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总结

合集下载

毛概第五~十五章重点笔记

毛概第五~十五章重点笔记

毛概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础方针,深刻论证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2、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

创造新的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陈云提出了“三个主题,三个补充”思想4、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辩:“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胡锦涛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6、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7、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8、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科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9、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

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之后,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和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分别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出了一定的分析4、党的十三大把初级阶段问题踢打全局化的原因是:一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段在改革开放中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二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问题的认识。

毛概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

毛概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

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邓小平 于1988年9月5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 总统胡萨克时的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论 断。 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两大门类,包括自然、社会、思维三 个领域的知识。
• (一)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科学渗透于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可以转 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 2、在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科学对物质生 产不仅具有反作用,而且具有主导和超前的作用, 成为第一生产力。 • 3、科学技术是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表现: • 第一,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率越来越高; • 第二,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 周期越来越短; • 第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呈 加速的趋势。
(2)1961年1月 八届九中全会, 出台“八字方 针” (3)1962年1月, 召开七千人大 会,全面贯彻 “八字方针”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 ” ,是社会主
义 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980年,他指出,“社会主义是 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 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 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总结其根据社会建设的长期实践进行 深刻思考和全面探索的结果,对社会 主义的本质作出了完整的概括。
• 3、直接原因:苏共二十大的推动
•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在莫斯科 举行。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作了总结报告, 并为此通过了决议。大会总结了苏联建设社会 主义,特别是第五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大 会着重批判了个人崇拜,对斯大林晚年所犯的 错误进行了批评。这有利于苏共党员和人民群 众从教条主义、个人崇拜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推动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 有利于各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克服教条主义的 束缚,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革命与建设的道路。 大会闭幕前夕,赫鲁晓夫突然向全体代表作了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 批判斯大林的错误及其严重后果,对斯大林的 一生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帝国主义乘机掀起 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

毛概 5-社会主义本质1

毛概  5-社会主义本质1




2.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社 会矛盾; 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根本不同,人民 内部矛盾是非对抗的、是分清是非问题,坚持民主 的、说服教育的方针,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 法解决;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是分清敌我问题, 用强制的方法解决;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济 上“统筹兼顾”,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政治上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案例1
艰辛探索
镜头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66年5月16日,毛泽 东发动“文化大革命”。 图为1966年夏,毛泽东、 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
从1966年8月至11月,毛泽东先 后八次接见红卫兵,接受检阅者达上 千万之多。这是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 接受检阅时的壮观场面。
专题十五 专题十六 专题十七 专题十八 专题十九 专题二十 专题二十一 专题二十二 专题二十三
专题九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六 专题七 专题八 专题九 专题十 专题十一 专题十二 专题十三 专题十四 专题十五 专题十六 专题十七 专题十八 专题十九 专题二十 专题二十一 专题二十二 专题二十三
案例1
艰辛探索
镜头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斗场景
专题九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六 专题七 专题八 专题九 专题十 专题十一 专题十二 专题十三 专题十四 专题十五 专题十六 专题十七 专题十八 专题十九 专题二十 专题二十一 专题二十二 专题二十三
案例1
艰辛探索
镜头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毛概 第五章

毛概 第五章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 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978年,全国召开了 第二次科技大会。会上,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 技术是生产力”的英明论 断。这次会议是新中国科 学技术发展史上又一里程 碑。这是1978年4月,邓 小平同志接见出席全国科 技大会的代表时,与青年 数学家陈景润握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过去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 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 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两个讲 全了。”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2)新中国还没有大规模建设社会主 义的经验,需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 习;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它在工业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高速度 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并且这种模式 又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 重工业的需要。

毛概

毛概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突出地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突出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问题,同时以包括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有机体及其矛盾关系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面临的任务很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贯穿着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其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社会生产落后,经济上不去,国家的综合国力薄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难以得到满足。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具有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使社会生产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持续发展,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好;二是它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毛概-第五章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毛概-第五章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 内容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的理论成果 •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我们总结了 几十年搞社会主 义的经验。社会 主义是什么,马 克思主义是什么, 过去我们并没有 完全搞清楚。
我国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前所经 历的曲折和失误, 改革开放以来在前 进中遇到的一些困 惑,归根到底都是 对这个问题没有完 全搞清楚。
1959年试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
1964 年 中 国 第 一 颗 原 子 弹 爆 炸 成 功
1967 年 中 国 第 一 颗 氢 弹 试 爆 成 功
在“大沙地”建的“炼钢土高炉”群
公共食堂
1957年反右派的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1959年的反右倾,是“左”倾错误的大发展,再加上 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中国 的国民经济在1959 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国民 经济比例关系全面失调。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政策 ,党和政 府认真地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调整国民经济 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到1962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出 现好转的趋势,到1965 年,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时期结 束,社会主义建设又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党在这 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 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内仍然提出了一些 比较正确的观点
“文革”时期的探索:
பைடு நூலகம்
党际关系不应当影响国家关系

