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仓央嘉措诗传》书评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c7bc6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f.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是一部由作家张爱玲所著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红尘为背景,讲述了一对情侣在红尘中的离合与重逢。
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广受读者喜爱。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感悟颇多。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着男主角李逸风和女主角张梅的爱情展开。
他们在红尘中相识、相知、相爱,然而却因为一些误会和隔阂而分开。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痛苦之后,他们最终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小说通过对他们之间情感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爱情的坚韧和执着,以及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红尘的描绘,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困难。
红尘中的人们都在为生活奔波,为情感挣扎,为理想追求。
他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却依然坚定地前行。
这种对生活的态度令人感到深深的敬佩,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意味着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执着追求,最终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
正如小说中的男女主角一样,他们虽然经历了分离和痛苦,但最终他们还是重逢了。
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此外,小说中对爱情的描写也让我深受触动。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它能够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在红尘中,爱情也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和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初心,最终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
总的来说,读完《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
小说通过对红尘的描绘和对爱情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人生中的种种矛盾和困难,以及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
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让我对爱情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在最深的红尘里找到自己的幸福。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f42434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8.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是一部由作家张爱玲创作的小说,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备受读者喜爱。
小说讲述了一对情侣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最终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的故事。
这部小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回味无穷。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雨的女孩和一个叫做小风的男孩。
他们在大学时相识相知,一起经历了青涩的爱情和无尽的争吵。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最终分开了。
多年后,小雨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而小风则成为了一名知名的作家。
两人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们的心中始终有着对彼此的思念。
小说以小雨和小风的重逢为线索,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逐渐揭示了两人分开的原因以及彼此心中对对方的感情。
小雨和小风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始终没有忘记对方。
在最终的重逢中,他们才意识到彼此才是对方心中最重要的人。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感人的情感。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对话,将小雨和小风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小说的情感之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
小说的主题是关于爱情与成长,作者通过小雨和小风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磨难,以及对爱情的追求和坚守。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情感和命运让人感同身受。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生活和爱情产生深刻的思考。
小说的结尾十分感人,小雨和小风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他们用心灵的相互理解和包容,重新点燃了彼此心中的爱火。
作者通过小说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即无论经历怎样的挫折和困难,爱情始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小说,它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成长的意义。
