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青年乳腺癌生存者性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进展

青年乳腺癌生存者性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进展

青年乳腺癌生存者性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进展郭欣然,王鑫鑫,张 琬,郭玉芳摘要:介绍了青年乳腺癌生存者性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总结提升性生活质量的主要干预措施,并分析现存问题,以期为提高病人对性生活满意度和满足感提供参考㊂关键词:青年期;乳腺癌;生活质量;性生活;干预策略;综述K e yw o r d s y o u t h p e r i o d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s e x u a l l i f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r e v i e w 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2104/j .i s s n .1674-4748.2020.29.00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患病人数约210万例,并以5.03%的增长率逐年上升[1]㊂综合治疗后我国乳腺癌病人5年生存率可达83.2%[2]㊂随着生存期的延长,身心全面康复备受关注㊂生活质量被认为是评估乳腺癌病人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3],其中性生活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个体性生理㊁性心理㊁性相关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性满意度的综合评估[4]㊂由于乳腺癌病人具有生存期长且呈年轻化趋势等特征,其性生活质量也因此成为该领域的关注重点㊂对于青年病人来讲,乳房部分或全部丧失㊁过早绝经㊁性生活和生育能力变化等不良反应会明显降低其性生活质量,而性生活又是最隐晦和羞于启齿的事情,长此以往对病人的生理㊁心理㊁夫妻关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5]㊂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升青年病人性生活质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㊂目前国外干预研究多以缓解生理症状㊁心理干预为主㊂但国内对其研究较少,主要以家庭干预联合性健康教育为主㊂本研究旨在对国内外青年乳腺癌病人性生活质量情况㊁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青年乳腺癌生存者性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提供借鉴㊂1 青年乳腺癌病人性生活质量现状性生活质量下降是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以性欲下降㊁性唤起障碍㊁性高潮障碍和性交疼痛[6]等为主要表基金项目 2017年度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70840㊂作者简介 郭欣然,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071000,河北大学护理学院;王鑫鑫㊁张琬㊁郭玉芳(通讯作者)单位:071000,河北大学护理学院㊂引用信息 郭欣然,王鑫鑫,张琬,等.青年乳腺癌生存者性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0,18(29):3920-3923.现㊂病人通常同时存在多个性问题,严重者甚至停止性生活㊂B l o u e t 等[7]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和女性性功能简表对43例35岁以下年轻病人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病人得分均低于平均水平,改变领域最多的是性活动和性高潮的频率㊂L j u n gm a n 等[8]通过国家乳腺癌登记处选取181例诊断后2年㊁40岁以下的年轻乳腺癌病人,发现有68%(123例)的病人对性生活不满意,性欲下降占比最大,其次是性交不适㊂K e d d e 等[9]通过网络问卷发放的形式对345例患病6年内㊁年龄小于45岁的病人调查,接受治疗中有64%(213例)的病人出现一个或多个性问题,以性高潮障碍和性交疼痛为主,完成治疗后仍有45%(150例)的病人饱受性痛苦㊂性生活质量下降不仅在治疗期发生,治疗后依旧长期困扰着青年病人㊂L e e 等[10]通过对诊断前性行为活跃的369例年轻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队列研究发现,31.6%(85例)的病人性生活质量未有改善㊂谢志芬等[11]以98例育龄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发现88.78%(87例)的病人性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下降,以性欲下降改变最大㊂可见,青年乳腺癌生存者性生活质量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且随着时间推移未有明显改善㊂乳腺癌导致病人在性生活㊁亲密关系和性自我认同等方面的改变已严重影响到青年乳腺癌病人在带癌生存期的性生活质量㊂对此需开展以生理㊁心理㊁延续性护理为基础的干预措施㊂2 青年乳腺癌病人性生活质量的干预策略2.1 生理干预 乳房作为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征,能够促进性爱双方达到性高潮㊂尽可能地保留乳房可以给病人带来更多的自信和快乐,有效提高其性生活质量[12]㊂国内外已有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明[13-14],保乳手术相比于乳房改良根治术不仅保留了乳房,且损伤范㊃0293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O c t o b e r 2020V o l .18N o .29围小㊁利于术后恢复,还可维持女性形体美,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使乳腺癌病人在获得相同生存期和复发率的同时,给病人带来更高的性生活质量㊂然而对于保乳手术的禁忌者来说,乳房重建得以让病人在自身躯体方面得到弥补㊂E S O-E S MO第三届年轻乳腺癌女性国际共识指南中提出[15],乳房切除术后立即进行乳房重建术的生存率与未经重建的乳房切除术相同,建议青年病人接受乳房重建术㊂根据填充物的不同可分为假体植入㊁自体组织重建㊁脂肪移植3类[14],其中假体植入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用硅胶或水胶体填充,具有安全㊁快速㊁恢复期短等优势㊂对于无条件实施乳房重建的病人来说,鼓励其日常佩戴义乳,将躯体缺损导致的性心理障碍降到最低㊂2.2心理干预乳腺癌病人的性生活质量下降多是由于认知异常引起,即心理因素占很大部分,即使是乳房缺损㊁激素水平等实质性的损伤,心理干预仍可以使病人性生活质量甚至是生理问题得到改善㊂国内外在心理干预方面主要以认知干预和行为训练为主㊂具体干预方法有以下几种㊂2.2.1认知干预因缺乏性知识㊁对性知识的错误认知往往会使病人产生抑郁㊁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性欲下降㊁性敏感度降低[16]㊂认知干预指为病人及时提供准确的性知识㊁纠正错误的态度和思想,助其摆脱消极观念㊁接受积极思想,从而消除不适应的行为和负性情绪㊂通常以夫妻干预或个体心理治疗等形式开展性教育㊁认知重建㊁情绪调节[17-19]㊂国外一项以认知重建为主要干预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通过定期接受性教育㊁正确的认知重建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性生活质量[16]㊂我国王兵等[18]对100例中青年女性病人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接受性知识讲解㊁纠正错误认知㊁增加抗癌信心等认知治疗的病人负性情绪明显降低,且病人对性生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㊂提倡将认知疗法融入日常的护理中,有利于护士指导病人正确认识性㊁享受健康的性生活㊂尤其对持有性生活会导致癌症传播㊁复发和转移等错误观念的病人,护士及时引导病人进行合理的性生活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20-21]㊂国内外学者现已将认知干预模式广泛应用于抑郁症[22]㊁慢性疼痛[23]㊁癌症[24]等疾病的健康服务相关领域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㊂但是针对青年乳腺癌生存者性生活质量干预方面的应用尚少,且缺乏科学的评估和经实证的循证干预㊂多数认知干预在设计上有许多不足,例如样本量较少㊁护士在心理干预方面水平不同,虽然都是基于主流干预措施,但具体的实施方法不尽相同㊁部分研究脱落率较高等㊂以上问题仍有待护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㊂2.2.2性生活指导指导乳腺癌病人及配偶享受性生活,也是提高性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㊂性生活指导以性知识讲解㊁性活动指导(拥抱㊁抚摸㊁亲昵)㊁辅助用具使用等方式开展,利用卡片㊁视频㊁宣传手册讲解性知识,让病人正确认识性生活,并指导病人配偶全程参与㊂韩英等[25]利用手册㊁联谊会㊁观看录像带㊁阅读文学作品等措施对病人进行性健康教育,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病人的性生活频率和性生活满意度均有所提高㊂张绍凤等[19]利用集体授课联合个体干预的方法指导青年病人及伴侣在性活动时相互抚摸㊁赞美交流,延长前戏时间,对病人的性生活环境加以调整,利用昏暗带有颜色的灯光营造气氛,一般粉红色灯光能激起双方性欲,干预后病人在婚姻满意度㊁夫妻交流㊁性生活等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并能更好地适应患病后的性生活㊂青年乳腺癌病人的综合治疗尤其是内分泌治疗常会引起阴道不适㊁性交疼痛㊂帮助病人减轻性交痛㊁提高性生活质量对于长期生存者来说至关重要㊂适当使用阴道扩张器㊁阴道保湿霜能减轻阴道不适带来的性生活改变[26-27]㊂研究指出,性生活问题越早干预就越有解决的可能[28],而绝大多数病人缺乏与性生活有关的准确知识,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处于性生活质量下降阶段,此时护士需重视其性生活,培养性教育专科护士㊂早发现㊁早治疗,认真倾听病人主诉㊁了解病人性健康需求,加强与病人和配偶之间的沟通,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㊂2.2.3放松训练㊁运动疗法情绪是病人心理健康的预测因子[29],病人因不满意的性生活导致情绪健康水平较低时,医务人员指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㊁有氧运动可减轻性心理压力,使病人身心得到有效放松[29]㊂干预方法包括情绪放松㊁盆底肌放松㊁瑜伽运动等㊂J u n 等[30]指导青年乳腺癌病人进行6周㊁每天2h的情绪放松管理和腹式呼吸放松,可有效消除病人在性生活时的紧张心理,减少对性生活的顾虑,有助于提高性满意度㊂G o l d f i n g e r等[31-32]提出盆底肌放松训练在改善阴道收缩方面有不错的效果,通过强化阴道组织的柔韧性和力量㊁增加会阴收缩力和盆底肌肉的血液流量达到缓解阴道不适的作用㊂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健身术[33],是一种既发展力量㊁灵活性又专注于放松的有氧运动㊂研究发现,瑜伽在减轻乳腺癌病人压力㊁缓解焦虑与抑郁方面颇有成效[34]㊂王国妃等[33]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外科病区基于瑜伽开展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瑜伽可以增强病人机体功能㊁释放压力㊁缓解紧张情绪,病人感情状况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益㊃1293㊃全科护理2020年10月第18卷第29期于提高生活质量㊂瑜伽以易获取㊁低风险特征在乳腺癌生存者中广泛应用,但我国对乳腺癌病人实行瑜伽运动缓解性生活报道尚少,尤其针对青年病人㊂建议在下一步研究中继续探讨瑜伽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㊂2.3建立支持体系社会支持是一种可利用的外部资源,以高效易行㊁影响广泛的特点逐步成为癌症病人心理治疗的手段㊂D a n h a u e r等[35]的研究证实社会团体支持对提高女性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帮助㊂陈玲等[36]对203例青年乳腺癌病人按自愿参加情况分为团体支持组106例,常规健康教育组97例,团体支持分4次,每次1个主题,旨在促进病人调整自我,正确处理婚姻关系,活动均有心理治疗师参加,相比于对照组,团体支持组在改善婚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㊂积极参加社会团体活动,病友间的相互理解㊁关心成为癌症病人强大的心理支撑,随之婚姻满意度也相应提高㊂个体的支持系统包括4个方面:自我㊁家庭和朋友㊁工作或学习㊁宗教信仰[37]㊂对于患有乳腺癌的年轻女性来说,良好的支持系统可以为病人提供情感支持㊁提高癌症适应性㊁增强自我效能[38],尤其是配偶的理解与支持㊂C a m p b e l l-E n n s等[38]的研究提出配偶的应对行为和婚姻支持与病人的心理情况明显相关㊂在治疗期间,病人对爱的渴望较强烈,配偶此时在疾病治疗㊁生活和心理上给予病人更多的爱护可以让其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生活㊂高冰红[39]对育龄期乳腺癌病人进行6个月有计划的家庭干预,与对照组相比,病人能够正性应对性生活,婚姻满意度较高㊂王霞等[40]报道结果与之相似㊂支持体系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积极的效果,相比于单独对病人进行干预具有明显的优势㊂2.4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使病人及时在不同场所受到协作性与延续性的照护[41]㊂将延续性护理运用到青年乳腺癌病人性生活干预中,可以保障病人在入院期间及出院后性生活教育的序贯性㊂国外以网络在线干预居多,其中C o u p l e-l i n k s 最具代表性[42-43],通过网站发布性健康知识㊁图片,并对病人发布的问题进行回答,病人可以及时知晓自身问题并进行相应应对措施㊂互联网教育模式既避免了病人和医务人员对性知识的回避,也提高了病人处理性问题的积极性㊂高冰红[39]应用医院微信平台建立沟通渠道,在病人出院后1个月㊁3个月㊁6个月主动与其沟通㊁组织交流会,干预组在性生活方面较入院时有积极的影响,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以往的健康教育模式受培训场地㊁病人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很难及时传递性健康知识㊂现在,随着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将网络平台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病人和家属可以不受时间㊁空间的限制接受性教育,减少其困惑与担忧㊂3展望综上所述,青年乳腺癌病人的性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改善其性生活质量不容忽视㊂目前我国在青年乳腺癌病人性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取得些许进展,但是针对青年病人的研究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㊂干预措施缺少循证依据,有效的干预措施也未被规范化㊁系统化并予以推广㊂护士应根据青年乳腺癌病人自身特点开展生理㊁心理的综合干预,提高其性认知度,同时加强护士对性生活的认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专科护士㊂在今后的研究中,护理人员可以构建一个以医院㊁社区㊁病人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模式,更加全面㊁系统地解决其性生活问题㊂参考文献:[1] B R A YF,F E R L A YJ,S O E R J OMA T A R AMI,e t a l.G l o b a l c a n c e rs t a t i s t i c s2018:G L O B O C A Ne s t i m a t e so f i n c i d e n c ea n d m o r t a l i t y w o r l d w i d e f o r36c a n c e r s i n185c o u n t r i e s[J].C a:aC a n c e r J o u r n a lf o rC l i n i c i a n s,2018,68(6):394-424.[2]景丽伟,刘辉,刘叶,等.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性功能障碍的现状与评估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4):458-462.[3] L O P E SJV,B E R G E R O T C D,B A R B O S A L R,e ta l.I m p a c to fb r e a s tc a n c e r a n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o fw o me ns u r v i v o r s[J].R e v i s t aB r a s i l e i r ad eE n f e r m a g e m,2018,71(6):2916-2921.[4]冯东霞,陆俊婷,林书球,等.乳腺癌生存者性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8,27(9):147-152.[5] C O R N E L LLF,MU S S A L L E M D M,G I B S O N TC,e t a l.T r e n d si n s e x u a l f u n c t i o na f t e r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s u r g e r y[J].A n n a l s o f S u r g i-c a lO n c o l o g y,2017,24(9):2526-2538.[6]刘欣彤,周颖清.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46-948.[7] B L O U E T A,Z I N G E R M,C A P I T A I N O,e ta l.S e x u a l q u a l i t y o fl i f e e v a l u a t i o n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a m o n g w o m e n w i t hb r e a s tc a n c e r u n d e r35y e a r so l d[J].S u p p o r t i v eC a r e i nC a n c e r,2019,27(3): 879-885.[8] L J U N GMA NL,A H L G R E NJ,P E T E R S S O NL,e t a l.S e x u a l d y s-f u n c t i o na n dr e p r o d u c t i v ec o n c e r n s i n y o u ng w o m e n w i t hb r e a s tc a n c e r:t y p e,p r e v a l e n c e,a nd p re d i c t o r sof p r o b l e m s[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18,27(12):2770-2777.[9] K E D D EH,W I E LVD,S C HU L T Z W W,e t a l.S e x u a l d y s f u n c t i o ni n y o u n g w o m e nw i t h b r e a s t c a n c e r[J].S u p p o r t i v e C a r e i nC a n c e r,2013,21(1):271-280.[10] L E E M,K I M Y H,J E O N MJ,e t a l.R i s k f a c t o r s f o r n e g a t i v e i m-p a c t so ns e x u a la c t i v i t y a n df u n c t i o ni n y o u n g e rb r e a s tc a n c e rs u r v i v o r s[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15,24(9):1097-1103. [11]谢志芬,魏清风,郑晓玲,等.育龄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创伤后成长与性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8):15-18.[12]鲁长存,陈俊国,王阁,等.不同术式联合调强放疗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和性生活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26(4):㊃2293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O c t o b e r2020V o l.18N o.29267-270.[13] L O V E L A C ED,M C D A N I E LLR,G O L D E N D,e t a l.L o n g-t e r me f f e c t s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s u r g e r y,t r e a t m e n t,a n d s u r v i v o r c a r e[J].J o u r n a l o fM i d w i f e r y&W o m e n'sH e a l t h,2019,64(6):713-724.[1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乳腺肿瘤整形与乳房重建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8,28(6):439-480.[15] P A L U C H-S H I MO N S,P A G A N IO,P A R T R I D G E A H,e ta l.E S O-E S MO3r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s e n s u s g u i d e l i n e sf o rb r e a s tc a n c e r i n y o u n g w o m e n(B C Y3)[J].B r e a s t,2017,35:203-217.[16] F A T E H IS,MA A S O UM IR,A T A S H S O K H A N G,e ta l.T h ee f f e c t so f p s y c h o s e x u a l c o u n s e l i n g o ns e x u a l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a n df u n c t i o n i nI r a n i a nb r e a s tc a n c e rs u r v i v o r s:ar a n d o m i z e dc o n-t r o l l e d t r i a l[J].B r e a s tC a n c e rR e s e a r c h&T r e a t m e n t,2019,175(1):171-179.[17] H UMM E LSB,V A N L A N K V E L DJ J,O L D E N B U R G HS,e t a l.I n t e r n e t-b a s e dc o g n i t i v e b e h a v i o r a lt h e r a p y r e a l i z e sl o n g-t e r mi m p r o v e m e n t i n t h e s e x u a l f u n c t i o n i n g a n db o d y i m a g e o f b r e a s tc a n c e r s u r v i v o r s[J].J o u r n a l o f S e x&M a r i t a lT h e r a p y,2018,44(5):485-496.[18]王兵,王燕群,张淑芳,等.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中青年女性患者负性情绪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04-105.[19]张绍凤,喻爱萍,陈晓娟.以夫妻为中心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中青年患者婚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17,16(3):23-26.[20]郑金美.乳腺癌患者适当性爱益处多[J].家庭医学,2019(6):46.[21]刘少华,强万敏,陈育红.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性行为认知及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8):43-46. [22]吴艳,许冬梅,李菲菲,等.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4): 394-396.[23] K N O E R LR,S M I T H E M,W E I S B E R GJ,e t a l.C h r o n i c p a i n a n dc o g n i t i v eb e h a v i o r a l t h e r a p y:a ni n t e g r a t i v er e v i e w[J].W e s t e r nJ o u r n a l o f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2016,38(5):596-628. [24]高健慧,商丽艳,徐燕.认知行为疗法在癌症病人身心症状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1A):1-4.[25]韩英,苏伟.配偶同步实施性健康教育对年轻乳腺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1):80-82.[26]H I C K E Y M,MA R I N O JL,B R A A T S,e ta l.A r a n d o m i z e d,d o u b l e-b l i n d,c r o s s o ve rt r i a lc o m p a r i n g as i l i c o n e-v e r s u s w a t e r-b a s e d l u b r ic a n tf o rs e x u a ld i s c o m f o r ta f te rb r e a s tc a n c e r[J].B r e a s tC a n c e rR e s e a r c h&T r e a t m e n t,2016,158(1):79-90.[27] J U R A S K O V AI,J A R V I SS,MO K K,e ta l.T h ea c c e p t a b i l i t y,f e a s i b i l i t y,a n de f f i c a c y(p h a s eⅠ/Ⅱs t u d y)o f t h eO V E R c o m e(O l i v e o i l,V a g i n a l E x e r c i s e,a n dM o i s t u r i z e R)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o i m-p r o v ed y s p a r e u n i aa n da l l e v i a t e s e x u a l p r o b l e m s i nw o m e nw i t hb r e a s tc a n c e r[J].T h e J o u r n a l o f S e x u a lM ed i c i n e,2013,10(10):2549-2558.[28] B L O O MJR,S T E W A R T SL,D O N O F R I O C N,e t a l.A d d r e s s i n gt h e n e e d s o f y o u n g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s u r v i v o r s a t t h e5y e a rm i l e s t o n e:c a na s h o r t-t e r m,l o w i n t e n s i t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p r o d u c e c h a n g e?[J].J o u r n a lo f C a n c e r S u r v i v o r s h i p,2008,2(3):190-204.[29] A N T O N IM H,L E HMA NJM,K I L B O U R N K,e t a l.C o g n i t i v e-b e h a v i o r a l s t r e s sm a n a g e m e n t i n t e r v e n t i o nd ec r e a s e s t h e p r e v a-l e n c eo fd e p r e s s i o na n de n h a n c e sb e n e f i t f i n d i n g a m o n g w o m e nu n d e r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e a r l y-s t a g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J].H e a l t hP s y c h o l-o g y,2001,20(1):20-32.[30]J U NEY,K I M S,C H A N GSB,e t a l.T h ee f f e c t o f a s e x u a l l i f er e f r a m i n gp r o g r a m o n m a r i t a l i n t i m a c y,b o d y i m a g e,a n ds e x u a lf u n c t i o na m o ng b r e a s tc a n c e rs u r v i v o r s[J].C a n c e r N u r s i n g,2011,34(2):142-149.[31]G O L D F I N G E R C,P U K A L L C F,G E N T I L C O R E S A U L N I E RE,e t a l.A p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o f p e l v i c f l o o r p h y s i c a l t h e r a p y:p a i na n d p s y c h o s e x u a l o u t c o m e s i n p r o v o k e dv e s t ib u l o d y n i a[J].T h eJ o u r n a l o f S e x u a lM e d i c i n e,2009,6(7):1955-1968. [32] B O K,T A L S E T H T,V I N S N E S A G,e ta l.R a n d o m i z e dc o n-t r o l l e d t r i a l o n t h e e f f e c t o f p e l v i c f l o o rm u s c l e t r a i n i n g o n q u a l i t y o fl i f e a n d s e x u a l p r o b l e m s i n g e n u i n e s t r e s s i n c o n t i n e n tw o m e n[J].A c t aO b s t e t r i c i a e tG y n e c o l o g i c aS c a n d i n a v i c a,2000,79(7):598-603.[33]王国妃,王曙红,姜萍岚,等.瑜伽运动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37-941. [34] G A L L I F O R D M,R O B I N S O NS,B R I D G EP,e t a l.S a l u t e t o t h es u n:an e wd a w n i n y o g a t h e r a p y f o r b r e a s t c a n c e r[J].J o u r n a l o fM e d i c a lR a d i a t i o nS c i e n c e s,2017,64(3):232-238.[35] D A N H A U E RSC,R U T H E R F O R DCA,HU R TG,e t a l.P r o v i-d i n gp s y c h o s o c i a l g r o u p s u p p o r t f o r y o u n g w o me n w i t hb r e a s tc a n c e r:f i nd i n g s f r o m a we l l n e s s-b a s e dc o mm u n i t y 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J].J o u r n a l o f P s y c h o s o c i a lO n c o l o g y,2007,25(1):103-120.[36]陈玲,申文荣,李涌涛,等.团体活动与常规健康教育对青年乳腺癌病人婚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1A):3516-3518.[37]张曼华.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的现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487-489.[38] C AM P B E L L-E N N SH,WO O D G A T E R.T h e p s y c h o s o c i a l e x p e-r i e n c e s o fw o m e n w i t hb r e a s tc a n c e ra c r o s s t h e l i f e s p a n:as y s-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p r o t o c o l[J].J B ID a t a b a s eS y s t e m R e v I m p l e m e n tR e p,2015,13(1):112-121.[39]高冰红.认知干预联合家庭支持改善育龄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10):69-71. [40]王霞,张超,徐莉杰,等.以夫妻为中心的延续护理对改善乳腺癌病人身体意象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7,31(29):3688-3691.[41]杨云.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17-20.[42] F E R G U SK,M C L E O D D,C A R T E R W,e t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p i l o t t e s t i n g o f a no n l i n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t os u p p o r t y o u n g c o u p l e s'c o p i n g a n dad j u s t me n t t ob r e a s t c a n c e r[J].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 o fC a n c e rC a r e,2014,23(4):481-492.[43] F E R G U S K,A HMA D S,M C L E O D D L,e ta l.C o u p l e l i n k s-a no n l i n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y o u n g w o m e nw i t h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a n d t h e i rm a l e p a r t n e r s:s t u d yp r o t o c o l f o ra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J].T r i a l s,2015,16:33.(收稿日期:2020-07-06;修回日期:2020-10-01)(本文编辑李进鹏)㊃3293㊃全科护理2020年10月第18卷第29期。

