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的MRI表现
脑膜瘤的MRI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73
脑 膜 瘤 的 MRI 表 现 与 临床 病 理 对 照 分 析
陈晓 云 陈燃
【 摘要】 目的 分析脑膜瘤的临床、 病理和MRI 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经 MRI 诊断和手术病理证 实的脑膜瘤 37 例, 检查均采用平扫加增强常规扫描。结果 本组 37 例脑膜瘤中MRI 平扫 TI WI 呈 MRI 等信号 28 例, 低信号9 例, T2Wl 呈高信号 19 例, 高低混杂信号 18 例, 其中5 例见囊变坏死, 例见出血 2 灶 ,9 例见钙化。增强扫描均匀强化 32 例, 不均匀强化 5 例。36 例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 例局部颅骨 9 增生, 例局部颅骨骨质破坏。结论 MRI 平扫 + 增强是诊断脑膜瘤的主要方法, 3 诊断的准确率达 90% 以上,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脑膜瘤的病理学分型。 【 关键词】 脑膜瘤;M RI;病理分型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 15% 20% 。本文收集我院37 例经 MRI 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 膜瘤病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 病理和 MRI 表现, 复习和探讨 脑膜瘤的 MRI 诊断价值。
今考文献
沈天真 , 陈星荣. 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报影( CT) 和核磁共振
颅骨或大脑镶存在依附关系;②脑外肿瘤具假包膜征象;③ 脑白质挤压征;④局部骨质异;⑤M 几加权像上肿瘤往往 RI
呈低信号 ;⑥异常对比增强。不典型者需与相应部位其他肿
瘤鉴别:①脑凸面和大脑镶旁的脑膜瘤与胶质瘤、 转移瘤恶 性淋巴瘤鉴别; ②鞍上区和颅前窝的脑膜瘤与垂体瘤、 星型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MRI表现
i e y i m nn o aw r rt s c vl a l e ;o r et rg s fhm. eu s0 a ,1 ae ct p— f nda pc ei百 m ee e o ete a zd t p b epo oio e R sl :f 0css 7cssoa di t i n t a l rp i y n y o h n s t t 2 e l e ny
脑膜瘤的MRI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37岁,头痛1个月。
三叉神经瘤
• 肿瘤沿三叉神经路径生长,常跨越中、后 颅窝,呈哑铃状,发生于半月节的肿瘤实 性成分较多,发生于颅后窝神经根部肿瘤 体积较大,易发生囊变。可引起病变侧圆 孔或卵圆孔扩大,可伴有同侧咀嚼肌萎缩。
• 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低等混杂信号, T2WI呈高信号,肿瘤多呈实性,部分囊 变,囊内信号同脑脊液信号,增强扫描实 性肿瘤明显均匀强化,囊性病变呈环形强 化,囊内无强化,常伴桥脑、第四脑室受 压向后移位,Meckel腔扩大。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多发生在蛛网膜颗粒比较集中之处,小脑 幕、桥小脑角、海棉窦、筛板、鞍结节、 矢状窦旁等部位。
• 好发于42~56岁中年人群,男女比例为1: (2~3)。与乳腺癌有阳性相关性,妊娠期 间发病率高有关。
• 大部分属良性肿瘤,少数间变后偏向恶性。 • 常见的脑膜瘤有脑膜肉瘤、恶性脑膜瘤、
混合型或移行型、砂粒型、血管型、成纤 维型、内皮型。
MRI
• T1WI常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信号, DWI常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
(1)白质塌陷征:颅外占位推压脑组织,脑白质受 压内移。常作为鉴别颅内外占位的重要征象之一。 (2)包膜:T1WI肿瘤边缘低信号环,肿瘤被移位 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是脑膜瘤特 征性表现。 (3)宽基底征:以宽基底附着于硬脑膜或颅骨,扁 平型脑膜瘤尤为明显。
(4)瘤周水肿:多认为与肿瘤压迫回流静脉或静脉 窦有关。
(5)脑膜尾征:可能是肿瘤浸润和富血管的脑膜瘤 局部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6)肿瘤脑面重度强化带:可能与脑膜瘤双重供血 有关,即脑动脉在肿瘤包膜下或肿瘤与脑交界处 参与供血,使肿瘤脑面血供比瘤体内更丰富,是 脑膜瘤特有的征象,对不典型脑膜瘤诊断有重要 意义。
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
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并结合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脑膜瘤的MRI 表现。
