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ee9e72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7.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电影《嘉莉妹妹》是一部经典的女性主义影片,它以女性独立自主、追求自我挣脱束
缚为主题,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子嘉莉的自我成长历程。
本片的女性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传统婚姻观的批判
嘉莉的恋爱观不同于一般女性的崇尚婚姻观念,她认为女人不应该为了嫁人而把自己
限制在一个小小的社会圈子内。
而在电影中,嘉莉的婚姻被父亲安排,这种安排让嘉莉感
到很不舒服,她开始怀疑婚姻制度是否真的适合女性。
她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
传统婚姻观的批判,主张女性独立、自主。
二、对家庭、父权、男性霸权的反思
电影中的父权结构被嘉莉坚决反对,她认为每个人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而不应
该被压抑在某种传统价值观当中。
电影中,嘉莉的父亲的形象被描绘成典型的父权主义者,他认为男性的作用就是支配、控制女性,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生存。
在嘉莉的成长过程中,她始终在探索如何自由地生活和追求自我实现,以摆脱自己被父权压迫的状态。
三、对性别歧视和男性优越观的反击
电影中的男性形象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内涵,他们在电影中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暴力
性和不道德性。
而嘉莉则被描绘成一位强烈的女性形象,她拒绝被男性的权力关系所束缚,试图寻找一种更为平等的人际关系。
她反击了社会上的性别歧视,主张女性应该有自己独
立自主的思想和生活。
电影《嘉莉妹妹》用温和、理性和理智的手法反映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嘉莉提出的女
性自我独立、追求自我实现的观点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发展,是一部很值得女性
学习和借鉴的影片。
《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211173f482fb4daa58d4b62.png)
2016年11月下半月刊《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思想□杨清宇一、嘉莉的蜕变嘉莉是美国芝加哥市乡下的一个农家小丫头,在十八岁时,由于不满家里的农民生活,抱着美好的想象来到芝加哥,前来投奔她的姐姐敏妮,在火车上她遇到了推销员杜洛埃。
来到新兴工业城市芝加哥之后,嘉莉才发现现实和她的想象相差太大,她找了好几天的工作,但人家都要熟练工,不要她这个新手。
几天后,才找到一份在鞋帮上打眼的工作,每周4块半的工资,还累得要命,这些钱除去吃住,每周只剩下5角钱。
冬天来临,她几个月的工资结余还不够买一件衣服,雪上加霜的是,这时候她生病了,用光了积蓄,还被工厂开除了。
她的姐姐姐夫都劝她回乡下老家去,但她不甘心。
正在走投无路之时,嘉莉遇到了在火车上认识的推销员杜洛埃,杜洛埃借给她20元钱,让她买了向往已久的漂亮衣服和鞋子,后来又鼓动她从姐姐家搬出来。
就这样,嘉莉成为杜洛埃的情妇,过上了出门坐马车、可以随时上剧院看戏、可以买自己喜爱的衣服鞋子的理想生活。
嘉莉通过杜洛埃又认识了大酒店的经理赫斯渥,从赫斯渥身上对比出了杜洛埃的粗鄙,她开始嫌弃杜洛埃。
杜洛埃发现了她和赫斯渥的暧昧,一气之下向她透露了赫斯渥家的经济都归妻子所管,要是离婚将会一文不名的现实。
然后杜洛埃离家走了,嘉莉没了经济来源,就凭着曾经演过一次戏的经历,在芝加哥市找剧团,始终没找到。
赫斯渥由于受不了妻子的专横,从酒店拿来一万元,带着嘉莉逃到底特律,后来被酒店派来的警察找到,赫斯渥退还了赃款,才没被起诉。
赫斯渥带着1300元和嘉莉来到纽约。
赫斯渥和人合伙开酒店,嘉莉过起了阔太太生活。
但几年后,赫斯渥破产了。
嘉莉只好出去找工作,在剧院从跑龙套开始,逐渐成长为一个歌剧明星。
她的工资也从每周12元一路涨到150元。
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嘉莉终于从一个农村女孩成长为大明星,实现了从灰姑娘到皇后的蜕变。
二、嘉莉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在嘉莉蜕变过程中,她的思想和行为也从传统的女性从属地位向经济独立迈进。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42261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1.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路易斯·梅·奥尔科特于1868年创作的一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四个姐妹——梅格、乔、贝丝和艾米——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成长的故事。
作品以其真实、细腻地描述了女性在19世纪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广受好评,也因此成为了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嘉莉妹妹》中展现的女性主义特征进行解读。
作品中对女性自立的倡导体现了女性主义的观点。
《嘉莉妹妹》中的四个姐妹在父亲长期外出从事医疗工作时,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表现出了非常独立的一面。
梅格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学费,照顾姐妹们;乔通过自己的文字创作为家里带来了收入;艾米则通过美术作品和设计为家庭增加了收入。
她们的行为无疑在19世纪美国社会中是非常前卫的,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以男性为主导,女性则被社会贞洁观束缚在家庭中。
《嘉莉妹妹》中的姐妹们以奋发向上的姿态,向读者展示了女性的自强不息,实现个人价值的一面。
作品中对性别角色的挑战也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一大特征。
在《嘉莉妹妹》中,作者成功地打破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乔是一个性格坚毅、活泼开朗的女孩,她拒绝了约翰的求婚,表达了自己不想结婚的意愿,这是十分罕见且非常前卫的举动。
在当时,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乔的这一举动显然颠覆了人们对女性的传统认知。
从另一个角度看,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也并非传统的阳刚之气,而是多样化的。
在书中,乔的朋友劳里虽然是个男孩,但却是个温柔、善解人意的人,完全不符合当时社会对男性的刻板印象。
这些形象的呈现,对当时社会的性别角色观念提出了挑战,也为女性主义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作品中对自我实现和自我认同的呼吁也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在《嘉莉妹妹》中,四姐妹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应当追求自己内心的梦想和目标。
不论是梅格成为了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还是乔成为了一名作家,又或者是贝丝和艾米在音乐和绘画方面追求自己的梦想,她们都在不同的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探析嘉莉妹妹女性主义论文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探析嘉莉妹妹女性主义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be69eaa8114431b80dd8a6.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探析嘉莉妹妹女性主义论文一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处于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期,工业化和机械化程度日益增强,传统的精神信仰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冲击,新的精神信仰尚未形成,而女性在当时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仍处于附属地位。
