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 2.临床表现
• (1)发冷、寒战、发热。
• (2)轻者体温在38℃左右,重者初起寒战,继而高热达40℃。
• (3)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周身不适等症状。
• 3.预防
• (1)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 (2)输液前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
• (3)合理应用药物,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液体要现用现配。
搏细速、心律快、节律不齐。 • (2)咳泡沫样血性痰。 • (3)肺部遍布湿啰音。 • 3.预防 • (1)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对老人、儿童、心、肺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液体量不宜过多。 •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格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 • 4.处理流程 • 迅速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停止输液,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湿化瓶中加
皮肤→记录
4
四、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四)发热
• 1.发生原因
• (1)输液操作过程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 (2)输液器具灭菌不合格、原材料不合格或使用过期物品等原因,都会造成输 液反应的发生。
• (3)液体灭菌不合格或护士在配制药物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致使液体被污染。
、走行直、清晰易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 • (2)对于躁动不安患者、儿童穿刺成功后对穿刺肢体妥善固定。 • (3)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进行穿刺。 • 4.处理流程 • 立即将针头拔出→局部按压止血→向患者表示歉意→按操作流程再行穿刺
2
四、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二)药液外渗
• 1.发生原因 • (1)操作者技术不熟练,穿刺失败。 • (2)患者躁动或不慎将针头从血管内拔出。 • (3)患者病情较重,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 • (4)反复穿刺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对血管造成物理性损伤。 • 2.临床表现 • (1)穿刺部位肿胀疼痛。 • (2)皮肤温度降低。 • (3)化疗药、高渗药以及强力缩血管药物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 3.预防 • (1)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慎重选择穿刺部位,根据血管条件选择穿刺针头。 • (2)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尽早发现药液外渗情况,以免
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在选择血管通路时,应对患者的血管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管的弹性、充盈程度、是否有静脉瓣膜等,以确保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
评估血管条件
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受损或炎症的血管进行穿刺,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避免使用受损血管
正确选择血管通路
培训和资质
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资质,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包括穿刺、固定、封管等操作。
护理措施
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要注意输液时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同时保持输液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静脉炎的处理及护理
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
临床表现
静脉血栓患者常表现为患肢的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和体温升高等症状。
临床表现
输液过敏反应可表现为全身性过敏反应和局部过敏反应。全身性过敏反应常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皮疹和休克等;局部过敏反应常表现为局部瘙痒和荨麻疹等。
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肿瘤患者的血管条件较差,输液时易发生静脉炎和血管损伤,需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及处理
穿刺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封管,避免血液回流引起堵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选用较为粗大的静脉血管,避免在关节、神经、肌腱等部位穿刺。
若发生静脉炎或血管损伤,应立即停止输液,抬高肢体并制动,用硫酸镁湿敷或喜辽妥软膏外涂。
02
学会观察
教会患者如何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红肿、疼痛等,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异常情况。
03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
临床表现
静脉炎患者常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疼痛和发热,有时伴有局部压痛。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静脉炎,应立即停止输液,抬高肢体,并进行热敷。如果症状较重,可采用药物治疗,如硫酸镁湿敷、外涂消炎止痛膏等。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试题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试题1.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有哪些?预防方法:- 注射前务必按照规范的消毒方法清洁注射部位。
- 静脉插管之前,应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无损,并保持导管通畅。
- 插管前清洗双手,佩戴无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 定期更换输液管道、输液器等物品。
- 定期更换静脉留置针,避免长时间留置。
