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
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
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摘要: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反映出了中国杰出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切中了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要害,该问题的解答需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关键字:教育改革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钱学森之问”深深的触及到了中国教育的痛处,也让无数中国人倍感困惑:政府每年投入那么多的经费,为何中国教育离我们所期待的反而越来越远呢?这使得我们的教育改革面临着无限的尴尬。
我们现在的教育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为何?教育改革之路去向何方?当今的教育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等待我们去改善。
首当其冲的是基层中学教育体系的问题,尤其是填鸭式教育。
有些学校为了完成教育指标,不尊重学生个人的接受能力与接受方式,一律要求学生死记烂背,使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的头脑僵化,思维单一。
其次是高校发展出现方向性错误。
现行的教育体制之所以问题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以往众多次改革中,教育体制并没有彻底改变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因此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既然改革需要经济的逐渐发展与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改革难以"一蹴而就",我们不如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做些实在的事情、想想当下可行的办法。
我想这也是渐进式改革必经之路。
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三答“钱学森之问”
大讲堂II观点
三答“钱学森之问”
•钱颖一(清华大学资深教授)
一2005年,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
提出一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比“钱学森之问”更为一般、更具准确性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对于我们的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不是没有,为什么这么少?
创造力多产生于学科交叉和融合。
我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一个回答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性人才的第一个原因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问题。
我们的学生过多局限于专业知识,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而这些往往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来源是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性人才的必要因素—
—好奇心和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来源与价值取向有关,也就是与追求创新的动机和动力有关。
我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三个回答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不仅是学校,而且 整个社会都太急功近利、太功利。
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极端是科学的发源地古希腊。
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产生是最为纯粹地基于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好奇,以及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正是古希腊的那种对智慧的纯粹热爱,那种完全的非功利主义,不追求任何“有用的回报”的价值取向,才成就了它辉煌的哲学和科学。
当然现代社会的情况不同
好奇心和想象力。
我对“
钱学森之。
教育改革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教育改革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所谓钱学森之问:科学巨擘、两弹元勋钱学森院士生前几次对温家宝总理提及的不解与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逝世后,的这一声质疑引起了政府和普通教育者广泛的深思,人们冠之以“钱学森之问”,纷纷探讨破解之道。
2009 年11 月11 日,安徽高校的11 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钱学森之问”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讨论成为全国讨论的焦点。
何谓杰出人才?钱老生前曾明确指出:“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想到中国的长远发展,最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该问题中的“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配置鼓励创新的学校文化。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
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3、大学教育的去行政化目前大学的管理体制,各级管理人员从科级到部级,都有行政级别,正如朱清时院士所言:“如果中国的大学中都用级别代表权力,用官印掌权,就没有人追求学术卓越了。
”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大学教育如何回答“钱学森世纪之问”
摘自《科学中国人》2011年第2期大学教育该如何回答“钱学森世纪之问”熊丙奇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逝世。
人们在追忆钱老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的同时,反复提到他晚年对发展中国教育、培养杰出人才的肺腑之言——2005年,他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的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老的话,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2006年,他在一次高等教育座谈会上,向参加座谈的几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转述了钱老的话,并说这是他“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这其实也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焦虑,尤其在每年诺贝尔奖颁发之际,围绕大师人才的培养问题,各方都会来一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在各种讨论文本中,见得最多的字眼,就是“造就”大师。
在笔者看来,要回答钱老的世纪之问,应该认真体味钱老所说的“冒”字,让人才自然地生长出来,而非对人才进行所谓的“造就”。
进而根据这样的认识,为杰出人才“冒”出来提供良好的教育土壤和学术土壤。
一、人才评价体系的严重偏差培养优秀人才,必须首先明白何为“优秀人才”。
