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果蔬生产存在问题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季节果蔬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反季节果蔬丰富了人们的食物选择,也为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然而也带来了农药残留、激素残留、果蔬品质下降、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对反季节果蔬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反季节果蔬的有序生产和品质保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蔬;反季节;效益;问题;原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110-02
各种色彩丰富的水果、蔬菜中富含多种植物蛋白、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维生素。而蔬菜和水果作为人们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保健成分,同时其中含有的单宁和多种挥发性芳香物质也能够满足不同口味的消费者所要求的色、香、味的需求。过去人们所种植的水果、蔬菜在自然露天环境中生长直至自然成熟,决定了消费者只能够在应季的短时间内购买到新鲜果蔬。而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应季果蔬的供应期太短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现如今在农业技术和食品保藏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的条件下,反季节蔬果应运而生。这种方式生产的蔬菜能够实现春提早、秋延后,保证蔬菜的周年供应[1]。
1 反季节果蔬概述
所谓反季节果蔬,是指在自然的光温条件不具备某种作物生长的情况下,人为地利用大棚等设施,增温增光栽培而成的蔬菜[2]。
例如,冬季对茄子、辣椒等不耐寒的品种,通过架建温室大棚或者覆膜进行保温而保证其生长。即最常见的利用保护性或者半保护性设施模拟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进行反季节栽培的方法。此外,还有利用山区气候资源和冬春温暖小气候进行反季生产,这2种反季节果蔬生产方式目前没有引起争议[3]。
2 反季节果蔬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反季节果蔬的种植与供应期相比较普通蔬果而言要提前或者延后,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模式的限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种植、生产的反季节果蔬,其营养成分、口感等品质并不比正常应季蔬果逊色。虽然反季节果蔬的种植成本明显提高,售价普遍高于应季果蔬,由于消费者“物以稀为贵”以及“尝鲜”的心理使该类果蔬不愁销量。人们对于此类果蔬的数量和种类的需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递增。因此,果蔬的反季种植不仅满足了市场供应的需要,也正是由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在张家界市永定区蔬菜基地,当地农户联合进行反季节蔬菜种植。2012年,全市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3 226.67 hm2,产值34 175万元[4]。由此可见,反季节果蔬的持续发展不仅与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同时也由于其显著的利润空间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产生了很大影响。
3 当前反季节果蔬生产存在的问题
由于商人的过分趋利行为及政府监管的不到位,导致滥用化肥和
激素用于增产、人工提前果蔬成熟期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规范生产对产品的品质和环境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1 过量农药残留危害健康
首先,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蔬菜生产中,伴随着病虫害的发生,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尤其是棚膜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相当严重[5]。反季节蔬菜以大棚种植为主,农残超标现象更加普遍。
3.2 滥用激素
食品中过量使用激素和激素残留的问题也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的危害比较严重。蔬菜、水果的种植收获过程中,各种催熟剂、膨大剂的使用,以及蔬果保鲜剂的滥用和违规使用,都会危害食用者的健康。如2012年5月报道的,部分菜农为让白菜看上去新鲜,竟然喷洒甲醛[6]。
3.3 人工模式下果蔬品质降低
许多反季节果蔬由于激素的使用以及生长环境受限,口味和营养成分等主要品质大打折扣。尤其是催熟的水果,闻起来没有任何果香。而许多生长过程中使用了膨大剂的水果,虽然外表同样光鲜亮丽,却失去了原本该有的酸甜滋味,如西瓜、草莓。反季节果蔬在大棚中生长的过程中,生长期短,日照强度不足,光合作用受限,导致果蔬中糖分和维生素含量下降,虽然人们为其花费更多的金钱,但买到的却是营养和口感打了折扣的果蔬。
3.4 环境污染
从宏观角度来看,温室大棚种植以及农业覆膜的使用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每年因此而废弃的覆膜将白色污染带入了绿色的农村。长期的同品种连作,会导致土壤板结[7]。反季节果蔬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农药和助剂,很可能污染地下水。
4 原因分析
4.1 商人趋利是根本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商家受利益驱使,人为过分缩短果蔬生长周期和成熟期,同时,为了保外观品质和增加产量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及激素。
4.2 使用违禁、伪劣农药
截至2011年,农业部共禁用了六六六、滴滴涕等33种农药,规定了14种农药在果蔬中限制使用。但由于相关法规不完善,监管与惩治不到位,一些禁用和限用农药也被大量使用,同时假药泛滥,使药品质量无法保证。
4.3 知识技能缺乏
一些农民缺乏必要的科学用药的基本知识和病虫害防治的有关
技能[8],基层农药销售人员对相关用药知识掌握不足[9],导致农民错误使用农药,影响了果蔬产品的安全。这样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了危害,也对该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4.4 体系、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力
我国农药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滞后,安全评估工作难以正式展开[10]。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低,果蔬产品的质量与安
全问题难以追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相关职责部门监管不力、责任不明确,而对于现有制度落实也不够到位。反季节果蔬生产销售的市场准入制度也不够健全。
4.5 盲目消费是客观因素
此外,一些消费者存在盲目消费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影响生产者和经销商抛弃规范做法、唯利是图的客观原因。
5 建议
5.1 健全农药体系与制度,提高农药质量
针对农药残留问题突出的情况,需要建立健全农药风险评估体系,加大农药禁止使用及限制使用的相关政策的落实和监管力度。鼓励开发生物源农药等低风险类农药,优化农药品种结构;改进剂型和施药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11]。
5.2 加强技术支撑
对于技术支撑能力薄弱的因素,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种植蔬果和使用农药、激素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宣传,规范农药经销商对于农药知识掌握的标准,加强技术服务。此外,还应尽快加强检测机构的建设与检测技术的完善,为全面开展农药安全使用监管提供科技支撑。
5.3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食品安全意识
应当对生产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让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土地种植增产吃饭的农民了解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对于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承担的重要责任,也认识到自身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