较:1)超细胞结构加网的加网角度与传统加网角度相同(1)二值化命令设定好加网参数后,显示器能显示陈出加网效果(2)打印命令设定好加网参数后,显示器不能显示陈出加网效果14、复制品复制大小:(1)等大复制:记录分辨率(dpi)=2×加网线数(lpi)(2)放大n倍复制:记录分辨率(dpi)=2n×加网线数(lpi)三、彩色复制基础理论:1、图像层次复制:(1)原稿的标准复制曲线:1)层次传递规律:原稿与印刷品的理想层次(A )与现实层次(C )曲线对比: a.原稿密度范围要压缩 b.原稿层次欠佳注:用RGB 滤色片对彩色原稿分色得到CMY 色版2)复制工艺过程对层次传递的非线性影响:晒版、打样或印刷工序都会影响 注:晒制PS 版网点会缩小 3)复制类型:a.理想复制:原稿与印刷品的光学密度比为1:1的复制b.标准复制:原稿与复制品的明度比为常数的复制,公式:RminRmax OminOmax Rmin R Omin O V -V V -V V -V V -Vc.循环法标准复制曲线制定图:第一象限:标准复制曲线(D O —D R )注:建立的关键是使原稿与复制品的明度比为一个常数 第二象限:印刷品密度与明度关系曲线(V O —D O ) 第三象限:原稿与印刷品明度关系曲线(V O —V R ) 第四象限:原稿密度与明度关系曲线(V R —D R )(2)孟塞尔的视觉特性:注:①明度值与密度不呈线性关系②人眼对低密度的敏感性比高密度大2、分色加网标准曲线的设定:(1)方法:倒推对应法(2)复制工艺流程:原稿→ C、M、Y、K网点阳图→ C、M、Y、K印版→印刷品(3)分色加网曲线:第一象限:复制曲线第二象限:灰平衡曲线第三象限:晒版曲线第四象限:分色曲线注:①影响分色加网曲线变化的条件:印刷工艺、油墨、纸张②考虑了后工序的因素,可以弥补晒版过程中层次传递的损失四、图像颜色复制:1、分色原理:2、颜色再现:(1)网点的叠印和并列:黄、品、青三种网点油墨可以形成二次色红、绿、蓝和三次色(2)黑墨(第四种颜色):在印刷中一般只对形成颜色的亮暗有影响3、影响因素:(1)光源(很小)、滤色片(基本色不足,相反色过量;该吸收的光不能完全吸收,该透过的光不能完全透过)(2)油墨、纸张(3)原稿注:感光胶片、印版一般不形成色误差4、灰平衡:(1)定义:如果一幅在规定印刷条件下生产的印刷品在规定观测条件下呈灰色,该分色片上的青、品红和黄的阶调值(网点面积)处于灰平衡状态,贯穿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注:灰平衡贯穿于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是衡量印刷复制中色彩再现是否正确的一种依据(2)等效中性灰密度:三原色油墨实现中性灰平衡时所达到的密度值注:理论上相同的网点配比的黄、品红和青可以达到灰平衡,但实际上这三色要达到灰平衡所需的网点比例不同,一般青的网点面积大于黄和品红的网点面积(35、黑版:(1)类型:1)短调黑版(骨架黑版):辅助色版a.作用:提高暗调的密度,强调图像轮廓b.复制工艺:常规复制、底色去除c.适用范围:明快色彩为主调,中性色和灰色成分较少的原稿2)中调黑版:a.作用:稳定中暗调灰色的再现,增加暗调层次的深度b.复制工艺:常规复制、底色去除c.适用范围:中等明度,亮调有少量的消色,中间调有一定量的灰色,暗调的消色较浓重的原稿3)长调黑版(全调黑版):主要色版a.