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合集下载

2014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2014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二)治疗药物-DR激动剂

麦角类包括溴隐亭 / 培高利特 / 二氢麦角隐亭 / 卡麦角林 / 麦角乙脲:导致心脏瓣膜病变和肺 胸膜纤维化,目前已经停用

非麦角类包括普拉克索 / 罗匹尼罗 / 吡贝地尔 / 罗替戈汀/和阿朴吗啡
吡贝地尔缓释剂:初始剂量 50mg,QD ;易产生 副反应者可改 25mg,BID ;第 2 周增至 50mg,BID ,有效剂量为50mg,TID ;最大剂量250mg/d

一、早期PD治疗

可能有疾病修饰作用药物包括单胺氧化酶 B 型 (MAO-B)抑制剂和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 司 来 吉 兰 + 维 生 素 E(DATATOP) 和 雷 沙 吉 兰 (ADAGIO)试验可能具有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普拉克索 CALM-PD 研究和罗匹尼罗 REAL-PET 研 究提示其可能具有疾病修饰的作用 大剂量 (1200mg/d) 辅酶 Q10 的临床试验也提示 其可能具有疾病修饰的作用


二、用药原则

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生活质量为目标 早期诊断治疗可更好改善症状,且可能会达到 延缓疾病进展效果 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作 用,力求 “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 果”,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发生率 药物治疗 (左旋多巴 )时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 生撤药恶性综合征

目 录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一、综合治疗

每一例 PD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 状和非运动症状,应对两类症状全面综合治疗 药物、手术、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或小剂量①/②/③ + ④. 对于震颤明显而其他药物疗效欠佳的情况下,可选用抗胆碱能药,如苯海索.
早期药物治疗
明确提出:PD早期阶段较后期阶段进展快理念 提倡旦诊断,便启动治疗 早期阶段,推荐单药治疗,也可采用小剂量多种药
物治疗 早期修饰治疗:推荐MAO-B抑制剂、DR激动剂、大
剂量辅酶Q10
二治疗药物
4.DR激动剂:
目前大多推崇非麦角类DR激动剂为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早发型帕 金森病患者的病程初期.
因为,这类长半衰期制剂能避免对纹状体突触后膜的DR产生脉冲样 刺激,从而预防或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激动剂均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获得满意疗效而不出现 副作用为止.
DR激动剂的副作用与复方左旋多巴相似,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发生率 低,而体位性低血压、脚踝水肿和精神异常幻觉、食欲亢进、性欲 亢进等的发生率较高.
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作用,力求实现 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 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
治疗原则
二、用药原则 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 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是以 震颤为主,还是以强直少动为主和疾病严重程度、有无认知 障碍、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共病、药物可能的副作 用、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可能避免、推迟 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运动并发症.进行抗帕金森病药物治 疗时,特别是使用左旋多巴时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 恶性综合征.
对少动、强直、震颤均有改善作用,并且对改善异 动症有帮助C级证据.
肾功能不全、癫痫、严重胃溃疡、肝病患者慎用, 哺乳期妇女禁用.
二治疗药物
3.复方左旋多巴苄丝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

中国帕金森病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指南一、背景简介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大脑神经细胞的变性和死亡所引起的。

该病最常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休息性震颤、肌肉僵硬和姿势不稳等症状。

目前,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其治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指南旨在提供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该疾病。

二、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协会的标准,诊断帕金森病需要满足以下主要条件:1)进行性运动障碍,包括震颤、肌肉僵硬和巴金森姿势、2)至少存在两个以上的附加症状,例如姿势不稳、运动迟缓、痛觉异常等,3)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三、治疗原则四、药物治疗常用的帕金森病药物包括多巴胺类药物、多巴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和抗胆碱酯酶药物等。

多巴胺类药物是首选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然而,长期使用多巴胺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运动功能波动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五、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语言疗法和认知疗法等。

这些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

同时,康复训练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六、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考虑。

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深脑刺激术和胶质前腔造影术等。

手术治疗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药物需求量。

七、疾病管理除了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帕金森病的患者还需进行全面的疾病管理。

这包括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

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发展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八、预防措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法可以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生。

但是,一些研究表明,保持身体活动和认知刺激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人们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充实的思维活动。

结语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最新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转载)发表者:谢安木1015人已访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制订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正式发布,发表在中华神经科杂志第六期,指南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执笔。

学组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5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组对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新版指南明确提出,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的理念,同时强调了“早诊断、早治疗”的用药原则。