结果:15例中,年龄最小13岁,最大58岁,平均33岁,其中女性14例(14/15),男性1例(1/15)。
肿瘤以侧脑室三角区多见,本组14例(14/15),侧脑室体部1例(1/15)。
例病理均为WHOⅠ级,其中纤维型12例(12/15),纤维上皮型1例(1/15),血管瘤型脑膜瘤1例(1/15),过渡型1例(1/15)。
结论: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发病部位、年龄、性别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脑膜瘤;侧脑室;磁共振成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185-02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仅次于胶质瘤而居第二位,为颅内最常见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20%,其中侧脑室脑膜瘤较少见,但却是成人最常见的脑室内肿瘤[1]。
笔者收集了15例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
1.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整理了2009年至2012年进行MRI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5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例,女14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3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颅高压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而神经系统损害不明显。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MRI资料。
1.2 检查方法采用1.5T或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均行MRI常规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包括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
增强扫描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0.1mmol/kg体重,注射流率3ml/s,经肘静脉注射。
9例行DWI,采用SE-EPI序列,加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行横轴面成像,扫描参数为:TR7000ms,TE80ms,b值取0s/mm和1000s/mm,矩阵128×128。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侧脑室内肿瘤
•
发生于侧脑室的肿瘤小儿占其脑室肿瘤的25%,成人占其脑室肿瘤的50%。
额角区:少见。儿童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人则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发
生于20岁左右。其次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及室管膜下瘤和室管膜下巨细胞瘤伴结节性 硬化,后二者儿童也可发生。另外此区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成人较小儿常见。大多数额角肿瘤起源于邻 近结构如尾状核头部,透明隔或孟氏孔区。
• 4、可见脑膜尾征。 •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化也没有脑
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增强扫描示幕下 病变明显强化, 冠状面(图2)与 小脑幕广基底相 连,可见脑膜尾 征(图2箭头)。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似假包膜, 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优点
•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冠状位适 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此外还能 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的关系。
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低密度水肿带,脑室 及中线结构移位。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 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2020/7/9
原发性的骨内的脑膜瘤-CT和MRI的表现
原发性的骨内的脑膜瘤:CT和MRI的表现讨论原发性脑膜瘤的临床和放射上的特点,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原发性的颅内脑膜瘤是不常见的,脊索源性脑膜瘤还没有报道。
