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新加坡ppt课件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新加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135d9002768e9950e73804.png)
1.新加坡成功地运用强制性的中央公积金计划增加了国内
储蓄
2.新加坡的经验表明,政府对一些中央的社会部门比如教
育和卫生部门等进行资助而不至于减缓经济增长是可能的
3.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表明了福利的慷慨给付和国际竞争
标准是能够结合起来的
4.新加坡模式表明财富再分配而不是收入再分配对于公平
发展来说是一个更好的策略
三 、社会保障运行效应
(一)劳动力供求效应 1.中央公积金型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供给 从样本年份数据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中央公积 金供款率与劳动参与率不相关,中央公积金供款率 对劳动力供给没有影响。 从根本上讲,这是由中央公积金型社会保障制度 的特点所决定的。
精选课件PPT
21
2.5.4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精选课件PPT
16
2.5.4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第二节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五、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计划由中央公积金局统一 管理,由劳工部制定有关政策并进行监督。 中央公积金局具有半官方性质,它的主要任务 是确保新加坡居民为养老而进行储蓄。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体制是一种政府集中管理的 体制。
精选课件PPT
22
2.5.4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第三节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
三 、社会保障运行效应
(二)中央公积金运行的福利效应
1.艾伦条件
他认为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制度只有在人口增长率
和工资增长率之和大于市场实际利率时才能实现资
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2.新加坡艾伦条件考察
随着新加坡人口增长率的减缓和工资增长率的下降,
第三节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94f213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3.png)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一、引言新加坡是一个发达国家,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该制度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社会福利,并提供医疗保健、养老金、失业救济等各项福利。
二、医疗保健1.医疗保险制度a.全民医疗保险计划:新加坡实行全民医疗保险计划,居民需要强制参加,并通过工资和资产税的共同缴纳来支付保险费用。
b.公共医疗保险:新加坡设立了公共医疗保险基金,用于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医疗费用补贴。
2.医疗设施和服务a.医疗设施:新加坡拥有一流的医疗设施,包括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以及专科诊所等。
b.医疗服务:居民可以选择在公立医疗机构或私立医疗机构就诊,根据不同的保险计划进行费用结算。
三、养老金1.公积金制度a.公民储蓄计划:新加坡实行公民储蓄计划,员工每月从工资中缴纳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并由雇主进行匹配缴纳。
b.公共养老金:公积金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提供公共养老金,为退休人员提供经济支持。
2.个人储蓄计划a.个人储蓄账户:新加坡设立了个人储蓄账户,居民可以选择将一部分收入存入该账户,用于个人退休金的积累。
b.补贴:会对个人储蓄账户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提高个人养老金的积累速度。
四、失业救济1.失业救济计划a.失业保险:新加坡设立了失业保险计划,对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经济补贴。
b.就业援助计划:还设立了就业援助计划,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2.就业服务a.就业服务中心:新加坡设立了就业服务中心,为求职者提供求职信息、培训和就业辅导等服务。
b.就业援助金:还设立了就业援助金,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
附件:1.医疗保险申请表格2.养老金申请表格3.失业救济申请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全民医疗保险计划 - 一种要求所有居民参与的医疗保险制度,强制性缴纳保险费用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2.公共医疗保险基金 - 由设立的用于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医疗费用补贴的公共基金。
3.公积金制度 - 一种个人储蓄计划,员工和雇主都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公积金,用于养老金的积累。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b44eb54a76e58fafbb00303.png)
(2)最低存款计划
最低存款计划从1995年7月起实施,是为应对新加 坡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确保新加坡人有足够的 储蓄安度晚年,以便他们退休后能维持最基本的 生活水平,同时也能使他们年老时仍能自给自足, 而无需依赖社会救济而设置的。
(标志着中央公积金的使用范围逐步拓宽,保障项目已经 由单一养老保障发展到了包括退休保障、医疗保障、住房 保障和家庭保障在内的综合保障体系。)