作用:稳定全阶调的中性灰的复制,改善暗调处网点的叠印适性b.复制工艺:灰成分替代c.适用范围:中暗调以消色为主,彩色为辅,有70%以上的面积为黑灰色的原稿(2)产生:中性色和复合色的消色部分,原色和间色中无注:黑版阶调层次的设定,不会影响图像彩色区域的色相、饱和度,只能改变明度(3)公式:)kS-L -S (p K ⋅= 1)意义:a.K :黑版油墨量b.S :三色油墨的最小值c.L :三色油墨的最大量d.k :可选的比例常数e.p :决定黑版量大小 2)运用:a.黑版量的大小等于三色最小油墨量减去一定比例的三色最大油墨量与最小油墨量的差值b.当S=0时为纯色,k 为负值,无黑版量;当S>0时为复合色,可能有黑版量c.△=L-S ,表示在S 一定的情况下,复合色接近中性灰的程度,且△大小不同,黑版量不同;△≥kS 时,无黑版d.k 作为一个常数,大小决定复合色黑版量受该复合色的纯色饱和度大小的影响,一般为10—15 (4)作用:1)增加图像的密度反差 2)稳定图像的颜色 3)加强暗调层次4)提高印刷适性、降低成本 5)解决文字印刷 6、分色方法:(1)底色去除(UCR ):灰成分替代的基础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在保持颜色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图像中间调到暗调区域内灰成分复制所使用的青、品红、黄三原色的比例,相应增加黑色量的处理方法2)作用范围:3)原理:由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叠印出的复合色与用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中的两种黑墨叠印出的复合色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4)公式:UCR=)kS-L -S (p ⋅注:k一般取55)参数:a.起始点:表示从原稿上哪一级密度进行去除(控制底色去除)b.去除量:表示在去除范围内对黄、品红、青油墨量去除多少(控制底色去除)6)目的:a.减少图像暗调部分的叠印率,适当改善印刷适性b.有利于印刷品的干燥,并起到稳定颜色的功能c.降低成本d.改善图像暗调层次的再现7)特点:a.优点:I.印刷适性提高II.暗调的中性灰再现相对稳定III.降低印刷成本b.缺点:I.容易出现替代前后效果的不一致II.不能复制各种原稿8)应用:a.对纸张的要求:I.纸张质量好、印刷速度慢、去除量少II.纸张质量差、印刷速度快、去除量多b.暗调:去除量控制在10%--30%(2)底色增益(UCA):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弥补灰成分替代引起的图像暗调密度的不足,在图像暗调范围内加相应的青、品红、黄色量的处理方法2)作用:a.在彩色复制过程中,当原稿的密度范围不够深时,用底色增益加强b.可以调整图像暗调区域的灰平衡,并适应暗调区域色彩的特殊要求c.用于灰成分替代,以弥补因大量替代后暗调区域的密度不足3)特点:中性灰区域,图像暗调密度越高,增益量越大,对纯色没作用4)控制:去除量、起始点5)应用增益量保证最终的四色版的网点叠加量在265%(3)灰成分替代(GCR):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保持颜色不变,降低图像整个阶调范围内灰成分复制所使用的青、品红、黄三原色的比例,相应增加黑色量的处理方法2)原理:a.