读完这部小说,让我对爱情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小说,它将一直陪伴在我的心中。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故事简介50字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故事简介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4eb4f9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d.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故事简介50字示例文章篇一:《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感动的故事。
它讲述了人与人在复杂尘世中再度相遇的奇妙缘分。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敏。
有一天,她和我讲起了她爷爷奶奶的故事。
她爷爷年轻的时候啊,被派到很远的地方工作。
那时候交通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一走就好像和家人断了联系似的。
她奶奶就天天盼着爷爷回来,可爷爷在外面也是身不由己。
小敏说,她奶奶每天都会坐在院子门口,看着那条小路。
就像一只守望着归巢的鸟,眼神里全是期待。
那时候小敏还小,不太懂奶奶为什么老是坐在那里。
她就跑去问奶奶:“奶奶,你为啥老坐这儿呀?”奶奶就笑着摸摸她的头说:“等你爷爷回来呢。
”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小敏长大了些。
有一年过年,家里突然来了个陌生又熟悉的老人。
小敏当时有点害怕,躲在妈妈身后。
后来才知道,那就是爷爷。
爷爷回来的时候,奶奶正在屋里做饭呢。
爷爷走进屋子,轻轻叫了一声奶奶的名字。
奶奶一下子愣住了,锅铲都差点掉在地上。
她转身看到爷爷,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他们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对方,仿佛时间都停止了。
小敏说,那一刻她好像明白了什么叫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就像两颗漂泊了很久的心,终于又找到了彼此的港湾。
我听着小敏的讲述,心里也很感动。
这就像我看过的那些老电影一样,两个相爱的人经历了无数的磨难,最后又走到了一起。
这难道不是一种很美好的事情吗?在生活里,我们也会有这样的重逢。
比如说和很久没见的小伙伴。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在活动现场看到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当时我特别惊讶,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他看到我也是眼睛一亮,我们立刻就跑向对方,就像两只欢快的小兔子。
我们开始聊天,说起小时候那些调皮捣蛋的事情,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就像是一朵枯萎的花又重新绽放。
它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让人感动。
无论是亲人之间,还是朋友之间,这种重逢都充满了力量。
它让我们相信,不管距离有多远,不管时间过了多久,那份情谊始终都在。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https://img.taocdn.com/s3/m/14bf2f00f78a6529647d534a.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仓央嘉措,藏传佛教六世达赖喇嘛。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故事是永远无法解开的谜题,他写下世间最深情的诗篇,他演绎世间最美的情郎。
他成为整个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之一,他在三百年前感动了无数人,三百年后,他依然再感动着如今的世人。
传说中,他是莲花生大师转世,他精通世间最深奥的佛法,却用最质朴的诗句广为布道。
他拥有世间最尊崇的身份,却又深入最深的红尘。
他“质本洁来还洁去”,他用生命,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佛法之美。
白落梅,原名胥智慧。
栖居江南,简单自持。
心似兰草,文字清淡。
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
作品常见于《读者》等杂志。
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已出版作品《恍若梦中一相逢》《烟月不知人事改》《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恨不相逢未剃时》。
仓央嘉措是一个不得不读的人,仓央嘉措的诗歌亦是不可不读的经典。
白落梅用世间最美的文笔,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他的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讲述一个真实并唯美,质朴又深情的仓央嘉措。
缘分安排我们在最不经意的时刻相遇,命运安排我们在最缠绵喜悦的时刻分开。
正如一直被命运摆布的仓央嘉措,他没权利选择自己的身世,也没权利选择自己要走的路。
若没有发生那次动荡,今生今世,他也许只能枯坐在布达拉宫的那张佛床,守候着一座不曾属于自己的孤城,叨念着难解的佛经,在黄昏来临时偷偷望一眼天边的夕阳,夜深人静的时候,吟唱几句已成为过往的情歌。
任他再有才情,再有气度,再有魄力,没有自己的舞台,一切都是枉然。
“众生万相,情怀不同,人生际遇不同,神往的地方也不同。
有人痴迷江南水岸、冷月梅花的清越,有人贪念大漠风光、萧萧易水的苍凉。
有人喜欢在老屋的窗檐下做一场潮湿的梦,有人却愿意背井离乡,去探寻古老荒原埋葬的因果故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乡,有从小长大的故乡,也有心灵的故乡。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以各种方式走进西藏,也有各种人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https://img.taocdn.com/s3/m/8a7112c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1.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有人说,人的一生会遇见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暖了流年。
有人说,年少时不能遇见太惊艳的人,否则要么一生全是她,要么是关于她的全部记忆。
世界上最幸运的事莫过于:众里寻你千百度,蓦然回首,你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抬眼的惊喜,温情,醉了最美的四月天,痴恋,氤氲了花事流年。
世界上最幸运的事莫过于:你曾从我心中走失,却又在红尘深处遇见,你那合掌一笑的温柔,是我等了三生三世的暖。
如果,在对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你,然后,牵手走过人生的山高水远,阅过世间的繁华三千,该有多好!如果,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遇见,你爱上我时,恰巧我也喜欢上了你,然后牵手看风清云淡,知人情冷暖,该有多好!如果,和你相逢,是在无涯时间的旷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正好你来,正好我在,凝眸的瞬间,已一眼万年,该有多好!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心里装满了我,而我的眼里也全是你,中间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天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就站在我的面前,而我却不能去爱你。