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44岁,主诉为右侧额顶部软组织肿胀。
软组织肿胀已有8年,近年来逐渐增大,不痛。
无创伤历史。
物理检查发现右侧额顶部有1个病灶,直径约3cm,与表面的头皮不连。
肿物不能移动,并且没有触痛。
患者也没有神经系统方面的缺陷。
实验室未发现异常。
普放揭示出在右侧额顶部有1个边界清楚的溶骨性的破坏灶。
CT揭示出该病灶位于右侧额顶部板障内,周围骨质程膨胀性溶骨性破坏。
病灶在颅内颅外均超出了颅骨的边缘。
注射造影剂之后,病灶强化明显。
三维CT重建清楚的表现了这个病灶。
在MR上该病灶表现为额顶部1个孤立的椭圆形的病灶,在T1加权上表现为低信号,在T2加权上表现为高信号,注射了造影剂之后,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强化。
MR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该病灶位于颅内,并且在硬膜外。
手术前诊断原发性或继发性的恶性溶骨性病变。
对颅盖骨可能性的原发病灶,以除外继发性的改变进行了研究,然而并没有找到相关的原发病灶。
在手术的过程中,头皮被很容易的从肿瘤上分离了下来,肿瘤已经突破了颅盖骨的内外板障,并且延伸到了硬膜外。
肿瘤及其周围的骨头被取了下来,随后进行了颅骨的重建。
病灶并没有延伸到硬膜内。
组织学上,应为它在myxoid的背景下包含嗜酸性的空泡细胞组成的小梁和条带,而被诊断为脊索源性的脑膜瘤。
组织学上并没有产生脑膜肉瘤的证据。
手术后病人1内活的挺好,并没有复发的征象。
讨论颅外脑膜瘤非常少见。
据报道,它占到所有脑膜瘤的1%~2%。
起源于硬膜外的脑膜瘤曾被称为异位的、硬膜外的、颅盖的、表皮的、颅外的、轴索外的或者是颅内的脑膜瘤。
为了在称呼上解除混淆,Lang等人曾为这种病专门提出了一个术语:原发性的硬膜外的脑膜瘤。
这个术语强调了肿瘤的起源,与起源于被硬膜覆盖的脑和脊髓的肿瘤进行区分,进一步把具有颅外延伸的或转移的原发性的硬膜内的脑膜瘤进行区别。
原发性的骨内的脑膜瘤:CT和MRI的表现
依据肿瘤发生的部位 ,A G等人进 一步 LN
把 后 两 ■ 分 为 颅 顶 型 ( 、 颅 底 C) 和
() B 。因为向颅骨外延伸 , 以该 例所 介 所
绍 的类 型 属 于 HC型脑 膜 瘤 。 I
物不能移动 , 并且没有触痛 。患者也没 有 神经系统方 面的缺 陷。实验 室未 发现 异 常 。普放揭示 出在右侧 额顶部 有 1个边 界清楚的溶骨性的破坏灶。C T揭示 出该 病灶位于右侧 额顶部板 障内 , 围骨质程 周
也 有 人 认 为 它 们 起 源 于 具 有 多 向 分 化 潜 能 的 间充 质 母细 胞 。 据 文 献 报 道 ,8 的 原发 性 的 硬 膜 外 6% 的 脑 膜 瘤 与 颅 盖 骨 有 关 。 额 顶 部 和 眶 时 骨 内脑 膜 瘤 最 常 见 的 部 位 。存 文 献 报 道 中, 它部位 的发病 部位 有皮下 组 织 、 其
颅内脑膜瘤是不 常见 的, 脊索源性脑膜瘤
还 没有 报 道 。
病 例 资 料
的脑 和 脊 髓 的肿 瘤 进 行 区分 , 一 步 把 具 进 有 颅 外 延 伸 的 或 转 移 的 原 发 性 的 硬 膜 内 的 脑 膜 瘤 进 行 区别 。 原 发 性 的 脑 膜 瘤 町 以分 为 三类 , 纯 单 的 顷 外 型 (yeI) 单 纯 的 颅 骨 型 (y e tp 、 t p Ⅱ) 颅 骨 型 伴 有 颅 骨 外 的 延 伸 (y e ) 、 t Ⅲ 。 p
由于骨组织 的重叠 . 传统的放射平 片
在 诊 断 颅 盖 骨 腑 膜 瘤 中 所 提 供 的信 息 非 常 有 限 cr 骨 商 诊 断 该 病 是 必 须 的 , r在 它 可 以发 现 骨 皮 质 的 破 坏 和肿 瘤 向 内 外 板 障 的 延 伸 。 M 图 像 具 有 好 的 软 组 织 R
脑膜 瘤
颅内感染诊断标准:
(1)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临床症 状。
(2)脑脊液白细胞>10×106 /L ,外周血白细胞 >10×109/L。
(3)脑脊液中糖定量<2.25mmol/L,蛋白定量>0.45g/L。 (4)脑脊液或颅内引流管头细菌培养阳性。其中满
脑膜瘤的定义
“脑膜瘤”这个概念是由Harvey Cushing于1922年提 出,用于描述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的良性肿瘤。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 占脑肿瘤的10%-15%,是颅内常见肿瘤,发病率仅
次于胶质瘤。
儿童低于0.3/10万,成人为8.4 /10万。
脑膜瘤好发于女性,男与女之比为1:2。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脑膜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是综合治疗。
即先手术切除肿瘤,残余或复发的肿瘤则应 用介入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控制。
谢谢
颅内感染是颅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0·2~27·59%。颅内感染发生的时间以手术后3~7d为最 多。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常与 颅内原发疾病一起加重患者病情,治疗困难,死亡率 高。
是否脑室外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短?
