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开展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
对困难学生具体的帮扶措施
对困难学生具体的帮扶措施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背景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面临困难。
对于这些困难学生,学校和教师们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帮扶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学习目标。
下面将介绍一些这些帮扶措施。
一、定期进行学生状况评估首先,对困难学生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所在。
评估可以包括学习成绩、考勤情况、学习兴趣、生活习惯等方面,通过评估找出困难学生的问题所在。
二、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评估结果,学校可以为困难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学校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帮助措施,实现个性化帮扶。
三、提供专业指导和辅导为了帮助困难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问题,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辅导。
学校可以组建专门的辅导团队,为困难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等方面的帮助。
辅导团队可以根据困难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
四、鼓励互助和合作学习在学校中,鼓励困难学生进行互助和合作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帮扶措施。
学校可以组织学习小组或学习团队,让困难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问题。
通过互助和合作学习,困难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和学习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五、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是帮助困难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校可以建立家校沟通的机制,定期与困难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通过家校沟通,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六、关爱和支持困难学生无论困难学生遇到什么问题,学校都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心理辅导活动、学习交流活动、座谈会等,为困难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探究
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探究
当前,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困难群体。
这些群体主要包
括经济困难、文化背景差异、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大学生。
对于这些困难群体,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关注和帮扶。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供经济援助,缓解经济压力
对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援助等方式,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这样一来,大学生能够专注于学习并减轻因经济压力而带来的心理负担。
二、注重心理关爱,帮助其调节情绪
除了经济困难,许多大学生困难群体还面临着心理压力、不安全感等问题。
针对这些
问题,我们应该注重心理关爱,对其进行情绪上的疏导和支持。
这里,可以采取一对一心
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不安情绪,并进行情绪调节。
三、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自我管理
能力。
这样,在大学生活中,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解决生活问题,并且学习效果也会更
好。
四、注重文化背景差异的补偿
对于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加强对其进行文化背景的补偿,不断扩大
他们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
融入大学生活。
总之,对于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需要我们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具体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困难群体,促进其学习和生活的全面发展。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然而,该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却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别是政策落实、资金保障、数据管理以及渠道建设,探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政策落实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虽然已经制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学校在对贫困生的评定上存在不规范、不公正的情况,导致资助目标没有得到准确的确定。
同时,资助政策难以实现统一标准,也给实际执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解决对策:制定规范的评定标准和政策执行细则。
同时,保证评定过程的公正、客观和透明,避免出现对于评定标准的不统一和主观性较强的情况。
此外,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学生制定不同的资助标准,以确保政策落实的公平性。
二、资金保障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庞大的,因此资金保障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虽然有了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仍然无法满足贫困生的需求,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出现了挤占资助金的情况。
解决对策: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同时,建立健全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对于资金的监管,避免出现挤占资助金的现象。
此外,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和校外资源的支持,加大贫困生助学基金的筹措力度,以增加资助的数量和力度。
三、数据管理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数据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很多学校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繁琐,工作效率不高。
一些学校无法及时更新资助名单,从而导致资助对象的漏评和资助金额不准确的情况。
解决对策:加强数据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建立数字化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有序、透明、高效的管理。
同时,加强对于数据管理工作的投入,提高资助名单更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资助对象的资助金额不会出现漏洞或误差。
四、渠道建设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还存在渠道建设不足的问题。
一些学校资助政策的传达和宣传不到位,使一些贫困生对于政策不够了解,也不知道如何申请资助,甚至不知道学校提供了资助。
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探究
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探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学业上努力奋斗,同时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现实中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一部分困难群体,他们由于家庭条件、个人原因、身体状况等各种因素,面临着困境。
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需要对大学生困难群体进行帮助和扶持。
本文将从相关概念入手,探讨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
一、大学生困难群体的概念所谓困难群体,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特定的原因而处于不利地位,需要特殊关爱和帮助的群体。
而大学生困难群体则是指在大学阶段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各种条件所限,需要得到帮助和扶持的大学生群体。
这些困难主要包括:家庭经济贫困、生活困难、学业困难、身体残疾、心理困扰等。
大学生困难群体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1.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是造成大学生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家庭收入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导致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临各种困难,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
