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

《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河南是我国第一花生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占全国花生面积的20%以上,总产超过全国花生总产的25%。目前河南省花生年种植面积100万hm2左右,仅次于小麦、玉米,居第三位,河南花生主要种植方式有春播花生、麦垄套种和麦后直播花生,均为一年一熟。长期以来,花生繁殖系数低、育种周期长、品种更新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花生生产的发展。

提高花生繁殖系数,增加种子量,是促进品种更新及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现行的南繁加代,是解决花生繁育系数低、育种周期长等技术难题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方法距离远,成本高,管理困难;为了提高花生繁殖系数,缩短育种周期,加速品种更新及示范推广速度,特制定本标准。

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

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2016〕127号)的文件要求,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负责对河南省地方标准《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起草、制订。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河南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有春播、麦套和麦后直播,均为一年一熟,正常条件下培育一个新品种需十年左右,育种周期长;且

由于花生繁殖系数低、用种量大,造成新品种推广速度慢,制约了新品种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为解决花生育种周期长和良种繁育系数低的技术难题,多数育种单位进行了海南扩繁,但仍存在距离远、成本高、管理不便等问题。如能充分利用当地条件,运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花生一年两代种植,则可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降低成本。

在河南,花生一年两熟技术性强,但目前在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方面,既没有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也没有河南省地方标准,无法按照技术标准组织生产。缺少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既不利于花生一年两熟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也不利于我省花生产业的持续发展,亟待建立科学、统一、操作性强的河南省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

农业标准化是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把生产的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管理的轨道。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制定《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规范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操作流程,使“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由繁到简,形成科学、易行、便于掌握和监管的技术标准,对于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花生繁殖系数,降低成本,加速新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尚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河南省内为首次制定,

不存在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之间包含、重复、交叉和不一致的问题。

三、标准的制定过程

1、前期研究工作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承担河南省地方标准《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的制定,是以本单位及相关单位开展的“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研究”为基础,该项研究始于2010年,针对花生繁殖系数低、育种周期长、品种更新慢等问题。我们从如何利用设施提早第一季播种、促早发、早收获和缩短第一季收获与第二季播种之间的时间间隔入手,开展了温室、温棚、小拱棚三种种植方式的研究,即第一季利用设施提温,3月下旬0cm-5cm 地温可达到15℃左右,达到早播要求,利用乙烯利打破休眠缩短第一季收获与第二季播种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第二季覆膜栽培等措施,实现了花生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虽然三种模式均可实现花生一年两熟,但温室、温棚种植成本较高,而拱棚种植两季繁殖系数可达到150-210倍,与温室、温棚的繁殖系数差异不大,且成本明显降低,并可普遍应用。经过5年的技术研究、集成及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花生一年两熟拱棚种子快繁技术体系。该技术已在豫北的濮阳市、开封市、新乡市,豫南的驻马店等地进行了示范,效果明显,且积累了大量技术应用经验,为编制本标准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2、成立规程制定小组

为做好《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项目组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成立了以汤丰收等为主要成员的“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制定小组,并多次召开规程制定小组会议,确定了规程制定的原则,拟定了标准制定的思路,

就《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对标准文本各节内容的起草工作逐一进行了细化,并把责任落实到标准制定的各个环节。

3、初稿的编制

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规程制定小组成员对多年来的试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归纳,提出了《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的编写提纲,同时又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科研及育种单位,倾听技术人员的建议,并征求同行有关专家意见,完成了《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的初稿编制。

4、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专家意见

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规程制定小组与相关专家和育种、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沟通,对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编制完成《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随后,规程制定小组将《征求意见稿》致函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等单位的相关专家进行审阅,广泛征求意见,相关专家共提出意见17条,采纳意见14条。

5、形成送审稿

规程制定小组汇集了各专家的反馈意见,通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形成了《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送审稿。

四、标准编制原则

1、标准编制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既考虑标准前瞻性又顾及科研、育种单位的生产实际,同时实现科学、简便、易行的目标,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达到提高花生繁殖系数,缩短育种进程,加速品

种更新换代,促进花生产业发展的目标。

2、标准编写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

五、标准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的确定

1、标准的主要内容

标准《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规定了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地块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等规范化技术措施。

