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
一、审计目标
通过审计,继续深化对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财经政
策执行权的监督制约,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全面评价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执行政策的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促进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提高政府性资金使用效益,为党委、政府管理干部和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二、审计思路和方法
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项目,审计组要围绕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按照“以权定责、以责定评、以评定审、以评促用”的原则,在审计过程中,依据被审计单位职能(依据“三定方案”),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与财务收支活动相关的职责完成情况;研究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审计领导干部任期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研究审计查出问题的决策的过程和背景,分析被审计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过错与责任;研究被审计单位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情况,分析支出的构成和规模;研究被审计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分析编制种类、使用和现状构成;研究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事项,审计相应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三、审计范围
(一)审计范围:一般将部门本级作为重点审计单位,对被审计领导
干部兼任法定代表人和直接分管的下属二级单位应当进行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虽不直接分管,但收支规模较大、或密切关联的其它下属单位也应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
对于符合离任交接审计项目,按照《县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
接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审计时间。
原则上为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任职三年以上的,重点审计近三年,涉及重大经济事项可以向相关年度作必要的延伸或追溯。
四、审计重点和内容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精神,认真履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赋予审计机关加强审计监督职责,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职为重点,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严格依法界定审计内容。
(一)部门单位事业发展情况
主要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单位的职能,关注任期内的主要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以及主要业务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思路和采取的具体措施、历年考评结果、获得的荣誉等。
审计时,应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是否全面、正确履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规定的部门职责,是否存在超越职权、失职、渎职,以及由此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和重大社会负面影响,出台的各项措施和政策是否符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通过专项资金申报使用,查看相关项目的立项、实施、款项结算情况;通过历年考评结果、获得的荣誉情况,查看单位在行业系统内工作水平;通过反映行业系统事业发展情况的指标,掌握单位事业发展情况。
有关数字指标能通过审计手段核实的,加以核实;若不具备核实指标数据真实性的条件,要注明数字来源。
(二)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
1、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部门决算真实性情况。
以财政部门批复预算为依据,检查部门预算完整性、真实性、合规性,有关超预算、无预算支出情况;预算追加是否按批准的用途使用。
2、资产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离任审计要反映领导干部离任未结算或未报账费用),重点关注货币现金管理和财务报销,资产分配、使用、处置、物资采购制度执行和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情况。
有无未按规定处置资产,导致资产流失等行为;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情况,有无领导干部个人批借的款项未及时收回等。
3、关注单位收支的合规、合法情况,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否存在预算编报不合理,影响预算执行,是否存在虚报预算,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
4、民生资金和其它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效益情况,包括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无挤占、挪用问题;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发挥预期效果。
5、审查单位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情况。
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和外出学习考察经费进行重点审计。
重点关注有无规避预算监督,有无违规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公款消费,铺张浪费,有无违反规定发放津补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是否存在转嫁摊派各种公务支出费用,请客送礼等违规支出。
6、审查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执行情况。
对单位机构是否超越权限设立、变相设立,是否超职数、超规格配备干部,是否虚报人员占用编制冒领财政资金,是否存在“吃空饷”,以及其他机构编制违纪违法事项。
7、审查单位资金私存私放和案件线索情况。
审查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问题,对账外账和小金库资金支出项目要查深查透,注意发现贪污、私分、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案件线索。
8、对照《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试行)》规定的C 类十八个方面问题进行审查。
(三)重大经济事项、重要投资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情况
1、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的总体情况。
审计组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界定属于重大经济决策的事项。
关注被审计干部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数量和涉及金额,已经实施的重大经济决策或跨任期实施的重大经济决策的数量和项目。
2、重要经济决策的管理情况。
本部门是否建立了工作议事规则、“三重一大”等经济决策管理制度,是否实行民主研究、民主决策、重大经济决策的种类、范围、标准以及决策程序、决策权限、相应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保障制度。
是否存在重大经济决策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决策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
3、重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选择重要经济决策项目进行审计,特别是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审计,主要关注投资决策的合法性,决策是否与法律和国家政策相冲突;决策程序的规范性,是否存在没有经科学论证,有无违反程序、超越权限、盲目决策或擅自决策等问题;决策的执行情况,是否存在执行不力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投资项目效果情况,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四)内部经济事项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重点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物资采购、业务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分析领导干部管理责任的落实执行情况。
审计时应了解领导干部任期内建立了哪些与财政收支活动、资产资源资金管理相关的内控制度,并要关注其落实执行情况。
关注“三公”经费、公款消费、车辆管理等及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落实执行情况。
(五)对下属单位的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管理监督情况
下属单位机构的审计,主要检查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下属各部门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监督是否到位,有无未履行职责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以及疏于管理致下属存在重大违纪违规、重大责任事故的问题。
同时关注主管部门向下属单位转移资金、资产及其他经济利益行为,有无在下属单位报销应由机关和个人负担的费用问题,违规占用下属单位资产问题。
(六)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和审计需要核实的其他事项
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规定,审计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在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中执行党纪、政纪、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
在审计职责范围内,对与被审计领导干部有关的信访和举报等事项进行核实。
五、责任界定
针对审计揭示的问题要与领导干部是否应承担的责任联系起来,将责任分析贯穿审计的全过程。
审计发现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认真调查决策过程和背景,以及产生原因和后果,合理界定责任。
六、审计评价
一是全面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都应分别作出评价,注重对决策程序、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资金使用管理真实合法效益的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单位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要注重经济决策管理和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不能只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方面,结合单位业务管理流程,被审计对象的不同有所侧重,做到详略得当。
二是准确性。
审计评价应当与审计内容相统一,审计评价应有审计底稿和相关证据作支撑,不属于审计范围的不予评价,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予评价,责任不清的事项不予评价。
不能简单摘抄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材料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述职材料。
三是客观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指出不足。
对因政策变化、标准不清、历史遗留等客观原因造成的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说明。
审计评价应尽可能既有全面情况,又有典型事例。
四是统一性。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统一性原则,即评价标准统一、评价内容和范围统一、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统一。
七、审计工作组织安排和要求
(一)合理组织。
分管领导深入审计现场,参与审计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各审计组之间加强沟通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审计组各成员要合理分工,相互协作,认真履职。
(二)规范实施。
要按照《省审计机关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规范审计行为。
对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属同一个被审计单位,且由同一个审计组实施的,制发一个审计通知书,分别出具审计报告和下达审计决定,按一个项目进行审计归档。
(三)提高效率。
承担审计任务的审计组,要合理组织审计力量,统筹安排,严格按照《县审计局审计现场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量化管理。
切实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审计任务。
(四)严守纪律。
严格遵守有关审计纪律和廉政规定,做到廉洁从审,客观公正,切实规范审计行为,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切实维护审计机关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