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荀子之人性论

合集下载

荀子的人性观探析

荀子的人性观探析

荀子的人性观探析荀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人性观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对荀子的著作进行深入研究,我对他的人性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从荀子的人性本恶观、人性的可教性以及人性的理想境界三个方面对其人性观进行探析。

首先,荀子的人性观主张人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性本身存在着一种自私自利的本能,人的本性是贪婪、残暴和自私的。

他认为,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外在的约束和教化,才能使人性得以规范和约束。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他认为,人性在初生时是没有恶的,但随着成长,人们的欲望逐渐增加,人性也逐渐变得邪恶。

这种人性本恶的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相对立,成为了儒家学派内部的一场争论。

其次,荀子强调人性的可教性。

虽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他并不认为人性是不可救药的。

他认为,通过教育和礼仪的规范,人性可以得到改造和提升。

荀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的欲望才能得到疏导和引导,才能使人性得到改良。

他在《劝学》中提到:“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应该通过学习和教育来修正自己的恶性本性,使其趋向善良和正直。

荀子的人性可教性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教育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荀子对人性的理想境界进行了探讨。

荀子认为,人性的理想境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修身养性,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义道德的要求;通过齐家治国,使家庭和社会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通过治国平天下,使整个国家和社会达到安定繁荣的状态。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人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实现,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荀子的人性观主张人性本恶,但也强调人性的可教性和理想境界。

他认为,人性虽然有恶的一面,但通过教育和修身养性,人性可以得到改造和提升,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荀子的人性观对于我们理解人性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后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荀子人性思想的研究

荀子人性思想的研究

荀子人性思想的研究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有“法家思想的儒家”之称,与孔子等先贤有所不同,他的人性思想相对于其他儒家学者比较独特。

他认为人性本恶,因而需要通过政治教化来“化人性”。

这一思想为后人所熟知,并且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着重阐述荀子的人性思想,重点探讨人性本恶的观点,并举出五个例子来证明荀子的人性观点正确性。

一、人性本恶的阐述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人类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句话是荀子人性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人的本性倾向于追逐一些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和欲望。

人天生就有形成社会不正之风的倾向,如妒忌、嫉妒、贪婪等,这些都是造成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

二、政治教化的必要性为了解决人性恶的问题,荀子提出了政治教化的观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人的政治教育,才能彻底改变人性恶的本质。

荀子认为,国家应该采取严格的教育制度,强化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通过政治教化来熔炼人的本性,改变人的罪恶本性。

三、政治教化应遵循的原则荀子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原则,以规范社会行为。

这个原则是对“礼”的重新演绎,使其成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

荀子认为,“三纲”即君为天下之正;父为家之正;夫为妻之正,而“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规范。

荀子认为,只有推崇这种道德规范,才能够减少人性恶的根源,从而实现一个和谐的社会。

四、荀子思想的真实性荀子的人性观点虽然很受争议,但是通过现代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荀子的这种人性思想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信性的,现代社会的善恶之间的对立和未尽事宜都可以用荀子的人性观点来解释。

下面给出几个例子:1.当代普遍存在的丧失道德认知能力的现象是荀子人性观点的最好佐证。

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源于人性恶的本质,只有通过正确的政治教育才能逐渐减少此类不良现象的出现。

2.经常听到流言蜚语、背后捅刀子等恶劣行为的出现,这些行为都是人性恶的体现。

荀子中的人性论原文与解析

荀子中的人性论原文与解析

荀子中的人性论原文与解析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之一,他对于人性的理解与论述是其学说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通过对荀子的原文进行解析,探讨其对人性的看法,并对其思想进行分析。

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揭示了荀子对人性的看法。

他认为,人性本是相近的,但因为各自的修养与习惯的不同,导致了人们的差距和不同的行为表现。

换句话说,人性的相似性决定了人类具有共同的起点和基本的特征,但在后天培养与习惯的影响下,人们的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

荀子进一步指出:“人之出性也,各有所专。

”这句话表明了荀子对人性的进一步思考。

他认为,每个人在出生时都带有一种独特的性格与才能。

这种独特性使得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或方面有所专长。

因此,人性的多样性是由每个个体的特长与优势所决定的。

在荀子的论述中,他还提到了人性的善与恶的问题。

他说:“性善者,情理兼备。

”他认为人们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要通过情感与理性的互相调和来实现真正的善善行为。

换言之,情感的冲动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控制,才能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善行。

而当人性的善被埋没或被忽视时,人们的行为则容易偏向恶劣。

荀子还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劣的,需要通过道德教化和修养来加以约束和改造。

他说:“由是观之,天下若一家,言若合符,行若监利,而百事可见也。

”这句话表明了荀子对于人性改造的追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道德的规范和行为的监督,才能使得人性的恶劣得到抑制,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综上所述,荀子对人性的论述是多方面的,既有相信人性的善良与多样性,又认为人性的恶劣需要加以改造。

