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观点,梳理作品的论证思路。

2、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3、思考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全文,圈画重点字词,体会本文独特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划分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结构,并学会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本文“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注重品德修养,养成“求真、求实”的文风。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考生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养成言行一致、心口一致的诚实品格。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本文质朴、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难点:通过划分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结构,并学会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

但近年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我们应提倡什么样的文风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作者介绍张岱年(1909-2004),河北献县人,哲学家。

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职。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中国哲学发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求真集》《文化与哲学》等。

(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92年四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

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

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

(三)题目解说“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文言》,原文是“君子进德修业。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修辞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有效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修辞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修辞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的定义、分类和常见修辞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修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修辞的作用。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修辞案例,引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修辞的定义、分类和常见修辞手法。

3. 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修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修辞的作用。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修辞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搜集一则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广告,分析其修辞手法及作用。

2. 写一篇短文,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短文写作: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修辞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案例素材:收集各类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广告、文章等素材。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素材和教学PPT。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修辞的概念和作用,避免将修辞与修辞手法混淆。

2.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举例清晰、生动,便于学生理解。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4. 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十、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教案共3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教案共3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教案共3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修辞学的定义、分类、修辞技巧的特点及其运用方法。

2.掌握英语修辞技巧的运用,提高英语写作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修辞学的定义、分类。

2.修辞技巧的特点及其运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修辞技巧的运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Step1 导入1、引进新课:本课是英语修辞学的一节课,本人也将讲述修辞学本身的定义、分类,重点讲述修辞技巧的特点及其运用方法。

2、导入话题: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认为英语写作中哪些做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精彩。

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导入话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堂实施,可以加入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请老师们灵活变通。

)Step2 新知介绍1、什么是修辞学(1)定义:修辞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语言以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叙事技巧、辞藻华丽等目的的学问或技巧。

(2)分为两大类:词汇修辞和语法修辞。

2、修辞技巧分类(1)表情法:比喻、拟人、拟物、拟声、对偶、排比等。

(2)描述法:好比、象征、比照等。

(3)推理法:三段式、比夫斯基等。

3、修辞技巧特点及其运用方法(1)点明;(2)列举;(3)比较;(4)描述;(5)安置;(6)引用等。

Step3 练习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写作,选择一个修辞技巧,深入解析运用方法。

Step4 课堂感想分享1、针对本节课同学对于课上所讲修辞学内容的理解及反馈。

2、看看同学们在本次课程中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

3、结合课程给出的习作体验,总结课堂收获和反思,尝试给出一些优化措施。

五、板书设计英语修辞学英语修辞技巧表情法描述法推理法比喻、拟人、拟物、拟声、对偶、排比好比、象征、比照三段式、比夫斯基等六、作业1、阅读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一文,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2、尝试使用一个或多个修辞技巧写一篇自由命题作文。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堂虽然涉及了一些新的词汇及概念,但由于提前对重难点梳理并设计详细教学过程,加之开个好头,整个课堂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

《假如》公开课教案:探究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

《假如》公开课教案:探究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

《假如》公开课教案:探究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掌握《假如》这篇文章的基本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文本分析的方法,了解修辞手法的相互作用,深入思考和理解文章的内涵。

3.意识到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熟悉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掌握文本分析和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

3.深入思考和理解文章的意义和内涵。

三、课前准备1.精读《假如》这篇文章,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2.准备教案和课件,包括文章的基本信息,文本分析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练习。

3.精选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作业,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涵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1.引入话题,介绍《假如》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2.带领学生一起读一遍文章,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二)文本分析1.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故事情节的展开和结局。

2.分析文章中的词汇,尤其是意象的运用,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分析文章中的对比 and 反问句式,让学生了解其修辞手法的作用。

(三)修辞手法的讲解1.介绍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例如对比、反问、排比、象征等。

2.分别讲解每个修辞手法的用法和作用,以及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

3.给学生提供一些例子,让他们自己练习辨析和运用修辞手法。

(四)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文本1.在课上给学生几段文章或诗歌,让他们自己读一读,然后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让学生讨论分析结果,让他们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不同效果和用处。

3.带领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用途和作用。

(五)课后作业1.给学生布置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作业,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涵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文章或诗歌,并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五、教学小结1.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基本信息和修辞手法的用法。

