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考点与题型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001-知识讲解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高中生物001-知识讲解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高考总复习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编稿:杨红梅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思路。

2.能够推导分析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有关比例概率方面的问题。

3.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遗传学应用题时的方法和技巧。

【考点梳理】考点一、回顾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孟德尔在研究基因分离规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对学生来讲是“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手段之一;学完课程以后,别的都可以忘记,这些方法会存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素养和能力。

考纲也明确要求:能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基本的生物学现象。

在孟德尔证明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时,他以“假说”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可出现的具体事例(测交后代会出现1:1),并以实验去验证,这一发现过程就是“假说一演绎法”基本思路的完整体现。

1现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代全为高茎,高茎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其他6对相对性状均如此。

2提出问题(1) F1代中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2)为什么后代的比值都接近3:1?3分析问题(1)矮茎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在F1代中未表现出来。

因为F2代中出现了矮茎。

(2)高茎相对于矮茎来说是显性性状。

(3)显性性状可能受遗传因子的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可能有显隐之分。

4 形成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遗传因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演绎推理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6实验验证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l:17得出结论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三、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所谓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一、回首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基因的分别定律二、杂交实验法及其应用总结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1.杂交实验法( 1)(2)2.假定演绎法3.数学统计法(1)计算(2)进行基因定位4.检查法( 1)—检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2)—检查某种病的遗传方式三、检查法(集体检查、家系剖析)进行遗传检查需要关注哪些内容?明确检查目的,确立检核对象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拟订合理的检查方案注意、等原则照实记录检查结果或数据,做出合理剖析判断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状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剖析时,有时得不到切实结论的原由?由于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长进行剖析,并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和。

所以,为了确立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常需要获得多个拥有该遗传病家系的,并进行归并剖析。

例 5(1)人类遗传一般能够分为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的发病除除受遗传要素影响外,还与相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分离比率。

(2)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剖析的传统方法。

往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含:性别、性状表现、、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地点。

假如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 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红 4 类,原由是致病基因有之分,还有位于上之分。

(3)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状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剖析时,有时得不到切实结论,由于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长进行剖析,并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少和少。

所以,为了确立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常需要得到,并进行归并剖析。

生物遗传题型知识点总结

生物遗传题型知识点总结

生物遗传题型知识点总结遗传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生物个体和群体的遗传特征和变异规律。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遗传因子、遗传物质、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生物遗传的题型主要包括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变异、遗传进化以及应用遗传学等方面。

下面将对生物遗传的题型知识点进行具体总结。

一、遗传基础知识1.1 DNA结构与功能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是存储生物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

DNA由磷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组成。

DNA的主要功能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复制。

1.2 RNA的结构与功能RNA是核糖核酸,包括mRNA、tRNA和rRNA等。

RNA可以通过转录将DNA的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合成的指令,参与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和传递。

1.3 遗传信息的表达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翻译和蛋白质合成等过程。

转录是指DNA信息转换成mRNA的过程,翻译是指mRNA信息转换成蛋白质的过程,这些过程是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

1.4 生物基因学基因是决定生物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的遗传单位,是DNA上的一段特殊序列。

基因的特点包括等位基因、显性与隐性、杂合与纯合等。

基因在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5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是遗传物质DNA和RNA以及蛋白质。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RNA 参与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转运,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分子。

二、遗传变异2.1 突变突变是生物遗传信息发生变异的基本原因之一,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DNA序列发生变化,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异。

2.2 遗传再组合遗传再组合是指生物个体间的基因重新组合,包括基因的随机分布、内源和外源遗传作用等。

再组合是个体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

2.3 染色体遗传染色体遗传包括单性遗传、连锁遗传、染色体显性和隐性等现象。

染色体遗传是遗传变异的重要表现形式。

2.4 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是指一个特征受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现象,包括多基因隐性和显性、多基因互制等。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高中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高中

高中遗传题型及解法1. 引言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遗传题型的设计和解答涉及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要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才能正确解答问题。