参与在复制中最少的第三原色,用黑墨代替b.彩色复制中中性灰部分用黑墨代替,色偏部分分别用一种或两种彩色油墨按一定的色偏比例组合而成3)理论依据:a.哈拉尔德·屈帕斯椎体色立体假说:人眼靠感红、感蓝、感绿的三种锥体来辨颜色b.黑版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4)规律:a.中性灰替代:随着彩色油墨去除程度的加大,黑墨比例逐渐增加,剩余的彩色油墨仍遵从对应网点比例的灰平衡关系,保证叠印后的呈色更接近中性灰注:中性灰偏什么颜色,复制品颜色偏什么颜色b.彩色区域替代(互补色替代):(左下图)注:灰成分替代可以对最少的第三原色100%替代c.理论值替第三原色进行代与实际替代值对比:(右上图)d.互补色替代:随着复制色彩饱和度的提高而降低,黑墨对两种基本色油墨的替代作用越小;随着复制色彩饱和度的降低而提高,黑墨对两种基本色油墨的替代作用越大5)区别:灰成分替代K K CMYKb.与底色去除对比:I.去除方式不同II.去除作用范围不同III.去除量不同IV.去除规律不同V.黑版作用不同,但都是用黑版代替6)特点:a.优点:灰平衡稳定性高、输墨宽容度高、干燥快、成本低、印品质量高、印刷适性高b.缺点:印品整体复制密度下降、高光部分的透明感下降注:可以复制各种原稿,且贯穿于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7)前提:光学密度一致、视觉效应一致8)复制方法:a.部分替代b.部分替代+底色增益c.完全替代+底色增益9)应用:最大限度利用黑版(提高高调,降低中调,加深暗调)6、参数设定:(1)前端分色:用RGB三色滤色片对彩色原稿进行颜色分解(2)后端分色:图像处理软件从RGB图像转换到CMYK图像(模式转换)第三部分图像数据采集一、原稿:1、作用:复制工作者通过对原稿的扫描分色、组版、晒版、印刷,最终得到复制品,是复制的基础和依据2、类型:(1)传统稿:1)类型:反射稿、透射稿2)质量问题:a.彩色反转片的密度范围不适合印刷复制的要求b.偏色c.层次欠佳d.颗粒粗e.清晰度差3)标准原稿:a.密度:0.3—2.7b.画面色彩平衡、鲜艳,层次丰富c.图像清晰度高,颗粒细腻(2)数字稿:1)类型:数字照片、关盘图像、视频图像2)质量问题:a.图像分辨率低b.含有噪音c.层次太亮或太暗d.清晰度较低e.颜色有误差3)数字原稿的分辨率太低会影响复制质量(3)实物稿:1)定义:厚度适中的实物2)特点:颜色范围不大,基本能得到较好的效果(4)其他类型原稿:1)新闻报导类原稿:以色彩和反差为主的复制工艺2)美术作品、艺术性原稿:以层次为主,忠于原作的复制工艺3)国画原稿:灰成分替代复制工艺4)人物原稿:以希望肤色为主的复制工艺5)商业包装摄影原稿:以被摄原实物的真实色彩为主的复制工艺3、采集:(1)方法:1)扫描仪扫描输入注:印前常用平台式扫描仪2)数码相机拍摄(2)准备工作:1)保证设备处于标准工作状态2)开始扫描前要对设备进行预热3)清洁扫描平台或滚筒、原稿4)透射稿上油或喷粉(3)过程:1)原稿分析2)上稿3)预视扫描4)取景5)预扫描6)参数、曲线调整7)扫描注:①原稿扫描前要对扫描仪进行预热处理②扫描前要设定参数:缩放倍率、扫描分辨率、颜色模式③扫描分辨率和缩放倍率、加网线数成正比4、