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血案
荣县及各州县独 立
(二)武昌起义与各省独立
1、武昌起义
•1911年9月24日文学 社和共进会组成同一 的起义 领导机构,蒋 翊武任湖北革命军总 指挥,孙武任参谋长。
•1911年10月9日起义 消息泄露,刘复基、 彭楚藩等革命党人被 杀。
•1911年10月10日 晚新军工程营革 命党人打响起义 第一枪,12日武 汉三镇光复。
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1905年—1907年)——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同时也促进革命思想进 一步发展
1904年孙中山《敬告 同乡书》:“革命、保皇 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 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 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 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 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 而驰”。
改良派:《新民丛
(2)三民主义学说
民族主义
内容: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优点: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 清朝政府;将满族贵族和满 族人民区分开来。
缺点: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 帝国主义的主张;对汉族地 主阶级妥协。
民权主义 内容:创立民国 优点:把政治革命和民族革命结合起来 缺点:没有触及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制度 民生主义 内容:平均地权 优点:把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和民族革命结合起来 缺点: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 的土地要求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和签 订。签约国:大清 国,英国,美国, 日本,俄国,法国, 德国,意大利,奥 地利,比利时,西 班牙,荷兰)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接受西式教育 •上书李鸿章
(1899年的孙中山)
•成立兴中会 •发动广州起义和 惠州起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该政权 中居领导和主体地位;
临时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措 施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 上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国体(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 规定了中华民国的政体(内阁、法院、参议院) 规定了中华民国国民的一系列民主权利
改良派:不能实行 共和政体,而应实 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中国国民自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 力;且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梁启超《答某 报第四号对于本报 之驳论》 :“今 日之中国万不能行 共和立宪制;而所 以下此断案者,曰, 未有共和国民之资 格。”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 体》:
认为中国国民能力差,因而“殴美可 以言民权,中国不可以言民权,欧美 可以行民主,中国不可以行民主”, 这是对中国国民的侮辱。
(檀香山兴中会会员秘密宣誓的地方) (兴中会成立宣言)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资 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章炳麟:《驳康 有为论革命书》
鲁迅:“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
抵不过浅近直接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 军》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猛回头》《警示钟》)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四)辛亥革命的意义——20世纪中国
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资 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飞跃。
2、辛亥革命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给人们带来 了思想上的大解放。
3、辛亥革命推进了振兴实业热潮的出现,
为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任都督,汤化龙任 民政部长。
2、各省独立
湖南(焦达峰)
陕西
江西
山西(阎锡山)
云南(蔡锷)
上海(陈其美)
浙江(汤寿潜)
江苏(程德全)
贵州安徽(孙毓筠 柏文蔚)
广西
福建(许崇智)
广东(胡汉民)
(三)中华民国的建立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 命政权:
革命派:《民报》——汪精卫
报》——梁启超
陈天华、胡汉民、章炳麟等
问题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改良派:中国不能革命,
只能改良——要推翻清朝统
革命派:只有革命才能促进
治,实现共和,就必须进行 中国社会进步、民族独立。
暴力的革命(暴动革命),
陈天华(思黄)《中国革
而现在的“国民”并没有实 命史论》 :“革命者,救人世
三、辛亥革命的成功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武装起义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 1907年7月光复会发动的皖浙起义; 1908年熊成基发动的安庆起义; 孙中山在华南领导的七次武装起义(影响最大的一次 是广州黄花岗起义); ……
2、四川保路运动 1911年6月成都保 路同志会成立
保路风潮发展为 全省抗粮抗捐斗 争
第四讲 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本章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辛亥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第二个问题: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历 史功勋? 第三个问题: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四个问题:旧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 然失败?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列宁:只有下层不 愿照旧生活,上层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的 话,革命才会取得胜利
问题三: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即要不要改变地主土 地所有制,而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改良派:平均地权是煽 动乞丐流氓,导致中国 的大动乱。
革命派:认为才有通过平均地权, 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 出现。
刘师培(韦裔)《悲佃 篇》 :“土地者,一国之所共
有也,一国之地当散之一国之民。 今同为一国之民,乃所得之田有 多寡之殊,兼有无田有田之别, 是为地权之失平。”
1903年黄兴成立华 兴会;
1904年刘静庵成立 科学补习所,年底 组建日知会;
1904年蔡元培组建 光复会;
----
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学说的确立
(1)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5年8月20 日在日本东京 成立
•同盟会的组织体系: •同盟会纲领
总理
评议部 司法部 执行部 支部 之圣药子,终古无革命,则终
能造成“内乱”,而且还会 古成长夜也。”“吾因爱平和
引起外国的干涉,造成中国 被瓜分的局面 ,使中国 “流血成河”、“亡国灭
而愈爱革命。何也?革命平和, 两相对待,无革命则亦无平和。 腐败而已!苦痛而已!”
种”。
问题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