乳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

目前治疗强调以包括手术、放化疗、内分泌、中医药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中医在乳腺癌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综合治疗的任何一个环节,近年来在乳腺癌的治则治法、辨证分型治疗、专方专药治疗及外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之处。

本文在此就这些方面综述如下。

【关键词】乳腺癌综述中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目前治疗强调以包括手术、放化疗、内分泌、中医药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综合治疗的任何一个环节,且近年来在乳腺癌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分型治疗、专方验方治疗及外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

1 病因病机总体来说,乳腺癌的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脾、肾为主,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浊、热毒为多。

唐汉钧[1]认为本病正虚邪实,正虚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的降低等内环境失调;邪实包括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互相交结,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金静愉[2]认为病因有情志、饮食、体质、外因等因素,病机以痰瘀阻络、化热成毒为主。

王桂绵[3]认为乳腺癌多由于忧思郁怒、邪毒内蕴而生。

气滞、毒邪是发病之因,进而正气受损。

瘀血阻滞,为病之渐,痰浊内停为病之成。

郁在气分、毒在血分,郁毒互结,而成乳岩。

宁全福等[4]认为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热毒瘀结。

总体来说乳腺癌的发生及其机理离不开一个“郁”字,在病因上为情志抑郁,忧思恼怒;在病变机理上则为肝气郁结,气火内盛。

王银山等[5]认为乳腺癌其发病是由正虚所致;忧思郁怒,情感内伤是其成因;其形成是由于毒邪蕴热煎熬气血津液而致血凝痰结所致。

2 治则治法目前治疗乳岩的大法概括起来有疏肝清热、清肝解郁、养血调肝、益气养荣、清气化痰、大补气血、健脾和胃、滋阴补肾、活血养血、清热解毒。

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及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及研究进展
21年 2 第 4 02 月 卷 第2 期
Fe r a y 2 2 b u r 01 Vd. No2 4 .
中国中医药咨讯
Ju n lo i aT a i o a ie eMe iieI fr t n o r a fChn rdt n l i Chn s dcn nomai o ・1 5 ・ 0
的应用于淋 巴结 阳性 的患者 。研究显示 ,无论 E R状 态如
B C 一 、5 R A 2P 3等。 除此以外 , 乳腺癌的发生还与生殖因素有
着密切关系。
传统医学是应用 N I诺 丁汉预后指数 ) P( 来评估乳腺癌
的病理学预 后 , 它包括肿瘤 的大小 、 巴结分期 以及组织学 淋
沈阳 ,美 国华盛顿大学) ;
乳腺 癌 的 内科 治疗
1 化 学 治 疗 :t a e 识 认 为 E P S H n共 G R、R低 水 平 表 达 、 He一 r2阳性 、 高增 殖患者 、 组织学分级 3级 、 巴结 4枚 以 淋 上 阳性 、c 以上肿块 、 5m 广泛脉管侵犯及多基 因分析高得分 患者是化疗 的相对适应症。N C C N指南和 E MO指南推荐 S 方案 中药物选择集 中在蒽环类 、 紫杉类 、T C X和 5 F 。 一 u 蒽环 类药物是乳腺 癌术后辅助治疗最常用 的药物 ,紫杉类更多
短, 预后 较 差 。
பைடு நூலகம்
成, 抑制信号传 导系统 的激 活 , 而抑 制肿瘤细胞 的增殖 ; 从
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夺 牵 辛 夺 弓 夺 夺 夺 孛 夺 孛 寺 { 夺 专 夺 寺 夺 寺 夺 { ・ ・ ・ ・ ・ ・ ・ ・ ・ ・ ・ ・ 寺 ・ ・ 夺 ・ ・ ・ ・ ・ ・ 夺 孛 寺 寺 ÷ 夺 夺 夺 寺 夺 幸 { ・ 寺 { - 夺 寺 夺 夺 夺

乳腺癌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引言:乳腺癌作为妇女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对女性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虽然在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难题。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的治疗方法。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肿瘤免疫杀伤作用;另一种是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机制,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二、乳腺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最常见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之一。

PD-1和PD-L1是肿瘤和免疫细胞之间的重要信号通路,肿瘤细胞通过PD-L1与PD-1结合,抑制免疫细胞的攻击能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阻断这一信号通路,激活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在乳腺癌中,乳腺癌患者中PD-L1表达增加与预后恶化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 肿瘤疫苗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细胞或其产物作为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乳腺癌肿瘤疫苗主要是通过提取患者自身肿瘤组织,制备个体化肿瘤疫苗,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研究表明,乳腺癌肿瘤疫苗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应答和存活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3. 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技术,通过修饰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携带肿瘤细胞识别的特异性受体,从而实现患者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乳腺癌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热点。

三、乳腺癌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挑战虽然肿瘤免疫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乳腺癌肿瘤异质性导致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不稳定性。

其次,免疫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得到更好的控制和管理。

此外,肿瘤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简介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化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之前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的系统性化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降低病理分期、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新辅助化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药物的作用,使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受到抑制,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和减少复发风险。