色彩模式:(1)RGB色彩模式:最常见的色彩模式,最原始的数据,色域范围广,后端进行图像处理非常方便注:扫描一般使用这种模式(2)CMYK色彩模式:RGB色彩模式转换,质量取决于硬件水平、扫描软件中分色数据的多少、操作人员的经验(3)Lab色彩模式:中高档扫描仪特有的一种色彩模式,色域范围最广,信息独立于具体设备之外,不方便调整,不能直接印刷二、定标:1、白平衡定标:扫描设备的定标,使三个分色信号进入平衡和准确的工作状态2、黑场、白场定标:图像原稿的定标,使扫描设备的三个分色信号与原稿的三色平衡取得一致注:印刷条件改变,黑场、白场对应的网点值改变(1)目的:使原稿上需要复制的密度范围(白场—黑场)与印刷所能表现的阶调范围相对应(2)作用:1)纠正原稿的色偏2)纠正原稿的阶调不足(3)影响:1)黑场定标:(左下图)a.黑场定标密度低,图像颜色变深、实地面积变大、阶调变暗b.黑场定标密度高,图像颜色变浅、阶调变亮2)白场定标:(右上图)a.白场定标密度低,图像颜色变深、阶调变暗b.白场定标密度高,图像颜色变浅、阶调变亮、绝网面积加大(4)定标方法:1)自动定标2)手动定标(5)定标原则:1)选择原稿上的次亮密度点和次暗密度点为黑场和白场2)选择中性黑和中性白作为黑场和白场3)黑场、白场应选择在原稿需要复制的主体上4)多选择几个密度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合适的密度点作为黑场和白场5)满足艺术加工需要(6)应用:1)图像偏色:黑场、白场选择在高光偏色区域处进行定标,以纠正原稿的色偏2)根据承印物定标:印刷工艺不同,纸张和油墨的灰平衡数值不同,黑场、白场的定标数值也不同三、层次调整:(先校正)1、方法:(1)粗调:选择合适的层次曲线1)条件:a.正常的原稿与正常的曲线对应b.较亮的原稿与较厚的曲线对应c.亮的原稿与厚的曲线对应d.较厚的原稿与较亮的曲线对应e.厚的原稿与亮的曲线对应2)印刷专色:(2)细调:局部调整1)Gamma值:2)亮度调整:3)对比度调整:4)CMYK色版曲线调整(分通道或分色版调整):注:只有当原稿有偏色才能用2、阶调类型(三大段层次):高调、中间调、暗调3、一般原稿:(1)复制规律:高中调少压缩或不压缩,暗调多压缩(2)原因:1)人眼视觉对低密度区域的变化敏感,对高密度区域变化不敏感2)一般的原稿高中调是复制的主体,暗调是复制的次要部分4、原则:(1)必须在黑场、白场定标完成之后进行(2)合理分配三大段层次(3)保证三色版的阶调平衡(4)极高光的绝网面积必须控制在小范围内5、不同阶调调整:(1)常规原稿:扫描时,只要黑场、白场定标准确(2)暗调(偏厚)原稿:1)选择一条较薄的层次曲线2)黑场、白场密度点应选择的高一些3)提高图像亮度,增加对比度(3)亮调(偏薄)原稿:1)选择一条较厚的层次曲线2)黑场、白场密度点应选择的高一些3)降低图像亮度四、颜色校正:(后校正)1、任务:复制过程中,设法消除和校正着色误差2、理论依据:(1)目的:校正颜色密度空间的畸变,使它恢复成理想的立方体形状a.降低纯色的饱和度b.使颜色具有更丰富的层次2)产生色误差的原因:基本色不足相反色过量(3)专色(4)色相、饱和度、明度:(校正方法)3、原则:(1)必须在层次调整之后进行(2)校色参考点应选择颜色鲜艳的区域(3)必须保证灰平衡的基础上进行(4)准确程度不能以显示屏为准,以颜色的网点配比为准4、颜色配比:(1)色光三原色:1)蓝:a.叠加:M、C。