虽爱你爱到痴迷,却不能有半句说给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爱你如初,你念我如故,却不能陌上牵手。
相思相望难相聚。
一生一代一双人,直教两处销魂。
你是泊在我窗前的那抹白月光,是我浓墨重彩要落款的相思。
我能忍住去见你,却忍不住去想你。
你是开在我梦中,一朵娇艳的红玫瑰,我能听到你那一声无奈的叹息,却接不住你眼角那颗失落的泪滴。
我穿过蒹葭苍苍,走过大唐水榭,逆着时光奔你而来。
深秋里,为你种下的那一抹嫣红,一腔柔情,却只能放飞在你的梦里。
多想,在开满栀子花的山坡上,深深的爱过一次再别离。
将这次清澈的相逢,温情的相拥,典藏在流转的光阴里。
多想,在开满丁香花的夜晚,将那抹浅浅的想,深深的念,在时光里绽放岀玫瑰色的花瓣,幽幽暗香拂面,芬芳着记忆,旖旎了诗篇。
如果,今生有幸拥有你,我要珍惜每一刻与你相处的日子,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我在你耳畔晨钟暮鼓,你在我眼里温柔如初。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e1774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5.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古代,讲述了两位不同身份的男女,他们之间的爱情被时间和空间所隔断。
男主角是一位贫苦书生,他为了报答恩人而穿越时空来到现代。
女主角是一个成功女强人,她一直在追逐事业的成功,却对爱情保持着怀疑和戒备的态度。
两人在现代重逢,他们因为一本神秘的书而开始了一段纯真的爱情之旅。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男女主角身份的设定以及他们在红尘中的经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男主角从一个贫穷的书生变为现代成功人士,他心灵的洗涤和成长过程让我深受感动。
他虽然身世卑微,但是对待爱情却一直保持着执着和诚实的态度。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赢得了女主角的信任和爱情,最终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与心爱的人在一起。
女主角则展现了现代女性对爱情的怀疑和戒备。
她被现实和社会的压力深深影响,一直保持着对爱情的抵触和疑虑。
但是在与男主角相处的过程中,她发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力量,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态度。
她学会了放下过去的包袱,真心对待感情,最终和男主角重逢在深红的红尘中。
除了人性的复杂,小说还通过对红尘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红尘是一个象征着世俗繁华和尘世纷扰的舞台,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其吸引和控制。
小说中的男女主角也被红尘的烟火所迷惑,但是他们通过对爱情的坚持和对心灵的洗涤,最终战胜了红尘的干扰,实现了自己的爱情和罢休。
这种对红尘的思考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以及如何在红尘中保持纯净的心灵。
在小说中,作者还通过描写爱情的力量,传达了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是纯粹而无私的,他们相信爱情的力量,坚持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
而其他人的爱情却被现实的利益和社会的环境所束缚,经受着各种考验和挣扎。
作者通过对爱情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挖掘,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以及人性的弱点。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是一部让人动容的小说,它通过讲述一个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向我们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人性的弱点。
通过对人性的复杂的描写和对红尘的思考,小说深入人心地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27d8ca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5.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相关推荐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篇1相信很多人对《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还记忆犹新,也让“白落梅”这个名字和众多的读者永远的连在了一起。
作者的文风的确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因此有读者有读者称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日前,读到《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这本作者的最新作品,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这本书让人关注至少来自三个方面。
一个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人,白落梅。
她也有这种自信。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曾在自己的个性签名上写到:多少繁华成旧梦,人间重现白落梅。
作者写这本书后曾许下一个心愿:愿山河静美,盛世长宁。
可以说,作者与这本书的主人公仓央嘉措是真正可以“隔空对话”的。
作者写过林徽因,写过张爱玲,写过纳兰容若,都是足以表明作者的慧眼和仓央嘉措的幸运。
第二方面,就是这本书的传主——仓央嘉措。
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如果说他作为喇嘛是永远活在藏族人民心中的,那么他作为诗人又是可以活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人民心中的。
所以书中说,那么多转世的喇嘛,我们偏偏记住的是仓央嘉措。
那是因为他是一位情僧,一位动人心魄的情僧。
通过本书,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他的身世,我们就会觉得更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读者难以忘怀的不是他的宗教高度,而是他对红尘深沉的眷念,对情爱的不能割舍。
第三个方面,就是仓央嘉措的诗歌作品了。
这本书附有《仓央嘉措诗歌全集》,这是中国诗歌历史中的永恒经典。
仓央嘉措作为一个宗教界的首领,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
他的诗歌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充分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苦与乐、行与思、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达到了一流诗人的水准。