这一时期西方正处于第一次女权运动浪潮之中, 女性开始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而奋斗,批判男权主义的女权主义应运而生。
2848年,伊丽莎口•凯蒂•斯坦顿和卢科瑞蒂亚•莫特带领女权主义改革者在塞内卡瀑布举行聚会,要求修正法典里许多对妇女不公平的待遇。
纽约州召开了妇女代表大会,争取选举权运动。
这期间,美国社会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新女性”。
一般来讲,“新女性”指两类妇女,一类是劳动阶层的年轻女工,另一类是不安于传统女性命运的中产阶级少女和少妇。
“新女性”大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个性,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性观念较为开放,不为传统的家庭观念所束缚。
她们常常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独立权利,并呼吁与男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新女性”的崛起为当时的美国文学提供了全新的素材,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批•新女性”以•自主、独立、蔑视传统”的姿态出现在美国社会,并以否定传统婚姻和家庭观念的大胆行为来挑战男权社会。
但是仍然有许多男性作家,如杰克•伦敦、亨利•詹姆斯等为捍卫男性权威、维护传统妇道而把•新女性”刻画成性情古怪,行为异常,令读者嫌恶的角色。
当时的女性仍然受着清教主义的影响,主流女性形象是温文尔雅的淑女,是虔诚的清教徒,这也就说明,当时的女性在婚后应该全心全意相夫教子,不能毫无顾忌地放纵自我的情感,整天沉溺于男欢女爱。
女性应该是纯洁无瑕的,应该是纯洁高尚的化身,不能读任何有关性和性爱的故事。
尽管德莱塞勇于而对现实,在《嘉莉妹妹》中描绘了以嘉莉为代表的“新女性”的形象,却也未能摆脱遭致恶评的命运。
德莱塞并未像其他世俗之人一样把嘉莉描绘成一个为了虚荣和欲望出卖肉体的低级女性,而是一个•被动的奋斗者”, 属于高层次的女性。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22cae8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e.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嘉莉妹妹》是一部由美国作家夏洛特·珍德( Charlotte Perkins Gilman)创作的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主人公嘉莉在医生、丈夫以及家庭的禁锢下所经历的心灵折磨与抗争的故事。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嘉莉妹妹》中的特征进行解读。
嘉莉代表了被压迫的女性群体,她在社会中受到了多重的禁锢与限制。
小说中,嘉莉被医生诊断为患有神经衰弱,违背了医生的嘱咐,嘉莉开始展开一系列秘密的活动。
这一点意味着嘉莉试图摆脱被家庭和医学权威所束缚的阻碍,她追求的是自由和个人独立。
小说中对于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角色的描绘表现了小说的女性主义倾向。
在小说中,嘉莉是一个合格的主妇,她把照顾丈夫和儿子放在首位,过着尽职尽责的家庭生活。
嘉莉在这样的生活中感到了无尽的压抑与束缚,她对自我的渴望、对自由和个人独立的追求逐渐涌起。
小说中对嘉莉在家庭中的日常生活的描写充满了女性主义的意味。
嘉莉住在一个可以被视为她精神囚禁的房间里,这个房间的窗户被钉死,空气充满了她丈夫和医生所制定的规则和条条框框。
这个房间象征着嘉莉内心的囚禁和她在家庭中的地位的束缚。
嘉莉对这个房间的描述表达了她对于这种束缚的反感和渴望解脱的情感。
小说中描写嘉莉心灵变化的进程,表现了女性主义的意味。
嘉莉在房间的墙壁上看到了一个典型的象征女性被束缚的图案,她称之为“僵局”。
随着故事的发展,嘉莉开始逐渐抗争,并最终撕碎了房间中的墙纸,她释放了自己,摆脱了主人公认同以及社会束缚带来的精神困扰。
这一变革过程代表了嘉莉在女性地位与权利争取中的意识觉醒和抗争精神。
《嘉莉妹妹》体现了女性主义的多个特征。
小说通过主人公嘉莉的经历和内心感受,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经历的种种压制与禁锢。
嘉莉的抗争和追求个人独立的故事也呼应了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即追求妇女在社会、家庭和个体生活中的平等和自由。
《嘉莉妹妹》堪称一部充满女性主义特征的经典作品。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5fdc4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6.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嘉莉妹妹》是一部充满女性主义特征的文学作品,通过故事中的女性角色和情节展现了女性的自立自强、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下面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嘉莉妹妹》进行解读。
作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嘉莉妹妹》强调了女性的自立自强。
故事中的主人公嘉莉是一个聪明、独立、有主见的女孩,她追求自己的梦想,独立地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被社会束缚,不愿意墨守成规。
她不满足于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而是积极地追求进步和自我实现。
在嘉莉的身上,展现了一种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这种形象对于当时来说是颠覆性的,也是对传统妇女角色的一种解构和重塑。
《嘉莉妹妹》也呈现了女性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愿望。
在小说中,嘉莉对自己的命运充满了自主意识,她渴望摆脱家庭和社会的束缚,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幸福。
她不愿意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希望能够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能够享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
这种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情感,体现了女性对自身权利和地位的关注,呼应了女性主义强调的自由平等原则。
小说中对男女角色的塑造也体现了女性主义的一些特征。
在《嘉莉妹妹》中,男性角色往往被描绘成世俗、功利、冷漠的形象,而女性角色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温情、关怀和梦想。
这种塑造方式有助于突显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她们对情感、关怀的重视,从而为女性主义的理念提供了一种对比和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嘉莉妹妹》中的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也体现了女性主义的立场和关注点。
小说中反映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命运困境,以及她们对爱情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同时也探讨了女性在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中的矛盾与挣扎,对爱情、婚姻、家庭和自我认同的思考。
这些情节和主题的设计,深刻而真实地展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在思想上对女性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命运和情感体验的关切和探索。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888122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0.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小说,曾经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深受读者喜爱。
小说中,作者菲茨杰拉德通过描写主人公嘉莉的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同时也呈现了女性主义的重要特征。
一、反对传统的父权制度在小说中,父亲是一个传统的贵族,他以权威的姿态压制着女儿们的思想和行动。