➢ 1986年政府允许公积金会员将公积金储蓄投资于有风 险的金融资产。这是中央公积金储蓄首次被允许投资 于证券市场。
(标志着中央公积金的投资工具逐步增多,投资组合更加 灵活。)
雇员按自己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按 月缴费,记入中央公积金局的雇员 个人账户。
雇主按雇员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为 之缴费。
账户设立 个人账户上的公积金积累额=雇员个
人缴费+雇主缴费
55岁以下的存户可以转
移普通户头储蓄,将特 别账户填补至4万新元
公积金账户
,以获得更高的利息。
55岁以后公积金会员个
人账户由三个账户变为 账户转移
➢ 1953年12月通过了《公积金法令》。
➢ 1955年7月,殖民地政府成立了专门管理中央公积 金的中央公积金管理局。中央公积金管理局的成 立,标志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型社会保障制度的 正式建立。
2、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社会保障制度自1955年建立以来不 断发展和完善,其变迁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单一养老保障项目阶段。 (1955年-1965年)
➢ 第二阶段:保障项目扩张和完善阶段。 (1965年至今)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bdc8f9c8d376eeaeaa3189.png)
作为公积金制度的管理机构,中央公积 金局以国家立法为前提,在劳工部制定基本 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 运行,对公积金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和企业 化管理。这包括公积金的汇集、结算、使 用和储存等,对公积金的管理独立于新加坡 政府的财政之外,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公 积金各项费用的收支、管理、运营的情况 透明度很高,有利于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
6·投资计划:中央公积金局还实施了一系列投资计划 以促进公积金资产的保值增值,如“新加坡巴士有限公 司股票计划”、“非住宅产业计划”、“基本投资和 增进投资计划”、“填补购股计划”等。会员可以自 主选择投资于各种类型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基金、 政府债券、房地产、保险等,也可以委托政府进行管理 获取稳定的收益。公积金局在鼓励会员积极参加国家 建设投资的同时,为降低投资风险,还订立了一系列核 准投资保护办法,以防会员的辛苦积蓄付之东流。公积 金存款大部分用于购买政府发行的公债或部分能确保 收益的股票,并以政府实际持有的资产储备作担保。
1955年7月,中央公积金制度正式建立 并实施,同年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公积金的 中央公积金局。建立中央公积金的最初目 的是通过公积金这种强制储蓄制度,预先筹 集个人养老资金以解决国民的养老问题,为 雇员退休后或不能继续工作时提供一定的 经济保障。
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后,为适应社会 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在公积金的使用范围 和用途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断调整放 宽对公积金用途的限制,扩大了公积金的 社会保障功能。
居者有其屋
家庭保障制度 老有所养 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
投资计划
1、老有所养:早在1955年7月,中央公积金局便推 出了养老储蓄计划。新加坡的养老保险采取全部 缴纳的制度,即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为雇员 存储退休金。当公积金会员年龄达到55岁并且退 休账户达到最低存款额(8万新元)这两个要求后, 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若最低存款未达到规定数 额,可选择推迟退休以继续增加公积金账户积累, 或用现金填补差额,或由其配偶、子女从各自的公 积金账户中转拨填补。政府鼓励已达退休年龄但 身体健康的会员继续工作,以使他们积蓄更多的公 积金存款。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782a20e2bd960590c677a4.png)
四、总结
(1)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围绕中央公积金而运作 的一种强制性储蓄性保险制度。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a.适用对象广泛,包括所有新加坡国民和永久居民。 b. 筹资模式为典型的个人账户和强制储蓄制。公积金会 员及其雇主分别按雇员每月收入的法定比例缴交公积金,全 部存入完全积累式的个人账户,强调社会保障的激励机制。 c.为保证中央公积金的运营,新加坡政府规定,中央公积 金结余的99%用于购买国债,政府再以这部分资金改善人们的 住房和其他公益事业。这样,既保证了保险基金的安全性, 又有利于发挥保险基金的功能。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 录
一、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和主要内容
三、社会救济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四、总结
一、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0 世纪50 年代, 新加坡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 : 失业、住 房紧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绝大部分国民没有养老保 障。但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初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提 供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同时 , 新加坡政府认为 , 过分的社会福 利不利于竞争 ,会使人民产生对政府的依赖。因此, 新加坡政 府在体察国情的基础上,本着务实精神立法建立了独具特色的 社会保障体系.
