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复杂的病理过程。

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消耗性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可激活,或因凝血启动而致纤溶激活,导致纤溶亢进。

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突出表现。

现就有关问题作一介绍。

1 病因和诱因1.1 病因
易于发生DIC的基础疾病甚多,几乎遍及临床各科,其中以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其次为恶性肿瘤、严重创伤和病理产科,约占DIC发病总数的80%以上。

近年来,医源性DIC日益引起重视,国外学者已将其列为DIC的重要病因之一;国内华中科技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报道其约占DIC发病总数的4%~8%,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中位居第五。

1.2 诱因
可诱导或促进DIC的发生、发展的诱因主要包括:(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抑,见于重症肝炎、脾切除、连续大量使用皮质激素;(2)纤溶系统活性降低,主要见于抗纤溶药物使用不当或过量;(3)妊娠等高凝状态;(4)可致DIC“启动阈”下降的因素,如缺氧、酸中毒、血流淤滞、脱水、休克等。

2 发病机制
DIC的发病机制甚为复杂,且可因基础疾病不
宋善俊,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华血液病学会常委,湖北省血液学会主任委员,主要致力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研究。

同而各异,现将其归纳如下。

2.1 外源凝血途径激活
人体许多组织、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等富含组织因子(TF),当其受损时,组织因子释入血液,通过激活外源凝血途径触发凝血反应,导致微血栓形成,在DIC发病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外,病理条件下,人体多种组织、细胞可异常表达TF(如肿瘤细胞),以及一些进入血流的外源性物质,具有与组织因子相同的活性和作用,也可成为DIC的“始动”因素。

因此,目前强调组织因子(TF)在DIC发病中的主导作用。

2.2 内源凝血途径启动
多种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内毒素等激活因子Ⅻ导致内源凝血途径激活,也是DIC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2.3 血小板活化,加速凝血反应
多种DIC致病因素可导致血小板损伤,使之在血管内皮处黏附、聚集并释放一系列内容物和代谢产物,加速、加重DIC进程。

上述病理变化将导致体内凝血酶形成。

凝血酶为DIC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

它一方面直接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同时通过对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等强大的正性反馈作用进一步加速凝血过程;另一方面可直接激活纤溶系统,加重凝血紊乱。

2.4 纤溶激活,致凝血-抗凝失调进一步加重
在DIC的发病机制中纤溶亢进十分重要。

近年来学者已将凝血酶和纤溶酶并列为DIC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

纤溶激活的始动因素既可以是凝血激活的病理因素,而凝血启动后的连锁反应也可以是纤
溶激活的重要原因。

2.5 炎性细胞因子等对DIC发病的作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指南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of DIC宋善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武汉,430022)
SONG Shan-jun
(1)白细胞介素-6(IL-6)是人体最具代表的细胞炎性因子。

小鼠试验证实:IL-6可使培养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F表达增加10倍,IL-10可抑制这一效应。

(2)肿瘤坏死因子(TNF):刺激内皮细胞生成及分泌TF;下调凝血酶调节蛋白(TM),抑制蛋白C(PC)激活;抑制纤溶系统。

(3)IL-1:体外试验强烈刺激内皮细胞表达TF;狒狒败血症模型中,用IL-1受体阻抗剂可阻断凝血激活。

3 诊断标准和临床分期分型3.1 诊断标准
2001年全国第5届血栓与止血会议标准。

3.1.1 一般诊断标准:(1)存在易于引起DIC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2)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以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④抗凝治疗有效。

(3)实验室检查符合下列标准(同时有以下三项以上异常):①血小板低于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纤维蛋白原<1.5 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4.0 g/L;③3P试验阳性或FDP>20 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阳性);④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或APTT延长10秒以上;⑤疑难或其他特殊患者,可考虑行抗凝血酶、因子Ⅷ、C及凝血、纤溶、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测定。