嘉莉的父亲认为,女孩子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婚姻和一个高贵的名声,而不是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这种传统的父权制度深深限制了女性的思想和行动,使她们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道路上受到种种阻碍。
嘉莉对这种父权制度深深抗拒。
她独立思考,拒绝接受传统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她想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让父亲或社会来决定。
她深刻意识到女性需要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不要受制于男性和传统社会的束缚。
这种反对传统父权制度的精神是女性主义集体主义的典型特征。
二、探索女性身份和自我价值嘉莉是一个充满自由精神和理想主义的女孩子。
她不想让父亲的传统观念束缚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她希望拥有自己的价值和独立的生活方式。
在小说中,嘉莉通过探索自我,充实自己的内心,不断探索自己的身份和自我价值。
她认为,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的生命和人生价值,不只是为了符合男性的期望和需求而存在。
在小说的结尾,嘉莉对自己的价值和生命存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决定远离男性的束缚和势力范围,独立生活,追求自由和平等,展示了女性主义个人主义的特征。
这种探索女性自我价值的精神,是女性主义个人主义的典型特征。
三、探索女性的自由和权利嘉莉是一个渴望真正自由和权利的女孩子。
在小说中,她在寻找自由和权利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限制和阻碍。
她发现,女性的自由和权利受到了男性和传统社会的压制和限制,她不想继续被这种限制束缚。
嘉莉认为,女性拥有自由和权利,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小说中,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获得了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不再受到男性的影响和限制。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2b3208ca58da0116c1749f7.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作者:邵华妮来源:《学业》2019年第05期摘要:西奥多·德莱塞是二十世纪美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被认为是同海明威、福克纳并列的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之一。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
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以及对细节的有力描写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作品的主题。
本文结合嘉莉妹妹前后四次外出寻找工作的经历,深刻解读女性主义特征在文中的体现,同时也为鉴赏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一、女性主义的产生极其发展历程“女性主义”一词源于妇女解放运动,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中提出的《女权宣言》是女性第一次作为整体参与妇女解放运动的标志。
1910年美国掀起一场有关女性主义的浪潮,由女性组织了“反蓄奴制协会”,兴起了第一次女权运动。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美国妇女进行了多次公民投票要求政党大会接受女性的选举权,确保同男性享有相同的社会地位,世界上第一次妇女运动的高潮就此拉开帷幕。
女性主义文学产生于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女性解放的进程由对外界的批判走向了理性的思考,超越了单纯的政治行为,投入了与学术的结合。
其直接成果是女权主义美学、文学与妇女学综合研究的建立,以及女性主义的大量问世,是女性主义理论化时期。
”[1]女性逐渐开始从自身立场思考问题、审视社会,通过文学作品呈现并揭露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不合理。
女性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妇女争取平等选举的政治活动演变到第三次浪潮所倡议的在文化和精神上男女平等的运动。
纵观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女性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并捍卫属于自己的平等权利。
二、《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特征解读嘉莉,一位怀揣着对大城市无比向往的农村姑娘,只身一人来到芝加哥投奔她的姐姐和姐夫。
姐姐和姐夫家的寒酸生活和屈辱环境破坏了她心中原本美好的梦想。
她的内心深处渴望丰衣足食的生活、渴望获得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
论《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
![论《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c83adde20975f46527d3e1bb.png)
摘要: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时至今日,嘉莉妹妹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
人们对这部作品也褒贬不一,在当时,有的人将嘉莉视为堕落女人(fallen woman)的代表,有的将她视为破茧成蝶,完成“自我实现”的先锋。
本文从上个世纪之交西方女性主义如火如荼进展,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出发,以女性主义的视角研究了《嘉莉妹妹》这部作品。
从鲜明的个性, 生活中的强者,事业及人格的独立三个方面解读嘉莉妹妹的新女性内涵。
“新女性”是工业化革命的产物。
[1]关键词:嘉莉妹妹女性主义自我实现新女性一、引言本文旨在自该作品问世以来,就饱受文学界与批评界的争议。
有的人对他的这部作品大加赞赏,认为他把当时的那种社会经济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也有人说他的作品太过现实违反了文学本身所要塑造的境界,特别是小说中嘉莉不择手段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一形象被人们简单地贴上“堕落女人”的标签。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该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也不断推陈出新,由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女性主义、自然主义等多个角度到城市观念和城市话语。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高速运转,在一定程度上与19世纪的美国社会相似,不少人面对社会现实之时,在物质与道德的抉择中陷入迷茫,因此对《嘉莉妹妹》的赏析,在当今中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嘉莉妹妹》这一作品的简要介绍和赏析,解读了《嘉莉妹妹》一书中的女性主义特色,并浅析了《嘉莉妹妹》一书对我们当代社会中年青一代的启发,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分析了嘉莉妹妹这一角色。
1.女性主义的意义女性却一直被掩埋在历史之外,是“一道裂缝或一种沉默,是看不见并且听不到的性别。
”[2]j ust as Simone de Beauvoir puts it,“One"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a woman.It is civilization as a whole that produces this creature.Only the intervention of someone else can establish an individual as an other.”[3]在文学方面,女性主义者和作家挖掘大量被埋没的妇女作家和作品,重现妇女作品的连续性、一致性和连贯性,并挑战传统的经典文学书目,将妇女作品置于经典文学之列。
《嘉莉妹妹》的女性主义研究
![《嘉莉妹妹》的女性主义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442bd47f1922791688e868.png)
…
…
…
…
…
一
一