数字印前色彩的颜色校正

数字印前色彩的颜色校正

明确颜色校正的三个概念无论是采用电分机高端联网系统还是采用桌面系统进行彩色图像处理,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做好正确的颜色校正。

其目的一是客户要求还原稿颜色,为了还原原稿颜色而进行颜色校正;二是客户要求对原稿颜色的缺陷作些改进,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而进行颜色校正;三是人们要求原稿颜色符合心里色彩,为了符合人们的欣赏心里而进行颜色校正。

最终达到客户和读者的满意。

在当前彩色印前图像处理作业中,如何做好颜色校正,存在着三种模糊概念和不明确的操作方法,一是工艺技术还原性的工作与处理原稿颜色缺陷的概念不清,因而造成应该还原性做的工作而没有做好,应该处理原稿颜色的缺陷而没有处理好;二是次曲线与校色工具功能的作用范围概念不清,缺乏针对性的应用,因而造成消色与彩色的相互干扰;三是选择校正的颜色与同色系颜色的关系概念不清,因而造成校正了某一色域,也同进牵连了同色系的色相,引起色彩混乱。

由于在颜色校正中存在着上述种种问题,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既不能正确还原原稿颜色,又不能处理好原稿颜色的缺陷,因而造成图像色彩效果差,客户不满意而一次次返工。

因此,当前彩色印前系统的扫描分色,图像处理的颜色校正应尽快地从“模糊概念向理性化”的转变,应掌握正确的颜色校正方法。

只有概念明确,才能明确工作的目的性,只有方法正确,才能少走弯路。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明确颜色校正的三个概念1.还原原稿颜色的校正正确的还原原稿颜色是复制的根本,也是大多数画家,摄影家对绘画,摄影作品的复制要求。

因此,为了还原原稿颜色,需要进行颜色校正。

这种校正主要是校正复制过程中的色分解、色传递、色组合所产生的色误差。

例如:1.校正分色滤色片产生的误差。

由于滤色片的透过率和吸收光谱的性能,直接影颜色的分色效果,存在着应该完全吸收的没有吸收,应该完全透过的没有透过,造成分色误差。

常用的柯达雷登滤色片的R25,透过率为89.5%,G58,透过率为53.6%,47B,透过率只有50%。

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与技术考点整理

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与技术考点整理

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与技术考点整理印前图文处理中,根据处理技术不同,可将印刷品上的图文信息分为几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三类:图像、图形和文字。

图像图形适宜整体表现已连续阳入变化的自然演示信息。

矢量图形适宜整体表现单一制的图形实体,边缘很扁平和准确。

光栅图像边缘可以存有马赛克和变的非常坚硬。

光栅图形数据量大,矢量图形数据量小。

文字是特殊的图形,在计算机内以编码的形式处理,输出时对字形的描述与图形类似。

象征意义要比图形更加直接。

印刷品为什么使用cmyk模式而不是rgb颜色空间?cmyk颜色空间做基色,在重叠时可以产生亮度和饱和度都比较高的反射光线,所以色域较大。

黑色油墨用来增强印刷品黑色浓度,暗调层次及对比度。

彩色复制过程中为什么要分色?由于印刷一次就可以绣一种颜色/三色油墨产生没法所有颜色,对于彩色图像而言,印刷时我们不可能将对每一种颜色都展开单独印刷,只有通过色料减色法的原理对图像展开分色,才可以同时实现图像的还原成/专色激活。

什么是专色复制?原色印刷?原色印刷:由原色网点翠绿色还原成原稿色的工艺方法称作原色印刷。

专色激活:用专门调配颜色的油墨展开激活。

印刷工艺流程发展传电分制版数字印刷桌面出版发行系统轻易重制超色域颜色的处置方法-4中切换意图的区别:绝对比色:不改变位于目标色域内的颜色,保留颜色关系的条件下保持颜色校样,色域外的颜色将被剪切掉。

可感知:色域外的点成比例压缩到色域内。

相对比色:色域外的点压缩到色域边界。

饱和度:色域内的点成比例向色域边界压缩。

常用的网线角度设置;黄板为什么精心安排在0°?最常用的角度安排为:0°、15°、45°、75°。

深色版三种网线以30°错开。

黄板精心安排在0°:黄板与角度最近的深色版网线的交角就是15°,所产生的阻碍条纹周期小,难构成较强的阻碍。

但因为黄板颜色深,与深色版网线翠绿色所产生的阻碍条纹不显著。

印前处理技术[专业知识]

