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线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教师。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势在必行。

名师培养工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和支持,本实施方案旨在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案,为名师培养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项目目标1. 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名师。

2. 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名师选拔为了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名师,首先需要进行名师选拔工作。

名师选拔应该突出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经历和教学成果等方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出真正有实力、有潜力的名师。

名师选拔的具体程序包括:甄别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笔试、面试等环节,最后选拔出合格的名师候选人。

2. 名师培训名师培训是名师培养工程的核心环节。

培训内容应该围绕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既要激发名师的创新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3. 名师实践名师实践是名师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名师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 名师评估名师培养工程要保持一定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需要对名师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四、实施方案1. 名师选拔首先成立名师选拔委员会,由教育局、学校领导、专家学者等组成。

制定名师选拔的程序和标准,并严格执行,确保选拔出的名师符合要求。

2. 名师培训名师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种形式。

集中培训可以选派名师到国内一流大学进行研修,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

分散培训可以组织名师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也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相关课程。

2024年名师培育工程工作方案策划方案

2024年名师培育工程工作方案策划方案

2024年名师培育工程工作方案策划方案嘿,各位,咱们今天来聊聊“2024年名师培育工程工作方案策划方案”这档子事儿。

先别皱眉头,这事儿听起来复杂,但只要咱们一条一条梳理,保证让你思路清晰,信心满满!咱们得明确这个工程的目的。

名师培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教育人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那具体怎么做呢?别急,咱们慢慢来。

一、方案总体目标1.建立健全名师培育体系,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培育模式。

2.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名师。

3.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实施方案1.名师选拔名师选拔是培育工程的第一步,咱们要严把质量关。

具体操作如下:(1)制定选拔标准。

这个标准要科学、合理,既要考虑教育教学成果,也要看重教师综合素质。

(2)公开选拔。

通过学校、教育局等多个渠道发布选拔通知,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

2.名师培育(1)定制培训计划。

根据名师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2)搭建学习平台。

利用网络、线下等多种方式,为名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实践锻炼。

安排名师到优质学校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3.名师考核培育过程中,咱们要定期对名师进行考核,确保培育效果。

(1)制定考核指标。

这个指标要涵盖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

(2)定期考核。

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对名师的成长进行评估。

4.名师激励为了让名师有更多动力,咱们要设立一系列激励机制。

(1)职称晋升。

优先考虑名师晋升高级职称。

(2)奖金奖励。

设立名师奖金,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名师给予奖励。

(3)荣誉表彰。

定期对名师进行表彰,提升其荣誉感和成就感。

三、方案实施步骤1.调研分析。

了解当前教师队伍现状,为后续选拔和培育提供依据。

2.制定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3.实施方案。

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名师选拔、培育、考核等工作。

4.监测评估。

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

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精神,特制定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骨干教师培养机制为动力,以提高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用3-5年时间,着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学科教学带头人和教育理论素养深厚、教育教学艺术精湛、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名师,力争产生若干有较高知名度的教育家,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促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培养任务在全省遴选、培养100名中小学教学名师、1000名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

三、选拔范围我省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进修院校的在职在岗教师。

四、选拔条件(一)教学名师培养人选1.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师德高尚,言行堪称师生楷模。

2.坚持教学第一线工作,完成相应岗位教学工作量。

3.获得省政府授予的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或现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

4.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中学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任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小学、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并任“小中高”教师职务。

5.原则上女47周岁以下,男52周岁以下。

6.教学业务精湛,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突出的教育教学专长与鲜明的教学风格,在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在全省教育教学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

7.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强,教育科研成果突出,创新能力强。

近5年至少主持过1项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在教育类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过至少3篇有较高水平的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论文或经验总结,或编(译)著正式出版的本学科教育教学类著作。

学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学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学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进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已经成为教育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

名师是学校的核心力量,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和引导者。

因此,学校名师培养工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工程,学校可以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名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为学校的名师培养工作提供指导,确保名师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取得优异成绩。

二、背景分析1. 名师培养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是学校的灵魂和中流砥柱,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高水平的名师能够带领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能够为学校的声誉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因此,名师培养工程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2. 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校的名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缺乏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名师。

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名师培养工作的力度,系统地制定出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名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实施方案1. 建立完善的名师培养体系学校将建立一个完整的名师培养体系,包括明确的培养目标、详细的培养方案、严格的评价机制等。