可令人遗憾的是,在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之后的今天,整个社会的“人才观”,还极为落后,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还用落后的“人才观”,去要求人才,最终,“人才”成长为大家所需要的模样,却离杰出越来越遥远。
具体说来,我国社会“人才观”最大的偏差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学历社会”中以学历高低评价人才,而是对“全才”,“偏才”和“怪才”纠缠不清。
今年来,在高校试点的自主招生中,无论高校还是社会舆论都说要为“偏才”、“怪才”提供上大学的途径,而这种提法的存在,本省即表明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评价进入严重误区。
何为“全才”?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想,中学指那些各门功课(主要是高考科目)总分高的学生,大学则指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学绩点高的同学。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姓名:张俭伟学号:1120111524 班级:05911101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本文将从教育方法的角度,通过论述和对比各种教育模式,从中寻找出差别,并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从而给出一种在中国可以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改革正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针对此问题,我想先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角度来给出一种对中西教育模式的直观影响,然后讨论他们的特征和区别。
一、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1)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分类这里根据各种资料,然后总结出三种比较主要的教育方法:灌输教育,引导教育,过程教育。
但在提出教育方法之前,想先按照个人观点提出三种学习方法:记忆学习,熟练学习,发散学习。
1、记忆学习:通过背记等手段将知识掌握的方法,我称之为记忆学习。
其特点就是方法简单易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知识。
2、熟练学习:通过不断实践掌握知识的方法,我称之为熟练学习。
其特点是主要用于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且通常是必须经过的学习步骤,而且适合每一个人。
3、发散学习:通过其他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而进一步发散至其他知识并且掌握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我称之为发散学习,通俗点说就是“举一反三”。
这种学习方式比较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对于大量知识的掌握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里给出3种学习方法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学习主要依靠前两种方法,即记忆学习和熟练学习,而第三种由于难度的问题,我们是很少应用的。
下面便说明3种教育方法。
1、灌输教育:只是一味的将知识教给学生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教育方法有利有弊。
在缩短教育时间,加快教育进度方面来说,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这种方法无疑会抹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欲。
2、引导教育:通过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到知识的方法,称之为引导教育。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回答“钱学森之问”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回答“钱学森之问”【内容摘要】当代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至少说明当代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至少说明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出了问题。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从来都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它首先是一个国家的制度、社会的文化、政治的体制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实践。
当代中国的“桂冠”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垂垂暮年里,为了唤起最高当局和有关方面对于教育问题的重视,每当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去看望他的时候,他都不厌其烦、明知故问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代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代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当代中国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这就是前些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当代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至少说明当代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至少说明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出了问题。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的问题,从来都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它首先是一个国家的制度、社会的文化、政治的体制的问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一个多层次的存在。
其最表层是经济,经济背后是政治,政治背后是文化。
一个国家,可能是一个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但未必是一个文化大国,未必是一个具有崇高尊严和巨大魅力、影响力的伟大的民族。
文化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的最根本、最内在的“软实力”。
在世界各国、各民族中间漂泊流荡、备受摧残和蹂躏而没有被消灭与同化的以色列证明了这一点;当代世界先进文化、先进价值观的实践者、倡导者、领航者的北欧几个小国家证明了这一点;多次遭受外族的入侵与征服,然而立国泱泱五千年,至今仍然继续存在与发展的中华民族也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什么是塑造文化的重要因素?文化的背后是什么?正确的回答应该是:教育是塑造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的背后是教育。
面对“钱学森之问”,大学能做什么
面对“钱学森之问”,大学能做什么作者: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0年第01期话题背景:科学家钱学森的离去,让我们的伤感如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
毕竟,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
他离开了我们,除了给我们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还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思考和期望。
“钱学森之问”成了教育界正在热切探讨的一个话题,这应该是人们对大师的另一种纪念吧。
据钱学森的秘书和学术助手涂元季说,人才培养问题是钱学森晚年一直思考和忧虑的。
