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及课程介绍
精算师考试科目名称及教材时间顺序
![精算师考试科目名称及教材时间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8da1072d2af90242a895e5b5.png)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两部分,准精算师部分和精算师部分。
准精算师部分的考试内容包括:科目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科目代码数学基础Ⅰ 01 生命表基础06数学基础Ⅱ02 寿险精算实务07复利数学 03 非寿险精算数学与实务 08寿险精算数学 04 综合经济基础09风险理论 05精算师部分的考试内容包括:科目代码课程名称备注011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必考012 保险法及相关法规必考013 个人寿险与年金精算实务必考014 社会保障选考015 资产负债管理选考016 高级非寿险精算实务选考017 团体寿险选考018 意外伤害和健康保险选考019 高级投资学选考020 养老金计划选考021 精算职业后续教育(PD)必修,精算师部分要求完成3门必考课程,2门选考课程及精算职业后续教育后,并具有三年以上的精算工作经验,方可具备资格。
本次考试为准精算师部分的九门课程和精算师部分的三门课程,考试科目及内容如下:(一)科目名称:数学基础I1、科目代码:012、考试时间: 3小时3、考试形式:标准化试题4、考试内容:(1)微积分(分数比例:60%)①函数、极限、连续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反函数复合函数隐函数分段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初等函数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的左、右极限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连续与间断的概念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②一元函数微积分导数的概念函数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导数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微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中值定理及其应用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变上限定积分及导数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广义积分的概念及计算定积分的应用③多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有界闭区间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多元复合函数及隐函数的求导法高阶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无界区域上的简单二重积分的计算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④级数常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收敛性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断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交错级数莱布尼茨定理幂级数的概念收敛半径和收敛区间幂级数的和函数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泰勒级数与马克劳林级数⑤常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概念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特解与通解(2)线性代数(分数比例:30%)①行列式n级排列行列式的定义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行列式的计算克莱姆法则②矩阵矩阵的定义及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几种特殊矩阵可逆矩阵及矩阵的逆的求法分块矩阵③线性方程组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 n维向量及向量间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④向量空间向量空间和向量子空间向量空间的基与维数向量的内积线性变换及正交变换线性变换的核及映像⑤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相似矩阵一般矩阵相似于对角阵的条件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若当标准形⑥二次型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线性替换矩阵的合同化二次型为标准形和规范形正定二次型及正定矩阵(3)运筹学(分数比例:10%)①线性规划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单纯形法(包括大M法和两阶段法)单纯形法的矩阵形式对偶理论影子价格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②整数规划③动态规划多阶段决策问题动态规划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程动态规划的基本定理离散确定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离散随机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5、参考书:①《高等数学讲义》(第二篇数学分析)樊映川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②《线性代数》胡显佑四川人民出版社③《运筹学》(修订版) 1990年《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除以上参考书外,也可参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参考书。
2023中国精算师考试科目
![2023中国精算师考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e63902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5.png)
精算师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个阶段。
其中,准精算师设有八门科目,分别是:《数学》、《金融数学》、《经济学》、《精算模型》、《精算管理》、《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会计与财务》。
考生通过全部八门课程后,可取得准精算师资格。
精算师设有十门科目,分别为《保险法及相关法规》、《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健康保险》、《投资学》、《个人寿险与年金精算实务》、《资产负债管理》、《员工福利计划》、《非寿险精算实务》、《非寿险定价》、《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
其中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的考生,通过五门精算师课程的考试并满足有关精算专业培训要求,可取得精算师资格。
精算师资格考试介绍
![精算师资格考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916997d168884868762d611.png)
精算师“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部分。
准精算师部分考试共九门必考课程,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
精算师部分考试计划设置十门课程,其中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的考生,通过五门(三门必考课和两门选修课)精算师课程的考试并满足有关精算专业培训要求,答辩合格后,才能获得“算师考试合格证书”。