本文将针对高中遗传题型及解法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遗传知识和解题技巧。

2. 常见遗传题型及解法2.1 单因素遗传问题单因素遗传是指某个性状受到一个基因的控制,常以 Mendel 的实验结果为例进行解答。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2.1.1 显性和隐性遗传例如,红花色(R)为红花色素的表现基因,白花色(r)为无色素的表现基因。

父代为红花色(Rr)和白花色(rr),求子代的花色比例。

解法:利用分离法则可知,子代中红花色与白花色的比例为3:1。

2.1.2 两个性状的遗传例如,一个双色豌豆的叶子,上面是黄色的,下面是绿色的。

黄色显性(Y),绿色隐性(y),圆形显性(R),皱纹隐性(r)。

父代为黄色圆形(YYRR)和绿色皱纹(yyrr),求子代的表现型比例。

解法:利用乘法法则可知,子代中黄色圆形、黄色皱纹、绿色圆形、绿色皱纹的比例分别为1:1:1:1。

2.2 地中海贫血的遗传问题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属于单基因受累的遗传病。

主要有以下几类类型:2.2.1 婴儿地中海贫血婴儿地中海贫血是由双脱氧核苷酸希腊型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父母双方均为健康人,但二者携带了地中海贫血基因,求婴儿患病的几率。

解法:利用概率计算可知,若父母均为健康人但是携带了地中海贫血基因(一个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几率为1/4),则生育婴儿患病的几率为1/4 * 1/4 = 1/16。

2.2.2 地中海贫血的遗传方式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造成人体贫血。

根据父母的基因型,可判断其子代是否患病。

解法: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为HbA/HbA,携带者的基因型为HbA/HbS,正常人的基因型为HbS/HbS。

遗传学研究与遗传咨询的方法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研究与遗传咨询的方法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研究与遗传咨询的方法知识点总结遗传学研究和遗传咨询是两个关系密切且相互补充的领域。

遗传学研究主要关注基因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而遗传咨询则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为人们提供有关遗传疾病、遗传咨询和遗传测试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本文将总结遗传学研究和遗传咨询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方法。

一、遗传学研究的方法1. 遗传变异的观察与检测:通过观察和检测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包括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来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常用的方法包括PCR、DNA测序、SNP芯片等。

2. 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通过对患者家系的调查和分析,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与基因突变点,从而揭示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

例如,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会有家系调查和基因测序等研究方法。

3. 复杂性疾病的关联分析:复杂性疾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学研究通常采用关联分析方法来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基因。

例如,基因关联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

4. 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研究基因在特定组织或特定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及其调控机制,通过分析表观遗传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揭示基因功能的细节。

5. 功能实验和模型构建:为了验证基因的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影响,遗传学研究常常会进行功能实验和模型构建。

例如,通过基因敲除、转基因动物模型等方法研究基因在个体发育、生理过程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二、遗传咨询的方法1. 家系调查和临床评估:遗传咨询师会通过详细的家系调查和临床评估,了解被咨询者家族的遗传背景和患病情况,评估患病风险并为个体提供遗传风险提示。

2. 遗传测试和诊断:通过对被咨询者的基因进行检测,可以得出关于遗传病患病风险和患病机制的信息。

常见的遗传测试方法包括基因测序、基因芯片和荧光原位杂交等。

3. 遗传咨询和遗传辅导:基于遗传学知识和遗传测试结果,遗传咨询师会针对不同情况为被咨询者提供遗传咨询和遗传辅导。

这些可以包括生育咨询、遗传风险评估和遗传疾病预防等方面。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在遗传传递中的规律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在遗传学中,存在着多种题型和解法。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遗传题型及其解法进行归纳。