莉 妹 妹》的女性 主 义研 究
◎史 艳 英
(内蒙古农业 大学外国语 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1900年 ,西奥 多 ·德 莱塞 的首 部 自然主义 作品 《嘉莉妹妹》一问世 ,便掀 起轩然大波 ,唯恐 其在 世上 挑 起 腥 风 血 雨 ,将 其 作 为 “伤 风 败 俗 ”的妖 孽 镇 压 于 “雷锋塔 ”下。《嘉莉妹妹》为何受此待遇?现实写真的 手 法并未过分 “浮夸 ”与“虚构 ”,寻 不到 男欢女 爱的 “淫词秽句 ”,更无 口若 悬河的“亵 渎”神 灵 ,缘何 遭到 “封 杀 ”? 原 来 ,德 莱 塞 描 写 “市 井 小 人 物 ”的真 实 思 想 、遵循 “生活本真 ”的笔触 ,完全 颠覆 以“高雅传统 ” 为主流的 当时文坛 ,《嘉 莉妹妹》 问世 的十 年里备受 评论 界 、公 众舆 论 、出版界 的诟 病 ,将 其 贴上 “不道 德”的标签 ,不被 当时社会所认可 。
第二次欧美 “女权运动”高潮 ,发起于 20世纪 6O 年代 。此 起 由 美 国黑 人 “争 取 公 民权 益 ”所 掀 起 的 “妇 女运动 ”,具浓重 的社会革命色彩。女性解放运动 ,带 来崭新的社会面貌 界 批 判 ”转 向 “理 性思 考 ”。 “妇女运动 ”催生 了女权 主义“妇女学”、“文学”与“美 学”综合研 究的创 建 ,探讨 文化强 制下形成 的 “女 性 人格 ”与“现 实地位 ”。
女运 动 ,推 动社会对 女性 的尊重 ,为女性获取 “社会 认可”及 “女权 意识 ”的觉醒打了一针 “催化剂”。
此 时 。女 性 对 婚 姻 的 选 择 ,不 再 局 限 于 经 济 ,而 是着眼于相惜相知 的浪漫伴侣。教 师为此 时期受尊 敬 的 职 业 ,一 般 很 多 中等 家 境 女 子 选 择 此 职 业 ,由经 济上走 向独立 ;劳动家庭女子 则进 工厂 ;有的女性活 跃于 医生、记者 、牧 师等职业 ,成为最早 的专业 白领 ; 有 的则成 为社会 的改革者与演说 家。这些由家庭 走 出的职业女性 ,成 为时代 的“新女 性”。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87b64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7.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1. 引言1.1 介绍文章背景探讨《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特征,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解读小说中的性别关系,女性角色转变,以及对当代女性主义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嘉莉这一形象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主义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1.2 阐述研究意义研究《嘉莉妹妹》的女性主义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嘉莉妹妹形象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当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定位和角色。
嘉莉作为小说中的女主角,她的成长经历和与男性角色的互动,体现了女性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嘉莉妹妹的故事,可以揭示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引起人们对性别歧视和社会不公的反思。
嘉莉妹妹的形象和故事所传达的女性主义理念对当代女性具有启示作用,激励女性争取自身权益并追求平等。
研究《嘉莉妹妹》对女性主义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女性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探讨女性主义理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研究《嘉莉妹妹》的女性主义特征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促进性别平等、推动女性解放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嘉莉妹妹形象分析嘉莉妹妹是《嘉莉妹妹》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独立、勇敢、聪明的女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小说中,嘉莉妹妹的形象被描绘得非常生动,她不甘于被传统社会所束缚,勇敢地挑战现实的种种不公。
嘉莉妹妹的形象不仅代表了一个在当时极具革命性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展现了她对自己的价值和尊严的坚守。
通过对嘉莉妹妹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到她在小说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女性形象。
她展示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气,不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积极地探索自己的独特价值。
嘉莉妹妹的形象在当代女性主义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她的独立自主、勇敢坚强的形象为当代女性树立了一个积极的榜样,鼓舞人们勇敢追求自由和平等。
嘉莉妹妹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形象,她的独立、勇敢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对当代女性主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31df6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1.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嘉莉妹妹》是一部由路易丝·梅·奥尔科特所著,描写了19世纪初期美国南部社会风貌的小说,同时也是女性主义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当时社会中女性所承受的压迫和剥削,同时也表达了对女性解放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嘉莉妹妹》中的特征和意义。
一、女性角色的叙述和塑造在《嘉莉妹妹》中,作者通过描绘不同性格和命运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不同阶层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
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自强不息,勇敢坚韧,是一个独立、聪明、有野心的女性形象。
她不甘于依附于任何男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梅兰妮·汉密尔顿是一个善良、贤淑、忠诚的女性形象,她以自己的善良和坚强支撑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还有乔奇儿·塔兰顿和卡琳娜·休伯舍,她们分别代表了风尚和传统的两面,塑造了当时南部社会不同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角色的多样性和鲜明的个性,使她们在小说中成为了自主、独立的存在,而不是传统上男性对女性的片面定义。
二、对婚姻与爱情的解构在《嘉莉妹妹》中,作者对当时的婚姻与爱情观念进行了解构。
斯嘉丽·奥哈拉在小说中不断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她不愿意受制于传统的婚姻观念,不愿做一个依附于丈夫的传统妇女。
她追求的是自由与幸福,她能够用自己的聪明和勇气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梅兰妮·汉密尔顿则是一个传统的妻子形象,在面对丈夫的不忠时选择了宽容和原谅,她忠诚地守护着家庭和传统的价值观。
而乔奇儿·塔兰顿和卡琳娜·休伯舍所展现的,是南部上流社会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家庭观念。
作者通过这几个不同性格和立场的女性角色,对当时的婚姻与爱情观念进行了解构和思考,呼吁女性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三、对女性自我认知的探索在《嘉莉妹妹》中,作者还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形象,揭示了女性自我认知和成长的过程。
《嘉莉妹妹》的女性主义解析
![《嘉莉妹妹》的女性主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2383edba0d4a7302763ae2.png)