2.确认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他们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和思想。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理解并掌握修辞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文章中的运用。

b. 学会辨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c. 理解“修辞立其诚”的含义及其在文言文中的体现。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言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b. 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c.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b. 培养学生诚实、真挚的表达态度,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掌握修辞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b. 学会辨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a. 理解“修辞立其诚”的含义及其在文言文中的体现。

b. 熟练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修辞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b. 提问:“修辞立其诚”的含义是什么?激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 课堂练习:a. 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和运用修辞手法。

b.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评和反馈。

5. 课后作业:a.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b.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修辞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修辞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修辞复习教案

初中修辞复习教案

初中修辞复习教案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2)能够识别并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运用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概念及特点: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2. 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及表达效果;3. 结合文章实例,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修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修辞的世界。

2. 修辞手法讲解:(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突出其特点;(2)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特征,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情感;(3)排比:将几个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连用,以增强语势;(4)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句子表达相关或相对的意思;(5)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突出其效果;(6)设问:用疑问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引起思考;(7)反问:用疑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3. 实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和说话中运用修辞,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特点;2.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3.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辞手法;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优秀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3.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关注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优秀原创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优秀原创教案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
婉曲
概念: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只 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闪烁的言辞, 流露或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称为 “婉曲”。
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 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 着了。
炼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 上 》)
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 演》)
五、材料或工具代本体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青铜”代“镜子”)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 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 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1、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 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 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 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 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 东头喝稀饭(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原是古代边 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 。)(陈 毅 《梅岭三章》)
四、专名代泛称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
B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的比罐头 还严密。
C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D“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的饭烧滚,但
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比拟
概念: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 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 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复习导入1.1 课程回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效果。

1.2 学生展示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上节课中学到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解,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第二章:比喻修辞手法2.1 比喻定义和类型解释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区分明喻和暗喻,强调比喻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的概念。

2.2 比喻的创造性和应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比喻的方式来描述常见的事物或抽象概念。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手法进行创作。

第三章:拟人修辞手法3.1 拟人定义和作用解释拟人是一种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特征或行为的修辞手法。

强调拟人在创造生动形象和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2 拟人的应用和练习让学生尝试将拟人手法应用到写作中,例如给动物、植物或物体赋予人类的情感和行为。

提供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拟人手法进行创作。

第四章:夸张修辞手法4.1 夸张定义和效果解释夸张是一种夸大事物的特征或情况的修辞手法,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夸张效果。

强调夸张在增强语言表现力和幽默感中的作用。

4.2 夸张的运用和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写作,例如描述一个人的极度高兴或极度悲伤。

提供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创作。

第五章:排比修辞手法5.1 排比定义和结构解释排比是一种通过重复相似的句子结构或词语来增强语言节奏和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强调排比在创造韵律感和强调重要信息中的作用。

5.2 排比的运用和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排比手法进行写作,例如描述一系列的动作或列举一系列的事项。

提供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排比手法进行创作。

第六章:反问修辞手法6.1 反问定义和功能解释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一个似乎有答案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为了强调某种观点或引起思考。

强调反问在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思考和强调事实中的作用。

修辞手法的用法(小学)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修辞手法的用法(小学)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 (4)"广场上人山人海。"这句话中是对 ______________进行了夸张,说明
___________

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
的孩童。
拟人
•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 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 例句: •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
开满了花赶趟儿。 •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 (2)凤凰树开花了,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 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用_______________来比喻
______________
•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 上弹琴。"在这句话中把____________当作人来 写,它会________________
到白水黑山之间,使全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 Nhomakorabea)
• 17、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
• 18、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
• 1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
服呢?(

• 20、湖里的睡莲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睁开眼睛,欣 喜地开放着。( )
• 21、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 )
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 6、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 7、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复习导入1.1 课程回顾回顾已学过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借代、比拟等。

强调修辞手法的目的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 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运用修辞手法的例句或作品。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心得。

1.3 讨论与提问鼓励学生提出关于修辞手法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对修辞手法的认识。

第二章:比喻修辞手法2.1 比喻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意思的修辞手法。

强调比喻的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2 比喻的种类讲解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不同类型的比喻。

给出例句,让学生理解和区分各种比喻的特点。

2.3 比喻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练习编写比喻句,并相互分享和评价。

第三章:拟人修辞手法3.1 拟人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拟人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的修辞手法。

强调拟人的目的在于使抽象或无生命的事物更加生动有趣。

3.2 拟人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拟人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练习编写拟人句,并相互分享和评价。

3.3 拟人句的例子给出拟人句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拟人的效果。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取拟人的特点和意义。

第四章:夸张修辞手法4.1 夸张的定义与特点解释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性质来表达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

强调夸张的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强调事物的特殊性。

4.2 夸张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夸张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练习编写夸张句,并相互分享和评价。

