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文化PPT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使官学处于时兴时废、若有 若无的状态。但总的来说还是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的。
2、晋代中央学制分为国子学和太学两种,前者限五品以上贵 族子弟入学,后者为平民子弟所设。
3、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以北朝为盛,北魏太学也设五经博 士,学生为州郡所派。
(6)数
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 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 化的运动规律。命、卜、相 三术。
2、西周教育的特点:
(1) 是一种文武兼备的教育。
(2)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
(3)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即 “学在官府” 是西周教育制度的显著特征 。
学校分国学(中央官学)和乡学 (地方官学)两类。 天子所设大学叫“辟雍”(商周 时是中央高等学府又是祭祀场 所),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泮 宫”(学校前半环雨水而得名)
2、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一批私学大师,如老子、孔子、孟子、墨 子、庄子、荀子等,不仅在《论语》、《孟子》、《墨子》《荀 子》等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的教育资料,还出现了像《礼记·学记》 《礼记·大学》《荀子·劝学》等教育专著。
墨 子
老 子
孔 子
庄 子




(四)战国时期教育的典型代表——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建于战国时齐 国的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 它是齐国统治者设立的国 家养士机构,凭借国家的 财力、物力养士,绵延达 一个半世纪之久,几乎集 中了当时各家各派的学者。
3、关于商代学校的记载: (1)商代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学”。
学校分为大学和小学(或称右学和左学),“殷人养国 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2)教学内容丰富,有礼乐、宗教、军事、 书数等
(二)西周的教育
1、西周教育内容—— “六艺”
(1)礼
礼: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 育)。五礼:吉,凶,宾,军, 嘉 。(《周礼》)
(2)乐
乐:音乐。六乐 :云门、大咸、 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
(3)射
射:射箭技术。这五种射技为: 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 仪。
(4)御
驾驶马车的技术。 包括鸣和鸾 、 逐水车 、过君表 、逐禽左 等
(5)书、数。
指书法(书写,识字,作文)六 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 声、转注、假借
(三)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
1、背景: (1)“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左传》) 社会动荡——王权衰落——官学衰废——文化下 移——私学兴起
• (2)土地私有和士阶层
的崛起,为私学的产生 和兴起提供了前提条件。
• 春秋末期和战国中期是私学
的初创阶段,此时学派林立, 百家争鸣,一些持不同政见 者为宣扬自己的学说,纷纷 创办私学,从而为中国几千 年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最有名的是孔子。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传统教育通过知识传授、人才 培养、考试选拔等形式不断延续和扩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神和内涵,使中国古代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创造、 延续和发展。
(一)西周以前的教育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孟子·滕文公上》 :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五谷熟而民人育。”
原始教育的特点:
4、南朝宋文帝时,设立四大学馆——儒学馆、玄学馆、史 学馆、文学馆。 史称“四学制”打破了儒学一统教育的 状况,对后世专科学校的设立及分科教学制度的发展具有 开创意义。
宋文帝
百度文库八)隋唐时期的教育
1、隋唐官学 中国古代官学的繁荣时期,建立了完备的官学制度。 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课件
• 一、中国传统教育简介 • 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 三、科举制度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教育简介
•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
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释“教,上 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 的意思。
•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教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以前。
(五)秦代的教育 1、背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文教政策
——书同文,车同轨
2、教育政策: “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史记》) 3、对秦代教育政策的评价:统一人们的头脑,思想专
制,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六)汉代教育
1、汉代官学
汉代的官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办的 官学又分两种,一是大学性质的太学,一是 特殊性质的学校,比如“鸿都门学”、“四 姓小侯学”等;地方办的官学也有两种,一 是大学性质的“郡国学”,一是小学性质的 “校”,“庠”、“序”等学校。
私学类型:(1)蒙学性质的私学。此类私学 通称书馆或家馆,主要以识字和习字为旨归; (2)专业基础教育性质的私学,此类通称乡 塾,是为巩固蒙学识字教育成果和进入更高 学习阶段预先准备而设置的;学习内容为 《孝经》《论语》等,(3)专经研习性质的 私学,多被称为精庐或精舍,执教者为名师 大儒,多以研讨学问和治术为目的。
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教育与社会实 践完全结合为一体,早期人类在生产劳动 中获得经验、技能、知识以及行为规范。 教育并没有被分化
为专门的活动。
2、远古时期的学校: (1)五帝时期的学校:成均(《礼记》)
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郑玄曰:“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
(2)夏商的学校
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说文》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
稷下学宫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在此期间,学术著作相继问世。 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今巳亡怯。另《管子》、《晏 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参与。
稷下学宫的特点: 1、性质二重性: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 2、多功能性:集讲学、教育、咨议为一体 。 3、士人充分享受学术自由、精神自由与人身自由。
太学作为中国当时最高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 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 太学的教师是五经博士,博士中的领袖叫仆射,学生 叫“博士弟子”。西汉平帝元始四年为太学扩建校舍, 能容纳万人。东汉太学学生最盛时曾达三万多人。
2.汉代私学
汉代的私学也很发达,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太 学。汉代凡未从政或罢官还乡或得不到博士 机会的经学大师都从事私人讲学,收徒教授, 人数之多曾达数百,乃至上千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