考题形式为标准试题和笔答题考试采用学分制。
考生通过全部基础课程考试,获得270学分,可以获得准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精算师高级课程考试共130学分,90学分必考学分,40学分选修考学分。
考生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还需要专业训练要求,考生要请一名资深的中国精算师指导,在专业领域工作两年,并有一篇专业报道,经答辩合格后,方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胡显佑四川人民出版社《运筹学》(修订版)1990年《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建议买同济版5或6基础数学2 参考用书:《概率论第一册》复旦大学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4月第一版《概率论第二分册》(第一、二分册)复旦大学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8月第一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陈希孺编著中国科学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应用线性回归》(美)S.Weisberg著王静龙、梁小筠等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复利数学参考用书:《利息理论》(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刘战国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寿险精算数学参考用书;《寿险精算数学》卢仿先、曾庆共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风险理论参考用书:《风险理论与非寿险精算》第四、五、六。
七、八章谢志刚、韩天雄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生命表基础参考用书:《生命表的构造理论》周江雄、刘建华、李颖芳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寿险精算实务考试形式:选择和问答题参考用书:《寿险精算实务>李秀芳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非寿险精算数学与实务考试形式:选择题和问答题考试内容:第一、二、三、九、十、十一、十二章。
中精考试体系
![中精考试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c2706c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c.png)
中精考试体系
中精考试体系,全称为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是一个专业和系统性的考试,用于评估考生在精算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以下是中精考试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 考试科目:中精考试体系包括多门科目,涵盖了精算科学的各个方面,如数学、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等。
具体的考试科目根据不同的考试级别而有所不同。
2. 考试级别:中精考试体系分为准精算师和正精算师两个级别。
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考试要求和标准。
3. 考试形式:中精考试体系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上的题目。
4. 考试内容:中精考试体系注重对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考题通常与实际案例紧密相关,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考试难度:中精考试体系的考试难度较高,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考生需要通过多门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6. 证书:通过中精考试体系的考生可以获得中国精算师资格证书,该证书
是国内精算行业认可度最高的证书之一。
持有该证书的考生在精算行业中具有较高的职业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精考试体系是一个全面、系统、严格、规范的考试体系,对于评估和提高我国精算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算师考试简介
![精算师考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c6d7c6e1ed9ad51f01df261.png)
精算师考试报考条件
凡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个人,包括大学本科在校生均可报名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
但属于下述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
(一)曾受过刑事处罚;
(二)曾因违反金融法规而受过行政处罚;
(三)无国籍;
(四)中国保监会认定为不符合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条件的其他情形。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第二层次为精算师资格考试。
准精算师考试基础课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考试时间备注
001 数学基础Ⅰ 30 3 必考
002 数学基础Ⅱ30 3 必考
003 复利数学20 2 必考
004 寿险精算数学 50 4 必考
005 风险理论 20 2 必考
006 生命表基础30 3 必考
007 寿险精算实务30 3 必考
008 非寿险精算数学与实务 30 3 必考
009 综合经济基础30 3 必考
精算师考试高级课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考试时间备注
011 财务 30 3 必考
012 保险法规30 3 必考
013 资产/负债管理 30 3 必考
014 社会保险 20 3 选考
015 个人寿险与年金精算实务 20 3 选考
016 高级非寿险精算实务 20 3 选考
017 团体保险20 3 选考
018 意外伤害和健康保险20 3 选考
019 投资学20 3 选考020 养老金计划20 3 选考。
中国精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精算师考试指南
![中国精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精算师考试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4cb1b2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3.png)
中国精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精算师考试指南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准精算师部分01~09科目01数学基础ⅰ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考生应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和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60%)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级数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分数比例约为30%)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运筹学(分数比例约为10%)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参考书目:《高等数学讲义》(第二篇数学分析)樊映川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胡显佑四川人民出版社《运筹学》(修订版)1990年《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除以上参考书外,也可参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参考书。