随着乳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辅助化疗的药物选择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优化。

常用的新辅助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紫杉醇类、多柔比星类、环磷酰胺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如阻断DNA合成、干扰微管功能、诱导细胞凋亡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针对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在接受化疗药物作用后,出现对药物的抵抗现象,导致化疗疗效降低甚至失效。

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异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变异等。

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机制和靶点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寻找新的耐药靶点,如开发针对耐药性肿瘤的新药物;二是研究耐药性肿瘤的基因表达谱,以便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三是探索联合用药策略,以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和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四是研究免疫治疗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1.1 定义和作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主要关注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针对新辅助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研究。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之前,使用药物对肿瘤进行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率以及评估患者预后等目的。

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药性,即化疗药物无法有效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研究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研究报告

乳腺癌研究报告

乳腺癌研究报告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乳腺癌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本报告将对乳腺癌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二、乳腺癌的概述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

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乳腺癌的症状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

常见的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如橘皮样改变、酒窝征)、乳头溢液、乳头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乳头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血性溢液应高度警惕。

四、乳腺癌的诊断方法1、乳腺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无辐射、操作简便,对囊性病变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可作为年轻女性、妊娠哺乳期女性的首选检查方法。

2、乳腺 X 线检查对微小钙化灶的识别能力较高,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3、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用于评估乳腺癌的范围和转移情况。

4、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物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五、乳腺癌的治疗手段1、手术治疗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等。

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2、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适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以及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3、放疗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4、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抑制雌激素或孕激素的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