3.1.2 肝病合并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1)血小板<50×109
/L或有两项以上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
(β-TG、PF4、TXB2、P-选择素);(2)纤维蛋白原<1.0 g/L;(3)血浆因子Ⅷ:C活性<50%;(4)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秒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5)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60 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

3.1.3 白血病并发DIC实验室诊断标准:(1)血小板<5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血小板活化、代谢产物水平增高;(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8g/L;(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秒以上或呈动态性
变化;(4)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60 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

3.1.4 基层医院DIC实验室诊断参考标准(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1)血小板<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3)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 mg/L;(4)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呈动态性变化;(5)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比例>10%;(6)血沉低于10 mm/h。

3.2 分型
3.2.1 按病理过程分型:血栓形成为主型、纤溶过程为主型,两者特征见表1。

3.2.2 按临床经过分型:急性型、慢性型,见表2。

3.3 临床分期
DIC临床分期可分为:临床前期(前DIC),早期(高凝期),中期(低凝期),晚期(纤溶亢进期)。

DIC临床前期亦称前DIC(Pre DIC),是指在DIC基础疾病存在的前提下,体内与凝血、纤溶过程有关各系统或血液流变学方面等发生了一系列病理变化,但尚未出现典型DIC临床症状及体征,或尚未达到DIC确诊标准的一种亚临床状态。

前DIC诊断参考标准:1999年全国第六届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前DIC诊断标准:(1)存在易致DIC的疾病基础。

(2)有下列1项以上临床表现:①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及溃疡形成等;②原发病的微循环障碍,如皮肤苍白、湿冷及紫绀等;③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轻度或可逆性脏器功能障碍;④抗凝治疗有效。

(3)有下列3项以上实验异常:①正常操作条件下,采集血标本易凝固,或PT缩短3秒以上,APTT缩短3秒以上;
②血浆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含量增加,如β-TG、PF4、TXB2、GMP-140;③凝血激活分子标志物含量增加:F1+2、TAT、FPA、SFMC;
④抗凝活性降低:AT活性降低,PC活性降低;⑤血管内皮细胞分子标志物升高:ET-1、TM。

3.4 DIC诊断的常用分子标志物
3.4.1 凝血酶调节蛋白(TM):Wecla等发现,Pre DIC时,TM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及仅有DIC基础疾病而无DIC发生倾向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其对Pre DIC诊断可能有重要意义。

3.4.2 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及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二者均产生于内皮细胞,Koike-K等发现,t-PA/PAI-1复合物是诊断Pre DIC的敏感指标之一。

3.4.3 凝血酶片断1+2(F1+2):F1+2是凝血酶原在凝血活酶的作用下,最早释出的肽片断,它的存在标志着凝血活酶已经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已经启动。

Suzuki等的研究表明,在Pre DIC患者中,F1+2明显升高,Yamamoto等也证实,约97%Pre DIC患者血中F1+2升高。

3.4.4 纤维蛋白肽A(FPA):FPA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降解作用下,释放的第一个肽片段,可视为纤维蛋白即将形成的早期标志。

Yamamoto等发现,Pre DIC患者血FPA显著升高,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

同济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首创用高效液相层析法定量检测尿FPA,发现其不但对DIC诊断及病情预测有重要意义,而且对Pre DIC的确定也极有价值。

3.4.5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释出FPA及肽B(FPB),形成纤维蛋白单体,单体即可与FDP结合,形成SFMC,SFMC是凝血及纤溶激活的重要标志物。

Okajima-k等发现,Pre DIC患者血浆SFMC显著高于非DIC组,但低于DIC组(P≤0.01)。

Brodbuka等亦证实SFMC在Pre DIC的诊断方面极有价值,其阳性率为87%,敏感性为97%,特异性达83%,阳性结果预测有效性为87%。

3.4.6 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Sbsmura等学者研究揭示,Pre DIC时TF显著升高,但TFPI水平变化不大,故TF/TFPI值增大。