02数学基础ⅱ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概率论(分数比例约为50%)概率的计算、条件概率、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特征函数;联合分布律、边际分布函数及边际概率密度的计算大数定律及其应用条件期望和条件方差混合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期望和方差等数理统计(分数比例约为35%)统计量及其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列联分析应用统计(分数比例约为15%)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移动平滑,指数平滑法及arima模型)参考书目: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周纪芗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2、《统计预测——方法与应用》,易丹辉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除以上参考书外,也可参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参考书。
03复利数学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利息及利率(分数比例:6%-15%)年金(分数比例:15%-25%)收益率(分数比例:15%-25%)债务偿还(分数比例:15%-25%)债券与其他证券(分数比例:15-25%)利息理论的应用(分数比例:6%-15%)参考书目:《利息理论》(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刘占国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5章、第6章第6.1节04寿险精算数学考试时间:4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考生应掌握生命表、纯保费(趸缴、均衡)、责任准备金(均衡、修正)、总保费、多元生命函数、多元风险模型等主要内容。
中国精算师考试大纲(2)
![中国精算师考试大纲(2)](https://img.taocdn.com/s3/m/dec880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e.png)
中国精算师考试大纲(2)2017年中国精算师考试大纲A6《非寿险精算》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选择题考试要求:本科目是关于非寿险精算原理和实践的课程。
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风险度量的基本方法、统计方法在非寿险精算中的,了解非寿险的费率厘定和费率校正,理解非寿险的准备金评估和再保险安排。
考试内容:A、风险度量(分数比例15%)1. 风险的定义、特征及风险度量的性质2. 各种传统风险度量方法的定义、优缺点及计算3. VaR度量方法的定义、应用及优缺点4. CTE等其他风险度量的定义及计算B、非寿险精算中的统计方法(分数比例20%)1. 常用的损失理论分布和其数字特征及损失分布的拟合方法2. 贝叶斯估计的基本方法及后验分布的计算3. 随机模拟的基本方法及对损失理论分布的随机模拟4. 信度理论的基本方法及对非同质风险的识别C、非寿险费率厘定(分数比例20%)1. 费率厘定中的一些基本名词及概念2. 费率厘定的两种基本方法:纯保费法和损失率法3. 均衡已赚保费计算:危险扩展法、平行四边形法4. 最终损失计算:损失进展法,识别趋势5. 分类费率和冲销6. 费率厘定实例7. 效用理论与非寿险费率厘定:风险指数,最高保费和最低保费,最优保险D、非寿险费率校正(分数比例15%)1. 经验费率和信度保费的概念及运用信度理论厘定和校正非寿险费率的方法2. 计算贝叶斯保费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方法及贝叶斯保费的近似计算3. Buhlmann信度模型及其结构参数估计方法及Buhlmann信度保费的计算4. Buhlmann-Straub信度模型及其结构参数的估计方法及Buhlmann-Straub信度保费的计算5. NCD的一般原理和数学模型及用转移概率矩阵表示一个NCD 系统和计算其平稳分布的方法E、非寿险准备金 (分数比例15%)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的方法和保费不足准备金及其充分性检验2. 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方法:链梯法、分离法、案均法、准备金进展法、预算IBNR方法3. 理赔费用准备金评估4. 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合理性检验F、再保险的精算问题 (分数比例15%)1. 再保险的基本知识: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2. 再保险的费率厘定和准备金评估:损失分布法和劳合社比例法,再保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再保险未决赔款准备金,S-B法3. 最优再保险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基本原理考试指定学习教材: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非寿险精算》:韩天雄主编,刘乐平主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版A7 《会计与财务》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选择题(约占60%)、主观题(约占40%)考试要求:本科目是关于会计与财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课程。
精算师考试科目介绍
![精算师考试科目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7c38058ba1aa8114431d96e.png)
精算师考试科目介绍精算师考试科目介绍精算师考试科目介绍一、中国精算师(寿险方向)考试包括:准精算师部分和精算师部分。
准精算师考试科目科目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科目代码数学基础ⅰ01生命表基础06数学基础ⅱ02寿险精算实务07复利数学03非寿险精算数学与实务08寿险精算数学04综合经济基础09风险理论05精算师部分的考试内容科目代码课程名称备注011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必考012保险法及相关法规必考013个人寿险与年金精算实务必考014社会保障选考015资产负债管理选考016高级非寿险精算实务选考017团体寿险选考018意外伤害和健康保险选考019高级投资学选考020养老金计划选考021精算职业后续教育(pd)必修精算师部分要求完成3门必考课程,2门选考课程及精算职业后续教育后,并具有三年以上的精算工作经验,方可具备资格。
二、中国精算师(非寿险方向)考试包括:准精算师部分和精算师部分。
准精算师部分考试内容科目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科目代码数学基础ⅰ01非寿险原理与实务06g数学基础ⅱ02非寿险定价07g复利数学03非寿险准备金评估08g寿险精算数学综合经济基础09非寿险精算数学05g注:课程01、02、03、04、09与寿险精算师考试的科目相同,后面标注“g”的考试科目为单独针对非寿险方向目前非寿险方向的精算师考试课程尚在组织筹备中。
三、科目转换已通过北美精算师考试或英国精算师考试有关科目的考生可按下列规定免考相应科目,具体确认办法另行规定。
(一)通过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有关科目可免考的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科目。