乳腺癌病人尊严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乳腺癌病人尊严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乳腺癌病人尊严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杨海银,关琼瑶,董 勇,颜 芳,王成娟,杨诗瑶摘要 对尊严概念㊁常用评估工具㊁受损现状㊁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上医务人员维护和提高乳腺癌病人的尊严水平提供参考㊂关键词 乳腺癌;乳腺肿瘤;尊严;影响因素;尊严干预;综述K e yw o r d s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b r e a s t t u m o r ;d i g n i t y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d i g n i t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r e v i e w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6.02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新发癌症总数的1/4,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亡率的1/6,2020年国际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及全球女性居首位,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㊂乳腺癌的高发病率㊁诊断及治疗预后都会对女性的生理㊁心理㊁社会方面的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1-2]㊂目前乳腺癌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医疗和社会的进步,乳腺癌幸存者逐渐增多且生存年限也在延长,但手术治疗将造成病人乳房缺失㊁乳房塌陷㊁胸部瘢痕等,严重影响了病人身心体验㊂研究显示,乳腺癌病人易出现焦虑㊁抑郁㊁自卑㊁严重的病耻感及自我认同感降低,导致尊严受损[3-5]㊂当病人尊严受损时,其身心健康㊁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㊂因此,本研究将对乳腺癌病人尊严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临床上医务人员有效维护及增强乳腺癌病人的尊严感,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㊂1 尊严的概念尊严是指值得尊重和尊敬 ,包括自我尊重以及感知来自他人和外界的尊重㊂心理学方面认为尊严是指一个人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价值而产生的自豪感和自尊心,表明有尊严的人可以被自己㊁他人㊁社会认可和尊重[6]㊂尊严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㊁语言㊁文化㊁历史时段和使用范围中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心理学方面理解的尊严概念是运用最为广泛的㊂2 尊严常用评估工具2.1 病人尊严感量表(P a t i e n t D i g n i t y I n v e n t o r y,P D I)作者简介 杨海银,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琼瑶(通讯作者)㊁董勇㊁颜芳㊁王成娟㊁杨诗瑶单位: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㊂引用信息 杨海银,关琼瑶,董勇,等.乳腺癌病人尊严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4,22(6):1085-1089.该量表由C h o c h i n o v 等[7]于2008年编制,经过葛国靖等[8]文化调适后,可作为本土癌症病人尊严研究的评估工具,中文版的P D I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924㊂量表包括5个维度,共25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 i k e r t 5级评分法,总分25~125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尊严水平越低㊂此量表已在多个国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并且是目前国内外用于评估病人尊严感最广泛的评估工具㊂2.2 尊严感知评估量表(t h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s t r u m e n tf o r D ig n i t y AM-s t e r d a m ,M I D AM ) 该量表由V l u g 等[9]于2011年编制,包括4个维度,共26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 i k e r t 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病人尊严水平越低㊂该量表主要用来评估病人尊严感知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尊严感知的影响程度,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816,目前在我国尚未见其汉化量表且相关报道也少见㊂2.3 七分尊严感评分表(7-p o i n t s e n s e o f d i g n i t yi t e m ) H a c k 等[10]编制的七分尊严感评分表可用于评估晚期癌症病人对自我尊严感的主观感受㊂评分表采用数字评分,尊严感 没有丧失 计0分, 完全丧失 计6分㊂分值越高表明病人的尊严感越差㊂此评分表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899,在国外应用较多,但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㊂2.4 尊严卡片分类工具(D i g n i t y Ca r d -S o r t T o o l ,D C T )D C T 由P e r i ya k o i l 等[11]于2009年编制,共6个条目,使用D C T 时先将6个条目分别写在6张卡片上;其次准备2张卡片,分别写 最重要的因素 和 最不重要的因素 ;这2张卡片分别放在最前面和最后面,最后将写有6个条目的卡片顺序打乱㊂通过研究者对病人提问并指导病人按照重要性对6张卡片进行排序,从而识别病人尊严的影响因素[12]㊂此工具使用方便㊁耗时短,医务人员可用其评估病人的尊严,但目㊃5801㊃全科护理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前在我国尚未见相关研究的报道㊂2.5尊严维护卡片分类工具(P r e s e r v a t i o n o f D i g n i t yC a r d-S o r t T o o l,p-D C T)p-D C T由P e r i y a k o i l等[13]基于尊严维护模型编制,共10个条目,其使用方法与D C T相同,最终将10个条目的内容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㊂此工具操作简单且耗时短,但p-D C T开发时存在人群特殊性,今后使用时应考虑人群的适用性[14]㊂2.6 住院病人尊严量表(I n p a t i e n t D i g n i t y S c a l e,I P D S)该量表由O t a等[15]编制,包括期望值量表和满意度量表,可用于评估广大住院病人对尊严的期望值和满意度㊂该量表包括8个维度,共21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法,各量表得分越高表明病人对尊严的期望值和满意度越好㊂期望值量表和满意度量表各维度的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72~0.90,量表已在日本㊁新加坡和英国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在我国尚未见到该量表的汉化和信效度检验的相关研究㊂2.7姑息病人尊严量表(P a l l i a t i v e P a t i e n t s'D i g n i t y S c a l e,P P D S)该量表由R u d i l l a等[16]以尊严模型为框架,结合病人㊁家属以及专业的医务人员对尊严看法的结果进行构建,主要用于评估终末期病人的尊严水平㊂量表包括维护尊严和威胁尊严2个维度,共8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 i k e r t10级评分法, 没有 计0分, 很多 计9分㊂该量表已在小样本的姑息病人人群中进行了信效度检验,但重测信效度较差,因此需在大样本人群中做进一步的信效度检验㊂目前国内尚未见该量表的汉化版本㊂2.8晚期癌症病人尊严量表/临终尊严量表临终尊严量表由孙轶文[17]基于我国文化背景,以尊严四因素模型为基础进行编制,主要用于评估晚期癌症病人的尊严水平㊂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16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 i k e r t6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晚期癌症病人的尊严水平越高㊂该量表的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815,目前该量表还处于发展阶段,还需在大样本㊁多中心情况下进行信效度检验㊂3乳腺癌病人尊严受损现状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癌症已不等同于绝症,癌症病人的生存时间虽有所延长,但需忍受治疗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一些痛苦,如胸部缺陷㊁疼痛㊁脱发㊁疲乏等,这样将会导致病人出现社交障碍㊁生活质量下降㊁尊严感降低㊂曹艳梅等[18]研究显示,我国晚期癌症病人尊严感受损较为严重,发生率高达62.7%,远高于国外C h o c h i n o v等[19]的报道㊂大量研究显示,乳腺癌术后病人由于身体形象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普遍存在中等偏上程度的病耻感,而病耻感的存在容易导致病人尊严感受损[20-23]㊂国内外研究显示,乳腺癌化疗病人尊严受损处于轻度水平,且与社会人口学因素㊁疾病因素㊁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24-25]㊂4影响乳腺癌病人尊严的因素4.1个体因素4.1.1性别研究表明,性别是影响癌症病人尊严感的因素之一,且女性的尊严感较男性更敏感[26-27]㊂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乳房作为女性第二性征,乳腺癌治疗对女性形体的改变较男性明显,且女性爱美的心理将导致病耻感的产生,故尊严受损较明显㊂4.1.2年龄年龄是癌症病人尊严感的一个预测因素㊂中青年乳腺癌病人与老年乳腺癌病人相比,其尊严受损较严重,并且在中青年病人中,年龄相对较大的病人负性情绪相对较重㊂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中青年时期正处于事业和建立家庭的重要时段,更加重视身体形象;而老年病人与中青年病人相比,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平和的心态,在面对疾病时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及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为维护尊严提供了保障[22,28-30]㊂4.1.3心理痛苦心理痛苦是乳腺癌病人尊严感的影响因素之一,赵雯倩等[31]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化疗病人心理痛苦检出率高达97.1%,表明乳腺癌病人普遍存在心理痛苦现象,心理痛苦将会影响病人应对疾病的能力及尊严水平,且病人心理痛苦水平越高尊严水平越低[25]㊂4.1.4焦虑㊁抑郁焦虑㊁抑郁可以间接导致乳腺癌化疗病人的尊严受损㊂焦虑㊁抑郁是乳腺癌病人最常见的负性情绪,尚立华[32]研究显示乳腺癌病人的焦虑㊁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且焦虑㊁抑郁症状越严重的病人心理痛苦水平越高,病人的尊严感受损越严重[33]㊂4.1.5经济水平经济压力过大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病人的尊严感㊂癌症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需要花费高昂的费用,虽然医保可以报销部分费用,但由于报销比例有限,致使某些病人家庭不堪重负,极易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导致其尊严水平降低[25,34]㊂4.2社会因素4.2.1家庭支持㊃680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4V o l.22N o.6家庭支持是癌症病人坚持抗癌的重要精神力量来源㊂通过家人的支持㊁照护可以给予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维护尊严㊂家庭环境和家人的支持在病人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配偶的支持㊂研究显示,在婚姻质量高㊁夫妻关系融洽的家庭中,配偶在其康复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明显[34],且病人和其家庭的调适能力以及应对疾病的能力越强㊂张慧等[35]研究结果显示,基于配偶支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焦虑㊁抑郁情绪,增强病人面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减少病人因疾病导致的尊严丧失㊂4.2.2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可作为乳腺癌病人尊严感预测的关键因素,社会支持越好的病人越能感受到被别人重视㊁尊重[36]㊂社会支持可以影响病人应对疾病采取的方式,有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度越好的中晚期癌症病人,面对疾病的态度相对较为积极,且其尊严水平与社会支持度呈正相关,即病人的社会支持度越好,其尊严水平就越高[37]㊂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越好的乳腺癌化疗病人,其尊严受损程度相对较轻,若病人的社会支持不足时,其尊严感容易受损[25]㊂4.2.3角色功能乳腺癌病人的生理和社会功能随着疾病的进展也会发生变化,因疾病无法承担一些以往的重要角色,病人自我认同感将会降低,导致尊严水平降低㊂周丹丹等[38]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生病不能胜任以往的工作时,将会转移到其他家庭成员身上,加重他人的工作负担,同时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严重时可导致尊严受损㊂另外,因疾病原因导致无法独自完成甚至无法胜任以往负责的工作,致使与升职加薪失之交臂时,可能会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增大心理压力,导致尊严受损㊂4.2.4医护人员态度行为医护人员的行为态度㊁说话语气㊁沟通方式等也会影响到病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病人隐私是维护病人尊严的重要方式,减轻病人痛苦是维护病人尊严的重要措施[39]㊂当医护人员态度恶劣㊁动作粗鲁,侵犯到病人隐私时,会影响病人的尊严感㊂4.3疾病相关因素4.3.1手术方式乳腺癌病人尊严受损程度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㊂有研究显示,与接受保乳术治疗的病人相比,接受改良根治术的病人病耻感得分明显较高,且尊严受损相对较严重[25,29]㊂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乳腺癌病人改良根治术会切除部分/全部的乳腺组织,将会导致病人乳房缺失㊁不对称㊁塌陷㊁胸部瘢痕残留以及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与保乳术治疗的病人相比,其承受的心理困扰问题较多且心理压力较大,以及自我形象紊乱较为严重,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尊严感受损[30]㊂4.3.2疾病分期疾病的严重程度是病人尊严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㊂朱一凡等[25]的研究结果显示,95.9%的乳腺癌化疗病人疾病分期处于Ⅰ~Ⅲ期,与S h a h h o s e i n i等[24]研究中疾病分期为Ⅲ~Ⅳ期乳腺癌化疗病人相比,病情相对较轻,因此尊严受损相对较轻㊂由此可见,疾病分期越晚,意味着病人病情越严重且预后越差,中晚期癌症病人不仅要面对因疾病进展导致的身体各器官功能严重受损的问题,还需要承受精神㊁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当病人不能自理需要依赖他人时,生活质量将严重下降,进而导致其尊严受损[40]㊂5乳腺癌病人尊严干预研究现状5.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探讨病人尊严问题开始得比较早,最早关注的是临终病人的尊严问题,C h o c h i n o v等[41]创立的尊严模型和提出的尊严疗法,可以针对病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病人的尊严感㊂有研究表明,尊严疗法可以增强中晚期癌症病人的尊严感,提高其生命意义[42-43]㊂W e r u等[44]研究显示,尊严治疗可以改善晚期乳腺癌病人的尊严水平;R i c h a r d等[45]研究显示,美容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早期乳腺癌病人痛苦㊁焦虑,提高其生活质量㊁身体形象和自尊水平㊂A w i c k等[46]研究结果表示,通过身体运动可以提高乳腺癌病人的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高其自尊水平㊂L a n d r y等[47]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病人的自尊和生活质量㊂另有研究显示,普拉提㊁系统的瑜伽放松训练以及团体疗法可以改善乳腺癌病人的焦虑㊁抑郁状态,改善其低自尊状态[48-49]㊂综上所述,国外关于中晚期癌症病人尊严的研究相对较早,且尊严疗法的发展和应用相对成熟,在癌症病人中实施尊严疗法和尊严治疗可以提高癌症病人的尊严感;运动疗法㊁团体疗法㊁美容疗法可以改善乳腺癌病人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自尊水平㊂5.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癌症病人尊严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11年我国戴宏平[50]首次将尊严疗法应用于癌症病人,且证实了尊严疗法可以增强中晚期癌症病人的尊严感㊂有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病人护理实践中,尊严疗法可以㊃7801㊃全科护理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缓解乳腺癌病人的负性情绪,减轻病耻感,增强其面对疾病的信心㊁提高希望水平以及尊严感[51-52]㊂W a n g 等[53]基于尊严疗法创新提出家庭参与式的尊严疗法可以提高病人的希望水平㊂李英等[54]研究表明,家庭尊严干预可以减轻乳腺癌照顾者的负担,提升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以及提高照顾者能力㊂有大量研究显示,叙事疗法可以减轻病人的负性情绪,调节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病人自我价值感[55-57],但尚未有研究直接将叙事疗法应用于乳腺癌病人尊严方面的研究㊂国内关于病人的尊严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关注乳腺癌病人尊严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在尊严疗法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不同的干预方式,但关注的大多是乳腺癌病人的负性情绪㊁生活质量等,真正关注乳腺癌病人尊严状况和对其实施干预的研究少见㊂6小结尊严关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尊严水平越高,病人的预后康复㊁生存质量相对越好㊂在过去几年中,研究发现关于乳腺癌病人尊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横断面调查和干预方面,而关于纵向和混合性的研究少见㊂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及维护乳腺癌病人的尊严,本研究在此提出几点建议:1)建议在制订干预方案时,应该遵循一个恰当的理论框架;2)建议开展纵向研究,深入了解疾病不同阶段病人的尊严水平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定期随访观察干预效果;3)建议开展混合性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深入探讨影响乳腺癌病人尊严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升其尊严感,进而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㊂参考文献:[1] S U N G H,F E R L A Y J,S I E G E L R L,e t a l.G l o b a l 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2020:G L O B O C A N e s t i m a t e s o f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m o r t a l i t y w o r l d w i d e f o r 36c a n c e r s i n185c o u n t r i e s[J].C A,2021,71(3):209-249. [2] K O L A K A,K AM I N S K A M,S Y G I T K,e t a l.P r i m a r y a n ds e c o n d a r y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J].A n n a l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 e d i c i n e,2017,24(4):549-553.