通过这一体系,将对名师的培养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确保培养工作的深入进行。

2. 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学校将会根据不同的教师群体,制定出详细的名师培养计划。

这些计划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周期等具体内容,以便于对名师的培养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

3. 加大名师培养经费投入学校将加大名师培养经费的投入,以保障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

这些经费将主要用于培养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以及开展一些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

4. 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学校将会丰富名师培养的培训资源,包括邀请知名学者和名师来校授课,组织名师出国交流学习,以及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为名师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5. 建立完善的名师培养评价体系学校将建立一个严格的名师培养评价体系,确保名师的培养工作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第一批培养对象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第一批培养对象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第一批培养对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4.18•【字号】闽教师〔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第一批培养对象的通知闽教师〔2024〕12号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属中小学、幼儿园: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的通知》(闽教师〔2023〕69号)要求,经审核推荐、专家评审,确定张锋等80名教师、蔡辉森等40名校(园)长为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双名计划”)第一批培养对象,现予以公布。

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要自觉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在教学研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学校管理和教育帮扶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高质量完成各项培养任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各地各校要积极为培养对象参训学习和作用发挥提供支持和保障。

省教育厅将会同培养基地研制培养方案、加强考核监管,确保我省“双名计划”顺利实施。

附件:1.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第一批名师培养对象名单2.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第一批名校长培养对象名单福建省教育厅2024年4月18日附件1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第一批名师培养对象名单附件2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第一批名校长培养对象名单。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作的意见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作的意见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作的意见【法规类别】教育督导【发文字号】闽教人[2010]138号【发布部门】福建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0.12.20【实施日期】2010.12.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作的意见(闽教人〔2010〕138号)各设区市教育局,有关高校、省属中小学: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的通知》(闽教人〔2010〕11号)精神,为做好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作,确保学科教学带头人的培养质量与水平,现对培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遵循学科带头人的成长规律,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原则,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通过创新骨干教师培养机制,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够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队伍。

二、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

2.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宽广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掌握并应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好,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够撰写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和教学论文。

4.具有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技能、教学方式、学法指导等方面起带头作用。

三、培养形式与要求1.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

培养基地应组织培养对象集中进行通识研修和学科研。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2.04•【字号】闽教人[2010]14号•【施行日期】2010.0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督导正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工作的通知(闽教人〔2010〕14号)各设区市教育局、省属中小学: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的通知》(闽教人〔2010〕11号)精神,决定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的选拔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选拔对象我省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进修院校和教研机构的在职在岗教师。

二、选拔条件具体见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的通知》(闽教人〔2010〕11号)的有关规定。

选拔条件的补充说明详见附件1。

三、培养人数与推荐名额全省选拔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1000名,其中中学460名、小学460名、幼儿园80名。

原则上按培养对象总数的1:1.2(部分学科按1:1.5)比例确定推荐名额,并按各地各学科专任教师数进行分配。

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2。

四、选拔程序和要求1.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推荐符合条件的人选,并按隶属关系向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申报。

2.县(市、区)教育局对学校报送的推荐人选进行初审后报设区市教育局。

3.设区市教育局对县(市、区)教育局和市属学校报送的推荐人选组织评审后报省教育厅。

4.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的人选进行评审,提出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建议人选。

5.建议人选在福建教育信息网等有关新闻媒体上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

对公示中群众反映的问题,由负责推荐的设区市教育局、省直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要加强对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条件和要求,把业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出来。

2024年名师培养方案2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工作方案

2024年名师培养方案2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工作方案

2024年名师培养方案2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工作方案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校结合当前教育形势,计划于2024年启动“名师培养方案2——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工作方案”,旨在通过青蓝工程,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构建和谐共进的教师团队,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背景意义1、时代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我校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有责任也有义务响应时代号召,推动教师队伍的持续发展。

2、校内资源利用我校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的骨干教师,同时青年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通过青蓝工程,可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团队建议意义构建和谐共进的教师团队,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青蓝工程以团队合作为基础,鼓励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携手共进,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举对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作目标1、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使青年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缩短成长周期,迅速成为教学一线的生力军。

- 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跟踪记录其专业发展过程,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职业发展中找到明确方向和目标。

- 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育教学创新意识。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师徒结对、教学观摩等形式,将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传承给青年教师。

- 为骨干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如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承担教育科研项目等,进一步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其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

教导处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教导处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教导处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教导处名师培养工程是为了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设计的培养计划。

