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音乐的乐派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音乐的乐派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音乐的乐派代表人物——弗朗茨·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经济学院保险专业邹璐莹00125148 在西方传统音乐的诸多乐派中,一直最钟情于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乐派的作曲家们音乐中的张扬的个性、情绪表达的放纵淋漓、乐曲中所流淌出的丰富而深刻的情感,都让我着迷。
总觉得从浪漫主义开始,音乐家们才真正抛开一切桎梏,写“自己的”音乐。
这么说也并非否定之前的艺术家,贝多芬、莫扎特的伟大自然是不容抹杀的,但似乎就算是想他们这样一代宗师的创作也脱离不开某种既定的模式,他们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宫廷、教堂或贵族的需要服务的。
包括贝多芬充满痛苦与抗争的一生,也只是赢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独立,因为不管那些贵人们多么慷慨地让他自行其是,他的大部分生计仍维系于贵族的庇护。
他们思想中跳跃的火花和炽烈的情感似乎只能在作品的缝隙中得以宣泄和表达。
直到晚年贝多芬的作品才闪现出更多的放纵的火花,有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而莫扎特更是在最后的作品《安魂曲》中才真正表达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波澜。
而到了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作曲家们成了自己的主人,他们做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
舒伯特短暂而辛酸的一生,他一直不懈的创作,以及他音乐中潺潺而出的伤感、忧郁、细腻和深沉的情感一直打动着我。
喜爱舒伯特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我曾经在交响乐团中演奏过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
有人说欣赏交响乐的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也是最深的是创作者,他们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往往能感到最深的心灵的激荡;第二层是演奏者,一个作品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演奏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创作,但程度就不如真正的创作者来的深了;第三种自然就是纯粹的欣赏者。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经过在乐团中一次次的磨合、排练,开头那深沉的大提琴声一次次盘桓在排练室上空,一次次撞击我的耳膜时,我的心也随着旋律而跌宕,对整个乐曲和作曲家情感的理解似乎更加深入。
由于这种特殊原因,在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中,我对舒伯特比对其他作曲家更多了某种关注,应该是那首“未完成”让我和他有了某种特殊的联系吧。
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02
《D小调协奏曲》
展现帕格尼尼精湛的技巧和独特 的音乐风格,成为古典音乐中的 经典之作。
03
《威尼斯狂欢节变 奏曲》
以威尼斯狂欢节为主题,融合了 多种音乐风格和元素,展现出帕 格尼尼的创新精神。
音乐风格与特点
技巧高超
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被认为是无 与伦比的,他发明了许多前所未 有的小提琴演奏技巧。
02
自幼受到音乐熏陶,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
03
1800年代初,开始在欧洲音乐界崭露头角,成为浪 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代表作品
《魔弹射手》(Die Zauberfloete) 《奥伯龙》(Oberon) 《自由射手》(Freischuetz)
音乐风格与特点
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 突破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限制。
音乐世家背景
贝利尼家族中有多位音乐家,文森佐 从小就受到家庭的音乐熏陶。
创作生涯
文森佐·贝利尼的创作生涯主要集中 在19世纪中叶,他的作品在当时广 受欢迎。
英年早逝
贝利尼在33岁时因病去世,留下了 大量未完成的音乐作品。
代表作品
《梦游女》
这是一部浪漫主义歌剧的 经典之作,讲述了一段跨 越社会阶层的爱情故事。
《诺尔玛》
这部歌剧以古罗马历史为 背景,展现了强烈的浪漫 主义情感和戏剧性。
《清教徒》
这部歌剧以18世纪清教徒 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充满 了紧张的情节和感人的音 乐。
音乐风格与特点
丰富的旋律
戏剧性的表现力
和声的创新运用
贝利尼的音乐作品旋律优美、 丰富,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 力。
贝利尼善于通过音乐来表现 戏剧中的情感冲突和情节转 折,使音乐与戏剧紧密结合。
浪漫主义音乐的乐派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音乐的乐派代表人物——弗朗茨·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经济学院保险专业邹璐莹00125148 在西方传统音乐的诸多乐派中,一直最钟情于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乐派的作曲家们音乐中的张扬的个性、情绪表达的放纵淋漓、乐曲中所流淌出的丰富而深刻的情感,都让我着迷。
总觉得从浪漫主义开始,音乐家们才真正抛开一切桎梏,写“自己的”音乐。
这么说也并非否定之前的艺术家,贝多芬、莫扎特的伟大自然是不容抹杀的,但似乎就算是想他们这样一代宗师的创作也脱离不开某种既定的模式,他们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宫廷、教堂或贵族的需要服务的。
包括贝多芬充满痛苦与抗争的一生,也只是赢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独立,因为不管那些贵人们多么慷慨地让他自行其是,他的大部分生计仍维系于贵族的庇护。
他们思想中跳跃的火花和炽烈的情感似乎只能在作品的缝隙中得以宣泄和表达。
直到晚年贝多芬的作品才闪现出更多的放纵的火花,有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而莫扎特更是在最后的作品《安魂曲》中才真正表达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波澜。
而到了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作曲家们成了自己的主人,他们做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
舒伯特短暂而辛酸的一生,他一直不懈的创作,以及他音乐中潺潺而出的伤感、忧郁、细腻和深沉的情感一直打动着我。
喜爱舒伯特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我曾经在交响乐团中演奏过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
有人说欣赏交响乐的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也是最深的是创作者,他们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往往能感到最深的心灵的激荡;第二层是演奏者,一个作品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演奏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创作,但程度就不如真正的创作者来的深了;第三种自然就是纯粹的欣赏者。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经过在乐团中一次次的磨合、排练,开头那深沉的大提琴声一次次盘桓在排练室上空,一次次撞击我的耳膜时,我的心也随着旋律而跌宕,对整个乐曲和作曲家情感的理解似乎更加深入。