[3]曹宛雅,崔丹,闫六六.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J].哈尔滨医药,2021,41(5):21-23.[4]秦志伟,沈琛,戚维芬,等.乳腺癌患者自我认同感与自我形象及病耻感的关系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1,20(11):68-71. [5]李娜.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状态自尊水平㊁心理压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7):83-86.[6] G U O Q,J A C E L O N C S.A n i n t e g r a t i v e r e v i e w o f d i g n i t y i n e n d-o f-l i f e c a r e[J].P a l l i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2014,28(7):931-940. [7] C H O C H I N O V H M,H A S S A R D T,M C C L E M E N T S,e t a l.T h ep a t i e n t d i g n i t y i n v e n t o r y:a n o v e l w a y o f m e a s u r i n g d i g n i t y-r e l a t e dd i s t re s s i n p a l l i a t i v e c a r e[J].J o u r n a l of P a i n a n d S y m p t o mM a n a g e m e n t,2008,36(6):559-571.[8]葛国靖,曹艳梅,刘捷,等.中文版患者尊严量表初步修订及信㊁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8):1088-1091.[9] V L U G M G,D E V E T H C W,P A S MA N H R W,e t a l.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n i n s t r u m e n t t o m e a s u r e f a c t o r s t h a t i n f l u e n c es e l f-p e r c e i v e d d i g n i t y[J].J o u r n a l o f P a l l i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2011,14(5):578-586.[10] HA C K T F,C H O C H I N O V H M,H A S S A R D T,e t a l.D e f i n i n gd i g n i t y i n te r m i n a l l y i l l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af a c t o r-a n a l y t i c a p p r o a c h[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04,13(10):700-708.[11] P E R I Y A K O I L V S,K R A E M E R H C,N O D A A.C r e a t i o n a n dt h e e m p i r i c a l v a l i d a t i o n o f t h e d i g n i t y c a r d-s o r t t o o l t o a s s e s s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g e r o s i o n o f d i g n i t y a t l i f e's e n d[J].J o u r n a l o fP a l l i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2009,12(12):1125-1130.[12]颜芳,关琼瑶,杨雯,等.癌症病人尊严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3,21(3):363-365.[13] P E R I Y A K O I L V S,N O D A A M,K R A E M E R H C.A s s e s s m e n to f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o f d i g n i t y a t l i f e's e n d:c r e a t i o na n d t h e c r o s s-c u l t u r a l v a l i d a t i o n o f t h e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o f d i g n i t yc a r d-s o r t t o o l[J].J o u r n a l o f P a l l i a t i v e M ed i c i n e,2010,13(5):495-500.[14]黄瑶,周英,汪国成.患者尊严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0):4278-4282.[15] O T A K,MA E D A J,G A L L A G H E R A,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I n p a t i e n t D i g n i t y S c a l e t h r o u g h s t u d i e s i n J a p a n,S i n g a p o r e,a n dt h e U n i t e d K i n g d o m[J].A s i a n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2019,13(1): 76-85.[16] R U D I L L A D,O L I V E R A,G A L I A N A L,e t a l.A n e w m e a s u r eo f h o m e c a r e p a t i e n t s'd i g n i t y a t t h e e n d o f l i f e:t h e P a l l i a t i v e P a t i e n t s'D i g n i t y S c a l e(P P D S)[J].P a l l i a t i v e&S u p p o r t i v eC a r e,2016,14(2):99-108.[17]孙轶文.晚期癌症患者本土化尊严模型的建构和量表的编制及应用[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7.[18]曹艳梅,薛云珍,葛国靖,等.晚期癌症患者尊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7,24(7):30-34.[19] C HO C H I N O V H M,H A C K T,M C C L E M E N T S,e t a l.D i g n i t yi n t h e t e r m i n a l l y i l l:a d e v e l o p i n g e m p i r i c a l m o d e l[J].S o c i a lS c i e n c e&M e d i c i n e(1982),2002,54(3):433-443. [20]李玉芳,李月,张竞怡,等.乳腺癌患者术后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肿瘤药学,2017,7(5):636-640.[21]李玉芳,李月,张竞怡,等.乳腺癌病人术后病耻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7,15(7):775-777. [22]魏云,陈伶俐,陶凤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病耻感与应对方式㊁自尊的相关性[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4):78-80. [23]孙萌.年轻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调查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6):66-68.[24]S H A H H O S E I N I S,B O R H A N I F,A T A S H Z A D E H S H O O R I D E H F,e t a l.D if f e r e n t s o u r c e s o f d ig n i t y-r e l a t e d d i s t r e s s i n w o m e nr e c e i v i n g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f o r b r e a s t c a n c e r[J].A s i a n P a c i f i c J o u r n a l o fC a n c e r P r e v e n t i o n,2017,18(11):2953-2958.[25]朱一凡,陈芷谦,郭巧红,等.1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尊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0,27(12):33-38. [26]冯佳菏,薛云珍,曹艳梅,等.山西省两家肿瘤医院晚期癌症患者㊃880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4V o l.22N o.6尊严现状及其情绪㊁生命质量的比较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7, 30(4):73-76.[27]吴梅利洋,刘小红,曾铁英.晚期肿瘤患者尊严感及尊严模型适用性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176-1183. [28]匡剑英,雷荣梅,文沙.乳腺癌配偶照顾者连带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8):124-127. [29]陈樱,黄碧芬,苏晓宁.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病耻感和自我形象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2):28-30. [30]陈伟红.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后自尊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0,37(2):28-29.[31]赵雯倩,李璐璐,张蒙悦,等.术后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及其心理僵化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0,35(13): 65-68.[32]尚立华.乳腺癌患者焦虑㊁抑郁㊁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8.[33]蔡建平,郭冰洁,江子芳.乳腺癌患者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8,25(21):5-8.[34]徐英华,林毅,李秋萍.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潜在健康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13):1540-1544. [35]张慧,金娇.以配偶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身心健康及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106-108.[36] C HO C H I N O V H M,K R I S J A N S O N L J,H A C K T F,e t a l.D i g n i t y i n t h e t e r m i n a l l y i l l:r e v i s i t e d[J].J o u r n a l o f P a l l i a t i v eM e d i c i n e,2006,9(3):666-672.[37]邓珍珍,刘化侠,田靖,等.中晚期癌症病人尊严丧失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16):2031-2034. [38]周丹丹,王美玲,王娟,等.癌症患者疾病获益感对自我管理效能感影响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3):158-161. [39]明星,刘颖颜,徐燕.癌症临终病人尊严感知的现象学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32):4082-4084.[40]魏亚红.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尊严受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7.[41] C HO C H I N O V H M,H A C K T,H A S S A R D T,e t a l.D i g n i t yt h e r a p y:a n o v e l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e u t i c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p a t i e n t s n e a r t h e e n d o f l i f e[J].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O n c o l o g y,2005,23(24): 5520-5525.[42] L I Y F,L I X X,H O U L Y,e t 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d i g n i t y t h e r a p y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d v a n c e d c a n c e r: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 o f10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s[J].D e p r e s s i o n a n dA n x i e t y,2020,37(3):234-246.[43]J U L IÃO M,O L I V E I R A F,N U N E S B,e t a l.E f f e c t o f d i g n i t yt h e r a p y o n e n d-o f-l i f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i s t r e s s i n t e r m i n a l l y i l l P o r t u g u e s e p a t i e n t s:a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P a l l i a t i v e&S u p p o r t i v e C a r e,2017,15(6):628-637.[44] W E R U J,G A T E H I M,MU S I B I A.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t r i a l o fa d v a n c e d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a t a p r i v a t e h o s p i t a l i n K e n y a a n d t h ei m p a c t o f d i g n i t y t h e r a p y o n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J].B M C P a l l i a t i v eC a r e,2020,19(1):114.[45] R I C HA R D A,HA R B E C K N,WU E R S T L E I N R,e t a l.R e c o v e ry o u r s m i l e:e f f e c t s o f a b e a u t y c a r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n d e p r e s s i v e s y m p t o m s,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a n d s e l f-e s t e e m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e a r l yb r e a s tc a n c e r[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19,28(2):401-407.[46] AW I C K E A,P H I L L I P S S M,L L O Y D G R,e t a l.P h y s i c a la c t i v i t y,s e l f-e f f i c a c y a n d s e l f-e s t e e m i nb r e a s tc a n c e r s u r v i v o r s:ap a n e l m o d e l[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17,26(10):1625-1631.[47] L A N D R Y S,C HA S L E S G,P O I N T R E A U Y,e t a l.I n f l u e n c e o fa n a d a p t e d p h y s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p r o g r a m o n s e l f-e s t e e m a n d q u a l i t yo f l i f e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m a s t e c t o m y[J].O n c o l o g y, 2018,95(3):188-191.[48] L E I T E B,D E B E M F R E T T A T,B O I N G L,e t a l.C a n b e l l yd a n ce a n d m a t p i l a t e s b e ef f e c t i v e f o r r a ng e o f m o t i o n,s e l f-e s t e e m,a n d d e p r e s s i v e s y m p t o m s o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w o m e n?[J].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 T h e r a p i e s i n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2021,45:101483.[49] B E L L V E R-PÉR E Z A,P E R I S-J U A N C,S A N T A B A L L A-B E L T RÁN A.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i n w o m e n w i t h l o c a l i z e d b r e a s tc a n c e r[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a nd He a l t h P s y c h o l o g y,2019,19(2):107-114.[50]戴宏平.尊严疗法对肝癌患者自尊相关压力和希望水平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23):66-67.[51]肖星明.乳腺癌晚期患者尊严疗法干预对其希望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6):919-920. [52]刘燕.尊严疗法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2):78-81.[53] WA N G C F,C H E N J Y,WA N G Y,e t a l.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f a m i l y p a r t i c i p a t o r y d ig n i t y th e r a p y p r o g r a mm e f o r p a ti e n t s w i t hh a e m a t o l o g i c n e o p l a s m s a n d t h e i r f a m i l y c a r e g i v e r s i n C h i n a:af e a s i b i l i t y s t u d y[J].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 C a n c e r C a r e,2020,29(2):e13204.[54]李英,李晓明,王静,等.家庭尊严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照顾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1,36(22):70-73.[55]连雅伦.叙事疗法视角下女性乳腺癌患者消极叙事改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56]周可梓.叙事疗法提高术后乳腺癌患者自我价值感的个案工作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21.[57]力晶,张琳,刘美.叙事疗法对乳腺癌静脉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10):117-119.(收稿日期:2023-03-30;修回日期:2024-01-18)(本文编辑蒋尔丹)㊃9801㊃全科护理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