印前处理技术[专业知识]
前者是使用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用数字信号控制YAG激 光,产生红外线,在涂有黑色合成膜的光聚版上,通过激 光将黑膜进行烧蚀而成阴图,然后进行与传统制版方法相 同的曝光、冲洗、干燥、后曝光等加工步骤,制成柔性版。 典型的机器是巴可(Barco)公司的CDI(CyrelDigtal Imager) 计算机直接版系统。
29
• 网印CTP直接制版原理是利用电脑数码化处理技术设计 出所需的网印图像,经修改、定稿后存储于电脑中。制 版时通过激光喷墨打印机,将图像喷印在事先涂好感光 胶的网版上。该网版称之为预涂感光版。在网版上受墨 图像充当胶片或覆盖膜,然后用紫外线光对网版进行全 面曝光(晒版),喷墨部分透不过紫外光,不发生化学 反应,造成溶解度差别。其后同传统感光制版原理一样, 曝光、冲洗显影而成像制版。
软件网络
13
1.2.1 数字化印前的基本组成 1、图文输入部分
软件网络
14
2、图文处理部分
图像处理软件
软件网络
15
图形处理软件
软件网络
16
排版软件
软件网络
17
包装设计软件
软件网络
18
3、图文输出部分
打印机
激光照排机
数码打样机
冲版机
直接制版机
软件网络
数字印刷机
19
1.2.2 数字化印前的功能及优点
1、操作方便 2、强大的图像分色处理 3、复杂形的绘制与陷印处理 4、文字处理 5、图文合一处理 6、系统的有效色彩管理,实现所见即所得 7、全印刷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控制 8、应用软件的丰富
软件网络
20
1.2.3数字化印前技术的发展过程
1、文字照排系统 2、CTF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3、CTP直接制版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印前范畴
一、印刷流程中的印前 二、印前范畴
一、印刷流程中的印前
1.印刷流程中的印前阶段
原 原稿 稿 准备
电分 加网分色胶片 图像稿 照相 加网分色胶片 图形稿 分色 图形分色胶片
文字稿 照排 文字稿胶片
单制
排版 页 拼 版 晒版 印
胶 大版 胶

片片
印前阶段
上机印刷 印品 印后加工 成品
(2)照相排版
概念
照相排版简称照排,是利用光学摄影 成像原理获得排版后的文字胶片。
设备
供照相排版的设备为照排机,照排机上除 了有专供拍摄的镜头、光源外,还安装有 各种字体的字模底版,类似于字模底片。
印刷阶段
印后阶段
传统印刷全过程流程示意图
2.印前技术处理的对象
在印前图文处理中,根据处理技术不同,可将印 刷品上的图文信息分为三类:图像、图形和文字
图像(Image)是利用
摄影或类似的技术,获
得灰度或颜色深浅连续
变化的自然景观影像,
如果是彩色图像,其色彩
也是连续变化的。
图像
图形(Graphics)通常是由 人工创作绘制或由计算机软件 设计绘制生成,它是由一个个 相互独立的点、线、面、体几 何元素和填充色组成。
(3)传统印前的最终产品——印版,是利用拼大版之后的 制版胶片晒制而成。
2. 数字印前范畴 拓展
数字 印前
利用计算机处理后的数字信号 驱动输出设备
制版胶片 印版 印品
图像扫描 图像处理

印 前
原版式 图设
图形设计 图形处理

排版 拼大版 面



文字录入 文字处理
文 处

相比传统印刷数字印刷范畴拓展了
图形
图像、图形和文字这三类不同的印刷页面要素, 必须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所以在印前图文采集和处
理的前期对它们一直是分别处理,直到输出前才组合到 一个印刷版面上。
二、印前范畴
1. 印前范畴
图像扫描