2、有关技术指标的确定

在河南花生一年两熟的制约因素是适宜的生长时间和有效积温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技术就是如何充分利用3月-10月的花生可生长季节和增加有效积温,一切措施都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

我们根据研究结果、查阅的相关资料、工作调研和多年以来的生产经验,结合国家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GB 4407.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析法》(GB 5491)、《农用地膜标准》(GB 13735)、《油料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14489.1)及农业行业标准《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6)、《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855)、《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GB 4455)的相关规定为基本要求,在《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技术指标的确定上,既注重科学性,又遵循简便、易行的原则。

标准主要内容中有关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如下:

1)拱棚种植方式的确定

①花生发芽所需的最低温度

花生属于喜温作物,对热量条件要求高,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均要求较高的温度条件。已经通过休眠的花生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芽,根据试验发现,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品种发芽出苗的5cm下限地温为12℃左右,普通型和龙生型品种发芽出苗的5cm下限地温为15℃左右。

②第一季地膜的覆盖时间的确定

河南省3月中旬平均气温在7℃-10℃左右,3月下旬平均气温在10℃-12℃左右,温度较低,如进行露地栽培达不到花生发芽出苗的要求,要提高地温,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如地膜覆盖等措施。因此,本标准中确定3月中旬起垄、覆膜,目的就是可以早一点提高地温,在3月下旬种植的时候使地温可以达到花生发芽出苗的要求。

③膜下地温与播种时间

通过2013年到2014年的试验测定(表1、表2),3月中、下旬地膜覆盖下5cm地温比同期露地的地温要高3℃左右,可以达到花生发芽出苗的最低温度要求;3月下旬覆膜地温趋于稳定,基本能达到花生发芽出苗要求的5cm地温15℃左右,因此,定于3月中旬覆膜,下旬播种。

表1 2013年覆膜与露地5cm地温比较

日期地膜5cm地温(℃)露地5cm地温(℃)

3/7 18.4 15

3/9 18.9 16

3/11 13.3 9

3/13 13 9

3/15 13 9

3/17 16 13

3/19 15 12

3/21 14 12

3/23 13 12

3/25 12 7

3/27 16 14

3/29 13 10

3/31 15 11

表2 2014年覆膜与露地5cm地温比较日期地膜5cm地温(℃)露地5cm地温(℃)3/7 10 8

3/9 15 12

3/11 14 12

3/13 12 9

3/15 17 15

3/17 20 18

3/19 15 12

3/21 14 12

3/23 20 17

3/25 18 15

3/27 17 15

3/29 22 18

3/31 21 18

④拱棚的配置与作用

为提升3月份播种时的气温和地温,开展了温室、温棚、小拱棚三种种植方式的研究,即利用设施提温,可以保证3月下旬播种后正常出苗,达到早播的要求。虽然三种模式均可实现花生一年两熟,但温室、温棚种植成本较高,而拱棚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种植两季繁殖系数可达到150-210倍,与温室、温棚的繁殖系数差异不大,可普遍应用。

在花生第一季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加拱棚栽培的方式,能确保花生生育前期的温度和湿度,加快了前期外部气温以及地温较低条件下的生育进程,增加单季繁殖系数;与不搭拱棚种植相比,第一季播种可将播期提前至3月中下旬。根据2013和2014年测定的地温数据(表3、表4)可知,播种后拱棚内5cm地温比地膜覆盖高4℃左右,比露地栽培高7℃左右,由于小环境的增温、增湿效果较好,缩短了花生播种至出苗的时间,有利于加速花生生长,提高繁殖系数。

日期拱棚内5cm地温(℃)地膜5cm地温(℃)露地5cm地温(℃)

3/27 22 16 14

3/29 17 13 10

3/31 19 15 11

4/2 19 16 12

表4 2014年拱棚内、覆膜与露地5cm地温比较

日期拱棚内5cm地温(℃)地膜5cm地温(℃)露地5cm地温(℃)

3/27 21 17 15

3/29 25 22 18

3/31 24 21 18

4/2 25 22 19

2)收获时间的确定

①第一节收获时间的确定

拱棚种植花生因受气候条件和第二季播期的制约,无法达到完熟。种子收获后还需有1d的种子处理及整地时间,因此第一季收获时间应在不影响第二季播种(7月5日左右)的前提下,当50%荚果饱满、生育期在95天左右、种子具有发芽能力、果壳网纹清晰、近铁青色时,即可收获。