2. 学业困难大学生学业困难是指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学科困难等原因导致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情况。
存在学业困难的学生往往面临就业困难、心理压力大等问题。
3. 身体残疾身体残疾大学生是指在校学习期间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身体功能受损,需要接受特殊的教学和生活方式。
这一群体的大学生面临着身体健康、学业、就业等多重困难。
4. 心理困扰由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心理上面临困扰,表现为情感不稳定、自卑、自闭等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帮助和支持。
1. 政策倾斜国家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来倾斜大学生困难群体,比如在学费减免、助学金发放等方面给予特别关照,保障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
2. 学校帮扶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应当为困难群体提供各种帮扶措施,比如设立专门的助学金、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免费的辅导和教育资源等。
浅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浅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教育发展的迅速,大学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相当重要的资产。
但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
为帮助这些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和教育资金的问题,各个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从政府资助、校内补助、社会资助和心理帮助四个方面谈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政府资助政府资助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解决资金问题的最重要渠道之一。
国家扶贫政策的全面实施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各地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如国家助学金、各类奖学金、资助贷款、就业创业补贴等,为这些学生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
校内补助除政府资助之外,各个高校也积极调动校内资源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学生资助办公室通常是学生们向学校反映困难的窗口,他们会尽力为学生提供帮助,比如牵线搭桥,介绍学校的援助政策、学费优惠和临时资助等。
此外,学校也为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特殊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来满足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的需求。
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提高了他们的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社会资助如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企业也积极参与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中来。
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会给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救助和援助。
这些帮助不仅表现在纯粹的资金援助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精神鼓励、心理疏导及人际关系支持上。
此外,许多企业会和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或者职业指导等。
心理帮助除了资金援助之外,心理帮助在高校帮扶经济困难学生方面也不可或缺。
那些进入大学的学生大多数离开了家庭,缺乏家人的关爱和支持,加上身处一个复杂的环境,心理压力也会增加。
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专业人员则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这可以改变他们的心态,帮助他们从不良的生活习惯中走出来。
总之,帮扶工作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
各个高校都应该在经济、政策、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为这些学生提供帮助。
为了打破困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这是整个社会责任的任务。
学校帮扶贫困生实施方案
学校帮扶贫困生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贫困生,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子女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然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让他们在校园里感受到温暖。
二、目标设定1.确保贫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2.帮助贫困生提高综合素质,顺利完成学业。
3.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三、具体措施1.建立贫困生档案我们要对全校范围内的贫困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详细的贫困生档案。
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等。
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2.设立贫困生资助基金学校设立贫困生资助基金,用于资助贫困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
基金来源包括: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学校自筹等。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扩大基金规模。
3.开展贫困生心理辅导贫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心理压力,我们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信心。
4.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学校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生活补贴。
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又能减轻家庭负担。
5.开展技能培训针对贫困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计算机操作、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
6.加强贫困生关爱开展贫困生关爱活动,如:组织贫困生参加课外活动、节日慰问、生日祝福等,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7.建立贫困生跟踪机制对受助贫困生进行跟踪管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确保资助政策真正发挥作用。
四、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摸底调查,建立贫困生档案。
2.第二阶段:设立贫困生资助基金,开展贫困生心理辅导。
3.第三阶段: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开展技能培训。
4.第四阶段:加强贫困生关爱,建立贫困生跟踪机制。
五、预期效果1.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浅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浅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摘要】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亟需关注和帮扶的群体,建立完善的经济资助体系、开展精准帮扶措施、加强思想引导和心理帮扶、提供就业创业支持、加强社会支持与公益捐助等举措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举措可以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自身发展与提升,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经济压力,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通过种种努力,我们可以共同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未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经济资助体系、精准帮扶、思想引导、心理帮扶、就业创业支持、社会支持、公益捐助、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 引言1.1 概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无法完全自行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但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这些学生在面临缴费、生活费用压力的还往往面临着缺乏心理支持、就业困难等问题。
他们的生活困难不仅影响着他们个人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各级政府和学校都积极开展了帮扶工作,包括设立奖学金、提供临时困难补助、开展勤工俭学等措施。
由于资金有限、措施不够精准等原因,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帮扶不到位的情况。
