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监测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核对性放电终止的判定方法: 时间判定法; 电压判定法; 时间+电压判定方法。
试验方法:
1.
关断全部整流模块,电池带全载。一般的系统均 是按3h~4h放电率配置的。 关断部分整流模块,电池带部分负载。使电池以 10h放电率的电流放电。当放电时间达到3h~4h 左右时停止放电,这时电池恰好放出30%~40% 的容量。或放电到核对性终止电压时停止放电, 如时间未到,属于有不合格电池情况 。
分段式直流放电内阻测试法: 又叫电压、电流回路测试法,在电流回路中有一只限流 电阻,测出单体蓄电池放电1~2s时电流变化△I和单体电 压变化△U 。根据下式可计算出蓄电池的内阻。 Rn=△U/△I 将蓄电池组(10节为例)按每两节单体一组分为5段: (1+,3+)、(3+,5+)(5+,7+)(7+,9+)(9+, 10-)。每段的电压为25V左右,控制相应继电器按顺序 闭合,给内阻板放电电阻放电,放电时间约为3秒,通过 电压采集板采集到的每节单体电压差(0.08V)和内阻板 采集的放电电流(12A)计算出每节单体的电阻 (0.08/12=6667),此电阻值即为单体内阻。
百度文库2.
3.
4.
负载箱带全部负载:单组电池轮流脱离系统,以负载箱 放电,放电电流等于负载电流(一般为1C),当电池放 电终止时停止放电。 负载箱带部分负载:单组电池轮流脱离系统, 以负载箱 放电,放电电流为电池10h率时的电流。 设置监控模块电压,电池带全部负载:设置监控模块的 浮充电压,使其略低于电池的终止电压而高于负载电压 的允许下限加上全程压降值。整流模块因浮充电压低于 电池电压处于待命状态,所有负载电流由电池承担,当 电池放电终止时停止放电,将监控模块的电压调回到原 样,系统恢复正常供电


检测电池的溶液密度:原理就是通过利用溶液密 度和容量之间的关系。由于开路电压U=D(溶 液的密度)+0.85V(2V电池),而开路电压和 容量基本呈线性,所以容量与密度也近似线性。 安时法:即通过测量电池的放电电流对时间的积 分来确定电池放出的容量。 恢复效应法:推算电压和电压恢复的时间关系函 数,推算长时间电压恢复的最终稳定值,从而得 到电池对应的开路电压。
连接条电阻测试: 因为要测量的电池的内阻很小,内阻的测试必 须得考虑到电池间连接条的电阻,从仪器到电池 的连接线本身也存在电阻(大约也是微欧级), 还有电池与连接线的接触面也存在接触电阻。 此系统的单体电压线采用双线制接法可测试电池 之间连接条的电阻,从而消除连接条电阻对内阻 测试的影响。

开路电压法:原理就是开路电压与蓄电池的SOC 基本呈线性关系,如对12V的电池,满容量时的 开路电压应为13.5V,每降低0.1V,电池的容量 降低8%左右,开路电压指电池静止不对外供电 时的电池端电压,此方法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内阻法:通过计算电池内阻推算电池容量,电池 内阻能够反映蓄电池的健康状况(SOH),实 验结果表明,当电池的内阻急剧增加时,电池的 剩余容量也接近放完,此方法实现比较困难。
5.
组压和单体电压 环境温度和电池温度 充放电电流 单体内阻、连接条电阻
1.
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温度升高时, 电解液的 粘度减小, 电池内部离子迁移阻力减小, 则离子迁 移速度增加, 扩散能力增强, 从而使得活性物质利 用率有所提高, 则必然导致电池电导升高, 内阻下 降,容量上升。相反则容量下降。 电池温度测量是在电池负极柱根部安置温度传感 器 , 通过测量在线电池的温度 , 找出温度异常的 电池。这实际上是将电池的内阻值通过温度间接 地反映出来。
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GB标准中蓄电池的技术参 数有:在一定的放电率条件下,测试电池的单体容量、 容量特性;电压、容量、内阻的一致性要求;倍率放电 特性;循环寿命性能,即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能 够运行的一定的次数,还能保持的性能状况。 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是体现电池性能的重要标志, 可以说SOC决定蓄电池蓄电池的好与坏。 一般而言,电池的容量越大,内阻就越小,因此可以通 过蓄电池内阻的测量,实现对电池的容量进行在线评估。 用内阻检测法衡量蓄电池性能,实现阀控式密封铅酸 (VRLA)蓄电池的在线维护。



