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的军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两个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国共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肯定了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等一批抗战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八位女壮士、国民党八百壮士等,都是不畏强暴、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杰出代表,是全民族的立场上抗日战争的历史,
在抗日战争的时间上,习惯我们都以卢沟桥事变作为起点,从那时候开始,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整整八年,我们一般都说八年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是八年而是十四年,十四年和八年的关系是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关系。

“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是局部抗战阶段。

这个阶段,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是非常大的。

“七·七”事变后是全面抗战阶段,“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

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的战场。

我觉得,十四年抗战,其意义是非常大。

1.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②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③国际政治势力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2.能得出哪些认识?(合则两利,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两伤,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

为了民族利益,两党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3. 中共在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立过哪几次统一战线?其建立的理论依据是?有什么启示?
(建立过:革命统一战线、抗日统一战线)
(理论依据是:主要矛盾说,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解决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

启示:统一战线是克敌制胜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法宝。


4.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形成的过程?(名称、背景(原因)、时间、标志、目的、合作基础、历史作用)
(1)革命统一战线:背景(见前面2题)时间:1924年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目的: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合作基础:两党在该阶段的政治纲领一致。

历史作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北伐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景)时间:1937年9月下旬。

标志: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两党合作宣言》。

目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合作基础:两党在该阶段的政治纲领一致。

历史作用:成为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组织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