3.4.7 凝血酶抗凝血复合物(TAT):TAT是凝血酶按1∶1比例与抗凝血酶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为凝血酶生成的早期分子标志物。

其对Rre DIC的诊断阳性率为95%~98%,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63%。

Hiyoyama报导Rre DIC患者血浆TAT水平显著高于非DIC组,P≤0.01。

有学者还发现,在非白血病性Rre DIC组,TAT水平更高,认为对白血病性Rre DIC,TAT更有诊断价值。

3.4.8 D-二聚体:D-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在Pre DIC的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

其阳性率57%,阳性预测率96%,特异性为97%。

近年发现,D-二聚体在DIC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上敏感性可达90%,但特异性仅为37%。

3.4.9 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PIC):纤溶酶形成后,小部分与纤维蛋白结合发挥其纤维蛋白降解作用,多数则与α

-PI结合形成PIC而被灭活。

国外许多学者认为,PIC是诊断Rre DIC的重要指
标。

Wada等发现,Rre DIC患者PIC水平明显高于非DIC组。

常用DIC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见表3。

4 治疗
DIC的治疗原则是序贯性、及时性、个体性和动态性。

主要治疗包括:(1)去除产生DIC的基础疾病的诱因;(2)阻断血管内凝血过程;(3)恢复正常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因子水平:(4)抗纤溶治疗;(5)溶栓治疗;(6)对症和支持治疗。

既往多主张以上(1)~(5)治疗措施可酌情同时进行;近年来则倾向按序贯方程治疗,即按上述顺序逐项进行,只在前一项治疗未获满意疗效时再进行下一项治疗。

4.1 治疗原发病和消除诱因
4.1.1 治疗原发病:原发病的治疗是终止DIC病理过程的最关键措施。

临床实践表明,凡是病因能迅速去除或控制的DIC患者,其治疗较易获得疗效。

相反,DIC基础疾病未予去除或难于去除者,DIC治疗则甚为棘手或易出现反复。

各种原发病的治疗有多种专门研究和论著可供参考,本书不再赘述。

4.1.2 诱因的消除:某些诱因的存在,是促发DIC
的重要因素。

因此,积极消除诱因,如防治休克、纠正酸中毒、改善缺氧、保护和恢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可以预防或阻止DIC的发生、发展,为人体正常凝血-抗凝、凝血-纤溶平衡的恢复创造条件。

4.2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阻断DIC病理过程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其目的在于抑制广泛性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防止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进一步消耗,为恢复其正常血浆水平、重建正常凝血与抗凝平衡创造条件。

4.2.1 肝素:是最主要的抗凝治疗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肝素分为沿用已久的标准肝素亦称“普通肝素”和近年由酶解法等获得的低分子量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为一组由标准肝素裂解或分离出的低分子碎片,各厂家产品分子量不一,但均在3 000~6 000道尔顿之间。

由于其具有某些药物学优势,近年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取代标准肝素之势:
(1)药理学特点与标准肝素相比,TMWH有以下药理学特点:①抗因子Ⅹa作用更强,其抗因子Ⅹa与抗凝血酶活性之比例为4∶1,而标准肝素为1∶1。

一般认为抗因子Ⅹa活性,与其抗血栓形成之能力密切相关;而抗凝血酶活性则与用药后的出血并发症有关;②LMWH去除了部分与血小板结合之部位,因此用药后诱发血小板减少及功能障碍者相对少见;③用量较小,对AT的依赖性较低,且不诱发AT水平下降,此点在DIC治疗中特别具有重要意义;④皮下注射吸收率高达90%(标准肝素<50%),抗因子Ⅹa作用可持续24小时(标准肝素0.68小时),每日皮下注射一次即可满足抗凝治疗需要,用药方便;⑤促内皮细胞释放t-PA作用强,促纤溶活性高于标准肝素,此对早、中期DIC治疗有利;⑥与内皮细胞的亲和力较弱,诱发HIT者较标准肝素少见;⑦与鱼精蛋白结合速度较快,且结合后仍保持其抗因子Ⅹa之活性;⑧引起骨质疏松之报道迄今尚为少见。