二、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和主要内容
1、养老保险制度:早在1955年7月,中央公积金局便推出 了养老储蓄计划。新加坡的养老保险采取全部缴纳的制度, 即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为雇员存储退休金。 (1).最低存款计划 公积金会员年满55岁时,其退休账户里面必须保留一 笔最低存款。夫妇联合保留最低存款:共同保留最低存款 的1.5倍。当公积金会员年龄达到55岁并且退休账户达到 最低存款额这两个要求后,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新加坡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新加坡](https://img.taocdn.com/s3/m/ea8420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7.png)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新加坡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新加坡1、简介1.1 背景1.2 目的2、模式概述2.1 政策原则2.2 主要特点3、储蓄计划3.1 强制储蓄制度3.2 储蓄计划类型3.3 参与要求4、社会保障福利4.1 养老金制度4.2 医疗保险制度4.3 失业保险制度4.4 工伤保险制度4.5 生育保险制度4.6 住房保障制度5、管理机构与制度5.1 中央社会保障机构 5.2 地方社会保障机构5.3 督导机制6、法律和政策框架6.1 社会保障法规6.2 强制储蓄相关法规6.3 监管政策7、实施效果与评估7.1 社会经济效益7.2 群众生活水平改善7.3 评估方法与指标8、持续改进与发展8.1 长期可持续性策略8.2 社会需求变化要求8.3 国际经验借鉴9、附件9.1 储蓄计划申请表格9.2 参与储蓄计划的个人群体注释:1、强制储蓄制度:要求公民强制参与储蓄计划的政策措施。
2、养老金制度:提供退休福利、年金等的制度。
3、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医疗费用报销、医药补贴等的制度。
4、失业保险制度:提供失业人员生活补助的制度。
5、工伤保险制度:提供工人因工受伤或职业病致残的福利保障。
6、生育保险制度:提供生育津贴、产假等的福利。
7、住房保障制度:提供低收入人群住房援助的政策。
8、中央社会保障机构:负责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机构。
9、地方社会保障机构:负责地方层面社会保障政策的具体执行的机构。
10、督导机制:监督社会保障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履职情况的制度安排。
11、社会保障法规:包括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
12、强制储蓄相关法规:规定强制储蓄制度实施细则、参与要求等的法律法规。
13、监管政策:相关部门对社会保障机构和储蓄计划的监管政策和规定。
14、社会经济效益:社会保障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如减少贫困、促进消费等。
15、评估方法与指标:对社会保障模式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指标。
16、长期可持续性策略:保障社会保障模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新加坡夯实和谐社会的经验——构建以民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新加坡夯实和谐社会的经验——构建以民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e181a6c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4f.png)
新加坡夯实和谐社会的经验——构建以民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加坡夯实和谐社会的经验——构建以民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时间:2013-02-28 [ 大中小 ] 浏览次数: 56[摘要] 新加坡不仅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也是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非常完备的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所秉持的“以民为本”理念,把执政基础深深扎根在基层,重视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家庭作为社会治理基础等做法都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词]以民为本;社会保障;和谐社会作为新兴的发达国家,新加坡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并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完善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著称于世,新加坡经验成为国际范围内理论研究与后发国家学习借鉴的重要内容。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与政策体系(一)全面、适度、以民为本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政策体系,为社会和谐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新加坡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政策立足“以民为本”理念,遵循四个重要原则:一是不推行永久性和无限制的福利制度;二是人们不可以把申请社会援助看作理所当然,但政府应确保不会有人被社会遗弃;三是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协助人们自力更生;四是家庭是重要的支撑网络。
新加坡的组屋、公积金、医疗保障、扶贫济困、民族宗教平等等制度,使这些原则得以充分体现。
1.居者有其屋,保证所有老百姓买得起的住房制度——组屋制度。
组屋是新加坡实行的公共住房形式,由建屋发展局建造,向公民和永久居民出售。
“建造民众负担得起的住房”是建屋发展局一直未变的使命。
建屋发展局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建造组屋,目前共建造99.9万套(其中5万套为租赁形式),84%~86%的常住人口居住在组屋。
组屋制度使得新加坡成为全球唯一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拥屋率的国家。
建屋局通过翻新、改造、整体重建等措施,为旧组屋区注入了活力,在全面提升居民居住品质的同时,保持了老街坊们多年建立起来的深厚凝聚力。
2.由公积金制度、医疗保障、养老助残和济贫扶困等制度构成的完整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d6fd6f27d3240c8447efa8.png)
*家庭保险功能:家庭保险计划(60岁以下会员所设的定期人寿保险) ;家属保险计划(身体健康而又在“公共住房计划”之下摊还住房贷款
