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回路控制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热工控制系统课堂ppt_第四章单回路控制系统

1 m
根据上述关系式就可计算出具有相对稳定度为m时调节器比例
带 值。如系统希望有 =0.75的衰减率,即m=0.221时,调节
器整定计算如下:
由式4-6知:
tg
1
1
m
tg
1
0.
1 221
1.
35
代入4-6中:
1
1 m2 e m
1.35 1 0.2212
e 0.2211.35
1
即:
2、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
临界比例带又称边界稳定法,要点:将调节器先设置成纯 比例作用,将系统投入自动运行并将比例带由大到小改变, 直到系统产生等幅振荡为止,记下此状态下的比例带值,
即临界比例带K,以及振荡周期TK ,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
算出调节器的各个参数。
可以看出临界比例带法无需知道对象的动态特性,可直 接在闭环系统中进行参数整定。
如:磨煤机入口原煤干燥程度测量----用磨煤机入口介质温度 来代表原煤的干燥程度。
用间接参数作为系统被调量,要求被调量与实际所需维持的工 艺参数之间为单值函数关系,否则采取相应补偿措施。
有些参数虽然能直接测量,但信号微弱或迟延较大,则不如选 用间接参数作为系统的被调量。
(2)为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减小迟延,应采用先进测量方法, 选择合理的取样点,正确合理地安装检测元件。
临界比例带法的具体步骤是: (1)将调节器的积分时间置于最大,即Ti ;置微分时间
2、控制通道
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T 如果↑,系统工作频率↓,反映速度↓ , 过渡过程的时间将↑ 。
时间常数T过小,系统反映则过于灵敏,又使系统稳定下降。 即:在保证控制系统有一定稳定程度下,应尽量减小控制通道时 间常数。
12单回路控制系统b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课件

a ns n
a s n1 n -1
a sn2 n-2
_
a 1s
a0
0
控制参数整定实质,就 是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参
数,用控
制器的特性去校正对象 为负,保证整个控制系
对稳定的振荡分量
的特性,使 n个特征方程根的实部都 统的稳定性。见表 3 - 10 。
y(t) Ae -t cos( t )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对稳定的振荡分量
y(t) Ae - t cos( t )
假定 y (t)在 t t 0时达到它的第一个峰值
y 1m,那么经过一
个振荡周期 T 后,在 t t 0 2 / 时达到又一个峰值
y
,
3m
如图 3 - 21 。
递减率为:
y y e e 1m
第五节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2个问题: 1.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与 那些因素有关? 2.在这些因素中,那些是 可变的?哪些是不可变 的?
控制参数整定的意义: 确定最佳过渡过程中控 制器的 比例度 、积分时间 TI、微分时间 TD的具体数值,以使控制 系统达到最佳的控制效 果 (稳、快、准)。
最佳过渡过程: 参数整定前的准备工作 : 参数整定的方法:
3m
t0
(t0 2 / )
y 1m
e t0
2
1-e
1 - e 2m
式中: m — 递减指数。 m ,为负根实部与虚部之比
。
m 与 有一一对应关系,见表
3 11 。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系 统 要 求 通 过 参 ,数 使整 每定 一 个 运 动 稳分 定量 。都 控 制 系 统 的 控 制 特质 征量 方同 程 的 根 有 的着 联内 系在 。 控 制 质 量 可 归 结 定为 性对 、稳 快 速 性 和 三准 个确 方性 面 的 要 求 。 这 实 是质 要上 求就 系 统 的 特 式征 的方 根程 分 布 在 复 平 面 虚 轴 左 一边 范的 围某 内 , 3见 22的 图阴 影 区 。
简单过程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ppt)

适用于衰减和无静差系统。 2.偏差绝对值与时间乘积的积分(ITAE)
3.偏差平方值积分(ISE)
4.时间乘偏差平方积分(ITSE)
不同的积分性能指标对动态过渡过程 的要求侧重点不同。例如ISE着重于抑制过 渡过程中的大误差,而ITAE和ITSE则着重 惩罚过渡过程时间拖得太长,被广泛应用 于最优化分析和设计中,其中ITSE兼顾抑 制过程中的大误差。
二、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从任务的提 出到系统投入运行,是一个从理论设计 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设计的多次反 复的过程,往往要多次用试探法和综合 法并借助计算机来模拟仿真。 1.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只有掌握了(深入了解了)过程的数学 模型,才能深入分析过程的特性和选择 正确的控制方案。 2.选择控制方案
• 特点: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调整和投 运,尤其适用于被控过程的纯滞后和惯性 小、负荷和扰动变化比较平缓,或者对被 控变量要求不高的场合,约占目前工业控 制系统的80%以上。
• 其分析、设计方法是其它各种复杂过程控 制系统分析、设计的基础。
第一节 过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概述
• 要分析、设计和应用好一个过程控制系统: 首先应对被控过程做全面了解,对工
• 工程设计:包括仪表或计算机系统选型、 控制室操作台和仪表盘设计、供电供气系 统设计、信号及联锁保护系统设计等。
• 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 • 调节器参数整定
四、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1.越限报警与联锁保护
例:加热炉热油出口温度的设定值为 300℃,工艺要求其高、低限分别为305℃ 和295℃。
例:加热炉运行中出现严重故障必须
简单过程控制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
工程设计(ppt)