将 其不 甘 心失 败 的坚 强 性格表 露 无疑 , 她毫不犹豫地 选择继续 留在城市 。 然 而 , 作 为从 农村 初 到城市 的年 轻女 性 , 她一 无所有 , 只能依靠 自己美 丽 的外貌 , 依 靠一个又一 个的男人 , 使 自己 获得在 城 市 里立 足 的可 能。 她先后 和推销 员 杜洛 埃 以及 银行 家 赫斯 握 同居 , 并 奢望 通 过 同他们 缔结 婚姻 获得 自己 向往 的美好 生 活 , 然 而现 实却一 次 次地击碎 了她 的幻 想 。 杜 洛埃 的社 会地 位其 实并 不 高 , 而 且 他 同嘉莉 同居 在很 大程 度上 只是看 中
— 的向往 , 依 靠 自己仅 有 的资 本 漂亮
的外 貌和 美丽 的歌 喉 , 经 历种种 人 生坎 坷 , 最终 成为当红演 员 。 ! 月 作者德莱塞 以 其现实 主义 的笔触 , 深刻揭示 了 19 世纪 末 以 嘉莉 为代表 的美 国女 性主 义 逐 渐觉 醒和 成长 起来 的现 实 , 对 资本 主义 男权 统治 下女 性挣 扎求存 的艰 辛进 行 了 深刻 的展示 和 揭 露。
《嘉莉妹妹 》 的女性主 义解析
天津理 工大 学外国语 学院 张 学敏
摘 要 : 作 者德 莱塞在 《嘉莉妹妹 》 这
部 小 说 中, 以 其现 实主 义 的 笔触 , 深刻
揭 示 了 19 世 纪 成 长 起 来的 现 实。 然
而 , 由 于 当 时整 个 美 国社 会 的 男 权 主 义
仍 然 占据 绝 对 优 势 , 嘉莉 奋 斗 中的 女性 主 义具 有相 当 大 的 局 限性 。 对 《 嘉莉妹
妹 》 中的 女性 主 义进行 深入 解析 , 可 以
使人们 对 其 中所 反 映 的 美 国 19 世 纪末女 性主 义 的 发展 状况 产生 更为 清晰的 认知。
女性意识与解放:探讨《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与解放:探讨《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30ec08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d.png)
女性意识与解放:探讨《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和权益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主义逐渐兴起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运动。
《嘉莉妹妹》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在揭示女性生活、女性角色困境和女性主义观点等方面贡献了重要的思考和探索。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嘉莉妹妹》中出现的女性形象,特别关注主人公嘉莉及其与社会规范的冲突;接着探讨女性受压迫与自我解放的问题,包括新旧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影响、传统价值观下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自我认知与行动对于实现解放的重要性;然后我们将聚焦于爱情、婚姻和性别角色扭曲对于女性身份意义带来的限制,并探讨如何重新定义真实而独特的身份;最后,我们将总结《嘉莉妹妹》中涉及到的女性主义议题,并分享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意识与解放的启示和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前进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议题,呈现出女性意识与解放的重要性,并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考女性地位、权益和身份的新视角。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更广泛的关于女性主义话题的讨论,并促进社会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保障的重视。
2. 嘉莉妹妹中的女性形象:2.1 主人公嘉莉的背景与成长经历:《嘉莉妹妹》是一部以主人公嘉莉为中心展开的小说,通过她的故事来探索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嘉莉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家庭,被期望遵循传统的女性角色设定。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她开始对社会规范和传统价值观产生质疑,并试图推翻这些束缚。
她渴望摆脱单一定义的女性身份,并追求自我实现和自由。
2.2 嘉莉对社会规范的反抗与挑战:在小说中,嘉莉表现出对传统女性角色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她拒绝顺从父母和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勇敢地选择了独立生活,并在追求知识、权力和事业上展现出非凡才华。
她挣扎着摆脱固有思维模式,并通过行动来重新定义自己。
2.3 嘉莉所代表的女性主义观点:嘉莉在小说中代表了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追求。
《嘉莉妹妹》的女权主义与文化差异
![《嘉莉妹妹》的女权主义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089e3a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6.png)
嘉莉妹妹的女权主义与文化差异1. 引言《嘉莉妹妹》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电视剧,讲述了一位纽约市女性在职场和个人生活中的经历。
该剧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涉及到女权主义和文化差异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嘉莉妹妹》如何描绘女权主义观念,并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文化差异。
2. 女权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呈现2.1 主角形象与女性职业发展在剧中,主角嘉莉被刻画成一个积极进取、坚持自我意愿并追求事业成功的女性。
她不愿接受男性支配或局限于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望,而是选择在工作场合展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这种塑造方式表达了女权主义思想中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核心价值。
2.2 纠正性别歧视在剧情中,《嘉莉妹妹》讨论了性别歧视的问题,并试图给予正面回应。
女主角嘉莉经历了种种困境和挫折,但坚持用智慧和勇气克服各种障碍,证明自己的能力并赢得了尊重。
这样的情节设置表达着对于平权和消除性别偏见的渴望。
2.3 探索女性身份认同《嘉莉妹妹》也在剧中深入探讨了女性身份认同的问题。
不同的角色代表了不同的选择,有些人选择事业、有些人追求家庭,而有些人则追求两者兼顾。
这种多元化的塑造传达了女权主义中对于个体自由选择和尊重差异的理念。
3. 文化差异在《嘉莉妹妹》中的影响3.1 单一文化视角虽然《嘉莉妹妹》是一部国际制作,但其故事背景和情节受限于纽约市场,较少展现其他文化背景下女性职场经验。
这导致了整个剧集对于文化差异讨论相对缺乏深度,无法全面地展示女性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3.2 对于传统观念的选择由于剧情集中表达了纽约市场的女权主义价值观,其中引入的文化差异往往是与之对立、被质疑或者进一步强调女性解放的。
相较于传统观念的描绘,更多地探讨如何拓宽视野并接受其他文化对女性身份认同带来的冲击将会使剧集更加全面。
4. 总结《嘉莉妹妹》以其描绘女权主义思想和探索文化差异而备受关注。
通过描述主角的职业发展、纠正性别歧视以及探索个人身份认同,该剧凸显了女权主义所倡导的平等和自由。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8e7ed0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d.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嘉莉妹妹》是一部由美国文学家路易斯·梅·奥尔科特所著的小说,于1868年首次出版。
这部小说以四个姐妹为中心,讲述了她们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成长故事,探讨了女性在19世纪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