已通过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soa)科目可相应免考的中国精算师(寿险方向)资格考试科目course 101 和02course 203course 304 和05course 4已通过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cas)科目可相应免考的中国精算师(非寿险方向)资格考试科目course 101 和02course 203course 304course 405g(二)通过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有关科目可免考的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科目。
准精算师考试各科所考内容及所占比例
![准精算师考试各科所考内容及所占比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b58a19ff00bed5b9f31d74.png)
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选择题考试要求:本科目是关于精算建模方面的课程。
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以概率统计为研究工具对保险经营中的损失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精算模型的方法,进而要求考生掌握模型参数估计以及如何确定该使用哪个模型、如何根据经验数据对先验模型进行后验调整的方法。
考试内容:A、基本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30%)1. 生存分析的基本函数及生存模型:掌握对一元生存模型和多元生存模型进行分析的基本函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常用参数生存模型的假设及结果。
2. 生命表:掌握生命表函数与生存分析函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同假设下整数年龄间生命表函数的推导;选择--终极生命表的有关计算。
3. 理赔额和理赔次数的分布:常见的损失额分布以及不同赔偿方式下理赔额的分布;单个保单理赔次数的分布;不同结构函数下保单组合理赔次数的分布以及相关性保单组合理赔次数的分布。
4. 短期个体风险模型:单个保单的理赔分布;独立和分布的计算;矩母函数;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5. 短期聚合风险模型:理赔总量模型;复合泊松分布及其性质;聚合理赔量的近似模型。
6. 破产模型: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的盈余过程与破产概率;总理赔过程;破产概率;调节系数;最优再保险与调节系数;布朗运动风险过程。
B、模型的估计和选择(分数比例约为30%)1. 经验模型:(1)掌握非完整数据生存函数的Kaplan-Meier乘积极限估计、危险率函数的Nelson-Aalen估计;(2)掌握生存函数区间估计、Greenwood方差近似及相应的区间估计;(4)掌握三种常见核函数的密度估计方法,熟悉大样本的Kaplan-Meier近似计算方法,熟悉多元终止概率的计算。
2. 参数模型的估计:(1)掌握完整样本数据下个体数据和分组数据的矩估计、分位数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2)掌握非完整样本数据(存在删失和截断的数据)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3)熟悉二元变量模型、和模型、Cox 模型、广义线性模型等多变量参数模型的参数估计。
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及课程介绍
![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及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99ece6b9b6648d7c1c74658.png)
一、国内精算专业的发展现状精算起源于英国,若从1693年哈雷设计出第一张生命表算起,精算学在西方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英国的精算师协会是第一个精算师职业组织,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然而现在规模最大,拥有最多精算师会员的组织却是美国的北美精算师协会。
大多数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精算职业和职业组织,一些保险业相对落后的国家也都纷纷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精算职业,这是应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保险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
作为一名合格称职的精算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而且还要精通投资、统计、税务、财会、金融、管理、法律、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精算师的成才,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国外的经验,培养一个合格的精算师通常需要6-8年的时间。
在我国,由于保险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精算师的培养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
1980年我国保险业恢复营业以来,直至1987年11月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学会(Society of Actuaries,SoA)签订精算教育合作协议,并在1988年秋招收了国内首届精算研究生(三年制),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外国(北美)精算学会的考试中心,并于1992年秋季首次举行SoA考试。
这标志着中国高校精算专业系统教育的正式起步。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系统的精算教育是从高校的学历教育开始的,而且是从较高的硕士学历教育开始,同时,由于也伴随着建立了高校内的职业资格考试中心,所以也可以看作在中国形成精算行业的一种开端。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精算行业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为中国的精算行业打上了一种烙印:一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起点、队伍年轻、与国际接轨和学科先进整齐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现实的保险行业或公司经营有距离,实务经验不足,与中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并不是非常匹配。
无论怎样,中国的高校精算教育已有了35年以上的历史,高等学校和外界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培养的学生已成为目前中国精算实务队伍中的主力和骨干。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备考课程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备考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cd00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8.png)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备考课程
中国准精算师考试备考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精算师考试要求考生掌握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保险领域的应用。