惟愿,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重逢
![惟愿,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重逢](https://img.taocdn.com/s3/m/4324430b31b765ce050814a2.png)
惟愿,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重逢惟愿,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重逢曾经那个世间最美的情郎,雪域的王,被光阴的苔藓覆盖,有一天慢慢被人遗忘。
有关他的传说,他的情事,他的佛缘,他悲欣交集的命运,在无常的岁月里,只道寻常。
仓央嘉措,一个叱咤风云、掷地有声的名字。
他的一生,是一册让人穷尽岁月亦不能读懂的经文。
在荒芜的雪域,在寥廓的圣湖,在宽旷的神山,他沉静似水,静卧如佛。
他原只是遥远天边、清贫门户里的孩童,因了转世之说,顺从了命运的迁徙。
倘若可以,他宁愿和心爱的姑娘,在开满格桑花的村庄里放牧写诗,与牛羊白云相依,和草滩溪水对话。
如此,便可以不必接受众生朝拜,远离万丈荣光。
他曾在云端之上,俯视众生,亦在最深红尘,爱恨交集。
他曾化身千百亿,寂寞修行,只为度化世人,却始终舍不下风花雪月的情爱,割不了锦绣如流的人间。
弱水三千独取一瓢,姹紫嫣红独守一色,凡尘百相只爱一人。
而他,则是“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也许,在空无的世相里,无明灭,无来往,亦无众生。
又或许,这世间并无可度之人,亦无可度之心。
多少人,不辞万里,跋山涉水,只为将他寻找。
明知此生无缘得见,却还要为一句美丽的诺言,痴心不改。
只因他是俊雅的佛,是最美的情郎,是一生的珍惜。
你可知道,仓央嘉措,并没有失约。
他的肉身,他的魂魄,早已远离滔滔世海,化作世间每一株灵性的草木,每一条悲伤的河流,每一片聚散的云彩,每一粒飘忽的粉尘。
前世因,今生果。
世俗的一切,荣华或清苦,慈悲或冷漠,我皆谦逊喜爱。
我亦不过是凡人,在尘世经受生老病死,离合悲喜。
不为途中与谁遇见,亦不想和谁死生相共。
我曾说,此生最美的修行,则是焚一炉好似春风亭园的香,喝一盏远离名利交织的茶,听一首风光无际的曲,想一个静若莲花的人。
过尽漫漫人生,值得珍爱的,回忆的故事,还剩几多?放下一切执念吧,于幻灭无常的光阴里,寻一处宁静的地方,简单地栖息。
像莲花一般,浅吟低唱,清雅无尘。
此生,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分离,又在最深的红尘里,和你重逢。
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仓央嘉措
![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仓央嘉措](https://img.taocdn.com/s3/m/6fa64da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9.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仓央嘉措《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白落梅用世间最美的文笔,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他的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讲述一个真实并唯美,质朴又深情的仓央嘉措。
——他的故事是永远无法解开的谜题,他写下世间最深情的诗篇,他演绎世间最美的情郎。
01这人间,最风尘、最苍茫、也最无情,明明给了我们栖身的角落,心却无处安放。
02是否有那么一个地方,你不曾来过,初次邂逅却有阔别经年之感。
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尘一土,都在梦里呈现,带着一种隔世的陌生与熟悉。
03佛在每个人身上,都写下了无字经书,只待有缘人去解读。
佛给每一片土地,都设下了深刻的谜语,只待有缘人去猜测。
04无论一个人的心有多辽阔,可以收留多少故事,到最后都要还给岁月。
05有人说,这世间的风景,非要亲历才会有深刻的感触,而我却以为,梦里抵达的地方,同样可以真实刻骨。
06每个人都有过青春年少,都有过一段灿若烟花的爱情,虽然短暂,却永生难忘。
这世间,可以卷土重来的事情有许多,但逝去的时光和错失的情感,却是一去不复返。
07转世轮回早已在三生石上写好,走过岁月的忘川,谁也不能选择自己未来的命运。
08很多年前总是会期待在开满栀子花的山头与某个有缘人可以有一段清澈的相遇也许有一天真的相遇真的携手走过红尘陌上直到某一天我们又孤独到将彼此忘记09我曾说,此生最美的修行,则是焚一炉好似春风亭园的香,喝一盏远离名利交织的茶,听一首风光无际的曲,想一个静若莲花的人。
过尽漫漫人生,值得珍爱的,回忆的故事,还剩几多?10流水一梦,遍地春远。
搁笔之时,写下一首小诗,不是为了淡淡送离,也不是为了刻意将谁记起。
只是在浅色光年里,想要宽容地珍惜。
世事苍茫浩荡,愿人世间万物生灵,都可以随遇而安。
11弱水三千独取一瓢,姹紫嫣红独守一色,凡尘百相只爱一人。
而他,则是“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也许,在空无的世相里,无明灭,无来往,亦无众生。
又或许,这世间并无可度之人,亦无可度之心。
初三散文: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初三散文: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https://img.taocdn.com/s3/m/3f48951f2af90242a895e57c.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散文的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欢迎阅读。
也许有过去/也许只有/在回忆里才能再见你/红尘如泥/而我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相遇/又在风轻云淡的光阴下/匆匆别离/也许我还是我/也许你还是你/也许有一天/在乱世的红尘里/还可以闻到彼此的呼吸/那时候/我答应你/在最烟火的人间沉迷/并且/再也不轻易说分离/——白落梅落梅,这些天,我在读你的仓央传记《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都是在安静的夜里,泡了茶,碧绿通透的,上面漂浮了小小的白色茉莉。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以及窗外的那剪月光。
就这么静静的,不知是月光陪着我,还是我伴了月光。
寂寂长夜,就这么兀自欢喜。
其实我知道,是因为你在。
因为,仓央那最美的情诗在。
西藏,于我一直是一个遥远的传说,那里有纯粹干净的天空,迎风飘扬的格桑,洁白的羊群,圣洁的莲花开放,酥油茶飘香,那些古老的经幡,目光澄澈执著的信徒。
总是让我不由心生感动,不是因为慈悲的草木,而是因了那些坚定的信仰。
仓央,以前也只是见过散落于世的一些文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亦知道他是个执著多情的人。
落梅说他拥有世间最尊崇的身份,却又深入最深的红尘。
他“质本洁来还洁去”,他用生命,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佛法之美。
也是个简单纯净的人,渴望平凡的生活简单的爱情。
落梅,在读仓央的时候亦是在读你,我最喜欢的江南女子。
想起你,荒原里也会盛开出繁花,而我的心就渐渐的低了下去,百转千回。
我的掌心温暖有力,内心坚定执著,是生在北国的女子,而你,是江南清丽。
我爱极了的江南,爱了江南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亭台楼榭,爱了江南所有的颜色。