加强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成绩,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培养人才,乃至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是高校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庞大,其面临着生活困难、学习困难等诸多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贫困学生帮扶措施和计划
贫困学生帮扶措施和计划背景贫困家庭的孩子遭遇着生活压力和教育困境。
作为学校的一员,为了鼓励和支持贫困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校园里有多种不同的贫困学生帮扶措施和计划。
一、资助计划1. 宿舍和学费资助在校园中,学校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来提供额外的宿舍和学费资助。
例如,提供学费减免和临时住宿给经济困难的学生。
一些学校还在校园里设立特殊的晚自修教室和空间,让学生可以更加安全舒适地学习和生活。
2. 教育补助和奖学金学校会对表现优秀的贫困学生提供资助支持,通过发放教育补助和奖学金来鼓励学生取得优良成绩。
这非常重要,因为可以帮助贫困学生维持学习动力,顺利完成学业。
二、教育帮助计划1. 辅导和指导在校内,老师、辅导员和学校领导会不断提供教育帮助,使贫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例如,老师会给予贫困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支持,以及帮助他们找到更多学习资源和知识点,复习课程和考试。
此外,学校还会组织各种活动、讨论、集会、实践、比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和经验。
2. 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贫困学生常常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思考问题,需要一些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此时,学校就要负起救助角色,给予学生帮助,识别学生的问题和感受,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三、社会支持计划1. 与社区合作学校会利用社交平台或社交工具向社区寻求支持和合作,与志愿者组织、慈善机构、企业、政府等联合,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社会支持,例如募捐、赞助、或者提供更多机会和工作,化解贫困的教育问题。
2. 校友联谊和社会教育学校还会安排一些校友联谊和社会教育活动,让贫困学生建立更多社会资源和社交资源,认识更多的人和机会,了解和学习各种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价值和素质。
结论贫困学生帮扶措施和计划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支持和机会。
学校需要积极引导贫困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同时,也需要促进学校发展,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教学环境,在适当的时间推出更多相关计划和措施,实现更好的教育和社会目标。
高校贫困生帮扶路径探究
高校贫困生帮扶路径探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贫困生的人数日益增多,这些贫困生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如学习成绩不优、生活条件较差、缺乏自信心等。
因此,如何有效地帮助这些学生改善生活状况,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自信心,让他们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发展,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探究高校贫困生帮扶路径。
一、“精准扶贫”——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精准扶贫”是帮助高校贫困生的一种有效路径,这种方法实质上是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学习成绩。
具体做法如下:1、考虑贫困生的经济情况,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资助,例如为他们提供住宿或提供临时的食品等。
2、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安排高校贫困生的学习课程。
3、加强辅导。
为贫困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帮助,针对他们的学习问题进行详细的教学指导。
二、心理疏导——帮助贫困生调整心态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贫困、生活条件差等原因,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因此,在帮助贫困生改善经济状况的同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对提高学习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强心理疏导。
帮助贫困生消除心理障碍,乐观面对生活和学习。
2、做好学生的心理记录和跟踪服务。
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帮助,防止贫困生的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严重影响贫困生的身心健康。
三、志愿者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帮扶高校志愿者服务可以帮助贫困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志愿者们传递正能量,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建立新的扶贫模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国家政策和高校制度的支持。
政府和高校可以为这方面的志愿者活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而像学分制度等也可以为贫困生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2、培养和选拔优秀志愿者。
选拔和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志愿者,比如能够提供实用经验的老师或者拥有良好交际技巧的学长学姐等作为志愿者。
四、家庭扶持——培养家庭观念家庭扶持是帮助贫困生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帮扶帮扶措施
学生帮扶帮扶措施背景近年来,学生帮扶活动成为了大学校园中的一种重要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公益意识、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学生帮扶措施。
一、资助贫困学生资助贫困学生是学生帮扶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大学校园中,资助贫困学生通常通过“助学金”、“减免学费”等形式来实现。
这些资助措施能够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负担,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业,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学校和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为贫困学生提供其他形式的资助,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二、心理咨询及帮助除了资助贫困学生,学生帮扶还常常包括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和帮助。
大学生活中,很多学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情感问题、学习压力过大等。
学生帮扶活动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各种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三、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在大学校园中,有一部分学生可能需要帮助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学生帮扶团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职业规划指导讲座、组织职业咨询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并为他们提供求职技巧和经验。
这些帮助可以让学生更加顺利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工作生活。
四、交流和互助平台学生帮扶活动还可以通过建立交流和互助平台,为学生提供交流和互助的机会。
例如学生帮扶团队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建立线上或线下的交流平台,让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互相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思想,也为他们提供交流和互助的机会。
五、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最后,学生帮扶活动还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例如学生帮扶团队可以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义教活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结论学生帮扶活动是现代大学校园中的一种重要学生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措施,学生帮扶团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公益意识、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措施