在小说中,每个姐妹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梦想,她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传统的女性角色进行了抗衡,展现出了强烈的女性主义特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特征,探讨姐妹们在19世纪社会中的挣扎和成长。
从嘉莉的角度来看,《嘉莉妹妹》中展现了女性在19世纪社会中的独立和进取心。
嘉莉是四姐妹中的第二个姐姐,她是一个聪明、勇敢、好学的女孩,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
在小说中,嘉莉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她积极地追求知识,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即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的求学和创业机会非常有限,但嘉莉并没有被这些限制所束缚,她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展现出了女性的独立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从梅格的角度来看,《嘉莉妹妹》中呈现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自主和选择权。
梅格是四姐妹中的大姐,她是一个贤淑、善良、温柔的女孩,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在小说中,梅格的梦想是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她渴望结婚并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的婚姻和家庭地位非常被动,她们的婚姻对象和家庭生活是由家庭和社会的期望所决定的。
但是梅格并没有被这些传统观念所束缚,她在婚姻选择上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自主权,最终嫁给了自己所爱的人,展现出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自主和选择权。
从贝丝的角度来看,《嘉莉妹妹》中体现了女性在社会服务和慈善事业中的奉献和价值观。
贝丝是四姐妹中的第三个姐姐,她是一个善良、纯洁、乐于助人的女孩,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慈善意识。
在小说中,贝丝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她热心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努力帮助他人。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责任非常有限,她们的社会参与和公益活动往往被忽视和边缘化。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3bc83b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c.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1.反对父权制度嘉莉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父权主义者,他认为女性应该从属于男性,只能教她们做家务。
嘉莉对此感到不满,她认为女性应该像男性一样有自己的事业和兴趣,而不是被束缚在家庭中。
在小说中,嘉莉不断地反抗父权制度,试图摆脱家庭的束缚,寻找自己的独立生活方式。
这种表现体现了女性主义者对父权制度的强烈批判和反抗。
2.强调女性自我意识嘉莉是一个独立思考且有自我意识的女性,她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独特的内心世界。
在小说中,她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试图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路径。
她对自己的情感一直有着清晰的认识,并追求情感的自由与平等。
这种坚持自我的态度体现了女性主义者强调女性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思想。
3.对传统婚姻制度的质疑在小说中,嘉莉对传统的婚姻制度提出了质疑。
她认为婚姻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契约关系,而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
嘉莉拒绝成为一个被抛弃、被压迫的妻子,而希望成为被尊重和理解的女性。
这种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批判与女性主义者呼吁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建立新的平等婚姻关系的主张相符合。
4.强调女性的自由与独立性在小说中,嘉莉追求自由与独立,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方式。
她对婚姻和家庭的憧憬来自于内心的需求而不是被社会强加的。
她不想成为一个被束缚和压迫的妻子,而是希望成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女性。
这种强调女性的自由与独立性的思想符合女性主义者呼吁女性追求自由与独立生活的主张。
总之,嘉莉妹妹是一篇充满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
作为女性主人公,嘉莉对传统的婚姻制度、父权制度等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了女性自我意识、自由与独立性等重要概念。
这种倡导女性自由与独立生活的思想对女性主义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论文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0c79f3aef8941ea76e0511.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探析摘要: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一部颇具争议的小说,主人公嘉莉更被看作是虚荣、欲望的代表,其成功是建立在美丽的外貌及对男人的利用之上。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了虚荣与欲望背后所隐藏的意义,即在男权社会寻求女性解放必须取得经济与人格的双重独立。
关键词:《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男权社会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一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处于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期,工业化和机械化程度日益增强,传统的精神信仰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冲击,新的精神信仰尚未形成,而女性在当时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仍处于附属地位。
这一时期西方正处于第一次女权运动浪潮之中,女性开始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而奋斗,批判男权主义的女权主义应运而生。
1848年,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和卢科瑞蒂亚·莫特带领女权主义改革者在塞内卡瀑布举行聚会,要求修正法典里许多对妇女不公平的待遇。
纽约州召开了妇女代表大会,争取选举权运动。
这期间,美国社会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新女性”。
一般来讲,“新女性”指两类妇女,一类是劳动阶层的年轻女工,另一类是不安于传统女性命运的中产阶级少女和少妇。
“新女性”大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个性,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性观念较为开放,不为传统的家庭观念所束缚。
她们常常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独立权利,并呼吁与男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新女性”的崛起为当时的美国文学提供了全新的素材,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批“新女性”以“自主、独立、蔑视传统”的姿态出现在美国社会,并以否定传统婚姻和家庭观念的大胆行为来挑战男权社会。
但是仍然有许多男性作家,如杰克·伦敦、亨利·詹姆斯等为捍卫男性权威、维护传统妇道而把“新女性”刻画成性情古怪,行为异常,令读者嫌恶的角色。