• 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亦称单回路调节系 统,简称单回路系统,一般是指针对一 个被控过程(调节对象),采用一个测量变 送器监测被控过程,采用一个控制(调节) 器来保持一个被控参数恒定(或在很小范 围内变化),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 构S(调ing节le阀-L)o。op control system
3.偏差平方值积分(ISE)
4.时间乘偏差平方积分(ITSE)
不同的积分性能指标对动态过渡过程 的要求侧重点不同。例如ISE着重于抑制过 渡过程中的大误差,而ITAE和ITSE则着重 惩罚过渡过程时间拖得太长,被广泛应用 于最优化分析和设计中,其中ITSE兼顾抑 制过程中的大误差。
二、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从任务的提 出到系统投入运行,是一个从理论设计 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设计的多次反 复的过程,往往要多次用试探法和综合 法并借助计算机来模拟仿真。 1.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只有掌握了(深入了解了)过程的数学 模型,才能深入分析过程的特性和选择 正确的控制方案。 2.选择控制方案
• 特点: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调整和投 运,尤其适用于被控过程的纯滞后和惯性 小、负荷和扰动变化比较平缓,或者对被 控变量要求不高的场合,约占目前工业控 制系统的80%以上。
• 其分析、设计方法是其它各种复杂过程控 制系统分析、设计的基础。
第一节 过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概述
• 要分析、设计和应用好一个过程控制系统: 首先应对被控过程做全面了解,对工
• 工程设计:包括仪表或计算机系统选型、 控制室操作台和仪表盘设计、供电供气系 统设计、信号及联锁保护系统设计等。
• 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 • 调节器参数整定
四、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1.越限报警与联锁保护
例:加热炉热油出口温度的设定值为 300℃,工艺要求其高、低限分别为305℃ 和295℃。
例:加热炉运行中出现严重故障必须
简单过程控制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
工程设计(ppt)
• 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亦称单回路调节系 统,简称单回路系统,一般是指针对一 个被控过程(调节对象),采用一个测量变 送器监测被控过程,采用一个控制(调节) 器来保持一个被控参数恒定(或在很小范 围内变化),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 构S(调ing节le阀-L)o。op control system
3单回路控制系统PPT教学课件

KP变化,且随Q增大
反而减少,则应选对数
y 负荷线 R
负荷改变
(或抛物线/或蝶阀)流量 特性;
KP变化,且随Q增大
反而增大,则应选快开 流 量 特 性第2;5页/共72页
Q 直线
l
Q
对数/抛物 线/蝶阀
l
Q 快开
l
25
数学分析法选控制阀流量特性注意事项
不同扰动引起的对象变化,要求补偿用的流量特性可 能是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所以应根据引起工作点移 动的主要干扰来选取控制阀流量特性;
采用分析推理方法得到的流量特性有时为快开特性, 考虑到快开特性特点,一般用于双位控制或程序控制而 不适合于连续自动调节,此时可用线性阀代替;
生产实践中,通常阀前后压差是变化的,故选择时还 需考虑配管条件等对流量特性的影响。
26
第26页/共72页
经验法:按控制对象选择流量特性
27
第27页/共72页
3.3.1.3 控制阀流量特性选择注意事项
应根据主要干扰的变化来选择阀门特性;
当对象特性可用图形表示时,用图解法选;而当特性 可用解析式表示时用解析法选【注意对象特性必须是增 量化前的方程】;
要求高时,应从动态角度考虑与分析;
控制阀流量特性的选择是使系统总的幅频与相频特性
恒定,为此亦可通过选择控制器或检测变送环节特性满
足此要求。如节流装置测流量,配开方器,用线性控制
3.3.1 检测及变送环节任务、作用及要求
• 任务: 对被控量进行正确测量,并将其转换为标 准信号。
• 要求: 能正确、及时地反映被控量的状况,提供 操作人员判断生产工况和系统进行控制作用的依 据。
11
第11页/共72页
3.3.2 检测变送环节特性
反而减少,则应选对数
y 负荷线 R
负荷改变
(或抛物线/或蝶阀)流量 特性;
KP变化,且随Q增大
反而增大,则应选快开 流 量 特 性第2;5页/共72页
Q 直线
l
Q
对数/抛物 线/蝶阀
l
Q 快开
l
25
数学分析法选控制阀流量特性注意事项
不同扰动引起的对象变化,要求补偿用的流量特性可 能是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所以应根据引起工作点移 动的主要干扰来选取控制阀流量特性;
采用分析推理方法得到的流量特性有时为快开特性, 考虑到快开特性特点,一般用于双位控制或程序控制而 不适合于连续自动调节,此时可用线性阀代替;
生产实践中,通常阀前后压差是变化的,故选择时还 需考虑配管条件等对流量特性的影响。
26
第26页/共72页
经验法:按控制对象选择流量特性
27
第27页/共72页
3.3.1.3 控制阀流量特性选择注意事项
应根据主要干扰的变化来选择阀门特性;
当对象特性可用图形表示时,用图解法选;而当特性 可用解析式表示时用解析法选【注意对象特性必须是增 量化前的方程】;
要求高时,应从动态角度考虑与分析;
控制阀流量特性的选择是使系统总的幅频与相频特性
恒定,为此亦可通过选择控制器或检测变送环节特性满
足此要求。如节流装置测流量,配开方器,用线性控制
3.3.1 检测及变送环节任务、作用及要求
• 任务: 对被控量进行正确测量,并将其转换为标 准信号。
• 要求: 能正确、及时地反映被控量的状况,提供 操作人员判断生产工况和系统进行控制作用的依 据。
11
第11页/共72页
3.3.2 检测变送环节特性
单回路控制系统课件

对工艺流程进行分析,了解工艺 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工艺参数的
变化范围。
控制要求分析
对控制要求进行分析,明确控制目 标和控制参数,以及控制参数的允 许变化范围。
控制方案制定
根据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分析结果 ,制定合适的控制方案,包括控制 策略和控制算法等。