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措施近年来,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公平,不断完善帮扶政策,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
但是,贫困学生面临的困难依然存在,如何有效落实帮扶措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因此,本文将探讨对贫困学生提供有效的帮扶措施。
一、建立全面的帮扶体系要想有效帮助贫困学生,首先要建立全面的帮扶体系。
这个帮扶体系应该包括国家政策支持、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社会组织参与和家庭协助等多方面因素。
国家政策支持是帮扶的基础,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来为贫困学生提供教育补助、奖助学金、食宿帮助等福利。
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包括为贫困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资料和教育培训等,让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
社会组织参与是指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家庭协助是指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提高贫困家庭的教育意识和参与度,让家庭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只有建立了全面的帮扶体系,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贫困学生走出困境。
二、加强对贫困学生的人性关怀在帮扶贫困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提供物质帮助,更要加强对他们的人性关怀。
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环境较差,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关爱,常常感到心灵空虚和孤独。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帮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三、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对于贫困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
在学校教育方面,应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学科辅导,提供更多的课外培训和学科竞赛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学业上有更好的发展。
在社会实践方面,要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培养实践能力。
在职业发展方面,应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职业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平台,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家庭经济困难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家庭经济困难。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是为了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个人价值,也是高校落实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进行浅析,探讨其意义和作用。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是对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障。
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减轻经济负担,保障他们享受到与其他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人权利的保障,更是对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追求。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的意义在于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压力,生活的各种困难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而高校的资助措施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这种激励作用不仅对学生个人有利,更有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为社会的不断进步注入新的力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是高校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作为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使命,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和发展。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是高校落实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这不仅能够增强学校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更能够提升学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全社会树立起强大的社会责任观念和价值追求。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也是高校内部管理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
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在家庭经济状况困难下,通过努力考取高等学府的学生,他们因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对于就业难度较大。
因此,高校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就业帮扶非常必要。
下文从两个方面阐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
一、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及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准确的职业定位,并提供对应的培训和指导服务,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1、制定具体计划: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学校应为学生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通过课程教学、导师辅导以及课外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及职业规划方案。
2、加强实践锻炼:实践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加大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不同领域的企业技术和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加强精神疏导:对于面临就业困境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还应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和勇气,积极应对就业困境。
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提供就业机会为了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就业,高校需要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共同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述这个机制。
1、建立宣传平台:学校应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宣传平台,使企业更容易了解到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及其综合素质和特长。
2、加强校企交流:高校与企业间需要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使得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在毕业前了解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
同时,企业也可以在选择人才时,更加精准地选出符合自己发展需要的人才。
3、提供岗位信息:学校应该积极联系各大企业,获取就业信息和招聘岗位,及时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
同时,学校还应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岗位推荐、面试辅导和求职指导等服务,让他们更快地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探究
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探究随着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困难群体也在不断增加。
他们可能来自贫困家庭,面临经济压力;也可能是生活环境不稳定,情感上感到孤独和失落;还有一些可能因为学业困难,导致自信心受挫。
面对这一群体,大学需要进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针对大学生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学生帮扶团队,由心理健康老师、志愿者等组成,定期对困难学生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提供心理咨询和情感上的支持。
学校可以设立专项资助项目,资助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问题,确保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辅导课程,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学习方法和能力,克服学业难关。