由于这种特殊原因,在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中,我对舒伯特比对其他作曲家更多了某种关注,应该是那首“未完成”让我和他有了某种特殊的联系吧。
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 •
•
•
• •
英年早逝
• 肖邦1848年在巴黎举办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此后他访问了英格兰和苏格 兰,本打算11月在伦敦在举行几场音乐会和沙龙演出,但由于肺结核病情严 重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返回巴黎。1849年他的病情加重,已无法继续授课和 演出,最终于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时年39岁。 肖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礼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 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举办肖邦葬礼的教堂历来不允许唱诗班中有女 性, 弗里德里克· 肖邦 葬礼因此推迟了近两周,最后教堂终于做出让步,允许女歌手在黑幕帘后演 唱,使得肖邦的遗愿能够达成。有将近三千人参加了10月30日举行的肖邦葬 礼,演唱者还包括Luigi Lablache,他此前曾为1827年贝多芬的葬礼演唱安魂 曲,为1835年贝利尼的葬礼演唱Lachrymosa。 根据肖邦的遗愿,他被葬于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时演奏了 奏鸣曲Op. 35中的葬礼进行曲。虽然肖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但他 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并移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柱子上刻 有圣经马太福音6章21节:“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拉 雪兹神父公墓里的肖邦墓碑前,总是吸引著许多参访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 天里,依然鲜花不断。后来肖邦在波兰的好友将故乡的一罐泥土带到巴黎, 洒在肖邦的墓上,使肖邦能够安葬在波兰的土地下
•
音乐生平——早年生活
• 肖邦在波兰被视为神童,1816年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相继由他的姐姐和母亲教授钢琴 演奏。肖邦是个音乐天才,从小就展现出他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 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创作于1817年,体现出肖邦不同寻常的即兴创作能力,他在华沙 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 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岁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阿达尔伯特· 吉罗维茨 (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起肖邦师从约瑟夫· 艾尔斯内(Józef Elsner,1769年—1854年)学习音乐理论和作 曲,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 里斯(Ferdinand Ries,1784年—1838年)的作品。 1826年从中学毕业后,肖邦在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 艾尔斯内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肖邦 作曲相当勤奋,他发表的第二部作品是B大调钢琴和管弦乐变奏曲(Là ci darem la mano,Op. 2,1827年),来自莫扎特的歌剧唐· 乔望尼(Don Giovanni),几年后在德国引起了轰动, 1831年罗伯特· 舒曼作为音乐评论家在莱比锡的一份19世纪最重要的音乐报纸中,以《作品二 号》为题(德语:Ein Werk II.)写道:“先生们,向天才脱帽致敬吧”,对肖邦的作品给予 极高的评价。 他十九岁时已经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1829年至1831年间,肖邦在华沙、维也纳和巴 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他的演出受到了专业报刊的高度评价,“柔和的演奏,难以形容 的流畅,能够唤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绎。”,他是“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流星中的一颗”。 1829年肖邦爱上了音乐学院的女同学Konstanze Gladkowska,但是这段秘密的爱情无疾而终。 因为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肖邦无法回国,而肖邦的父亲也建议 肖邦暂时先留在国外,1831年肖邦最终忍痛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了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 教学和作曲为生。
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研究
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研究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奥地利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风格深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充满了激情、温暖和情感。
他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抒情的音乐作品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父”和“小交响曲之父”。
本文将围绕舒伯特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展开研究,探讨他在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旋律和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一、情感表达舒伯特的音乐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他擅长通过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他的音乐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爱情、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例如他的钢琴曲《军队进行曲》和《悲怆交响曲》中蕴含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憎恶;而他的艺术歌曲《渔夫的歌》和《圣母颂》则表现了对自然和宗教的虔诚和感恩之情。
舒伯特的音乐不仅仅是简单的表达,而是通过对音乐的精心构思和处理,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真挚和深刻。
二、旋律特点舒伯特的旋律优美动人,充满了吸引力。
他善于构思哀歌般的旋律,如其钢琴曲《军队进行曲》中的悲壮旋律,或者《冬之旅》中的深沉悲怆的旋律,充分展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诗意和情感。
而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他更是巧妙地结合了旋律与词意的表达,使得歌曲不仅仅是简单的歌唱,更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旋律诗。
三、和声处理舒伯特的和声处理方式也是其音乐风格的独特之处。