陈生弟教授呼吁:“广大神经科医生须在临床实践中参考新指南,以控制帕金森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治疗目标,使患者获得改善生活质量的长期获益。

”【治疗原则】一、综合治疗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

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

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

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

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二、用药原则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作用,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

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是以震颤为主,还是以强直少动为主)和疾病严重程度、有无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共病、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运动并发症。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的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的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的指南引言: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肉僵硬、震颤、运动缓慢和平衡障碍。

尽管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药物,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1.评估和诊断:在开始治疗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非常重要。

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合适的建议和教育。

2.非药物治疗: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管理的主要方法。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进展,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多巴胺替代疗法:多巴胺是一种帮助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重要物质。

常用的多巴胺替代疗法包括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来制定合适的剂量和用药方案。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这些药物可以刺激多巴胺受体并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

常用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普拉立哌啶和奥氰唑酮。

-儿茶酚氧化酶B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儿茶酚氧化酶B的活性,从而延缓帕金森病的发展。

常用的儿茶酚氧化酶B抑制剂包括西酞普兰和雷沙吉兰。

-抗胆碱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轻帕金森病所引起的颤抖和运动缓慢,常用的抗胆碱药物包括戊酰硫胺和特鲁非罗。

除了上述常用药物,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药物,如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4.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不能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被考虑。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深部脑刺激术、经皮脑电刺激术和胼胝体切断术。

深部脑刺激术是一种刺激大脑深部结构的方法,通过植入电极来刺激相关区域。

经皮脑电刺激术则是通过经皮电刺激来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胼胝体切断术是一种切断大脑左右半球之间连接的手术方法,可以缓解帕金森病的一些症状。

结论:中国帕金森病治疗的指南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且实用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尽早进行评估和诊断,并与医生有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我国65 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 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对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帮助。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2006 年和2009 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5 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现对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1. 治疗原则1.1 综合治疗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但在整个病程中都会伴有这两类症状,有时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

不仅运动症状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运动症状也明显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

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

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

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

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1.2 用药原则疾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中国帕金森治疗指南

中国帕金森治疗指南
肌张力障碍---“开”期
➢ 处理同剂峰异动症
29
运动并发症治疗
30
姿势步态障碍的治疗
➢ 变换体位(转身、起身、弯腰等)时易发生,PD摔跤最 常见原因
➢ 无有效治疗,可尝试: ① 调整药物—偶尔有效 ② 主动调整身体重心、踏步走、听口令、听音乐、打节 拍、跨越物体(真实、假想) ③ 助行器、轮椅
31
37
睡眠障碍的治疗
睡眠障碍主要包括:
➢ 失眠 ➢ 不宁腿综合征(RLS) ➢ 周期性肢体运动病( PLMS)
38
睡眠障碍的治疗
➢ 失眠如果与夜间的PD症状相关,加用左旋多巴控释片、DR 激动剂或 COMT抑制剂
➢ 异动症引起,需将睡前服用的抗PD药物减量 ➢ 服用司来吉兰或金刚烷胺时,
① 正确服药时间 ② 若无改善,减量或用短效镇静安眠药 ③ 仍无改善,停药 ➢ RLS、PLMS:睡前2h内服用DR激动剂治疗或复方左旋多巴
– 若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则应开始症状性 治疗。
8
首选药物原则
早期PD治疗策略
< 65岁患者且无认 知障碍
>= 65岁患者或有认 知障碍
MAO-BI 或 加VitE
复方左旋多巴
非麦角类 DR激动剂
复方左旋多巴 +COMT抑制剂
复方左旋多巴 +COMT抑制剂
金刚烷胺和/或安坦(用 于震颤为主的患者)
39
手术治疗
40
外科手术的适应症
➢原发性帕金森病 ,曾对左旋多巴制剂有效。 ➢经完整的药物治疗后,症状再无法控制或
出现运动障碍合并症 ,调整药物亦无法改 善。 ➢没有严重的认知和精神障碍。
41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新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发布

新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发布

新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发布
《健康报》
【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
【年(卷),期】2014(35)5
【摘要】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编写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日前在山东省济南市发布。

新版《指南》首次强调,帕金森病应早诊断早治疗,不要等到生活质量下降的时候才开始治疗,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长期管理,以使患者长期获益。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我国患者人数已超200万,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

