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尾气处理--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干燥和收集
知识要点:
一、气体的制取。
1、反应原理。
A 、制氧气:过氧化氢分解
高锰酸钾分解
B、制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制氢气:锌与稀硫酸反应
2、发生装置。
A、决定因素: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B、
反应物
状态
反应条件发生装置举例固体加热①:
固体+ 液体常温
①:
②:
③: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
你知道一种叫启普发生器的装置原理吗?它与上述的两种“固体+液体”装置相比,最大的优点在哪儿?
3、收集装置。
A、决定因素: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比较)和溶解性。
收集方法收集装置适用范围举例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O2、CO2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H2排水法溶于水O2、H2
特殊收集装置排水法:
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排水法:直接观察集气瓶中的水位。
排空法:O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满。
CO2: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说明已满。
5、制取气体步骤。
A、组装仪器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装入药品
D、固定(加热)仪器
E、收集气体(验满)
F、拆除并清洗仪器
多识一点:用高锰酸钾制O2(排水法)结束时,要先将,再,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炸裂。
气体检验方法
现象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燃烧一会儿
将烧杯迅速倒转后,注入澄清石灰水
一氧化碳
甲烷
氨气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水蒸气通过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CuSO4粉末变蓝
氮气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再加入澄清石灰水,振
荡
木条立即熄灭,澄清石灰水不
变浑浊
氯化氢通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气体在检验区分时,首先选用“带火星的木条”还是“燃着的木条”,为什么?
三、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1、实验装置。
注:A(干燥管)要进出;
C(洗气瓶)要进出。
2、气体的干燥。
3、气体的净化。
A、原理:所选吸收剂只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与被提纯物不反应。
B、常见吸收剂及所吸收气体:
体,干燥装置应放在所有装置的最后。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检验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实验完毕发现集气瓶底剩余的水呈淡红色,原因是.
(3)实验室还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常温下,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不能使木条复燃的是
A.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
B.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C.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硫酸铜溶液
D.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红砖粉末
2、(2013•泰州一模)某校学生要进行一系列实验,请结合下图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时,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若改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端进入.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收集氨气时选用了E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进入.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有(至少答2条).
3、①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Ⅰ.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______。
Ⅲ.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
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甲、乙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丙同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由此得出和甲、乙一致的结论。甲、乙认为丙的实验设计不合理。
理由是________。
③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
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4、请你用已经掌握的实验室有关气体制取和净化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a、b仪器名称:a,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装置代号),如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确定气体已经收集满,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先后,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导管口(填“c”或“d”)通入.
(4)若用E装置收集某种气体,则该种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试写出一个制取该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5)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上图B装置使草酸分解并用如下装置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
①该装置中,A的作用是,C的作用是.
②实验观察到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B和F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C处澄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