他曾多次说过:我觉得我们国家这些年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成绩也不少,但是就我个人的看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站在最前沿的大师级人物。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一直刺痛着每一位有责任感的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心。
虽然,关于“什么是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怎么办”,人们已经讨论了很久,也形成了很多共识,但是“钱学森之问”仍然横亘在大学发展和漂亮的大学校园之上。
面对“钱学森之问”,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代大学“应该怎么办”的理想未必都能成为现实,现实是,大学现在能做什么,这才是今天通向未来的真实之路。
谈过“什么是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怎么办”,我们必须面对解决“钱学森之问”的现实之路:大学现在能做什么。
然后,负责任地为未来而耕耘。
按照培养杰出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郭孝文要不畏困难地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本刊资料图片)“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科学大师钱学森晚年多次谈到这个问题。
钱老道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之下的现实危机。
显然,“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师”的措辞是严厉的——尽管钱学森的话并不等于真理,但他的忧虑反映着一种教育现状。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11位教授联名致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并全国教育界同人,呼吁从人才考评选拔机制入手,直面“钱学森之问”。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是指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200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提出的尖锐问题。
他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要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中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学生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1.科研环境的问题除了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环境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的科研环境过于追求短期成果和量化指标,而忽略了长远发展和质量提升。
这种科研环境导致了科研人员的思维局限和急功近利,缺乏对重大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探索。
此外,中国的科研环境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如科研资金分配不公、科研人员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这些也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1.社会文化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些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服从、遵守规矩,而创新和独立思考则被视为离经叛道。
这种社会文化氛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培养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更加困难。
此外,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浮躁和功利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投入。
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我们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和改革。
以下是一些建议:1.改革教育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改革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包括改变过分注重分数和考试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其次,我们需要推行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这需要教育机构减少对教育的限制和干预,增加学生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钱学森之问”的解答
“钱学森之问”的解答姓名:程正中班级:072094班2009年10月,我国科学巨匠辉煌而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
然而,在钱学森生前,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时,钱老提出了一个“刺痛”整个教育界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对于这个艰深的问题,很多教育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钱学森前辈已经给出了他自己的解答,他曾说:“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可见,“钱学森”之问直指了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以及人才培养问题,那么,怎样从实质上和实际上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呢?要回答钱老的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何谓“杰出的人才”。
在如今这个时代,引领全球和社会发展的无疑是“科学”,再很多方面和层次上,科学已经成为众多领域衡量的标准;而至于人才,他所具备的实力当然得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一个“杰出的人才”主要就是指“科技创新人才”。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呢?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的校长和教育专家曾经给温总理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我觉得关于人才的培养的关键不应该只是教师的问题。
现在中国的各大高校,我们很容易发现,学校依然是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放在首位,虽然近几年来教育部门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现实很明显,对于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任何大的改变。
另外高校相对而言的比较强调实践的,但实践的一直都是那些技术上的小细节,没有多少创新的成分,实践也就成了徒劳之举。
纵观我国,建国几十年以来,我们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反映的不只是科技一个方面,而是科技创新、医学、金融、文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显而易见,这诸多的问题的原因不只是教师的问题,更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问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大学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