03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实现
控制算法的实现
开环控制算法
05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控制策略的优化
总结词
控制策略的优化是提高单回路控制系统性能的关键步骤。
详细描述
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改变控制算法或采用先进控制策略 ,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和稳态精度,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硬件设备的升级与改进
总结词
硬件设备的升级与改进是提高单回路控 制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干扰。
02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
控制器设计
01
02
03
控制器类型选择
根据控制要求和工艺特性 ,选择合适的控制器类型 ,如比例控制器、积分控 制器、微分控制器等。
控制算法设计
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合适 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 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控制器参数整定
根据系统特性和控制要求 ,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 ,以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
该算法基于设定值与实际输出值 的偏差进行控制,通过调节控制 阀或电机等执行机构来减小偏差 。
闭环控制算法
闭环控制算法通过负反馈机制, 将系统输出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并据此调整控制阀或电机等执 行机构,以减小偏差。
控制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编程语言选择
根据控制系统的需求和开发环境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如C、C
变化范围。
控制要求分析
对控制要求进行分析,明确控制目 标和控制参数,以及控制参数的允 许变化范围。
控制方案制定
根据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分析结果 ,制定合适的控制方案,包括控制 策略和控制算法等。
03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实现
控制算法的实现
开环控制算法
05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控制策略的优化
总结词
控制策略的优化是提高单回路控制系统性能的关键步骤。
详细描述
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改变控制算法或采用先进控制策略 ,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和稳态精度,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硬件设备的升级与改进
总结词
硬件设备的升级与改进是提高单回路控 制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干扰。
02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
控制器设计
01
02
03
控制器类型选择
根据控制要求和工艺特性 ,选择合适的控制器类型 ,如比例控制器、积分控 制器、微分控制器等。
控制算法设计
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合适 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 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控制器参数整定
根据系统特性和控制要求 ,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 ,以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
该算法基于设定值与实际输出值 的偏差进行控制,通过调节控制 阀或电机等执行机构来减小偏差 。
闭环控制算法
闭环控制算法通过负反馈机制, 将系统输出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并据此调整控制阀或电机等执 行机构,以减小偏差。
控制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编程语言选择
根据控制系统的需求和开发环境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如C、C
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V1(共40张PPT)

系统投运 参数整定
选择被控变量
明确 控制目的
使生产过程自动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并使工艺参数 保持在预先规定的数值上〔或按预定规律变化〕
分析
生产工艺
确定
被控变量
“关键〞变量:对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生产过程的 平安具有决定作用的变量
两种控制类型:直接指标控制和间接指标控制
当质量指标信号缺少检测手段、信号微弱、滞后很大时, 可选取与直接质量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而反响又快的变量 做为间接控制指标。
Q入
T入
X入
被控变量TD
被控对象
QZ F TH
影响塔顶温度的各种输入示意图
原那么上,在诸多影响被控变量的输入中选择一个对被控变 量影响显著而且可控性良好的输入作为控制变量后,其它所 有未被选中的输入那么成了为系统的干扰变量。
13
概述 选择被控变量 选择控制变量 处理测量信号 选择调节阀 选择控制规律
简单控制系统
引言
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控制的目的、被控变量的选择 对象特性、控制变量的选择 测量滞后、测量信号处理 负荷变化、调节阀选择 控制规律的选择
控制系统的投运与参数整定
这一章主要答复三个问题 1.控什么?
