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站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
地铁车站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
摘要:加强地铁车站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地铁车站空间人性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地铁车站空间环境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我国地铁建设起步较晚,经验较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因此在新建地铁车站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对新建的地铁车站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改正,避免在以后的设计和建设中出现相同的问题。加强地铁车站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 地铁空间设计人性化理念
地铁空间环境人性化研究应立足于车站整体环境场所,使人和车站空间环境相协调一致。人性化设计主要是以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情感和文化内涵为基本出发点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它要求在车站空间设计中,不能仅以完成其使用功能为最终目标,还应当综合考虑人的各种需求,考虑能够给乘客以方便、舒适、安全的乘车和公共活动空间,强调以人为本,达到车站空间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在满足车站空间功能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融入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使空间的组织符合人的行为习惯,这是当前地铁设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3 地铁车站人性化空间设计探索
3. 1 车站外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
地铁车站外部空间形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车站周边地形环境条件的影响最为突出。地铁车站外部空间形式需充分考虑站址周边地形的特点,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及市民的影响。合理地布置通道、出入口、风亭、冷却
塔的位置,对于与其他交通站换乘的车站,应充分考虑预留换乘接口条件,使换乘客流组织合理、快捷,尽量避免交叉。车站外部空间设计应充分考虑车站外部环境条件,使车站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并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满足乘客需求,做到车站外部空间设计人性化。
(1)合理选择车站主体空间形式
车站主体空间形式的选择应根据线路条件和所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比选确定,结合建筑造型、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合理地利用城市建筑空间,使其与周围建筑结合好,拆迁少,对地面交通干扰小。
(2)风亭布置形式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由于处于城市中心区、文化广场及公园等对景观要求特别高的区域,车站风亭尽量采用下沉式或地面式低风亭空间形式,并在周围密植植被,通过植物的遮景作用,引导和控制观景者的视线。
(3)出入口及通道布置力求实现室内外空间转换顺畅
车站出入口及通道是连接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过渡空间,其布置力求简洁顺畅。不仅要满足乘客进出车站的基本需求,还需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起到顺利疏散车站内乘客到地面的作用。车站出入口的布置主要考虑近远期客流需求,并根据分向客流预测结果合理布置车站出入口。
3. 2 实例分析
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新郑州大学站的外部空间
布局实例探讨车站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方法。(附图1)
(1)车站周边概况及受控因素分析
新郑州大学站是郑州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二期工程的一个中间站,位于长椿路与翠竹街丁字路口下,沿长椿路南北向设置,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长椿路和翠竹街均为已实施城市道路。长椿路道路红线宽60米,街道西侧有35米宽绿化带;
翠竹街道路红线宽45米。车站东北象限地块为郑州大学家属区,东南象限地块为在建的郑州大学科技园,西侧地块为新郑州大学校
园,新郑州大学校门正对翠竹街。用地规划性质以大中专学校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
(2)车站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
根据车站周边场地实际情况分析影响车站的主要因素,合理进行车站空间布局,实现车站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由于长椿路西侧有35米宽的绿化带,车站的两组风亭布置为低风亭,尽量降低风亭对周边环境景观的影响。风亭采用轻盈通透的小品景观形式,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本车站考虑布置四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出入口预留,近期实施的三个出入口中,两个出入口分别位于长椿路两侧,兼顾市政过街功能,另外一个出入口位于翠竹街北侧。出入口宽度均为 6.5 m。兼顾过街功能的两个出入口设置有两部扶梯,一部上行、一部下行。出入口净高考虑为 2.8 m,尽量为乘客提供开敞宽阔的空间,避免通道过于狭长而产生的封闭感。
3. 2 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
3. 2. 1 车站内部空间组成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乘客使用空间,二是涉及车站运营的技术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
乘客使用空间: 乘客使用空间是直接为乘客服务的场所,主要包括站厅层公共区、站台层公共区、售票处、检票口、问讯、公用电话、小卖部、楼梯、自动扶梯及垂直电梯、公共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等。
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区是为了保证车站具有正常运营条件和营
业秩序而设置的办公用房。主要包括车站综合控制室、站长室、值班室、公安安全室、安全门设备室、公共通信机房、通信设备室、信号设备室、AFC 机房、AFC 票务室、公安消防设备室、消防泵房、污水泵房、废水泵房、工务用房、气瓶间、变电所、照明配电室、风机监控室、环控机房、小系统通风机房、会议交接班室等,它们一般分设于站厅层和站台层的两端。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人流相对集中,所以在设计中必须有序地组织人流进站和出站,并方便地铁换乘,满足客流高峰时所需的各种面积规定及楼梯、通道等的宽度要求,上下楼梯位置的设置能均匀地接纳
客流,另外要有足够的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以满足技术设备的布置及运行管理的要求,使车站具有与之要求的完善的使用功能。
3. 2. 2公共区空间布局
车站公共区为乘客使用的重要空间区域,其空间环境质量的好坏之间影响乘客的使用和感受。因此以人为本考虑车站公共区空间环境设计为车站内部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重点。(附图2)
( 1) 合理布置客流流线
车站公共区是能供乘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车站。公共区布置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客流顺畅,避免客流交叉,能满足平时客流的通行和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在组织人流路线时,应考虑: ①乘客与站
内工作人员路线分流。②进、出站客流路线尽量避免交叉和相互干扰。③乘客购票、问讯及使用公用设施时,均不应妨碍客流通行。
④换乘客流与进、出站客流流线分开。⑤当地铁与其他建筑物合建时,地铁客流不应受其他客流的影响。
( 2) 合理控制公共区规模
为控制车站总投资,在不增加车站整体规模和工程投资的前提下应优化内部布置,宜尽量控制设备管理区的空间规模,适度加大公共区的空间。根据乘客进出车站特点,考虑进出站乘客一般不会在站厅层付费区逗留,而可能会在非付费区域办理些进出站程序,因此考虑适度加大站厅层公共区内非付费区空间,满足列车进出站客流的需求。如郑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车站公共区长度控制在 81 m 左右,单侧非付费区长度保证18 m 以上距离以满足乘客需求。
( 3) 楼扶梯布置需接纳客流均匀
公共区内楼扶梯是连接站厅与站台的重要竖向交通通道,其布置需满足客流快速疏散的要求,避免乘客滞留站台。因此公共区空间设计需充分考虑楼扶梯布置的均衡性,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空间环境。车站楼扶梯布置往往考虑在公共区布置两对楼扶梯或在两对楼扶梯之间加设一部垂直电梯及一部双跑楼梯。为达到楼扶梯布置的均衡性,双跑楼梯可稍做优化,将楼梯修改为分流式楼梯,在站台层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