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中国)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 何镜堂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迎来七十五寿辰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迎来七十五寿辰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迎来七十五寿辰王迎军校长贺卡章熙春副校长送祝福4月1日,在何镜堂院士七十五寿辰即将到来之际,王迎军校长送来贺卡,章熙春副校长代表学校来到工作一室,向何镜堂送上生日祝福!王迎军因公务未能前来道贺,特带来鲜花和贺卡,她在其贺卡中写道:“尊敬的何院士:生日快乐!一直仰慕您渊博的知识。

一直感念您宽阔的胸怀。

值此您七十五寿辰之际,由衷的向您说一声,感谢您多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祝愿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章熙春亲切问候了何镜堂的工作生活情况,高度赞扬了何镜堂七十五岁高龄仍奋斗在建筑设计第一线的爱岗敬业精神以及其为人师表、孜孜以求的学者风范,对何镜堂在支持国家和区域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他为学校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工作一室团队还以举办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向何镜堂祝寿!何镜堂工作室——中国建筑设计“领跑梯队”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当你年老了,退下来时,人们还一样尊敬你、关怀你、呵护你,你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与他们相比,我虽算不上成功,而且还在拼搏,但我认同这个观点,似乎多少也有点感受。

——何镜堂今年已74岁的何镜堂院士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他严谨的学风、谦逊的气质、低调的为人,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都堪称建筑业界典范。

当我们与何院士一起漫步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中,不时遇上一些陌生的年轻人,向他投以尊敬的眼光,亲切地叫声“何老师好”,还有人向他要签名。

我看到了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许这就是他追求的人生。

一、缘起临近世纪之交,1999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很多事件在萌芽中孕育着新世纪的发展方向……1999年6月,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

1999年7月,历时一年多的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方案揭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同意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采用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清华大学配合的设计方案。

至此,中国建筑设计业界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国内很多重要工程开始纷纷走国内、国际招投标程序……;1999年11月,中美签署了中国加入世贸双边协议,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扫清了障碍;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的决定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的决定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
步奖获奖项目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泰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02.26
•【字号】泰政发[2013]25号
•【施行日期】2013.02.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正文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
奖项目的决定
(泰政发〔2013〕25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根据《泰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专业组评审、公示,市评审委员会审定,决定对2012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予以表彰。

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62项。

希获奖项目完成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为泰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三个名城”、早日建成国家级创新型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获奖项目名单
泰州市人民政府
2013年2月26日
附件:
获奖项目名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
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3.05.20
•【文号】建科[2013]81号
•【施行日期】2013.05.2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
奖项目的通报
(建科[2013]81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交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
为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促进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我部组织完成了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项目的评审和公示工作。

经审定,“上海崇明陈家镇生态办公示范建筑”等42个项目获得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现予公布。

附件: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年5月20日
附件。

新与旧的细密编织r——详解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设计策略

新与旧的细密编织r——详解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设计策略

新与旧的细密编织r——详解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设计策略黄瑜;何镜堂;张振辉【摘要】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通过多层级、现代理性建造且诗意表现的设计策略,以细密的编织将新旧冲突的城市乱象缝合,以新的现代建筑语言从整体到细部对当地传统建筑进行转译阐释,塑造新泰州建筑品相,有效地整合并带动了周边老城区的城市更新.【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8(036)009【总页数】6页(P41-46)【关键词】新;旧;编织;设计策略【作者】黄瑜;何镜堂;张振辉【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2.5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①项目用地位于五巷古街区南隅,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新的大型商场以及高层建筑直接毗邻着传统街区毫无顾忌地大肆建设,高耸庞大而无序的新建筑与矮小破败却有机的旧街区,以一种粗暴的方式并置。

就在这一片新旧建筑相混、乱糟糟的城市场景中,因应着多儿巷一号名人旧居的缘由而展开了本项目的设计与建设。

由于项目地段及其展示功能的特性,文化传承的情感需求尤其凸显,以什么建筑形式表达地域文化能够获得情感共鸣?在设计过程中,新与旧、现代与传统并寻找适宜的“新泰州”建筑形式是不断反复思考的问题。

展示中心的设计需从场地到建筑、从抽象概念到建筑语言等多层级综合考虑,而建筑形式将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中自然生成。

关于建筑形式的探寻,在现代建筑启蒙阶段的19世纪有着许多至今依然很有启发的思考,而戈特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②是影响力最大的著名建筑师之一。

森佩尔从人类学角度实证考察建筑原始形式,提出了建筑四要素:火炉、屋顶、围墙和台地③,并将之与材料、技术关联,其中围墙相对的是织物与编织④。

建筑要素在当代有着新的含义,火炉与文化、精神情感甚至设备相应,屋顶与空间架构相应,围墙与建筑界面相应,台地则与场地相关。

(完整版)何镜堂作品欣赏

(完整版)何镜堂作品欣赏

何镜堂作品欣赏作为我国建筑界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之一,何镜堂院士是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他主持设计过两百多个重大项目,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国家金、银、铜奖以及一、二等奖100余项;2001年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评选中,以13项作品获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并荣获全国“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