只是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江南有了你,让我对于江南的想象才如此动人。
只是江南和西藏,到底相隔有多远?有人说,仓央是藏传佛教中最富盛名的达赖,闻达于世人的上师。
白落梅,是汉传作者中最富盛名的美文作者,闻达于读者的女子。
以前以为从未谋面的人,不可能会有交集。
后来才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候会因为某个微妙的感动,而心意相通。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白落梅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白落梅](https://img.taocdn.com/s3/m/fe93ca1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d.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白落梅很多年前,喜欢席慕容的诗。
那时候总是会期待,在开满栀子花的山头,与某个有缘人,可以有一段清澈的相遇。
也许后来真的有了,也许真的携手走过红尘陌上。
直到某一天,我们又孤独到将彼此忘记。
流年日深,许多事已经模糊不清了。
我们总说,如果没有遇见你,或许日子过得有些平淡,但是却宁静安好。
这人间的因果宿命,早有安排,而每个人,都有一本定制好的命册,不容得你我随意删改。
我们都应该相信,世间万物,皆有情缘。
哪怕顽石劣土,枯草朽木,只要给予阳光雨露,给予慈悲关爱,无不让人感受到自然造化的神奇,以及上苍赋予它们的使命。
所以在西藏,我们都愿意认同那些信众的说法,相信每一只牛羊都有情感、每一株草木都有灵魂、每一片流云都有眼泪,而山川河流、飞禽虫蚁,都有其不可言说的佛性与尊严。
仓央嘉措,亦是万物之中的一粒微尘,但他却是一粒让众生感动的微尘。
捧读他的情诗,就像是与一场伤感的温柔相遇,我们被柔软的爱深深砸伤,却一往无悔。
每一天,都有人跋山涉水将他寻找,只为一厢情愿的诺言。
每一天,都有人为他点燃一盏酥油灯,在佛前长跪不起。
仿佛必须要以这样痴情的方式,才可以换得一次擦肩,一个回眸。
却不知,仓央嘉措这个人间活佛,早已幻化为尘,只为与众生,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而我们,再无须守在某个荒芜的渡口,或是日落的菩提树下,痴痴地将他等待。
既是听信因果,当知人生缘起缘灭,来来去去,离离合合,不可强求。
流水一梦,遍地春远。
搁笔之时,写下一首小诗,不是为了淡淡送离,也不是为了刻意将谁记起。
只是在浅色光年里,想要宽容地珍惜。
世事苍茫浩荡,愿人世间万物生灵,都可以随遇而安。
也许有过去也许只有在回忆里才能再见你红尘如泥而我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相遇又在风轻云淡的光阴下匆匆别离也许我还是我也许你还是你也许有一天在乱世的红尘里还可以闻到彼此的呼吸那时候我答应你在最烟火的人间沉迷并且再也不轻易说分离第一卷但曾相见便相知探寻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总是会在茫然失措之时,这样情不自禁地问自己。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6f2e7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9.png)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仓央嘉措诗传》是关于西藏著名文学家仓央嘉措的一部传记。
该书从仓央嘉措的生平、家世、文学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震撼和启发,产生了很多思考。
首先,仓央嘉措这位诗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品学兼优,在文学创作上也非常有天赋。
然而,由于受到了家族纷争和政治斗争的牵连,他的一生饱受磨难和困苦。
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难和追求。
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他用诗歌为自己寻找到了一片宽广的天空。
仓央嘉措的诗歌语言美丽动人,铿锵有力。
他的诗作流露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感,表达了他对生活和爱情的热爱。
他的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感慨,读来让人心生共鸣。
他的诗作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诗歌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让人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但是仓央嘉措的诗歌并不张扬,他的诗作中有很多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价值观。
他在诗中强调尊重自然、崇尚真理,呼吁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他的诗作中融入了藏传佛教的元素,强调了人的内心修养和追求内心真实的重要性。
他用诗歌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追求自由的生活。
《仓央嘉措诗传》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
仓央嘉措这位诗人的一生非常不易,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动人,充满了对生活和爱情的热爱,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他的诗歌中融入了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价值观,让人们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感慨,让人们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被仓央嘉措的诗歌和他的人生所打动,也对诗歌这种表达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仓央嘉措诗传》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伟大诗人的一生和创作,感受到他的思想和情感的力量。
这本书也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兴趣。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作文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6b101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7.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作文红尘如泥,而我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相遇。
窗边,我靠着;窗外,你寻着。
——题记万里云山,长风冷月。
雪域的王,草原上最美的情郎。
他十五岁前曾经拥有的一切都要匆匆离别,甚至没有一声“再见”。
没有一句挽留,因他不曾到“我走了”。
他只是靠着窗边,窗外风景一晃而过。
仓央嘉措,这个300年前叱咤风云的王。
不过,现在是一个俊朗的少年。
他15岁,离开那年。
史书上没有记载仓央嘉措离开门隅故乡——西藏的一角住着门巴族时的季节。
不过我想,应该是秋季吧,恐怕只有秋季才懂这样的离情吧。