他在音乐中大量运用了变化丰富的和声进程和和声色彩,使得他的音乐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他的和声处理常常采用了不同的抒情和颤音技巧,使得音乐充满了变化和张力,并通过和声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音乐形式,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舒伯特的音乐风格深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他在音乐中表达了对自由、爱情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战争、自然和宗教的思考和关怀。
他的音乐以其深刻的情感、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和声处理著称于世,成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之一。
舒伯特的音乐让人深刻感受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所追求的自由、热情和情感,对后世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音乐欣赏: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作品
音乐欣赏: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作品一、引言•浪漫主义是19世纪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乐派,它强调个人情感,追求自由与激情。
•这篇文档将介绍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作品,包括柴可夫斯基、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二、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芭蕾音乐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关于爱情和永恒选择的故事,以其梦幻般的音乐风格和优美旋律而闻名。
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被广泛认为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这部交响曲以其豪放磅礴的音乐语言和充满力量和希望的歌唱声部而著称。
四、舒伯特:《冬之旅》•舒伯特的《冬之旅》是一部由24首歌曲组成的歌曲循环,深情地描绘了爱患和失落。
•这部作品以其优美而富有表现力的旋律,使人们感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魅力。
五、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是他最后一部完成的交响曲,也是他最具挑战性的作品之一。
•这部交响曲以其复杂而深刻的音乐结构和情感上的丰富度而著名。
六、肖邦:《夜曲》•肖邦的《夜曲》是他最著名、最爱听也最常被演奏的作品之一。
•这首钢琴独奏曲以其抒情性和浪漫氛围而闻名于世。
七、总结•浪漫主义乐派通过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爱情等主题的追求,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作品。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舒伯特的《冬之旅》、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和肖邦的《夜曲》都是浪漫主义音乐不可忽视的代表作品。
以上就是浪漫主义乐派的一些代表作品,每个作品都独具特色,值得音乐爱好者们去欣赏和探索。
它们不仅展示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对音乐情感和创造力的无限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特点和风格的窗口。
音乐欣赏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
音乐欣赏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曲家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舒缓的旋律和精湛的技巧,场景与人物的描述都是他们的创作灵感来源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浪漫主义时期几位重要的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带您领略音乐欣赏的浪漫之美。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贝多芬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为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表现了浓烈的情感与无尽的想象力。
他的《命运交响曲》被公认为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之作,它通过激情四溢的音乐来诠释命运的力量和人的奋斗意志。
这部交响曲从一开始就以强烈的力量和紧张的氛围引出了听众,随后又穿插着宁静和舒缓的乐章,展示了贝多芬非凡的创作才华和情感表达力。
肖邦(Frédéric Chopin)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军队圆舞曲》,这首曲子舞曲流畅、轻快,充满了明亮欢快的旋律,曲调起伏有致,给人以欢乐的感受。
这首作品展示了肖邦丰富的创作才华和对音乐节奏的独到把握。
舒伯特(Franz Schubert)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为著名的艺术歌曲家,他的音乐作品通常简洁明了,旋律优美。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幻想曲》。
这首曲子以旋律华丽、变幻多样的特点而闻名。
它以独特的音画感受和富有魅力的旋律描绘了舒伯特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感悟。
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柴可夫斯基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富有创造力和激情,旋律优美且情感深厚。
他的《天鹅湖》是最著名的芭蕾乐曲之一,这部作品用婉转动人的音乐语言描绘了爱情的美妙和人性的悲剧。
柴可夫斯基通过优雅的旋律和情感饱满的音乐表达,让听众感受到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氛围与悲凄的情感。
本文向您介绍了浪漫主义时期几位重要的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在音乐欣赏中感受到了浪漫主义的魅力与情感表达的深度。
浪漫主义时期三位音乐家的音乐风格
152器乐演奏实践摘 要:浪漫主义时期约出现在1820年至1910年之间。
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独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密、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这三位音乐家同处于浪漫主义时期。
在这一时期,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都在音乐中有着民族音乐旋律的融入。
除此之外,勃拉姆斯以细致的情感开拓了音乐深入人心的创作道路,在艺术歌曲方面有着很好的发展。
李斯特的“炫技”风格也是带有国际性的特点。
而肖邦能够把所有思乡的感情全部转化为音乐的灵感,将爱国的情怀全部寄托到音乐作品中。
关键词:李斯特;音乐风格;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三位音乐家的音乐风格◎ 乔雨青/王娟 (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浪漫主义是19世纪兴起于西方的一场艺术运动,音乐的浪漫主义贯穿了整个19世纪。
西方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在贝多芬晚期的创作中初显端倪,后经德国、奥地利等多国众多音乐家之手,成为涵盖整个欧洲的时代大潮,其起止时间大致为1820~1910年。
这个时期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为对主观情感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之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与此同时李斯特、勃拉姆斯、肖邦这三位音乐家在有着民族共性的基础上,也有其各自的风格特色。