大学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作者:杨建春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13期一年前在深圳“横空出世”的南方科技大学,把回答“钱学森之问”作为立校办学的使命:“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钱学森之问”,南科大在回答,其他许多大学也在回答。
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是在既“动”又“静”的环境下开始的自觉行为。
“动”是指“钱学森之问”引来无数国人的思考和热议,上至总理下至百姓,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发表了许多颇具价值的看法,为大学“答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静”是指作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部,并没有把回答“钱学森之问”当作一项轰轰烈烈的“工程”来搞,“此时无声胜有声”,映照出教育部对“钱学森之问”的思索深度和应持的科学态度。
大学自觉应答,由此表现出的使命内驱和责任担当,让国人增添了信心和期待。
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要减制约条件,加支撑条件。
诚如有识之士所言,“钱学森之问”是一道难解的命题。
涉及“理念与责任、体制与机制、模式与方法”三个层面,政府、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诸多因素,互为因果,相互掣肘,解答起来几乎无从下手。
还有挑战传统的“教师个性化”和学生的“个性成长”,都在考验着我们的胆识。
南科大办学实践表明,教育部从未“缺位”,从“转正”、“招生”到“学位授予”等多方面关注支持这个“新生儿”的成长,校长朱清时日前不乏兴奋地说“南科大肯定会转正,中央和教育部很关注,都希望进行下去。
”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既要眼睛向外,更要眼睛向内。
具体到某所大学,眼睛向外,是指学习借鉴国内和国外杰出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眼睛向内,就是把外面的经验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是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就是脚踏实地开始实践。
眼睛向内更有意义,不然,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还是纸上谈兵。
眼睛向内要注意两点:一是在“优势基地”上起跳跃升。
无论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结合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都应认识到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育人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育人水平;二是在群众中寻觅“撬动地球”的支点。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材料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材料一:当前,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不少,急功近利就是一个既十分普遍又十分严重的问题。
浮泛的心态,躁动的情绪,驱使许多地方的干部、校长、教师、家长涌入功利大潮,不能自拔。
教育是典型的长期事业,是百年大计。
急功近利、争名夺利、拔苗助长、商业炒作对于育人来讲是祸害无穷的。
综观当今教育现状,分数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学习承受了太重的压力;童年背负了沉重的包袱。
在不少地方,学习活动常常远离了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整齐划一的学习任务,偏离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自主性以及承受能力的差异;学习活动的要求常常违背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种现象能说是符合教育合理性、科学性的要求吗?能说是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吗?解决急功近利问题,关键在于:一要改革人才培养和管理的体制;二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育人模式;三要形成有利于人才大量涌现的社会文化环境;四要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劳动人事制度。
没有这几条,好事情也会办不好。
就拿这两年轰动整个教育界、轰动整个社会的“钱学森之问”来说吧,由受广大人民群众尊崇爱戴的科技大师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来”的问题,引起了上至党和政府领导决策层,下至社会各界、黎民百姓的警觉和思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对此表示关切和忧虑。
这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多么难得的历史机遇啊!回答这样一个世纪提问,需要有高度智慧,需要作冷静思考,需要下狠心革除种种弊端,需要创建人才可以脱颖而出的法律、规章、评价制度乃至文化环境。
但有些高校的应对之策,却是开展一场新的生源争夺战,纷纷拨出专款到中学去重金预定高分尖子。
这种结果,我相信不会是钱老所愿意看到的,也不会是人民群众所愿意看到的。
数十年的历史经验说明:高度集中统一、以分数论成败、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不利于出人才;由高中到初中甚至到小学遍地开花的学科“奥赛”不利于出人才;年复一年的神童炒作、少年天才吹捧,不利于出人才;以应对考试为本,猜题押题,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出人才。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此后的四年,他又三次见到总理,每一次都要说起这个话题。
2009年8月6日,在与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病榻上的老人讲话已经不太清楚,但依然缓慢而认真地对总理说:“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2006年11月,温家宝曾就此问计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的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2009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青年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针对学生有关“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曾表示:“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
11月11日安徽高校11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长以及全国教育界发出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信中指出: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饶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课程前言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科教兴国的背后其实是人才兴国,但是这样一句口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常常不能尽如人意,院士、长江学者一大堆的荣誉背后是否潜藏着学术扭曲的危机?该如何重建中国学术的本位精神?关于这些问题,今天我们非常容幸的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饶毅博士,大家欢迎。
下面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饶毅博士的短片。