的60岁以下会员,目的是保障公积金会员和他们的家庭在遭遇意外或失去工作 能力时,避免因为没付清住屋贷款而失去住屋)
管理费用
主要来自公积金的利息所 得中央公积金局有属于自 己的产业可赚取租金 中央公积金系统式透明的 ,其账户每年都经过国家 审计局审计并对外公开。
投资 增值
公积金会员可以根据政府的要求进行投资, 以获取收益,使自己的储蓄实现增值。
投资 项目
中央公积金基本投资计划、 增进投资计划、
新加坡巴士有限公司股票计划、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
面向所有公共和私人部门的雇员,每 个雇员都是公积金的会员。
凡会员,由雇主和雇员按雇员月薪的 一定比例缴纳公积金储蓄,按月存入 雇员户下。 雇主本人或者自雇者则可自行决定是 否参加。 公积金建立之初,只有18万会员,到 1992年已达210万,包括95%的工商企 业雇员和国家公务员,以及10万个体 业主。
年月 1961
收益率 2.5
年月 1987
收益率 4.34
1963
1964 1967 1970 1974
5
5.25 5.5 5.75 6.5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3.19
3.1 3.77 4.85 4.59
1986.3
1986.7
5.78
5.38
2001
2002
2.5
2.5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激励措施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c1cf0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6e.png)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引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指由主导和管理的一种医疗保险计划,旨在为国民提供全面且负担得起的医疗保障。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为成功和成熟的制度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加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结构、运作和相关政策。
2·主要保险计划2·1 公民保健计划新加坡的公民保健计划是主要的医疗保险计划,为新加坡的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该计划涵盖了基本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和部分药物费用。
所有的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必须强制参加这个计划,并根据自己的收入支付一定的保费。
2·2 公司医疗保险计划除了公民保健计划,许多公司也为员工提供额外的医疗保险计划。
这些公司医疗保险计划通常包括更全面的医疗保障,如门诊费用、牙科费用和视力保健。
公司医疗保险计划的参与通常是根据雇佣合同来决定的。
3·医疗费用和支付方式3·1 医疗费用新加坡的医疗费用主要包括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
门诊费用通常由个人自行支付,而住院费用一部分由个人负担,剩余部分由保险计划和支付。
3·2 支付方式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采用了多种支付方式。
个人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支付保费,公司雇主也会为员工支付一部分保费。
除了保费支付,个人还需为部分医疗费用支付自己的份额,这个份额通常通过现金支付或者使用医疗保险卡支付。
4·医疗服务提供者4·1 医院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以医院为主。
这些医院由拥有和管理,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和紧急医疗抢救。
4·2 私立医生和医疗机构除了医院,新加坡还有许多私立医生和医疗机构。
这些私立医生和医疗机构通常提供更高级的医疗服务和更高的收费,但也吸引了一些个人选择在私立医疗机构看病。
5·政策和改革5·1 医疗保险政策新加坡通过一系列政策来确保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新加坡社 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三种形式分析
![新加坡社 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三种形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e6598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f.png)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三种形式分析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公积金制度、社会救助制度以及社会保险制度。
这三种形式相互配合,共同为新加坡人民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可靠的保障。
先来说说公积金制度。
这可是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呢!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覆盖面那叫一个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在职人员。
就拿我认识的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小李来说吧。
他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每个月公司和他自己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公积金账户缴纳资金。
这些钱会被分别存放在不同的账户里,比如养老账户、医疗账户、住房账户等等。
小李就常常跟我念叨,说这公积金制度让他心里特别踏实。
有一次他生病住院,原本还担心费用会很高,结果大部分都通过公积金的医疗账户给报销了,自己没花多少钱。
他感慨说,这公积金制度真的是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再来讲讲社会救助制度。
新加坡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是为那些收入特别低、生活确实有困难的人群提供帮助。
比如说,有一位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单亲妈妈王女士,她因为身体不好没办法工作,家里的经济状况特别糟糕。
这时候,社会救助制度就发挥作用了。
政府给她提供了一定的生活补贴,还有孩子上学的费用减免。
这让王女士和孩子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孩子也能继续接受教育。
最后是社会保险制度。
在新加坡,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的风险,比如工伤、失业等。