另外,何镜堂院士还创立了“两观三性”的建筑设计理念,探索出了产、学、研三结合的发展模式,为广东省和全国建筑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介绍作为我国建筑界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之一,何镜堂院士是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他主持设计过两百多个重大项目,获奖无数。

其中包括:国家金、银、铜奖以及一、二等奖100余项;2001年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评选中,以13项作品获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并荣获全国“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

1996年初,何镜堂在《建筑学报》写了一篇短文,《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首次在学报上提出了何镜堂的创作思想。

后来在2002年9月《建筑学报》上发表了《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一文,较为系统的论述了何镜堂所主张的创作理念,即二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学术观点,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何镜堂的创作思想和实践每年都在多次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了交流。

2002年,何镜堂和倪阳副总建筑师承担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的设计,该馆选址于校园教学区的中心,位于东西两湖的交接处,视野宽广,环境优美。

何镜堂仔细研究了项目的条件,提出“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透不宜堵”的设计策略,创作了一个玲珑通透,与周围环境和谐,有岭南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校园新建筑,建成后已成为全校师生聚合和交流的地方,并被评为建设部和教育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国家优秀设计金奖,获得建筑设计的最高荣誉。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0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决定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0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决定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0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
步奖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泰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2.28
•【字号】
•【施行日期】2011.02.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
正文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0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
决定
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单位):2010年,全市科技战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涌现出一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为表彰先进,弘扬成绩,根据《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相关规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和社会公示,现决定授予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冷温精密净成形工艺与模具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等79项成果为2010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52项。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市各行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获奖单位和获奖人员学习,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附件:2010年度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2010年度泰州市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名单。

何镜堂:建筑设计要符合“两观三性”

何镜堂:建筑设计要符合“两观三性”

(标题)何镜堂:建筑设计要符合“两观三性”(来源)广州名人网(简介)何镜堂把自己的建筑理论体系定位为“两观三性”。

“两观三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两观”是指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而“三性”是指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地域性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决定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

-------------------------------------------------------------------- 5月27日,“中国馆之父”何镜堂应邀参加了中国(余姚)河姆渡国际论坛——世界建筑艺术与低碳生活国际论坛,该论坛是第二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以“弘扬河姆渡文化、彰显幸福城魅力”为主题。

记者就建筑艺术和建筑理念采访了何镜堂院士。

记者:您是一个很有自己个性和思想的建筑师,您的设计理念是什么?何镜堂:我把自己的建筑理论体系定位为“两观三性”。

“两观三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两观”是指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而“三性”是指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地域性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决定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

记者:人们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您对于建筑艺术是怎样理解的?何镜堂:建筑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在考虑建筑艺术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功能,实用经济很重要,达到审美与实用的有机统一。

记者:建筑艺术与低碳生活有哪些关系?何镜堂:建筑艺术与低碳生活是有机的结合。

建筑艺术特性需要与历史、环境、地域、文化等结合,不能为了过于追求艺术而忽略和牺牲它的功能。

如果只讲求建筑艺术的特征,而不顾及低碳节能,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

为艺术而艺术是目前追求建筑艺术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实建筑本身就能实现低碳的目标,一些现代科技在建筑中的过度运用没有必要。

以中国馆为例:“东方之冠”斗拱形象,不仅象征天下粮仓,展示着泱泱大国的风采,实际上还兼顾着冬暖夏凉的环保功能。

这个斗拱层叠架空,冬天时,每天有6个半小时太阳可以照进去,而到了夏天,却一点阳光也进不去,可以减少空调等电器的能耗,增加参观者的舒适度。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泰州,中国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泰州,中国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泰州,中国佚名【期刊名称】《世界建筑》【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1页(P144)【正文语种】中文项目地处城市旧与新、历史水系等众多因素的聚集地带,设计策略如下:延续历史水系脉络,从东到西带动起具有叙事结构的空间序列,从北到南顺接了从历史街区过渡到现代城市的建筑肌理。

展示馆采用宅院相依的平面布局,并以现代建造技术体系转译传统建筑特质,创造新泰州建筑品相;项目有效地整合并带动了周边老城区的城市更新。

□The project is located at the key urban node, with the traditional blocks and the crossroad of two rivers. Our strategy is to exte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by creating series of spaces from the east to west with narrative frame, thus smoothly realizing the transition from historic districts to the modern city size, fabric and volume from north to south. We then organize our building by setting courtyards next to the interior space and translating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attributes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which defned a new prototype belonging to Taizhou. This project has promoted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region and accelerated improvement of urban space.□项目信息/Credits and Data客户/Client: 泰州市稻河古街区建设有限公司/Taizhou Daohe Historical Region Construction Co., Ltd地点/Location: 江苏泰州五巷历史街区/Wuxiang Historic Block,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主创建筑师/Principal Architects: 何镜堂,郭卫宏,张振辉,黄瑜/HE Jingtang, GUO Weihong, ZHANG Zhenhui, HUANG Yu设计团队/Project Team: 何炽立,张灿辉,李绮霞,梁海岫,麦恒,陈勇,童敬勇/HE Chili, ZHANG Canhui, LI Qixia, LIANG Haixiu, MAI Heng, CHEN Yong, TONG Jingyong建筑面积/Floor Area: 11,397m²设计时间/Design Period: 2009.07-2014.03建成时间/Completion Time: 2014.03。