本工程旨在选拔优秀的教师,通过短期或长期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

二、实施方案1. 培养对象本工程主要面向教育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教学成绩的教师。

2. 培养方向本工程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 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

(2) 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尤其是创新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技能。

(3)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管理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

(4) 提高教师的国际教育理念和视野,使之能够融入国际化的教育体系。

3. 培训方式本工程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1) 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教师授课培训,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基础。

(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帮助教师掌握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和技能。

(3) 教育考察:安排教师前往国内外名校参观学习,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教育制度。

(4) 网络学习:利用互联网资源,开设线上课程,帮助教师进行知识学习和考核。

(5) 媒体交流: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对教师进行交流、分享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学习。

4. 培养周期本工程根据不同的培养计划和培训内容,确定不同的培训周期和学习时间。

一般来说,短期培训一般为一周到一个月,长期培训则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5. 培训成果评估为了确保教师的培训效果,必须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

在培训期间,教导处会根据教师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估,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考核和评估。

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综合评估,从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估,最终评定成果。

三、总结教导处名师培养工程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学校带来更好的教育和更高的声誉。

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培养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因此,教学名师培养工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目标1. 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能:通过专业的培训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使其具备一流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技能;2. 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多方面学习,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提高教学效果;3. 培养教师的素养和情感态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情感态度和道德素养,构建师生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培养内容1. 专业技能培养:包括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和评价等方面的培训;2. 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包括开发和参与教学创新项目、参加教学研讨会、参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培养;3. 素养和情感态度培养:包括教师道德修养、师生关系建设、文化和人文教育等方面的培养。

四、培养方式1.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教师的个人定位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包括参与专业学术研讨、参加教学实践、参与教学案例分析等;2. 专业培训课程:通过邀请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开设一系列的专业培训课程,如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心理健康、信息技术应用等;3. 培训指导和辅导:为教师提供个人的导师指导和辅导,帮助教师制定个人的教学发展规划,并进行跟踪指导;4. 专业交流和实践:邀请一流的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来进行专业交流和实践,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

五、培养评价1. 培养过程评价: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和教学实践评价,对教师的培养过程进行评价,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2. 培养效果评价:通过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成果、教学效果等指标,对教师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价,为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六、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学校将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教学名师培养工程的实施,保障培养活动的顺利进行;2. 人力保障:学校将组建专业的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团队,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教学培训的开展、培养效果的评价等工作。

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名师培养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实施方案旨在具体确定名师培养工程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项目目标1.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能力优秀的名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三、项目实施步骤1. 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需求,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的重点和方向。

2. 筛选优秀教师:通过评估和选拔,确定培养的对象。

以教学业绩、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理念为衡量指标进行筛选。

3. 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包括培养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时间等。

计划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教师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

4. 实施培养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培养和训练,包括集中培训、专业讲座、实践教学等形式。

培养内容可以包括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技巧、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5. 考核与评价:定期进行教师培养的考核和评价,评估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培养计划和方法。

6. 跟踪和指导:培养工作结束后,进行贯彻和跟踪指导工作,帮助教师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四、项目保障1. 资金保障:为名师培养工程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培养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师资保障:邀请教育专家和行业大咖参与培养工作,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3. 设备保障:配备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

4. 领导支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名师培养工程,提供全力支持和协助。

五、项目效果评估1. 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评估教师的成长和进步。

2. 检查教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效果,如学生成绩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3. 收集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反馈,了解教师培养工程的效果和影响。

六、风险与对策1. 培养计划不切实际:制定培养计划时,要有针对性,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需求,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要求。

中学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中学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中学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底蕴深厚、引领性强、影响力大的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培养工作,坚持科学兴校,人才兴教战略,树立教有“名片”和品牌意识,以项目引领为主要渠道,高标准、高效率地培养一批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使其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引领和带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我校各项工作高质量优质发展。

—∖培养目标按照“师德表率、育人模范、教学专家”标准,通过两年专项引领和个人自我发展的强化培养,使培养对象在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工能力等方面快速、大幅提高,实现跨跃式发展,使骨干教师成为名师,名师建立工作室,最终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三、选拔条件及范围1.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在优质高中工作5年以上,至少教过两届高三,担任1 年及以上备课组长或班主任者优先;能出色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当年教学成绩在同年级排名前二分之一;出示过区级及以上公开课或在区级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及以上等次或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级及以上;教研成果方面,近5 年在区级及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1篇及以上教育教学论文或在区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方面会议上进行过经验交流。