2.拿什么来控? 3.通过什么方式控?
1
第一个问题:控什么?
答:控工艺要求的指标
20
确定调节方案的实例
生产的工艺要求 是将浓缩的乳液 用空气枯燥成乳 粉。
工艺流程 被控变量的选择 操纵变量的选择
21
概述 选择被控变量 选择控制变量
2.4 测量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及测量 信号的处理
测量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测量元件时间常数的影响
处理测量信号
选择被控变量
明确 控制目的
使生产过程自动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并使工艺参数 保持在预先规定的数值上〔或按预定规律变化〕
分析
生产工艺
确定
被控变量
“关键〞变量:对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生产过程的 平安具有决定作用的变量
两种控制类型:直接指标控制和间接指标控制
当质量指标信号缺少检测手段、信号微弱、滞后很大时, 可选取与直接质量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而反响又快的变量 做为间接控制指标。
Q入
T入
X入
被控变量TD
被控对象
QZ F TH
影响塔顶温度的各种输入示意图
原那么上,在诸多影响被控变量的输入中选择一个对被控变 量影响显著而且可控性良好的输入作为控制变量后,其它所 有未被选中的输入那么成了为系统的干扰变量。
13
概述 选择被控变量 选择控制变量 处理测量信号 选择调节阀 选择控制规律
简单控制系统
引言
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控制的目的、被控变量的选择 对象特性、控制变量的选择 测量滞后、测量信号处理 负荷变化、调节阀选择 控制规律的选择
控制系统的投运与参数整定
这一章主要答复三个问题 1.控什么?
2.拿什么来控? 3.通过什么方式控?
1
第一个问题:控什么?
答:控工艺要求的指标
20
确定调节方案的实例
生产的工艺要求 是将浓缩的乳液 用空气枯燥成乳 粉。
工艺流程 被控变量的选择 操纵变量的选择
21
概述 选择被控变量 选择控制变量
2.4 测量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及测量 信号的处理
测量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测量元件时间常数的影响
处理测量信号
热工控制系统课堂ppt第四章单回路控制系统

详细描述
在农业领域,单回路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温室环境控制、灌溉系统、农业机械等 方面。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精 确调控,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04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控制算法优化
PID控制算法改进
01
通过调整PID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提高系统的响应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历史数据进 行分析,预测未来的运行状态,提前进 行干预,避免事故发生。同时,还可以 根据历史数据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控制
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故障诊断和预 测,通过分析系统的运行数据,提前发 现潜在的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避免事故发生。
新型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传感器和执行器不断涌现,为单回路控制系统提供了更 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优化控制算法的代码实现, 减少计算量和时间复杂度, 提高控制器的实时性能。
控制器容错技术
采用冗余技术和故障检测 技术,提高控制器的可靠 性和可用性。
执行器与传感器技术发展
执行器技术发展
开发新型执行器,提高执行器的 响应速度、精度和可靠性。
传感器技术发展
研发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传感器, 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智能传感器技术
利用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传感器的自校准、自诊断和
自适应功能。
05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单回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单回路控制系统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 可以帮助系统自动调整参数,优化控制
效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热工控制系统课堂ppt第 四章单回路控制系统
在农业领域,单回路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温室环境控制、灌溉系统、农业机械等 方面。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精 确调控,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04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控制算法优化
PID控制算法改进
01
通过调整PID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提高系统的响应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历史数据进 行分析,预测未来的运行状态,提前进 行干预,避免事故发生。同时,还可以 根据历史数据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控制