- 静脉留置针插入后,每天至少消毒2次,并保持干燥。
处理方法:- 及时拔除有问题的导管,并更换到新的通畅导管。
- 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并使用适当的消炎药物治疗。
- 如发现化脓性静脉炎应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 静脉炎症状明显时,需向医生汇报,做进一步处理。
2. 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有哪些?预防方法:- 使用合适规格的导管,减少压迫时间和频率。
- 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进行抗凝预防。
- 导管置入后定期进行血栓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处理方法:- 注意静脉栓塞的症状,如胀痛、肿胀、静脉突出等,及时向医生报告。
- 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抗血栓治疗,如应用肝素类药物或其他溶栓治疗方法。
- 静脉血栓较为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方法。
3. 静脉穿刺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有哪些?预防方法:-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开打击或压迫过的静脉。
- 穿刺前进行充分的消毒,并使用无菌穿刺器材。
- 使用正确的穿刺技巧避免穿透血管背壁。
处理方法:- 穿刺出血时应及时停止输液,使用干净纱布或消毒棉球进行按压止血。
- 如血液不停止流出,需将穿刺部位包扎紧密。
- 如果出血较多或无法止住,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就医处理。
这些是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如果你需要更多细节,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或进一步学习相关课程。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静脉输液是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有效性,以下是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规范:预防感染类并发症- 消毒:在操作前,务必对输液部位进行充分的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
- 规范穿刺: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和针头,确保插入位置正确,并避免多次穿刺。
- 手部卫生:操作前后及过程中,保持双手清洁,洗手、戴手套等常规操作应得到遵循。
预防血管穿破类并发症- 技术熟练: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找到血管并正确穿刺。
- 观察仔细:在插入针头之前,仔细观察皮肤表面的静脉是否清晰可见,是否有异常情况,以避免血管穿破。
预防静脉外渗类并发症- 定期观察:输液进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观察输液情况,确保管路连接牢固、无渗漏。
- 保持通畅:避免输液管路的扭曲或堵塞,及时更换输液器和管路。
处理并发症- 感染处理:如发现感染征兆,立即停止输液,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并咨询医师进行评估和指导。
- 血管穿理:如果出现血管穿破并出血,应立即停止输液,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局部外敷,并咨询医师处理。
- 静脉外渗处理:若发现管路发生渗漏,应立即更换管路,避免药液进入组织间隙,咨询医师进行评估。
以上是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效果。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咨询医师并采取适当措施。
同时,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提高操作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B.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损伤C.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D.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无需特别注意答案:D2.在静脉输液操作中,下列哪项操作容易导致静脉炎?A.合理选择静脉B.严格执行无菌操作C.输液过程中避免用力拍打静脉D.药物浓度和滴速适宜答案:A3.下列哪项不是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A.静脉炎B.空气栓塞C.心力衰竭D.药物外渗答案:C4.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下列哪项措施可以预防药物外渗?A.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B.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静脉C.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D.药物浓度和滴速不适宜答案:B5.下列哪项是静脉输液操作中导致空气栓塞的主要原因?A.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净B.拔针时未夹闭输液管C.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D.患者体位不当答案:B二、案例分析题患者,女,60岁,因“发热、咳嗽”入院治疗。
护士为其进行静脉输液操作,选择手背静脉,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输液约10分钟后,患者主诉穿刺部位疼痛,护士立即查看,发现穿刺部位红肿,考虑为静脉炎。
下列哪项处理措施不正确?A.停止在此部位输液B.给予局部冷敷C.通知医生D.继续在此部位输液,观察病情变化答案:D三、简答题1.预防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措施有哪些?答:预防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措施包括:(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2)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损伤;(3)合理选择输液工具,避免药液外渗;(4)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5)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管情况调整药物浓度、滴速和输液时间;(6)培训护理人员,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
2.静脉输液操作中出现空气栓塞怎么办?答:静脉输液操作中出现空气栓塞的处理措施包括:(1)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2)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有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患者血氧浓度,缓解缺氧症状;(4)如有必要,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排除空气栓子;(5)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静脉输液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