1. 基因型推断题型:在这类问题中,给定一组已知基因型的个体,需要推断其后代的基因型。

解题思路是根据遗传规律进行基因型的组合和分离。

常见的基因型推断题型包括单基因遗传和双基因遗传。

2. 染色体数目题型:这类问题考察染色体数目变化对遗传结果的影响。

例如,某种物种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改变,需要推断其后代的染色体数目。

解题思路是根据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规律进行推理。

3. 表型比较题型:这类问题考察不同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

通常给定一组基因型的个体和其表型,需要推断某个表型的遗传方式。

解题思路是根据表型的表达规律和可能的遗传方式进行推理。

4. 基因重组题型:这类问题考察基因重组的频率和位置对遗传结果的影响。

常见的基因重组题型包括连锁性和基因距离的计算。

解题思路是根据遗传交换的频率和可能的重组位置进行计算。

5. 基因突变题型:这类问题考察基因突变对遗传结果的影响。

通常
给定一组基因型的个体和其表型,需要推断某个表型的突变概率。

解题思路是根据突变的频率和可能的突变类型进行推理。

总的来说,解决遗传题型需要熟悉基本的遗传规律,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推断。

通过多做题目和实践,可以提高遗传问题的解题能力。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实验设计专题考点及题型归纳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实验设计专题考点及题型归纳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实验设计专题考点及题型归纳【考点梳理】考点一、经典遗传学研究的实验设计1.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时的实验设计: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研究为例,写出孟德尔的实验过程和思路:(1)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结果F1代表现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显性性状);(2)让F1自交,结果F2出现性状分离,显性:隐性=3:1;(3)为了解释上述现象,孟德尔提出假设的核心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等量的两种配子;(4)验证假设:设计了测交实验,即用隐性个体与F1杂交;(5)预期结果:后代出现显隐性两种性状,比例为1:1。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意义是通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的比例;(6)实施实验方案,得到的_实验结果_与__预期结果相符,由此得出结论: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比例相同的两种配子。

2.与孟德尔遗传学研究实验设计的类似题目(1)这道题目,可以用自交方案,也可以用测交方案。

科学家从某植物突变植株中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

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此题可以用自交方案也可用测交方案。

①步骤1:选择高蛋白纯合植株和低蛋白植株(非高蛋白植株)杂交。

预期结果:后代(或F1)表现型都是高蛋白植株。

②步骤2:自交方案:F1自交(或杂合高蛋白植株自交)或测交方案:用F1与低蛋白植株杂交预期结果:(若采用自交方案)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3:1(若采用测交方案)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1:1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实验结果与__预期结果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2)在一块高杆(显性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

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解答此题首先得明确此株矮杆小麦产生的原因为:基因突变或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性状改变,然后再设计实验研究其出现的原因。

考研遗传学知识点解析

考研遗传学知识点解析

考研遗传学知识点解析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遗传变异和遗传传递的规律。

在考研生物学的复习中,遗传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解析考研遗传学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1 遗传学的定义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涉及到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和遗传机理等多方面内容。

1.2 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物质的特性、遗传的分离和连锁规律、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等。

二、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1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遗传物质、个体遗传和种群遗传等方面内容。

2.2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分析法等,其中实验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三、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3.1 DNA的结构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包括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规律和遗传密码等方面内容。

3.2 RNA的结构与功能RNA是遗传物质的另一种形式,包括mRNA、tRNA和rRNA等多种类型,其功能包括转录、翻译和调控等作用。

四、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4.1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DNA的复制和细胞的分裂等过程,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稳定。

4.2 遗传信息的表达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最终实现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的发挥。

五、遗传变异与进化5.1 遗传变异的原因遗传变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流等,进而导致了个体的遗传差异。

5.2 遗传变异的机制遗传变异的机制涉及到基因的重组、突变的产生和选择等过程,决定了遗传变异的形成。

六、遗传学的应用6.1 遗传学在医学上的应用遗传学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包括遗传病的诊断、遗传咨询和基因治疗等方面。

6.2 遗传学在农业上的应用遗传学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育种、畜牧养殖和遗传改良等方面的内容。

七、遗传学的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7.1 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是目前遗传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涉及到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8知识讲解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8知识讲解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8知识讲解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遗传学是一门研究遗传现象的科学,主要探究基因在遗传传递中的规律和机制,对于理解物种进化、人类遗传疾病以及育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领域中,有一些重要的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来揭示基因的特性和功能。

本文将就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讲解。

首先,遗传学中的常见研究方法之一是家系研究法。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家族成员之间的遗传关系,来揭示基因与特定性状之间的关联。