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故障诊断和预 测,通过分析系统的运行数据,提前发 现潜在的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避免事故发生。
新型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传感器和执行器不断涌现,为单回路控制系统提供了更 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优化控制算法的代码实现, 减少计算量和时间复杂度, 提高控制器的实时性能。
控制器容错技术
采用冗余技术和故障检测 技术,提高控制器的可靠 性和可用性。
执行器与传感器技术发展
执行器技术发展
开发新型执行器,提高执行器的 响应速度、精度和可靠性。
传感器技术发展
研发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传感器, 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智能传感器技术
利用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传感器的自校准、自诊断和
自适应功能。
05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单回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单回路控制系统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 可以帮助系统自动调整参数,优化控制
效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热工控制系统课堂ppt第 四章单回路控制系统
《单回路PID控制》课件 (2)

2 输出
控制器的输出值为控制系 统的输出,它决定了系统 为了减小误差而需要执行 的动作。
3 PID算法
控制器根据误差和PID算 法来计算输出值,以实现 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PID控制的特点
无需先验知识
不需要先知道系统的 具体模型,便可以进 行调节和控制。
高稳定性
通过精确调节参数, 可以实现系统的高稳 定性,并保持输出的 准确性。
算法编写
编写PID算法的代码,将其应用到系统中。
结语
PID控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对于从事控制领域的人员来说,学好PID控制非常重 要,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控制方法的不断发展
作为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单回路PID控制在自动化 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
可调节性强
PID控制器的参数可 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 调节,以适应不同的 控制场景。
广泛应用
PID控制被广泛应用 于自动化控制领域, 解决了许多工业控制 问题。
单回路PID控制的实现
1
PID参数
2
根据系统的特性选择合适的PID参数。
3
调试
4
通过测试和调试,调整参数以实现最佳 的控制效果。
控制目标
确定需要控制的目标和性能要求。
《单回路PID控制》PPT课 件 (2)
控制领域中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实现 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什么是PID控制
比例(P)、积分(I)、微分(D)以及它们的组合控制是一种精确调节系统 性能的控制方法。
单回路PID控制的原理
1 误差
控制器的输入值为系统的 误差,即给值和实际值 之间的差异。
单回路PID控制课件PPT

智能窗帘能够根据室内光线和时间自动调节开合程度,提供舒适的居住
环境。
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无人机飞行控制
在无人机飞行控制中,PID控制器用于调节无人机的姿态、高度和速度等参数。通过传感器检测无人机的状态信 息,PID控制器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确保无人机能够稳定、准确地完成各种任务。
机器人运动控制
在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中,PID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关节运动控制、轨迹跟踪和力控等领域。通过调节电 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PID控制器能够使机器人关节运动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达到期望的目标值,提高机器人 的运动性能和定位精度。
积分单元(I)
根据误差信号积分调节输 出,影响控制系统的稳态 误差。
微分单元(D)
根据误差信号的微分调节 输出,影响控制系统的动 态响应。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比例系数(Kp)
调整系统增益,影响系统 响应速度和超调量。
积分系数(Ki)
调整系统稳态误差,影响 系统消除误差的速度。
微分系数(Kd)
调整系统动态响应,影响 系统对变化信号的响应速 度。
单回路PID控制系统
04
的调试与优化
系统调试的方法和步骤
设定参数
根据系统要求和工艺特性,选择 合适的PID参数,如比例增益、 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
模拟测试
在模拟环境中对PID控制系统进 行测试,观察系统的响应特性 和稳定性。
现场测试
将PID控制系统安装到实际设备 上,进行现场测试,检查系统 的实际运行效果。
THANKS.
PID控制器的优缺点
优点
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调整方便 、易于实现等。
缺点
对参数整定要求较高,参数整定 不当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对 于某些非线性或时变系统,PID控 制效果不佳。
《单回路PID控制》PPT课件 (2)讲课稿

《单回路PID控制》PPT 课件 (2)
直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
一、 直流调速方法
根据直流电机转速方程
n U IR Ke
(1-1)
n
式中 — 转速(r/min);
U