当时的女性仍然受着清教主义的影响,主流女性形象是温文尔雅的淑女,是虔诚的清教徒,这也就说明,当时的女性在婚后应该全心全意相夫教子,不能毫无顾忌地放纵自我的情感,整天沉溺于男欢女爱。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aa688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c.png)
《嘉莉妹妹》女性主义特征解读《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卢·梭菲尔德所著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四个姊妹在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成长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女性角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展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嘉莉妹妹》中展现出的女性主义特征。
小说展现了女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嘉莉妹妹》中,四个姊妹中的每一个都展现了独立自主的一面。
尤其是主角乔,在那个时代女性通常被期望成为贤妻良母,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乔却不愿被社会的传统性别角色所束缚,她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渴望成为一名作家,追求知识和独立。
她敢于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不愿一直受到男性的支配和控制。
书中的其他女性角色也都有着各自的追求和独立性,她们尽管受到种种社会、家庭、经济的压力,但却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自主性。
小说呈现了女性之间的情谊和互助。
四姊妹之间的情感联系极为紧密和特殊,在小说中,她们无论是一起玩耍、共度欢乐时光,还是在困难时刻互相支持、互相鼓励,都展现出极为深厚的女性友谊。
她们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相互扶持,鼓励着对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情谊和互助为当时社会中被边缘化的女性提供了极大的慰藉和支持。
书中女性角色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时,也总是能够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展现出女性在面临困境时的韧性和坚毅。
小说中对女性的婚姻和家庭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在《嘉莉妹妹》中,作者对女性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都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反思。
书中通过不同的姊妹角色,展现了当时女性在婚姻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挑战。
婚姻对于女性而言往往是一种束缚,她们通常需要为家庭和孩子付出大量,却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小说中呈现了女性在婚姻中的种种挣扎和迷茫,她们感受到了婚姻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和束缚,但又无法违背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书中也表现出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对于幸福和美满的追求,她们希望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爱情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时至今日,嘉莉妹妹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
人们对这部作品也褒贬不一,在当时,有的人将嘉莉视为堕落女人(fallen woman)的代表,有的将她视为破茧成蝶,完成“自我实现”的先锋。
本文从上个世纪之交西方女性主义如火如荼进展,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出发,以女性主义的视角研究了《嘉莉妹妹》这部作品。
从鲜明的个性, 生活中的强者,事业及人格的独立三个方面解读嘉莉妹妹的新女性内涵。
“新女性”是工业化革命的产物。
[1]关键词:嘉莉妹妹女性主义自我实现新女性一、引言本文旨在自该作品问世以来,就饱受文学界与批评界的争议。
有的人对他的这部作品大加赞赏,认为他把当时的那种社会经济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也有人说他的作品太过现实违反了文学本身所要塑造的境界,特别是小说中嘉莉不择手段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一形象被人们简单地贴上“堕落女人”的标签。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该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也不断推陈出新,由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女性主义、自然主义等多个角度到城市观念和城市话语。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高速运转,在一定程度上与19世纪的美国社会相似,不少人面对社会现实之时,在物质与道德的抉择中陷入迷茫,因此对《嘉莉妹妹》的赏析,在当今中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嘉莉妹妹》这一作品的简要介绍和赏析,解读了《嘉莉妹妹》一书中的女性主义特色,并浅析了《嘉莉妹妹》一书对我们当代社会中年青一代的启发,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分析了嘉莉妹妹这一角色。
1.女性主义的意义女性却一直被掩埋在历史之外,是“一道裂缝或一种沉默,是看不见并且听不到的性别。
”[2]j ust as Simone de Beauvoir puts it,“One"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a woman.It is civilization as a whole that produces this creature.Only the intervention of someone else can establish an individual as an other.”[3]在文学方面,女性主义者和作家挖掘大量被埋没的妇女作家和作品,重现妇女作品的连续性、一致性和连贯性,并挑战传统的经典文学书目,将妇女作品置于经典文学之列。
女性作家作品的再度“复活”,对男性作家处居的主流地位无疑构成强力的冲击。
女性主义的最高宗旨既不是要证明女性一定优于男性,也不是要矫枉过正地报复和泄忿,代之以女权统治,它告诉世界:女人在历史、文化和社会中有着男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价值男女两性应站在同一起点平等相待、和睦共处。
女性主义对历史、文化和社会中男女权力分配不均及女性丧失主体性,沦为附庸、他者的不公正境遇进行批判,反抗性别歧视和贬抑,并对现行男性中心的权力结构、父权制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清算、颠覆和解构。
体现了女性主义摧枯拉朽的革命性和创造力的,也是它给予人类与世界的重大贡献。
2.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女权、女权主义、女权运动,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sexism)、性剥削(sexual exploitation)、性歧视和性压迫(sexual oppression),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除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女性主义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如女性、跨性别)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3.女性主义的历史渊源( an overview of the feminist history)人类社会史上,人权的概念已有了200多年的历史,在《人权宣言》中,杰佛逊所说的人的权利(rights of man)指的只不过是美国白人男性公民的权利,而不包括妇女和有色人种。