_建筑学报_2013年总目录_84fa8c4a_88bf_4ff5_84f3_5

_建筑学报_2013年总目录_84fa8c4a_88bf_4ff5_84f3_5

6-54昆山滨河公园休憩亭| 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 |6-59粹化自然—— 关于休憩亭的二三事 徐千禾6-60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62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设计 张华 孙晴雯 朱阳7-70上海申都大厦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7-75用自然营造环境 用空间构筑绿色—— 上海申都大厦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李群7-78中国(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84从绿色人文视角探索传承转化之路—— 中国(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设计思考 张振辉 何镜堂 郭卫宏 等7-86天友绿色设计中心| 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7-91超低能耗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实验—— 天友绿色设计中心改造设计 任军 王重 丘地宏8-26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文科楼(一期)|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33融入自然呼应历史——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文科楼(一期)设计 吉国华 陈晓云 王新宇8-34河海大学综合体育馆|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8-39复合功能校园综合体的设计尝试—— 河海大学综合体育馆设计 郭嘉 陈子坚 陶郅8-41天津大学生体育中心|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8-44高校体育建筑创作实践—— 天津大学生体育中心 谌谦 张波 张晓建 孙亚宁 徐丽丽8-46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教学楼|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51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教学楼设计 金卫钧 李晓路 吴剑利 王征8-52四川汶川卧龙特区耿达一贯制学校|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8-56灾后重建:四川汶川卧龙特区耿达一贯制学校 张颀 解琦 张键 吴放8-58四川峨眉安吉儿国际幼稚园| 成都尔本海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UHA)/成都指领名见建筑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 |8-64郑州大学实验小学|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8-67“纸飞机”——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设计 张海翱 李迪9-16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9-20轻型建筑系统的山地营造—— 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张东光 韩国日 朱竞翔9-22上海浦东新区南汇东滩禁猎区工作站|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9-26湿地中的庇护所—— 上海浦东新区南汇东滩禁猎区工作站吴程辉 朱竞翔9-29溢出轻型结构—— 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和上海浦东新区南汇东滩禁猎区工作站 史永高9-32苏州太湖新城规划展示馆|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9-38态度与方法—— 苏州太湖新城规划展示馆设计 张应鹏 黄志强9-47文化的延续时空的转换—— 美丽上海文化区设计 梁燕妮 杜松9-48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暨江宁博物馆|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9-52适宜和适度限定中的创作—— 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暨江宁博物馆设计札记王建国 徐宁 王湘君 钱峰10-18龙泉青瓷博物馆|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0-23语言与境界—— 龙泉青瓷博物馆建筑创作思考 程泰宁 吴妮娜10-26间舍私人美术馆| 北京超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0-32光与物质性—— 间舍私人美术馆 车飞10-34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综合楼|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40田园变—— 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综合楼设计 陆激 郑为10-42独墅湖高教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一、二期工程|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47“大苏州”・ “小苏州”—— 独墅湖高教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一、二期工程设计 高庆辉11-42华鑫中心|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11-49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 关于华鑫中心结构与空间的对谈 郭屹民 祝晓峰11-54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 OMA |11-60不争之道—— 深交所新总部大楼设计解析 倪阳 杨晓琳11-62洛阳普莱柯兽用疫苗工程中心| 广州图岸建筑设计公司 |11-66洛阳普莱柯兽用疫苗工程中心设计 朱亦民11-68常德市规划展示馆、美术艺术馆、城建档案馆| WCY魏春雨地方工作室 |札记・书评・论坛・产品与技术2-115故土中华忆揽洪 马国馨2-117忆著名前辈建筑师华揽洪先生 张祖刚6-14做“有观念”的建筑人 金秋野6-90超真实:媒介控制下的建筑拟像 张希 徐雷6-96批评的反省和辨析—— 千城一面再认识 申绍杰6-99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趋同与特色塑造 刘晓平7-108绿色办公建筑的高品质新风—— 远大热回收新风机在实践中的应用 何青 陈鑫力9-103啤酒箱之构—— 一次基于日常生活的空间实践 常可 曹晓昕12-110用绘画建造《一点儿北京》 李涵 胡妍国外建筑8-68美国当代教育建筑发展趋势—— SHW 教育建筑的研究及实践 Jim Luckey Trey Laird 邓洁9-54以热力学之美为线索的可持续建筑设计—— Abalos+Sentkiewicz事务所建筑综合体回顾 王桢栋9-58西班牙洛格罗尼奥城市综合体| Abalos+Sentkiewicz建筑事务所 |院所专集1-100设计的融合与汇筑—— 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发展理念 陈坚1-104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1-106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动漫广场1-108三亚海棠湾凯宾斯基酒店1-110西溪绿草地会所2-103与改革同行30年——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创办30年回顾 李保峰 李晓峰 刘小虎2-106理性、创新与实验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本科特色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刘晖 谭刚毅2-110建筑设计基础课程1∶1营建教学 刘剀4-1102003-2013ECUC华东城建的设计实践—— 走向“后历史主义”的探索 任憑6-102“绿金”释放城市生命力—— 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开发理念发展与创新 任海宏 李斐6-110建造绿色希望教育之城—— 北京金茂府绿色小学设计实践 孙国栋 左建波6-113长沙梅溪湖新城生态城市低碳策略研究 王刚 王勇6-116独立的设计主张及环保意识—— 匈牙利宏咨建筑设计公司作品选7-110天友设计:聚焦绿色建筑与中国城镇化 宋令涛 任军8-104访谈:共享 ・ 共生9-106记戴念慈大师生前的最后几项作品 张钦楠9-108回忆中国特色“无障碍设计”的起步过程 邱秀文10-109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建筑设计所11-104滨江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江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 苏惠年报道1-112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在京颁奖1-113梁思成建筑奖的光芒 徐宗威1-114《建筑学报》LOGO设计竞赛结果揭晓1-115明日之光:对光的创造性思考—— 2012IVA大赛颁奖10-106骊山之麓金秋盛会—— 大唐华清城项目研讨会暨华夏建筑设计所成立20周年回顾会11-1102013年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王崇杰 