可谓是“独树一帜,各有所长”。
一、李斯特、勃拉姆斯、肖邦在音乐风格上的相同点共性:都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李斯特钢琴音乐中蕴含着民族音乐旋律的融入。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拥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作为一名匈牙利人的李斯特,他能够准确恰当地把匈牙利民族韵味和音乐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演奏表现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能够把作品中的民族特色彰显的淋漓尽致。
他曾说过“从摇篮到坟墓,从灵魂到肉体,我是彻底的‘马加尔’人。
因此,我以最严谨的态度积极支持和发展匈牙利的音乐文化”。
他既是一名音乐家,从大部分来说,他也是一名艺术家,他将民族内涵、民族情感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将自己的爱国热情能够充分表现出来。
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早期代表▪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路易吉·凯鲁比尼▪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尼科罗·帕格尼尼▪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
尼
▪贝利尼
▪葛塔诺·多尼采蒂▪弗朗茨·舒伯特
前期代表▪门德尔松▪弗里德里克·肖邦▪舒曼▪弗朗茨·李斯特
中期代表▪居塞比·威尔第▪理查德·瓦格纳
▪奥芬·巴赫▪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安东·布鲁克纳
▪塞扎尔·弗兰克▪夏尔·古诺
▪乔治·比才▪夏尔·卡米尔·圣-桑
民族乐派代表▪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
林卡
▪强力集团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贝德里赫·斯美塔那▪安东宁·德沃夏克▪让·西贝柳斯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
后浪漫主义代
表▪福莱▪古斯塔夫·马勒
▪理查德·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
▪爱德华·埃尔加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
奇·格拉祖诺夫。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西方音乐史上有许多流派,其中几个主要的流派包括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
以下是对每个流派的简要介绍。
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一种欧洲传统音乐,它起源于1750年左右的巴洛克时期,并在经历了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后,一直持续至今。
古典音乐通常是由大型乐团或合唱团演奏的,音乐家们使用大量的乐器,包括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
古典音乐强调音乐的结构、复调和和声,而不是节奏和节拍。
一些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肖邦。
2. 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于19世纪初,它强调个人情感、情感表达和个人表达方式,比古典音乐更加情感化和富有表现力。
浪漫主义音乐通常包括具有强烈情感的旋律和复杂和声,以及音响效果和变化的动态度。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包括肖邦、舒曼、勃拉姆斯和李斯特。
3. 爵士音乐爵士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是从非洲传统音乐、布鲁斯音乐、摇滚音乐和拉丁音乐中演变而来。
爵士音乐通常使用钢琴、吉他、低音提琴、架子鼓和号角等乐器组成,它强调即兴表演、个性化演奏和即兴创作。
一些著名的爵士音乐家包括迪克帕维、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迈尔斯戴维斯。
4. 摇滚音乐摇滚音乐是一种起源于1950年代的美国音乐,它的特点是使用强烈的电吉他声、高度变化的节奏和基于摇滚乐队组成的演出形式。
摇滚音乐通常包括具有社会意义的歌词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它是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一些著名的摇滚音乐家包括汉克威廉姆斯、艾尔维斯普雷斯利、蒂姆斯泰克斯和乔治哈里森。
5.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一种流行于20世纪中期的音乐风格,它通常包括具有简单和易于接受的旋律和歌词、电子合成器和音效,并利用电子通讯技术的音乐制作技术。
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广播、电视和音乐媒体的普及有关。
一些著名的流行歌手和演唱家包括迈克杰克逊、麦当娜、小野丽莎和布兰妮斯皮尔斯。
舒伯特介绍总结
舒伯特介绍总结1. 引言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和作词家,被誉为浪漫乐派的先驱。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深情和抒情的特点,深受当时欧洲音乐界的推崇。
本文将对舒伯特的生平、作品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总结。
2. 生平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奥地利的赫法芬区。
他在早年即显示出音乐的才华,从小就接受严格的音乐教育。
自幼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作曲,他在音乐领域展现了非凡的天赋。
舒伯特的音乐成就得益于父亲和哥哥们的支持和鼓励。
舒伯特在他20岁之前,完成了大量的作曲,包括室内乐、宗教音乐和合唱作品。
然而,他在当时并没有获得足够的以他的才华为基础的成功和认可。
3. 音乐作品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主要包括交响曲、室内乐、歌曲和钢琴曲。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杰作,并展示了他卓越的音乐天赋。
3.1 交响曲舒伯特创作了8部交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未完成交响曲》。
这部作品以其深邃的音乐表情和缠绵的旋律闻名于世。
3.2 室内乐舒伯特的室内乐作品也是他的重要成就之一。
他的室内乐作品在旋律上非常优美,同时也展示了舒伯特深情和抒情的音乐风格。
3.3 歌曲舒伯特以创作歌曲而闻名于世。
他的歌曲以其细腻的旋律和诗意的歌词引人注目。
舒伯特的歌曲通常以钢琴伴奏为主,营造出浪漫而充满感性的氛围。
3.4 钢琴曲舒伯特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钢琴上的卓越技巧和惊人的创作能力。
他的钢琴曲既有优美的旋律,又具有复杂而富有情感的和声。
4. 影响舒伯特对于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在创新和表现方式上开创了新的领域,对后世的作曲家影响深远。
舒伯特的音乐风格被后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所推崇。
他的旋律优美、抒情且情感丰富的特点成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
他的作品激励了许多后来的作曲家,如门德尔松、舒曼和勃拉姆斯等。
5. 结论舒伯特以其深情和抒情的音乐作品而著名于世,是浪漫乐派的先驱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展示了他非凡的音乐才华和创作能力。
《音乐赏析》课件第二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