心理健康老师在帮扶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具备心理学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帮扶工作经验。
心理健康老师需要具备倾听能力,耐心倾听学生的苦恼和困难,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心理健康老师需要具备引导能力,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克服困难。
心理健康老师需要具备疏导能力,教会学生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调整情绪状态,解决问题。
在帮扶困难大学生的过程中,学校还需要积极发挥志愿者的作用。
志愿者可以是校园中的学生,也可以是社会上的群体。
他们可以帮助困难学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提供陪伴和鼓励,使困难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融入感。
通过志愿者的参与,加大了大学生帮扶工作的力度和广度,对困难学生起到了良好的帮助。
除了学校内部的帮扶工作,社会力量也可以参与进来。
社会上一些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可以成立专门的资助基金,资助那些有需要的大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社会上的一些有经验的教育家和企业家,也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帮扶建议,帮助困难大学生提高学业水平和就业能力。
通过社会的力量参与进来,加强了大学生帮扶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为困难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帮助。
教师帮扶贫困生措施
教师帮扶贫困生措施介绍贫困生是指经济特别困难,无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的学生。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教师帮扶贫困生措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
教师帮扶贫困生措施旨在通过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提高贫困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促进他们良好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教师帮扶贫困生的几个重要措施,包括经济帮扶、心理关怀、学业辅导以及职业规划指导等方面。
一、经济帮扶经济帮扶是教师帮助贫困生的首要任务。
对于贫困生来说,经济困难是最大的障碍之一。
为了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教师可以积极寻找和申请各种助学金和奖学金,提供学费和生活费用的支持。
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贫困生与学校协商,争取减免或延期缴纳学费,提供实习和打工的机会,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经济负担。
二、心理关怀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和生活压力大,常常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贫困生解决心理困扰,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怀和理解。
教师可以定期与贫困生进行心理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困惑,并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案。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余活动,如心理辅导班、自我认知训练等,帮助贫困生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三、学业辅导学业辅导是教师帮助贫困生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
由于贫困生通常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辅导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题。
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为贫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术成绩。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让贫困生互相学习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四、职业规划指导贫困生由于家庭和经济背景的限制,职业发展常常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了帮助贫困生做好职业规划,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教师可以帮助贫困生了解专业和就业前景,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职业方向,并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机会。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为贫困生提供就业推荐和创业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目标。
结论教师帮扶贫困生的措施对于提高贫困生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潜力非常重要。
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探究
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大学生中的困难群体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
大学生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将其列入了重点帮扶对象,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帮助这部分群体顺利完成学业,顺利融入社会。
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探讨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探究。
一、大学生困难群体的特点大学生困难群体是指因家庭经济困难、生活困难、健康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导致在校学习、生活和发展等方面面临困难的学生。
大学生群体的困难可以表现为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习困难等方面。
首先是经济困难。
一些大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无法满足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需要。
就读大学需要支付学费、生活费以及其他杂费,这对于家庭经济比较拮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
其次是心理困难。
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生活压力、求职压力等问题时,由于缺乏心理疏导和支持,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最后是学习困难。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学习能力的差异等原因,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困难较为突出,难以顺利完成学业。
以上种种困难,使得大学生困难群体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如何有效开展帮扶工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目前我国在大学生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和学校加大对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
政府设立了各种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帮扶政策,为大学生困难群体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学校也建立了相关机制,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和帮扶。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
一些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为困难大学生提供了帮助。
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帮扶政策的不够精准。
目前的资助政策普遍较为笼统,对具体困难程度和类型的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区分,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学生困难帮扶工作方案
学生困难帮扶工作方案在学生群体中,存在一部分面临困境和困难的学生。
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学校和社会应该积极推进学生困难帮扶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生困难帮扶工作方案。
一、背景介绍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处于困境中,缺乏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这些学生可能因为经济困难、家庭问题或其他原因而面临困难。
为了保障学生的权益,学校和社会应该充分关注他们的困境,并制定相应的帮扶工作方案。
二、建立帮扶机制为了有效开展学生困难帮扶工作,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帮扶机制。