有脑室外引流管留置,且留置时间>2周者颅内感染 几率明显提高。
降低感染率手段 引流的时间:1周内,最长≤2周。
引流管引出口:不能在原切口处直接引出,因在头皮下潜
行约1~2cm后在原切口旁引出,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引流瓶放置高度:适当,避免脑脊液倒流回脑内增加感染
可能。
引流管冲洗:适时可用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引流管, 不冲
洗脑内段。操作要得当。
拔管时关闭引流管阀门,拔除后及时缝合拔管处头皮。
脑膜瘤检查结果报告单
脑膜瘤检查结果报告单
脑膜瘤检查结果报告单
报告编号:20210205-001
检查日期:2021年2月5日
检查项目:脑膜瘤检查
患者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45岁
病史:无
检查结果:
根据您的头颅MRI检查结果,以下是我们的分析和解读:
1. 综合分析:
头颅MRI显示右侧颞叶区可疑脑膜瘤病灶。
结合您的症状,提示有可能存在脑膜瘤。
2. 详细分析: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的肿瘤,通常是良性的。
本次MRI 检查显示右侧颞叶区有一个可疑病灶,该病灶呈圆形,边界清楚,直径约为2.5厘米。
病灶呈等或稍高信号,T1加权像上
呈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未
见明显的强化。
除此之外,脑组织结构正常,未见其他明显异常。
3. 诊断建议:
鉴于您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建议您进一步进
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a. 神经内科会诊:请咨询神经内科医生,了解您的症状并进
行详细体格检查。
b. 脑膜瘤活检:由于脑膜瘤的良恶性可能性,建议您进行脑
膜瘤的活检,以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
4. 注意事项:
a. 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根据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b. 如果您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请及时就医,并告知
医生您的检查结果。
以上是针对您的头颅MRI检查结果的报告。
如果您对报告内
容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的医务人员。
祝您健康!
医生签名:
日期:2021年2月5日。
最新: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脑膜瘤要点(全文)
最新: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脑膜瘤要点(全文)前言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之一,可发生在颅内任何部位及任何年龄人群,以女性多见。
脑膜瘤大部分病理学表现为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完全切除可以治愈,对颅底脑膜瘤、窦镰旁脑膜瘤和高级别脑膜瘤,手术常难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率高,术后是否常规行放疗尚存争议。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推广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无症状脑膜瘤被发现,尤其是老年患者,诊治尚不规范,往往被过度治疗。
第一章流行病学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五分之二,患病率50.4/10万~70.7/10万,尸检发现2%~3%的人存在1个以上的脑膜瘤病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脑膜瘤检出率逐渐增加。
脑膜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其中75~89岁老年人群脑膜瘤年发病率高达22.2/10万。
脑膜瘤男女均可发病,但女性多见,30~69岁的女性中,患脑膜瘤者约为男性的3倍。
第二章病因与危险因素脑膜瘤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脑膜瘤与电离辐射、遗传突变、职业暴露、代谢、药物、年龄、性别等相关,而吸烟、饮酒和饮食习惯等因素与脑膜瘤的患病风险无明显相关。
第一节电离辐射第二节激素第三节基因突变第四节年龄与性别第五节代谢状况第六节其他疾病第三章病理学第一节大体组织特点大多数脑膜瘤边界清楚,附着在硬脑膜上,质地较硬、基底较宽,以挤压周围组织的方式缓慢生长,迫使邻近的大脑移位。
第二节显微组织特点第三节分子病理特点所有脑膜瘤最常见的改变是22q染色体缺失和其他NF2等位基因突变。
第四节脑膜瘤分级1 组织学分级2 分子病理学分级第四章临床表现无症状性脑膜瘤多因其他疾病检查或体检偶然发现,诊断时无肿瘤相关临床表现,而症状性脑膜瘤主要因肿瘤压迫邻近结构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侵犯或刺激脑组织诱发癫痫,以及瘤体大、脑脊液循环障碍、静脉引流障碍、脑水肿等引起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相关症状和体征。
MRI论文脑膜瘤论文:MRI诊断脑膜瘤的临床应用探讨
MRI论文脑膜瘤论文:MRI诊断脑膜瘤的临床应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对脑膜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分别行自旋回波(se)t1wi(tr350~500ms,te15ms)和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tr2000ms,te90ms)扫描62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mri扫描可清晰准确地显示脑膜瘤的范围、部位、形态及密度、信号特征。