仓央嘉措要去拉萨,你何曾知道,他是六世达赖,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他可曾知道,他这一生,注定要在佛床上度过,注定要超度众生;他可曾知道,这天大的惊喜,使他要与心爱的邻居姑娘、母亲、族人们永远的告别。
因为他要去布达拉宫——为了迎接大唐公主在1300年前的公元7世纪建成的。
一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后在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西藏政教合一的通知中心。
三年,三年的时间,他成了活佛。
年轻的男子,受万人敬仰的佛。
真的是佛吗?连自己都拯救不了的佛,是济救众生的佛吗?三年,不止一次地打开窗户,询问他自己,活佛吗?他不自由,因为他是佛。
他渴望自由,因为他是情僧。
在这些年里,他学习经书,本就有灵性的仓央嘉措更是突飞猛进。
这时候,他想着,他念着,那即便从窗外看去也遥远的故乡。
他想着窗外的鸟儿,想让他捎去一封信,那信上是在酥油灯下写的情诗。
让它捎去,去给遥远的门隅。
可是,鸟儿虽然有翅膀,可它也被囚在了这偌大华丽的宫殿里,没有自由,不要离去。
红尘里,母亲来看他了。
那花白的头发,捎来了一个消息:他那心爱的邻村姑娘嫁于他人。
他怨啊,那与他说盟说誓的姑娘,怎如此狠心!可是,他可知道,那与他在窗子看格桑花的姑娘,日日在开满格桑花与厮守红尘人们的谩骂。
守着没有希望的约定,不顾一切只是空想的约定,是怎样受不住的,是怎样的苦衷。
或许那与他相爱的邻村姑娘,还时常望着那窗外的格桑花。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1200字读后感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1200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e0c5a1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3.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1200字读后感《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本书讲述了仓央嘉措的人生传奇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1200字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一座古城,如一本难以解读的诗经,神圣而又刻骨铭心;一位僧人,将无数多情的种子,洒遍这篇荒芜的土地,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值得万千人跋山涉水将它找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甘愿放弃功名利禄,放弃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只愿同佳人一起携手戏红尘。
有时候,爱上一座城,不只是因为里面住着某个喜欢的人,爱上一座城,也许只是为城里的一道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的老宅,或许为的仅仅是一座城。
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以前的我,一直对大漠孤烟,雪域高原,萧萧易水的苍凉心存偏见,只向往江南水岸,石桥杨柳,冷月梅花的清越,而此刻的我,多想做一个布达拉宫的无名朝圣者,独行在悠长的石阶,要么跳出红尘万丈,与他共赴苦堤道场,要么在最深的红尘里,对镜理红妆。
三百年前,他出生在那片神圣古老,与世无争的土地上,出生在那美丽宁静远离喧嚣的小村庄。
其出生之日,有七日同升,黄柱照耀的异象。
也许,在未出生之前,就注定看一生的身不由己。
在他两岁的时候,被秘密安置当地在巴桑寺学经。
十五岁那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正和心爱的姑娘在秋天的山头观赏红叶,牧着牛羊想象着未来。
当他突然得知自己就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当他被这从天而降的幸运砸中时,这个十五岁的孩子,怎经得起这天大的诱惑呢?他几乎是一路哼着情歌,做着美梦,走进这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来参加者坐床大典的。
年幼的他以为,只要做上这佛床,他就能拥有天下,爱自己所爱的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只是人生往往事与愿违,他只不过是第巴桑结嘉措的傀儡,第巴手下独揽西藏大权的棋子。
经历了五年的囚禁生活,失恋的痛苦和傀儡的生涯,二十岁的他,内心开始蠢蠢欲动。
也许他梦中注定会有一场美丽的戏梦。
仓央嘉措诗转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转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23cf31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8.png)
仓央嘉措诗转读后感读后感一嗨,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仓央嘉措的诗转,哎呀呀,那感觉真的是太奇妙啦!仓央嘉措的诗就像是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门,轻轻一推,我就被卷入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思绪的漩涡。
他写的那些情诗,哇哦,真的是让人心里痒痒的。
每一句都好像是在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让我忍不住跟着他的节奏一起跳动。
比如说那句“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 这得是多矛盾又多迷人的一种心境啊!他在权力和爱情之间徘徊,那种纠结和渴望,我好像都能感同身受。
还有那些关于思念和等待的诗句,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在爱情中苦苦挣扎的灵魂。
他们在黑暗中守望着那一点点的光亮,期待着爱人的归来。
有时候我读着读着,都会不自觉地眼眶湿润,心想这爱情咋就这么折磨人呢?不过呢,读仓央嘉措的诗也不总是那么伤感啦。
他也会用很俏皮的语言来表达爱意,让人忍不住噗嗤一笑。
就好像他在跟你说:“嘿,亲爱的,别跑,快到我怀里来!” 这种感觉真的是又甜蜜又有趣。
读仓央嘉措的诗转,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情感的大冒险。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又沉醉在那美丽的文字里无法自拔。
朋友们,你们要是还没读过,赶紧去试试,保证让你也像我一样,被迷得五迷三道的!读后感二嘿,亲!来跟你们唠唠我读仓央嘉措诗转的感受哈。
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没抱太大期望,想着不就是些古诗嘛,能有多惊艳。
结果,哎呀妈呀,我被啪啪打脸了!仓央嘉措这老兄写的诗,那叫一个绝!每一行字都像是有魔力一样,把我紧紧地吸住了。
他笔下的爱情,不是那种腻腻歪歪的,而是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忧伤。
就像他说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听到这句的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得是多纠结的内心才能写出这样的话呀。
而且哦,他的诗里还有好多对生活的感悟。