荀子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人性进行深度思考与理解的视角。

通过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并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自身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这也是荀子思想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总结起来,荀子对人性的论述以及对于人性的解析,启发着人们对人类本质的思考和探索。

荀子的思想为后来的哲学家与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浅谈孟荀之人性论

浅谈孟荀之人性论

浅谈孟荀之人性论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思想家,继承儒家思想的精髓,且各自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理论,在善恶二元的对立之中,两人关于人性之善恶各有其论述。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学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此论断中所谓的“恻隐之心”便是孟子对人性本善的举例论证。

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不忍他人处于“将入于井”的危险境地,所以说人是有善心的。

关于孟子的性本善,还需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解构。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此处,孟子明晰了心、性、天三者之间的关系,唯有尽了“恻隐之心”,即为善之性,方能知其性,这时心性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最后才能知天。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在孟子看来,“性”为天所赋予,德性来源于天,这时天成为了人的精神依托。

此处的天指义理之天,必定是至高至善的存在,善良的天孕育出善良的人,根源于天的人之心性必然为善。

孟子主张人性中有“四端”,即“仁、义、礼、智”这四种德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当这“四端”的发展没有受到来自恶的影响和诱惑时,由内至外扩张,便可发展成为至高的德性,这样的人才可以区别于禽兽,必须在人与兽之间划清界限,“人之所以与禽兽者几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荀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

荀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

荀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荀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之一,他的人性论述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荀子在人性方面的原文和解析,探讨他对人性的观点及其意义。

一、荀子人性论述的原文荀子在《荀子·性恶》一文中具体阐述了他对人性的看法,以下为相关原文摘录:“性者,人之所以为人也;性之善者,道之所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故君子戒之,慎其所由生也。

”荀子认为,人的性是使人成为人的本质,而善良的性格是道德的根源。

人性本质上是相近的,但通过习俗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性格差异逐渐远离。

因此,荀子主张君子应当警惕习俗和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慎重选择与其相处的环境。

二、荀子人性论述的解析1. 人性本善与性本恶的争论荀子与孟子都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但在性善的内涵和实现方式上存在分歧。

荀子认为人性本善指的是人具有善良的潜质,但这种善良并非天生即刻实现,而是需要通过艰苦的修炼才能达到。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受到良好的教育、道德的引导和自律的训练,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2. 人性的相近与习俗的影响荀子认为人性本质上是相近的,但通过习俗和环境的塑造,人们的性格逐渐形成差异。

他认为人性及其差异的形成是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习俗则是主要的塑造因素之一。

荀子警示人们注意习俗和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倡导君子慎重选择与其相处的环境,以避免负面影响对善性的玷污。

3. 修养与自律的重要性为了使人性中的善良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荀子强调修养和自律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严格的修养和自我约束,人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情操。

君子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秉持正义、诚信和爱心等美德,努力提升自己的品质和道德水平。

只有通过修养和自律,人性中的善良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荀子人性论述的意义1. 引发后世的思考荀子的人性论述对于后世思想家和哲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的人性本善的观点以及修养和培养个人品德的要求,对于后世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荀子人性论的主张是什么

荀子人性论的主张是什么

荀子人性论的主张是什么荀子人性论的主张是什么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荀子人性论的主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荀子人性论的主张荀子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人性问题的研究上颇有见解,其得出的“性恶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学者在人性问题的研究上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非“善”,这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形成鲜明的对比。

荀子之所以主张人性本恶,是因为他认为,如果人性本是“善”的,那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何在,也就是说人无需开展教育,就可以自行遵纪守法,规范行为,社会的秩序也就会良好、有序。

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人有好坏之分,社会秩序也需要不断去维护才得以有序。

因此,“人性本恶”是荀子人性论的核心思想。

“化性起伪”是荀子人性论中相当重要的内容。

根据荀子的人性论,所谓“性”就是指人对自然生理的欲望和物质生活的欲求。

人为获得这些欲求而采取的不符合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的实践活动就是“恶”。

因此,要将“恶”转化为“善”,使人们远离“恶”的本性,不断接近“善”,就需要一个能够制定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的人,以此去对人加以约束,这种人被荀子称之为“圣人”。

因此,荀子认为人性虽然本为恶,但并不是注定不可以被改变的,而正因为人性本恶可以通过后天来加以改变,所以才需要“圣人”去制定相应的标准来加以约束,这实质上就是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的过程。

荀子王制的主要内容著名文章《荀子王制》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九篇。

该篇文章出自于《礼记》,作为一种规章制度,为古代君主用于治理天下,其内容几乎涉及教育、生活等多方面的制度,如建国、封官、俸禄、刑罚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