建立物理化学模型:分析电池的热学-动力模型, 建立蓄电池的确定系统。参数多,而且大多需要 经验确定系数,计算量大。 模糊推理和神经网络方法:模糊逻辑推理和神经 网络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两个重要分支,模糊 推理善于表达模糊语言,神经网络主要在并行处 理计算,分布式存储信息,自组织,自学能力方 面比较强大。通过检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压、电 流、测量温度,与计算内阻、历史容量相结合, 这些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去确定SOC。
2.
3.
核对性容量放电试验 1998年版《电信电源维护规程》第83条规定:蓄电池的放电,每年应 以实际负荷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 %。 1998年版《邮电通信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复习丛书电力机务员》 第210页说明如下:在通信电源维护制度中,规定了由蓄电池组向实 际通信设备进行单独供电,以考查蓄电池是否满足忙时最大平均负 荷的需要。这种放电制度,称为核对性放电。 蓄电池以恒定电流A放电,记录电池端电压下降到规定值时的放 电小时数h,A*h即为电池实际容量。这种方法是最直接简单有效的 方法,但是由于该方法只能在电池离线状态下进行测试,而且操作 对放电倍率、电解液温度等条件都有要求,因此即使采用此方法也 只是每年进行一次。

影响电池容量的因素有:
1.
放电条件:指所使用的电流强度,环境温度,终止电压 等各方面。 设计参数的影响:板栅的结构、厚度和材料等,电池的 内部布局,极板的表面积,空隙率等特别是电池的溶液 浓度对电池容量有巨大的影响。 蓄电池的内阻:电池内阻有两个含义,其一是纯的欧姆 电阻,这部分引起的电压降符合欧姆定律,另一部分是 全内阻,包括欧姆内阻和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极极化相当 的电阻(极化内阻),极化内阻不遵守欧姆定律。由于 内阻的存在,电池工作电压总是小于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此法的优缺点: (1)使用交流压降内阻测量法可以测量几乎所有的电池,包 括小容量电池。笔记本电池电芯的内阻测量一般都用这种 办法。 (2)交流压降测量法的测量精度很可能会受到纹波电流的影 响,同时还有谐波电流干扰的可能。这对测量仪器电路中 的抗干扰能力是一个考验 (3)用此法测量,对电池本身不会有太大的损害。 (4)交流压降测量法的测量精度不如直流放电内阻测量法。 交流法内阻测试电路组成主要有:低频交流信号发生器、 耦合驱动器、差分放大器、低通有源滤波器、相位检测电 路、电压电流取样电路、模拟转换开关、A/ D 转换器、 单片机。
1 2 3 4
模块用途 电池性能的衡量 在线监测参数及原理 模块内部板图
模块的用途
就是实现直流操作电源系统后备电源运行参数的 在线监测。通过实时测量蓄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电 压、温度、内阻及充放电电流,实现对蓄电池组 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并可通过通信网络将蓄电 池组全部信息远传至监控中心机房 , 实现变电站 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的无人值守。 简单说,就是为了实时监测电池的运行参数和定 期监测蓄电池的内阻。
因为电池实际上等效于一个有源电阻,因此 我们给电池施加一个固定频率和固定电流(目前 一般使用1kHz频率、50mA小电流),然后对其 电压进行采样,经过整流、滤波等一系列处理后, 通过运放电路测出蓄电池两端的低频电压 Uo 和 流过的低频电流IS以及两者的相位差α, 根据公式 Z = Uo/ IS , R =Zcosα, 计算出电池的内阻。交 流压降内阻测量法的电池测量时间极短,一般在 100毫秒左右。 这种测量方法的精确度也不错,测量精度误 差一般在1%~2%之间。
2.
蓄电池充放电电流的测量相对比较简单,在此系 统中采用了霍尔电流传感器,它将电池充放电电 流转换成 - 4~ + 4V 的直流电压,直接经电流转 换模块A/D 转换上送给单片机即可。
根据物理公式R=U/I,测试设备让电池在短 时间内(一般为2~3秒)强制通过一个很大的 恒定直流电流(目前一般使用40A~80A的大 电流),测量电池两端的电压压降,并按公式 计算出当前的电池内阻。 这种测量方法的精确度较高,控制得当的话, 测量精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1%以内。
此法的优缺点: 1、只能针对大容量电池或者蓄电池,小容量电池无法 在2~3秒内负荷40A~80A的大电流; 2、大电流放电损害电池; 3、需一大电阻负载,维护困难; 4、测量周期很长; 5、当电池通过大电流时,电池内部的电极会发生极化 现象,产生极化内阻。故测量时间必须很短,否则 测出的内阻值误差很大; 6、蓄电池必须静态或脱机状态,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在线监测。
电池容量分为实际容量、额定容量和理想容量三 种。电池SOC测试方法归结起来有:

电池容量实验方法:它是对蓄电池充足电情况下, 脱离电网系统,以10小时率恒流对负载放电,当 10 放电10小时或其中一只电池下降到规定下限值时, 停止放电。此时计算出25度时的容量,结果为蓄 电池的实际容量。 电池的容量C=I*t。其中I为放电的电流,t为电池 放电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