毛概 第五章

毛概 第五章

(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1、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
院在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在 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他强调,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 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 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理论 问题 •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 理论问题
•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进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 基本理论问题。 • 2、邓小平一再强调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 是基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认识。
发展是党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这一 重要命题是江泽民 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 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 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 讲话中首次提出的。 要务,通常是指 最重要而又最迫切的 任务。第一要务,是 相对其他各种要务而 言的。
为什么说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 第一要务?
• 1、这是时代主题和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 2、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 要求。 • 3、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 题的根本要求。 • 4、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 的一条主要经验。
2、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科学内涵
• (1)从生产力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的社会。
• (这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体现社会主义的最高效率)
•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

毛概知识点总结(5-12章)

毛概知识点总结(5-12章)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补充)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这是任何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首先作出回答的问题。

第二、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上亟待填补的课题。

2、为什么未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在一个长时期内,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存在着严重的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没有搞清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我们曾经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

第三,由于我们长期把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从而把这一模式的种种具体作法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附加在社会主义之上,从而导致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清楚。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1、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背景2、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3、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第一、从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依据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第二、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第三、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提出的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

第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5、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二、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

毛概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毛概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4)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很短,而且 是边革命边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缺 乏深刻的了解,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 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三大改造的胜利来得 太快,太容易了。在党内,特别是许多领导 人中间滋长了骄傲情绪,以至过高地估计了 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发展生产问题上急 于求成,在改革生产关系问题上急于过渡。
其次,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如果搞不 好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1980年5月,邓小平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 “社会主义 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 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本质。‛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
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 主义经济政策到底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 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
•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 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人民公社好!‛‚抓革命,促 生产!‛‚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中共八大确定,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 步前进。这个正确方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 • 1958年的‚大跃进‛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严 重损失。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后来又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 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就使国民经济从1962 年到1966年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3)当时对于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 义,全党普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觉悟。安定 团结要靠民主和法制来保障。为此,必须克 服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权力过分集中于领 导者个人的严重缺陷;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 个人专断现象。但在当时,我们党还没有认 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意义。相反在不断取得胜 利的情况下,个人迷信,骄傲自满,个人专 断的现象反而有些滋长,因此正确的决议和 国家的宪法与法律,也容易因领导者个人的决 断而被推翻或被臵之不理。

毛概第五章心得体会

毛概第五章心得体会

毛概第五章心得体会《毛概》第五章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章内容除了介绍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和基本矛盾外,还详细解释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区别,并强调了全民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地位。

这一章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目标,同时也对我们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贫弱的和相对不发达的。

这一点在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种种困难中得到了体现。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压力,国内还存在着大量的农民和工人的私人所有制,这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因此,我们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们还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始终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群关系的密切联系,确保党始终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这主要通过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和国防建设来实现。

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于解决粮食问题,保持农村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村改革中,要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此外,我们还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领导,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降低商品价格,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所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是指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和管理生产资料的制度。

全民所有制的建立和巩固,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稳定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在于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领导作用,保持国家和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相互关系,努力消除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差距。

毛概第五章知识点重点归纳

毛概第五章知识点重点归纳

毛概第五章知识点重点归纳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真理和历史条件性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世界上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能成立的。

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同,所以一切真理都是有历史条件的。

然而,尽管真理是相对的,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普遍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超越特定历史条件的普遍意义。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这一普遍真理性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

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存在着不同的阶级。

阶级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关系不同引起的一种社会群体,而阶级斗争则是由于不同阶级之间共同利益和对立利益的存在而产生的。

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毛泽东指出,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矛盾基础。

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只是斗争的对象和斗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不同利益阶级之间的斗争转变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

三、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是指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手段。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通过国家权力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实施对新生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镇压,巩固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毛概第五章

毛概第五章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如下: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 力。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 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 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 的国民教育等=总和=社会 主义。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如下: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 产品。
第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第四,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生产等中间环节转向社 会主义。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 到两点:一是在理论上,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 水平的限制,他们都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做过 全面的论证和科学概括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 到两点:一是在理论上,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 水平的限制,他们都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做过 全面的论证和科学概括 二是,在实践上,现实的社会主义按苏联 的模式未能发挥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无法充分 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八大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 断并确定了新时期的中心任务
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设先进的工业 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走向 失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搞清楚“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 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缺乏科学 的认识。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 到两点:一是在理论上,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 水平的限制,他们都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做过 全面的论证和科学概括 二是,在实践上,现实的社会主义按苏联 的模式未能发挥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无法充分 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二节