原版式 图设
图形设计


文字录入
图像处理 图形处理 文字处理
排版 拼大版 制版
图形、图像、文字对象的印前处理示意图
(3)版面设计与排版规格
排版之设计人员需进行 版面设计。以书刊为例,
主要设计内容有
版面 的大 小
各级标 题和正 文的字 体和字 号
页边距、 行间距以 及段落和 章节之间 的距离
插图的 位置以 及是否 有书眉 和脚注 等
绘制出所 设计的版 面格式, 排版人员 根据版面 设计的要 求进行操 作
2、传统印前文字处理技术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印前范畴及在印刷中的位置 第二节 传统印前技术 第三节 数字印前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生产印刷品的全过程
印刷工程技术
相应的
印前 上机印刷 印后 (Pre-press) (Press)(Post-press)
印前 技术
上机印刷 印后
技术
技术
印前技术
与印刷图文信息输入、处理 和高质量输出相关的技术
1.印前文字处理的主要内容
确定合适的 字体、字号、 行距、字距、 版式等
依据这些确 定好的要求 将文字原稿 上的文字排 列组合
(1)选择字体
不同的字体代表不同的风 格,因此在排版时酌情选 用不同字体对印刷品的外 观和质量有重要作用
字体是具有相同形态风 格的文字或图形符号的 集合
常用于中文教材、书 刊或正式公文的汉字 字体有:宋体、黑体、 楷体、仿宋体等
(3)在数字印前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直接输出的最终产品 从制版胶片扩展到直接制版,甚至直接输出印品,所以与传 统印前相比,数字印前的范畴外延了。
3. 跨媒体中的印前技术
印刷产品和各种电子出版以及网络出版具有同样的印前 过程,区别仅仅在于输出方式的不同,即各种信息源经过 印前处理,同样可以用于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
广告、包装设计、各 种产品标签常使用: 隶书体、魏碑体、姚 体和美术体等
(2)选择合适的字大
文字排版时,要 根据内容、版式 选用大小适当的 文字进行组合
常用计量 文字大小 的方法有
号数
点数
主要
不同的排版方法, 表示文字大小的 规格单位是不同 的
国际
中国
次要
中文书 刊的正 文文本 字大通 常选用 五号字
计算机数字印前 图文信息处理技 术发展到今天已 经很普及了,传 统印前处理技术 逐渐退出。
为了阐明印前 原理和技术
本章仍然简要地介 绍一部分传统印前 图文信息处理技术, 循着印前技术发展 的路线,更深入理 解并掌握数字印前 的基本原理和新技 术。
一、传统印前文字处理
• 印前文字处理过程,是指利用文字信息处理设备对 文字稿根据版面设计的要求,组成规定版式的工艺 过程。
跨媒体(Crossmedia)出版
数据统一处理阶段被称为超媒体(Premidia)阶段。
跨媒体出版技术除以计算机技术为关键支撑技术外, 与网络技术、电子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都紧密相关。
跨媒体出版示意图
第二节 传统印前技术
一、传统印前文字处理 二、传统印前图像处理 三、传统印前图形处理 四、传统印前的排版与拼大版 五、传统印前制版
• 理解数字印前范畴的内涵和外延时应注意的关键点:
(1)数字印前的主要支撑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技术、 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各种图文处理的软件技术。
(2)对于各种原稿的初期处理,很多作者个人都可以方便的 实现,不一定在印刷企业中完成。与此相反的是,各种原稿 初期处理后的图文混合排版和拼大版以及输出过程,通常必 须由印刷技术人员来实现。因此,与传统印前相比,印刷人 员应掌握的关键技术拓展了。
以手工为主
(1)
早期 采用 的是 活字 排版
文字 部分 凸起
空白 部分 下凹
印版的着墨部分,其由活字, 各种标点符号、数学物理化 学等专业符号、铅线、书边 线、装饰线、花边和头花等 按照版式按需组合而成
印版的非着墨部分,即空白 部分,由空铅和铅条按需组 合而成,非着墨部分的材料 高度都低于活字
活字是用铅合金铸成的单字,按原稿和版式排列的要 求选择合适的活字进行组合排版。活字版用完后可进 行拆版,拆版后的材料和活字归类后可以重复使用。
• 理解传统印前范畴内涵时应该注意的关键点有:
(1)传统印前的主要支撑技术是照相技术和银盐感光材料处 理技术,关键技术是如何将彩色图像原稿通过分色加网照 相处理获得符合制版要求的制版胶片。
(2)由于传统印前的单页图文混和排版和拼大版通常是采用 手工拼合的方法,将应该组合在一个版面上的图文要素贴合 在一起实现,所以传统印前的关键技术和工作难点是在对各 种原稿的初期处理阶段,即在单页图文混合排版之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