研究者可以通过家族史调查和对家族成员进行基因型和表型分析,来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遗传风险等重要信息。

家系研究法在揭示遗传疾病的病因和遗传机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分离研究法也是一种经典的遗传学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微生物和植物的遗传研究中,通过人工干预来筛选和分离具有特定性状的个体或群体。

例如,研究者可以利用生物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或抗性来筛选耐药性突变体,以研究生物体的耐药性机制。

此外,分离研究法还可用于植物育种中,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来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第三,分子标记技术也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基因组中的特定DNA序列的变异情况,来分析个体和物种之间的遗传关系以及基因的功能。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包括PCR扩增、DNA测序、DNA杂交等。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可以研究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人类的遗传多样性、物种的亲缘关系等。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也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目标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基因敲除、基因过表达等操作,以研究其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广泛涉及生命科学研究、医学诊疗、植物育种等众多领域。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中,实现目标性状的改良和基因的功能验证。

最后,近年来,大规模测序技术的发展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研究者可以一次性获得庞大的基因组数据,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物种的基因组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突变变异等信息。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高中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高中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高中遗传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的是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等。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学习生物学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针对高中遗传学中的题型及解法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应对相关考试内容。

一、基因及其表现形式1.1 题型:基因的比较、分类与表现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对基因的理解、分类和表现形式的把握。

需要了解基因的不同类型和变异形式对表现形式的影响,并能够进行比较和分类。

解法:(1)了解基因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基因分为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多基因等。

(2)理解基因的表现形式和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

学会分析遗传表型和遗传规律。

(3)多加练习和思考,通过实验命题来提升解题能力。

1.2 题型:基因的互作关系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对基因互作关系的了解,需要掌握基因互作关系的常见类型和具体表现形式。

解法:(1)学会分析基因互作关系。

常见的基因互作关系有优势、助性和拮抗。

(2)了解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规律。

深入掌握复合型遗传的定律和表现形式。

(3)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现象。

二、遗传的分离规律和重组规律2.1 题型:孟德尔遗传规律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对孟德尔法则的理解和应用,要求了解孟德尔法则的基本特点和适用范围。

解法:(1)深入学习孟德尔法则的适用条件。

包括单倍型性、基因等位和互不影响等。

(2)学会通过遗传表型和遗传规律对基因型进行推测。

(3)掌握基本的遗传概率统计方法。

2.2 题型:连锁遗传和自由组合这类问题主要考查连锁遗传和自由组合的表现规律和计算方法,包括连锁性和迪氏定律等。

解法:(1)掌握连锁互换现象和染色体随机分离的原理。

(2)了解连锁现象对基因组合的影响,学会进行计算和推测。

(3)尤其要理解迪氏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三、基因突变和基因多态性3.1 题型:基因突变的相关问题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对基因突变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基因突变的种类、效应和继承方式等。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考点与题型归纳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考点与题型归纳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考点与题型归纳【考点梳理】考点一、回顾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孟德尔在研究基因分离规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对学生来讲是“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手段之一;学完课程以后,别的都可以忘记,这些方法会存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素养和能力。

考纲也明确要求:能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基本的生物学现象。

在孟德尔证明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时,他以“假说”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可出现的具体事例(测交后代会出现1:1),并以实验去验证,这一发现过程就是“假说一演绎法”基本思路的完整体现。

1现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代全为高茎,高茎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其他6对相对性状均如此。

2提出问题(1) F1代中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2)为什么后代的比值都接近3:1?3分析问题(1)矮茎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在F1代中未表现出来。

因为F2代中出现了矮茎。

(2)高茎相对于矮茎来说是显性性状。

(3)显性性状可能受遗传因子的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可能有显隐之分。

4 形成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遗传因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演绎推理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6实验验证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l:17得出结论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三、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所谓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2024高考生物遗传学题型总结与知识点清单