就像我听说的一个例子,有个叫老张的工人在工作中不小心受伤了,好在有社会保险,他不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在养伤期间还能领取一定的补贴,不至于让家庭陷入经济困境。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这三种社会保障制度形式各有特点,相互补充。
公积金制度像是一个长期的储蓄计划,为人们的未来生活打下基础;社会救助制度则像是一把及时的保护伞,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遮风挡雨;社会保险制度则像是一份特殊的保险,为人们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供保障。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确实为很多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未来,也许它还会继续创新和发展,为新加坡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660d9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f.png)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 概述社会医疗保险是新加坡为了保障全体公民在医疗方面的需求而建立的一种制度。
它旨在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辅助保险以及特殊医疗保险等。
2. 基本医疗保险2.1 医疗保险概述基本医疗保险是新加坡人民的基本保障,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必须参加该保险。
它涵盖了基本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手术费用、门诊费用等。
2.2 医疗保险费用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公民和雇主共同承担。
公民需要在每月工资中交纳一定比例的保险费,雇主也需为其员工缴纳一定比例的保险费。
根据个人的收入情况,不同人群的保险费用会有所不同。
2.3 医疗保险待遇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了一系列的医疗服务和待遇,包括就医报销、紧急医疗救助、门诊医疗服务等。
被保险人可以在指定的医院和药店就医,享受相应的医疗服务。
3. 医疗辅助保险3.1 医疗辅助保险概述医疗辅助保险是一种补充保险,用于覆盖基本医疗保险未包含在范围内的项目,例如牙齿治疗、眼部手术等。
它通常由私人保险公司提供,公民可以选择是否购买该附加保险。
3.2 医疗辅助保险费用医疗辅助保险的费用由个人全额支付,而不像基本医疗保险一样由和雇主共同承担。
3.3 医疗辅助保险福利医疗辅助保险的福利范围取决于具体保险计划。
一般来说,该保险可覆盖眼部手术、牙齿治疗、听力设备等项目的费用。
4. 特殊医疗保险4.1 特殊医疗保险概述特殊医疗保险是为了满足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士)的医疗需求而设立的一种保险。
它提供了更广泛的保障和福利,以满足这些人群的特殊需求。
4.2 特殊医疗保险费用特殊医疗保险的费用主要由负担,但个别情况下,需要被保险人部分承担。
4.3 特殊医疗保险福利特殊医疗保险覆盖了更多的医疗项目,如长期护理、残疾人士的康复治疗等。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特殊医疗保险提供了个性化的福利。
附件:本文档无需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不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fc2215f121dd36a22d8286.png)
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使社会保障的 管理运行规范畅通,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低成本的集中基金管理模式、简便高效的管理体制 以及多样化的投资为中国进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提 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富有价值的借鉴。但新加坡与中 国国情不同,因此,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必须在立足于本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 。
社会保障私有化
•社会保障私有化的内涵 社会保障私有化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 种模式。 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规定收益制下 的公共帐户转为规定缴费制下的私人帐户;
二是政府公共部门 的集中垄断性管理转为私人基金公司的分 散竞争性管理。
社会保障私有化的理论基础
从经济学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保障私有化实质上 是凯恩斯主义败阵,古典主义复兴的表现。 早在1889年德国政府就率先创立世界上第一部 《养老、残废、死亡保险法》。社会保障作为一项 制度最终形成是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以美 国1935年罗斯福新政期间制定的《老年退休计划》 为标志。
社会保障私有化作用
第一,社会保障私有化能减少“公共地悲 剧”。 第二,社会保障私有化能实现激励机制与 社会保 障功能 的兼容。 第三,社会保障私有化能通过提高运营效 率来增进社会福利。
首先,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套非常有特色的体系。
1 国民住宅建屋计划 2 医疗保障 3 其他政府计划 : 公共辅助金
1992年7月,推出自雇人士保健储蓄计划。
1994年7月,公积金局再次推出增值保健双 全计划,为那些获得B2级或A级病房护理的 会员,提供索赔顶限较高的医疗保险。
•家庭保障
1982年1月和1989年5月,中央公积金局分Biblioteka 别推行了家庭保障计划和家属保障计划 。
• 教育费用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a52e4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1.png)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一、引言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福利而建立的一套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方面。