(2)适应证及禁忌证:基本同标准肝素,但
尺度可适当放宽。

(3)用法:①预防:每日50~100 IU/kg,一次或分二次皮下注射,疗程5~10天或更长。

由于用药方便,在DIC预防中更为常用。

但有限的资料尚未充分显示其疗效优势;②治疗:每日50 IU/kg,分两次皮下注射,用药间隔时间8~12小时,疗程5~8天。

笔者以法安明治疗DIC 68例,有效率达86.4%,疗效略高于标准肝素(P>0.05)。

(4)血液学监护:常规剂量下,一般无须严格血流学监护,如用量过大或疑有用药相关性出血,可抗Ⅹa活性试验进行监测,使其维持在0.4~0.7 IU/ml为最佳治疗剂量。

4.2.2 抗凝血酶(AT)治疗
药用AT目前主要来自血浆浓缩物。

DIC时用量为首剂40~80 IU·kg-1·d-1,静脉注射,以后逐日递减,以维持AT-Ⅲ活性至80%~160%为度。

由于AT-血中半寿期长达50小时以上,因此一般每日用药一次即已足够,疗程5~7天。

但国外三期临床试验已证实,本品对DIC治疗无效。

4.2.3 活化蛋白C(APC)治疗
4.2.3.1 作用机制:(1)抗凝作用:抑制病理凝血反应,防止血栓形成(抑制因子Ⅴ、Ⅷ功能);(2)抗炎作用:抑制单核细胞分泌TNF、IL-6,下调TF的生成及释放;(3)增强纤溶活性;(4)其他:粒细胞与内皮粘附抑制、信号转导及基因转录。

4.2.3.2 使用方法及结果:(1)方法:APC-drotrecogin-α、12~18 μg·kg-1·h-1或24~30μg·kg-1·h-1,持续静滴×4天;(2)结果:全球11个国家Ⅲ期临床(PROWESS)DIC或严重脓毒血症患者(n=1 690)死亡率:治疗组21%;对照组34%(P=0.05)。

出血:治疗组35%,对照组20%(P=0.06)。

D-二聚体、IL-6呈剂量依赖性下降(85.6%)。

另外,日本学者Okajima以APC 6 mg/d,静脉静注,用于3例肝素治疗无效之DIC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4.2.3.3 适应证:(1)DIC早、中期;(2)严重脓毒血症(有休克,二个脏器以上功能障碍及出、凝血异常):脑膜炎球菌脑膜炎可常规使用。

4.2.3.4 禁忌证:(1)活动性脏器出血;(2)血小板低于30×109/L。

4.2.4 水蛭素
目前使用者主要为基因重组水蛭素(r-Hirudin),本制剂为强力凝血酶抑制剂。

其作用不依赖AT;抗原性弱,少有过敏反应;不与血小板结合,极少导致血小板减少;生物学稳定性好,不受体内其他因素影响;以原型从肾脏排出、毒性低等是其优点。

水蛭素主要用于急性DIC,特别是其早期,或用于血栓形成为主型DIC患者。

用法:0.005 mg·kg-1.h-1,持续脉滴注,疗程4~8日。

4.2.5 其他抗凝新药
4.2.5.1 DX90650:为特异性因子Ⅹa抑制物,动物试验表明,对内毒素诱发DIC有防治作用。

参考剂量:10~100μg/kg,口服,每日2~3次。

4.2.5.2 单磷酸磷脂A(Monophosphoryl LipidA,MLA):动物实验表明,MLA可显著降低内毒素诱发DIC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参考剂量5mg/kg,静脉滴注1~2次/日。