2024高考生物遗传学题型总结与知识点清单

2024高考生物遗传学题型总结与知识点清单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对于2024届的高考生来说,了解遗传学的考题类型和知识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备考并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文将总结2024高考生物遗传学的题型,并列出重点知识点的清单,以供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生物遗传学中常见的题型,它要求考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以下是常见的选择题考点和知识点:1. 与遗传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染色体、等位基因等。

考生需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遗传过程中的作用。

2.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涉及到DNA、RNA等的结构和功能。

考生需要了解DNA双螺旋结构、DNA复制、DNA转录和RNA翻译等基本过程。

3. 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连锁互换和重组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具体的遗传问题中。

4. 基因突变和遗传病:考生需要了解突变的概念、突变类型以及常见的遗传病。

例如,红绿色盲、血液型遗传等。

5. 遗传工程和基因工程:考生需要掌握基因重组技术、克隆技术以及它们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二、简答题除了选择题,高考生物遗传学部分还会涉及到一些简答题,要求考生理解和运用遗传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答题考点和知识点:1. 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包括DNA的复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修复机制。

2. 遗传物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涉及RNA的合成和功能转化。

3. 基因突变与遗传病的关系:简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常见遗传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方式。

4.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解释染色体的组成和作用,以及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5. 遗传学应用于生物技术中的意义:就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题遗传学中的计算题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计算来解决遗传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题考点和知识点:1. 多因素遗传交互作用的计算:涉及到基因型比例计算和表型比例计算。

遗传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遗传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遗传知识点和题型总结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个体之间遗传特性传递的规律和机制。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基因、染色体、遗传变异以及遗传物质等。

遗传学的知识点和题型涉及广泛,包括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的产生和传递规律、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本文将对遗传学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学科。

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1.1 基因的概念及特点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基本单位,是由DNA分子编码的功能片段。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信息和遗传特性,其特点包括:(1)基因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2)基因是直接决定个体遗传特性的单位;(3)每个基因都有一对等效基因,分别来自父母;(4)基因可以发生突变,导致遗传变异。

1.2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理论、联锁不连锁基因和遗传连锁等。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个体的每一性状的遗传因子都是分离地遗传给下一代,并且以一对等价基因的方式进行互相配对。

染色体理论是指:遗传物质以染色体为载体负责了遗传。

联锁不连锁基因和遗传连锁是指:基因在某一个染色体上位于相连的位置上,容易被近似传递给下一代。

1.3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指生物个体的遗传特性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环境对遗传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因素。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决定生物遗传特性的重要因素。

二、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2.1 DNA的结构DNA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其主要结构包括糖、磷酸和核苷酸等成分。

DNA呈双螺旋结构,每一个DNA分子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

2.2 RNA的结构RNA是一种单链核苷酸,与DNA的碱基配对规则相同,但在构造中含氧核糖。

RNA的结构包括:核糖、磷酸和核苷酸等成分。

2.3 DNA的功能DNA的主要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复制、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

遗传题的归纳总结

遗传题的归纳总结

遗传题的归纳总结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基因和遗传信息在后代中的传递和表现。

通过遗传题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变异的发生。

本文将从基因和染色体、遗传性状、遗传变异以及遗传工程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结构。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和分离,保证基因的传递。

基因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等位基因形式,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二、遗传性状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可以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在杂合或纯合条件下都能表现出来,而隐性性状只有在纯合条件下才能显现。

除了单基因性状外,还有多基因性状和多基因互作性状等。

三、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指的是个体之间和群体内基因组的差异。

遗传变异可以通过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等途径产生。

自然选择会选择适应环境的基因型,使其在种群中逐渐增加。

突变是基因发生变异的一种方式,可以导致新的遗传变异产生。

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DNA片段在杂交和交叉互换过程中的重组。

四、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通过改变或调控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实现对性状的改良。

常见的遗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和转基因等。

基因克隆可以复制和扩增基因,为后续研究提供材料。

基因编辑是指通过精确编辑DNA序列,实现对基因的修改。

转基因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内,使其具有新的性状或功能。

综上所述,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变异的学科。

通过对遗传题的归纳总结,我们对基因和染色体、遗传性状、遗传变异以及遗传工程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遗传学的研究对于揭示物种进化、疾病预防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研究如何遗传信息在物种中传递和表达,以及这些遗传变化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的特性。