结论:mri扫描对颅内脑膜瘤具有很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
【关键词】mri;脑膜瘤;诊断脑膜瘤是成人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之一,占颅内原发肿瘤15%~20%[1],是发自脑膜的中胚层层肿瘤,主要起源于蛛网膜颗粒的脑膜细胞。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1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62例患者的mri图像信号特点与其病理类型的关系,旨在提高脑膜瘤的临床诊断水平,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脑膜瘤62例,男20例,女42例,年龄15~73岁,平均47.5岁。
临床主要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其它有视力障碍、视野缺失、眼底水肿、癫痫、抽搐、肢体无力、感觉减低、嗅觉丧失等不同症状。
1.2 方法:采用飞利浦公司0.23t常导型磁共振,矩阵256×256,层厚6mm,层间距2mm。
分别行自旋回波(se)t1wi(tr350~500ms,te15ms)和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tr2000ms,te90ms)扫描。
全部患者均行平扫和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lwi增强扫描,常规平扫使用矢状位t2wi,横轴位tlwi、t2wi及冠状位t2wi水抑制序列。
gd-dt-pa剂量标准为0.1mmol/kg。
1.3mr信号判定标准:t1wi肿瘤信号与脂肪信号一致,t2wi肿瘤信号与骨皮质信号一致者为短信号;t1wi肿瘤信号介于脑皮质与脂肪间,t2wi肿瘤信号介于骨皮质与脑皮质之间者为稍短信号;肿瘤信号与脑皮质信号一致者为等信号;肿瘤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者为长信号;肿瘤信号介于脑脊液与脑皮质之间者为稍长信号;于同一序列,肿瘤内见二种或二种以上信号者为混杂信号。
2019年住院医师(医学影像学)试题及答案(12)
1.脑膜瘤MRI表现?
MRI:(1) 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2) 均一性强化;(3) 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
MRA能明确肿瘤对静脉(窦)的压迫程度及静脉(窦)内有无血栓。
【选择题】
A1型题:(1-461题)
15.下列哪一项不是MRI的优势( B )低
A 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 B 对骨骼,钙化及胃肠道系统的显示效果 C 可以多方位直接成像 D 对颅颈交界区病灶的显示能力 E 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
33、与MRI比较、CT显示以下哪一种病变较好( B )中
A 脊膜水肿 B 后纵韧带钙 C 脊髓受压 D 后纵韧带撕裂 E 骨髓水肿
13. 纵向弛豫是指( C )低
A T2弛豫 B自旋一自旋弛豫 C 自旋一晶格弛豫 D 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 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
14.横向弛豫是指( B )低
A T1弛豫 B 自旋一自旋弛像 C 自旋一晶格弛豫 D 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 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
A MRI不能显示细小、淡薄的骨化或钙化 B 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瘤软骨钙化在T2WI显示最好 C 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瘤软骨钙化在T1WI显示最好 D 大多数骨肉瘤在T1WI上表现为不均匀的低信号,而在T2WI上表现为不均匀的高信号 E MRI能判断骨髓受侵犯的程度以及检出骨髓内的跳跃性子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咨询,请添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群:45082011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线体验住院医师考试题库。
9.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为( E )低
A 水平面 B 横切面 C 冠状面 D 额状面 E 矢状面
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分析
例 、 压 状水 肿 l 指 8例 、 不规 则 水 肿 2 4例 。结 论 : 性 脑 膜 瘤 的 MR 表 现 具 有 一 定 特 征 性 , 需 要 注 意 与 良 性 脑 膜 瘤 鉴 恶 I 但
别。
【 键 词】 脑 膜 瘤 ; 共 振 成 像 关 磁
