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小结
(2)板块张裂:
生长边界
板块之间:形成海洋(红海、大西洋)
大陆板块内部: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 板块内部 大洋板块内部:形成海岭
规律总结: A、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B、红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 东非裂谷:非洲板块内部断裂下陷---地堑) 地中海: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面积变小) 大西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形成(面积变大) C、阿尔卑斯山脉: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D、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位于亚欧、太平洋、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E、冰岛为无烟国: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岩浆活动, 地热资源丰富 F、新西兰发生地震: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板块活跃不稳定 G、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H、20°N:是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赤道、南回归线) I、落基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边界,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J 、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边界,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K 、日本多火山地震: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跃不稳定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断 层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断 层
1、定义:岩层受到强大的挤压力或者张力超过岩石承受程度, 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
2、断层形成的地貌:
地垒 :两侧陷落,中间凸起的部分,多 形成块状山和高地,如 庐山、华山、泰 山、峨眉山等
断层线处,由于岩石破碎, 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 成沟谷、河流、泉。
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任何地表形态的变化都是内外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两者同时进行的,一定时间和 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内力作 用对地壳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大陆板块
消亡 边界
生长 边界
大陆板块
海底扩张学说
开阔视野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板块构造学说
1. 全球的岩石圈(被构造带)分为六大板块; 2.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3. 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 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此; 4.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 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
大 于 利
利 大 于 弊
缓坡梯田 陡坡梯田
围湖造田 退耕还林
读下面我国部分地貌素描图回答1~3题
1.因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B)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2.属于沉积地貌的是(C ) A 甲、丁 B 乙、丙 C 乙、丁 3.分布在干旱地区的是(A ) A 丙、丁 B甲、丙 C乙、丙
D 乙、丁 D 甲、乙 D 甲、丁
中期(河流中游) 河谷展宽 下蚀 侵蚀减弱,_____ 侧蚀 侵 _____ 蚀加强,凹岸侵蚀,在凸岸 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下游) 槽 形 河谷横剖面呈___ 侧蚀 侵蚀为主,形成槽形谷 _____
虎跳峡深切峡谷 的形成以哪种河 流侵蚀作用为主 导?
下蚀作用
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
活动探究:平直河流与弯曲河流的 侵蚀岸形成原因有何不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 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洪积平原 山前 河口三角洲 河口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为例)
冲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减慢,导致大量 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
在我国天山山麓、
太行山东部山麓、 祁连山北部山麓
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问题探究二: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VA〈VB A
B
凸岸 A B 凹岸
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河流的侧蚀作用下,河道越来越弯曲,最终裁弯取直。 废弃的河道形成牛轭湖。
上游
中游
下游
下蚀 V形
下蚀减弱, 侧蚀增强
侧蚀 U形
风力侵蚀地貌(西北) 雅丹地貌
来自百度文库
洪积-冲积平原的成因: 在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碎石和泥沙, 当水流流出山口时,地势变缓,流速减慢,大量碎石和泥沙在 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互联合, 形成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形成过程: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的面积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 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 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溯源侵蚀:使河谷延长 使河谷加深,形成峡谷(V形谷) 下切侵蚀: 侧向侵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使 河谷展宽,更为弯曲,形成U形谷 (如荆江“九曲回肠”)
溯源侵蚀
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
侧蚀 下蚀 使河床拓宽
使河床加深
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
河谷的演变 初期(河流上游) V 形 河谷横剖面呈___ 下蚀 和______ 溯源 侵蚀为主 ______
反而成山岭
背斜: 中间 老两 翼新 向斜: 中间新 两翼老
判断背斜、 向斜的主 要依据:
岩层的
新老关系
褶皱与地表形态
背 斜 向 斜 判 定 小 结
岩层弯曲的形态 岩 层 新 老 的 关 系 背斜 向斜
岩层向上隆起 岩层向下弯曲 由中心到两翼 岩层由老到新
由中心到两翼 岩层由新到老
注意:不能根据地貌形态来判断
角峰
刃脊
冰斗
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分布 在高山和高纬地区
挪威峡湾
——冰川槽谷在冰川退却后被海水入侵而形成
海浪侵蚀作用
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平台
海蚀地貌 (如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穴等)
海蚀拱桥
搬运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本身不形成地貌,但为堆积地貌的 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如飞沙走石、沙尘暴、泥沙俱下
请问,这些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雅丹地貌)
风蚀沟谷
冰斗
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冰雪积累到一定厚度,在重力作用下沿地 表移动,形成冰川,冰川对地面侵蚀形成的谷地成为冰川U谷 冰斗:在冰川源头,由于冰雪侵蚀形成的斗状洼地 刃脊:两条冰川谷地之间的陡峭山脊。 角峰:多个冰斗之间的尖锐山峰。
总结
• 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外 力作用则不断地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 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试分析以下活动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 甚至是有害的?