4.3 夸张句的例子给出夸张句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欣赏夸张的效果。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取夸张的特点和意义。

第五章:排比修辞手法5.1 排比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排比是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或结构来强调事物的修辞手法。

强调排比的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强调事物的并列性。

5.2 排比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排比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和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技巧,它能有效提升语言表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第二章:比喻2.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某种意义或感情。

2.2 比喻的类型2.2.1 直接比喻:直接用“像”、“如”、“似”等词语进行类比。

例如: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2.2.2 间接比喻:通过描述某物的特点,使读者联想到另一个事物。

例如:他的脸色苍白得像纸一样。

2.3 比喻的作用比喻能够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和理解。

2.4 练习与运用请学生运用比喻手法,描述一个人的心情或环境。

第三章:拟人3.1 拟人的定义拟人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的修辞手法。

3.2 拟人的作用拟人能使抽象或无生命的事物更具有生动感和亲切感,增强表达效果。

3.3 练习与运用请学生尝试运用拟人手法,描述一个自然景观或物品。

第四章:夸张4.1 夸张的定义夸张是一种故意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性质的修辞手法,以突出其表现力。

4.2 夸张的作用夸张能够增强表达效果,使读者对某一事物有更深刻的印象。

4.3 练习与运用请学生运用夸张手法,描述一个人的特点或经历。

第五章:反问5.1 反问的定义反问是一种提出问题,但不需要回答,或不期待回答的修辞手法。

5.2 反问的作用反问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使表达更具有说服力。

5.3 练习与运用请学生尝试运用反问手法,表达一种观点或情感。

第六章:排比6.1 排比的定义排比是一种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结构的事物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6.2 排比的作用排比能使语言更加有节奏感,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6.3 练习与运用请学生运用排比手法,描述一个人、事物或景象的多个方面。

语文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高中

语文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高中

语文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修辞手法公开课教案引言:语文修辞手法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公开课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3. 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4.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2. 教学难点: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提升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3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一段修辞手法丰富的文学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2. 引导学生思考:这段作品中有哪些词句或表达方式让你感到特别有感觉?Step 2:探究修辞手法(10分钟)1. 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通过巧妙地选用词语、句子结构以及借助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增强表达的效果,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

2. 分类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拟声等,并给出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引导学生思考:- 使用比喻有什么效果?- 拟人可以带来哪些感受?- 夸张手法能够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 拟声如何增强作品的表现力?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取一篇文学作品,如一首诗或一段小说,提供给学生分析;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3. 随机选择几组进行汇报,让其他学生补充或提问。

Step 4:运用修辞手法(15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情境,如描述一个美丽的风景、描写一个人物的形象或表达自己的心情等;2.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提醒他们注意运用场景适合的手法;3. 学生互相交流、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9文采飞扬--修辞手法公开课

9文采飞扬--修辞手法公开课
①霍霍霍霍霍霍霍霍霍家拳的套路招 式灵活,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活着生命就该完 整度过。霍元甲 • ①“小河弯弯向南流……月儿弯弯夜色深 深……沧海茫茫……”(《东方之珠》)
“弯弯”的反复使用,非常传神地突出了事物的 形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热爱和眷恋;
• ②“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楼台烟雨 中。”“往事一幕幕,伤心一幕幕。” (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
二、考查方式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
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
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的运用修辞方
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
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第二点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
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
三.命题趋势
④“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 这里的表演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 睬。”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5、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 白 。《千里之外》 以上歌词音节匀称,节拍有致, 在歌曲中造成前呼后应的音韵和谐状态。
2.叠音 又叫“重合”或“复字”, 恰当运用叠音词,可以突出 词语的意义,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 绘,增加音乐美感⑴。 如:
• 3 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 对这钢琴说话别人在玩游戏 我却在躲在家背abc 我说我要一架大大的飞机 我却得到一只旧旧螺旋机 《听妈妈的话》 • ④“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 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的嫁 衣?”《同桌的你) • 以上排比句结构相同,语气一致, 不但强化了歌词节奏感,而且使歌曲的感 情得到了加深。
倪宝元教授《修辞》:恰 当使用反复可以强调重点,突出 重点,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也 可以增强叙述的条理性和生动性, 加强节奏感。