中 图分 类 号 : 3 . 5 R 4 . R7 9 4 ; 4 5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br i is e a d cos O o g nia i a ou an ts u n l e t r a z ton lb nda is T hew e e 26 c s s e ' re . r a e xpr s e s a sm pl r ch i nv de e sd a i e a a nods i a d. 1 a es 8e s a r li de a e s br i ts ue i a d a c s s a t i a n ts u n d d; The c n s o u orsgna s du a nva d 8 c s s a an is nv de nd 4 a e s ou sde br i is e i va e ha ge ft m i l w e e t tT1 Is r ha howe qu 1 o sgn li 0 c s s a d e W d e a .1 w i a n 6 a e . n qua ,hi i na n a e l gh sg li 3 c s s,a or nior i a n 4 c nd m e u f m sgn li a— s s nha e n a lc s s s e .e nc d i l a e howe n m o n ou onta te d i ho ge e s c r s nha c m e t M ai na u o d pe iumor le m aha o e ne n. lg ntt m ran rt a de d s m
医学影像-脑膜瘤CTMRI的典型征象
典型征象:
• 增强扫描:均匀强化, 密度升高明显,边界 锐利。
典型征象:
• 肿瘤内钙化占 10%~20%
典型征象:
• MRI:T1多为等信号, 少数为低信号
典型征象:
• T2可表现为高信号、低信号、等信号。
典型征象:
• 肿瘤内部信号不均匀, 可表现为颗粒状、斑 点状、轮辐状,与钙 化等有关。
典型征象:
• 肿瘤周围可有水肿: • T1WI低信号 • T2WI高信号
典型征象:
• 脑膜尾征:肿瘤邻近 脑膜发生鼠尾状强化, 称硬膜尾征
总结:CT表现
• 1、肿瘤以宽基底靠近颅骨或者硬脑膜 • 2、可有颅骨增厚、破坏、变薄等脑外肿
瘤征象 • 3、平扫多数为稍高密度 • 4、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周围有水
4.9CM*6.6CM。肿块周围见流空血管影。 左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居中。
典型征象:
• 肿瘤基底部较宽
典型征象:
• 发生于靠近硬脑膜及 颅骨的肿瘤
典型征象:
• 可导致颅骨增厚、破坏、变薄
典型征象:
• 肿瘤平扫大部分为稍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低密度。
典型征象:
• 肿瘤密度均匀,边界 清楚,周围右脑水肿
脑膜瘤CT\MRI的典型征象
2005级影像专业附一实习队 杨波
脑膜瘤——常见的颅内肿瘤
颅内≠脑内
脑膜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
• 常见于:矢状窦旁、大脑镰、脑凸面、嗅沟、 鞍结节、蝶骨嵴、三叉神经半月节、小脑幕、 小脑桥脑角、斜坡、颅颈连接处等
脑膜瘤可与听神经瘤、神经纤维瘤并发
左侧额叶大脑半球凸面见一实质性肿块,T1 加权为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边缘清楚, 相邻脑实质受压,肿块大小约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杨清华莫陵江杨宁2,张苗打刘卫军1(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①影像科,②病理科,广东广州510080)[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瘤型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血管瘤型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
结果:24例均为单发肿块,边界清楚光整,22例呈圆形或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直径23~ 57mm,平均45mm;20例密度或信号均匀,4例见散在囊变,2例见小斑片状钙化;24例均表现为CT低密度,20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显著强化,22例肿瘤内见多发血管影,其中16例肿块内血管呈“烟花样”分布;2例较小病灶瘤周水肿较轻,余22例肿瘤占位效应显著,瘤周水肿明显。
病理上肿瘤组织中含大量扩张、充血的血管。
结论:血管瘤型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密度或信号、肿瘤内“烟花样”血管分布及瘤周水肿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脑膜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病理上分15个亚型,影像学表现多样;血管瘤型脑膜瘤是其中的一个病理亚型,临床较少见,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笔者收集2012年5月至2018年10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血管瘤型脑膜瘤24例,分析其CT 及MRI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中,男8例,女16例;年龄29~ 68岁,平均46岁。
22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2例在外院行手术治疗,24例术后病理均为血管瘤型脑膜瘤。
1.2仪器与方法24例中20例行CT平扫、增强扫 描及CTA,其中16例同时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MRA,2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PWI,2例未行MRI检查;4例行CT平扫,其中2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MRA及MRS,另2例未行MRI检查。
1.2.1 CT采用GE Optima CT660128层螺旋CT。
脑膜瘤的MRI诊断(附46例分析)
[] 万 6
亮, 李世亭 , 仲
骏 , 微 血管减压治疗 原发性三 等.
