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复习资料(三)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期末总复习提纲 浙教版
地球与宇宙第一节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扩展知识: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08千米2,地球的体积约为1.083×1012千米3)3.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那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答:(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先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4)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第二节知识点一..地球仪:1.纬线和经线:(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2.经线和经度(1)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
(3)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3.东西半球的划分(1)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2)西半球(向西走):20°W—160°W—180°—160°E东半球(向东走):20°W—0°—20°E—160°E(3) 160°—180°永远属于西半球;0°—20°永远属于东半球。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一、前言浙教版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本文将对浙教版初中科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二、核心知识点总结1、生命科学(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功能。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能量。
(3) 人体八大系统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4)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物质科学(1) 物质的三种形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不同形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物质的三态之间转化的条件是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3)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4)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5) 酸碱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判断酸碱反应是否发生。
3、地球与宇宙科学(1) 天文知识包括星座(星座)、star(星星)、planet(行星)等概念,以及solar system(太阳系)、galaxy(银河系)、universe(宇宙)等结构。
(2)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对地球产生潮汐作用。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对地球的气候、昼夜交替等现象有重要影响。
(4)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
(5)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存在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冰川中,水循环将水资源不断循环利用。
4、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2)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非可再生能源包括化石燃料、核能等。
(3)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类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地球、宇宙、空间科学 (共55张PPT)
3.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D.①②③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就是岩石圈
B. 地球内部圈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C. 软流层属于地幔层的一部分 D. 岩石圈和软流层合起来称为地幔
12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浙 教版科 学中考 复习: 地球、 宇宙、 空间科 学 (共55张PPT)
课堂练习(一)
(1)经线和经度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圈,所有经线长度一样。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以东的 180°属
于东经,用“E”
作代号;以西的 180°属于西经用“W ”作代号。
(4)东西 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5)纬线和纬度:
(6)纬线:纬线都是圆圈,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一样。赤道最长,由赤 道向两极逐渐缩 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4
一、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地球仪和地图
(7)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 N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 ,用 S ”作代号。 (8)③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划分的界限为 30°和 60°。其中低纬度地区范围为 0°~30°N 和 0°~30°S;中纬度地区范围为30°N ~60°N 和 30°S ~60°S;高纬度地区范围为 60°N ~90°N和 60°S ~90°S。 (9)东西半球的划分 ①习惯上以(20 °W)和(160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②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 (10)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天文地理部分浙教版 中的文档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第一部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主题一、人类生存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5种方法)(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3)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结果:出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2、地球仪和地图1)经线和纬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
也称子午线。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
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首先知道地球东西半球是以东经1600和西经200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的;看天体的平面图应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和经纬网应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平面示意图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也叫地图的基本语言)主题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太阳和月球:1)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
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
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和宇宙 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略第二节略第三节:太阳与月球1、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月球(卫星)2、太阳:本身能发热、发光,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达1500万℃.(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平时看到的形状)、色球层、日冕层.(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1998年开始为第23个周期.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耀斑。
3、月球: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本身不发光,平时看到的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1)月地距离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四百分之一;(2)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四百分之一;(3)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4)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高原和山脉,暗黑的是广阔的平原;(5)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造成.(6)月球没有大气层,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7)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跳高跳远第四节:观测太空1、天空中的亮星大多数是恒星。
2、星座是天空中的区域,全天星座88个。
3、星等:星星的明暗程度。
星等越小星越亮。
最亮的星属第一等星,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为六等星。
4、记住几个重要的星座的形状: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
5、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四季变化时斗柄指向随之改变:斗柄东(左)指,天下皆春;斗柄南(下)指,天下皆夏;斗柄西(右)指,天下皆秋;斗柄北(上)指,天下皆冬;北极星位于北天星空的正中间,是北半球晴朗夜晚指北最好的标志,全年可见。
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利用北斗七星的斗前二星的连线,向斗口方向延伸5倍距离即是。
6、星图:简明地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浙教版科学地理知识点汇总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球”形的。