2.保险学原理:精算师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理、保险产品和保险市场的相关知识。
3.精算数学:精算师考试要求考生掌握精算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生存模型、生命表、利率等知识。
4.保险精算实务:精算师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保险精算的实务操作,包括经验分析和风险评估等。
5.经济学与金融学:精算师考试要求考生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中国准精算师考试时,建议考生按照以上课程设置进行系统学习,并结合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进行复习。
同时,考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精算师考试指引——考试用书及考试形式
![中国精算师考试指引——考试用书及考试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2027792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1.png)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指南第I部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一准精算师部分A1数学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选择题考试要求:本科目是关于风险管理和精算中随机数学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概率统计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初步了解各种随机过程的性质。
考生应掌握概率论、统计模型和应用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考试内容:A、概率论(分数比例约为35%)1. 概率的计算、条件概率、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第一章)2. 联合分布律、边缘分布函数及边缘概率密度的计算(第二章)3.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3.1、§3.2、§3.4)4. 条件期望和条件方差(§3.3)5. 大数定律及其应用(第四章)B、数理统计(分数比例约为25%)1. 统计量及其分布(第五章)2. 参数估计(第六章)3. 假设检验(第七章)4. 方差分析(§8.1)C、应用统计(分数比例约为10%)1. 一维线性回归分析(§8.2)2. 时间序列分析(平稳时间序列及ARIMA模型)(第九章)D、随机过程(分数比例约为20%)1. 随机过程一般定义和基本数字特征(第十章)2. 几个常用过程的定义和性质(泊松过程、更新过程、马氏过程、鞅过程和布朗运动)(第十一章)E、随机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10%)1. 关于布朗运动的积分(§11.5、第十二章)2. 伊藤公式(§12.2)考试指定教材: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数学》肖宇谷主编,李勇权主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版,所有章节。
A2金融数学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选择题考试要求:本科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数学知识背景。
通过学习本科目,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利息理论、利率期限结构与随机利率模型、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上述几部分内容涉及的方法和技巧。
中国精算师考试简介
![中国精算师考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a78dc8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47.png)
中国精算师考试简介中国精算师考试简介准精算师部分考试共八门必考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考生通过全部九门课程考试后,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
下面是yjbys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精算师考试简介的学问,欢迎阅读。
1准精算师准精算师部分考试共八门必考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考生通过全部九门课程考试后,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
以下是八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课程名称考试内容A1数学 A、概率论〔分数比例约为35%〕B、数理统计〔分数比例约为25%〕C、应用统计〔分数比例约为10%〕D、随机过程〔分数比例约为20%〕E、随机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10%〕A2金融数学A、利息理论(分数比例约为30%)1.利息的基本概念〔分数比例约为4%〕2.年金〔分数比例约为6%〕3.收益率〔分数比例约为6%〕4.债务偿还〔分数比例约为4%〕5.债券及其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B、利率期限结构与随机利率模型(分数比例约为16%)1.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2.随机利率模型〔分数比例约为6%〕C、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26%)1.金融衍生工具介绍〔分数比例约为10%〕2.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6%〕D、投资理论(分数比例约为28%)1.投资组合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2%〕2.资本资产定价〔CAPM〕与套利定价〔APT〕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6%〕A3精算模型A、基本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34.3%〕B、模型的估计和选择〔分数比例约为28.6%〕C、模型的调整和随机模拟〔分数比例约为37.1%〕 A4经济学A、微观经济学〔分数比例约为50%〕B、宏观经济学〔分数比例约为30%〕C、金融学〔分数比例约为20%〕A5寿险精算A、寿险精算数学〔分数比例约为55%〕1.生存分布与生命表〔分数比例约为5%〕2.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分数比例约为5%〕3.生命年金的精算现值〔分数比例约为6%〕4.均衡净保费〔分数比例约为8%〕5.责任预备金〔分数比例约为10%〕6.毛保费与修正预备金〔分数比例约为8%〕7.多元生命函数〔分数比例约为5%〕8.多元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5%〕9.多种状态转换模型〔分数比例约为3%〕B、寿险精算实务〔分数比例约为45%〕1.寿险基础〔分数比例约为9%〕2.定价〔分数比例约为15%〕3.预备金评估及偿付能力监管〔分数比例约为18%〕4.附录中国寿险业的精算规定〔分数比例约为3%〕 A6非寿险精算A、风险度量〔分数比例约为10%〕B、非寿险精算中的统计方法〔分数比例约为10%〕C、非寿险费率厘定〔分数比例约为20%〕D、非寿险费率校正〔分数比例约为20%〕E、非寿险预备金〔分数比例约为30%〕F、再保险的精算问题〔分数比例约为10%〕A7会计与财务A、财务会计〔分数比例约为60%〕1.会计:用于决策的信息系统〔分数比例约为12%〕。
中国精算考试教材 非寿险精算
![中国精算考试教材 非寿险精算](https://img.taocdn.com/s3/m/d499fe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3.png)