文章《荀子王制》主要表现了荀子在政治上的见解。

荀子认为,国君的治国国家之道实质上是其实施任贤免废、躯恶善民的政治之道。

浅谈荀子人性论

浅谈荀子人性论

对其 “ 因材施教 ” 。“ 中人 以上”是 “ 上智 ” 的人 ,乃性善者 也 ;“ 中人 以下 ”是 “ 下 愚” 的人 ,乃性恶 者也 ; “ 中人 ”便 是或善或 恶的人 了。
几乎 没有人是天生即善或天生 即恶 的,绝 大多数 人都是 “ 性 相近 ” 的 ,
“ 性 恶 ” 者 只是 由 于 后 天 环 境 的 影 响 而 “ 习 相 远 ” 了。 ( 二 ) 孟 子 的 人 性 思 想 。 在 孔 子 对 人 性 问题 开 始 研 究 后 ,孟 子 以 孔
生而有之 的性都是趋 恶的 ,本身并没有 区别 ,其差别仅在 于能否化 性起 伪 ,能则为君子 ,不 能则 为小人。 以上就是 苟子对人性 本恶的论证 ,我们深究就会 发现 ,苟子对 于性 恶的论证并 不十分严谨 ,苟子性恶的主张源 自 他重 礼 、重 师 、 重 法 、重 君上 之治的要求 。细看以上这 四种证 明后不难发现 ,苟子认为在 人性本 恶的前 提下 ,道德伦理不是因人的本性是何就一定是 何的 ,而是 由于后
天乃至外在 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所以,苟子坚定的认 为人的道德是需要 外来的的礼义法治等因素去纠正的:“ 今人之性恶 ,必将待师法然后正 ,得 礼义然后治。今 ^ 、 无师法 , 则偏险而不正 ; 无礼义, 则悖乱而不治。 ” ( 二) 荀子人性论 的主要 内容 。我们 的观点 是 ,就人 性类研 究范 畴
想 的 深 化 以及 拓 展 。 ( 作 者 单 位 : 西北 政 法大 学 ) 、
子 的人性 论思想为基础 ,发展 出了具有 自己观点的人性论 理论 。孟子 认 为人的本性是 “ 善”,人皆有不 忍之心 : “ 侧 隐之心 ,人 皆有 之 ;羞 恶 之 心 ,人 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人 皆有之 ;侧 隐之 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 之心 ,礼也 ;是非 之心 ,智也 。仁 、 义 、礼 、智 ,非 由外铄 我也 ,我 固有之 也。 ” 这其实 是先 验论 的思 想 。 当然 ,孟子认为人并 非先天 就具有 完整 的的仁 、义 、礼 、智 等谓善 性 , 而是人生下来就具有 仁 、义 、礼 、智等善性 的本性 。他说 :“ 侧 隐之心 , 仁之端也 ;羞恶 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 端也 ;是非 之心 ,智 之端也 。 ”他认为人虽然 生来就具有这 种 “ 善” 端 ,但必 须尽 自己后天 的主观努力去培 养它 、扩展它 。 二 、苟 子 人 性 论 的 基 本 内涵 ( 一 ) 荀子对人之性 恶的论证。荀子认为 “ 性恶” 中的 “ 性” 意 为 人天赋 中维持 自身生命存在 的生理本能和欲 望,那 么试 想荀子 是如何论 证 “ 人性恶 ” 的呢?在荀 子看 来 ,人 之本 性是 好利 多 欲的 ,都 是 “ 饥 而欲食 。 寒 而欲暖 ,劳而欲息 ,好利 而恶 害,是人 之所生而有 也 ,是无 待而然 者也 ,是禹 、桀 之所 同也 。 ” @“ 人性 之 恶,其善 者伪 也” 。这 是 苟 子开 门见山的 阐述 了性恶论 的宗 旨,也 是最终 的结论 。 第 一个论证 :“ 人之 生 固小人 ,无师 、无法 ,则 唯利 之见 耳。 ” 这 里的 “ 生 ”通 “ 性” ,指人 的本性 ,就是 是说人 的本性本来 是被小人 的 欲望亢斥 着。人生来好 利 ,有疾 恶 ,好声 色。如果顺 应这 种性 情发 展 , 争 夺、矛盾都必将发生 ,最终造成 暴乱。综上论证了人性恶 。 第 二个论证 :人归于善 , 并不归 因于性 ,也并不出 自 人性 ,而是外在 于自我的东西 , 是有待外求的东西,因此善是外在的 , 人为的。人本身性恶 所 以才会去追求善。“ 凡人之 欲为善者 ,为性恶也。……用此观之 ,人之欲 为善者,为性恶也。……用此观之, ^ 、 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 第三个论证 :人 由师法教化而合乎礼仪终归于善 。荀子看 来 ,当有 了礼义教化 以及治理人 民的必要时 ,必是 因为人 性变 恶。因此 : “ 今人 之性 ,饥而欲饱 ,寒 而欲暖 ,劳而欲休 ,此人之情也 。今人饥 ,见长而 不敢先食者 ,将有所让 也 ;劳而不敢求息者 ,将有所待 也。夫 子之让乎 父 ,弟之让乎 兄,此二行者 ,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然 而孝子 之道 ,礼 仪之文 明也 , 故顺 情性则不辞让矣 ,辞让则悖 于情性 矣。 ” 第 四个论证 :君子 和小 人生 来 的本性 是 一样 的。性 是人 与生 俱来 的。是不 用学 习不用教化 的 ,所 以人生来 的本 性相 同。 “ 凡人之 性者 , 尧 、舜 与桀 、跖 ,其性 一也 ;君子 之 与小人 ,其性 一 也。 ……凡 所贵 尧 、禹 、君子者 ,能化性 ,能起伪 , 伪 起而生礼 义。 ” 。 君 子和 小人 的所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1、“性”所指不同。

