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相对论20151017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典力学的困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说,我们看到的现象,或对事物的描述,往往随观测角度的不同而不同。在物理学中描述一个物理过程,离不开参考系。例如,在运动的车厢顶部落下一个包裹,在地面上和在车厢内看到它的轨迹是不同的,这就是所谓事物的相对性。

经典力学中,物体的速度与所选参考系有关,而利用经典电磁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得出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介电常数ε0与真空磁导率μ0的几何平均数的倒数,是一个与参考系无关的量。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和他的坐标变换,已经在超越个别参考系的描述方面,迈出重大的一步。它的一个重要结论,是速度的合成律,例如一个人以速度v 相对自己掷出一个球,而他本人又以速度u 相对地面运动,则球出手时相对地面的速度为u+v 。按常识,这种算法是天经地义的;但把这种算法运用到光的传播问题上,就产生了矛盾。

设想两个人传球,甲将一个会发光的球传给乙。乙看到球,是因为球发出的光线到达乙的眼睛。设两人之间的距离为L ,球发出的光相对它的传播速度为c 。甲即将传球前,球处于静止状态,球发出的光相对地面的速度就是c ,乙看到此情景的时刻比甲延迟L/c ;在极短冲击力的作用下,球出手时速度达到v ,按上述经典的合成律,此刻由球发出的光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c ,乙看到球出手的时刻比甲晚L/(v+c),也就是说,甲先看到球出手,后看到甲传球。这种先后颠倒的现象谁也没看到过。

会有人说,由于光速非常大,两个时间差的差别微乎其微,在日常生活中是观察不到的,这个例子没有现实意义。那么来看一个天文上的例子。

1731年英国一位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在南方夜空的金牛座发现蟹状星云。根据后来的观测推算,蟹状星云是在公元1060年左右(地球上观测到的时间)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抛出的气体壳层。这一点在我国的史籍《宋会要》中有以下记载:“嘉佑元年三月,司天监言,客星没,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当一颗超新星爆发时,它的外围物质向四面八方飞散,也就是说有些抛射物射向我们。如果光线服从经典速度合成律的话,从蟹状星云到地球的距离(约5000光年)和爆发中抛射物的速度(约1500千米/秒)来计算,两者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将相差25年,即地球将在25年内持续看到超新星开始爆发时发出的强光。而史书记载,客星从出现到隐没还不到2年。

大海中轮船激起的波浪的速度只与洋流的速度有关,而与船的速度无关。这给上述问题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即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的传播速度与发光物体的速度无关,只与传播介质的运动状态有关。于是上述矛盾不复存在;但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传播光线的介质是什么?按照旧时的看法,是一种叫做“以太”(aether )的物质,那地球以怎样的速度在以太中运动?在地球上,如果能够精确测定各个方向光速的差异,就可以确定地球相对于

以太的运动;实验的精度足够高时(达到22

c

v 量级),可在地球上测定各个方向光速的差异。

1881年,迈克耳孙和莫雷首次用迈克耳孙干涉仪做了观测实验;6年后,进行了更精密的测量。从理论上分析,将仪器旋转90o ,应有0.4个条纹的移动;实验的结果却是:根本不存在条纹移动。

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当别人忙着在经典物理框架内用形形色色的理论来修补“以太说”时,爱因斯坦另辟蹊径,提出两个重要假设:

1、相对性原理

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与伽利略的思想基本上一致,即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在它们之中所有的物理规律都一样。但伽利略变换只适用于经典力学,不保证电磁学(包括光)也满足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性原理希望把一切物理规律都包括进去。

2、光速不变原理

在看到经典力学与电磁学存在的矛盾后,爱因斯坦大胆假设提出假设:在所有惯性系中测得的真空光速c 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三、洛伦兹变换推导

两个惯性系S 系和S'系,其对应的坐标轴彼此平行。S'系相对S 系以速率u 沿x 轴正方向运动,事件在两个坐标系的坐标分别为(x,y,z,t)和(x',y',z',t')。当t=t'=0时,两个坐标系的原点重合。经典力学中从S 系到S'系的伽利略坐标变换式为

⎪⎩⎪⎨⎧='='-='z

z y

y ut

x x 逆变换为

⎪⎩⎪⎨⎧'

='

=+'=z z y y ut

x x 为调和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学的矛盾,洛伦兹提出不同惯性系的物理方程应该具有相

同的形式,为此必须放弃绝对时间的概念,即

()⎪⎩⎪

⎨⎧='='-='z

z y

y ut x x γ γ称为洛伦兹因子,逆变换为

()⎪⎩⎪

⎨⎧'

='

='+'=z z y y t u x x γ 设任意事件从S'系到S 系的变换为

()t u x x '⋅+'=γ

(1)

任意事件从S 系到S'系的变换为

()t u x x ⋅-='γ

(2)

将(1)改写为t'的表达式并把(2)带入,得到

(

)u

x t t ⋅-+⋅='γγγ2

1 (3)

设由重合的原点O 和O'在t=t'=0时刻发出沿x 轴正向的光,波前坐标分别为(x,y,z,t)和(x',y',z',t'),那么根据光速不变原理,有

t c x ⋅= (4)

t c x '⋅=' (5) (1)和(2)相乘,得

()

t t u t u x t u x x x x x '⋅⋅-'⋅⋅+⋅⋅'-'⋅='⋅22γ

(6)

将(4)和(5)代入(6),得

2

2

222

2

11c

u u

c c -=

⇒-=γγ

(7)

并记

c

u =β

(8)

当u<

2

221c

u c x u t t -⋅-=

' (9)

2

221c u c x u t t -'⋅+

'=

(10)

四、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1、同时的相对性和时间延缓

假设S'系中两个事件(x 1',t 1')和(x 2',t 2')在不同位置同时发生,即t 1'=t 2'=t',则在S 系中观察

()021*********≠'-'=-=∆⇒⎪⎪

⎪⎪

⎫⎪⎭⎫ ⎝⎛'⋅+'=⎪⎭⎫ ⎝⎛

'⋅+'=c

u x x t t t c x u t t c x u t t γγγ 结论:沿两个惯性系相对运动方向配置的两个事件,若在一个惯性系中同时发生,则在另

一个惯性系中观测,总是处于前一个惯性系运动后方的事件先发生。

S'系中,在x'位置先后发生的两个事件间隔事件Δt'=t 2'-t 1',则在S 系中测得

t c u t t t t t '∆>-'∆=

'∆⋅=-=∆2

2

121γ

结论:在一个惯性系中同一位置先后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观测其发生的时间间隔变长。

2、长度收缩

()()t u l t u x t u x x x l ∆⋅⋅-∆⋅=⋅--⋅-='-'='∆γγγγ112212

由于在S 系中测两端坐标为同时发生的事件,所以Δt=0,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