名师培养工程人选:在优质高中工作10年以上,至少教过三届高三;担任3 年及以上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或班主任;能出色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当年教学成绩在同年级排名前二分之一;对所教学科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本学科教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获得区级及以上教学能手称号;出示过区级及以上公开课或在区级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及以上等次或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级及以上;具有较强的专业引领、培训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受到同事的高度认同;教研成果方面,近5年主持或参与完成1项区级及以上课题或在区级及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1篇及以上教育教学论文或在区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方面会议上进行过经验交流或获得1 项区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

学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学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XXXX学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为建立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快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决定启动“名师培养工程”,具体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以教育现代化为总体目标,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中心,努力造就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学习型学校,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二、工作目标通过搭建“教坛新秀—首席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杰出教师—教学名家”的层级教师培养平台,引导和激励各层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职业意识,经过持续的培养,使教师具有系统、坚实的政治理论修养、教育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具有新颖的教育观念,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本学科教学、教改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信息应用技术,在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大幅度提高,逐步成长为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创新型教师。

三、层级定位及提升(一)层级定位1.教坛新秀,工作满三年,能胜任本学科课程教学工作,能较好的进行课程管理与评价,课程实施水平较高,具有初步的课程资源开发、整合能力。

2.首席教师,工作满五年,能较熟练驾驭本学科课程教学,课程管理与评价水平较高,课程实施水平良好,课程资源开发、整合能力较强,具有初步的教学创新和实践能力。

3.骨干教师,工作满八年,能熟练驾驭本学科课程教学,课程管理和评价水平强,课程实施水平优秀,课程资源开发、整合能力强,教学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强。

4.教学名师,工作满十年,能出色驾驭本学科课程教学,课程管理和评价有特色,课程实施水平优异,课程资源开发、整合有特色,教学创新和实践能力强。

5.杰出教师,工作满十五年,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杰出的才能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在课程实施方面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教学创新和实践能力出色。

小学名师工程培养方案

小学名师工程培养方案

小学名师工程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教师的角色愈发重要。

小学名师工程是在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培养一批水平高、责任感强、业务能力过硬的名师,提高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学校和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教师。

二、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素养;2.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与职业操守;3.具备扎实的师德与师风;4.具备创新与研究精神,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培养方案1.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的培养(1)加强课程教学。

提高教师对于专业科目的系统性学习和掌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程教学,不断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

(2)参与教学研究。

引导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教育理念与职业操守的培养(1)开设职业操守课程。

通过开设职业操守课程,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职业操守,养成端正的职业态度。

(2)组织职业道德讲座。

邀请相关专家为教师进行职业操守讲座,提高教师的职业操守意识和素养。

3.师德与师风的培养(1)强化师德教育。

通过开展师德日常教育和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对师德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2)树立优秀榜样。

学校定期评选出优秀教师榜样,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师德师风体会,倡导全校师生共同学习与践行。

4.创新与研究精神的培养(1)开设教育科研课程。

组织教育科研讲座和实践活动,激发教师的创新与研究精神,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学校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和政策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

四、培养措施1.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学校制定详细的小学名师工程培养计划,包括培养课程安排、培养目标、师资配置等,确保培养方案的执行顺利进行。

2.组织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学校组织针对小学教师的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名师进行授课和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视野。

3.建立名师工作室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对优秀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

名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名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名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名师培育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水平,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1. 政府主导,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

2.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培养。

3. 教研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4. 多元化培养,注重个性化发展。

三、培育对象1. 优秀中青年教师及校内骨干教师。

2. 教学科研骨干教师。

3. 优秀青年教师。

四、培养内容1. 教学理念、方法与技能的培训。

2.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3. 教育心理学与教学评价。

4. 教育科研与教学创新。

5. 教师个体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五、培养途径1. 学校内部培训。

2. 参加教育机构或企业举办的培训班。

3. 报考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4. 参与学术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

六、实施方案1. 建立名师培育工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2. 制定名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培养内容、途径和目标指标。

3. 设立名师培育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奖励和科研项目支持。

4. 建立名师评选机制,每年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名师参加培育工程。

5. 组织学习交流活动,鼓励教师间相互借鉴和学习。

七、评估监督1. 制定名师培育工程评估指标和制度。

2. 定期对参与培育的教师进行评估,对达标者给予奖励,对不达标者进行督促和培训。

3. 加强对名师培育工程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培育工作取得实效。

八、预期效果1. 提高教师整体素养和教学水平。

2. 改善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增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九、保障措施1.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名师培育工程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2.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名师培育工程,将其列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3.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定期检查、评估名师培育工程的实施情况,做好督促和指导工作。