中国精算考试教材非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是中国精算考试的一部分,它是精算师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非寿险精算主要研究非寿险保险产品的定价、准备金计算、风险评估以及再保险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从非寿险精算的定义、内容、重要性以及相关教材的介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非寿险精算的定义和内容非寿险精算是指在保险业务中,通过对非寿险保险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及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确定保险费的定价、计算准备金和设计再保险方案等工作。
非寿险精算的核心目标是合理确定保险产品的价格和风险的承受能力,以保证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非寿险精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评估和定价:非寿险精算师通过分析和评估非寿险保险产品的风险特征,确定保险产品的保险费率。
他们需要考虑到保险产品的风险险种、损失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历史数据等因素。
2. 准备金计算:非寿险精算师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计算保险公司应保留的准备金。
准备金是保险公司用于支付未来可能发生的赔付的资金,准备金的计算需要考虑到赔付率、发生率和未来赔付的概率等因素。
3. 再保险设计:非寿险精算师需要设计适合保险公司的再保险方案,以转移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
再保险是保险公司与其他保险公司进行的保险合作,通过再保险,保险公司可以降低风险并保证风险的可控性。
二、非寿险精算的重要性非寿险精算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险产品定价的合理性:非寿险精算师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和定价的确定,可以确保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定价合理。
合理的保险产品定价可以保证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收入足以支付未来的赔付,并保持公司的盈利能力。
2. 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非寿险精算师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有效地控制风险。
他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定价和再保险设计来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暴露,从而保证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3. 再保险的合理运用:非寿险精算师可以通过再保险的设计来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大纲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3eadaf7a417866fb94a8e4f.png)
01.数学基础Ⅰ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A.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60%)1.函数、极限、连续2.一元函数微积分3.多元函数微积分4.级数5.常微分方程B.线形代数(分数比例约为30%)1.行列式2.矩阵3.线性方程组4.向量空间5.特征值和特征向量6.二次型C.运筹学(分数比例约为10%)1.线性规划2.整数规划3.动态规划参考书目:1.《高等数学讲义》(第二篇数学分析)樊映川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线性代数》胡显佑四川人民出版社3.《运筹学》(修订版) 1990年《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除以上参考书外,也可参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参考书。
02.数学基础Ⅱ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考试内容和要求:A.概率论(分数比例约为50%)1.概率的计算、条件概率、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2.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特征函数;联合分布律、边缘分布函数及边际概率密度的计算3.大数定律及其应用4.条件期望和条件方差5.混合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期望和方差等B.数理统计(分数比例约为35%)1.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2.掌握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3.奈曼一皮尔逊基本引理4.参数估计的矩方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5.无偏估计量6.卡方分布、t-分布和F-分布7.单因素方差分析8.列联表9.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检验10.简单线性回归C.应用统计(分数比例约为15%)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2.ARMA模型的自相关函数及偏自相关函数3.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参考书目:1.《概率论第一册》复旦大学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4月第1版2.《概率论第二册》(第一、二分册)复旦大学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8月第1版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陈希孺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4.《应用线性回归》(美)S.Weisberg著王静龙、梁小筠等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年3月第1版除以上参考书外,也可参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参考书。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改革方案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a418d276a20029bd642d20.png)
为做好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改革工作,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中国精算职业的优秀人才,中国精算师协会制定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改革方案》,业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现予公布。
一、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新考试体系新体系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个层次。
(一)准精算师部分准精算师部分由八门专业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组成。
具体课程名称和主要内容如下:(注:1、课程A1-A8均为3小时笔试。
2、考生在通过了A1-A8全部课程后,还需参加为期一天的中国准精算师《A9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培训,方可获得中国准精算师资格。