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

“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

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

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

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

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荀子•性恶》)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

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

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

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

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

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

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

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

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荀子的人性观点研究

荀子的人性观点研究

荀子的人性观点研究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人性的观点有着独特的见解。

通过对荀子的研究,我深入了解了他关于人性的思考,认为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首先,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贪婪、自私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本能。

荀子认为,如果不加以约束和教化,人的本性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败坏。

他强调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的本性得到纠正和完善。

这一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相对立,但在实践中,荀子的观点更加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因为人们常常会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而不是本能地追求善良。

其次,荀子的人性观点强调了人的情感和欲望对行为的影响。

他认为人的情感和欲望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人性中最容易违背道德的一面。

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控制和引导人的情感和欲望,使其符合道德规范。

他认为,人的情感和欲望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和修养来培养,从而达到道德行为的目的。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社会的教育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欲望的正确引导。

此外,荀子的人性观点还强调了人的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理性和智慧是人性中最高尚的一面,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

荀子主张通过理性和智慧来控制和引导人的情感和欲望,使其符合道德规范。

他认为,只有通过理性和智慧的指导,人才能够做到自律和自我约束,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社会的个人发展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理性和智慧,以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最后,荀子的人性观点强调了社会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社会的教化和约束得到改变和完善的。

荀子主张建立一个有序和规范的社会制度,通过社会的规范和教育来引导人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社会的治理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社会制度和教育的建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荀子原文与解析精选

荀子原文与解析精选

荀子原文与解析精选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为《荀子》。

以下是对荀子原文的精选解析,旨在深入理解荀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人性论:人性本恶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重要部分,他认为人性本恶。

以下是荀子对人性本恶的原文及解析。

原文:人之性也,恶,人之情也,不与孽同也。

解析: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人之所以有恶行恶念,是因为人的情感与孽障没有同步。

这里的孽障可以理解为良知、道德准则等,人因为没有循着良知而行事,导致恶行恶念的产生。

性恶论衍生的教育观:性恶可改造荀子进一步提出了性恶可改造的教育观,以下是相关原文及解析。

原文:近培其性,远塞其情。

解析:荀子主张通过教育训练,近培人的本性,即尽力培养人的善良品质。

同时,通过避免外界诱惑,塞住人的情感出路,即减少恶行恶念的产生,实现性恶的改造。

君子修身篇:厚德载物荀子强调君子修身,以下是有关君子博爱的原文及解析。

原文:立,则以文德,动则厉,敢问则问,非不敢问也,问则以其道。

取则与之,不可则止。

解析:荀子认为君子应该循循善诱,通过修身来影响他人。

君子处事要准守道德准则,以文德为立身之本。

在行动过程中,要严肃正直,果断坚决。

同时,勇于提问,但提问要基于正确的道德准则,用以引导他人。

对待他人,要有同理心,以和为贵,不得无理取闹。

性恶论与礼治篇:以礼制性荀子认为通过礼制可以约束人性,以下是相关原文及解析。

原文:故曰:性齐而道齐,人能即之。

丧齐而道齐,人能即之,君子之道也。

故血气通则行,血气塞则止。

解析:荀子认为通过遵循礼制,可以达到人性与道德的和谐。

他指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只有人们都遵守同样的道德准则,才能实现自我和社会的治理。

当个体的血气通畅时,意味着他的行为符合礼制规范,即能够进一步发展;反之,当个体的血气阻塞时,意味着他的行为偏离了礼制规范,即需要停止行动,通过修正自己的行为来纠正错误。

天命与王道篇:君臣之道荀子提出“王道”理论,以下是关于君臣之道的原文及解析。

荀子人性论辨析

荀子人性论辨析

荀子人性论辨析荀子人性论辨析荀子的人性学说以性恶论最为出名。

问题是荀子性恶论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性恶是不是他所谓人性的全部内容?《荀子·性恶》篇是不是就只讲性恶?这些问题对于全面理解荀子的人性学说应是至关重要的。

