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__中国智慧-国学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国学与管理智慧知识讲堂课件PPT
![国学与管理智慧知识讲堂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9a908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9.png)
第二阶段。自1919年 “五四”运动至1949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是国 学研究最为兴盛的时期。
第三 阶段 。自 1949 年新 中国成立至目前。这是指 建国后国学命运的沉浮。
1906年,章太炎在日本主编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刊登《国学振兴社广告》,谓国学讲授内容 为:“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 (按“内典”即佛典)以上内容实际上包括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各个学科。 章氏于1906年于东京创立国学振兴社,仿效日本一些学者用一国固有之学问来弘扬民族精神的做法。
的载华凝天古也文灵制神象之之经所中勰作经
奥体文聚地代。章之人,天鸿至也说的《用典
区,化,人的
之奥纪参地教道者:《文,的
。是精也三经
骨区,物,也,,
宗心正地
人是者典
髓,洞序效。不恒
经雕如位
性的中的是
者极性,鬼故刊久
篇龙刘与
》》
“国学”的来龙去脉
经典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它的普适性。《艺文类聚》对于 经典的解释是“经也者,径也,言五路无 所不通”,也就是说,经典承载着普适性 道理。 另一个是它的阐释性。历代通过对于经 典的阐释而有所创新,形成为“经学”。
“国学”的来龙去脉
国学形成与发展的大致阶段
灿楼中社堂未作其王
然阁评会集出有中国
62
放,论研林版 以维
出在说究》。种经的
了几:》。代,史学
国学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更是中华 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新的世纪,国学 的价值正走向回归,我国文化史确有研究 价值,即一代而已见其概……可以学先辈 之人格,可以知学问之价值,在善疑、在 求真、在创获。
“国学”的来龙去脉
中国智慧国学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中国智慧国学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df1f25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3.png)
❖ 愿力 ❖ 能力 ❖ 资力 ❖ 势力 ❖ 权利 ❖ 魅力 ❖ 定力
国学与领导力
❖ 刘备的领导力分析
国学与决策力
❖ 孙膑兵法:天时 地利 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 天时:什么时候 什么趋势;为什么事 ❖ 地利:什么条件 什么方法;做什么事 ❖ 人和:用什么人 防什么人;成什么事
❖ 邓小平决策分析:
❖
❖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 了凡四训
❖ 狗的命运启示录
❖ 孙悟空的命运五部曲
生活即是修行
❖ 达摩四行
❖ 报怨行: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以忍抱怨 ❖ 随缘行:结善缘 了恶缘 正情缘 慎攀缘 接法缘 生机缘 ❖ 无所求行:知足常乐 知止不殆 知舍能得 知退能进 知公能私 知空能有 ❖ 称法行:以世间法应事 以出世间法修心 以世出世间法为人
国学与力
❖ 执要领事;抓住主要矛盾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消弥私欲;统一思想认识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欲也 ❖ 知人善任;力求尽职尽责—刘邦与毛泽东 ❖ 既定则行;不搞无谓争论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 ❖ 赏罚分明;重在监督检查法之所加;使智者弗能辨;使勇者弗敢争 ❖ 行在当下;不能坐而论道
❖ 控制力七术
❖ 众端参观 ❖ 必罚明威 ❖ 信赏尽能 ❖ 一听责下 ❖ 疑诏诡使 ❖ 挟知而问 ❖ 倒言反事
国学与控制力
国学与学习力
❖ 学习与成长
❖ 学习的误区
❖ 听课不等于学习 ❖ 笑话不等于知识 ❖ 老师不等于经典 ❖ 人脉不等于学脉
❖ 学习国学的三从四德
❖ 一从诵;二从字;三从典; ❖ 趣意旨用
国学核心概念及其价值
❖ 思想理论及其体系的构建 ❖ 道德与诸子百家学说
《国学与管理》课件
![《国学与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38259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0.png)
02
CATALOGUE
国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国学对管理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际关 系和团队合作,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 人性化管理、员工关系和团队协作有 重要影响。
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强调无为而 治,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战略规划和组 织变革具有启示作用,引导企业顺应 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领导者应注重与团队成员建立和谐的人际 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来化解矛盾 和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领导者应鼓励团队成员发挥创造力和创新 精神,通过激发员工的潜能来推动团队的 发展和进步。
领导力提升与个人修养
不断学习和自我反省
领导者应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 ,通过阅读、培训和实践等方 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同时,也要经常进行自我反 省,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 以改进。
培养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管 理能力
领导者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和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 和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乐观, 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
领导者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 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 任,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影响和 带动团队成员。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 会网络