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注意检查输液器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穿刺前排尽输 液管及针头内空气。
2.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成后及时拔针。如需加压 输液,应有专人守护。
3.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位.该体位有利 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人口,随着心脏的跳动, 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以免发生阻塞。有条件者 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端坐位,双腿下垂 →高流量给氧,20%~30%酒精湿化以 降低肺泡表明张力,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必要时四肢轮扎
处 理
→遵医嘱用药→做好病情及抢救的记录。
第十五页,共28页幻灯片
并发症——静脉炎
发生原因
➢ 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 。
➢ 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或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或长 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液 ,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发热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1.严格检查药物及用具。
2.改进安瓿的割据与消毒。 3.改进加药的进针习惯。
4.加强加药注射器的管理,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预 防
5.避免液体输入操作污染。严格无菌操作。 6.提高穿刺技术,固定妥善,加强巡视。 7.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第十页,共28页幻灯片
发热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第二十四页,共28页幻灯片
并发症——败血症
(一)发生原因
1.输液系统被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输液引 起严重医院内感染败血症。
2.穿刺点局部细菌繁殖并随导管反复移动被带人体内及导 管头端。导管败血症的病原常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 皮葡萄球菌、真菌、念珠菌等。
3.营养液在配制过程中被病原菌污染使病原菌进入静脉,导致 败血症。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一、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1.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静脉输液时,应选择清洁、无明显血管瘤和血管炎的部位进行穿刺。
避免在肿胀、静脉曲张或肿瘤组织附近进行穿刺。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前,医护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手部消毒,并穿戴无菌手套。
同时,使用无菌的输液器材,并保持输液器材的清洁。
3. 定期更换输液器材,输液器材应定期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套输液器材,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4. 观察输液部位,进行输液时,医护人员应定期观察输液部位的情况,如发现红肿、疼痛或渗出液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 控制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导致血管损伤或过度脱水。
6. 检查输液器材,在进行输液前,医护人员应仔细检查输液器材的完整性,确保输液器材没有破损或渗漏。
二、静脉输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1. 感染的护理措施,如出现输液部位红肿、疼痛、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并进行局部消毒护理。
同时,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2. 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对于静脉输液导致的血栓形成,应及时停止输液,并采取适当的抗凝治疗。
同时,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 静脉炎的护理措施,静脉输液导致的静脉炎,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并进行局部热敷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同时,避免再次在同一部位进行输液。
4. 输液部位的护理,对于输液部位的护理,应定期更换输液贴,保持输液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同时,避免过度活动或受力,防止输液部位的损伤。
5. 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医护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并报告医生。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定期更换输液器材,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同时,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时进行护理和处理,以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但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害健康。
了解并掌握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一、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1、发热反应这是静脉输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等症状。
其原因可能是输入的药液中含有致热物质,或者输液器具消毒不彻底、被污染等。
2、急性肺水肿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通常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导致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3、静脉炎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灼热、疼痛,有时还可触及硬结。