荀子论人性,确实强调性恶。

所谓“人性恶,其善者伪也”。

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以及忌妒、憎恨之心,顺着这种本性发展下去,伤害别人的行为就出现了,忠信就丧失了。

因此,顺从人的本性和情欲,必然会出现争夺,出现违反等级名分、扰乱礼义的行为,最后必然会导致暴乱的发生。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恶的,道理非常明显。

然而荀子也承认人有善的一面,有“辞让”、“忠信”、“礼义文理”,不过,他认为这些并非人的本性,而是后天发展而成的。

人饿了,看见长者在就不敢先吃,就要推让;累了,看见长者在就不敢先休息,就要代替长辈继续劳动。

这些行为,都是违反人的本性和背离人的情欲的。

顺从人的本性就不会出现辞让,讲辞让就会背离人的性情。

从此出发,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不属于人的本性,而是后天的行为。

荀子的性恶论是建立在人性即人的天然属性的基础上的。

他认为,好利、疾恶、好声色是人的生理本能,是“生而有之”者,而这些本能又是导致争夺、残贼、淫乱的根源,从这一道德观出发,他认为人的这些生理本能是恶的,这就是荀子性恶论的逻辑。

这是一种先天的性恶论,所以它将“辞让”、“忠信”、“礼义文理”等后天之“伪”排除在人性之外。

但“好利”、“疾恶”、“好声色”是否就是“生而有之”的自然属性呢?这个问题很值得质疑。

事实上,“好利”是必须感觉出什么是“利”才会去“好”,“疾恶”是必须了解什么是“恶”才会去“疾”,“好声色”也必须先分辨出什么是美丑才会去“好”,这种“好”和“疾”,都是有待于后天学习的,并不是人的自然本能。

有人说荀子的性恶论是一种后天的性恶论,说“好利”、“疾恶”之心、“好声色”的“耳目之欲”都是指人的自然本性,都是无所谓善恶的。

文言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论述

文言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论述

文言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论述荀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对人性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荀子的人性论述主要包括对人性的本质和人性的善恶两个方面的探讨。

本文将通过解析荀子中的人性论述,深入探讨荀子对人性的看法。

荀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善的,与孟子的“性善论”相似,但在荀子看来,人性的善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通过后天的教化和修养得到的。

他提出了人性善恶与个体内在的自然倾向之间的关系。

荀子认为,人的天性中有一种“性”的存在,这种“性”能够指导人的行为,并且本身是善的。

荀子认为,人性的善可以通过修养和教化来实现,而人性的恶则可能是人的自然倾向。

因此,只有通过教育来引导个体,才能使其从恶的倾向中解脱出来。

荀子的人性论述中,对于人性的善的培养与发展,他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人性本身具有多种多样的欲望,如贪婪、嫉妒、暴力等,这些欲望使得人们追求个人私利,甚至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冲突。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礼制来约束人性的恶的倾向,使人们能够遵循道德规范,让人性的善得以发挥和实现。

在荀子的人性论述中,他还提出了“性善不足论”。

他认为,人性的善是有限的,不能完全依靠个体自身的力量来实现。

因此,个体必须依托于外在的教育和社会制度,来规范和引导人性的发展。

荀子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只有在正确的教育和合理的社会制度中,才能使人性得到发挥与实现。

否则,人性的善只会受到局限和压抑。

综上所述,荀子的人性论述主要包括人性的善恶以及对人性善恶的培养与发展的探讨。

他认为人性的善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而人性的恶则可能是个体的自然倾向。

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礼制来约束人性的恶的倾向,使人们遵循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指出了人性善的局限性,认为个体需要依托于外在教育和社会制度来引导和规范人性的发展。

这些论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后世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

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

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人性的理解和人性主义思想的阐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探讨了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

首先,荀子对人性的理解与其他儒家学派有所不同。

他认为人性本恶,强调人性中的恶劣倾向,主张通过教化来使人性得到改善。

荀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自私自利的,人们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忽视了他人的利益。

他用“性恶”来形容人性的本质,意味着人性存在着一种负面的倾向,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的引导来加以改变。

其次,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的教化和修养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人性的恶劣倾向可以通过教化得到改善,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来克服自身的恶劣倾向,实现人性的升华。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通过礼仪规范来规范人的行为,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和谐。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从而改善人性的恶劣倾向。

再次,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人性虽然本恶,但人们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实现自我价值。

他强调人的自主性,主张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与“性善论”的辩证关系,认为人性固然本恶,但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可以改善人性,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的教化和修养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荀子的人性主义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他对人性的理解与其他儒家学派有所不同,强调了人性的恶劣倾向,主张通过教化来使人性得到改善。