领导者应善于与人交往和沟通 ,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际 关系网络,为团队的发展和管 理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国学的主要流派
总结词
国学的主要流派
详细描述
国学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这些流派在思想观点、价值取向 、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探寻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真理,以及中 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总结词
国学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详细描述
在当今社会,国学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国学能够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示,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现实 问题。其次,国学强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最后,国学也是中华文化传 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中国智慧 国学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32页PPT
![中国智慧 国学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3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4c5e883b3567ec102d8ade.png)
6
、
露
凝
无
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课件(PPT 67张)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课件(PPT 67张)](https://img.taocdn.com/s3/m/20267c6c33687e21af45a990.png)
道家学说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
老子的思想。 道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 在思想上、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 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尙贤,使民不 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家对管理的思想只有在汉初文景之治 时得以贯彻。
“背井离乡”,生离死别。 因此,愚公只能移山而不能愚公搬家。 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成了流民(流氓无产者),反 正一无所有,“死国可夫?”中国历史上农民战 争不断,原因之一就在此。
10
②农业需要兴修水利:灌溉农业
大禹治水,需要集权(尤其是中央集权),
没法搞民主(治水的方案:从哪家过,不 从哪家过,直接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能 搞少数服从多数吗?) 农耕文明决定了管理的模式就是集权的、 权威的。
37
佛教
佛教是信仰佛陀(简称“佛”)的宗
教。
38
佛是“佛陀”的简称
Buddha,也音译作“佛
驮”、“浮屠”等, 意译为“觉者”、 “知者”,意谓“彻 底的觉悟者”。所谓 “觉”,包括自觉和 觉他(使众生觉悟)。 所以,佛教也叫“浮 屠教”。
39
又称释教
• 佛陀是谁?释迦牟尼。所以,信仰释迦牟 尼之教便是释教。 •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隐修者”,也有 “贤明者”、“圣人”之说。 • 因为他出生于释迦部落而有此称呼。 • 所以,佛教也称“释教”、“释门”、 “释家”。和尚称“释子”(Buddhist monk),简称“释”。
④农民的生存形式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
式:牛郎织女。 管理内容上产生性别分工:男主外,女主 内;男女有别。 大户人家:妻妾有别。
13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艺术课件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艺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9aff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9.png)
05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艺术的融合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东方管理思想强调整体性、和谐与稳定,注重人际关系和集体利益;西方管理思 想则强调个体性、竞争与创新,注重制度与效率。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有助于在管理中兼顾整体与个体、和谐与竞争、人际关 系与制度建设,实现优势互补。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国学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如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 、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等;现代管理艺术则注重科学、规范 与创新。
业。
法家管理思想注重“法治”原 则,主张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 和法律条文,确保企业的稳定
和有序发展。
法家管理思想强调“功利主义 ”,主张以利益驱动员工行为 ,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
法家管理思想注重“实效性” ,主张以实际效果为导向,反 对形式主义和虚假的管理行为 。
03
02
国学智慧在现代管理 中的应用
儒家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强调 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主张以德治企 ,通过道德教化来提高员工素质和企 业管理水平。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礼”的制度化, 主张以礼治国、以礼治企,通过礼仪 和规范来约束员工行为,建立良好的 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儒家管理思想注重中庸之道,主张适 度原则,强调和谐、稳定和团结,反 对过度追求利益和冲突。
儒家管理思想注重“诚信”原则,主 张言行一致,强调信誉和口碑,认为 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基石。
道家管理思想
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道”,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追求天人合一,主张无为而治,通过顺其自然的方式
实现企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输标02入题
道家管理思想注重“无为而治”,反对过度干预和强 制管理,主张让员工自由发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 创新精神。
