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中的心理学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中的心理学因素
与文学手段的运用
安庆中学李才娟
欣赏音乐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感受、理解都不一样。

我认为这和每个人的阅历、感情经历和所拥有音乐鉴赏能力有关系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音乐欣赏中的心理学因素。

近来,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心理学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来,这不但增强了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同时也为音乐教学实践提供科学观点、知识结构与方法、技术。

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

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学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特别是根据音乐欣赏中的心理因素恰当运用文学手段,能很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中。

音乐欣赏有三个阶段:(一)音乐形式美欣赏;(二)情感欣赏;(三)音乐内容的理性欣赏。

而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三个心理学因素是冗余度、通感、暗示效应。

一、冗余度
音乐心理学认为,审美兴趣、热情等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态度、
对音乐审美对象形成审美态度的过程为审美注意——审美期待——审美态度。

要让欣赏者对一部音乐作品产生积极的审美兴趣或态度,他必须对音乐审美对象有所关注,引起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而影响欣赏者审美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的冗余度。

冗余度指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如果个体对某音乐作品感到较为熟悉,音乐进行中所有变化均在他意料之中,这首作品对他来说相对冗余度较高。

反之,当个体对某音乐作品感到较为陌生时,作品风格、进行和演奏风格较少在他意料之中,这首音乐作品对他来说则相对冗余度较低。

冗余度较低的作品,无论就音乐价值体系来说其品位有多高,音乐知识体系来说其结构有多完善,若不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和审美兴趣,欣赏根本无从开始,其价值也就根本无从实现。

有些音乐作品,如《动物狂欢节》等,它用艺术手段模仿事物原来的音响,让人“听其声如闻其物”,这类作品较容易掌握,但是那些需要间接音响联想或象征性类比的作品就比较难掌握了。

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可以明明白白地写着“悲”“欢”,而音乐无法明确表示,完全靠听者去感受,所以在欣赏过程中采用一些对于学生来说冗余度(即熟悉程度)相当的作品,再辅以相关适当的诗歌、散文或带文学色彩的文字加以引导,就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进入音乐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

曾经在以往的欣赏课中,我介绍到《梁祝》中,“哭灵投坟”一段时,说:“本段音乐悲切万分,使人感到柔肠寸断,喉头哽咽。

”但却有个别学生在偷笑。

这首曲对于学生来说,冗余度较高,但就因为比较熟悉,而失去了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从而没有进入审美对象所表达的意境中,后来我在有感情的介绍后,引用越剧中的唱词导入:“不见梁生见坟碑,呼天抢地哭号陶,楼台一别成千
古,人世无缘同到老。

”教室里一片安静,同学们早已领略到其中的悲切而面露沉重之色了。

在德沃夏克的《新大陆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上,一连串阴郁惨淡的和声背景上,英国管吹出了著名的“念故乡”主题,这个主题对于学生是比较熟悉的。

怡美而伤感,抒发了身在异国他乡的作曲家的满腔乡愁。

我采用一首学生熟悉的余光中的诗《乡愁》加以导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此时此景,那种氛围,乡愁正是别上心头了!
因此,在选择欣赏作品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确保所选作品对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冗余度,注意从各年级阶段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积累出发。

关于冗余度还有几点需要明确:
1、所谓“冗余度过低的音乐”,并不是简单指没有听过或是不熟悉的音乐,而是指那些超过学生理解范围,过分抽象和远离学生生活的生僻或陈旧的内容。

而有一部分音乐作品,看似冗余度低,学生难于接受和理解,实际上是由于学生以往对某些音乐形式接触太少,因此不是不熟悉而造成的。

如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的戏曲音乐,此类音乐作品其实可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从而使其冗余度得到提高。

2、不存在绝对的冗余度低的音乐作品,冗余度的相对高低是对于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音乐审美能力层次而言。

一首作品可能认为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冗余度低,但可能对于已具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生活经验更为丰富的中学生来说,这作品冗余度可能刚好合适。

3、并非冗余度越高的音乐作品越能引起欣赏者的兴趣和喜爱。

音乐作品冗余度的高低与欣赏者的喜爱程度不总是称正比。

冗余度过度高低,也不利于引起欣赏者的审美注意和审美兴趣,如刚才举例《梁祝》,因为在欣赏者的审美主题中,不仅有保守性,还潜藏着变异性。

心理学认为,有时候“新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

”(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

二、通感
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的心理学现象。

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的多种感受器官的综合运用。

创造心理学认为直觉在创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欣赏中,把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邮寄结合,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或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合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发展。

在引导学生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时,此曲包括10段音乐,标题不一,但无非是描写一个“春夜”。

而唐代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无疑是这首乐曲最好的诠释。

我让一位学生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其余学生用图画或文字形式描述自己对音乐的印象。

我对学生的创作给予充分肯定。

第二次欣赏时,全体学生听得聚精会神,不知不觉地融入音乐创作的美的境界。

像这样发挥通感的作用,将音乐、图画、诗歌三者融合在一起,不但使音乐课欣赏充满了诗情画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审美态度,同时还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审美想象和联想,把音乐所包含的模糊信息转化为具体信息,从而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

三、暗示效应
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杀者的意愿行为,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暗示者的意见或信念,这种现象被称为暗示效应。

现代心理学认为,暗示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它是由情境提供的,而情境是对人产生暗示信息的源泉。

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易于接受暗示。

因此,在中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暗示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与氛围,比如通过文学语言、教师态度等,能使学生在特定情景中,通过暗示,迅速而准确地理解学习内容,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充分的自我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态度都可能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态度和审美效果。

1、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是通过语言无穷无尽的特殊能力,利用声调、速度、音色、情绪的交叉变化,描绘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在情境的驱使下,促进学生的联想,想象的创造,完成心理暗示的过程。

在语文课中,一个口才好的语文老师在讲课时语言生动、声情并茂,往往能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构筑的意境和作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之中。

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的表达,各种艺术门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音乐欣赏教学一般过程中的第一步——导入欣赏,可以采用讲述法,也可以引用诗歌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诵,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意境:意大利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春》表现大地复苏,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景。

可以引用妇孺皆知的“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句,不就可以引入那种“风日晴和人意好”的春景中吗?
2、态度暗示
教师自身在教育过程中所体现的治学态度也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潜在地暗示,这种暗示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评价和态度,对学生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教师积极的态度能够带动学生的情绪,并激起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积极态度。

如果教师自己对教学内容抱着不积极态度,课前不收集相关资料,上课时随便应付,含糊其词或照本宣科,实际上无形中向学生传达了消极的情绪和暗示。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他许多的学科支持,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欣赏作为一个音乐审美的心理过程,与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尤为紧密。

而在教学中,根据各种心理现象,运用适当的文学作品对于理解作品,从而提高质量,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