有时候觉得他像是个看透了世间万物的智者,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了最深刻的道理。
读着读着,我就会忍不住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也这样。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1200字读后感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1200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ea243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4.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1200字读后感1500字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它讲述了一对相爱却无法在一起的情人,经历多年的分离后,在最后终于能够再次相见的故事。
这本小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以及人生的无常。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小亮和小雨。
在他们相遇之初,两人对彼此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然而,由于他们都身处于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满了阻碍。
小亮来自贫困家庭,而小雨则是富家女,在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下,两人最终被迫分手。
尽管如此,他们的爱情从未消退,他们时刻都在默默地思念着对方。
多年后,小亮和小雨再次相遇。
他们都已经经历了各自的生活,但他们仍然深深地爱着彼此。
尽管他们在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苦难的岁月后,他们的感情依然坚不可摧。
这一次,他们决定不再被外界的压力所左右,勇敢地选择在一起。
这个故事让我深思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小亮和小雨本来是彼此命中注定的邂逅,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不凡的。
然而,命运却让他们分开了,让他们经历了多年的痛苦与悲伤。
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坎坷,他们的爱情却未曾减退,反而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即无论遭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爱情的力量都是伟大而强大的。
它可以让人们面对任何艰难的事情,它可以让人们变得无所畏惧。
小亮和小雨的爱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时刻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它还深入探讨了社会和家庭对个人幸福的影响。
小亮和小雨之间的分离源于他们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容忍。
社会的阶级差距和家庭的期望使得两人无法在一起。
这个故事让我思考社会对个人选择的限制和束缚,以及个人应该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坚持和勇敢。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让我认识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内心,相信爱情的力量,无论遭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也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念。
小亮和小雨的故事告诉我,爱情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的,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够最终获得自己渴望的幸福。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有感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1163c0d981c758f5f61f67ef.png)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有感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非常喜欢这么一句话,那么就让身体行走在旅行的道路上,让灵魂遨游在书的大海中吧!《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落梅用世间最美的文笔,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他的诗歌完美地结合,讲述一个真实又唯美,质朴又深情的仓央嘉措。
优美笔触和唯美措辞迷离了我的双眼,而大师的佛法和深情,撼动了我的心。
一直对大漠孤烟,雪域高原,萧萧易水的苍凉之感心存偏见,而此刻的我,多想做一个无名朝圣者,追随他的足迹,感受一下红尘万丈的深情。
7月开启了青陇之旅,我们打理行囊去追寻前世的他,无论是否遇见,我们都是被他所救赎过,三百年过去了,他又几经转世轮回,修炼成了什么?我们驱车来到了青海湖,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
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碧绿的琼浆随风荡漾,让人痴迷。
蓝天、白云、黄花、醉人的色彩绽放了我们的心花,惊艳了我们的灵魂。
策马奔腾在青海湖的环湖路上牵引着我们无尽的遐想,当年飘然远去的仓央嘉措,是否真正找到了心中的幸福,湛蓝的湖水可曾进入他那诗意般的胸怀?“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不正是仓央嘉措的追求吗?那么我追求的人生又是什么呢?是理想信念,还是一条自己也不知道结局但却一定要走下去的路。
走过青春年少,岁月不依不饶,而今已而立之年,在这份职业中默默的奋斗了十几年,或许还配不上奋斗这个词,有的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未来充满了迷茫,或许跟我从事的工作有关吧!,不是机械式的重复,却胜似机械的重复,有时却理不清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也许人生本就是一场身与心的耐力考验,心若静,思维则清晰,身便可舒展。
这尘世,纷纷扰扰,有真有假;不苛求,不奢望,给自己一份淡然的心境,给自己一份宁静的气魄;任一起一落的情愫,随缘随喜,便可岁月静好!有一种岁月叫慈悲,因为它懂得,在这寥廓的人间剧场,一个人要从开场走到落幕,是多么不易。
读白落梅文章有感
![读白落梅文章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1c414fa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a.png)
读白落梅文章有感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白落梅《仓央嘉措诗传》有感一首悠远唯美的那一世:《那一世》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读了几本她的书唯读到这本结束几天我都没有写感受我在深深的感动痴迷在那个三百年前的轮回里,不知从何写起而今又想记下这美妙的几笔去回味我心中的仓央嘉措。
