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方武奇
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从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研究的理论视角出发,解剖内部审计参与治理的现实需求,分析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提出在现行公司治理机制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效、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公司治理
1.前言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2007年对上市公司的一次调查,在收回问卷的上市公司中,64%在董事会里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其中,又有58.8%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

这个数字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进程中,内部审计机构归属于审计委员会领导,已成为主流趋势。

2011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始执行,这标志着中国版的《萨奥法案》已正式启动,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眼里,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布了中国版《萨奥法案》,为我国企业完善内控提供指南,对中国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更清晰的指导方向,有助于提升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减少商业欺诈风险。

内部审计作为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国家五部委的强力推行为它在企业中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政策环境,对其在中国企业的实施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内部审计以及内部控制在企业中越来越得到官方和企业自身的重视,迎来了它的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而面对这样一个大控制大监督时期,上市企业的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现状如何?企业自身该如何运用相关知识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为保证公司的良好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呢?
2.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使公司所有权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非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很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于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而原有的内部审计法规并没有涉及非国有企业。

审计署于2003年3月4日再次发布经全面修改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
定》,将规定的适用对象扩展到国有企业以外的其它企业,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并且在2006年6月5日和9月28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设立专门负责监督检查的内部审计部门。

就我国企业的现状而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时间还不长,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无论是对于改善公司治理,还是优化业务流程、降低和防范企业风险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己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一支重要的力量。

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给各行业特别是我国的上市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少单位的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但是,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时间短,存在些问题与不足。

2.2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是在政府完善国家审计体系的宗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就使得我国的内部审计深深打上了国家审计的烙印。

而国家审计以事后审计为主,我国接近80%的上市公司选择的是事后审计,在采取这种方式时同时将一些重要业务提前进行事前审计,剩下的对正常经营活动影响不大的业务则进行事后审计,20%的公司则是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同时进行。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进行的是事后审计,但是事后审计只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只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无法弥补已经形成的损失,不能像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那样提前发现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审计范围不能得到全覆盖。

国内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内审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同时内部审计还能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的建议,主要在企业战略上和在企业的风险导向上体现着它们的作用。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审计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

(三)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和独立性较差。

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没有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作出具体的规定,因此,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隶属于管理层,由总经理负责领导。

虽然这种模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直接与管理层沟通,尽快拿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但是它还是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不能实现董事会对总经理的有效监控,审计的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审计职能无法充分发挥。

(四)内部审计方法落后。

总体而言,我国内部审计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发展很不均衡,20世纪80年代以鞍钢为代表的内部审计就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其综合审计经验让加拿大同行敬佩不已。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内部审计重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现阶段恰恰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有利时机。

虽然依靠行政命令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但是市场的竞争、国际环境的变化、公司治理的需求已经开始改变公司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的看法,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机构的设置等方面有很大变化。

3.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对策3.1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强化内审工作,最基本的是要在观念上进行改变,转变对审计工作的思想和态度。

要认识到企业内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内部审计的工作的重视是采取其它有效措施的前提,也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的保障。

因此提高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强化内审下作有效性的首要步骤。

不仅要树立审计人员对自身的认知程度,还要在整个企业的范围内明确企业内审工作的重要性。

外部监管部门在对高管层进行业务培训的过程中,应将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作为培训的一个单独环节或融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内容中,让高管层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从而指导他们在实践中改变对内部审计的态度,给予内部审计更多的有形支持如改善办公条件、组织人员培训等和无形鼓励如维护内部审计师的地位、积极采纳内部审计提出的建议等。

3.2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总会计师领导的组织模式、和财务副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其中前三种模式最常见且各有利弊。

董事会领导模式的领导层次较少,相对独立性最强,其监督职能的发挥有坚实的保障,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进行业务指导,必要时授权内部审计对总经理及其以下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这种内部审计管理模式有利于保证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但是审计委员会并非常设机构,让其完全领导和监督内部审计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机构,指导内部审计的具体工作,可能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在监事会领导的模式中,监事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内部审计的职能重点是通过审计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这种内部审计模式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策,在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已经实现转变的前提下,不可取;总经理领导模式则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比较而言,公司高管层和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联系更为频繁,内部审计的日常事务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内部审计还可以为总经理做好内部管理咨询、评价和建议,更好地全面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

因此,高管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在内部审计顺利开展工作和发挥治理效应方面的影响更为直接,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经理的经济责任难以进行独立的监督与评价,如何划分审计委员会与总经理各自对内部审计负责的范围和尺度是个难题,这要在具体操作上明确和细化,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多头指挥和乱指挥,内部审计同样有可能陷于无效或低效。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状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同时可以借鉴客户经理风险管理机制中的客户经理AB制度,综合董事会领导模式和总经理领导模式的优点,将内部审计部门按规定时期分为A、B两组,分别受董事会和总经理领导,执行有一定交叉的审计工作,各司其职,互相监督。

3.3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IIA提出应该区分内部审计的“职能报告关系”和“行政报告关系”。

职能报告关系是报告日常审计活动的情况,包括内部审计工作章程、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相关审计计划、内部审计报告等,是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和权力的根本保证。

行政报告关系是指行政管理关系,主要包括预算制定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沟通和信息流通、机构内部政策与程序的管理等,来保证内部审计日常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协调内部审计的日常工作。

因此,比较理想的安排应该是内部审计在职能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在行政上向总经理报告。

在内控制度中,无论是业务流程,还是权限指引的制定,都应充分考虑内部控制及不相容的原则,它是整个内控制度的精髓,体现了内部控制的本质,也是在经营中尽可能回避风险,确保经营规范的需要。

3.4适应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
内部审计职能从查错防弊的预防性发展到加强管理的建设性,是传统内部审计发展成现代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的内部审计职能主要是检查企业内部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检查和评价会计财务和其它控制职能是否健全,确定本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等,而内部审计职能的重点已经转移到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及保证程度,评估公司经营风险方面上来,因此企业应由传统的事后的财务审计转向事前的经济效益审计。

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责从查错防弊向评价与咨询方面拓展,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不局限于财务领域。

3.5 改进内审人员的专业结构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0~2001年度主席 Howard Johnson认为,内部审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广博的知识、积极的应变能力、保持公正、良好的工作态度、多元化的专业技能、与组织建立良好的非正式关系。

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与上述内审师要求,企业选拔的内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我们可以借鉴注册会计师考试选拔或者其它职业资格认证,全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将更多的优秀人才纳入到内部审计组织中。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把考试、考核、培训结合起来,激励审计人员学习新知识,并借鉴西方经验实行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通过考试制度的严格限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并且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以便内部审计人员能更好的执行审计工作,提高内审工作的整体水平。

除了对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之外,还要注重对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要求和培养:不仅要求内审人员对内审业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规范熟练掌握,还要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操作、概率、审计、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更要具备一名审计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

只有从整体上提高内审队伍建设的水平,才能确保内审工作可以有效实施,在真正意义上完成内审工作。

4.结论
我国法律虽然没有规定内部审计机构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上市公司不应以此为理由而忽略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只有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有足够合理的认识,才能相应提高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然后通过合理配置招募内部审计专业人员,建立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最好的服务,使企业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辉,张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若干问题之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3),38-47.
[2]刘定寿.浅谈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与协调[J].商业经济,2011.12.
[3]黄静.浅谈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2).
[4]徐向艺.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与组织设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刘文霞.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新思考[J].冶金财会,2007(9):45-46.
[6]敬文举.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4-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