《夸张》最新优秀公开课教案

《夸张》最新优秀公开课教案
4注意事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三 巩固练习
1 用夸张的手法进行表达:
1) 富得(流油) 2)气得(火冒三丈)
(会场上响起了排山倒海般(雷鸣般)的掌声。)
4)这座楼真高。
(这座楼高耸入云。)
5)教室里真安静。
(教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6)学校的操场真小。
(学校的操场只有巴掌大。)
教后反思: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又如 宋·范仲淹《御街行》中的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思。
3作用
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与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但并不是一种自说其话、夸大事实的手法。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课题
夸张
课时
一课时
主备
副备
教学目标
1、能辨别夸张的修ຫໍສະໝຸດ 手法。2、了解几种夸张的方法。
3、了解夸张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重点:能辨别夸张的修辞手法。
难点:了解夸张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二正课
1 定义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公开课之《仿写》教案

公开课之《仿写》教案

《仿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让学生学会准确使用常考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熟练地实行仿写。

分析例句,了解仿写要求,使之“形神兼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像和联想。

教学重点仿写的要求。

教学难点仿写的隐性要求,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学情分析学生熟悉此种题型,特点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得分容易走极端,要么得高分,要么很低。

主要原因是没有看清提干要求或是根本没看懂,再则是没有看懂例句的隐性要求,第三是阅读面窄,没内容可写,联想、想象水平不足。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仿句:所谓仿句题,也叫句式使用题。

它用于考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品析水平、表达水平,以及对修辞知识、语法知识的积累与使用。

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规定的句式模仿写作。

其实质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这里结合近年来的中考题谈谈仿句题的题型特点与解答方法。

(一)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积累与使用。

1.比喻。

①明喻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造句:生命像。

(生命像大海,海在呼啸,那响雷般的怒吼是大海对搏击风云的战斗生活的渴望)(江苏镇江市)②暗喻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颗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仿句:。

(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0是、一轮大阳,是朝气;S是一条曲线;是优美)(江苏常州市)2.拟人。

例句:大自然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滴水能够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以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依照画线句再写一个句子。

(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天津市)3.排比。

例①: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

仿句:,。

(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要用理解去呵护,要用热情去浇灌)(四川德阳市)例②:人们都爱秋天,爱他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

修辞手法复习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复习欲望。

1.2 教学内容:回顾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日常写作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开场白:教师简要介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1.3.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原因。

1.3.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这些修辞手法。

1.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修辞手法在日常写作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1.3.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修辞手法在日常写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比喻修辞手法复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结构。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结构。

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和效果。

2.3 教学步骤:2.3.1 回顾比喻修辞手法:教师简要回顾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结构。

2.3.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效果。

2.3.3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2.3.4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学习和交流。

2.3.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比喻修辞手法在表达中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第三章:拟人修辞手法复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拟人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拟人修辞手法的应用和效果。

3.3 教学步骤:3.3.1 回顾拟人修辞手法:教师简要回顾拟人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3.3.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其效果。

修辞手法 公开课教学设计

修辞手法 公开课教学设计

修辞手法
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4、水底的鹅卵石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

5、小姑娘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7、长城像一条长龙。

9、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10、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
拟人句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夸张句一】
云朵般大小的飞机在蓝天上火箭样飞翔。

【夸张句二】
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夸张句三】
一个装着一对鲸鱼的米格飞机在被乌云盖的就能看见芝麻粒那么大小蓝色的蓝天上如同蜗牛般的火速飞翔着。

【夸张句四】
隆隆之声传来,抬头看去,只见一架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头上。

前身昂扬,两翼舒展,恰似一头上古鹰鹫盘旋于黛蓝长空之上。

【夸张句五】
重重如果摔一跤,几个举重队员都搬不起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夸张句六】
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修辞王国
教学目标
1.复习梳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七种修辞
手法 .
2.了解七种修辞手法的不用特征 .
3.学会运用七种修辞手法 , 结合具体语境领悟其表达效果 .
教学重点
梳理七种修辞手法 , 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
领悟修辞的表达效果,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对比句子,说说好处。

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小结:确实,老师也觉得“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比“蝴蝶在花
丛中飞来飞去”好。

因为翩翩起舞这个词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语言的美感,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导入课题:今天带领同学们走进修辞王国,寻找各种常见的修辞
手法。

4.回忆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对偶)
二﹑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会了的修辞手法,并说出相关的例句。

2.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三、重点复习
1.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出示句子:
出示特点:
(一种修辞手法,一种练习。


四、巩固提高
1.热身赛。

(出示比较简单的题目)
2.抢答赛。

(出示难度较大的题型)
3.积分赛。

(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4.总决赛。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片段)
五、总结课堂
今天我们重温了七种修辞手法,希望今后大家能和修辞交朋友,多运用,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让大家回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