可能是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者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静脉感染。
4、空气栓塞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胸部剧痛等症状。
多因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或者在输液过程中液体走空,空气进入静脉所致。
5、药液外渗输液过程中,药液从穿刺部位渗出到周围组织,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常见原因包括穿刺不当、针头移位、患者活动过度等。
二、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前,医护人员应认真洗手,戴好口罩、帽子。
对输液器具进行严格消毒,确保药液在有效期内且无变质。
2、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应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
避免在关节部位、有静脉瓣处以及皮肤有炎症、破损的部位穿刺。
3、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心肺功能等情况,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一般来说,成人每分钟 40 60 滴,儿童每分钟 20 40 滴。
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4、正确配置药液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书的要求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或过低。
对于刺激性强的药液,应适当稀释,并减慢输液速度。
5、加强巡视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护理技术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护理技术01.发热反应:【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
轻者体温38°C左右,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停止输液数小时后多可自行缓解。
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风险评估】1.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
2.输入液体消毒或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液体使用前要认真查看瓶签是否清晰,是否过期。
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
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澄明度的改变。
输液器使用前要认真查看包装袋有无破损,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输液器具。
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安瓿锯痕后用消毒棉签消毒一次后折断,以达到消毒目的;瓶塞、皮肤穿刺部位规范彻底消毒;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
3.改进加药习惯与进针方法将加药时习惯的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以减少胶塞碎屑和其他杂质落入瓶中的机会;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
4.加强加药注射器使用的管理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药严格执行一药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5.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后要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混浊。
配制粉剂药品要充分摇匀,药物完全溶解方可使用;药液配制好后检查无可见微粒方可加入液体中;液体现用现配。
6.配液、输液时保持治疗室、病房的环境清洁,减少探视人员,避免灰尘飞扬。
【处理措施】1.评估发热程度,给予心理安慰。
2.对于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液速度,发冷、寒战者注意保暖。
3.对高热者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
4.对严重发热反应者应停止输液,遵医嘱对症处理,并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查。
如仍需继续输液,则应重新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针头,更换注射部位。
02.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药液外渗(1) 在针头穿入血管后继续往前推进少许,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妥善固定针头,避免在关节活动处进针。
推(滴)注前确认针头在血管内。
(2)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
(3) 推注药液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推注阻力增加,应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如有发生药液外渗,应终止,拔针后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
(4)注射时加强观察,加强巡视,尽早发现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特别是坏死性损伤的发生。
(5)外渗发生后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尽量回抽药物减少药物存留。
拔出针头后,避免加压于注射处,以防药液扩散。
太高患肢,局部冷敷(部分药液不可冷敷,详见药物说明书),持续24-48小时后,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或遵医嘱应用外用药膏。
(二) 血肿(1)选用合适的型号、无倒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2) 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
(3) 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盲目进针。
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稳。
(4)要重视拔针后对血管的按压。
拔针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口,用拇指按压,因按压面积大,不会因部位不对或移位引起血肿,一般按压时间为3~5min,对新生儿、血液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按压时间延长,以不出现青紫为宜。
(5)早期予以冷敷,以减少出血。