旁白短片介绍:饶毅这位从江西医学院走出去的著名科学家,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
2007年饶毅全职回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
许多人把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专业研究之余,饶毅对中国大陆科研学术体制多有批评。
有人把他的院士落选原因归结于此。
主持人:饶博士,我想大家对您的关注可能还不是对您的专业,因为您的专业属于高精尖这个大众知名度其实并不高。
我想大家对您的关注更可能的是您表现出来的一种很率性的一个科学家的一种性格,就是饶毅居然落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那么,您对这件问题个人现在目前怎么看?事情已经过去了。
饶毅:我先要附带说明一句,我觉得把我们类比钱学森、郭永怀不是很准确,他们那个时候为国家的很多需求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这一代已经条件好很多了,然后我们有些工作是自然科学探索工作,和国家需求也不是立即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说长远来看,中国需要发展科学,那需要我们和其它一些人的一起工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些事情。
院士这个事情,实际上对我的影响很小,因为作为一个荣誉来说,它有行内和行外,行内的人都知道我的情况,所以多一个和少一个荣誉并不会真正影响我在意的这些行内的人对我的评价。
行外来说也有这个问题,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我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可能落选让我的知名度还更高。
所以我觉得整个来说,应该把院士选举作为一个很有自尊的,不光是他人尊重而且自尊的一个程序,我觉得很重要。
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
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钱学森,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
他对科学、技术和人类未来的思考,引发了许多人对于人类命运和科技发展的思考。
在他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思考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掌握科技,而不被科技所掌握?”这个问题涉及到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和人类对科技的掌控能力。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科技带来的挑战。
如何保持对科技的掌控,避免科技成为我们的主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自主性。
其次,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社交媒体和虚拟世界的兴起,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建立真实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如何在科技的帮助下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钱学森还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人类需要思考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和伦理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力量,但也带来了伦理和道德的困境。
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伦理上的挑战。
如何在科技的发展中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钱学森的这些问题,引发了许多人对于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只有在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能够保持对科技的掌控,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发展和进步。
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该做什么?
二、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
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钱老的问题,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可能会受到些许的震撼,我们如此大的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竟然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们更多的可能是心痛,是心酸,我们不禁会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社会?是国家?还是我们自己本身?钱老之问让我们闭目深思,让我们痛定思痛,它的意义在于敲醒了国人自以为是的春秋美梦,它像一顶警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需要自己为国家出一份力的时候到了,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不仅仅是国家是社会的问题,也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大学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学生在大学培养了他的价值观,所以大学的教育对学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今很多大学不注重学术价值,而重视经济、政治价值,这使大学偏离了本原,走入了误区;有些大学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不重学术;有些大学为了经济利益搞综合性大学没有特色,也就意味着平庸;社会日益严重的拜金风气使得学生和家长们都朝着钱看齐而忽略了专业本身的重要性;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应试教育和孔子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诸多能力的缺失,再加上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得大学生们变成一个个只会接受不会独立思考的扯线木偶。
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该做什么
三、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核心——构建良好稳定的师生关系。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研究所,都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师生关系。这个关系既是人际关系,又是工作关系,其地位与作用不容小视。
因此,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关键在高等教育(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当然,基础教育也很重要,也存在问题,但论者认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专门培养杰出科技人才。那么,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什么问题,需要改什么,革什么呢?
先让我们看一看他山之石吧。要改革高考制度,扩大自主招生;要去“三化”——政治化、行政化、商业化;要实现“高校自治”。这都是很好的改革措施,尤其是要去行政化,让学术教授去搞管理,很不合适。不过这些方面的有关论述已经很详细,本文就不一一重复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该做什么?
团队名称
课题负责人
专业、年级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该做什么?