乳腺癌放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放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 17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903119);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20ykpy52)①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80通信作者:毕月乳腺癌放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毕月① 【摘要】 放疗是鼻咽癌、乳腺癌及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不过部分患者会出现放疗抵抗的现象,造成转移及复发,从而降低患者生存率。

乳腺癌患者放疗抵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肿瘤干细胞及肿瘤微环境等。

乳腺癌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放疗抵抗密切相关,对放疗抵抗的产生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减少或者抑制放疗抵抗,提高放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从肿瘤干细胞、自噬性调节及DNA 损伤修复等多个方面做一综述,旨在为随后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抵抗 肿瘤干细胞 自噬性调节 细胞周期调控 上皮间充质转化 DNA 损伤修复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Radiotherapy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BI Yue.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30): 172-176 [Abstract] Radiotherapy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method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reast cancer, rectal cancer and other malignant tumors. However, some patients may experience resistance to radiotherapy, which may cause 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thus reduc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The occurrence of radiotherapy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cancer stem cell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resistance to radiotherapy.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radiotherapy can help reduce or inhibit resistance to radiotherapy, improve the effect of radiotherapy,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cancer stem cell, autophagy regulation, DNA damage repair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 resistance Cancer stem cell Autophagy regulation Cell cycle regulation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DNA damage repair First-author's addres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8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30.040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

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新进展

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新进展

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新进展【摘要】根据调查发现,国内乳腺癌疾病作为女性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以中国癌症,近几年此疾病发病概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年龄的分布也变得越发年轻化。

导致患病人群出现严重负面情绪,特别是对于青年患者来讲,负面情绪更为严重。

此次综述将分析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新进展,旨在改善患者心理质量。

【关键词】青年;乳腺癌;心理护理乳腺癌疾病作为女性群体中好发和常见的一恶性肿瘤疾病,此疾病直接危及到女性安全,虽然早期乳腺癌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进步,手术治疗、辅助治疗(包含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等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依旧有30.00%左右的患者疾病复发亦或是死亡,患者负面情绪较为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和依从性[1]。