24小时后局部予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两次,每次三十分钟,以加速血肿的吸收。
(6)若血肿过大难以吸收,可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不凝血或切开取血块。
(三)静脉炎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操作中局部消毒不严密或针头被污染。
加强基本功训练,静脉穿刺力争一次成功,穿刺后针头要固定好。
2.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
3.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延长其使用时间。
4.根据所用溶液或药液的类型、PH、渗透压、浓度、剂量、给药速度、疗程,选择适当的输注部位及途径。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发热反应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2、症状:病人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
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疼、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同时注意体温变化。
(3)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l、原因:(l)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症状: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预防及处理:(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尤需注意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和输液量不宜过多。
(2)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
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气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
最好用50%-70%酒精湿化后吸入,酒精能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静脉炎处理原则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药物渗漏
渗出:是指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输入的药 液 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发疱 剂及刺激性药液后液体进入了周围组织。区别:外渗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应遵照说明书清除导管阻塞,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药物及负压方式清除导管阻塞。
如清洗导管失败,需拔除导管。 患者教育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二)静脉炎症状及体征:
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
沿静脉走向疼痛、压痛
静脉呈条索状
穿刺点周围皮肤颜色改变
皮温高或肿胀
穿刺点有脓性分泌物渗出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二、外周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一、我国的输液现状
内容: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我国输液现状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护士,药不滴,快来
护士,我手痛,快
护士,肿了,快
0级:无临床症状1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肿胀可有可无,皮肤上未形红线,皮下未能触及条索状物。2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肿胀可有可无,皮肤上形成红线,皮下未能触及条索状物。3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肿胀可有可无,皮肤上形成红线,皮下可触及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及摸到条索状的静脉>2.5cm,有脓液渗出。
护士在忙啥?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护士在忙啥?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外周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静脉输液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引言静脉输液是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了解并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处理已出现的并发症对于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常见并发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1. 局部炎症:在注射部位周围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炎症反应。
2. 静脉炎:静脉内壁发生炎症,表现为静脉红肿、有压痛,可能伴有发热和局部淤血。
3. 输液药物漏注:输液管道出现破裂或漏液导致药液波及周围组织。
4. 血栓形成:静脉内血栓形成,表现为注射部位的肿胀、疼痛以及静脉堵塞。
5. 感染:由于输液器具未进行严格无菌操作或患者自身感染引起的输液部位感染。
二、预防措施为了预防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预防措施:1. 注射部位清洁:在进行静脉输液前,应用消毒药水清洁注射部位,保持部位清洁干燥。
2. 规范操作:医护人员在执行静脉输液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3. 密封良好:输液管道应保持完好无损,管道连接处应牢固密封,避免药液泄漏。
4.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静脉通路,减少对静脉的不必要损伤。
5. 监测并发症: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并发症处理对于已出现的静脉输液并发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 局部炎症:及时更换注射部位,清洁并进行局部抗炎处理。
2. 静脉炎:终止输液,更换输液通路并进行药物治疗。
3. 输液药物漏注:立即停止输液,清洁患者皮肤,及时处理波及周围组织的药液。
4. 血栓形成:终止输液,冷敷或按摩局部,及时去除血栓并进行药物治疗。
5. 感染:终止输液,进行局部消毒和抗感染治疗。
结论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也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提前了解并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带来的患者风险,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静脉输液并发症及处理