传统国学中的沟通与管理智慧课件
![传统国学中的沟通与管理智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46de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6.png)
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认为管理者应该 顺其自然,不过度干预员工的自主权和创造性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道家思想提倡“道法自然”,认为管理者应该 遵循客观规律,公道计划和管理企业资源,实 现可持续发展。
到达管理的目标。
儒家主张中庸之道,认为管理应追求平 衡和谐,避免过度或不及,以到达最佳
的管理效果。
儒家提倡礼治,认为通过礼制和规范来 束缚人的行为,可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
稳定。
道家管理智慧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管理 者应顺其自然,不强行干预, 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
道家强调柔中带刚,认为管理 应重视柔性管理,以柔克刚, 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到达管 理的目标。
,都应受到法律的束缚。
墨家管理智慧
STEP 02
STEP 01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认为 管理应以爱为基础,避免 冲突和战争,以到达和谐 共生的目标。
STEP 03
墨家提倡节俭和勤劳,认 为管理应重视勤俭和勤奋 ,以实现管理的最佳效果 。
墨家强调实用主义,认为 管理应以实际需要为出发 点,重视实用和效率。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认为管理 应遵循自然规律,以自然法则 为指点,以到达最佳的管理效 果。
法家管理智慧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认为管理应 以法律为基础,通过严格的法律 制度来束缚人的行为,以到达管
理的目标。
法家强调功利主义,认为管理应 以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追求利
益的最大化。
法家提倡刑无等级,认为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无论身份地位如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国学与智慧人生 课件
![国学与智慧人生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26d630bed5b9f3f90f1c69.png)
课程简介国学智慧与人生(上)的学习内容将分为两讲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以人生的意义为重点,说明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这三点使得人生有意义,并分别针对着身、心、灵三方面,而灵是摸不着的,很难说清楚,所以要先多了解身心。
人生的意义还在于要开发潜能,在知、情、意三方面都要设法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成长。
并以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讲解与剖析。
第二部分讲解了儒家思想。
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都有它特定的的时代背景,要有特定的条件来与之配合。
儒家就出现在春秋末期的乱世。
儒家思想把善归根为自己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也是因为如此孔子的志向才是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天下老年人都得到安养,做朋友的都互相信赖,青少年都得到照顾,是因为善就是我跟别人适当关系的实现。
因此,孔子要实现自己的人性,就必须把善加以实现。
所以,儒家的思想就变成一种人文精神,展现出来的时候要通过个人的力量来改善整个世界,虽然不一定能做到,但它是一个目标,是一种理想。
它有人性论作为根据,这就是儒家思想基本的观念。
国学智慧与人生(上)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问题,首先讨论人生有没有意义,其次要说明儒家、道家还有《易经》的思想,以及它们回应问题的理论方法。
第一讲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第一节人生的意义在于三方面在大学教书三十年来,我的学生都很年轻,每年都有人问到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学生问到这样的问题,作为老师一方面很高兴,因为他们好学,另一方面也很担心,因为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够或者还没有进入社会,在谈论人生意义的时候需要各种例子进行解释,所以很多时候说不清楚。
通过长期的教学,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们了解一句话,那就是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也就是说,不要立刻得到答案,答案只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得到之后还要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
到今天,我们进入社会已经有一定的时间,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和个人成就了。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PPT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10a128f242336c1eb95e91.png)
• 随着人们对国学内容了解的深入和对它 价值的准确判断,
• 我们会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这一 优秀的传统文化,
• 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造福于社会、造 福于事业、造福于家庭、造福于我们自 身。
18
• 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 更具体地说是: • 《论语》、《孙子兵法》、《管子》 、《道
15
• 发扬国学,目前要务仍是学习和补课,打 好国学底子和基础。
• 这样,我们才可以更从容地思考:
16
• 国学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 它所主导的是人性的解放还是人性的压抑? • 它与人生、人身、人心的休养有何帮助? • 它与人生的幸福快乐有什么关系? • 它对现代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有什么帮助?
17
27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8
•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 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 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多听,保留有疑问的部分而不要轻易议论,谨慎地表达自己确信有把 握的部分,就可以减少错误,减少失言的怨尤;多看,保留有疑惑的 部分而不要轻易行动,谨慎地实行自己确信有把握的部分,就可以尽 量避免轻举妄动导致失败的懊悔
7