遗传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基因组学、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进化遗传学等多个领域。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探究遗传现象,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研究应用到医学、农业、环境等领域中,解决实际的问题。

一、遗传学的研究方法1. 遗传分析遗传分析是最常用的遗传学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家族遗传、杂交实验和基因定位等技术手段,来研究单个基因和基因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经典的实验是孟德尔豌豆实验,研究了豌豆基因的隐性和显性性状,并且确定了遗传现象的基本规律。

2. 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是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单个基因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DNA克隆、序列分析、基因突变等,在确定基因结构和功能方面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物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像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

3. 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研究某一物种所有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它包括基因组序列分析、基因组变异、基因组进化等。

例如上世纪末期,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因组学的发展将重塑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界限。

4. 细胞遗传学细胞遗传学是研究细胞内遗传现象的科学分支,它使用单一胞体来研究DNA复制,细胞周期,染色体行为,而且很多的研究有可能是基于人类的细胞,所以很多细胞学家都很重视道德问题。

5. 生化遗传学生化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的方法,包括蛋白质合成过程,基因调控,信号传导机制等。

这种方法是专门研究基因和蛋白质之间化学反应和络合的因素,目前的研究结果和技术让遗传学家们更好的理解了遗传现象。

二、遗传学的应用1. 医学应用遗传学研究对于医学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它可以揭示某些疾病的遗传机制,帮助医生对患者做更准确的诊断和预测。

此外,研究还可以为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如基因敲除疗法、基因编辑疗法等。

2. 农业应用遗传学的应用在农业上也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揭示某些生物的遗传机制,帮助人类改良和优化农业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遗传学研究与遗传咨询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研究与遗传咨询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研究与遗传咨询知识点总结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基因在遗传传递中的作用和规律。

通过对遗传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遗传特征、疾病的遗传机制以及如何应对遗传相关问题。

遗传咨询则是将遗传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和生活实践中,为人们提供遗传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本文将总结一些遗传学研究和遗传咨询的知识点。

一、遗传学研究1. 遗传物质DNA: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由核苷酸组成。

通过遗传学研究,我们发现基因是DNA的一个特定区段,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2.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在遗传传递中产生的基因组变化。

遗传变异包括突变、重组、染色体数目异常等,这些变异对生物的遗传特征产生影响。

3. 遗传性疾病:一些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称为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可以是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或染色体异常病等,研究这些疾病的遗传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

4. 遗传连锁与分离:遗传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位点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紧密跨过,联锁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很难分离。

通过遗传连锁的研究,可以探索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5.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是指基因转录和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遗传学研究还涉及到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探索,如转录因子的作用、DNA甲基化等。

二、遗传咨询1. 遗传咨询的概念:遗传咨询是将遗传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个体或家庭提供遗传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遗传咨询可以涉及到遗传性疾病的风险评估、个体携带基因突变的检测等。

2. 遗传咨询的适应症:遗传咨询适用于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计划生育或怀孕的个体、孕前筛查阳性和产前诊断阳性的个体等。

遗传咨询有助于个体了解遗传风险,做出明智的生育决策。

3. 遗传咨询的步骤:遗传咨询包括个人病史和家族病史的收集、遗传风险评估、基因检测和结果解读、家族遗传风险评估和咨询辅导等步骤。

遗传咨询师会根据个体的情况给出具体建议。

4. 遗传咨询的伦理问题:遗传咨询涉及到敏感的遗传信息,保护个体隐私和隐私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43高考总复习 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知识讲解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高中生物43高考总复习 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知识讲解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高考总复习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编稿:杨红梅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思路。

2.能够推导分析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有关比例概率方面的问题。

3.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遗传学应用题时的方法和技巧。

【考点梳理】考点一、回顾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孟德尔在研究基因分离规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对学生来讲是“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手段之一;学完课程以后,别的都可以忘记,这些方法会存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素养和能力。