丁玎信息1-118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青年建筑师奖评审结束 等2-119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 等3-120中国建筑学会征集“建筑设计奖”奖杯设计方案 等4-116中国建筑学会组织乡村住房设计调研 等4-117中国建筑学会第九届青年建筑师奖、第五届建筑教育奖揭晓5-116 中国建筑学会系列学术课题研究启动 等6-118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建筑学术交流会在山西太原举行 等7-118“中英对话:国际建筑创新”研讨会召开 等8-116当代中国著名建筑师欧洲巡讲巡展纪事 徐宗威8-118首届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评选结果揭晓 等9-118第七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结果揭晓 等10-118纪念中国建筑学会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等11-115中国建筑学会2013年年会暨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等12-111第七届威海建筑设计大奖赛暨百院百师作品巡展成功举办 等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1-1浅析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分区规划尝试 张天洁 徐苏斌 李泽1-6北京新城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空间一体化研究 赵之枫 曹浩伟 惠晓曦1-14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陈征 徐莹 何峰 等1-18地域主义下的历史古镇文化传承解析—— 以宁波市宁海县前童古镇为例 李红艳1-24传统聚落空间组构分析—— 以山西上庄村为例 王鑫1-28C-Sign: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布局进化 魏力恺 张颀 张静远 等1-34基于生活支援体系的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研究 胡惠琴 胡志鹏1-40历届韩国建筑文化大赏获奖作品统计分析研究 全成浩1-46社区公共空间的防灾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 胡斌 张明子 吕元1-51滨海产业园区工业防灾综合规划程序与方法—— 以天津临港工业区规划为例 靳瑞峰 曾坚 孙晓峰1-56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地下防灾系统构建 曾坚 王峤 臧鑫宇1-61徽州古民居保护利用技术策略分类模式及类型划分 何路路 吴永发1-66基于历史环境保护的文物古迹周边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探析金鑫 陈洋 王西京。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2•【字号】泰政发[2012]35号•【施行日期】2012.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泰政发〔2012〕35号)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201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深化政产学研金合作,科技创新工作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为表彰先进、激励奋进,经研究,决定对2011年度全市“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先进市(区)”、“专利十强企业”、“十佳产学研联合体”、“十佳高新技术产品”、“十佳创新型企业家”、“十佳科技创新标兵”予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市上下要以先进为榜样,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为又好又快推进泰州“两个率先”、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附件: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附件: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一、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先进市(区)一等奖:靖江市二等奖:泰兴市三等奖:姜堰市、高港区二、专利十强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春兰(集团)公司江苏威鹰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星火特钢有限公司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三江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三、十佳产学研联合体泰州市核电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海狮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江神药物化学有限公司李洪钟院士工作站(江苏江神药物化学有限公司)泰州市新型针织纱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东北大学高温合金兴化实验基地(江苏新华合金电器有限公司)江苏省花生智能联合收获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宇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泰州市显示器支架系统研发中心(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江苏泰事达电气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江苏泰事达电气有限公司)江苏(泰州)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泰州医药城疫苗工程中心)江苏省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研发中心(泰兴市华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太阳能光热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光芒集团有限公司)四、十佳高新技术产品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地佐辛注射液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纯二氟一氯甲烷(F22)泰州德通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江苏光芒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分体承压式高能效太阳能热水器江苏南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船用膜法污水处理系统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精密复合锻造高精度高强度出口意大利DANA汽车齿轮江苏新华合金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高电阻电热合金材料Cr20Ni80Zr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欧Ⅲ排放标准摩托车发动机曲轴泰州苏中天线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TSA307车载卫星应用导航鲨鱼鳍分集式组合天线唐泽交通器材(泰州)有限公司生产的非机动车用随动锁闸五、十佳创新型企业家王兴华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信东江苏新智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屹峰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贵江苏双达泵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龙祥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吉如江苏远望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祥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美华江苏华东电力冶金机械总厂总经理李冬庆江苏冬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余庆江苏能建机电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六、十佳科技创新标兵佘沛亮江苏双登集团总工程师栾爱东江苏春兰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刘杰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严海锦江苏科创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工程中心主任王荷芬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王建明江苏永昇空调有限公司技术副总杨大俊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恩波江苏博生医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怀松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金钧中海沥青(泰州)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副总。