内容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了解什么是国学 ➢了解国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 ➢了解学习国学的意义和价值 ➢介绍《论语》、《道德经》和 ➢《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管理
8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 安静
课程内容
• 第一部分 国学简介
• 第二部分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
• 第一节仁者的功夫——儒家理想人格的修炼 • 第二节王者的选择——孙子兵法的竞争奇谋 • 第三节圣贤的风范——管子完美的知行合一 • 第四节达观的人生——道家思想的处世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与管理和管理教育(下)
v 四大名著:修齐治平
: v 西游记 要想成佛,首先要承受被别人当猴耍,但你不能拿自己当猴
耍;唐僧的团队。
v 红楼梦:男人要有正事儿,女人不能多事,孩子不能没事儿;麦当劳
的经历。
v 水浒传:坏制度淘汰好人。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香格里拉和沃尔玛
v 三国演义:正确的决策胜过宏伟的目标。三个世界的划分。
经典选讲:《道德经》第八章(上)
v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 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v 水与人类 ;古人论水 ;水之七德;水之杂说
v 自以为是:三圣的教诲 v 自我作践:古人的训勉 v 自欺欺人:遗忘的典故
国学与管理和管理教育(上)
v 管理无圣经:西方经济和管理论为什么解决不了经济为机? v 管理有主体:管理学的前提和立论基础是什么 ? v 德性人假设与德性管理:孙悟空之变;李东升、张瑞敏、冯仑、陈
峰等的觉醒 v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国学教育培训系列
中国智慧
---国上---一国之学---中国之学 v 时间上---传统之学---现代之学 v 民族上---大汉之学---中华之学 v 内容上---百家之学---人文之学 v 载体上---四库、五术、六艺之学 v 观念上---大国之学---人类之学
v 闹心的现代人如何解决闹心问题?法眼宗清凉文益禅师:今人看古教, 不免心中闹。 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
国学概说(下)
v 厨师不看菜谱看兵法的时代
v 经济学家的文化观:中国人只知道赚钱;中国人不了解世界;中国人不 了解别人怎样看自己;中国人不了解自己的缺点。
v 大师缘何流行:主流文化的信任危机和自我循环;现代化的反思和传统 文化的断裂;商业文化与现代传播的力量;大师与大鸟。
v 国学之于中国
v 文明标志和民族骄傲;文明冲突论与中国威胁论;民族复兴与现代化建 设方略。
v 文化衰派(汉奸派、崇洋派、造假派、解释派、窝囊派、拜金派、愤青 派、小资派、马后派、垃圾派);中国的文化传播问题(英雄文化与文 化英雄);电影《孔子》与孔子学院。
v 国学之于现代人
v 卡谬的《坠落》:现代人只是通奸和读报,他们过一天算一天,抓住了 三样东西:我、今天和享乐。克尔凯戈尔:现代人的恐惧来自四面八方, 被异己的力量所包围、挤压,于是人感到彻底的孤立无援。
v 道的真义 v 德的真义
v 道德与社会发展 v 道德与个人修为
国学与现代社会问题(上)
v 为什么发展没能完全解决人类的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复杂? v 生态危机:《2012》、《阿凡达》 v 战争危机:资源、利益、政治、信仰 v 经济危机:麦道夫和新帝国主义 v 人性危机:食物链;残害儿童;亲情伤害;门事件;性问题
v 沉淀在中国人文化血脉中的,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 气派、中国胸怀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
v 儒释道法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
国学概说(中)
v 国学之于人类
v 二律背反与现代化的困境;世纪末诺贝尔奖得主巴黎宣言:人类要在二
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
找智慧;三驾马车。
v 言善信:《周易略例》:言者,象之蹄也。《国语》:言,貌之机也。 《韩诗外传》:言者,行之指也;水的三态四象与人的多元化社会角色。
v 政善治:《荀子》记载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且丘闻之,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 至矣?大禹治水 。
v 国学热应反对几种倾向
v 功利化:少林寺和太初宫的感慨。 v 庸俗化:佛字歪解;老子能指导现代离婚吗? v 形式化:现代人该行什么礼? v 反宗教化:儒教文明与儒教宗教化。 v 墨守陈规:如何看待国学明星? v 厚古薄今:不利于国学传播与弘扬。
国学核心概念及其价值
v 思想理论及其体系的构建 v 道德与诸子百家学说
终日寻春犹求法,功夫堪证岭头云。自家梅花春正好,不觉偏向他处寻。
v 管理教育培训中的问题:
v 疯子式(音乐、口号、舞蹈) v 傻子式(跪拜、专裆、打嘴巴) v 骗子式(自我放大、自封大师) v 话疗式(台上分享、揭你隐私) v 传销式:金字塔 击鼓传花 v 情色式:双修 灵魂伴侣 v 魔鬼式(死亡体验、过阴超拔、灵魂伴侣)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论
语》:“子不语怪力乱神。老子:反常为妖,邪盛为毒;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前 识者,道之化而愚之始也。
国学与管理和管理教育(中)
v 国学中有管理理论吗?马太效应;奥卡姆剃刀原理;破窗效应 v 企:人知止吗?说文:举踵也。起足远望也;老子第二十四章。戏说:
让刘翔跑马拉松累坏了好腿,让潘长江吻郑海霞够不着大嘴
v 业:执事之功也。佛:善恶到头终有报,是谓业报。老子第二十三章:
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 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三鹿事件。
v 管:《广韵》:主当也;古同官;--王聘珍注 《大戴礼记》:谓分职
任政者也;--孔颖达注《书》:治其事谓之官。
v 理:段玉裁注《说文》:玉得其治之方,谓之理;凡物得其治之方,皆
国学与现代社会问题(中)
v 两类问题:吃不饱与吃饱 v 两个根源:失道乱法;缺德乱性 v 老子的忠告: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
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是以轻死;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 生;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v
国学与现代社会问题(下)
经典选讲:《道德经》第八章(中)
v 居善地:百谷王(6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卧薪尝胆 ;蔺相如 ;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风水旁说。
v 心善渊:《朱熹章句》:渊泉,静深而有本也;(16)问泉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尘与水;盐与水。
v 与善仁:《庄子》:爱人利物之谓仁。《新书》:心兼爱人谓之人。《汉 书》: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郭子仪善待卢杞;我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