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儒家思想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儒家思想的形
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
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
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
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等。这些学
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
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历史纵横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当时学派很多,主要有十个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
说家,合为“十家”。因为小说家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不能称其为一
个学派,其他的九家被称为“九流”。其中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
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较为长远。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
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
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
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
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三道家和法家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
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
政治主张。他希望回到小围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持续转化的。
战国时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
对的。他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点,就能获
得精神上的自由。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他汇集了早期法家的学说,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来震慑臣民,提
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升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
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