基于_两观三性_的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_何镜堂(1)

基于_两观三性_的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_何镜堂(1)
建筑整体观的核心是和谐和统一[1-2]. 一 个 优 秀的建筑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处理好设计对象 中各影响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并非简单的同 一,而是在统一中求变化,既突出主题,并加以提炼 和概括,形成韵律和秩序逻辑,又结合具体环境和条 件,“和而不同”,在和谐中做到丰富多彩. 此外还应 注意细部的设计,使整体风格特征从总体到局部得 以延伸,使设计更趋完美[1-2].
4 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建筑作为一 种文化形态,它反映其本身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 同时所体现的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5]. 建筑具 体的体型、空间及其室内外细部构成建筑的整体,表 达出建筑的特征、风格和精神内涵. 一座优秀的建 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大凡精 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是有很高文化品位的 建筑. 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了一批不朽的建筑 作品,像埃及的金字塔、雅典的帕特浓神庙、巴黎的 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标志、国家和民族的 精神象征[1-4]. 一般而言,建筑的文化性是对一座建 筑相关特点和品质的最高概括.
图 2 泰州科学发展展示中心 Fig. 2 Thaizhou Scientific Development Display Center
3 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 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 优秀的建筑总是扎根于具体
的环境之中,与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相适 应,与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具体的地形地貌和城市 环境相融合[3-4].
第 40 卷 第 10 期 2012 年 10 月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何镜堂院士与他在纪念馆的建筑设计_史实

何镜堂院士与他在纪念馆的建筑设计_史实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Nanjing Massacre人物回访何镜堂院士与他在纪念馆的建筑设计史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研究员南京210017)摘要:何镜堂院士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的建筑设计师,由他主持设计的建筑方案,在国内外众多投标方案中一举中的并获得了成功。

新馆先后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中国建筑学会蓝星杯第五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金奖”、“建设部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奖一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和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不仅证明了纪念馆品质的一流,更凸显了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高水准。

建筑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留存于世的。

实际上,何镜堂院士留给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而是新增了一种有独特生命力的文化单元。

关键词:何镜堂;纪念馆;建筑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中国馆那个红彤彤的拱形建筑造型,已经深深地刻在10多亿国人的记忆之中。

有人如此评价:“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展现中国人智慧和气度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主持和主创这个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大师是何镜堂院士,他同时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简称“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的建筑设计师,并且这一建筑设计也是一举获得了成功和好评如潮。

笔者作为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馆长,在过程中不仅相知相识了何院士,而且在长达33个月时光的接触中,亲身感受到了这位中国一流建筑大师的为人处事中的高风亮节。

我与何镜堂院士的缘分,结识于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扩建工程。

200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较大规模地扩建遇难同胞纪念馆。

此前,该馆从1983年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齐康院士设计兴建(曾获得“中国八十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中国八十年代环境艺术设计十佳”等殊荣),并于1985年8月15日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却只有800平方米。

科学发展观展示馆

科学发展观展示馆

科学发展观展示馆中国(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馆位于五巷传统街区南面,西到青年路,东到海陵北路,南到东进西路,用地总面积约6公顷,稻河从东北面穿入。

展示馆设计方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何镜堂担纲,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基地之一。

一、基地概况此次以“科学发展在泰州成就展”为主题的展览,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楼的3个展室主要展示的内容为我市在凝聚新共识,取得新成果,积累新经验,开创新局面的科学发展之路;2楼3个展室分为6个展区,主要是四市二区15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展馆北部为“美好泰州———全国知名画家作品展”。

二、基地介绍一首华美的叙事篇章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现代建筑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振辉博士,是何镜堂的学生,也是科学发展观展示馆设计方案的主创人员。

他说,整个展馆的设计方案定位于和谐与发展,将继承传统与大胆创新紧密结合,用现代手法整合地方建筑的合理基因,大胆构思,精心设计,把既蕴含传统气质又展示现代思维的泰州新建筑作为创作的目标。

“如果将科学发展观展示馆当作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文学作品,那么它完整地包含了事件的起因(铺垫)、发展、高潮和结尾部分。

”张振辉说,东面的稻河头城市广场,是科学发展观展示馆这个故事的起因和铺垫;中部的主体建筑自东向西徐徐展开,以南北两组宅院交融的展厅建筑,凸显长达百米的中央水庭,这是故事的序曲和通向高潮的必需情节;主体建筑群的玻璃长廊,引接观众走向保留着历史印迹的古建筑群落,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

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地充分接触、了解泰州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足迹,享受游览带来的快感和满足。

展示区北部的示范民居群与西北部的接待服务区,作为科学发展观展示馆的补充和余韵,成为这个故事的完美结局。

这样,科学发展观展示馆实际上是以多儿巷一号为对景,以中央水庭“镜池”为景观轴线,南、北、东三面围合的展示建筑群。

何镜堂·团队的2012

何镜堂·团队的2012

87[ topic ] 主题/建筑师的2012 ARcHitEct 2012何镜堂·团队的2012HE Jingtang · OUR teAm in 2012辛劳的一年:2012年虽然全国经济还处于全球经济疲软的阴影笼罩之下,城市建设相对于前几年在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带动下的迅猛发展,总体形势有所减缓,但是,对于全国的建筑设计行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大家开始从注重量的增长转向对质的关注与提升。