考纲也明确要求:能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基本的生物学现象。

在孟德尔证明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时,他以“假说”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可出现的具体事例(测交后代会出现1:1),并以实验去验证,这一发现过程就是“假说一演绎法”基本思路的完整体现。

1现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代全为高茎,高茎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其他6对相对性状均如此。

2提出问题(1) F1代中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2)为什么后代的比值都接近3:1?3分析问题(1)矮茎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在F1代中未表现出来。

因为F2代中出现了矮茎。

(2)高茎相对于矮茎来说是显性性状。

(3)显性性状可能受遗传因子的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可能有显隐之分。

4 形成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遗传因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演绎推理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6实验验证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l:17得出结论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三、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所谓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遗传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和遗传变异规律。

下面将介绍一些遗传学的基本知识点。

1.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生物体中控制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

在细胞核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一条由DNA组成的长链,携带着生物体所有的遗传信息。

人类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每条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基因数目和位点,基因位于染色体的特定区域,称为基因座。

2.基因型和表型一个生物体的基因型是指其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情况。

而表型则是指基因型所决定的外表现形式。

例如,人眼睛颜色的基因型可能是BB、Bb或bb,而表型则是指眼睛的实际颜色。

3.等位基因和显性隐性基因有不同的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一个基因座上可以存在两个相同或不同的等位基因。

如果两个等位基因对表型的影响相同,则称其遗传方式为显性。

否则,其遗传方式为隐性。

例如,人类中黑眼睛的等位基因为显性,而蓝眼睛的等位基因为隐性。

4.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著名的遗传学家门德尔发现了自然选择和基因遗传的基本原则,创立了遗传学的基础。

其中,最为重要的遗传规律有三条,分别是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显性与隐性规律。

5.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个体间或群体内遗传组成差异的存在。

遗传变异并不一定表明遗传缺陷或疾病,有些变异可能使个体更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例如,一些人拥有对疾病的抗性等特殊遗传优势。

6.突变和突变模型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可导致基因表达发生异常,进而影响表型。

突变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受到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影响引起的。

突变模型则是一种定量描述突变率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于研究群体间遗传变异的规律。

7.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是遗传学应用的主要领域。

遗传工程通常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组修饰,用于改良或创造新的品种,以满足人类需求。

而生物技术则是指利用生物体特殊的生理、代谢或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或应用的技术,例如基因片段克隆、DNA测序、酶学和生物反应器工程等领域。

遗传题题型归纳总结(29张PPT)

遗传题题型归纳总结(29张PPT)
例: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A、白眼
a),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且均为纯合子。请用一
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XY同源区上。
写出亲本组合,讨论实验预期并得出相应结论。
P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假设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假设这对基因位于XY同源区上:
P XaXa X XAY
P:隐性的纯合雌性与显性的纯合雄性杂交获得的F1
♀XaXa×♂XAYA→XAXa、 XaYA ♀aa×♂AA→F1:Aa
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
(2)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F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P :♀aa×♂AA→F1:Aa
F1 :♀Aa×♂Aa→F2:AA、Aa、aa
选用多对雌、雄残翅果蝇杂交。
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长翅果蝇,则为显性突变所致;
若杂交后代仅出现残翅果蝇,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规律方法:
①改变其生存的环境,看变异的性状能否 遗传;
②突变性状的个体间杂交,如果后代出现 性状分离,则为显性突变;如果后代只有突 变性状出现,则为隐性突变。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 1.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 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 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 之比为_____7_:6_:_3_____________
规律方法:
①根据题意确定杂交亲本组合; ②作出假设,草稿上书写简要图解,找到区别; ③答卷:结果预测: 如果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在常染色体上; 如果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在X染色体上。
已知显隐性关系用隐性为母本显性做父本杂交 未知显隐性关系用正反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考点与题型归纳【考点梳理】
考点一、回顾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
孟德尔在研究基因分离规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对学生来讲是“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手段之一;
学完课程以后,别的都可以忘记,这些方法会存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素养和能力。

考纲也明确要求:能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基本的生物学现象。

在孟德尔证明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时,他以“假说”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可出现的具体事例(测交后代会出现1:1),并以实验去验证,这一发现过程就是“假说一演绎法”基本思路的完整体现。