4.2.5.3 Nafmestat Mesilate(NM):人工合成的蛋白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外凝系统,降低Ⅶa活性介导因子Ⅹa活化。

4.3 补充血小板及凝因血子
4.3.1 适应证:DIC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补充,应在充分抗凝治疗基础上进行。

4.3.2 主要制剂
4.3.2.1 新鲜全血:可提供血小板和去除组织因子、钙离子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为迅速纠正DIC的消耗性低凝状态,在心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可一次输血800~1 500 ml,或按20~30 ml/kg的剂量输入,以使血小板升至约50×109/L,各种凝血因子水平升至正常含量的50%以上。

为避免因输入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再次诱发或加重DIC,可在输血同时按每毫升血(其他血液制品亦然)加入5~10
U标准肝素,并计入全天肝素治疗总量,称为“肝素化血液制品输注”。

据笔者经验,此种方法既可避免DIC复发,亦无并发出血的危险。

4.3.2.2 新鲜血浆:新鲜血浆所含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新鲜全血相似,并可减少输入液体总量、避免红细胞破坏产生膜磷脂等促凝因子进入患者体内,是DIC患者较理想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补充制剂。

血浆输入还有助于纠正休克和微循环。

研究发现,45分钟内输入1 000 ml新鲜血浆,可使血小板升至约50×109/L,因子Ⅷ浓度由20%提高至100%,纤维蛋白原提高至1.0 g/L以上。

4.3.2.3 纤维蛋白原:适用于急性DIC有明显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或出血极为严重者。

首剂2~4g,静脉滴注,以后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而补充,以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达到1.0 g/L以上为度。

由于纤维蛋白原半存期达96~144小时,在纤维蛋白原血浆浓度恢复到1.0 g/L以上或无明显纤溶亢进的患者,24小时后一般不需要重复使用。

4.3.2.4 血小板悬液: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疑有颅内出血或临床有广泛而严重的脏器出血的DIC患者,需紧急输入血小板悬液。

血小板输注要求足量,首次用量至少在4个单位以上(每400ml新鲜全血所分离出的血小板为一个单位)。

欲使血小板达到有效止血水平,24小时用量最好在10个单位以上。

从理论上讲,患者血小板升至50×109/L以上时,方可避免严重的出血。

输入血小板的有效作用时间,一般约48小时,如DIC病情未予良好控制者,需1~3天重复输注一次血小板。

4.3.2.5 其他凝血因子制剂:从理论上讲,DIC的中、晚期,可出现多种凝血因子的缺乏,故在病情需要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酌用下列凝血因子制剂:(1)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Completx Concentrate,PCC):剂量为20~40U/kg,每次以5%葡萄糖液50 ml稀释,要求在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

每日1~2次;(2)因子ⅧC浓缩剂:剂量为每次20~40 U/kg,使用时以缓冲液稀释,20分钟内静脉输注完毕,1次/日;(3)维生素K:在急性DIC时的应用价值有限,但是在亚急性和慢性型DIC患者,作为一种辅助性凝血因子补充剂仍有一定价值。

4.4 纤溶抑制物
4.4.1 主要适应证:(1)DIC的病因及诱发因素已经去除或基本控制,已行有效抗凝治疗和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出血仍难控制;(2)纤溶亢进为主型DIC;(3)DIC后期,纤溶亢进已成为DIC主要病理过程和再发性出血或出血加重的主要原因;(4)DIC时,纤溶实验指标证实有明显继发性纤溶亢进。

4.4.2 主要制剂、用法和剂量
4.4.2.1 氨基己酸(EACA):DIC治疗一般用注射剂,每次4~10 g,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稀释,维持剂量1 g/h,小剂量每日5 g以下,中等剂量每日10 g以下,大剂量每日可达20 g。

本品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下降,休克者慎用。

4.4.2.2 氨甲葆酸(抗血纤溶芳酸,PAMBA):每次200~500 mg加于葡萄糖液20 ml中,静脉注射,每日1~2次,或加于液体静脉滴注,每小时维持量100 mg。