这一年我们团队的创作重心,一方面在城市核心区域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一方面是重要文化建筑,我们希望通过这两方面的工作积极而有效地介入城市建设的核心领域。

在项目委托方面,像苏州虎丘的整体改造、珠海拱北口岸改造等宜居项目、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烟台市科技广场等这样具有争议性和挑战性的项目逐渐增多,与方案竞赛相比,委托项目需要更多地与业主进行沟通和互动,在此过程中,多轮次的汇报与修改、多方案的反复比选无疑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在这种没有外部竞争压力的状态中更需要我们以创作精品的意识和要求加以贯彻和坚持。

在竞赛方面,我们也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方案投标,如天津的海洋博物馆、安徽的文化中心等,需要在高水平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磨炼我们的团队。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寻求走向国际化的方向,探索我们新的发展定位。

在9月中旬,我们联合国际建筑杂志《Future》举办了中西建筑师交流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理论探索方面,我们继续充实、丰富、深化 “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的研究,积极总结近几年所取得的丰硕实践成果,并将成果集结成书,出版了《文化建筑博览》、《何镜堂文集》等相关专著,期待在理论层面上完善、夯实我们的基础。

收获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了多个项目的完成,5月天津博物馆正式开馆面向公众、映秀震中纪念馆也在各方努力下完成展陈布置并于5月12日迎来预运行、6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康复疗养基地竣工,加上2011年末完工的钱学森图书馆、泰州(中国)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我们团队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后又完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成果,并相继在《建筑学报》等刊物中发表,也得到了同行和社会各界的认同。

“中国馆之父”何镜堂:语如明镜,照亮心堂

“中国馆之父”何镜堂:语如明镜,照亮心堂

62保持运动、笑颜常开、谎报年龄——保持年轻的三大要素。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当你能够工作的时候,尽心尽力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当你年老了,退下来时,人们还一样尊敬你、关心你、呵护你,你就是一个成功人士。

与他们相比,我虽算不上成功,而且还在拼搏,但我认同这个观点,多少有点感受。

”著名建筑学家、被誉为“中国馆之父”的何镜堂院士谈到人生最大体会时,如是说道。

他是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主持设计了2000多个建筑精品、200多项重大工程,其中的深圳科学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享誉海内外。

他还善于谈吐,平实朴诚的话语中蕴藏着深厚的人生智慧。

宁可无得,不可无德何镜堂登上央视《开讲啦》舞台,有青年学子问:“一个建筑师需要什么样的素养?”何镜堂说:“设计建筑的同时,设计自己的人生。

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学问,学建筑先学做人,一定要练好做人做事的基本功,宁可无得,不可无德。

做人跟建筑需要根基一样,也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

现代建筑创作涉及面很广,工作量大,工种多样,绝非一人可以独担,尤其需要与人共事的精神。

要用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荣誉和竞争,我的荣誉都是属于整个团队的。

我80多岁,经常与年轻人甚至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参加比赛,即使只得二、三等奖也从不灰心。

当你满足于周围人对你夸耀的时候,常常是你走下坡路的开始;当你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坚持一步,转机就在眼前。

有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成功的人。

”万事德为先,做事先做人。

这在何镜堂心中,是一个建筑师的核心素养。

他的表达至为精巧,巧用谐音将“得”和“德”用“宁可……不可……”这样的选择取舍而肯定的关系式联系在一起,瞬间构成金句,富哲理,有意蕴,令人牢记德之所重。

他还能细致入微地剖析诠释,让人清晰掌握德之涵义,明白具体该怎么去做,成为真正的有德之人。

过去就让它过去,当了院士也从零开始1999年,61岁的何镜堂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选择不退休,继续奋斗在最前线。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泰州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泰州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泰州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11•【字号】•【施行日期】2011.03.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泰州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2007-2009年期间,我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和热心社科研究的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密结合“两个率先”的实践,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可喜成绩。