1针对性处理显性型、隐性型心理问题1.1显性型心理干预策略一方面,促使患者能够理解到和失去生命相比较,失去乳房代价会比较低。

另一方面,告知手术治疗方式在不断地革新和进步,预后效果会更好,现阶段最佳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方式,手术之后患者出现转移、复发概率均较低,进而消除其不必要的顾虑。

对此,护士可运用聊天、交流方式降低其焦虑感,促使其可运用冥想、深呼吸以及移情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进而提升其痛阈,将其疼痛感有效减轻。

1.2隐性型心理干预策略护士需尽可能地运用沟通、倾听以及陪伴等方式,促使患者打开心结,确保其负面情绪得到宣泄。

为了能够规避其术后出现明显的担忧,需加强放化疗知识健康教育,包含:治疗所需时间、治疗方法、症状缓解方式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的因素等等[2]。

例如,告知其化疗后脱发为暂时性的,待头发重新生长前可戴发套;引导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以便于出现不良反应时能有效应对。

2健康教育使患者明确配合临床治疗和干预的重要性,和患者亦或是家属沟通,明确其心理感受,给予其正确的心理疏导和鼓励,获得患者与家属的配合和支持。

对患者的基础资料加以评估,需经过交谈明确患者病情轻重和基本情况,了解患者需求和现存护理问题。

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罹患于男性。

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直在努力进行乳腺癌的研究,希望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更准确的早期诊断手段。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

一、乳腺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1. 手术治疗:手术是乳腺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人倾向于选择保乳手术。

研究显示,保乳手术与乳房切除手术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可以减少患者对自身形象的心理冲击,并提高生活质量。

2. 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化疗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关键手段之一,可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防止其转移和复发。

然而,传统的化疗方案存在副作用大、疗效不一等问题。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深入了解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成功开发了一系列靶向治疗药物,如HER2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更精确地针对乳腺癌细胞并减少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能力,免疫治疗可以达到抗癌的效果。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被证实在治疗一些乳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乳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1. 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目前,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波检查是最常用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不少缺陷,如辐射暴露和误诊率较高等。

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如磁共振成像和乳腺CT等,这些新技术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有助于医生更早地发现微小的乳腺病变。

2. 微创检测技术:近年来,微创检测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液体活检技术是一种能够通过血液或体液样本检测乳腺癌标志物的方法,无需进行组织切片。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无创伤和可重复性强。

研究发现,液体活检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望成为一种辅助性的早期诊断方法。

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

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

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摘要:乳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主要是指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出现增殖失控现象。

乳腺癌早期会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房肿块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由于癌细胞扩散,可能会造成多器官病变,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根除病灶,患者出院后还需要对其病情进行跟踪,观察其治疗后副反应,预防相关并发症。

这使得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愈来愈受到关注。

本文对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内涵、需求以及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乳腺癌;延续护理;研究进展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递增,并且呈现了年轻化趋势,这对女性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也能够控制乳腺癌病情,但上述方式均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患者身心状态。

患者在院内进行治疗时能够获得健康指导以及心理疏导,但部分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持续性的干预,会影响其术后恢复。

延续护理时全过程护理的一部分,能够与院内护理充分衔接,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现对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延续护理概述目前国内将延续护理定义为:为确保患者在不同层次医疗机构转移时得到协调、持续的医疗服务而制订的一系列护理计划。

延续性护理是院内护理的有效拓展及延伸,能够将院内护理延续至患者家庭当中,从而对患者作出持续性的干预,对于患者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1]。

在延续性护理实施过程中,医院需要制定详细的出院计划,当患者回归家庭后需要对其进行持续性的随访及指导。

延续性护理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无缝式照顾”,充分体现了患者信息的延续、关系的延续以及管理的延续[2]。

信息的延续主要是指在不同医疗环境下转诊过程中保证患者相关信息准确、真实;关系的延续主要是指患者与照护者之间形成可靠、信任的治疗关系;管理的延续主要是指明确照护者以及患者各自责任,按照计划严格执行管理决策,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健康照护。

乳腺癌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

乳腺癌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

乳腺癌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其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类型。

虽然乳腺癌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却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对最新的乳腺癌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策略进行讨论。

1. 乳腺癌的分子分类乳腺癌的分子分类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012年,乳腺癌的分子分类被分为四种亚型: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激素受体阴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R+/HER2+)和激素受体阴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R-/HER2+)。

这种分类方法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新的分子分类方法已经被开发出来,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乳腺癌的基因表达谱将其分为几种亚型。

这些亚型包括激素受体阳性(HR+)、HER2阳性(HER2+)、三阴性(TNBC)和基底样(basal-like)亚型。

这些亚型之间的分子差异可以在生物学和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 免疫细胞在乳腺癌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在乳腺癌的发展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是最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可以通过产生抗体和杀伤肿瘤细胞来抵御癌症。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癌症治疗方法。

对于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应用还存在许多挑战。

一方面,乳腺癌的免疫相对不足,导致肿瘤往往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不容易被杀死。

另一方面,最近已经证实的免疫耐药性限制了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未来的研究也应该关注免疫微环境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

3. 基因编辑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还是一个新的领域。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修改患者的基因,提高其对治疗的反应,并降低治疗的副作用。

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中。

HER2基因放大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分子异常之一。

研究人员已经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CAR-T免疫细胞转化成可以针对HER2阳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这样可以降低患者对放疗和化疗的依赖。

乳腺癌研究报告

乳腺癌研究报告

乳腺癌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乳腺癌研究进展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

本研究报告综述了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通过对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乳腺癌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

同时,我们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报告旨在为乳腺癌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但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因此,乳腺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乳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遗传因素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的异常表达也与乳腺癌的发展有关。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新的致病基因和信号通路,如PI3K/AKT和Wnt/β-catenin等,这些发现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三、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目前,乳腺癌的常用筛查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和乳腺超声等。

此外,近年来,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和乳腺组织活检等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性。

四、个体化治疗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根据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生物学特征,研究人员提出了个体化治疗的概念。

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是目前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可以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五、展望乳腺癌的研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早期诊断方法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个体化治疗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限制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深入探索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乳腺癌的防治做出更大的贡献。

乳腺癌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造成了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尽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乳腺癌的致病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遗传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乳腺癌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的新途径。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由多个基因改变引起的复杂疾病。

根据家族史分析和孪生子调查,已经确定遗传因素在乳腺癌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基因异常与乳腺癌的风险相关联,并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关键焦点。

二、高风险突变基因近年来,许多高风险突变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病相关性得到了证实。

BRCA1和BRCA2 基因突变被认为是导致家族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增加最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其他基因如TP53、PTEN和CHEK2等也与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相关。

三、中风险突变基因除了高风险基因外,中风险基因也被认为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PALB2、ATM和RAD51C等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

四、低风险变异位点除了高/中风险基因外,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揭示了许多与乳腺癌发生有关的低风险变异位点。

这些位点虽然各自对乳腺癌风险增加的贡献很小,但是当它们集合在一起时可以对整体发生率产生显著影响。

五、肿瘤抑制基因和促进基因乳腺癌可分为肿瘤抑制基因活化和促进基因异常激活两种类型。

BRCA1 和BRCA2 基因突变导致的肿瘤抑制功能丧失使细胞易于累积DNA损伤和突变,从而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

相反,促进基因如ERBB2 和CCND1 的异常活化则会刺激细胞增殖和肿瘤的发展。

六、遗传变异和癌症治疗乳腺癌遗传变异的检测不仅对于早期预防和筛查非常重要,还在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BRCA 基因突变携带者对PARP 酶抑制剂具有特异性敏感性,该药物已被证实在某些情况下能有效治疗乳腺癌。

七、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乳腺癌遗传学的认识将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乳腺癌的病因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病因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病因研究进展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科学家们在乳腺癌的病因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本文将从家族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综述乳腺癌的病因研究进展。

1. 家族遗传因素家族乳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研究表明,患有家族乳腺癌的女性携带着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

目前,已发现几种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如BRCA1和BRCA2基因。

这些基因的突变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特别是早发乳腺癌。

通过研究这些突变基因,科学家们能更好地预测乳腺癌的发生,开展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

2. 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是乳腺癌的另一个重要病因。

雌激素在乳腺组织的生长和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过量的雌激素则会导致乳腺组织的长期刺激和细胞异常增殖,从而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早期初潮、晚育、晚绝经等与雌激素水平升高相关的因素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

因此,调整内分泌平衡,预防过量雌激素的产生,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长期暴露于环境污染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都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高糖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被视为乳腺癌的潜在危险因素,而富含蔬菜水果、低脂低糖的健康饮食则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此外,定期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保持理想的体重,还能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长期暴露在化学物质中,如苯、氨等有害物质,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另外,暴露在辐射源中,如X射线、紫外线等,也可能导致DNA损伤和乳腺癌的发生。

因此,减少与这些环境有害因素的接触,对乳腺癌的预防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家族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都对乳腺癌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乳腺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研究进展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手术容易切除不充分,化疗和放疗会产生很多的副作用,而内分泌治疗则存在耐药性的问题。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治疗方法,它通过向特定的基因或mRNA(信使RNA)的互补序列靶向结合,并干扰其翻译或剪接,从而实现基因的“沉默”或“敲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乳腺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反义寡核苷酸的机制、研究进展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乳腺癌的原理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基因和信使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反义寡核苷酸则是设计一条针对这些目标RNA的互补序列的寡核苷酸,与其靶向结合,并在结合后干扰其正常的基因表达。

在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关。

因此,许多研究者将反义寡核苷酸用于抑制HER2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具体而言,反义寡核苷酸结合HER2基因的mRNA,干扰其正常的翻译过程,从而降低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随着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反义寡核苷酸被用于临床治疗乳腺癌。