4.4.2.3 氨甲环酸(止血环酸):DIC时多用注射剂。

用量为氨基己酸的1/10,1~2次/日,或静脉滴注,每小时维持量0.1 g。

小剂量0.5 g/d,中等剂量1.0 g/d以下,大剂量可达2.0 g/d。

4.4.2.4 抑肽酶(Aprotinin):抑肽酶系兼有抑制纤溶酶和因子FⅩ等激活的作用,呈纤溶、凝血双相阻断,在理论上最适合于DIC的治疗。

常用剂量每日8~10万单位,分2~3次使用。

或首剂5万单位,随后每小时1万单位,缓慢静脉注射。

4.5 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用于DIC的治疗尚在试验探索阶段。

有人认为DIC是出血性疾病中唯一的溶栓治疗适应证。

学习提纲
1.掌握DIC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2.熟悉DIC的临床分型和分期。

3.了解DIC的病因。

4.5.1 适应证:(1)血栓形成为主型DIC,经前述治疗未能有效纠正者;(2)DIC后期,凝血和纤溶过程已基本终止,而脏器功能恢复缓慢或欠佳者;(3)有明显血栓栓塞临床和辅助检查证据者。

4.5.2 主要制剂
4.5.2.1 尿激酶(Urokinase,UK):因本药不具纤维蛋白选择性,注入体内可致全身性纤溶激活和纤维蛋白原降解。

首剂4 000 IU/kg,静脉注射,随之以4 000 IU/h,持续滴注,可持续用药3~5天。

4.5.2.2 单链尿激酶(Single Chain 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scu-PA):亦称“前尿激酶”,激活纤溶作用依赖于纤维蛋白的存在,特异性较强,疗效较强而致纤溶亢进作用较弱。

剂量和用法:80 mg,加入5%~10%葡萄糖内静脉滴注,60~90分钟输注完毕。

每日1~2次,持续用药3~5天。

4.5.2.3 t-PA:为近年研制的高效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可选择性激活纤维蛋白血栓中的纤溶酶原。

剂量和用法:首剂100 mg,静脉注射,随后每小时50 mg/h持续滴注,共2小时,第2~3天可酌情重复。

4.5.2.4 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Acyl-Plasminogen SK Activator Complex,APSAC):为新型高效溶栓药物,在体外无溶栓活性,进入血液后与纤维蛋白结合,通过乙酰化而暴露活性中心,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促进血栓溶解。

剂量和用法:首剂30 mg,5 分钟内静脉注射,6小时后可以等量静脉滴注。

4.6 DIC治疗的进展
4.6.1 尿蛋白C抑制物(uPCI):实验研究中观察到uPCI能够预防DIC动物模型中的高凝状态、继发性纤溶和器官功能衰竭,并且与LMWH相比,治疗DIC的效果更好,且无出血不良反应。

提示uPCI有可能作为临床治疗DIC的方法。

4.6.2 抑制PAI-1:Montes等利用特异性单抗33B8抑制PAI-1活性,预防内毒素诱导兔DIC模型内纤维蛋白的沉积,为临床上通过降低纤溶抑制物活性治疗DIC提供思路。

4.6.3 维生素D

:维生素D

的活性形式1α-25
(OH)

VitD

能上调单核细胞的TM表达、下调其TF表达,而单核细胞在败血症患者DI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Asakura等发现每日口服1α-25(OH)2
VitD

 2.0 mg/kg,持续3天,能比LMWH更有效地预防大鼠脂多糖诱导DIC,但不能预防TF诱导的DIC。

4.6.4 rFⅦa:Moscardo等报道1例剖腹产术后腹腔内出血患者,使用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输注后仍持续出血,采用rFⅦa静脉内给药后迅速起效,无不良反应,提出rFⅦa除用于治疗血友病外,也可用于与DIC有关的严重、顽固的出血。

[收稿日期:2006-04-20]
[本文编辑:柳海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