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
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球形的看法。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5艘海船,用3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从此,人们便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
20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
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
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千米,极半径为6356.76干米,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恼40075千米和39941千米。
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
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2、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都是圆,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众多的经线和纬线如何区分?人们采取了给经线和纬线标定度数的方法,这就是经度和纬3、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问、图例。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大范围的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浙江初中科学 初一初二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总结
初中科学知识点整理初中科学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一、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20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人类生存的地球:水、大气、土壤二、生命科学(~50分)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人的健康与环境三、物质科学(~13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60分)常见的物质物质的结构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与能源第一部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主要在第一册第三章、第二册第四章)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与宇宙1.地球形状和大小①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有不同的观点。
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海面是曲面;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③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和地球的两极方向的半径6357千米相比,只长了21千米,仅差0.33%,地球看起来很圆。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①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称子午线。
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②运用经纬网的定位方法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
3.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①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②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和月球①太阳自己能发光发热,它的半径是地球的109倍,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是地球的1/4。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没有大气和水。
5.观测太空①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星空分成很多个星座。
著名星座有大熊座、小熊座、天鹰座、天琴座、天鹅座、仙后座和猎户座等。
②认识著名恒星:北极星、牛郎星、织女星、天狼星。
③学会使用星图,了解当地的四季星空。
6.月相①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②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归纳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归纳1.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和叶镶嵌等都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2. 太阳是一颗气体星球。
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3. 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4.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在光球层发生)、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5. 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6. 太阳活动的影响: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干扰指南针)、影响地球气候(紫外线增强、洪涝)和无线电短波通讯(电离层)。
7.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不能直接观察太阳。
8. 光年是指 ______,恒星之间的距离用______单位。
9. 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和月球(卫星)。
10.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山脉和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11. 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没有空气、水和生命,但有矿产资源。
12. 环形山的形成原因:陨石撞击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13. 月球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的原因是:月球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
14. 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不能传声;无雨、雪、风等各种天气变化;在月球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15. 月球上不能做的事情是:放风筝、打雪仗、游泳、种蔬菜。
16. 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17. 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所以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可以在月球上跳很高;跳很远;举更重。
地球和宇宙+复习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 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在月球表面物体 所受的重力是地 球上的1/6
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北纬66.5°)及 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冬至日夜长达到—年中的最小值,目北极圈及以北地区 出现极夜现象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下列与太阳或月球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太阳黑子的周期为11年 B,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日冕层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耀斑 D. 月球跟地球一样具有大气层
A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2."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成功登月。"玉兔 "月球车在无大气的月面上行走时,可能 遇到的考验是()
教学分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第04章 地球和宇宙(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地球和宇宙复习课目录【知识网络构建】【考点专题梳理】考点1 地球自转与公转比较考点2 昼夜长短变化考点3 日食和月食形成原理1.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的形成(1)当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三个天体成一线时,日食便会发生。
月球阻挡了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阴影,使某些地区不能接受到部分或全部阳光。
至于观测者看到太阳被遮盖了多少,则要看他们身处的地方相对阴影的位置。
如观测者在半影区内,他们会看到日偏食,而身处本影区的人会看到日全食(如图1)。
(2)有些时候,月球距离地球较远,它的本影不能抵达地球,即月球不能完全把太阳遮盖,在这种情况下,身处伪本影投影区的人仍会看到一圈太阳的光环,这便是日环食(如图2)。
2.月全食、月偏食的形成(1)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
地影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
(2)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是只受到部分太阳光直射的地方。
(3)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本影和半影区,这就产生月食现象。
(4)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月球一部分进入本影,另一部分在半影区时,就会发生月偏食。
3.日食与月食的比较(1)原理不同。
日食是太阳光被月球遮住而看不到;月食是月球在地球的影子中,没有光照射而看不到。
(2)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同。
日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月食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3)发生的时间不同。
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4)开始的部位不同。
日食总是从太阳西缘开始,到东缘结束;月食总是从月球东边缘开始,到西边缘结束。
(5)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
日食持续的时间短,一般只有几分钟;月食持续的时间长,有时可长达一个多小时。
(6)看到的范围不同。
地球上只有较小地区的人会看到日食;而半个地球上的人都会看到月食。