— 电枢电压(V);
I
— 电枢电流(A);
R
— 电枢回路总电阻( );
— 励磁磁通(Wb);
Ke
— 由电机结构决定的电动势常数。
由式(1-1)可以看出,有三种方法调 节电动机的转速:
1. 旋转变流机组
图1-1旋转变流机组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G-M系统)
• G-M系统工作原理
由原动机(柴油机、交流异步或同步电 动机)拖动直流发电机 G 实现变流,由 G 给需要调速的直流电动机 M 供电,调 节G 的励磁电流 if 即可改变其输出电压 U,从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n 。
这样的调速系统简称G-M系统,国际 上通称Ward-Leonard系统。
建立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如下:
(1)根据系统中各环节的物理规律,列出 描述该环节动态过程的微分方程;
(2)求出各环节的传递函数; (3)组成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并求出系统的
传递函数。
1. 电力电子器件的传递函数
构成系统的主要环节是电力电子变换器和直
流电动机。不同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传递函数, 它们的表达式是相同的,都是
U, i +Us
O0 ton T -Us b) 正向电动运行波形
U, i
+Us
Ud
E
id t O0
ton T
t
id E Ud
-Us
c) 反向电动运行波形
静止式可控整流器举例
触发脉冲相位控制
直流电机基本工作原理
一、 直流调速方法
根据直流电机转速方程
n U IR Ke
(1-1)
n
式中 — 转速(r/min);
U
— 电枢电压(V);
I
— 电枢电流(A);
R
— 电枢回路总电阻( );
— 励磁磁通(Wb);
Ke
— 由电机结构决定的电动势常数。
由式(1-1)可以看出,有三种方法调 节电动机的转速:
1. 旋转变流机组
图1-1旋转变流机组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G-M系统)
• G-M系统工作原理
由原动机(柴油机、交流异步或同步电 动机)拖动直流发电机 G 实现变流,由 G 给需要调速的直流电动机 M 供电,调 节G 的励磁电流 if 即可改变其输出电压 U,从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n 。
这样的调速系统简称G-M系统,国际 上通称Ward-Leonard系统。
建立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如下:
(1)根据系统中各环节的物理规律,列出 描述该环节动态过程的微分方程;
(2)求出各环节的传递函数; (3)组成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并求出系统的
传递函数。
1. 电力电子器件的传递函数
构成系统的主要环节是电力电子变换器和直
流电动机。不同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传递函数, 它们的表达式是相同的,都是
U, i +Us
O0 ton T -Us b) 正向电动运行波形
U, i
+Us
Ud
E
id t O0
ton T
t
id E Ud
-Us
c) 反向电动运行波形
静止式可控整流器举例
触发脉冲相位控制
过程控制及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篇)PPT电子教案课件-第三章 单回路控制系统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 +1 Td)[1 +Wc(S)W o(S)]= 0
增加了一个极点
-
1 Td
,见图3-
5。
极点的影响: 1. Td 增大,过程变慢,过渡
过程时间加长。 2. 使过渡过程动态分量减
小了Td 倍,即超调量减小,控 制 质 量 提 高
。
结论: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大, 或者惯性环
第二节 被控量和操纵量的选择
第一节 概述
2. 工程设计 仪表选型,仪表盘设计,动力设计,信号系统设计,仪表防护设
计,绘制相应的图纸。 3. 工程安装、单机仪表及系统联校 4. 参数整定
整定控制器的PID参数。
第二节 被控量和操纵量的选择
一、被控量的选择(系统设计方案的核心部分) 直接参数:能表征产品产量、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参数。 间接参数:与直接参数具有单值关系(P、T等),并有足够灵敏度 二、操纵量的选择
T太小时, 可以考虑如下措施: 1、尽量选择快速检测元件、控制器、执行器 2、使用反微分环节适当降低控制通道的灵敏度。 3、可能时,改变系统工艺,增大控制通道时间常数
第二节 被控量和操纵量的选择
压力检测点
第二节 被控量和操纵量的选择
2 .滞后时间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见图3- 9。当对象不存在纯滞后
c的影响:与时间常数一致。
3.干扰作用位置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见图3 - 6、3 - 7。 D(1 S)对被控量的影响最小,D(2 S)次之,D(3 S)最大。
第二节 被控量和操纵量的选择
干扰通道具有的惯 性环节阶数增加,对 干扰信号的缓和作用 越强,控制质量越高
选择操纵量时,应使干扰信号远离被控量,以获得更好的控制质量。
《单回路PID控制》课件

《单回路PID控制》PPT课 件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单回路PID控制的原理、参数调节方法、应用案例等内容。 希望通过这个课件,能够帮助大家深入理解PID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巧。
单回路PID控制概述
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技术,通过对过程变量进行持续的测量和调整,使得系统的输出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设 定值。它具有简单、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小结
单回路PID控制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控制技术,通过合理的参数调节和应用案例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PID控制器。