二、基本医疗保险1:国民医疗保险制度- 设立目的与原则- 参与条件和申领流程- 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和报销- 医疗保险待遇范围和限制2: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三、失业保险1:失业保险制度概述- 设立目的和原则- 参与条件和申领流程2:数字化平台和职业培训计划- 提供就业信息和在线培训资源- 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咨询和重新就业计划四、养老保险1:公积金制度- 设立目的和原则- 缴费制度和比例- 公积金的使用和提取2:长期护理保险- 参与条件和申请流程- 长期护理保险金的支付标准和期限- 长期护理服务提供者的认证和监管五、工伤保险1:工伤保险制度概述- 设立目的和原则- 参与条件和申请流程2:工伤赔偿和康复- 工伤赔偿的计算标准- 提供康复服务和职业重新适应计划六、社会救助1:社会救助制度概述- 设立目的和原则- 参与条件和申请流程- 救助金的支付标准和期限2:特殊救助计划- 针对特定困难群体的救助计划- 提供住房、食品和其他基本生活需求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国民医疗保险制度(MediShield Life):新加坡的全民医疗保险计划,旨在为新加坡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2:公积金制度(CPF):新加坡的强制性储蓄计划,雇员和雇主都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薪水到公积金账户,以供养老、住房和医疗等用途。
3:长期护理保险(ElderShield):新加坡的长期护理保险计划,旨在提供对于患有严重残疾或需要长期护理的人的金钱援助和护理服务。
4:工伤保险(Work Injury Compensation):新加坡的工伤保险计划,旨在为在工作中受伤或生病的雇员提供赔偿和康复服务。
5:社会救助(ComCare):新加坡的社会救助计划,旨在为低收入户和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经济援助和支持服务。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感悟与启迪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感悟与启迪](https://img.taocdn.com/s3/m/bdfbd40ef12d2af90242e603.png)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感悟与启迪谭弘发去年岁末,我有幸参加了市里组织赴新加坡学习考察,其花园般的城市面貌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文明气息,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强有力的支撑手段,使我感触很深,启发很大。
新加坡根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自助原则,建立了以中央公积金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和民众生活的安全网。
总的来讲,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强制参加为原则。
新加坡立法强制推行全民公积金制度,规定所有公民都要参加公积金储蓄,从自己的劳务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存入个人公积金储蓄帐户,供家庭保障和投资理财之用。
高度强制性要求雇主和雇员参加,使全体雇员都为自己的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积累了基金,降低了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
2、以自立自强为理念。
就世界惯例的社会保障而言,可以说新加坡政府是不太重视救助、救济式社会保障(包括社会福利)的,政府主要是为国民搭建就业平台,保障就业岗位,鼓励国民积极就业,以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引导国民靠自己的奋斗而致富,政府不养懒人。
会员公积金存款额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工作收入,而非来自社会的再分配。
为了获得可靠的社会保障,只能立足于国民自己加倍努力工作,争取更高的收入,才可能存入更多的公积金,体现了自立自强理念。
3、以全民保障为目标。
除军队、警察和小部分高级公务员之外,新加坡所有的企业职工和绝大部分公务员和政府机构雇员都参加了公积金制度。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有90%的国民住上了由政府建造并提供购屋补助的“组屋”。
4、以严格管理为保证。
为保证中央公积金的安全运营,新加坡政府规定,公积金的管理独立于财政之外,使公积金成为独立稳定且信誉高的储金。
同时,还组建了全国统一的中央公积金局,专门负责公积金的汇集、结算、使用和储存,实行严格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基金的高度集中管理,保证了基金的安全,同时也为政府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社会保险学新加坡的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学新加坡的社会保险](https://img.taocdn.com/s3/m/cdda836476c66137ee061991.png)
使他们积蓄更多的公积金存款。会员也可用退休时提取 的公积金存款,向公积金核准的保险公司购买年金保险, 然后每月领取一笔生活费。 • 随着中央公积金使用范围的逐步放宽,为避免公积金过 多用于住房、医疗、教育等其它项目支付而影响养老金 的积累,确保会员有足够的存款保障晚年的生活,1987 年,中央公积金局推出“最低存款计划”。规定公积金 会员在年满55岁提取公积金存款时,必须在其退休账户 中保留一笔存款作为最低存款,最低存款额为3万新元。 1995年,公积金局对该计划进行修订,将最低存款额提 高至4万新元。
新加坡的
社会保险
小组成员: 张露、唐子媛、陈清秀
• 项目设置 • 运营管理 • 改革进程 • 结论
社会保险的建立
• 新加坡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 利两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强制实 施个人储蓄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构成,是新加坡社 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对无 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成员给予救助,如对低收 入家庭发放住房补贴、生活救济和救助金等,它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辅助部分。
者平均获得50%的医药津贴;二是住院费用。政府对公立
医院按病房等级提供经费补助,病房等级越低,医疗津贴
越高。
3.居者有其屋——独具特色的新 加坡住房保障制度
• 政府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基本国 策,在立国之初就提出了“居者有其屋”
的口号。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指出:
“我们将全力以赴去达致我们的目标: 使每一个公民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家。”
2.解决病有所医——独具特色 的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