4.月相和月食的区别(1)月相是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所看到的月亮被照亮部分的圆缺变化;月食是地球挡住照射在月球表面的太阳光,而使月亮部分或全部变暗。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课课件第4章地球和宇宙本章复习
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
方法透视 识别月相时要注意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区别:上弦月的 右侧明亮,下弦月的左侧明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发 生时的农历时间及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用下表 表示:
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倾斜
形状:椭圆形
地
地 规律 球
轨道
轨道面为黄道面,与赤道
球的
面呈23.5°的夹角
与绕 宇日 宙运
动
周期:约365 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太阳直 射点的变化而变化
影响
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上除赤道
外,各地在昼夜交替时,白昼的 时间夏天要比冬天长
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
概念:月亮的阴晴圆缺(形态变化)
定义: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 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日食 地日 球食 与和 宇月 宙食
类型:日全食、日 偏食、日环食
产生的原理 定义: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
月食
类型:月全食、月偏食
产生的原理
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
太阳系:太阳、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 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 地 球 与
方法透视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大,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产生磁暴、极光现象等;还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 人类的生活,甚至危及星际航行。
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
例4 【湖州中考】2012 年8 月6 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
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
陆火星。2013 年下半年,我国“嫦娥三号”卫星携带“月球车”遨 例1 [ 湖州中考] 如图4-1,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
第4章地球和宇宙复习(PPT课件(初中科学)36张)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 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110倍) 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 ,
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
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地球到太阳和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太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四章
《地球与宇宙》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了解宇宙、银河系、太阳系的基本组成和概况; 2.了解太阳、月球的结构和基本形态特征; 3.知道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它们带来的现象; 4.日、月、地三者位置变化产生的月相、日食、月食。
一、宇宙、银河系、太阳系的基本组成和概况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它转 动的八大行星(包括环绕行星 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 体(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 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 系。
初八
十六
廿二 下弦月
廿三
月相形成的原因
1. 月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 2. 日、地、月的相对运动而造成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
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有规律性的变动, 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呈 现规律性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
月相的变化规律
月相名称
新月
农历出现时 间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冥王星、谷神星、阋神星 数量众多,主要在火星和木星轨道间运转
由彗核、彗发、彗尾组成;公转周期长。
固态空间物质与地球大气摩擦而发热、发光的现象
1、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水星 2、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海王星 3、体积最的行星—— 木星 4、最明亮的行星—— 金星 5、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 地球 6、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火星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精品资料)
浙教版科学全六册知识点汇总目录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第2节实验和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温度的测量第5节质量的测量第6节时间的测量第7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熔化与凝固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4节升华与凝华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质的酸碱性第7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与制作第1章科学入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实验二温度计的使用实验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第2章观察生物实验一观察蚯蚓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四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第3章地球与宇宙制作一制作小型地球仪制作二活动星图的制作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七年级(下册)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2章运动和力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节机械运动第3节力的存在第4节力的图示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6节摩托擦的利和弊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第2节新生命的诞生第3节走向成熟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5节植物一生第6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日历上的科学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实验与制作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章运动和力制作制作水火箭实验测量平均速度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嫁接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实验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制作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八年级(上册)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密度第4节水的压强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第2节天气和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风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运动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路图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5节变阻器的使用第6节电压的测量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8节电路的连接实验与制作第1章生活中的水实验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制作制作飞机机翼模型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植物的向性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一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二用龟压表测电压实验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八年级(下册)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2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2节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的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实验与制作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②氧气的制取和氧气性质研究③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④观察木质茎的结构⑤装备直流电动机模型⑤安装和研究楼梯灯线路九年级(上册)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本质第3节探索碱的本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金属的性能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变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内能和热量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实验与制作土壤酸碱性测定碱和盐的性质杠杆的工作原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剖猪的心脏九年级(下册)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地球的诞生第2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3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进化与遗传第5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宇宙的起源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验与制作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②观察酵母种群③制作血管栓塞模型④制作生态球⑤设计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与方案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浙教版中考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中考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中考科学知识点总结包括:
1. 物质科学:主要涉及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能量的转化等方面。
2. 生命科学:主要涉及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等方面。
3. 地球与宇宙科学:主要涉及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重力和地心引力、太阳和月球等天体的运动和结构,以及恒星、行星、星系和宇宙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知识点如下:
物质科学:包括物质的构成、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物质的性质、运动和力、能量及其相互转化、光和色等。
生命科学:包括细胞和组织、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生理卫生、健康与健康的生活、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
地球与宇宙科学:包括地球的运动、太阳系和月球、恒星和行星、宇宙中的物质、空间科学和天文学等。
此外,浙教版的科学中考还会涉及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
同时,对于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素养的考查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想了解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建议参考当年的中考说明和考试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考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
观察生物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a 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b 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a 列举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a
知识点一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知识点二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
光孔,用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部位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夹住。
(4)调焦: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要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装片);然后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5)观察: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便于边观察边记录。
4.物体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知识点三生物的分类
1.常用的生物分类方法是将生物从高到低分为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植物可分成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五大类。
知识点四常见动物
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
2.营养方式:摄取现成有机物(异养型)。
3.分类:动物可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1)脊椎动物是高等的动物
形态结构特点常见动物
鱼类水生,用鳃呼吸,靠鳍运动,体表覆鳞片,体温不恒定淡水:鲫鱼、鲤鱼海水:带鱼、鲨鱼
两栖类身体裸露,幼体水生,用鳃呼吸;成体陆生,用肺和皮
肤呼吸,体温不恒定
青蛙、大鲵、蝾螈
爬行类陆生,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蛇、扬子鳄、蜥蜴
鸟类体表覆羽毛,用肺呼吸,体温恒定鸡、鸭、天鹅、丹顶鹤
哺乳类体表被毛,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狗、猫、东北虎、金丝猴、大熊猫
(2)无脊椎动物
形态结构特点代表动物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水螅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血吸虫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蛔虫
环节动物身体分若干体节蚯蚓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乌贼、田螺
节肢动物身体、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其中的昆虫是动
物界最大的类群
蝴蝶、蝗虫
棘皮动物成体辐射对称,幼体两侧对称,体表有棘状突起,具有
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海星
知识点五常见植物
1.营养方式:绝大部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自己养活自己(自养型)。
2.分类:根据有种子或无种子,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植物类别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代表植物
无种子植物藻类没有根、茎、叶
孢子
海带、紫菜苔藓类有茎和叶,没有根地钱、葫芦藓蕨类有真正的根、茎、叶蕨
种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种子
桃、梨、苹果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松、柏、杉
知识点六真菌的主要特点
1.营养方式:分解现成有机物(异养型)。
2.分类: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多细胞真菌,如霉菌、食用菌。
第2讲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考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
细胞的结构学会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b 知道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a 运用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c
细胞与生命活动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a 说出细胞的分裂的特点及其意义 a 说出细胞的分化的特点及其意义a
组织、器官和系统
知道组织是如何形成的,说出动、植物的主要组织a
描述器官、系统的组成a
知识点一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1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地刮几下;(4)把刮下来的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
(5)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慢慢放平,避免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滴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
(7)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把洋葱鳞片切成小块;(2)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1滴清水;
(3)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其仔细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知识点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形态:生物界有各种各样的细胞,一般在几微米至几十微米之间,洋葱表皮细胞
为长方形。
3.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细胞的结构功能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比较
动、植物细胞均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树木的“顶天立地”)
液泡:里面有细胞液,我们榨的果汁液就是液泡里面的液体。
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植物的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知识点三细胞的生命活动
1.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意义:单细胞生物个体数增加;多细胞生物个体内细胞数目增加;产生生殖细胞。
2.细胞生长: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多细
胞生物能不断生长的原因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2-1-c-n-j-y
3.细胞分化:子细胞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知识点四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所形成的细胞群。
2.(1)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名称组成功能举例
上皮组织上皮细胞保护、分泌人的口腔上皮、腺体结缔组织分布广泛运输、支持骨组织、血液、肌腱
肌肉组织肌细胞收缩、舒张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脑、脊髓
(2)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名称组成功能举例
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洋葱鳞片表皮
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
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
行光合作用
番茄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