荀子论人性之恶

荀子论人性之恶

荀子论人性之恶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学说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性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荀子论人性之恶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观点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天生具有自私自利的本能。

他认为,人的本性倾向于追求自身的利益和欲望,而不顾及他人的利益。

这种自私自利的本能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一部分,是人类行为的动力来源。

荀子以人性之恶为出发点,强调了人性的固有缺陷,认为人性的恶是不可避免的。

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的人性论形成鲜明对比。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具有良善的本能,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恶行的出现。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是人类天生具有的本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人类行为的根源。

荀子的人性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荀子的人性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荀子的人性论强调了人性的固有缺陷,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人类行为的根源,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的观点,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性的恶,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的行为。

这种观点对于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其次,荀子的人性论对于政治治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们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因此,政治治理必须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为基础,通过制度的约束和教育的引导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这种观点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哲学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荀子的人性论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们倾向于追求自身的利益,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来约束人性的恶,实现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种观点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之,荀子的人性论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观点强调了人性的固有缺陷,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他提出的“性恶论”观点对于道德教育、政治治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荀子荀子的思想人性论思想伦理思想

荀子荀子的思想人性论思想伦理思想

荀子荀子的思想人性论思想伦理思想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字况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人性论和伦理思想。

本文将重点探讨荀子在人性论和伦理思想方面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强调人的天性本恶,主张通过教育的力量来塑造和修正人的行为。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的本能和欲望会导致罪恶行为的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生俱来就是邪恶的。

相反,人类具备了可以发展和完善的潜力。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即人的本性倾向于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满足欲望,而不考虑道德和他人的利益。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需要通过道德教化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训练,人类才能克服本性中的恶,并实现德治的理想社会。

荀子提出了“性即理”这一观点,强调人的本性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展和完善。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出善于思考和明辨是非的智慧。

荀子的伦理思想体现了他的人性论观点。

他主张人应该按照天理和伦理原则来行事,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追求个人的利益。

他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认为人只有遵循这些规范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荀子提出了“克己复礼”这一重要原则,意味着人们应该战胜自己的私欲和冲动,遵守道德规范,并尽自己的责任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荀子还关注社会秩序和政治治理。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德治国,通过自身的修养和榜样来影响民众,使他们按照正确的道德原则来行事。

他主张君主应该实施严厉的法律和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同时,荀子也提倡“非攻”政策,主张和平处理国家间的冲突,以避免战争的破坏和伤害。

总的来说,荀子的思想在人性论和伦理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通过强调人的天性本恶和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人可以通过道德修养和教育来克服自身的恶性动机,实现德治的目标。

他的伦理思想强调道德规范和正确的行为准则,以实现社会和谐和个人的成长。

浅析荀子人性论思想

浅析荀子人性论思想

浅析荀子人性论思想摘要: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荀子在人性的研究上得出“性恶论”思想。

荀子人性论思想是特殊的“百家争鸣”时代的产物。

荀子深入发掘人性的特点,性论的精髓是“伪善”论。

关键词:人性论;“性善”论;“性恶”论;“伪善”论一、荀子其人荀子(约公元前313年—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

因“荀”与“孙”字音相近,西汉时亦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人,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

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采先秦诸子尤其是道家、法家之精华,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和充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一位“儒而不纯”的集诸子百家思想之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思想家。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作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二、荀子人性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

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井田制遭到破坏,奴隶制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奴隶社会的社会结构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激烈冲击。

原有的生产关系己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被淘汰,原有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开始瓦解,原有的生活习俗也开始发生变化,礼崩乐坏。

新兴地主阶级养士成风,依附于地主阶级的士人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主张,文化空前繁荣昌盛,新思想新学派层出不穷,各门各派的思想开始涌现并产生激烈的碰撞。

虽然人们的生活遭受着战乱与动荡,思想却第一被解放出来。

许多学派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后世的各种思想都能在此找到源头,人们把这个思想发达,文化繁荣的学术盛况称之为“百家争鸣”。

荀子上承孔孟,兼修法墨道等学派思想精华,第一次论述了君主集权理论,其中许多论断还闪烁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

李泽厚先生指出:“荀子可以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

荀子人性观解析

荀子人性观解析

荀子人性观解析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哲学家之一,他的人性观被视为儒家学说中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荀子的人性观进行解析,探讨他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人的道德修养的看法。

一、人性的本质荀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恶。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自私自利的本能,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天性。

他指出,人类的本性中包含了各种欲望和情感,如贪婪、嫉妒、愚蠢等,这些本能会导致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地追求私利。

荀子认为,恶性是无法避免的,它是与生俱来的。

二、教化与修养尽管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他相信人通过教化和修养可以改变自己的本性。

他强调教化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良好的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培养人的善意和道德感。

荀子认为,人在社会中受到良好的规范和道德约束时,可以逐渐摆脱本性中的恶,并培养出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三、君子的道德修养对于荀子来说,君子是具备高尚品德的人,他应该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人性的完善。