储蓄医疗保险 3M计划
保健储蓄
(Medisave)
(完整word版)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完整word版)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d2877502d276a201292ed3.png)
论新加坡与瑞士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对社会保障制度做个解释: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新加坡是典型的储蓄型国家代表,它们的社保制度特征是:(1)依法实施。
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由雇主与雇员双方按规定比例缴纳保险费,政府不提供任何资助。
(2)个人账户积累.劳资双方按比例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以职工个人名义存入个人账户,在职工退休或有其他生活需要时,将该费用连本带息发给职工个人,以化解各种社会风险。
新加坡1955年开始实施中央公积金制度,同年,成立了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养老储蓄制度。
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包括养老、住房、医疗的制度;同时,还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些规定或补充办法逐步完善扩大的公积金的使用范围,以适应当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从倡议至今,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0年到1955年7月为初创时期。
第二阶段从1955年到1965年为磨合时期。
第三阶段从1965年8月到1994年7月为调整发展时期。
第四阶段从1994年底至今为改进完善时期。
50多年来,这一制度经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已由一项简单的老年储蓄计划逐步演变成向社会所有人提供养老保险、住房保险、医疗保险、资产增值、家庭保险等广泛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央公积金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中央公积金制度是政府将储蓄这种传统的个人保障方式上升为国家行为产物,是一种强制储蓄计划,无收入再分配互济性,缺乏社会互助功能,而社会成员责任共担,互助共济恰恰是社保本来意义和重要功能,正因中公积金受到国际上非议,甚至把他同等强制性“强制性个人储蓄存款”同时由于国民个人收入差别,很容易导致会员之间在公积金存款上差距悬殊,进而导致保障待遇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CPF特征
v 1、得到政府、雇主、雇员三方的大力 支持。其中,政府不提供任何补助,但 对雇主和雇员的缴费予以免税,并对基 金提供最后的依托。
v 2、帐户中的钱都是以资金形式存在 的。
v 3、个人帐户没有人与人、代与代之 间的转移。所允许的帐户转移仅限于子 女对帐户资金不足的父母的自愿填补。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三)中央公积金费率规定
雇员年龄
35岁及以下 35-45 45-50 50-55 55-60 60-65
雇主 雇员缴纳(占 综合缴纳(占
缴纳 工资%)
工资%)
13 20
33
13 20
33
13 20
33
11 19
30
6 12.5
18.5
3.5 7.5
11
向各个帐户的分配 情况 普通 特殊 医疗 帐户 帐户 帐户
22 5 6 20 6 7
18 7 8 15 7 8 10.5 0 8 2.5 0 8.5
65岁以上 3.5 5
8.5
0 0 8.6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龄 雇主替员工 员工自己缴 总缴交率
缴交率
交率
55岁以下
• •
55~59
12% 6%
20% 10%
32% 16%
•三个账户积累必须专项使用, •每个员工公积金积累最低需8.2万新元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2、医疗帐户 v 17.5 %为医疗帐户,主要用于为自
己以及作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的配偶、子女、父母和祖父母支付 住院或门诊费用。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3、特殊帐户
v 10% 为特别帐户,退休前不能拿走, 专用于养老 。主要用于老年生活费 和特别急需之用。成员到55岁可以 一次性提取。
批准的保险项目和投资项目、支付教育费用以及向
父母的退休账户进行填补性转移支付等。这些投资
都要通过中央公积金局指定的托管人来进行。托管
人的资格通过托管法的规定来决定。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新加坡养老保障 •1、新加坡养老体系 v 中央公积金帐户——特殊帐户和普通帐户 v 老年保障盾牌计划——长期照顾的老年人 v 住房养老——限于私人建造的商品住房 v 家庭和个人养老。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四)公积金存款利率
v 公积金存款的利率是由政府决定的。普通账户和 医疗账户的存款利率,都是新加坡四家主要的国内 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算术平均值。特别账户 的存款利率则稍高于这个名义利率,原因是这个账 户上的存款的期限较长。
v
55岁以下的会员可以动用普通账户中的存款进
行公积金局指定的投资。包括购置政府组屋、政府
v 中央公积金局设有一个总部5个分部,共 700人 。
v 由董事会和总经理领导。董事会由10人组 成(政府2人,雇主2人,工会2人,专家4 人),设主席、副主席各1人。董事会主席 和总经理由劳工部委任,任期3年。管理费 用相当基金的0.5%,1993年行政开支为 5700万新元。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5.社区、家庭和个人养老
v 居家养老 v 日托养老 v 机构养老
•苏州模式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二)新加坡医疗保障
v 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 v 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 俗称“3M” v 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1.保健储蓄计划
v 设立于1984年,是一项强制性的全国储蓄 计划,也是新加坡医保体系的基础。
v 每个有工作的人,包括私营业主,都必须 将每月收入的6%~8%存入设在公积金局的个 人保健储蓄账户,用于支付本人及直系亲属 的住院费用,直至退休。每月的缴费由雇主 和个人各承担一半。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历史背景
