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四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和实践
§1 经济政策目标
§2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3 财政政策效果
§4 货币政策效果
§5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1 经济政策目标
一、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
1、充分就业
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但通常指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劳动力指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
适龄且有劳动能力的人会因种种原因而没有工作:有的不愿意工作(自愿失业);有的因为工作转换或迁移而暂时停职(摩擦性失业);有的因需要接受培训教育再重新上岗(结构性失业);有的则因经济萧条而被解聘(周期性失业)。失业会给找工作的人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提供就业机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就业并非百分之百就业,而是要消除周期性失业现象(非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之和也被称为自然失业,如果一个国家的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就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排除像摩擦失业这样的失业情况存在。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2、价格稳定
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但价格的固定不变是不可能的。所以价格稳定是指保持社会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即将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一个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通常统计中包含的商品构成,可分为三个衡量标准:
消费物价指数(CPI):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化,也称零售物价指数;
生产物价指数(PPI):反映生产成本的变化,也称批发物价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deflator)
3、经济增长
指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持续扩张,表现为GDP的增长速度。
4、国际收支平衡
从长远来看,各国政府应该追求对外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大量的顺差和大量的逆差都不是好事情。
回顾
§2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y
凯恩斯区域 LM 曲线
r1
r2 y IS 曲线 r%
r%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构成
财政政策是为实现经济目标而对政府购买、税收和借债水平进行的选择。包括:
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或劳务的直接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将货币无偿转移出去以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税收:政府的收入;
公债:政府筹资的另一种形式,借债对象的不同会对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2、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
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对抗外部冲击自动维持国民收入稳定的机制。主要指累进税、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要审时度势,针对宏观经济中的膨胀和紧缩缺口有选择的进行“需求管理”:在经济低迷时选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高涨时选择紧缩性财政政策。也被称之为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或逆经济风向行事。
美国的自动稳定器—累进的所得税税率制
度对经济波动的平抑作用
美国个人收入所得税是联邦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个税的征收原则是”挣钱就需缴税”.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缴付方式主要有四种:夫妻联合报税、夫妻分别报税、以家庭户主形式报税和单身个人报税。个人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年薪、小费、利息和股息收入、租金、特许使用费、信托、赌博、遗产、年金、赡养费收入、投资收入和商业经营和收入等。个人收入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按收入的不同分为10%、15%、25%、28%、33%和35%多个税级档次。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收入越高交税越多,基本体现了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占人口比例最小的高收入和超高收入群体交税最多。据统计,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美国人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总额的60%以上。
从美国的所得税率制度可以看出,当经济进入繁荣的时候,政府征得的税额是巨大的,注意,一个十几万亿美元的经济(2006年美国GDP接近11万亿美元),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当经济进入衰退的时候,又有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减税,你说这是不是在自动刺激有效需求避免衰退?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践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采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使财政政策成为美国对付衰退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武器之一。肯尼迪总统提出削减税收来帮助经济走出低谷。这些措施实施以后,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增长。但是,减税再加上1965-1966年在越战中财政扩张的影响,又使得产出增长过快,超过了潜在水平,于是通货膨胀开始升温。为了对付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并抵消越战所增开支的影响,1968年国会批准开征了一项临时性收入附加税。不过,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这项税收增加的税收政策力度太小,也太迟了一些。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1981年国会通过了里根总统提出的一揽子财政政策计划,保留大幅度降低税收,大力扩张军费开支而同时不削减民用项目。这些措施将美国经济从1981-1982年的严重衰退中拯救出来,并进入1983-1985年的高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