静脉输液并发症及处理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然而,静脉输液并发症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静脉输液并发症,并探讨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一、感染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消毒不彻底等原因,可能导致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感染可表现为局部红肿、温度升高、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 1. 及时更换输液管: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停止当前输液,并更换新的输液管。
2. 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 加强消毒措施:对于输液操作人员,应加强手部消毒,并确保输液器具的消毒彻底。
二、静脉炎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硬结、疼痛等。
静脉炎的发生与输液速度过快、药物刺激、静脉损伤等因素有关。
处理方法: 1. 更换输液部位:一旦发现静脉炎的迹象,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避免继续刺激已经受损的静脉。
2. 给予局部抗炎治疗:可以使用局部抗炎药物或冷敷等方法缓解炎症反应。
3. 调整输液速度:对于输液速度过快的患者,应适当降低输液速度,减少对静脉的刺激。
三、溶液渗漏溶液渗漏是指输液过程中溶液从静脉外渗出,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药物浪费。
处理方法: 1. 及时停止输液:一旦发现溶液渗漏,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新的输液管。
2. 处理局部组织损伤:对于已经发生组织损伤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冷敷、局部抗炎药物等。
3. 避免药物浪费:在重新开始输液前,应评估溶液渗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药物浪费。
四、血栓形成长时间静脉输液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来说,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
处理方法: 1. 加强预防措施: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应加强预防措施,如定期更换输液部位、使用抗凝剂等。
2. 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一旦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抗凝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防液体滴空 ♀应用输液泵时要
合理设置报警装置
♀尽量避免留置 导管的肢体下垂 ♀采取正确的方法
和步骤经静脉导管 采集血标本。
处理:
可尝试推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若阻力较 大,不可强行推注,以免将形成的血栓推入血流 中造成血栓。 应遵照说明书清除导管阻塞,必要时遵医嘱应用 药物及负压方式清除导管阻塞。
措施:
X-ray确认 • 快速冲管∕病人体位 • 给予时间,自然重力 • 重新定位
(二)出血∕血肿
症状及体征:
• • • • • • 穿刺点渗血 剧痛 肿 麻木 刺痛 皮肤冷,有斑纹
原因:
• • • • • 导入针型号过大 留置导管过小 出血异常 抗凝治疗 创伤性穿刺
保护 血 管
预防:
• 用药史 • 实验室结果 • 避免“钓鱼”探针
(三)药物渗漏
渗漏包括渗出与外渗 渗出:是指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输入的药 液
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
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发疱
剂及刺激性药液后液体进入了周围组织。
区别:外渗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后 果
病人不适,肢体活动不便
病人、亲属、医护人员承受压力 工作量增加
二、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导管异位
出血∕血肿
静脉炎
导管相关性感 染
(一)导管异位
症状及体征:
• 阻力 病人不适 观察导管是否弯曲打折 无法抽到回血
原因:
• 异常静脉解剖位置 既往手术史或外伤史 病人体位 测量误差
预防:
阻断颈内静脉法 • 准确测量 • 准确修剪 • 抽回血 • 切勿用力送管
措施:
• • • • 加压 加压敷料固定 第一个24小时2*2纱布 止血剂
(三)静脉炎
• 一旦发生静脉炎,要确认它是机械性静脉炎还是 血栓性静脉炎。 • 建议使用INS静脉炎分级标准监测病人情况
静脉炎分级(INS标准)
• 0级:没有任何症状 • 1级:疼痛、红或肿 • 2级:疼痛、红、红肿、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见 红色条纹 • 3级:疼痛、红、红肿、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见 红色条纹,静脉变硬,条索感 • 4级:疼痛、红、红肿、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见 红色条纹,静脉变硬,条索状物大于1英寸,有脓液 流出
静脉炎的处理原则
1
停止患肢输液
2
抬高患肢
3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TDP灯照、药物
静脉炎的INS指引
• • • •
• • • •
应用标准化量表评估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 确定是否存在病因 评估及记录患者对护理措施的反应 拔除血管通道器材时,监测48H以便发现输液后的 静脉炎 护士应该参与有关静脉炎的质量改进活动 护士应积极提倡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应采用统一的标准极端其发生率 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静脉炎的例数/留置外周静 脉导管的总例数*100%
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定义说明
• 带有血管内导管病人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 至少一项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并有相应感 染表现(如发热、寒战、血压降低)除导管 外无明显感染源。具备如下一项: • 导管细菌培养细菌生长>15CFU • 导管与外周血的细菌浓度比例>5:1 • 导管比外周血培养阳性早2h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途径
(四)导管相关性感染
定义:是指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可以是局 部的、全身的,或两者兼有。 类型:导管相关局部感染 隧道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感染