)(二)精算师部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精算师层次考试课程分为寿险和非寿险两个方向,所有课程均为4小时笔试。
1、寿险方向精算师(寿险方向)的考试由七门专业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组成,具体课程名称如下:FC1 《保险法及相关法规》FC2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FC3 * 《健康保险》FC4 * 《投资学》FL1 《个人寿险与年金精算实务》FL2 《资产负债管理》FL3 * 《员工福利计划》(注:*号的课程为当前尚未开考的课程,具体的开考时间将根据课程的建设情况陆续公布。
)2、非寿险方向精算师(非寿险方向)的考试由七门专业课程及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组成,具体课程名称如下:FC1 《保险法及相关法规》FC2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FC3 * 《健康保险》FC4 * 《投资学》FG1 * 《非寿险精算实务》FG2 * 《非寿险定价》FG3 *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注:*号的课程为当前尚未开考的课程,具体的开考时间将根据课程的建设情况陆续公布。
)在获得中国准精算师资格的前提下,只要满足以下其中一个系列的要求,即可获得中国精算师资格:系列一(寿险方向):通过FC1、FC2和FL1课程,并在FC3、FC4、FL2、和FL3这4门课程中至少通过2门课程。
系列二(非寿险方向):通过FC1、FG1、FG2和FG3课程,并在FC2、FC3和FC4这3门课程中至少通过1门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内精算专业的发展现状精算起源于英国,若从1693年哈雷设计出第一张生命表算起,精算学在西方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英国的精算师协会是第一个精算师职业组织,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然而现在规模最大,拥有最多精算师会员的组织却是美国的北美精算师协会。
大多数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精算职业和职业组织,一些保险业相对落后的国家也都纷纷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精算职业,这是应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保险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
作为一名合格称职的精算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而且还要精通投资、统计、税务、财会、金融、管理、法律、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精算师的成才,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国外的经验,培养一个合格的精算师通常需要6-8年的时间。
在我国,由于保险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精算师的培养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
1980年我国保险业恢复营业以来,直至1987年11月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学会(Society of Actuaries,SoA)签订精算教育合作协议,并在1988年秋招收了国内首届精算研究生(三年制),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外国(北美)精算学会的考试中心,并于1992年秋季首次举行SoA考试。
这标志着中国高校精算专业系统教育的正式起步。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系统的精算教育是从高校的学历教育开始的,而且是从较高的硕士学历教育开始,同时,由于也伴随着建立了高校内的职业资格考试中心,所以也可以看作在中国形成精算行业的一种开端。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精算行业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为中国的精算行业打上了一种烙印:一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起点、队伍年轻、与国际接轨和学科先进整齐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现实的保险行业或公司经营有距离,实务经验不足,与中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并不是非常匹配。
无论怎样,中国的高校精算教育已有了35年以上的历史,高等学校和外界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培养的学生已成为目前中国精算实务队伍中的主力和骨干。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金融业尤其是保险行业出现了更迅猛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金融投资领域中数学方法有了深入和广泛的应用,这些都引起了国际上精算考试教育的多次大的变革,而且这种变革还在进行中。
目前中国精算师队伍的主要来源还是高等院校,所以,高等教育中精算专业的学历教育对我国精算职业的健康发展,乃至保险行业的整体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
继南开大学之后,后来又陆续有湖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引进了精算教育,开设了精算相关方向或课程。
与此同时,精算考试与认证也日渐完善,目前全国已成立了11个北美寿险精算师考试中心(分别设立于南开大学、湖大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重庆大学),2个英国的精算师考试中心(分别设立于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2个日本精算师考试中心(分别设立于西南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时还于1999年10月起开始推进精算师的认证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设了精算专业或方向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至少有25所,它们分别为:南开大学、湖南大学(其精算专业源于原湖南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河南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此外,为了推动我国保险精算研究和教育,协助并资助在校学生参加北美精算师(SOA)资格考试,让国内的保险精算人才取得国际认可资格,加快中国寿险业的发展,1994年—2007年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还先后与上述25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中的5所高校合作,成立了5个以高校与友邦名称共同命名的保险精算中心。
分别为:友邦—复旦精算中心(1994年)、友邦—中国科技大学精算中心(1996年)、友邦—中山大学精算中心(1996年)、友邦—北京大学精算中心(2002年)、友邦—南京大学精算中心(2007年)。
至此,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精算教育才初具雏形,确立了中国精算师、北美精算师、英国精算师与日本精算师等4个精算师考试体系与认证体系。
中国加入WTO后,保险公司需要更多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经营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精算理念,就是风险控制的能力。