4. 加强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重视教师培育、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

2024年中小学师资培育方案(2篇)

2024年中小学师资培育方案(2篇)

2024年中小学师资培育方案____年中小学师资培育方案一、背景分析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然而,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师德师风不尽如人意、教育理念不够先进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本方案旨在制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师资培育方案。

二、目标设定1.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2. 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教育科研能力,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3. 强化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培育措施1. 加大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力度。

加强对中小学师范生的培养,注重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提高师范生对于教育教学最新理念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设置专项培训课程。

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体系,设置专项培训课程,包括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内容,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授课能力。

3. 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建立中小学教师共享教育资源平台,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包括教案、教材、教学视频等,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 推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鼓励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为教师提供科研成果的应用渠道和平台,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有效手段。

5.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师德评价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监督与管理,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激励力度。

6. 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中小学教师综合评价机制,包括教育教学水平、师德师风、教育科研、教育实践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通过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激励和奖惩,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和提高。

四、实施保障1. 增加财政投入。

加大对中小学师资培育的财政投入,确保培育方案的顺利实施。

2. 建立用人机制。

2024年中小学师资培育方案

2024年中小学师资培育方案

2024年中小学师资培育方案一、引言中小学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培养国家未来的责任。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制定了2024年中小学师资培育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增加中小学教师的数量,确保乡村和薄弱学校的教师配置;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意愿。

2.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和个性发展;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化、全方位的培养体系;突出实效,提高培育方案实施的针对性和效果。

三、具体措施1.提高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提高教师待遇,逐步建立起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的薪酬和福利体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2.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师培育体系:树立教育学士学位为教师基本学历的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建立教育实习制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推动中小学教师持续自我提升和学习,建立教师终身学习机制。

3.加强对乡村和薄弱学校的师资支持:优先招聘和安排教师到乡村和薄弱学校任教;加大对乡村和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4.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大对校园网络和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5.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和考核: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将学生成绩、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实施机制1.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提高教师培训机构教学质量,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服务。

名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名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名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推进,名师培育工程作为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名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

名师培育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培养计划,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名师培育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路径。

2. 强化师资培训,通过定期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 鼓励教师科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4. 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5. 加强评估监督,建立健全的评估监督机制,对名师培育工程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学校要加大对名师培育工程的投入,确保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政策支持,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为名师培育工程提供政策支持,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保障。

3. 资源保障,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名师培育工程提供充足的教学科研资源。

五、预期效果。

通过名师培育工程的实施,预计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名师,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六、结语。

名师培育工程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希望各学校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名师培育工程的实施,共同努力,为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努力奋斗。

2024年名师培养工作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名师培养工作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名师培养工作计划范文一、引言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深知教师队伍的优秀和专业化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将以我校2024年名师培养工作计划为主题,就培养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出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二、总体目标2024年,我校名师队伍的建设要达到如下目标:1.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 培养一批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强、具备创新思维的教师;3. 培养一批素质过硬、德行高尚的名师;4. 培养一批在教学实践中扎根、经验丰富的教师;5. 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名师培养体系。

三、培养内容和方式1. 提升教师的学科水平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和需要,我们将组织教师参加学科竞赛、课堂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此外,我们还将邀请一线名师进行学科课程的示范授课,为教师提供学科教学的范例。

2.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将安排教师参加岗位培训,并结合各学科特点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和教学设计竞赛。

同时,建立一支教师教学督导团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定期督导和评估,帮助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我们将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鼓励他们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和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还将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和研究学者进行讲座和培训,为教师提供学术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4. 培养德行高尚的名师我们将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培养,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教育理想。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让教师始终保持优秀的师德风尚,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培养措施和方法1. 加强名师的培养我们将加大对优秀教师的激励,通过评选名师、设立名师奖等方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将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机制,为名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在学术研究、课题攻关、课程设计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资助。

中学名师工程实施方案

中学名师工程实施方案

中学名师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中学名师工程是教育部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选拔和培养优秀中学教师,提高中学教育质量。

该工程的实施目标是通过选拔和培养优秀教师,推动中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素养和教育育人能力的中学优秀教师。