1现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代全为高茎,高茎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其他6对相对性状均如此。

2提出问题
(1) F1代中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
(2)为什么后代的比值都接近3:1?
3分析问题
(1)矮茎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在F1代中未表现出来。

因为F2代中出现了矮茎。

(2)高茎相对于矮茎来说是显性性状。

(3)显性性状可能受遗传因子的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可能有显隐之分。

4 形成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遗传因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演绎推理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6实验验证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l:1
7得出结论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三、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
所谓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在教学中,我们利用这一科学方法证明了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在染色体上等事实。

其实,这一科学方法在解题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只是在解题中没有实验的过程,我们可以把题干中的事实作为实验的结果来支持假设。

下面举例说明:用亲本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F2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15∶15∶25.请判定亲本黄色圆粒基因型.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熟悉的比例,一时无从着手。

首先我们分别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黄色∶绿色=(9+15)∶(15+25)=3∶5,圆粒∶皱粒=(9+15)∶(15+25)=3∶5。

然后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分析,亲本黄色基因型为YY或Yy。

假设亲本黄色为YY,则F1为Yy,F1自交后代应为黄∶绿=3∶1,与事实不符。

假设亲本黄色为Yy,则F1为Yy∶yy=1∶1,自交结果为3∶5,与结果相符。

同理可假设圆粒的基因型,所以亲本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
考点四、杂交实验法及其应用
考点五、调查法
考点六、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典型例题】
类型一: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例1】(16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

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___条染色体
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
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 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 e Y和bbVVrrX E X 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

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F1雌性﹕雄性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白眼
1
2有眼1﹕1 3﹕1 3﹕1 3﹕1 3﹕1
1
2无眼
1﹕1 3﹕1 3﹕1 / /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红眼细眼(2)5 (3)X E X e
(4)B(或b)v(或V)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
(5)①7、8(或7、或8)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②示例:
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
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形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

【解析】(1)据图中信息,果蝇M含有显性基因E、R,所以眼色的表现型为红眼和细眼的显性性状。

(2)要测定基因组的序列需要测定该生物所有的基因,由于X和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不同,所以需要测定3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即5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

(3)子代雄性的红眼和白眼均只能来自于母本,因此需要母本同时具有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即X E X e。

(4)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B、v和b、V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根据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配子的组合,理论上后代只有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出现等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说明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5)根据表格结果,若无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M与无眼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都为无眼,与表格结果不符,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其他性状均为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不连锁,为自由组合,因此和其他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据图可知应该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

由于子代有眼﹕无眼=1﹕1,说明亲代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判断其显隐性,可选择自交法(即有眼雌性
×有眼雄性),若有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杂合子,后代有性状分离,若无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后代无性状分离。

举一反三:
【变式1】摩尔根用位于果蝇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体色和翅长两对性状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⑴对上述现象作出假设
⑵请再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并预测实验结果
【答案】
(1)假设: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减数分裂时出现交叉互换
(2)再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并预期结果
预测实验结果:
灰身长翅和黑身短翅的比例约为3:1
出现少量的灰身短翅和黑身长翅个体
类型二:杂交实验法应用
【例2】某人从玉米突变植株中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

为验证该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步骤1:选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杂交。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如果与相符,
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解析】
步骤1:高蛋白(纯合)植株和低蛋白植株杂交
预期结果:后代(或F1)表现型都是高蛋白植株
步骤2:F1自交(或F1与低蛋白植株测交)
预期结果:后代高蛋白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为3:1(或1:1 )
如果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相符
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答案】高蛋白(纯合)植株;低蛋白植株杂交;
F1全为高蛋白植株;
F1自交;
F2的表现为高蛋白植株:低蛋白植株=3:1;
实验结果;预期结果;
【总结升华】杂交实验法是研究遗传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实验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假设演绎法,一般是"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断预测--实验验证",若有关的预测正确,则假设成立;若有关预测不正确,则假设不成立.
举一反三:
【变式1】
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