• 中心静脉通道器材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在普 通住院病人中达3~20%,在重症病人中的发生 率高达2~5倍 • 超过一半的院内菌血症或念珠球菌症是由于 使用血管内器材引发 • 与使用PICC相关的感染率:0~2.2%
1.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问题 3.患者血源性传播 5.药液被污染
2.患者皮肤消毒不严 4.导管在穿刺前已被污染 6.连接处被污染
临床表现
• 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硬、温度改变和渗出。 • 全身感染症状同菌血症、败血症。 • 好发生部位: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通常发生在穿刺 部位,表现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范围 在2cm以内。隧道感染通常发生在隧道式导管出 口位置或植入式输液港的开口位置,感染症状沿 导管插入方向延伸超过2cm。
血栓性静脉炎
症状、体征:
病人自觉置管测上肢或肩颈部肿胀、疼痛甚至活动受 限,皮肤温度增高、浅静脉扩张 健侧和患侧上肢周径没有变化或相差2~4cm 经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示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血栓,血液缓慢
处理要点
• 建议专科医生会诊 • 确诊:血管超声检查,确诊血栓情况 • 制动、抬高患肢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肢体 肿胀;每日测上臂臂围,观察整条手臂,腋部、颈 部有无疼痛、肿胀哪个、麻痹或刺麻感 • 告知患肢避免挤压、按摩,以防栓子脱落形成肺栓 塞 • 注意观察患肢皮温、颜色、疼痛情况,认真记录疼 痛部位、程度 • 按医嘱予相应治疗。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 向
静脉炎分类
按临床表现分:
按性质分:
红肿型 硬结型 坏死型 闭锁型
化学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静脉炎的预防
1、严格无菌操作 手卫生-INS,2006 口罩需紧密盖住口鼻 皮肤消毒范围:外周静脉8cm*8cm,大于敷料的大小; 消毒剂的选择:有效碘>1% 消毒方法:必须等消毒剂完全干燥后才能置管或黏贴敷料 2、合理选择工具 高渗溶液或刺激性药液,首选中心静脉导管 3、穿刺技能 送管时绷皮,送导管速度慢,避免反复穿刺,合理应用血 管,合理固定。
康惠尔水晶胶体的作用原理为闭合性敷料 形成低氧张力,可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 白细胞介素,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 为创面营造微酸性环境,凝胶特有的精氨酸 是创面愈合最重要的氨基酸。
喜疗妥
水晶胶体
富林蜜
外渗/渗出处理
及时停注, 敷贴消肿 冷热湿敷, 合理选择
疑难病案, 会诊解难
普通药早期禁热敷,24小时后行 湿热敷,化疗冷敷,按指南处理
访谈结果与析
外渗/渗出原因
针头脱出 持续滴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拔针后外渗 钢质穿刺针/导管材料过硬—穿透血管后壁 固定不良—导管滑出血管至皮下 关节部位穿刺—过度活动,针头刺破血管壁或脱出
穿刺技术—反复穿刺静脉
穿刺点上段原有穿刺点
药物刺激性—栓塞形成,导致液体从穿刺点溢出
外渗/渗出预防措施
全面评估
治疗期延长
费用增加 住院日期延长
手术治疗坏死组织
药物治疗 占用工作时间
可能的法律责任:药物外渗成人>体表面积2%,小儿>体表面积 5%,属4级医疗事故。
☞ 主要内容 : 外渗/渗出症状及体征
1
触痛、肿胀
2
皮肤紧绷、 发亮
3
穿刺部位或末 梢温度偏低
4
输注液体低于 体温
5
局部微循环障 碍
6
无回血或浅粉 色回血
规范操作 提高技巧
健康宣教
加强巡视
外渗/渗出预防措施-巡视
15-30分钟巡 视一次
关注滴速有 无改变
患者的自我 感受
皮肤颜色及皮 温、肿胀
外渗/渗出健康宣教
• 在输液过程中,适当松握拳,以促进血液循环, 减少静脉炎/渗漏发生。 • 输液后可以适当活动,如写字、简单家务、洗澡 等,但不要剧烈活动,如提重物,打球等。 • 如果使用无菌透明敷料贴,那么它本身就具有防 水的功能,在洗澡时,建议外包一层保鲜膜防止 进水,淋浴,不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 经常观察,不要随意转动留置针以及肝素帽
LOGO
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的 预防和处理
李 芳
我国输液现状
• 29个孩子治感冒有21人输液“吊瓶森林” 现象令人忧 2011-02-23:长沙晚报 • 医院劝告少输液,患者大多不买账 2011-01-08 北京青年报
内容:
一、外周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二、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外周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7
穿刺点渗液
8
滴数减慢
分度
药物渗出的分度
0级 没有症状 1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在2.5~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3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 痛,可能有麻木感。 4级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斑、肿胀, 水肿范围最小值径大于15cm,呈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轻到中等成 度的疼痛,可为任何容量的血液制品、发疱剂或刺激性的液体渗出
如清洗导管失败,需拔除导管。
患者教育
(二)静脉炎
症状及体征:
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 沿静脉走向疼痛、压痛 静脉呈条索状 穿刺点周围皮肤颜色改变 皮温高或肿胀 穿刺点有脓性分泌物渗出
静脉炎的分度:
0级:无临床症状 1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肿胀可有可无,皮肤上未形红线,皮 下未能触及条索状物。 2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肿胀可有可无,皮肤上形成红线,皮 下未能触及条索状物。 3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肿胀可有可无,皮肤上形成红线,皮 下可触及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及 摸到条索状的静脉>2.5cm,有脓液渗出。
• 沿静脉走行的发红、肿胀、 • 疼痛 • 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 局部的硬结
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鞘 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 瓣的机械性摩擦刺激引发 变态反应
与机械刺激性静脉炎相关的病人活动
• 置管后3天内的活动: ——活动的优势:促进静脉回流 ——活动的劣势:增加导管活动的几率,增加摩擦刺激 • 原则:避免大幅度活动,活动量因人而异 • 静脉炎症状发生后的活动: ——抬高患肢 ——减少活动,避免肘关节活动 ——适当增加手指的精细、灵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