②第二节收获时间的确定

本季花生因播种晚,生育时间不足,因此收获时间可以适当延迟到10月中、下旬,下茬如需种植小麦,第二季则于10月中旬收获,晾晒;如无需种植下茬作物,可在日最高气温连续低于20℃、土壤下5cm的地温连续低于15℃,花生基本停止生长时,10月底左右收获。

3)第一季收获后种子的处理

①利用鲜种子作种可免去晒种缩短第一季收获与第二季播种的时间间隔

第二季播种时将第一季收获的鲜种子用乙烯利处理后随即播种,既能打破鲜种子的休眠,保证出苗率,又能缩短第一季收获至

第二季出苗的时间间隔;相比晒干花生种子后再进行播种,能提前出苗7-10天,可有效利用前期的较高温度,获得更多的生长时间,延长花生生育后期的荚果充实时间,有利于提高繁殖系数。

②利用乙烯利处理鲜种子可打破花生种子的休眠期

A.花生种子的休眠期

成熟的花生种子都具有休眠特性,一般种子的休眠期大概在3个月左右,如果播种时没有完全打破休眠,会造成出苗不整齐,因此,为保证第二季的发芽及出苗,需在第一季种子收获后进行打破休眠的处理。

B.乙烯利处理的浓度与效果

为延长第二季花生的生育时间,试验以3个花生品种的鲜种子为研究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打破种子休眠进行了研究。试验发现(表5),50mg/L的乙烯利对打破鲜种子休眠有着较好的效果,在播种后第10天出芽率可达到100%,低浓度和高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均不能有效的打破休眠;因此我们选择50mg/L的乙烯利对鲜种子进行打破休眠。

表5 乙烯利处理后鲜种子不同浓度发芽试验

播种后天数(d)及出芽率(%)

2d 4d 6d 10d 14d

乙烯利30mg/L浸泡

24h 豫花

9719

2.96 40.54 61.32 61.47 61.55 豫花

9326

5.34 37.21 58.85 5

6.52 62.43

远杂

9307

5.93 28.60 62.70 64.13 5

6.59

乙烯利50mg/L浸泡

24h 豫花

9719

4.88 72.32 94.80 100.00 100.00 豫花

9326

8.55 66.28 97.19 100.00 100.00 远杂

9307

9.21 46.87 97.07 100.00 100.00

乙烯利70mg/L浸泡

24h 豫花

9719

3.84 61.52 78.61 75.37 78.46 豫花

9326

6.64 51.92 78.17 82.50 75.59 远杂

9307

7.52 39.68 76.59 84.97 77.98

清水浸泡24h豫花

9719

0.00 28.40 43.93 52.39 69.68

豫花

9326

0.00 36.98 51.49 55.10 65.09

远杂

9307

0.00 32.01 51.76 56.98 64.50

4)第二季覆膜种植

①播种时间

由于第二季花生生育后期温度低,造成生育时间不足,因此要在第一季收获后尽早整地和播种,一般不晚于7月5号,越早越好。

②覆膜种植

A.覆膜的作用

地膜覆盖可以加速第二季花生前期生长的生育进程,并在后期发挥其保温效果,保证荚果正常成熟。

B.先覆膜后播种可避免高温灼伤幼苗

7月份覆膜播种,由于气温较高,容易造成高温灼伤烧苗,采用先覆膜后打孔播种的方法可以避免这种伤害,可以保证苗齐、苗壮,最终可以取得较高的繁殖系数。

5)其它管理措施与技术指标根据生产上常规方法确定。

六、与有关现行标准、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依据有关的现行标准、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制定,各项标准与其没有冲突。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没有大的意见分歧。

八、社会效益

通过编制《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规范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操作流程,使“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由繁到简,形成科学、易行、便于掌握和监管的技术标准,有利于提高花生繁殖系数,加速育种进程,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促进花生产业发展,推进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九、结束语

本标准是依据本单位与有关单位的“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

术”的研究结果,按国家标准化要求,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参考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编写而成。建议标准发布实施后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本标准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技术和生产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向有关技术专家、科研单位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等公开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送审稿。

标准制定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希望通过专家评审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发布。

《花生一年两熟种子快繁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起草组

2016年7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