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专业领域受到推崇,也广泛应用 于音乐教育中。他的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 能力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04
门德尔松:优雅风格代表人物
《圣母颂》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宗教歌曲,旋律优美、庄重肃穆。舒伯特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圣 母玛利亚的崇敬和赞美。
对后世影响
对艺术歌曲的贡献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对后世艺 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歌曲创作手法和风格 为后来的音乐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对室内乐的影响
05
肖邦:钢琴诗人与民族情怀表达者
生平简介与成就
80%
早期经历
出生于波兰华沙,自幼展现音乐 天赋,7岁开始创作,被誉为“ 钢琴神童”。
100%
成长与成就
在维也纳和巴黎等地深造,逐渐 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成为浪漫 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80%
荣誉与贡献
获得多个国际音乐奖项,对浪漫 主义音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被 誉为“钢琴诗人”。
《音乐赏析》课件第二节浪漫 主义时期的音乐家
目
CONTENCT
录
• 浪漫主义时期背景与特点 • 贝多芬:浪漫主义音乐奠基人 • 舒伯特:歌曲之王与室内乐大师 • 门德尔松:优雅风格代表人物 • 肖邦:钢琴诗人与民族情怀表达者 • 浪漫主义时期其他重要音乐家及作
品
01
浪漫主义时期背景与特点
社会文化背景
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表演难度,对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提出了更高 要求。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了音乐表演的重要曲目之一,对演奏者的职业生涯和艺术成就具 有重要意义。
世界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鉴赏
世界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鉴赏音乐无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世界音乐史上,有许多著名音乐家凭借其才华和杰出的作品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将介绍一些世界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的鉴赏,带领读者欣赏世界音乐的瑰宝。
1.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贝多芬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广泛认为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九部交响曲和五部钢琴协奏曲。
其中,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被誉为音乐史上的杰作之一,尤其是其中的“欢乐颂”部分,以其雄壮庄严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世界各地音乐厅的经典演绎。
2.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莫扎特是奥地利音乐家,被誉为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作品兼具优雅和激情。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歌剧作品,如《费加罗婚礼》、《魔笛》等,这些作品中既有悦耳动听的旋律,又有复杂精妙的声乐构思,成为了世界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3. 肖邦(Frédéric Chopin)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钢琴音乐的大师。
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情怀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祖国波兰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渴望。
他的钢琴作品中以《绝命曲》、《军队进行曲》等最为知名,他的作品无论在技巧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4. 肖斯塔科维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肖斯塔科维奇被誉为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情感和豪放的音乐语言。
他的《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舞剧作品是世界古典舞剧的经典之作,其中的音乐旋律婉转优美,极具表现力,深受观众喜爱。
5.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巴赫被尊称为“音乐之父”,他的音乐作品囊括了各个音乐流派,兼具教堂音乐、器乐曲和声乐作品等。
他善于运用对位法和复调技巧,以及丰富的音乐结构和和声编排,创作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音乐杰作。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延续 和发展,主要用于描述1830年— 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
浪漫主义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 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往往富 于想象力。
代表人物
早期代表: 贝多芬 韦伯 帕格尼尼 罗西尼 舒伯特
前期代表: 门德尔松 肖邦 舒曼 李斯特
中期代表: 威尔第 瓦格纳 勃拉姆斯 小约翰·施特劳斯 比才 圣-桑
19世纪60年代,由俄国进步的青年作曲 家组成的“强力集团” ,主要成员有 5位,他们分别是:
• 巴拉基列夫(1837—1910)是“强力 集团“和新俄罗斯乐派的领导人
• 凯撒·居伊(1835—1918) • 穆索尔斯基(1839—1881) • 鲍罗丁(1823—1887)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
• 代表作:《鳟鱼》、《菩提树》、《野玫 瑰》、《致音乐》;声乐套曲:《美丽的磨 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
• 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 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 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被称为 《未完成交响曲》。
作品赏析
• 《摇篮曲》 • 《小夜曲》 • 《鳟鱼》
民族乐派代表: 格林卡 强力集团 德沃夏克 柴可夫斯基 斯美塔那
后浪漫主义代表:马勒 拉赫玛尼诺夫 理查·施特劳斯
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 (1797-1828年), 奥地利作曲家,他 是早期浪漫主义音 乐的代表人物,也 被认为是古典主义 音乐的最后一位巨 匠。
• 舒伯特一生创作了600多首的艺术歌曲,在音 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
作品赏析
• 钢琴曲《钟》 • 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NO.6 • 交响诗NO.3
浪漫主义音乐巨匠
浪漫主义音乐巨匠——贝多芬.舒伯特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
它强调音乐要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构成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突出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