中学名师工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明确实施方案,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将从选拔优秀教师、培养提升教师、监督评估教师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1. 选拔优秀教师(1)建立选拔机制:制定选拔优秀教师的具体标准和程序,确保选拔过程公平公正。

可以采用笔试、面试、教学观摩等多种方式进行选拔,注重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理念、教育成果等方面。

(2)推荐与评审:学校根据教师的申请和推荐,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评审过程要注重客观公正,评审结果要及时公布,确保选拔活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选拔对象:以中学在职优秀教师为主要对象,可以根据需要适度拓宽选拔范围。

2. 培养提升教师(1)制定培养计划: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培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培养内容可以包括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

(2)培养形式多样化:培养可以通过集中培训、师徒传承、学习交流等方式进行。

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在线教育培训。

(3)鼓励创新实践:培养过程中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实践,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措施。

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比赛,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等。

3. 监督评估教师(1)建立评估机制:制定评估教师的指标体系,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教学效果、师德师风、学生评价等方面。

(2)定期评估:对参与中学名师工程的教师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定期评估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3)组织互评互访:组织参与中学名师工程的教师进行互评互访,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和经验分享。

可以组织教师观摩课堂、互相研讨教学问题等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精神,特制定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骨干教师培养机制为动力,以提高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用3-5年时间,着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学科教学带头人和教育理论素养深厚、教育教学艺术精湛、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名师,力争产生若干有较高知名度的教育家,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促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培养任务在全省遴选、培养100名中小学教学名师、1000名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

三、选拔范围我省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进修院校的在职在岗教师。

四、选拔条件(一)教学名师培养人选1.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师德高尚,言行堪称师生楷模。

2.坚持教学第一线工作,完成相应岗位教学工作量。

3.获得省政府授予的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或现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

4.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中学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任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小学、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并任“小中高”教师职务。

5.原则上女47周岁以下,男52周岁以下。

6.教学业务精湛,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突出的教育教学专长与鲜明的教学风格,在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在全省教育教学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

7.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强,教育科研成果突出,创新能力强。

近5年至少主持过1项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在教育类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过至少3篇有较高水平的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论文或经验总结,或编(译)著正式出版的本学科教育教学类著作。

8.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成绩显著,曾指导和培养过至少3名设区市及以上学科(教学)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示范辐射与支教帮扶活动。

近5年开设过具有较高水平的设区市及以上公开课(示范课)和专题讲座至少各2次,且受到好评。

(二)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1.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2.坚持教学第一线工作,完成相应岗位教学工作量。

3.现为设区市及以上骨干教师。

4.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中学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任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小学、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并任小学高级及以上教师职务。

5.原则上女45周岁以下,男50周岁以下。

6.具有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潜力,在课程改革中能发挥带头作用,在设区市及以上教育教学领域有较高知名度。

7.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近5年至少承担过1项设区市及以上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在教育类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过至少2篇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或编(译)著正式出版的本学科教育教学类著作。

8.积极承担指导青年教师任务,曾指导和培养过至少1名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积极参加各种支教帮扶活动。

近5年开设过具有较高水平的县级及以上公开课(示范课)和专题讲座至少各1次,且受到好评。

五、选拔办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原则,重点选拔培养德才兼备、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景的优秀教师。

教学名师培养人选采取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学术团体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采取教育行政部门逐级推荐的方式进行选拔。

各设区市教育局负责本辖区内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进修院校(含教研)人员的选拔推荐工作,省教育厅负责省属中小学(含幼儿园)、教研机构人员的选拔推荐工作。

省教育厅组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推荐的人选进行严格评审(其中教学名师培养人选将组织现场教学或说课),提出建议人选。

建议人选经省教育厅审定并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布。

六、培养方式遵循教师专业发展和名师成长的规律,通过专家指导、理论深造、课题研究、名师访学、考察学习、学术交流和著书立说等方式,促进培养人选和对象尽快成长为教学名师和学科教学带头人。

教学名师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配备双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培养期为3年;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实行培养单位负责制,进行分学科培养,培养期为2年。

七、组织管理和工作要求(一)省教育厅负责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的统筹管理,制定实施办法,确定培养人选、对象和培养单位,并对培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成立“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负责名师培养工程的业务指导和咨询,制订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工作规程、管理和考核办法,以及审定培养单位制订的培养方案等。

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省内外高校、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的知名教育专家和中小学名师等组成。