毛概第五章第三节

毛概第五章第三节

• 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人民的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 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 社会生产力。 •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毛泽东 • 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 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 科学发展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 科教兴国 • 人才强国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 • •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大改造 改革开放 总的目标是: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 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到达发达生产力的水 平。 •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三节中共八大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间的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本节主要内容一发展才是硬道理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发展才是硬道理
•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 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符合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 必然要求。 •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 训的深刻总结。 •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 要。
• 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 断的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 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 展得更快更好。 •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 的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 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毛概

毛概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 五讲
基础课部思政教研室——韩高良
毛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概 论
历史局限
第一,这一探索从 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 出现了严重背离。 第三,这一探索中存在着的错误倾向没有得到及 时纠正,逐步发展成全局错误。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 五讲
基础课部思政教研室——韩高良
毛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概 论
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理论成果
第一,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第二,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 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三,提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 战略目标。 第四,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 规律,必须不断从实践出发,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 性,认识客观规律;还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 无法提高;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 的现代化。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 五讲
基础课部思政教研室——韩高良
毛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概 论
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强调 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突出了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 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 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 手段和价值的统一。

考研政治毛概第五章常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毛概第五章常考知识点汇总

第五章社会主义若⼲重⼤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个长期的历史进程。

在新民主主义⾰命时期,以⽑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条有中国特⾊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命发展道路,创⽴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引党和⼈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胜利。

在⼤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泽东⼜向全党提出了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次结合的伟⼤任务,领导全党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泽东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泽东发表的《论⼗⼤关系》、《关于正确处理⼈民内部⽭盾的问题》以及中共⼋⼤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对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意义。

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与错误两个发展趋向。

2.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盾和党的中⼼⼯作 中共⼋⼤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盾和党的中⼼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残余势⼒⽽⽃争,但是国内的主要⽭盾已经是建⽴先进的⼯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盾,已经是⼈民对于经济⽂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化不能满⾜⼈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盾;党和全国⼈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量发展社会⽣产⼒,实现国家⼯业化,逐步满⾜⼈民⽇益增长的物质和⽂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争,还要加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产⼒。

3.调动国内外⼀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家 ⽑泽东最早在1954年9⽉的⼀届⼈⼤⼀次会议上就提出了调动国内外⼀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

《毛概》精品课教案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毛概》精品课教案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刻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知识点: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特点及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本质两个方面的关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背离:主要是1957年以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出现了一些严重错误,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认识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邓小平最早是在1980年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样一个范畴。

1992年初,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论有五句话,三个要素:(1)把生产力放在首位来界定社会主义。

(2)把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目标来界定社会主义。

(3)从动态的把握上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

二、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邓小平理论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

毛概整理第五章

毛概整理第五章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历史背景:(1)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2)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成果: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次会议对确立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判断,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原因: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

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我们党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地认识。

(简单了解)2、具体表现: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致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深入了解)3、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1)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2)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3)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4)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5)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毛概I·5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毛概I·5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9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首位
美国学者丹尼森研究发现: 时间 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20世纪初 20% 20世纪中叶 50% 1970s以后 60-8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0

2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前后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3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4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5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24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 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 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 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2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美丽的宝岛 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学会成立
中国还要完成祖国统一. 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 中国还要完成祖国统一."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 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 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二要看我们经济能不能真正发 23 展."
13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毛概1-15章重点概括

毛概1-15章重点概括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完成的时候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要正确处理工业化过程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以及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基本原则;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设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夸大企业自主权;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其他各种关系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论十大关系》
·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业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1957年下半年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

2)1958年盲目开展大跃进运动
3)全民掀起“大炼钢铁”热潮
4)“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5)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2)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3)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4)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5)从哲学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他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6)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7)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准备着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许多的失败和挫折;(8)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9)在中国具体的国情下,应当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0)提出了在世界范围内,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思想。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的正确思想观点:
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思想;
提出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
的战略构想等。

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

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内在要求,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重要准备。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18提出社会主义本质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

社会主义本质: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内涵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2)生产力发展速度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3)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解放生产力。

(4)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的统一。

(1)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2)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意义更加突出;(3)从时代特征看,只有突出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自觉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2.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消灭剥削是指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

(2)消除两极分化,是指消除在财富的占有和使用上的严重不平等。

(3)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关系。

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是两极分化的温床:而两极分化产生于剥削,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甚至出现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共同富裕强调“共富”,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3)共同富裕强调“共富”与共同贫穷的假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

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

4.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特点
(1)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2)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标的统一。

(3)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4)体现出逻辑上层层递进的关系。

共同富裕
生产力生产关系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党的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后指出,全国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再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引导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历史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

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科教兴国: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党中央第一次提出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003年5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人才强国: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剑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