经泰州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选,共评出获奖项目65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5项,现决定予以表彰(名单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同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求实创新、不断探索,带领和引导全市广大社科研究者多出精品、名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美好泰州”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泰州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附件:泰州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一等奖(10项)消费视角下农村居民金融需求研究--以泰州为例(论文)贾拓(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泰州在解放思想中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论文)施亚康(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促进中国医药城发展的税收政策调研(咨询报告)缪荣根(泰州市国税局)中国古代农事诗研究(著作)罗丽(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宋代墓葬群清理简报(论文)王为刚(泰州市博物馆)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著作)吉文林(江苏牧医学院)泰州佛教(著作)范观澜(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管委会)中国靖江宝卷(著作)尤红(中共靖江市委宣传部)实行空间功能分区开辟区域差异发展新路(论文)薛明生(中共泰州市委办公室)胡瑗评传(著作)张树俊(中共泰州市委党校)二等奖(20项)由车祸归责主体的繁杂考量三者险制度的安排(论文)王国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泰州分公司)加快建设一批集聚带动力强的重点城镇(咨询报告)刘明高(中共泰州市委办公室)充分兑现人口红利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论文)王红梅(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农作物秸秆焚烧与利用情况的调查(论文)蒋植宝(姜堰市农业局)漫话企业细节管理(著作)刘鹏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推动泰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研究(咨询报告)朱向荣(泰州市地税局)引导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论文)张卫(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构建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的分析与思考(论文)盛钢(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特点分析(论文)周炎根(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关于泰州打造温泉健康休闲城的思考(咨询报告)陈述飞(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的实践(著作)汤建国(姜堰市人民法院)清代“红楼戏”首编者仲振奎略考(论文)钱成(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诊断学(著作)仲稳山(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兰亭论辩”中的知识分子们(论文)曹洋(泰州市文联)靖江方言词典(著作)苏增耀(靖江市政协)丁文江传(著作)林任申(泰兴市文联)城郊型农合行市场定位的战略思考(论文)陈飞(泰州海阳农村合作银行)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曹菊英(中共泰兴市委党校)中国行政问责制建设的现状、缺陷及完善(论文)陆彩鸣(中共泰州市委组织部)试论城市台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方向(论文)王琪泰(泰州市广播电视台)三等奖(35项)长三角一体化下的泰州发展对策研究(咨询报告)顾维中(中共泰州市委研究室)试论廉政文化宣传高耗低效的原因及对策(论文)魏桂军(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品牌提升:泰州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咨询报告)唐齐鲁(泰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政策网络:公共政策创新的视角(论文)蔡新燕(中共泰州市委党校)以文化兴兴化(论文)李纲(中共兴化市委宣传部)税收促进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咨询报告)严粉山(泰州市地税局)大学生“村官”,你在农村还好吗?--关于五个问题的千人调查(论文)徐小军(中共泰州市委组织部)由一则误收诗谈《全唐诗》等编纂及其他(论文)孙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缙绅之渊薮人才之都会--兴化人文现象研究(论文)余延瑞(兴化市文联)循环经济理论在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的运用研究(论文)薛毫祥(江苏牧医学院)进则忧国忧民退则杜门著述--试论明季兴化史学名儒李清(论文)陈麟德(兴化市教师进修学校)现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著作)王友传(泰州市白马成人教育中心校)从最迫切最现实最根本之处抓起--关于农民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论文)戴仁泉(中共泰兴市委宣传部)直评村官: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之制度创新(论文)钱宏琦(泰州市纪委)实施柔性引才推进创新发展(咨询报告)陶玲(中共靖江市委组织部)如何让新闻评论更上层楼(论文)陈社(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金融危机下中药国际营销环境分析(论文)王学东(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农村“一事一议”:历史形成、制度缺陷及完善路径(论文)郭琴(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强泰印记(著作)查桂山(泰州市史志档案办公室)“鬼子”释义考辨(论文)曹翔(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哲学视野中的城市建筑(论文)陈淑萍(江苏牧医学院)科技创新引领今朝泰州腾飞追求突破促进泰州未来发展(论文)许书平(泰州市科技局)构建理工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的研究(论文)崔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泰州史话(著作)张剑(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泰州老街老巷老镇(著作)尹愚夫(泰州市政协)跋涉集(著作)莫其康(兴化市历史学会)我所经历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论文)焦建华(泰州市政协)关于提升泰州影响力的调查与思考(咨询报告)孟国平(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治关理念(论文)谢谷景(泰州海关)科学发展观简明读本(著作)潘林元(江苏牧医学院)海外泰州人(著作)徐保国(泰州市外事办)浅议城市化带来的被征地农民问题(论文)阎小明(海陵区财政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咨询报告)许大才(建行泰州分行)教学智慧追求(著作)许亚平(姜堰市第二中学附中)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兼谈泰州市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论文)徐进(泰州市图书馆)。

何镜堂

何镜堂
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专家
01 人物经历
03 主要成就 05 人物评价
目录
02 社会任职 04 个人生活
何镜堂,男,1938年生,广东东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 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届“梁思成”奖获得者,国 家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人才培养
何镜堂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创立“两观三性”建筑论,坚持中国特色创作道路和产、学、 研三结合发展模式,主持设计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作品。
他尤擅长文化、博览建筑和校园规划设计,主持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 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天津博物馆、映秀震中纪念地、钱学森纪念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 区和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等一批精品工程。
何镜堂领衔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获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2008年国家级 教学团队荣誉称号;建筑学专业获得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等 。
至2013年11月何镜堂已培养博士研究生50名,博士后5名,硕士44名,其中9名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有的 已经晋升教授、院长、总建筑师,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建筑设计和教育领域的骨干 。
1996年初,何镜堂在《建筑学报》发表“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一文,首次提出了自己 的建筑设计创作思想。2002年9月又在《建筑学报》发表“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一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 述,即二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学术观点,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他认为,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何镜堂院士讲座心得

何镜堂院士讲座心得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听学术报告总结(创新学分专用)学号:姓名:特殊评语:报告总结:2011年9月14日,我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位大师,“中国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大师。