荀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仁义礼智的品质,这些品质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修养获得的。

他提出了君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理念,强调君子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人,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四、人性观对社会的影响荀子的人性观对社会形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强有力的政权和严格的道德约束之下,以确保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

他主张君主应该负责制定和实施道德规范,对社会进行规范化管理,以遏制人性中的恶。

只有通过强大的政权和严格的道德约束,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

五、人性观的现代意义荀子的人性观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现代社会相对开放,但人性中的贪婪、嫉妒等恶劣品质依然存在。

荀子的人性观提醒我们要警惕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倡导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

在个人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品质;在社会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制和道德规范来引导社会行为,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对人性问题看法不同的两位代表人物。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们的人性观点和其它一些哲学家的看法有许多异同之处,下面希望通过对孟子、荀子人性观点的比较分析,来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特别之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是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不善。

他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良知,即心中的正义和善良之心。

他举了一个例子,认为‘孩子掉在井里,人人都知道要去救他。

’这就表明了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的本善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养,人性就会表现出来。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他说:‘人之所以畜,性本恶也。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人的努力和社会的约束来控制和改变。

荀子认为,没有道德和法制的约束,人性就会表现出来,展现悖逆、自私和残忍等本性。

两位哲学家的人性观点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或本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类的欲望性格是邪恶的。

2. 教育和培养两位哲学家都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和培养可以改变人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即可。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的规范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3. 社会和道德的作用两位哲学家都认为,社会和道德的作用对于人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孟子来说,缺少良好的社会和道德规范,人的人性就会发生变化,表现出自私和邪恶的本性。

荀子则认为,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可以控制人性本恶的表现。

4. 人性的可改变性总结起来,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点虽然有很大的分歧,但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

他们都认为,人性的形成是受到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的人性是可改变的。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和道德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两位哲学家的人性观点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古代哲学家们对于人性的看法,为我们今天的人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对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恶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贪婪、自私和残忍的,而道德和善良只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习惯和品质。

荀子认为,人类天性中的恶是不可避免的,而人们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本性。

他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的重要性,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使人的恶性得到改变,最终达到道德完善的境界。

荀子的性善论则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鲜明对比。

他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恶的,而不是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人们天生具有满足欲望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

然而,荀子并不认为人性的恶是不可改变的,他强调了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通过外在的约束和内在的自律来控制和改变人的本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才能克服自己的恶性,追求道德和善良。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人性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后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的人性论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和人伦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性善论则提出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然而,荀子的人性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过于强调了人性的恶,忽视了人性中的善。

人性不仅仅是贪婪和自私的,还包含着同情、善良和正义的因素。

荀子的人性论过于悲观,忽视了人性中的积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对人性的深入理解。