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
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浪漫主义具有幻想性,许多作品是描写大自然的,因为大自然很和谐,很神奇,是理想的境界。
18世纪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世界上许多声名赫赫的音乐大师,都云集此城。
而这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地方孕育了两位浪漫主义音乐巨匠-贝多芬.舒伯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
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
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
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
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
艺术上进步飞快。
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
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
但是她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与贵族伯爵结婚了,这是令他感到绝望。
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优美动听,欢乐洋溢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明朗乐观,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
可是几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听力开始下降。
贝多芬热爱音乐,但是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事情比失聪更可怕,但他也只是在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倾诉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浪漫主义时期的十座山峰
浪漫主义时期的十座山峰有听友在后台留言,希望介绍一下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
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
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
本篇就来细数浪漫主义时期的十大著名作曲家。
01 | 柏辽兹 (1803-1869)作为浪漫主义作曲家,柏辽兹的生活充满了艺术家式的跌宕——动荡而热情、欣喜若狂和忧郁。
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伟大革命音乐家,他的古怪天才直到现在才得到充分的认可。
在名人辈出、大师极其拥挤的法国艺术史上,柏辽兹依然不遑多让:他与雨果、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相提并论,堪称法国浪漫主义三杰。
Les Troyens (The Trojans) H. 133a: Overture Royal Philhar monic Orchestra;Sir Thomas Beecham - Beecham Conducts: Berl oiz02 | 肖邦 (1810-1849)很少有作曲家,能像肖邦的作品一样拥有乐迷们如此普遍的喜欢。
更稀缺的是,在现在频繁演出的曲目单中,也很少有作曲家能像肖邦的作品一样,占有如此高的比例。
然而,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写交响乐、歌剧、芭蕾舞或合唱作品的伟大作曲家。
与其他作曲家不同的是,让肖邦这个名字成为“不朽”的,不是依靠大部头大规模的作品,而是依靠一首首短小精炼而又诗意的钢琴曲。
本文也在治愈创伤的两种方法:时间和肖邦和 #谈音乐09# 肖邦《升c小调夜曲》有过推荐他的作品。
Nocturne for Piano No. 8 in D-Flat Major, Op. 27 No. 2, CT. 115Claudio Arrau - Chopin: Piano Works03 | 舒曼 (1810-1856)舒曼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关键人物,他也是直到今天依然是音乐会最受听众欢迎的10位作曲家之一,3.5万场音乐会背后的秘密。
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代表
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代表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代表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都是著名的交响曲音乐家,他们的的音乐都有哪些特点呢?欢迎阅读参考下面的文章。
古典主义时期指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以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
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这一时期的交响乐最为人们所熟悉,也因其宏大的演奏而震撼人心,这一时期不得不提的当然是贝多芬和莫扎特。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
而我听得最多遍的还是《第五交响曲》,人们习惯称它《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开始构思并动笔写c小调第五交响曲时已经双耳失聪,他深爱的情人也离他而去,这一切打击并没有将他打倒,反而让他成为了扼住生命的喉咙的伟大音乐家。
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这部作品中有所体现,虽然整部乐曲共分为四大章节,但我也像很多人一样比较偏爱第一章节的演奏。
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以一连串有力的拍子开头,整章音乐都保持着一种激昂的情绪,一种向黑暗挑战的士气,一种足以压倒一切的磅礴大气。
当然期间又穿插着圆号吹出的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整章乐曲让人有种无法呼吸的气势,一定要正襟危坐的听完,丝毫不敢懈怠,仿佛读鲁迅的小说,有种针芒在背的感觉。
而他另外的《第九交响曲》终曲乐章《欢乐颂》,是另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曲子。
《欢乐颂》的灵感来源于席勒的诗篇,贝多芬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
《欢乐颂》主旋律进场是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的,浑厚、低沉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给人一种深沉、平静的感觉;旋律演奏了一次之后,中提琴进场重复旋律,旋律行进到中音部,主题曲稍亮的音色给旋律带来一种明快的感觉。
浅谈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贝多芬
浅谈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贝多芬在西方浪漫主义期间,文学和人们思想上产生的情感通过音乐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在西方音乐发展和转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由、热情奔放的感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深受大家的喜爱。
在音乐中,可以肆意地表出内心最真挚情感,一批又批优秀音乐家相继出现,如舒伯特、帕格尼尼、柴可夫斯基等等。
而贝多芬则是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和引领者。
他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1]一、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原指罗曼语书写的故事,随着发展故事情节也包含着各种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或骑士的故事。