在我来到423之时早已坐无虚席,幸好我提前站好了位置,才能够保证有一席之地。

对今天的火爆我是有预见性的,大师的魅力是应该有这样的上座率的,我也早早做好了准备。

今天认真的去聆听,去学习,去感受大师所带来的不同。

那么首先先让我了解一下何镜堂大师的一些作品吧。

不得不说,中国馆是他最最为人所知的建筑作品。

也许在中国馆建成之前,只有业内人士认识这位大师,但是中国馆建成之后,何镜堂大师已经不再是业内的专有名词了,他已经被冠以文化人物,甚至是文化大师。

此外,何镜堂院士还主持设计了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天津博物馆、钱学森纪念馆、北京奥运会摔跤馆及羽毛球馆等在内的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标志建筑,主持了澳门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组团二)、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等近200个大学校园(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了解了何镜堂大师的主要作品之后,让我们真正的进入这场讲座之中。

这场讲座的主题是“文化传承与建筑设计”,那么文化传承有多么重要,在现在这个社会,玻璃幕墙遍地都是,国外思潮不断涌入,经济发展水平已和国际接轨,那么中国的传统在哪里?又该如何去传承下去呢?建筑设计又是能在文化的传承之中起到什么作用,又或者说,文化传承和建筑设计又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两者该怎样相互关联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认真地聆听的这场讲座。

文化是人类应对自然和社会严峻考验过程中积累的宝贵文化财富,而传统同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的传承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兴盛。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

毛主席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传统作为稳定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前提条件,只有不断创新,才显示其巨大的生命力。

中国_泰州_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_2206295f_2792_4039_a9db_

中国_泰州_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_2206295f_2792_4039_a9db_

4
5
1
1
1
2
3
1
1
1
5
6
4
7 5
首层平面
0 5 10
20m
080 建筑学报 2013 \ 07
作品 W orks
4 从传统街区到现代城市的过渡 5 水院长廊 6/7 新旧建筑的对话
1 展厅 2 公共廊道 3 转角楼梯厅 4 序厅 5 过厅 6 商店 7 影视厅 8 连廊 9 办公
6
7
1
1
5
1 5
地点 / 江苏泰州 设计 / 2009-2010 年 / 竣工 / 2012 年
Architects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 Team Member He Jingtang, Guo Weihong, Zhang Zhenhui, Huang Yu, He Chili, Zhang Canhui Design Stage 20092010 Completion 2012
设计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 筑 师 何镜堂 郭卫宏 张振辉 黄瑜 何炽立 张灿辉
中国 ( 泰州 ) 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
C hina ( Taiz hou ) E x hibition C enter for Scientific O u tlook on D ev elopment
Taizhou, Jiangsu
1 中央水院
078 建筑学报 2013 \ 07
作品 W orks
业主 泰州市稻河古街区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李绮霞 陈勇 麦恒 彭舟 童敬勇 翁璇 梁海岫 晏忠 郭志盛 陈建华 等
基地面积 6 hm2 建筑面积 1.8 万 m2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局部钢框架结构 )

泰州(中国)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何镜堂

泰州(中国)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何镜堂

泰州(中国)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何镜堂
泰州(中国)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 何镜堂
项目名称:泰州(中国)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
建筑设计团队:何镜堂、郭卫宏、张振辉、黄瑜、何炽立、陈勇、张灿辉、麦恒、彭舟、童敬勇、翁璇、梁海岫等
项目地点:江苏省泰州市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17 970㎡,主体建筑约9 000㎡
设计时间:2009年
竣工时间:2011年
摄影:姚力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基地位于泰州五巷传统街区南面,处在旧与新、小肌理与大尺度、历史街区与城市道路之间,资源丰富同时情况复杂,意义重大同时极具挑战。

项目基地设计确立了“和谐与发展”的总体设计定位,整体空间序列设计以保留建筑为重心展开布局谋篇,因时就地、自东向西分为稻河头城市广场、展示中心主体建筑群和保留建筑展示区三部分,建立大气整体、主轴统领、重点突出的总体格局,形成主题明确、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的建筑叙事篇章,呈现既蕴
含传统气质又展示现代思维的“泰州新建筑”品相。

总体设计整合基地资源,改善民生条件,全面提升泰州的城市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州(中国)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 何镜堂
项目名称:泰州(中国)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
建筑设计团队:何镜堂、郭卫宏、张振辉、黄瑜、何炽立、陈勇、张灿辉、麦恒、彭舟、童敬勇、翁璇、梁海岫等
项目地点:江苏省泰州市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17 970㎡,主体建筑约9 000㎡
设计时间:2009年
竣工时间:2011年
摄影:姚力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基地位于泰州五巷传统街区南面,处在旧与新、小肌理与大尺度、历史街区与城市道路之间,资源丰富同时情况复杂,意义重大同时极具挑战。

项目基地设计确立了“和谐与发展”的总体设计定位,整体空间序列设计以保留建筑为重心展开布局谋篇,因时就地、自东向西分为稻河头城市广场、展示中心主体建筑群和保留建筑展示区三部分,建立大气整体、主轴统领、重点突出的总体格局,形成主题明确、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的建筑叙事篇章,呈现既蕴含传统气质又展示现代思维的“泰州新建筑”品相。

总体设计整合基地资源,改善民生条件,全面提升泰州的城市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