综上所述,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性论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和人伦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性善论则提出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然而,荀子的人性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正义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感官欲求并非必然能够实现 , 要看命运 的安 排 , 所 以 而之
不称为性 的根本原因在于孟子 以人之所 以为人的特性 为人
性 。生 理 欲求 虽 为人 类 天 然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与 动 物 性 相 差 无 几 , 但 并
性恶》 , ) 一个 正 常 的 人 , 生 下来 眼睛 就会 看 , 他 耳朵 就 会 听, 这是人之 性。苟子 强调 “ 性者 , 凡 天之 就也 , 可学 , 不 不 可事 …‘ 可 学 、 可 事 而在 人 者 谓 之 性 ”( 苟 子 ・性 不 不 《 恶》 , ) 以自然之性 为人 性。 “ 人之 性 , 而欲饱 , 今 饥 寒而 欲 暖, 劳而欲休 , 此人之情性也 ” < ( 苟子 ・ 性恶》 。 )
性与动物性 自有其相似 的部 分。人 的生理欲求虽部 分地与 动物相同 , 即需要果腹 、 御寒 、 延续后 代 , 但其实现方式 与动
物不同 , 已含 有人 类文化 的因 素在其 中。人 类不 仅仅是 选
择生活环境 , 被动 地从 自然 界 获得食 物 , 是改 变 生活 环 而 境, 主动地从 自然 界获得食 物 。动 物搭 窝或 寻找 山洞 能遮 风避雨即可 , 人类却想 要房子越 来越 漂亮 ; 动物能够免 于饥 饿 就行 , 人类却不 断开发 出新 的美 味食 物。感官 欲求是 人 性 中最基本 的部分 , 苟子肯定 它 , 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 苟 子的人性定义和孟 子大不 相同。孟 子 以为“ 恻隐 之 心, 人皆有之 ; 恶之心 , 皆有之 ; 羞 人 恭敬之心 , 皆有 之 ; 人 是 非之心 , 人皆有之 。恻 隐之 心 , 也 ; 恶之 心 , 也 ; 仁 羞 义 恭敬 之心 , 也 ; 礼 是非之 心 , 智也 。仁 义礼智 , 由外铄 我也 , 非 我 固有之也 , 思耳矣 ” < 子 ・ 子上> 。孟 子认为 这种 弗 (孟 告 ) 非 由外界强加 , 我本有之的恻隐之心 , 羞恶之心 , 恭敬之 心 ,
浅 析苟 子之 人 性 论 ’
夏超 男
( 国政 法 大 学 国际儒 学院 , 京 10 8 ) 中 北 00 8
摘 要: 荀子 以生之 所以然者为性 , 为性不 需学 习, 认 不需努 力, 生而具有 , 所本有 的生理欲 求即为性 。人 性如 人
果不能以仁义法度来加 以引导规 范 , 而任其发展 , 必定导致 争夺 淫乱 偏邪 等等之 恶 , 所以荀子 以人 性 为恶。荀子
虽反 复 申说人 之性恶 , 生 而有好 利、 恶、 目之欲 、 色之好 , 这 些似乎还 不是 真 正的 恶, 人 疾 耳 声 但 只有“ 纵性 情” 、
“ 顺是 ” “ 、 顺情性” 才会 导致恶 , 因此荀子的性恶论 可 以说 是人性趋 恶论 。人 性 恶, 因而需要化 性起 伪 , 崇师 法 推 礼义, 以使人们成就善德 , 人人 皆为君 子, 而天 下大 治。 从
觉器 官, 能听会看 。一个 婴儿 , 拍打 几下就 会哭 , 是 因 被 这
为他感觉到 了疼 痛。这种人 的感 官与外 物接 触感 应 , 不需 后天努力和社会 教化 , 自然而 然就 有 的反应 , 是生 理本 能 ,
这就是人性 。“ 人 之性 , 今 目可 以 见 , 可 以 听 ” 《 子 ・ 耳 (苟
合, 谓若耳 目之精灵与见 闻之物合也 。感应 , 外物感心 而 谓 来应也 。 ( 苟子集解 ・ ”< 正名 > 。阴阳调 和为之气 , ) 流行不 息, 化生万物 , 得此 天地之 灵气 而生 , 而具 有耳 目等感 人 生
求, 孟子虽承认 是人的天性 , 却并不认为这是人性 : 口之于 “ 味也 , 目之于 色也 , 耳之于声也 , 鼻之 于臭也 , 四肢之 于安佚 也, 性也 , 有命焉 , 子不 谓性 也” < 子 ・ 君 (孟 尽心 下> 。这 )
是非之心 , 人 皆有 , 是人性 。至 于美 味美 色等 感 官欲 人 这
子 的性恶论与 孟子 的性 善 论针 锋 相对 , 独创 成 之 , 犀利 深 刻, 后人 也因此对他毁誉不一 。


自然 之 性
苟子认为 : 生之所 以然者 谓之 性。性之 和所 生 , 合 “ 精
感应 , 不事而 自然谓之 性” < ( 苟子 ・ 正名 》 。所 谓性 , 是 ) 就 人生来如此的特性 , 是人赖 以生存 发 展 的天性 。王先谦 引 杨惊注释道 : 和 , “ 阴阳冲 和气也 。事 , 任使也 。言人 之性 , 和气所 生 , 合感 应 , 使 而 自然 。言 其 天性 如此 也 。精 精 不
第3 O卷 第 9期
2 O 1O 年 9 月






Vo . 0, . 1 3 No 9
S o. e 201 0
J u n lo am ig Unv ri o r a fXi r n ie s
文章编 号 :0 6— 3 2 2 1 )9— 0 5— 2 10 5 4 (0 0 0 0 3 0
文献标识码 : A 延续 的生理本 能 , 最基 本 的人性 , 如< 是 正 礼记 ・礼运 篇》 所言 : 饮食男女 , “ 人之大欲存 焉” 。人从 动物进 化而来 , 人
人生 论的基础 , 人性怎样 , 人就会怎样生存 发展 , 因此 , 不 有
同的人性论 , 就会有不 同 的修养 方法 , 有不 同 的道德 教化 。 苟子为 战国末 年的大思 想家 。他 可以说是先秦 最后一位儒 学大 师 , 也是先秦诸子 学说 的集大 成者 。苟子认 为人 性本 恶, 因而隆礼重法 , 以礼法 来规 范个 体 , 维护 社会 秩序 。苟
关键词 : 自然 之 性 ; 性 趋 恶 ; 人 化性 起 伪
中图分类号 : 2 3 K0 人性 , 中国哲 学 中一个 非常重 要 的问题 。中 国哲 学 是 中的人生论 非常发达 , 至宇宙论也是为人生论 服务 的 , 甚 中 国哲人对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有泛道 德化的倾向 。人性论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