首先,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帮扶小组,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老师等组成。
其次,学校还可以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与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
三、经济资助经济困难是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学校可以设立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经济资助项目,为困难学生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募捐活动,筹集善款,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四、心理辅导学生在面临困难时,常常伴随着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
因此,在困难帮扶工作中,心理辅导十分重要。
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为困难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五、学习辅导由于困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和差距。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习辅导和补习班等形式,为困难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教育培训为了提升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学校可以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这些培训可以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学科拓展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和奖项评选,为他们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七、就业指导学生困难帮扶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
贫困生帮扶工作总结6篇
贫困生帮扶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致力于贫困生帮扶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学生改善学习生活条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我们过去一年的帮扶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帮扶工作提供参考。
二、帮扶措施及成效1. 资助政策宣传与落实我们通过校园网、宣传单等多种渠道宣传贫困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位学生了解相关政策。
同时,我们严格按规定落实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学生能够享受到应有的资助。
2. 学习支持计划针对贫困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计划。
通过定期的学习辅导、资料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自信心。
3. 生活关怀与帮助我们关注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提供必要的生活关怀与帮助。
例如,为贫困学生提供食堂优惠券、购买生活用品等,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就业创业支持我们积极为贫困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支持。
通过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提供创业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资助政策落实不到位尽管我们宣传了贫困生资助政策,但部分学生仍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
原因在于部分学生未及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或因家庭情况变化导致不符合资助条件。
2. 学习支持计划实施效果不佳虽然我们为贫困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计划,但部分学生的成绩并未得到显著提高。
原因在于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需要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
3. 生活关怀与帮助不足尽管我们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关怀与帮助,但仍有部分学生反映生活困难。
原因在于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极差,需要更多方面的帮助。
4. 就业创业支持效果有限虽然我们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就业创业支持,但部分学生仍反映就业难度较大。
原因在于部分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
四、改进建议与措施1. 加强资助政策宣传与落实我们将继续加强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了解相关政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近年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存在问题主要包括资金支持不足、政策制度不健全、资助对象选择不当以及缺乏长期跟踪服务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制定对策,提出解决方案,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为贫困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机会。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资金支持不足。
目前,高校的经济资助往往只能覆盖一部分贫困生,而且经常面临预算不足的情况。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增加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投入。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资助、加强社会捐助、拓宽助学贷款渠道等多种方式来解决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政策制度不健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政策相对分散,执行情况不够标准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入手,制定统一的资助标准、规范资助程序和管理方式,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贫困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资助。
缺乏长期跟踪服务也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
目前,虽然高校对贫困生提供了一定的资助,但却缺乏长期跟踪服务,导致一些贫困生在学业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得到帮助。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贫困生的长期帮扶工作,建立健全的跟踪服务体系,为贫困生提供更为持续的帮助和支持。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
在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完善,为贫困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机会。
教师帮扶贫困学生工作计划及措施
教师帮扶贫困学生工作计划及措施一、工作目标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关心和支持贫困学生的成长,我们教师团队制定了帮扶贫困学生工作计划及措施。
本计划旨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
二、工作原则1. 公平公正:对贫困学生进行公正的评价和选拔,确保帮扶工作的公平性。
2. 全面帮扶:关注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解决生活问题,又关注心理健康,更注重学业辅导。
3. 学生主体:尊重贫困学生的意愿和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帮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4.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共同关爱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措施1. 精准识别贫困学生(1)开展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
(2)通过学生申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确定贫困学生名单。
2. 生活帮扶(1)提供生活补助:为贫困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2)爱心捐赠: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赠,为贫困学生提供衣物、书籍等生活用品。
(3)午餐计划:为贫困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确保他们营养均衡。
3. 学业辅导(1)建立帮扶机制:教师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进行学业辅导。
(2)个性化辅导:针对贫困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3)辅导课程:开设课后辅导课程,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4. 心理健康关爱(1)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贫困学生的心理素质。