参考资料
• 《现代控制理论导引》 • 《PID控制技术与应用》 • 《自动控制原理》
PID控制器的原理
1
比例控制
根据误差大小调整输出信号,实现系统响应的快速性。
2
积分控制
根据误差的累积值调整输出信号,信号,实现系统的抗扰性。
PID控制器的参数调节方法
经验法则
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参数调节, 包括Ziegler-Nichols法则等。
模型法则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参数设 计,如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进 行优化。
自整定方法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自整定 算法,自动调节PID参数。
单回路PID控制器的应用案例
温度控制
将PID控制器应用于加热系统,实 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速度控制
利用PID控制器调节马达的输出, 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
液位控制
应用PID控制器控制液位的高低, 确保液体在设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单回路PID控制的原理、参数调节方法、应用案例等内容。 希望通过这个课件,能够帮助大家深入理解PID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巧。
单回路PID控制概述
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技术,通过对过程变量进行持续的测量和调整,使得系统的输出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设 定值。它具有简单、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小结
单回路PID控制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控制技术,通过合理的参数调节和应用案例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PID控制器。
参考资料
• 《现代控制理论导引》 • 《PID控制技术与应用》 • 《自动控制原理》
PID控制器的原理
1
比例控制
根据误差大小调整输出信号,实现系统响应的快速性。
2
积分控制
根据误差的累积值调整输出信号,信号,实现系统的抗扰性。
PID控制器的参数调节方法
经验法则
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参数调节, 包括Ziegler-Nichols法则等。
模型法则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参数设 计,如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进 行优化。
自整定方法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自整定 算法,自动调节PID参数。
单回路PID控制器的应用案例
温度控制
将PID控制器应用于加热系统,实 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速度控制
利用PID控制器调节马达的输出, 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
液位控制
应用PID控制器控制液位的高低, 确保液体在设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m (S)
K m e S TmS 1
20
4.3.2 选型注意事项
应尽量减少其时间常数与滞后时间。 选择快速反应的测量元件,以减小时间常数 选择合适的测量点,以减小纯滞后 使用微分单元,以克服容量滞后
21
4.4 控制阀的选择
问题:干扰(设定值、负荷或其它因素变化)的存在会破坏系 统的正常运行状态,那么用什么办法来克服扰动的影响 【请根据系统框图回答】
与控制阀输出流量Q成正 比,则阀流量特性应选线 性;
KP变化,且随Q增大反而
减少,则应选对数(或抛 物线/或蝶阀)流量特性;
KP变化,且随Q增大反而
增大,则应选快开流量特 性;
Q 直线
l
Q
对数/抛物 线/蝶阀
l
Q 快开
l
32
数学分析法:定值控制系统(负荷为干扰)
y 负荷线 R
Q
Q1Q2Q3
y 负荷线 R
1)数学分析法 根据对象特性选取合适的控制阀流量特性
2)经验法(工程上多采用) 根据被控对象、控制参数,按照经验选取流量特性。按
经验法选择流量特性时: 需要考虑工艺配管情况; 考虑负荷变换的情况: 在负荷变化幅度大的场合,选等
百分比阀较合适;当所选控制阀经常工作在小开度时,也宜选 等百分比阀。
26
数学分析法(举例)
离心泵流量控制
9
2、离心泵的流量控制
离心泵是液体输送的常用设备。生产工艺往往对输送的流体流量 有定量的要求。此时被控量是离心泵的实际排出液体的流量,扰动因素主 要有管道阻力特性的变化和泵的供电电压的变化等。控制方案常见的有如 下三种:
F
F
C
C
F
C
(a) 直 接 节 流 方 案 (c) 控制转速方案
39
控制阀结构形式特点及适用场所
直通单 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泄漏小,但受流体冲击不平衡 座阀 力大。适用于小口径Dg≤25mm 的场合。
直通双 受流体冲击不平衡力影响小,但关不严渗漏较大,适 座阀 用于大口径管道的场合。
阀体受流体的冲击小,体内不易结污,对粘度高、有 角形阀 悬浮物和颗粒物的流体尤为适用,并且调节稳定性较
Q1
Q2
A
dh dt
Q1
Q2
A
d h dt
Q2 kb
h
Q2 h
h
Q2 b
b
Q20
Q20
Q2 h
h
Q2 b
b
Q10 Q20 kb0 h0
kb0 h k 2 h0
h0 b
Q1(s)
Q2
(s)
A
dH (s) dt
Q2 (s)
kb0 2 h0
H(s) k
h0 B(s)
27
数学分析法(举例)
2 h0
4
在系统分析、设计和整定中,单回路系统设计是最基本的方法,适用于 其他各类复杂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整定和投运。
通常在选择控制方案时,只有在简单控制系统不能满足生产过程控制的 要求时,才考虑采用两个回路以上组成的复杂控制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适用于被控对象滞后时间较小,负载和干扰不大,控制 质量要求不很高的场合。