见与不见---仓央嘉措《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就像戏剧一样拥有了爱情并为此倾注了一生的命运写下最美的诗篇只有深深拥有过真爱的人才有这样的体会读过仓央嘉措的诗你的内心会震撼或许有人责备一个修行的人怎么能拥有爱情?或许有人不解一个活佛又怎么敢背弃职责?当我读到他为了他心爱的琼吉卓玛决意放弃活佛的身份我感叹这是何等的勇气因为这比放弃荣华富贵要难的多因为他放弃的是生命他将受到的是戒律惩罚和辱骂当我读到他豪情万千的半夜离开布达拉宫去约会心爱的姑娘寻找自我的时候我佩服他的勇气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他在干什么将会有什么后果然而他依然决然的做自己试问世间男子有几人能做到自我做到随心?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只有他才能写出这么美这么深情的诗句一种无奈和满身责任的纠结这精美的诗句!!我更喜欢下面的几句: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爱上写作文主要人物
![爱上写作文主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6366cc4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e.png)
爱上写作文主要人物“也许有过去,也许只有在回忆里才能再见你。
红尘如泥,而我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相遇,又在风轻云淡的光阴下匆匆别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也正是因为扉页上的这句诗触动了内心深处那久违的感动,从此,我开始对这本书,抑或是书中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有独钟。
在这个纷纭的人世,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洗澡在佛的光芒下,雪域高原的子民,磕长头直立在山路,只为祷告心中的神赐与自己这一世的安宁。
仓央嘉措,一粒飘浮在这片土地上的微尘,从生下来已经开始,在叛逆无人知晓世事时,就要背负着前世的责任和债约、荣辱与信仰。
这不禁让我觉得,我们以为可以更改的宿命,原来是那么的不可背弃,所以总觉得自己活得身不由己。
一个出生在门隅的普通孩子,一份理所当然的人世自由,却因金瓶掣签,因了前世的负担,被所有人,被命运,推上了权力的风口浪尖。
当所有人直立在脚下,当布达拉宫无上的荣光淋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就已经或许了他此生就可以舍弃人间情爱,渡船至莲花彼岸。
凤凰于飞这个西藏的传奇,这个雪域高原的王,却不是因为他的早年,他的创举,而是因为他的诗情。
有人说,在布达拉宫,他是雪域高原的王,在拉萨街头,他是人间最美的情郎。
一个抛下清规戒律,勇于追求自己的爱,勇于表达自己的爱的西藏活佛,在三百年的滚滚洪流中,黯淡了星辰,而他,也喟叹了世人。
在白落梅女士的叙述里,我们似乎看见,在治者俗尘的圣湖旁,一个披上绛红袈裟的僧人坐于着,双手念诵,他就是那么的波澜不惊,纷乱的世界惊吓没法他的清宁。
三百年,多少繁盛丁年,春华秋实,而他,却似乎随着人们的记忆,裹在了最深的红尘里,只等候有缘人与他遇见在斑斓的岁月中。
在了解仓央嘉措之前,我所知的,只是他的一首诗——《见或不见》,那字里行间的告白,怎能不让人体会到上师内心深处的深情款款?“默然,相爱。
寂静,喜欢。
”正是这八个字,动容了三百年。
“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到,你念经中的真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仓央嘉措诗传》书评
在图书馆里遇见它的时候,它静静的立在一隅。
待在图书管理员为它划分好的藏书区域,对啊,它是写的仓央嘉措的生平。
那白色的封面,好似西域长白山上的雪花,干干净净却又冷漠疏离。
一小节《不负如来不负卿》: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也让读者简明扼要的了解了这个不同的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这个藏传佛教中最富盛名的达赖,这个闻达于世人的上师。
在青藏高原流传的仓央嘉措,是藏民心中的仓央嘉措,被于道泉、曾缄等翻译过的仓央嘉措,是汉译者的仓央嘉措,被广大网友广泛传播的仓央嘉措,是网友们心中的仓央嘉措,被白落梅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的仓央嘉措,是白落梅的仓央嘉措。
但终究没有一个,是仓央嘉措的仓央嘉措。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一千个作者就有一千个仓央嘉措。
不同的人看他就有不同的理解,他是圣僧,抑或是情僧,又或者他自己也没有搞清楚他到底是谁,是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那个叫做门禺的地方的一个情郎,是布达拉宫里伴随着青灯古佛的六代达赖,还是醉酒在那个灯火迷离的小酒馆的宕桑汪波。
也许我们这么多年以来都对他误解了,但终究也只是我们对他的误读。
白落梅的《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里总是散发着看不透的禅意,却也写出了很多禅和佛也猜不透的红尘意,如她所说,虽说人生寂寥,但生者终究欢愉,唯有死者沉默无声。
若能生在仓央嘉措的那个时代,若能彼此相识一场,
也不辜负今生,但我认为,生命的出现与消逝总是冥冥之中就有安排,今生人今生事而已。
感性之中有佛性,佛性之中有人生,人生之中有真情,这就是白落梅笔下的世界。
只是这个世界,太美好,美好的脱俗了,而与这真实的世界有了太遥远的距离,更近乎幻梦了。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更是如此。
她笔下的仓央嘉措,沾染了太多的红尘意味,有了太多她自己的情感,似乎与真正的仓央嘉措有着差距,但是真正的仓央嘉措又是怎样的我们也无从知晓,但是我们知道,他曾深深陷入这红尘中无法自拔,白落梅曾说她不愿在这红尘里逗留,但是想来谁又可能真正的脱离红尘,也正因了这红尘,白落梅才得以在这最深的红尘里与仓央嘉措相逢,漫漫人生难得逢一知己,哪怕这错开的时间与空间,哪怕曾经的时光已经逝去,也无法真正掩盖住她笔下的仓央嘉措的光芒,人生多少故事,才能酿出阴差阳错的遗憾,我们导演着一幕幕剧,看透生离死别,却也仍旧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
白落梅的文字,清新脱俗却又拒人百里之外,字里行间透露着疏离的意味,但是,由她描写出来的仓央嘉措,却又有血有肉,游弋于红尘之中。
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的时候曾说:“如果今生将永远囚禁在这座华丽的宫殿里,那么请将我交还给前世,或许我还可以再选择一次,再经受一次转世轮回。
”人世纷纷扰扰,谁又能说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抵御万千风尘?仓央嘉措和白落梅都是深入红尘的智者,却都被这深深的红尘所愚弄。
而最明智的做法,便是顺从红尘,遵循各自的缘法,让被误读的,或者被感动的,一如既往。
世人皆有慧眼,皆有机缘,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至于传道者如何
描绘,那是传道者的事情,与悟道者无关。
人们会原谅白落梅笔下的仓央嘉措,原谅他身为佛,仍贪恋人间情爱所犯的错。
白落梅说,纵然被烟火呛的泪流满面,也要策马扬鞭,纵浪行舟,孤注一掷,不留后路。
愿你我能在这最深的红尘里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