人类一定要认识自然,按自然规 修建水库 律办事,方能趋利避害,使地表形态 封山育林 的改变向着有利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 毁林开荒 向发展。 弊
风化作用
风化物
搬运
沉积
风化地貌 例子花岗 岩的球状 风化
球状风化壳
根劈作用
球状花岗岩地貌
三清山司春女神
风力侵蚀
侵 蚀 作 用
海浪侵蚀 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冲蚀 溶蚀
壶口瀑布
长江三峡 桂林山水
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石灰岩),在高温多雨
的气候条件溶蚀而形成的地面坎坷崎岖、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读图,描述黄河三角洲的 形成过程。 三角洲的成因:河流携带着大量的 泥沙流入海洋时,由于入海处水下 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便 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分布。
风力沉积作用
沙丘
静止沙丘
移动沙丘(新月型沙丘)
风力沉积形成沙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合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 宜昌市,全长193千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 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 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 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 强烈下切侵蚀而形成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作
探 究
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据材料分析长江三峡是怎样形成的? 你总结出怎样的规律?
(6)背斜是隧洞的良好选址,因为是天然拱形,结构稳
定,水流向两侧,不易储水。 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雨水汇集区,
隧道可能变为水道,不利于隧道的干燥。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相互关系:
侵蚀作用 侵蚀物
裸露岩石
固结成岩
(1)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
(2)利用背斜找油、气资源。 岩层上拱,易形成良好的“储油构造”,且其 中的隔水层能防止油气的挥发,利于其富集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 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
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
向斜山
背斜谷
思考: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褶皱与地表形态小结:
褶 皱 ↓
小 结
岩层弯曲变形,发生褶皱 岩层 基本形态 受挤 压力 背斜 作用 向斜 形态 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 特征 (一般情况下) (外力作用下)
向上 隆起 向下 弯曲
山岭 谷地、 盆地
谷地 山岭
背斜成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成山的原因: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定义:地壳运动留下来的“痕迹”叫 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叫构造地貌。 2、类型:
褶皱
断层
褶皱示意
背斜
向斜
1 2 3
山 谷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背斜山
褶皱与地表形态
褶 皱 ↓
地 形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动态演示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 部受张力,岩性疏松, 容易被侵蚀
向斜成山原因:向 斜槽部受挤压力, 岩性坚硬,不易被 侵蚀
平原
高原
丘 陵
山地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分类 能量 来源 地球内部 (热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形成高山和盆地、 使地表变得高低 起伏
内力 作用
外力 作用
地球外部
(太阳能)
风化、侵蚀、 削低高山、填平 搬运、沉积、 洼地,使地表趋 固结成岩作用 于平坦
风力沉积
新月形沙丘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 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移动沙丘的构造
冰川作用——沉积地貌
冰 碛 湖
海 积 地 貌
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流水作用
峰林
之 化学溶蚀 溶蚀盆地
地下河
落水洞
溶洞 Ca(HCO )
CaCO +CO +H O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西南地区(典型的在 云贵高原)
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的沟壑、 河床加宽加深、 瀑布、 峡谷、 沟谷(V型谷) 流水溶蚀: 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
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背斜顶部地 带适宜建采石场,因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于开采。
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是泉水、湖泊分布地)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
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 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地堑 :中间部分相对下降 多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 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 地等
华 山 西 峰
吐鲁番盆地
思考:
吐鲁番盆地和华山西峰分别属于断层中的哪部分?
断 层 ↓
地 形
甲
地 垒
乙 地 堑
思考:1、甲地质构造为
,乙地质构造为
。
2、甲地形为
山峰(或块状山)
乙地形为
盆地(或谷地) 。
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选在 向斜槽部。
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与宏观地表形态:
(1)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陆、陆板块: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与高原
(如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
阿尔卑斯山系)
陆、洋板块: 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 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如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