十八世纪,文学中初次涌现出了浪漫主义因素,从而才在艺术上逐步兴起。
在其作品里,我们不难发现创作者将其个人所有的感情、兴趣或是天赋完全在不受任何约束地情况下抒发出来,自由便是其最大的特点。
贝多芬在继承古典乐派传统之上,大胆加入夸张的手法,除此之外还打破了古典音乐一贯追求完整结构的限制,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性。
乐器的使用从单一性质过渡到了多元化,作品的产生越发的具有即兴特色。
我们较为熟悉的夜曲、练习曲、舞曲等不断产生,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等不断丰富着浪漫主义的音乐形式。
贝多芬最让他自豪的交响曲也是其中之一。
七和弦与九和弦或是半音法的转调常常出现在乐曲中,在和声以及不协和音的不断普及后,被众多音乐家自由地使用。
以上这些都是用来显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首要对象。
二、浪漫主义的先驱——贝多芬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出生于1770年12月16日,死于1827年3月26日,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
从小音乐天分极高的贝多芬在父亲严格的训练下,小有成就,先后师从于里斯、莫扎特、海顿、萨列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基本把当时所有的音乐文体都涉猎一番。
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以古典主义音乐流派为主,一直到了他中年才完成了第一步交响曲,到晚年的音乐作品流露出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人物,歌剧,及重要人物简介
1、格鲁克18世纪上半叶德国作曲家,创作了100多部歌剧。
他与台本作家卡扎尔比吉合作,致力于改革传统意大利歌剧的弊端,在《奥菲欧》中创立了新的歌剧风格,摒弃声乐炫技,追求质朴感人,他们限制音乐的表现使之服务于诗歌,改革的原则在歌剧《阿尔切斯特》和《帕里斯与海伦》的前言中提出,在《伊菲姬尼在陶利德》等歌剧中奉行。
他的创作对后世歌剧作曲家有较大影响。
2、C.P.E.巴赫古典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和羽管键琴家,J.S.巴赫的次子。
主要创作交响曲和键盘作品,奏鸣曲有200多首,如《普鲁士奏鸣曲》、《沃尔腾堡奏鸣曲》,他的作品精致洗练、趣味高雅,脱离了纯对位写作的旧有风格,发展了主调音乐的新风格,乐章间的调性对比和形象对比处理日趋成熟,并发展了奏鸣曲的戏剧性因素,是古典钢琴奏鸣曲的重要奠基者。
3、D.斯卡拉第古典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和古钢琴家,A.斯卡拉第之子。
当时最重要的羽管键琴作曲家,作有单乐章的钢琴奏鸣曲近600首,大多用二段式结构,主题风格多样,织体处理灵活。
独创炫技性演奏手法如大幅度跳跃、双手交叉、快速平行三六度、刮奏、长颤音等。
他的创作直接影响了维也纳古典奏鸣曲。
4、舒伯特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
主要创作集中在艺术歌曲领域,被誉为“德奥艺术歌曲之王”,代表作有《鳟鱼》、《野玫瑰》、《菩提树》、《魔王》等。
写有9部交响曲、大量钢琴奏鸣曲和室内乐作品,并且创作了浪漫主义抒情钢琴小品如“音乐的瞬间”。
5、舒曼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
写作大量钢琴小品套曲,如《童年情景》、《狂欢节》、《蝴蝶》等,都带有主观幻想因素;艺术歌曲套曲《桃金娘》、《诗人之恋》与作曲家的生活感受有关。
还写有4部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等。
6、门德尔松浪漫主义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
主要交响音乐创作有《“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仲夏夜之梦》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创始浪漫主义钢琴小品新体裁“无词歌”,还写有清唱剧、艺术歌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音乐的乐派代表人物——弗朗茨·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经济学院保险专业邹璐莹00125148 在西方传统音乐的诸多乐派中,一直最钟情于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乐派的作曲家们音乐中的张扬的个性、情绪表达的放纵淋漓、乐曲中所流淌出的丰富而深刻的情感,都让我着迷。
总觉得从浪漫主义开始,音乐家们才真正抛开一切桎梏,写“自己的”音乐。
这么说也并非否定之前的艺术家,贝多芬、莫扎特的伟大自然是不容抹杀的,但似乎就算是想他们这样一代宗师的创作也脱离不开某种既定的模式,他们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宫廷、教堂或贵族的需要服务的。
包括贝多芬充满痛苦与抗争的一生,也只是赢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独立,因为不管那些贵人们多么慷慨地让他自行其是,他的大部分生计仍维系于贵族的庇护。
他们思想中跳跃的火花和炽烈的情感似乎只能在作品的缝隙中得以宣泄和表达。
直到晚年贝多芬的作品才闪现出更多的放纵的火花,有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而莫扎特更是在最后的作品《安魂曲》中才真正表达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波澜。
而到了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作曲家们成了自己的主人,他们做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
舒伯特短暂而辛酸的一生,他一直不懈的创作,以及他音乐中潺潺而出的伤感、忧郁、细腻和深沉的情感一直打动着我。
喜爱舒伯特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我曾经在交响乐团中演奏过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
有人说欣赏交响乐的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也是最深的是创作者,他们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往往能感到最深的心灵的激荡;第二层是演奏者,一个作品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演奏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创作,但程度就不如真正的创作者来的深了;第三种自然就是纯粹的欣赏者。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经过在乐团中一次次的磨合、排练,开头那深沉的大提琴声一次次盘桓在排练室上空,一次次撞击我的耳膜时,我的心也随着旋律而跌宕,对整个乐曲和作曲家情感的理解似乎更加深入。
由于这种特殊原因,在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中,我对舒伯特比对其他作曲家更多了某种关注,应该是那首“未完成”让我和他有了某种特殊的联系吧。
一、关于浪漫主义音乐舒伯特是早期浪漫音乐的代表人物,要走近舒伯特,必然要先了解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原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最早见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
古典主义音乐象线条一样鲜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
在古典主义的音乐中已含有浪漫主义的因素,而浪漫派的作品中也多有古典式的内容。
这种不同的因素,在任何时代都存在着,要想像古板的史学家期望的那样,在二者之间划出一道泾渭分明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重要的浪漫主义歌剧作曲家、德国理想主义者韦伯就先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贝多芬一年逝世,舒伯特的死也仅比贝多芬晚一年。
可是,在这两种乐派之间实际上又存在着我们很容易把握的区别,这些区别大多是源于非音乐的原因。
