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排泄的观察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案
第十五章排泄
排泄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只有通过排泄才能将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及废物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内环境的协调平衡,所以它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那么,什么是排泄呢?
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的产物和机体不需要或过剩的物质排出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
而人体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将废物排泄出去呢?其中主要的排泄途径有哪些?(请同学总结)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而消化道和泌尿道是主要的排泄途径。有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正常的排泄功能,从而导致机体健康问题的出现。而每一个个体的排泄形态及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因此,护士应掌握与排泄有关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术,帮助或指导人们维持正常的排泄功能,满足其排泄的需要,使之获得最佳的健康和舒适状态。
由于肠道和泌尿道是主要的排泄途径,故这一章内容也主要以这两大块来组织授课内容,首先我们给大家介绍第一部分肠道排泄的护理。
第一节肠道排泄的护理
一、与肠道排泄有关的解剖生理:通过图片帮助大家回顾肠道的解剖、生理功能、大肠的生理功能及排便的生理。
(一)大肠的解剖
设问:消化道中,参与排便运动的主要是小肠,还是大肠?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二)大肠的生理功能
设问:大肠有哪些功能?请同学总结。
1. 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
2. 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
3. 利用肠内细菌制造维生素。
(三)大肠的运动
1. 袋状往返运动
2. 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3. 蠕动
4. 集团蠕动
(四)排便
排便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意识可以加强或抑制排便。个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排便训练后,便可以自主地控制排便。正常人的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有一定的阈值,达到此阈值时即可产生便意。
二、排便活动的异常
设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哪些异常排便?
(一)便秘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
1. 原因:某些器质性病变;排便习惯不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排便时间或活动受限制;强烈的情绪反应;各类直肠肛门手术;某些药物不合理的使用;
饮食结构不合理,饮水量不足;滥用泻剂、栓剂、灌肠;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等,均可抑制肠道功能而导致便秘的发生。
2. 症状和体征:头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佳、舌苔变厚,粪便干硬,触诊腹部较硬实且紧张,有时可触及包块,肛诊可触及粪块。
(二)粪便嵌塞:指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常发生于慢性便秘的患者。1. 原因:便秘未能及时解除,粪便滞留在直肠内,水分被持续吸收而乙状结肠排下的粪便又不断加入,最终使粪块变得又大又硬不能排出,发生粪便嵌塞。
2. 症状和体征:患者有排便冲动,腹部胀痛,直肠肛门疼痛,肛门处有少量液化的粪便渗出,但不能排出粪便。
(三)腹泻: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
1. 原因:饮食不当或使用泻剂不当;情绪紧张焦虑;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肠道疾患;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等均可导致肠蠕动增加,发生腹泻。
2. 症状和体征:腹痛、肠痉挛、疲乏、恶心、呕吐、肠鸣、有急于排便的需要和难以控制的感觉。粪便松散或呈液体样。
(四) 排便失禁: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的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
1. 原因:神经肌肉系统的病变或损伤如瘫痪;胃肠道疾患;精神障碍、情绪失调等。
2. 症状和体征:患者不自主地排出粪便。
(五)肠胀气: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
1. 原因:食入产气性食物过多;吞入大量空气;肠蠕动减少;肠道梗阻及肠道手术后。
2. 症状和体征:患者表现为腹部膨隆,扣诊呈鼓音、腹胀、痉挛性疼痛、呃逆、肛门排气过多。当肠胀气压迫膈肌和胸腔时,可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
以上5种异常排便的情况是我们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了解这些异常排便产生的原因和具体的表现,关键是要进行有效的处理。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一)评估
1. 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
设问:前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几种常见的排便异常,有便秘、腹泻甚至排便失禁。那么,同学们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排便异常?
(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排便的重要因素。
(2)社会文化教育社会文化教育影响个人的排便观念和习惯。
(3)年龄年龄可影响人对排便的控制。
(4)食物与液体摄入均衡饮食与足量的液体是维持正常排便的重要条件。
(5)活动活动可维持肌肉的张力,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
(6)个人排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排便时间;使用某种固定的便器;排便时从事某些活动如阅读等。当这些生活习惯由于环境的改变无法维持时,可能影响正常排便。
(7)疾病肠道本身的疾病或身体其他系统的病变均可影响正常排便。
(8)药物有些药物能治疗或预防便秘和腹泻。
(9)治疗和检查某些治疗和检查会影响个体的排便活动。
2. 粪便的观察
(1)排便次数一般成人每天排便1~3次。婴幼儿每天排便3~5次。成人排便每天超过3次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
(2)量正常成人每天排便量约100~300g。进食少纤维、高蛋白质等精细食物者粪便量少而细腻。进食大量蔬菜、水果等粗粮者粪便量较多。当消化器官功能紊乱时,也会出现排便量的改变。
(3)形状与软硬度正常人的粪便为成形软便。便秘时粪便坚硬、呈栗子样;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可为稀便或水样便;肠道部分梗阻或直肠狭窄,粪便常呈扁条形或带状。
(4)颜色正常成人的粪便颜色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的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因摄入食物或药物种类的不同,粪便颜色会发生变化,如食用大量绿叶蔬菜,粪便可呈暗绿色;摄入动物血或铁制剂,粪便可呈无光样黑色。如果粪便颜色改变与上述情况无关,表示消化系统有病理变化存在。
如: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白陶土色便提示胆道梗阻;
暗红色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
果酱样便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
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见于痔疮或肛裂;
白色“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
(5)内容物粪便内容物主要为食物残渣、脱落的大量肠上皮细胞、细菌以及机体代谢后的废物,如胆色素衍生物和钙、镁、汞等盐类。粪便中混入少量粘液,肉眼不易查见。若粪便中混入或粪便表面附有血液、脓液或肉眼可见的粘液,提示消化道有感染或出血发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患者的粪便中可查见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
(6)气味正常时粪便气味因膳食种类而异,强度由腐败菌的活动性及动物蛋白质的量而定。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严重腹泻患者因未消化的蛋白质与腐败菌作用,粪便呈碱性反应气味极恶臭;下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患者粪便呈腐败臭;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粪便呈腥臭味;消化不良、乳儿糖类未充分消化或吸收脂肪酸产生气体,粪便呈酸性反应,气味为酸败臭。
(二)护理措施
大家都知道,护理程序是我们护理人员基本的工作方法,是一个确认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前面对影响患者排便因素及大便的具体评估,确认病人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护理计划或者是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下面我们总结一下针对每一种异常排便,应采取哪些措施,达到怎样的目的?这也是我们这次课的重点。
1. 便秘
(1)进行健康教育
(2)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
(3)合理安排膳食多摄取可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餐前提供开水、柠檬汁等热饮料,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适当提供轻泻食物如梅子汁等促进排便;多饮水,病情许可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 000ml;适当食用油脂类的食物。
(4)鼓励患者适当运动
(5)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
(6)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床上使用便盆时,除非有特别禁忌,最好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