v 古称淡马锡。公元七世纪时被称为「海城」, 8世纪建国,属 印度尼西亚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亚柔佛王国的 一部份。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一直是英国在远东的转口 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化为直辖殖民地。 1959年新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国保留国防、外交、 修改宪法、颁布”紧急命令”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并入 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二)中央公积金帐户分类
v 参加中央公积金的成员都有三个账户: 普通帐户 特殊帐户 医疗帐户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1、普通帐户
•Ordinary account
v 72.5%为普通帐户,可从中提款用于购房、
教育甚至个人投资。 按规定,成员可以用公积金的存款投资于股票
和证券,该股票和证券是中央公积金局经有关专 家推存且认为风险较低的,投资所得的红利和利 息计入本人账户。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3.健保双全计划
v 1990年推出,专门帮助国民支付重病或长期 慢性疾病的医药开销,由个人自愿投保,政 府指定的商业保险公司承办,保费从个人保 健储蓄中扣除,缴费标准随年龄逐渐递增。 由于这一计划保费合理、保额可观,目前的 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0%。(相当于中国某些 地方的大病保险,如重庆农民工,现已合 并。)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v 2006年11月,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颈骨 受伤的高女士正在新加坡公立的国大医院接 受治疗。虽然住院费很昂贵,高女士自己没 有工作,可她一点也不犯愁。
v 因为她可以使用她丈夫保健储蓄账户里的 钱来支付医疗费。每个月,高女士丈夫的工 资都会扣除一部分存在他的保健储蓄账户里, 这些钱会积累起来,足够用来支付他家人的 医疗费用。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 新加坡养老保障制概述及历史沿革
•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的建立
v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 1953年通过公积金法案,1955年成立中央公积金 局并颁布了《中央公积金法》。1957年开始新加坡 政府正式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
v 其计划对象是需要长期照顾的新加坡老年人 口,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并帮助他 们支付因严重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引起的相 关费用支出。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老年保障盾牌计划(eldershield)内容
v 覆盖对象:除非个人选择退出,所有参与 CPF的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在年满40时都 自动纳入eldershield计划中。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2)最低水平规定
v 2003年最低数额要求被设定为80000新元, 逐步增加到2013年的120000新元。
v 如果退休者没有达到最低数额要求,允许个 人使用自己财产来填补最低数额要求,但最 高不能超过最低数额的50%。
v 还有就是最低数额也可以通过配偶或子女的 中央储备基金补足。
v 4、帐户存款与享受待遇之间存在着正 比例的直接利益关系,以鼓励职工努力 工作。
v 5、提供退休前和退休后的服务。投保 人在退休前就可以享受这一福利,比如 用存款买住房。
v 6、CPF计划涉及的面非常广,是国家 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一些重大经济政策 的补充。如通过公积金存款,增加储蓄, 推迟消费,控制通货膨胀等。
v 组屋是由新加坡政府出资为普通收入居民 建造的公共房屋,大致相当于我国的经济适 用房。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以房养老”模式
v (1)允许符合条件的组屋拥有者出租全部或者部 分居室来换取养老收入.
v (2)对于一些居住在原来较大面积的已退休的夫 妇来说,如果子女长大成人并且已经搬到他处居住, 老年夫妇可以将现有住房置换成面积较小的住房, 以大换小后获得的净收入用作老年日常开支,或者 投资一些风险小的产品来获得收益。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概述
v 面积-总面积大概650平方公里 v 人口-超过500万人,华人76%,马来人15%,印度人6%,其他
民族3%)
v 城市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航道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 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 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约60个小岛组成,其中 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 高海拔166米。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3)养老金替代率
v 一般人在退休时普通帐户的存款还能剩下 十分之一(相当工资的3%),加上一直专款 存储的特别帐户(相当工资的10%),其存 款的本息合计,可够支付15年的养老金,养 老金标准相当退休时工资的20%~40%。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3.老年保障盾牌计划
v 主要针对新加坡的老年人口,目的在于对老 年群体提供额外的保障和长期收益。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四、新加坡中央储备基金体制结构
•(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筹资来源
v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是政府、雇主和雇员共 同参与的强制性储蓄性保险。按公积金法规 定,凡工薪收入者,无论是公务员、职员, 都要参加中央公积金计划,向中央公积金局 (Central Provident Fund,简称CPF)按归定足额 缴纳公积金,连个体商贩也要参加该计划。 公积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
第七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2、中央公积金中的养老提供
v 10%为特别帐户——专门用以养老 v 55岁以后,其个人账户变更为退休账户和医
疗账户两个,其成员在中央公积金计划账户 内的数额达到最低规定后,可以提取部分积 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