15
4.2.2 操纵量的选择
操纵量是克服扰动影响、使系统重新恢复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 应该遵循快速、有效地克服干扰的原则去选择操纵量。
输入
输出
加热炉:燃料油成分、燃料油压力、燃料油雾化、燃料油流 量、烟筒抽力、原油温度、原油流量
16
4.2.2 操纵量的选择
如何选?(从对象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入手,完成下表)
24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选择原则
G0(s)=GC(s)GV(s)GP(s)Gm(s)=const
通常使 G0(jwg)≈-0.5 若仅考虑静态特性,并考虑到控制器增益与检测变送环节增益 通常维持不变,则有
KV
1 KP
输出 对象:KP 合成:K0
控制阀:KV 输入
阀与对象的放大系数 25
4.4.1.2流量特性的选择方法
38
4.4.2 控制阀结构形式的选择
控制阀选用时需注意两点: 被控介质的工艺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被控介质的流量特性,如黏度、腐蚀性、毒性、是否含悬浮颗 粒、液态还是气态等。
a)单座控制阀
b)双座控制阀 c)角形控制阀
筒控制阀
1-阀杆;2-上阀盖;3-填料;4-阀芯;5-阀座;6-阀体
d)套
控制器
SP
GC(s)
PV
控制阀
GV(s)
检测与变送器
Gm(s)
扰动
对象
GP(s)
单回路控制系统
22
流量特性(实际上就是控选制线阀性还选是择对内数特容性,因为抛物线特性
阀通常用的很少,而蝶阀当导通角为0-70o时近似为对数特性) ; 结构形式; 开闭形式; 口径计算。
ZXP(ZJHP)型新系列 气动薄膜直通单座阀 ZAZN型电动双座阀
应根据主要干扰的变化来选择阀门特性; 当对象特性可用图形表示时,用图解法选;而当特性可用 解析式表示时用解析法选【注意对象特性必须是增量化前的 方程】; 要求高时,应从动态角度考虑与分析; 控制阀流量特性的选择是使系统总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恒定, 为此亦可通过选择控制器或检测变送环节特性满足此要求。 如节流装置测流量,配开方器,用线性控制阀;如不加开方 器,从静态考虑要选快开特性,实际选线性。
5
主要内容
4.1 概述 4.2 被控量与操纵量的选择 4.3 检测及变送环节的考虑 4.4 控制阀的选择 4.5 控制器控制规律及作用方向的选择 4.6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4.7 控制系统的投运 4.8 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6
1、换热器的温度控制
热交换器是常见的一种传热设备,通过它可以将冷物料加热(或冷 却)到预定的温度。图示为一个列管式换热器,其中载流体的热量首先传 给套管的内壁,经管壁传导后再传给冷流体。传热过程中存在几个串联的 热阻,故换热器是一个多容量对象,时间常数和滞后都比较大。
13
直接指标选择
1)表征其质量指标是一个变量,应选用这个受控变量。如 汽包液位L 2)表征其质量指标是两个变量,应根据自由度选择
14
被控变量选择原则
1、直接指标测量滞后小,选择直接指标为受控变量 2、选择间接指标时应考虑 ①工艺合理性 ②测量滞后小,对直接指标有最大灵敏度 ③实施方便 3、直接指标信号微弱,可选用间接指标 4、考虑国内外仪表状况
3
过程控制系统从结构形式可分为单回路系统和多回路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包含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调节器、一个执行器和对象,对 对象的某一个被控参数进行闭环负反馈控制。 多回路控制系统内部包含两个以上的单回路系统,对过程两个以上的参数进 行闭环负反馈控制,其控制目标保证被控过程的被控参数满足工艺要求。
H(s)
kb0
KP
Q1(s) 2A h0 s 1 TC s 1
kb0
28
数学分析法(举例)
2 h0
H(s)
kb0
KP
Q1(s) 2A h0 s 1 TC s 1
kb0
①由于设定值扰动引起工作点移动 静态特性的补偿
KP h0
29
数学分析法(举例)
2 h0
H(s)
kb0
KP
Q1(s) 2A h0 s 1 TC s 1
离心泵流量控制
(b) 控 制 旁 路 流 量 方 案
10
4.1 概述
期望值
SP
控制器 执行器 对象 检测/变送
图4-1 单回路控制系统
实际值
单回路(系统):反馈控制中的最基本系统
特点:简单、有效、 应用最成熟、最普遍 占90%以上
11
系统组成及分析 系统组成
被控对象(被控过程)、测量变送、 控制器、控制阀
y 负荷线 R
对象KP恒定,即被控量
与控制阀输出流量Q成正 比,则阀流量特性应选线 性;
KP变化,且随Q增大反而
减少,则应选对数(或抛 物线/或蝶阀)流量特性;
KP变化,且随Q增大反而
增大,则应选快开流量特 性;
Q 直线
l
Q
对数/抛物 线/蝶阀
l
Q 快开
l
负荷改变
33
数学分析法选控制阀流量特性注意事项
设计要求: 1、安全性 2、稳定性 3、经济性
2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为: (1)根据工艺要求和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变量 (2)建立数学模型 (3)确定控制方案 (4)选择硬件设备 (5)选择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器设计 (6)软件设计
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设备安装、调 试与整定,再投入运行。
对于过程控制系统而言,控制方案 的选择和调节器参数整定是其两个重要的内容。
7
1、换热器的温度控制
根据工艺要求,需要控制的参数是冷流体被加热后的出口温度T1O, 此温度要求保持在某一设定数值。影响出口温度T1O的扰动因素主要有:冷 流体进口温度T1i 和流量F1、载热体入口温度T2i和流量F2等。常见控制方案 有下面两种:
载热体 F2,T2i
TC
T1O T20
冷 流 F1,T1i 体
T
F2
C
F1
T1O
F’1, T1
(a) 方案一:控制载热体流量
(b) 方案二:控制冷流体分流量
换热器温度控制
8
2、离心泵的流量控制
离心泵是液体输送的常用设备。生产工艺往往对输送的流体流量 有定量的要求。此时被控量是离心泵的实际排出液体的流量,扰动因素主 要有管道阻力特性的变化和泵的供电电压的变化等。
kb0
①由于设定值扰动引起工作点移动
动态特性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