所以人权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包括女权。
[4]早在1791年法国大革命的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法语:Olympe de Gouges)发表《女性与女性公民权宣言》的时候,女性主义运动就已经拉开序幕。
《女性与女性公民权宣言》开宗明义,认为:“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
”[5] 卢梭坦言:“没有女人男人依然存在没有了男人,女人的存在便有问题。
女人依靠男人的感觉而活,依靠男人对她们的奖赏而活,依靠男人对她们的吸引力、对她们的美德所设定的价值而活。
⋯⋯女人是要取悦男人,要贡献给男人,要腻得男人的爱和尊重,要哺育男人,要照顾男人,要安慰、劝慰男人,并要使男人的生活甜蜜且愉悦。
”[6]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和美国的《人权宣言》中,“人权”(rights of man)的含义只是男人的权利,不包含女人(women)。
女权运动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意为女人的人权,推动女人的做人之权从边缘进入主流,使女权成为整个人权的重要内容。
[7]在1791年,深受法国大革命冲击的英国人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写下了《为权辩护》,向世界提出了妇女权利的要求。
在美国废奴运动中,妇女们在看到黑人奴隶苦难的同时,意识到自身所处的同样受压制、无权利的状态,开始起来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1848年,在美国首届妇女权利大会上通过了伊利莎白·凯迪·斯坦顿起草的《情感宣言》(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
它宣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证自明的:男人和女人生来平等;他们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这些权利是: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
……人类历史是一部充满了男人对女人的非正义和侵占的历史,是以建立对女性的绝对专制为目标的。
”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1908 -1986),《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中的名言:“One"is not born,but rather becomes,a woman.(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8]引导了几代西方女权主义者孜孜不倦地探索女人在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变成不同的女人的过程。
3.1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 (the first wave of woman liberation )它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延续至20世纪初,首先发生在法国,之后扩展并转移到英国和美国的女性主义活动。
起初它主要关注的是女性在合同和财产方面的平等权。
反对丈夫对已婚女性(和孩子)的拥有权。
玛丽.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为女权辩护》被视为女权主义的萌芽之作。
19世纪末期,活动者主要为女性获得选举权而战,随后,该运动浪潮争论的主要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生命全历程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一夫多妻,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
第一次妇女解放浪潮,是在第二次妇女解放浪潮开始被用来描述第二次更新的女权运动时被应用的。
在法国,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第一波,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
1789年10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
1790年法国女剧作家高尔日发表了《妇女权利宣言》,提出17条有关妇女权利的要求。
宣言后来成为女权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在英国,女性参政论者为女性选举权而斗争。
在1918年通过的《人民代表法令》赋予了年龄超过30岁并拥有住房的女性选举权。
1928年,选举权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所有年过18岁的女性。
19世纪中叶,女权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该运动的领导者有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苏珊B安东尼,露西.斯通,奥林匹亚.布朗等人。
美国的第一波妇女解放浪潮参与范围广,甚至包括保守的基督教团体,美国的第一次妇女解放浪潮以《美国宪法第19号修正案》的颁布为终点。
该修正案赋予妇女了美国女性投票权。
3.2第二次妇女解放浪潮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延续至70年代,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
人们认为,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最早起源于美国。
这次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
第二次浪潮在第一次与第三次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次浪潮着重为经济和文化上的不平等而战,更是为了进一步消弭政治方面的不平等。
这次浪潮被认为是第一次主要在英美两国进行的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浪潮的延续。
它也引领甚至在一段时期内与第三次运动浪潮共存。
第二次运动浪潮认为文化和政治上的不平等是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
其主张将女性个人的生存状况上升到政治的层,并由其反映的政治权利的性别结构。
如果第一次浪潮主要内容为选举权,那么,第二次运动浪潮就更为广泛地涉及政治平等,如消灭歧视。
其基调是要强调两性间分工的自然性并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要求忽略把两性的差别看成是在两性社会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的观点。
要求分领域对相应适可公众开放,等等。
卡罗尔.哈尼斯发表了著作《人即政治》(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被看做是第二次运动浪潮的口号。
1963年弗里丹写的《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 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她认为女性生活的社会制度让他们在家庭中失去了身份。
与此同时,美国二战后的经济繁荣促进了减轻家务劳动的新科技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将身陷繁杂的家务劳动中的女性解放了出来。
它有力的反驳了当时盛行的观念:女性只有通过相夫教子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观点。
正如纽约时报曾所评价《女性的奥秘》一文:“ignited the contemporary women's movement in 1963 and as a result permanently transformed the social fabric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nonfiction books of the 20th century。
”(“点燃了当代女权运动,并因此永久改写了美国等国家的社会结构”。
) 并指出,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妇女是生气勃勃、积极进取的,她们主宰自己的命运,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事业型妇女是那时美国妇女的典型形象。
作者用丰富的历史资料说明,美国妇女争取自己在社会上、家庭中的地位,争取自己应该享有的各种权利,是有其优良传统的,是取得过胜利的,从而大大鼓舞了当代陷入苦闷之中的女性去继承前辈事业,为妇女解放继续斗争,也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