以下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1. Trastuzumab-DM1的研究Trastuzumab-DM1是一种由抗HER2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和细胞毒素DM1构成的复合物,可靶向HER2蛋白并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研究者通过将Trastuzumab-DM1联合反义寡核苷酸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发现这种联合治疗可显著抑制HER2基因的表达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1. 引言说到乳腺癌,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医学上的各种术语、化疗、放疗,这些听起来就像是在看一部惊悚片。

不过,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更轻松的话题,那就是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毕竟,身体的治疗固然重要,心灵的呵护也不可忽视嘛!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被诊断为乳腺癌,心里那个“咯噔”的感觉,简直比电影的反转还要震撼。

心理护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给患者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们知道,咱们不光要打败病魔,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心情!2.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2.1 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关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疾病的进展可谓息息相关。

有研究显示,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会影响免疫系统,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换句话说,心理上不舒坦,身体也会跟着“跟风”,这可真是让人捉急。

所以,心理护理就是在这时候登场,像个“心灵医生”,帮助患者缓解心理负担,让她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2.2 心理护理的目标那么,心理护理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让她们在风雨中也能看到阳光。

心理护理不仅仅是听听患者的烦恼,还包括教授一些放松技巧、情绪管理的方法。

就像老话说的,“愁眉苦脸没出路”,我们希望患者能用轻松的心态面对治疗,积极参与其中,毕竟“心态决定一切”嘛。

3. 心理护理的方法3.1 个性化心理支持在进行心理护理时,个性化的支持非常重要。

每位患者的经历和心理状态都是独一无二的。

就像吃饭一样,有的人喜欢米饭,有的人则爱面条。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需求,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

比如,有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倾诉,有的则希望通过艺术疗法来表达自己,这些都是值得尝试的好方法。

3.2 团体支持与互助再来谈谈团体支持,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心理护理方式。

想象一下,几个同样经历过风雨的人坐在一起,聊聊各自的故事,分享彼此的感受,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简直比什么药物都管用。

就像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感觉压力一下子就小了许多。

乳腺癌现状研究报告

乳腺癌现状研究报告

乳腺癌现状研究报告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

本文将简要介绍乳腺癌的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一、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超过200万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大杀手,并且该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生率更高。

乳腺癌的死亡率主要与癌症晚期确诊和缺乏早期筛查有关。

二、乳腺癌的诱因和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年龄、生育史、饮食等。

乳腺癌的遗传因素主要与BRCA1和BRCA2基因变异有关,这些基因的突变会大幅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三、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对于提高治愈率非常重要。

常见的早期筛查方式包括乳房自检、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摄影等。

当存在可疑乳腺肿块或异常结果时,需进一步进行乳腺活检等手段确诊。

四、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早期乳腺癌患者通常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结合放疗、内分泌治疗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

五、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乳腺癌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基于乳腺癌遗传基因的突变,科学家发现了一些针对这些特定靶点的药物,如帕瑞布(PARP)抑制剂。

此外,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技术也在乳腺癌治疗中得到应用。

六、乳腺癌的预防与健康教育乳腺癌的预防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外,科学家们还研究出了一些乳腺癌的预防措施,如控制体重、规律运动、饮食健康等。

同时,对于女性来说,乳腺癌的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包括如何进行乳房自检以及了解乳腺癌的风险和症状等知识。

总结: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女性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近年来,乳腺癌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早期筛查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 组织 致密 、 发达, 妊娠 、 哺 乳 期 乳 房 肿 块 不 易 早 期 ( 1 ) 家族 史 : 最 主 要 的 危 险 因 素 发现 , 易混 淆乳 腺炎 或积乳 , 担 心 流 产 不 愿 意 行 相 关 检 查 。( 4 ) 体检机会少 , 更 不 会 考 虑 接 受 钼 靶 X 线
近 年 来 我 国 青 年 女 性 乳 腺 癌 发 病 率
有 逐 年上 升 趋 势 , 3 4岁 以 下 妇 女 增 加 比 例 最 大 [ 5 ] ,
是 青 年 妇 女 肿 瘤 死 亡 的 首 要 原 因 。欧 美 国 家 人 群 的 乳腺 癌发 病率 基本 没 有 变 化 , 亚 洲 发 病 率 低 于 欧 美
国家 , 但 青 年乳 腺 癌 发病 率 高 于 欧美 国家 , 达 到
2O 。
等 乳 腺 良性 病 变 , 未 重 视 或者 存 在 侥 幸 心 理 而延 误 诊 断 。( 2 ) 青 年女 性 往 往 会 有恐 惧 、 害羞 等 心 理 , 或
者 因不 影 响生活 而 延误 诊 治 。( 3 ) 青 年 女 性 乳 腺 腺
3 3 2 8 广 ] J Me d T h e or &P r ac V o ! . 2 9 , N o . 1 9 , Ou t 2 o 1 6
2 o 1 6 年第 2 9 卷第 1 9 期 医 学 理 论 与 窦 跬
青年 乳 腺 癌 的研 究 进 展
石朝 绩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普通外科 5 3 5 0 0 0
( 1 ) 病 理类 型 以浸 润 癌 为 主 , 约 7 O 为 浸 润 性 导 管癌 , 部 分为 多 中心性乳 腺癌 ; ( 2 ) 组织 学分 级高 , 肿 瘤体 积 大 , 腋 窝淋 巴结转 移 率高 , 脉 管 受 侵 更 为 常
见; ( 3 ) 常见 三 阴性 乳 腺 癌或 基底 样 乳 腺 癌 ; ( 4 ) p 5 3
率偏 高 , 为 5 2 . 7 。 3 . 2 误 诊原 因 : ( 1 ) 临床症状 不 典型 , 以进 行性增 大 的无痛 性乳 腺肿块 为 主要 表 现 , 常 伴 腋 窝淋 巴结 转
移 , 首诊 考虑 为乳 腺 小 叶 增 生 、 乳 腺纤 维 瘤 、 乳 腺 炎
1 . 1 发病 率
人种 , 但 中国青年 乳 腺癌 患者 明显 高 于 欧 美 国家 人 群 。( 3 ) 辐射 史 : 受 辐射 后 乳 腺 癌 危 险 性 明显 增 加 ,
4 . 1 超 声 超 声 检 查 对 肿 块 发 现 率 高 , 但对 边缘 微
细结 构 的分 辨 率 不 如 X线 , 可联合钼靶检查 、 M RI
视口 ] 。青 年 乳 腺 癌 在 生 物 学 行 为 特 殊 , 具 有 更 高 的
侵袭 性 , 术后 复发 率 较 高 、 预 后 较差 , 相 同的病 理 分 期 其在诊 疗 策略及 预 后上也 存 在一 定 的差 异 _ 4 ] 。目 前 乳腺 癌 的发病 率在 上升 , 但死 亡率 反而 有所 下降 , 这 依赖 于 治 疗 技 术 的 发 展 。为 进 一 步 提 高 防治 水
中图分类号 : R 7 3 7 . 9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1 9 3 8 1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5 8 5 . 2 0 1 6 . 1 9 . 0 1 3 乳腺 癌是 妇女 常见 恶性肿 瘤 , 好发 于 4 0  ̄6 0岁 2 病 理学 特点[ ]
摘要
乳腺癌是 临床 中一种 比较 常见 的乳 腺腺上皮组织恶性 肿瘤 , 女性发生 率为 9 9 。随着社 会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人们 的生活节奏加快 , 心理压力增 大 , 乳腺癌 发病 率逐 年增长 , 并 且有年 轻化 的趋 势 。青年乳 腺癌 相 比于 中老 年患 者, 侵袭性较强 , 预后较差 ,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 、 生存 质量及 整个社会 经济都 造成 了严 重 的影响 。本 文就青年 女性乳 腺癌 的发病现状 、 病理学特点 、 误 诊原因 、 诊断方法 、 治疗措施及预后作一综述 。 关键 词 青年 乳 腺癌 研究
妇女 _ ] ] , 在 发达 国家绝 经后 妇 女所 占比例 较高 , 而 我 国绝 经 前 患 者 多 发 , 青年乳腺癌 ( 低于 3 5岁 ) 较 少
见 , 青 年 乳 腺 癌 占所 有 乳 腺 癌 发 病 构 成 比 的 1 0 ~ 2 5 l _ 2 ] , 目前 已 经 引 起 广 大 医 学 工 作 者 们 的 高 度 重
的健康 水平 、 生 活质量 , 本 文 分 析 青 年 乳 腺 癌 患 者 病 理 学特 点及 预后 情况 , 为 临床诊 治 提供参 考 。
l 发 病 现 状
3 . 1 误 诊率 : 就 诊 时 由 于 各 种 原 因 造 成 诊 断 失
误[ 9 ] , 误 诊 率 的高低 不与诊 疗技 术 水平 成 正 比 , 误 诊
检查 。( 5 ) 临 床 医 师 忽 视 或 误 认 为 是 良性 病 变 。 4 诊 断
1 . 2 发 病 原 因【 。
是遗 传 , 青年 乳腺 癌 患者 中近 一 半 有 乳 腺癌 或 卵 巢
癌家 族史 。( 2 ) 种族 : 亚 洲 国家人 群 的乳腺 癌发 病率
低 于欧美 人群 , 非 洲 人种 乳 腺 癌 发 病 率 低 于 高加 索
Hale Waihona Puke 和 Ki 一 6 7过 度 表 达 , E R、 P R阳性率低 , 肿 瘤 性 质 更
恶劣 ¨ 8 ; ( 5 ) 骨髓微转移发 生率高 ; ( 6 ) 肿 瘤 分 期 较
晚, 侵 袭性 较 强 , 较 中 老 年 患 者 相 同 肿 瘤 分 期 预 后
较差 。
3 误诊
平, 有效 治疗 青年 乳 腺 癌 , 改善预后 , 提 高 广 大 妇 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