中国保险市场主体是否建立起精算制度,是否拥有足够的精算力量,也是中国保险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一)调研开设精算专业的高校二、我国精算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随着人们对精算学的认识,精算教育在中国大地上也日渐发展起来。
目前国内二十余所高校都以各种形式开展了精算教育,有研究生、有本科生,也有以业余培训为主的教学形式。
纵观我国的精算教育现状,从8O年代末开始引进精算教育,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和经验,但目前仍处于完全“无政府”状态,教育部并没有设立精算学这个专业方向,实务方面也没有成立精算师职业组织,暂由保监会代办其相关职能,包括资格考试。
由于教育部与实务两个部门相互独立,从理论上讲,任何学校都可以在任何专业名义下开办精算课程,任何国家的任何精算职业组织团体也似乎都可以在我国设立其精算资格考试。
而各大院校开设的精算项目、内容、形式、规模和质量相差甚远。
因此,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精算教育和考试制度,建立我国精算教育和考试制度是我国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1987年,位于北方沿海城市天津的南开大学拉开了中国精算教育的帷幕,它与北美精算学会签订了合作协议。
随后,来自北美的教授和讲师陆续访问了天津,中国的学生参加了北美精算学会天津考试中心的考试。
所有的教学和辅导都是用英语的,当然考试也是用英语的,只是SoA基础阶段普遍采用选择题形式,对中国学生来说是有利的。
继南开之后,从1994年到1995年,湖南财经学院、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也设置了以SoA资料和大纲为基础的精算课程,湖南长沙和上海设立了两个考试中心,随后一两年内,又在北京(人民大学)和广东广州(中山大学)设立了两个考试中心。
参加SoA基础阶段考试的中国学生已经并将继续取得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大约有100人至少通过了100系列课程的考试,其中23人获得了ASA资格。
许多中国学生由于表现出色而屡屡获奖。
然而自从SoA提高对ASA的资格标准后,他们的进步速度就慢下来了,而SAA以后的考试对中国学生来说显得更加困难。
1992年7月,英国精算学会与中央财经大学以及鹰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协议,由鹰星公司提供资助,在中财开展精算教育。
其模式同南开大学差不多,讲师来自英国和爱尔兰,在北京授课两到三周时间,全部采用英语教学,一些研究生(多数来自数学专业)参加了英国精算学会的考试。
结果同南开相似,他们也取得了好成绩,已经有18位学生通过了“精算技术资格证书”的考试(相当于原来的ASA),其中7人还通过了投资系列的课程考试,可以获得“财务和投资证书”。
在此之后的进步估计会放馒,因为当学生从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工作后,就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学习,同时因为最后几门课程需要学生对复杂的保险和养老金市场非常熟悉,包括要了解英国及其他类国家的情况,国内精算比较强的大学是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但是都没有开设本科,你要是喜欢这个专业,可以考虑本科就读数学专业或者保险专业,研究生再考精算专业。
精算专业是主要以数学为基础,研究生入学考核政治、英语、数学三、保险学或者经济学。
南开大学于1984年设立保险学专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高等院校中首批设立的保险学专业之一。
1996年,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正式成立。
1988年,与北美精算师学会联合培养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开创了中国精算教育的先河;1991年,与美国天普大学联合建立了国际保险研究所,率先在我国综合大学设立保险研究机构;1997年,与北美寿险管理协会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获国内首批寿险管理师资格;1998年,又率先在国内高校招收国际保险方向博士研究生;2005年,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保险金融学会合作,在国内首创高校学历教育与国际职业资格教育贯通模式。
目前,该系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师资队伍不仅在人数上居全国前列,而且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也是最齐全的,包括保险学、精算学、风险管理、社会保障等。
该系科研成果颇丰,出版学术专著和专业教材数十部,在经济学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各类国际、国内研究课题几十项,科研经费充足。
近年来,该系不断加强学术交流,举办了多次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如“寿险经营与风险控制国际研讨会”、“中国财产保险创新与发展──汽车保险国际研讨会”、“海峡两岸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发展与金融创新高级研讨会”等,在业内获得广泛好评。
二、北美及中国精算考试体系介绍及比较(一)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及课程介绍1999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第9号公告,宣布举行中国首次精算师资格考试。
考生报考的资格为:在1996年前完成北美精算学会100系列课程考试或英国精算师考试A-D系列课程考试的准精算师,并具有一定的保险精算从业经验。
符合条件的考生60人,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中资、外资、中外合资)从事精算实务工作,其余的主要在院校从事精算教育工作或在社保部门工作。
共有43人通过考试,并由保监会颁发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证书。
这是一次针对现有保险精算从业人员的精算师资格认定考试,标志着中国精算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开始,精算师职业在中国的诞生。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部分。
准精算师部分考试共九门必考课程,考生通过全部九门课程考试后,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
精算师部分考试计划设置十门课程,其中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的考生,通过五门精算师课程的考试并满足有关精算专业培训要求,答辩合格后,才能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
我们计划从2000年-2005年,先举行准精算师部分的考试,待条件成熟后,将举办精算师部分的考试。
为推动精算师职业制度的发展,经过5年多的筹划、准备,我会于2000年12月15日-17日,首次面向社会举办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准精算师考试中的六门课程考试,共有474人次报名参加。
在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对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者,还需经过特别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以精算师名义在商业保险机构中执业。
中国精算师考试课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第二层次为精算师资格考试。
准精算师考试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对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的掌握,并涉及基本保险精算实务,考试课程共设9门,均为必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