主题词
高等教育、师生关系、科研氛围、大师之路
参与人数
5
起止时间
4.20—5.17
负责人姓名
所学专业
所在班级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及E-mail
课
题
组
成
员
姓名
专业和学号
班级
负责事项
联系方式
本人签字
成果形式
课题报告
字数(单位:千字)
5.9
完成时间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领导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领导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回忆:30年前,父亲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提出基于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问题,提出知识密集型农产业的思考,学术界对这些理论反响不大,基本上无人关注无人践行,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才明白,自己不仅要提出理论,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才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时间过去16年了,但是“钱学森之问”依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改进,许多学校依然是只能培养优秀学生,却没办法培养出杰出人才。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最近我在读布莱恩·格里瑟姆的《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这本书从批判性思维谈起,进一步谈敏捷思考这个概念,他提出的创新思考应具备的十大特征,我认为对“钱学森之问”的解答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一、善于清空大脑我们的工作质量取决于我们的元认知,即能否思考我们的思考,抓住最好的想法,最犀利的观点。
要做到这一点,碧玺善于清空大脑。
对创新思考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好的想法要出现,碧玺为它腾出足够的空间。
不幸的是,我们的大脑都被无关紧要的事所占据,这些事四处徘徊,劫持我们的思想,比如反复预演以确保正确无误的对话、臆测的小事、自以为应该回应的矛盾、快乐的回忆以及无尽的期望。
研究发现,公司高管每个工作日单独待着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结论是,即使他们应该思考生命、应该如何入手,他们也没有时间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
大学领导者要虚心向师生请教,不仅向知名专家学者请教,还要向“无名”的普通老师请教,向学生请教。
往往那些“不经意间”有灵感,那些“不合规矩”中有黄金一年前在深圳“横空出世”的南方科技大学,把回答“钱学森之问”作为立校办学的使命:“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钱学森之问”,南科大在回答,其他许多大学也在回答。
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是在既“动”又“静”的环境下开始的自觉行为。
“动”是指“钱学森之问”引来无数国人的思考和热议,上至总理下至百姓,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发表了许多颇具价值的看法,为大学“答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静”是指作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部,并没有把回答“钱学森之问”当作一项轰轰烈烈的“工程”来搞,“此时无声胜有声”,映照出教育部对“钱学森之问”的思索深度和应持的科学态度。
大学自觉应答,由此表现出的使命内驱和责任担当,让国人增添了信心和期待。
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要减制约条件,加支撑条件。
诚如有识之士所言,“钱学森之问”是一道难解的命题。
涉及“理念与责任、体制与机制、模式与方法”三个层面,政府、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诸多因素,互为因果,相互掣肘,解答起来几乎无从下手。
还有挑战传统的“教师个性化”和学生的“个性成长”,都在考验着我们的胆识。
南科大办学实践表明,教育部从未“缺位”,从“转正”、“招生”到“学位授予”等多方面关注支持这个“新生儿”的成长,校长朱清时日前不乏兴奋地说“南科大肯定会转正,中央和教育部很关注,都希望进行下去。
”
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既要眼睛向外,更要眼睛向内。
具体到某所大学,眼睛向外,是指学习借鉴国内和国外杰出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眼睛向内,就是把外面的经验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是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就是脚踏实地开始实践。
眼睛向内更有意义,不然,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还是纸上谈兵。
眼睛向内要注意两点:一是在“优势基地”上起跳跃升。
无论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结合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都应认识到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育人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育人水平;二是在群众中寻觅“撬动地球”的支点。
俯身下问是优秀领导者具有的品质,大学领导者要虚心向师生请教,不仅向知名专家学者请教,还要向“无名”的普通老师请教,向学生请教。
往往那些“不经意间”有灵感,那些“不合规矩”中有黄金。
群众中蕴含无穷的创造力,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缘起于18位农民的“小岗村事件”,不是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吗?大学领导者要有一颗赤诚无比的心灵,有一双赛过显微镜和探矿仪的眼睛,发现、发掘师生中蕴藏的“金矿”、“油田”和“撬动地球”的支点。
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要做好当下,也要关注未来。
“钱学森之问”所说的杰出人才,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全面的杰出人才,像钱学森老先生等杰出人才一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品德高尚、贡献卓著。
杰出人才不可能只在大学阶段就“锻造完成”,“后大学”时期在社会大学继续深造十分重要。
大学要在大学阶段为未来的杰出人才打好基础,也应该为杰出人才如何在社会中历练成长做好预判。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孙家学认为“打好基础和做好预判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两者都是大学的责任。
”大学还应发挥人才和学术优势,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把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并进一步上升为理论,这又将是对祖国和民族的一份宝贵贡献。
总结经验和上升理论不要急于求成,要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反复检验、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让人们少了些“忧虑”和“扼腕”,多了些信心和喜悦。
更重要的是,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各方都发挥自身优势,加入到回答“钱学森之问”的行列中来。
中华大地上杰出人才辈出景象的重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