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答谢中书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优美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优美景物曾经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也为我们留下许多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又有机会一起来学习描写山水优美景色的小品文——《答谢中书书》。

二、作者简介,解题。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丹阳秣陵人。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梁武帝即位,屡加礼聘,不肯出。帝有大事,无不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题目: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中书”是一个官职,“谢中书”指的是谢征。注意断句。明确两个“书”的含义。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个别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本文多为四字骈句,朗读节奏为“二、二”,散句以句意来定。

(1)扫除生字词障碍,读准下面划线字的读音。

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

(2)把握短文的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集体读。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默读

(1)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补充词语理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指欣赏)夕日欲颓(将要)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和)欲界之仙都(欲望)

(4)翻译重点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之"的用法“其"的用法“者”字的用法

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尽量能背诵课文。

四、引导学生赏析写景,理解作品意境,体验感情

1、先明确全文的文眼是第一句话里的“美”字。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来描写“山川之美”的。

提示:从以下几方面来赏析:语句所描绘的景物、写景的角度、语句所蕴涵的意境等。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

明确:(1)山水相映之美(2)色彩配合之美(3)晨昏变化之美(4)动静相衬之美

3、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景象,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例:(1)、“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评。

4、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其实承载着作者自己的心情和情感,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好的世界,他又是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小组讨论: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怀?全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1)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五、学习小结

今天学习的《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虽只有六十八字,但概括古今,包罗四时,兼顾朝夕,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具备,真是尺幅容千里,片言役百意。学习它就是要学习作者高超的艺术笔力,学会鉴赏它的美学价值。培养自己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美好感情。

六、总结写法,实践体验。

“写景物,抓灵魂;多视角,传实情。”同学们根据这些写景特点,自己动手写一段自己感受最深的自然景物。

板书设计:第一部分: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美”。

(1)山水相映之美。

第二部分:具体描写山川之美(2)色彩配合之美

(3)晨昏变化之美

(4)动静相衬之美

第三部分:作者感慨议论,总结全文。

教学反思:

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很好,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从春天的景入手描述自己家乡的美景,引起思想共鸣,调动了兴奋点,使整节课的气氛活跃起来。以后在上课时要积累这些经验,细心对待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景物描写有感情上的认同。这是一个教学与写作上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