(2)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为贫困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心理帮扶: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关爱。
5. 成长引导(1)开展德育教育:注重培养贫困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举办成长讲座:邀请专家为贫困学生举办成长讲座,引导他们规划人生。
(3)实践教育活动:组织贫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6. 家校沟通与合作(1)定期家访:教师定期家访,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状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开展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
作者:宋轶
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3期
摘要: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是习近平總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如今随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家庭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再加上高等院校招生收费制度的并轨,以及高校的扩招等,种种因素导致目前高等院校贫困生人数日益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贫困生高校的帮扶体系构建显得尤其重要。
通过对高校贫困学生帮扶体系的现状,已出现的问题以及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做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帮扶;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现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各种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贫困生补助、勤工助学岗位以及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冠名奖学金等,构成了涵盖“奖、勤、助、贷、补、减、免”的多元化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体系。
奖学金主要包括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
优秀学生奖学金是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体育成绩以及参加校院集体活动情况而进行评选的,一般分为一、二、三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奖励各方面表现极其突出的少数学生;励志奖学金,是用来奖励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刻苦、生活作风良好的贫困生。
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指银行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的一种低息贷款。
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部全额补贴,毕业后由学生自付利息。
除了可以申请贷款,再加上少量学生的生源地贷款,这些已基本解决了广大高校贫困生最基本的学费及住宿费问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
勤工助学是学校为贫困生设立的一些有偿工作岗位,学生从事一些如助管、值班,协助老师做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等项目,学校按照每个学生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报酬。
另一部分是学生在校外进行兼职,比如家教、发传单、协助大型活动的开展等,这些工作对贫困学生充分的适应社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帮助,报酬也比较可观。
国家助学金是从2007年开始实行的国家对困难学生直接的财政补贴,每人每年2000元,分两个学期发放,凡通过学校贫困生认定审核的学生将获得这部分资助,这部分经费主要用在困难学生日常生活上的补贴,比例占学生总数的18%左右,助学金是继国家助学贷款之后困难学生主要的受助方式之一。
[1]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帮扶机制已经在大多数学校被有效确立,并获得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贫困生帮扶机制中也存在部分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现实困境,阻碍了贫困生帮扶工作的成效发挥。
主要存在以下以个问题。
第一,贫困生帮扶机制体系不健全,贫困生专项管理存在漏洞。
贫困生认定是界定贫困学生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偏差,人为的因素很容易左右最后的认定结果,造成认定结果不准确。
如由地方民政部门开出的贫困证明水分较大,学生自己介绍的家庭困难情况盲目夸大等。
这些情况给整体的贫困生准确认定制造了很多障碍,所以在初步认定时辅导员和认定小组很难把握,使一些本应得到资助的同学未得到相应的帮助。
第二,对贫困生心理关注度不够,心理干预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资金帮扶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未及时跟进,学生得到大量外界资助时,学生心理势必将发生变化。
而这时学生最需要一种正确的引导,特别是感恩教育的跟进,让资助真正发挥助学、助困的作用,否则学生就会在领取补助时由最初的感谢变成了默然、理所应当。
只重视资金资助,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资助,学生突然得到过多的资助,不免有些失去方向,如不正确引导,将会在贫困生中出现攀比心理等不良后果。
第三,针对贫困生的专项就业帮扶不够,尤其是大学贫困生就业难。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资源成为大学生谋取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的调查,几乎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关系是找工作的最佳途径。
另据北师大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调查,在成功的就业的主要原因中,社会关系排在第一位。
[2]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很难有坚实的人际关系网为他们找工作提供使得。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优化
第一,完善贫困生档案。
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真实性、公平性贫困生的认定是做好贫困生工作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为保证贫困生确定的真实性和公平性,首先要做到建立真实的贫困生档案,只有先明确资助谁的问题,才能考虑如何资助的问题。
在建立贫困生档案时,可以采取以班级为单位,先在班级内部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初步确定贫困生名单,之后再结合所在地证明、管理部门的审批、学校公示与同学监督、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一对一的建立贫困生资助档案。
同时,考虑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可变性,还应定期对贫困生档案实行“审核轮换”制度,及时对变更信息进行调整,把这种机制建立成动态的、全方位的,有利于监督和管理的,从而增强贫困生档案的时效性和可信度。
第二,重视心理教育。
鉴于贫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
他们往往缺少完整的家庭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营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贫困生自信和其他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家庭贫困也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
生心理失衡,如部分贫困生往往存在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等心理问题。
第三,高校加强贫困生的就业知识培训。
从高校的就业指导来看,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贫困生特点开展工作,从而促进就业。
高校也可以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上优先为贫困生发布个人信息,以及在招聘机会中以组织名义向用人单位优先推荐贫困生;甚至组织贫困生专场招聘会,专门为贫困生搭建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平台。
四、结束语
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贫困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扶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心理上的疏导。
做好贫困生工作,坚持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的理念,使他们做到贫困不贫志,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安心求学,培养自强自立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素质,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学校的立德树人,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睿.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的新思考[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报,2013,25(1).
[2]王灵修.贫困大学生就业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