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的引渡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的引渡制度
论文摘要引渡制度渊源已久,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合作方式,其理论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日臻成熟。我国引渡制度比及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司法合作的不断展开,引渡制度也在与时俱进、逐步成熟。但是,现存的引渡制度在实践中、立法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大大限制了我国对外逃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阻碍了我国引渡实践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完善我国引渡制度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引渡制度死刑不引渡原则财产追回机制
一、引渡制度的产生及其法律依据
引渡制度历史渊源已久,在公元前1268年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引渡条约,而国际法上的引渡制度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18世纪末以前,引渡的对象主要是叛乱者、逃兵和异教徒,这种决定权由君主掌握的引渡并非作为打击罪犯的合作手段,而实质上成为统治者与他国实现政治交易、借以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18世纪末,欧洲爆发了近代资产阶级法制革命,早期的基本刑法原则初步确立,引渡对象开始趋于多样化、引渡程序日臻完备、引渡逐渐淡褪了政治色彩,成为一项成熟的法律制度。1990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引渡示范条约》,引渡制度在国际上初具规模。
引渡的概念可藉由国际法学者奥本海的描述加以概括,“引渡是一个被控诉或被判罪的人由他当时所在的国家交给对他控告犯了罪的国家。”而我国有学者将引渡制度概括为“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外国人,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然而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接受他国的引渡请求并不是一种法律义务,即被请求国可以自行决定对该罪犯予以政治庇护还是实行引渡,除非该被请求国承担了相应的条约或者公约义务。具体来看,引渡的法律依据包括了各国的国内立法、国家之间的引渡条约或包含了引渡条款的国际公约(如国际反劫持民用航空器恐怖活动的《蒙特利尔公约》、《海牙公约》等,都规定非法劫持航空器为可引渡罪行,缔约国不得以其他理由拒绝引渡请求。
引渡制度保障了国家行使司法管辖权以及制裁犯罪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在国际刑事司法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近年来涉外案件的不断增多,由于缺少共同的法律依据而发生管辖权冲突的问题愈加突出。
二、中国引渡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从鸦片战争后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期间列强通过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领土上确立起领事裁判权,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主权尚且岌岌可危,更勿论司法独立。所谓的领事裁判权使中国法律在对境内的外国人失去制约效力,不论境内外国人实施任何违反中国法律的犯罪行为,中国的司法机关均无权裁判。领事裁判权实质就是对主权国家属地管辖权、司法主权的剥夺,与国家主权的国际法准则背道而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根本不拥有对其领土上犯罪的外国人的司法管辖权,因此也不存在相应的引渡制度。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恢复了国家的司法主权。建国初期,罪犯引渡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开展过实践,但当时的引渡实践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国与国之间政治合作或斗争的一种途径。由于缺少完备的引渡条约,我国在司法实践中通常采取与有关国家友好合作的方式实现引渡
罪犯的目的,遣返罪犯回国就是当时替代引渡的一种方式。在这段时期的典型案件是1989年张振海劫机案,我国对张振海的引渡请求由于欠缺同日本的引渡条约而缺少法律依据,最终日本政府遵循着互惠原则遣返张振海回国。这种非正式的引渡方式并非通过外交途径,而仅仅依靠两国警方合作,因而缺少权威的法律约束力,使得请求国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立法中,包括《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都鲜少有对引渡制度的具体规定。
改革开放后,我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往来日益密切,签订引渡条约就显得尤为重要,同他国的双边司法协助也亟待建立。此后,我国陆续与1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引渡条约,同40个国家签订了司法协助条约或协定。
我国已于2000年12月28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为我国开展引渡合作、签订引渡条约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得我国的引渡实践有法可依。《引渡法》与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包含引渡内容的双边或多边条约相结合,搭建出我国引渡规范体系的大致框架,较为完备的引渡制度在我国逐渐建立。
三、我国引渡制度的现有不足
我国的引渡制度建设相对于西方各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截止至2014年11月,我国已与38个国家签订了引渡条约。我国的引渡条约的数量相较以往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目前我国对外缔结的项引渡条约共计有39项(其中29项已生效),而已经签订的司法协助条约共有52项,进一步地扩大了引渡的范围。引渡制度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打击跨国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领域做出了贡献。然而,《引渡法》仍然存在较多有争议的问题。正如国内一位学者所言,“通过引渡来实现国际合作的途径,并非畅通无阻”。究其原因,不同国家存在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的差别、主权国家间的利益衡量、基本价值观念的差异都导致了我国的引渡实践面临着种种困境。然而,我国引渡立法自身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引渡实践难以实行,引渡机制缺少畅通性。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缔结的包含引渡条款的国际条约在实践中存在局限性
各国参加或签署的多边条约或国际公约是各国相互之间实现引渡的重要法律依据,然而仅靠这些条约或公约,并不能妥善地解决我国的引渡问题。其一,这些多边条约或国际公约的规制范围存在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覆盖地全球性规制。目前,我国加入的含有引渡条款的国际公约虽然不少,但是这些公约或条约的缔结对象大多指向邻国,相对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相对较少。其二,这些多边条约或者公约的规制效力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国际公约与国内法的效力何者优先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尚存争议,各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在利益的衡量下各国对国际公约的实施方式和力度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国际公约大多是国际协商的产物,其包含的引渡条款也大都不具有强制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之间的利益考量实际上也形成了引渡实践的困境。
(二)我国签署的双边引渡条约存在局限性
首先,从我国目前已签署的双边引渡条约数量来看,虽然近40个国家已经与我国签署了双边引渡条约,但这些条约的覆盖范围有限,比之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外交范围仍存有许多空白领域,甚至很多与我国联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都未被纳入目前签署的引渡条约范围之内。
其次,从这些双边引渡条约的实践效力来看,也存有局限。目前与我国缔结双边引渡条约的国家多属于友好邻邦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西方发达国家甚少,而这些发达国家恰恰是犯罪分子外逃的首选,这就造成了我国引渡实践的尴尬处境。在国际引渡中奉行“条约前置主义”的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发达国家,在未签订引渡条约作为引渡依据的情况下,我国只能通过国与国之间的互惠原则,展开国家间的友好合作,采用遣返方式引渡,这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