专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名师培养工程的日常事务工作。

(二)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作实行项目管理,具体培养工作由有关高校承担。

各培养单位要成立领导小组,指定项目(学科)负责人,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实施计划和管理办法,加强培养过程管理与指导,定期汇报培养情况,接受检查监督,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培养任务。

(三)各市、县(区)教育局负责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培养人选和对象的管理与使用,应将培养人选和对象纳入本地名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程或计划,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并提供配套资金支持,为培养人选和对象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创造条件。

(四)有关学校应支持培养人选和对象参加各种学习研修和示范帮扶等活动,并在工作安排、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培养人选和对象根据培养计划和方案开设的公开课、示范课和专题讲座,以及开展帮扶等活动可根据各地实际折合一定工作量。

(五)培养人选和对象应根据省教育厅和培养单位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活动,认真完成各项学习培训任务,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六)入选教学名师培养人选的,由省教育厅颁发《福建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证书。

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期满经省教育厅综合考核认定合格者,颁发《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证书。

(七)省教育厅设立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项经费,用于培养人选和对象的访学研修、教材资料、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考察学习、出版专著等。

培养人选和对象所在学校及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提供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培养人选和对象参加各种学习、研修和开展相关活动所需差旅费等费用。

(八)培养人选和对象在培养期内因工作变动或其它原因,不能参加有关培养活动或无法完成学习培训任务的,将停止对其的培养;若违反师德规范要求,或在申报推荐中弄虚作假的,将取消其培养人选或对象资格;属教学名师培养人选的,还将撤销其教学名师培养人选称号,收回有关证书。

(九)入选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的,不再参加省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的推荐选拔。

福建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选拔条件和申报材料的补充说明一、关于推荐人选的年龄。

女47周岁以下指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52周岁以下指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关于教学工作量。

推荐人选应完成相应岗位教学工作量,一线教师平均每学年:中学320课时、小学480课时、幼儿园200个工作日(半天为一个工作日,下同);校级领导(小学指中心校校级领导,幼儿园指县级政府所在地公立幼儿园园领导)平均每学年:中学120课时、小学160课时、幼儿园80个工作日;学校中层领导、中心校以下校领导平均每学年:中学240课时、小学320课时。

三、关于论文论著。

必须为所教学科或专业的论文,限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并在教育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不含增刊、专刊、专辑、副刊、报纸等)。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同1篇论文:1.主编或参编正式出版的专著、译著或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编教材,本人撰写3万字及以上的(不累计计算)。

撰写字数以所编著作、教材的后记或编后语等有关说明为计算依据。

编写教辅材料、练习册等不能折抵为论文。

2.直接指导的学生在全国性体、音、美竞赛中获奖(不含鼓励奖);3.美术教师创作的作品参加省级及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或美术协会主办的美术展览并获省级一等奖或国家二等奖及以上,或被省级及以上美术馆收藏;4.音乐教师创作的作品在省级及以上电视台、电台播放或经音像出版发行部门正式出版发行达3件及以上。

四、教育科研工作的证明材料,包括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课题立项书或批复件、有关论文、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或结题证书复印件等。

五、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的证明材料,包括组织活动的有关单位印发的文件(或出具的证明)、公开课(示范课)教案、讲稿等。

六、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光盘的具体要求如下:1.必须使用同期录像、录音方式,刻录成DVD光盘。

2.录像须是完整的课时,每课时为40分钟或45分钟。

3.录像课的授课班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少于40人。

4.画面清晰,视频、音频播放流畅,不出现马赛克、花屏、音量忽高忽低、杂音等播放质量问题。

5.片头应体现课题、教材版本、执教教师姓名和单位、上课地点(学校)、上课学生的年段、班级等。

6.DVD盘的包装盒上要贴牢“内容标签”(标明课题、教材版本、执教教师姓名和单位等),但不要贴在DVD的盘面上,以免影响播放。

七、指导青年教师的证明材料,包括学校出具的证明、师徒协议书、指导计划和被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证明材料等。

八、参加支教帮扶活动的证明材料,包括组织活动的有关单位、学校印发的文件(或出具的证明),以及有关教案、讲稿等过程性材料。

九、学科教学委员会的推荐函应写明被推荐人的教育教学专长、教学风格、教学和科研能力、影响力以及主要成就等有关内容,并由委员会主任签名、加盖委员会公章。

十、选拔条件中要求近5年承担的课题、发表的论文论著,以及开设的公开课、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的时间,指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

其他有关材料和活动的有效时间截至2010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