到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已有根本的改变,他们已不再是一个城市、宫廷或教堂的雇员。
浪漫主义音乐发自与法国大革命有关的自由思想,浪漫主义乐派的作曲家们已不再为宫廷、教堂或任何一个势力集团服务,他们更加强调追求个人的特点,出于创作的需要,他们尝试新的创作方式,不拘泥于已有的音乐的既定格式。
他们的前辈仅满足于用器乐表达纯粹的音乐思想,浪漫主义音乐家则致力于让音乐在表达的广度上与语言并驾齐驱。
他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心中最微妙的感受,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在古典派作曲家贝多芬、罗西尼和韦伯的晚期作品中,已经明显流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正是他们开创了浪漫派的先河。
1800年前后出生的作曲家们,形成了初期浪漫主义的中心。
舒伯特处于古典音乐思潮和浪漫主义音乐思潮的交替、重叠时期,是初期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从传统的古典音乐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
舒伯特在器乐方面是贝多芬的继承人,他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则是经由舒曼和奥尔夫流传至今。
二、舒伯特的生平与创作舒伯特是于十八世纪即将结束时诞生的浪漫派的天才,但遗憾的是他却十分短命,年仅31岁就结束了他才华横溢的一生。
他于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的郊区,1828年11月19日殁于维也纳。
韦伯于1826年去世,第二年贝多芬故去,再过一年舒伯特又相继逝世,在音乐史上这三年连续地丧失了三位音乐天才。
舒伯特的父亲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小学校长,舒伯特八岁时即从父学习小提琴,从兄伊格纳兹学习钢琴。
1808年被收为维也帝国圣堂唱诗班歌手和帝国学校的学生,后成为圣堂乐队队长,并常担任指挥。
十四岁作第一首歌曲《哈加的悲歌》。
宫廷乐师萨列里赏识舒伯特的才华,在舒伯特十六岁离校后给予额外辅导。
舒伯特的第一部交响曲便是作于这一时期(1813),最早的三部弦乐四重奏也成于此时,通常被认为"不够成熟",但已足为今天的音乐会听众所喜爱。
十七岁时根据歌德的诗作《纺车旁的格雷岑》一歌,此时技巧已臻成熟。
接着又为两首歌德的诗谱曲:《野玫瑰》和《魔王》,并写了第二、第三交响曲(1815),几部小歌剧和音乐话剧。
此后,杰作一部接一部,在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中几乎从不稍衰。
他个子不高,因而免服兵役,不过,在他父亲的乡村上学当校长助理,对一个只想写作、演奏音乐和听音乐的人来说,似乎并不是个合适的职业。
十九岁时他申请当卢布尔雅那音乐学校校长,但未被接受。
十年后,想在维也纳宫廷谋职而未遂。
1818-1824年间,舒伯特作为兼职音乐教师不时去埃斯特哈齐家庭的乡下领地,得以领略一下维也纳以外的生活。
他的许多朋友也乐于给予帮助。
他和约翰·福格尔(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也是最早看出舒伯特的歌曲创作天才的人)一起外出徒步旅行,《鳟鱼》五重奏(1819)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在维也纳市内,诗人肖伯在家里腾出一个房间给他,他十分欣赏这位诗人和作家同行、艺术家、音乐家们过的波希米亚式的生活。
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事业中,大部分时间靠偶然赚点稿费、朋友们和兄弟费尔迪南的帮助过日子。
作为维也纳的一名无雇主的自由作曲家,他比莫扎特更不出名,但是他也似乎不在乎名利。
1822年格拉兹的音乐协会选他为名誉会员,他愉快地接受,并送去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表示感谢。
这部作品竟然成为音乐史上最著名的未完成杰作,舒伯特自己和格拉兹的会长安色尔姆·许登布雷纳肯定都没有想到。
后者收到这部作品后,往抽屉里一塞,忘记得干干净净。
直到1865年作曲家去世将近四十年时,《未完成交响曲》才首次演出。
他的《C大调"大"交响曲》(以别于《C大调"小"交响曲》)、《C大调弦乐五重奏》几部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奏鸣曲,以及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1823)和《冬之旅》(1827)总算还是完成了,这是后世的幸事。
《冬之旅》中近乎病态的孤独感反映了舒伯特当时的寂莫心情。
虽然他不乏女朋友,但始终没有结婚。
他那种落拓不羁的生活逐渐不能支持,不仅缺钱,身体也越来越弱。
他一生崇拜贝多芬。
1827年,他还为贝多芬葬礼掌火炬,岂知第二年自己也追随贝多芬于地下,三十一岁便死于伤寒。
舒伯特艺术的中心是歌曲,仅数量(六百余首)便足以表明他对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的衷心向往。
人们常说他贪婪地阅读诗歌,但无批判无选择,他可以一首歌采用歌德或海涅的诗另一首采用无足轻重的劣诗。
凡能触发他创作想象的东西,他都拿来,即使是平庸之作,在他笔下也能斐然成章,不亚于用好诗谱写的歌曲。
舒伯特的歌曲是歌唱和钢琴同等重要的二重奏,在这两方面都是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基础。
晚年的合唱作品显露出统一的风格与气魄,如果他多活几年的话,可能会百尽竿头更进一步,写出相当了不起的作品来。
在《未完成交响曲》和C大调"大交响曲"(1828),室内乐,特别是A小调(1824)、D小调(《死神与少女》,1824-1826)和G大调(1826)的几首弦乐四重奏,降B调(1826)和降E调(1827)钢琴三重奏,《鳟鱼》五重奏(1819)和《C大调弦乐五重奏》(1828),管乐与弦乐八重奏(1824),钢琴奏鸣曲和二重奏中,他的抒情的旋律风格同宏大的构思与曲式,以及美轮美奂的调性布局与和声细节结合得天衣无缝。
可以说,继贝多芬之后,舒伯特是维也纳最杰出的作曲家,也是他所处时代里创作出了最伟大、最丰富的交响曲的作曲家。
三、舒伯特的音乐舒伯特似乎是为音乐而生。
他短暂而痛苦的一生中,除了身边的朋友之外,从未被世人所了解与赏识,也没有品尝过人生应有的幸福。
但他却从未停止过对音乐的追求,自从创作了第一部作品,他似乎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创作。
他的音乐,细腻、忧郁、伤感,是他自身心绪的恣意放纵,是他从心底流淌出的声音。
完成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的人们,并非都是维也纳生人。
格鲁克出生在南德意志的山村,海顿生于乡间的罗劳。
莫扎特诞生在萨尔茨堡,贝多芬来自莱茵地区。
舒伯特则是这一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土生土长的维也纳人。
不了解当时维也纳的环境,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舒柏特的音乐。
因为那个环境如实地反映了维也纳的自然、维也纳的风俗与文化和维也纳人民的生活。
舒伯特一生未任公职,他和贵族也几乎没有关系,而和波希米亚式的艺术家们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甚至在饭馆和咖啡馆里也在谱写作品。
舒伯特音乐的精髓可说是在于其民众性,说莫扎特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崇高的,那么舒柏特的音乐则使人感到亲切。
他的旋律如同民歌一样纯朴,但富有抒情的诗意。
节奏的基础则是维也纳的兰德勒舞曲和圆舞曲。
兰德勒从农村传到城市的农民舞蹈,圆舞曲则是在维也纳开放的舞蹈之花,两者具有相同的因果关系,都是维也纳本地的舞蹈,而且同是三拍子舞曲。
今天四分之三拍子已成为维也纳圆舞曲的代名词。
而这个有如维也纳方言的圆舞曲节奏,就成为舒伯特音乐的基础。
在交响乐和奏鸣曲中,也使用圆舞曲风格的主题,至少在小步舞曲乐章中,必然出现兰德勒著名的《未完成交响曲》的第二主题岂不就是兰德勒吗?而且第二乐章使用了三拍子,第三乐章也刚刚以三拍子开始,就停笔了。
舒伯特的浪漫主义几乎完全发挥在歌曲领域中。
他虽然追随莫扎特特别是贝多芬,但歌曲是他独自开拓的领域。
他的歌曲特征是以民歌风格唱出诗句,伴奏则描绘出音画式的背景。
早自作品第一号的《魔王》开始就是如此,至《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就更加圆熟了。
舒伯特谱写这些歌曲的旋律作法,完全是他独创的。
他的曲调作法不是给歌词配以旋律,而是自然地产生自歌词本身。
诗情直接决定旋律,而旋律烘托出诗意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