叉神 经痛 的手术技巧探讨 [ ] 中国微侵袭神 经外 科杂 J.
脑 膜 瘤 的 M I 断( 4 R Nhomakorabea 附 6例 分 析 )
卢 忠武
( 广西河池市人 民医院放射科 , 河池市 5 70 ) 400
【 摘要 】 目的 分析脑膜瘤 M I R 的影像学特点, 以提高脑膜瘤的诊 断水平。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
a s re 4 ai n s u d r on co a c l r d c m- e s o 1 4 p t t n e g i g mi rv s u a e o i f e
三叉神 经痛 的临 床分 析 [ ] 中风与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 J.
2 1 ,7 5 :2 4 1 0 0 2 ( ) 49— 3 .
膜瘤患者 4 6例, 均行 M I R 平扫及增 强扫描检查。结果 4 6例 患者 中肿瘤位于大脑 凸面 1 , 9例 矢状 窦旁 1 0 例, 大脑镰旁 8 , 例 蝶骨嵴 5 , 小脑角 3 , 例 桥 例 侧脑 室 1 ; 例均为单发病灶。M I 例 4 6 R 信号特点: TWI 2 在 上 8 例呈等信号, l 4例为稍低信号 , 例呈混杂信号;2 I 4 TW 像上 2 例呈稍 高信号,0 2 1 例呈等信号 , 例呈低信号 , 1 0 4
[ ] 陈立华 , 凌 , 9 陈 凌
( ) 39— 4 . 4 :3 3 2
锋.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手
pes n J . ersr,0 9 11 6 : 2 1 3 . rsi [ ] JN uoug2 0 ,1 ( ) 1 3 —124 o [ ] Bog G, e oi Faz i e a. prt ef dns 3 rgi Fr l P,rni t 1 O ea v nig r n A, i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脑膜瘤好发部位与蛛网膜颗粒分布的部位一致; 大多数位于幕上,少数位于幕下,极少数为多 发性。好发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 蝶骨嵴、蝶鞍部、鞍结节及小脑桥脑角。
• 此外,它还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部位, 如鼻窦、鼻腔、肺、腮腺和头皮等,但十分罕 见。
脑膜瘤MRI典型表现如下: (1)在T1WI上多数为等信号,少数为低信号; 在T2WI上,可表现为高信号、等信号或者 低信号。脑膜瘤内部信号不均匀。 (2)以宽基底靠近颅骨或硬脑膜生鼠尾状强化,称为脑膜尾征。
总结
• 好发部位: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 蝶骨嵴、蝶鞍部、鞍结节及小脑桥脑角 • 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 T1WI可见低信号环 • 白质塌陷征
脑膜瘤MRI典型表现
(4)T1WI上,脑膜瘤周围常可见低信号环, 介于肿瘤与水肿之间,称为肿瘤包膜。它 是由肿瘤周围的小血管、薄层脑脊液、神 经胶质及萎缩的皮层构成。 (5)脑膜瘤较大时,压迫相邻部位脑实质, 使脑灰质下方呈指状突出的脑白质变薄, 且与颅骨内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此征象称 为白质塌陷征,是提示脑外占位性病变可 靠的间接征象。
脑膜瘤的MRI表现
•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 • 2006年出版的《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 传学》对脑膜瘤定义为:肿瘤良性,生长 缓慢,发生于硬脑膜,由肿瘤性脑膜皮细 胞(蛛网膜)细胞构成。肿瘤常发生于成 年人,女性好发。
2016年WHO脑膜瘤分类
• • • • • • • • • 脑膜上皮型脑膜瘤 纤维型脑膜瘤 过渡型脑膜瘤 砂粒型脑膜瘤 血管瘤型脑膜瘤 微囊型脑膜瘤 分泌型脑膜瘤 淋巴细胞丰富型脑膜瘤 化生型脑膜瘤 0 0 0 0 0 0 0 0 0
三叉神经瘤
• 蝶骨嵴脑膜瘤需与三叉神经瘤鉴别,三叉 神经瘤有特征性临床表现,肿瘤呈哑铃状, 跨颅中、后窝生长,三叉神经束增粗,颞 骨岩部在T1WI上高信号消失,由此可与脑 膜瘤鉴别。
听神经瘤
• 桥小脑角脑膜瘤需与听神经瘤鉴别,听神 经瘤一般以内听道为中心向周围生长,引 起内听道扩大,囊变常见。而脑膜瘤与岩 骨相贴,附着处可见岩骨骨质改变,内听 道不受累。
0 表 示 良 性 肿 瘤 ;1表 示 非 特 定性 、交 界 性 或 行 为 不 确 定 的 病 变 ; 2表 示 原 位 癌 和 III级 上 皮 内 瘤 样 病 变 ;3表 示 恶 性 肿 瘤
2016年WHO脑膜瘤分类
• • • • • • 脊索样型脑膜瘤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 非典型性脑膜瘤 乳头型脑膜瘤 横纹肌样型脑膜瘤 间变性/恶性脑膜瘤 1 1 1 3 3 3
0 表 示 良 性 肿 瘤 ;1表 示 非 特 定性 、交 界 性 或 行 为 不 确 定 的 病 变 ; 2表 示 原 位 癌 和 III级 上 皮 内 瘤 样 病 变 ;3表 示 恶 性 肿 瘤
• 脑膜瘤的病理巨检多为球形或分叶形.质 地坚硬,血供丰富,包膜完整,分界清楚。 少数脑膜瘤为扁平状或盘状。沿硬脑膜蔓 延,并可侵入颅骨甚至颅外组织。瘤内可 见钙化。
脑膜瘤MRI典型表现
(6)脑膜瘤周围水肿,T1WI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其水肿的有无及程度,与肿瘤 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7)脑膜瘤侵及颅骨时,其三层结构消失, 原规整弧形的骨结构变得不规则。
鉴别诊断
依据脑膜瘤发生部位,须与以下肿瘤鉴别: • 星形细胞瘤 • 垂体大腺瘤 • 三叉神经瘤 • 听神经瘤
星形细胞瘤
大脑凸面和矢状窦脑膜瘤需与星形细胞瘤 鉴别,星形细胞瘤是脑内肿瘤,有特征性 的MRI信号表现,而脑膜瘤是脑外肿瘤,有 以宽基底靠近颅骨或硬脑膜、脑膜尾征及 白质塌陷征等征象以及特征性的MRI平扫、 增强表现。
垂体大腺瘤
鞍结节脑膜瘤需与垂体大腺瘤鉴别,垂体 大腺瘤位于鞍区,并且向上生长,鞍底受 压塌陷,而脑膜瘤主要位于鞍上,鞍结节 处可见骨质改变,垂体大腺瘤时有囊变, 而脑膜瘤囊变少见,脑膜瘤增强扫描强化 程度明显高于垂体巨腺瘤。MRI扫描如能显 示正常垂体,则为脑膜瘤的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