【总页数】1页(P471-471)
【作者】《健康报》
【作者单位】《健康报》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最新版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指南 [J], 齐晓伟
2.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看新版PH指南——2015年ESC《肺高压(PH)诊断和治疗指南》专家解读 [J], 飞燕
3.2021年美国NIH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指南与中国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对比分析 [J], 李树仁;赵文静;李健超;孟阳;郝潇;张倩辉
4.中国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 [J],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
障碍学组
5.中国帕金森病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指南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长期使用
长期使用MAO-B抑制剂显著延缓PD疾病进展
• 一项回顾队列研究,分析PD患者数据(n=687),评估LD、DR激动剂、司来 吉兰等抗PD药物对H-Y分级进展的影响
药物治疗对疾病进展(H&Y分级)的影响
80
*
60
司来吉兰(≥3年) 未使用司来吉兰
#
*P=0.004,#P=0.002
40
进展需要时间(月)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 (6) : 428-433.
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
帕金森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根据目前治疗手段,一旦患病就不能治愈 为推迟PD的进展,推迟残疾的发生,改善患者健康,对PD患者需要全程管理
早发现
刘疏影,陈彪.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 (11) : 1015-1019.
谷氨酸

神经营养因子 α-syn朊病毒样转变

NMDA
① 受体
炎性细胞因子 自由基
CaV1.3通道


Ca2+
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
JNK通路

兴奋性毒性 细胞色素c
途径
释放
线粒体功能 障碍
ROS 促生存途径

胱天蛋白 酶活性
ATP 氧化应激
α -syn
α-syn 毒性α-syn
错误折叠 沉积
低聚物
神经元功能障碍
2
通过生物标志物和分子影像学检查等对临床前症状进行复筛等后,
鉴别出PD的高危人群
刘疏影,陈彪.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 (11) : 1015-1019.
PD易感基因
帕金森病危险基因
所有帕金森病患者中每7个就有1个 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其中10%可归因于 某已知单基因异常,剩余有家族史患者其 遗传背景为帕金森病高危因素,增加个体 患病风险

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帕金森病一旦发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进性加重,有证据提示在疾病早期阶段的病程进展较后期阶段要快。

因此,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修饰时机,对今后帕金森病的整个治疗成败起关键性作用。

早期治疗可以分为非药物治疗( 包括认识和了解疾病、补充营养、加强锻炼、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社会和家人对患者的理解、关心与支持) 和药物治疗。

一般疾病初期多予单药治疗,但也可采用优化的小剂量多种药物(体现多靶点) 的联合应用,力求达到疗效最佳、维持时间更长而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目标。

药物治疗包括疾病修饰治疗药物和症状性治疗药物。

疾病修饰治疗药物除了可能的疾病修饰作用外,也具有改善症状的作用;症状性治疗药物除了能够明显改善疾病症状外,部分也兼有一定的疾病修饰作用。

疾病修饰治疗的目的是延缓疾病的进展。

目前,临床上可能有疾病修饰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单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剂和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等。

MAO-B 抑制剂中的司来吉兰+维生素E(DATATOP)和雷沙吉兰(ADAGIO)临床试验可能具有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激动剂中的普拉克索CALM-PD 研究和罗匹尼罗REAL-PET研究提示其可能具有疾病修饰的作用。

大剂量(1 200 mg /d) 辅酶Q10 的临床试验也提示其可能具有疾病修饰的作用。

(一)首选药物原则1早发型患者,在不伴有智能减退的情况下,可有如下选择:1非麦角类DR 激动剂;2 MAO-B 抑制剂;3金刚烷胺;4复方左旋多巴;5复方左旋多巴+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首选药物并非按照以上顺序,需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选择不同方案。

若遵照美国、欧洲的治疗指南应首选方案1、2或5;若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不能承受高价格的药物,则可首选方案3;若因特殊工作之需,力求显著改善运动症状,或出现认知功能减退,则可首选方案4 或5;也可在小剂量应用方案1、2或3时,同时小剂量联合应用方案4。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1.疾病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运动障碍,如震颤、僵硬、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

其发病机制与多巴胺系统失调有关,导致基底神经核的损伤。

2.诊断标准:帕金森病的诊断应基于以下标准:-符合运动症状的主要特征,包括静止性肌肉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

-除外其他能够引起类似运动障碍的病因。

-症状的持续存在,并逐渐恶化。

-确保症状不是由药物或其他致病因素引起。

3.治疗原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函数能力,减少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缓解症状,提高运动功能,减少疾病进展。

-防治并发症,包括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和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进行调整。

4.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多巴胺类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多巴胺类药物通过恢复多巴胺系统的正常功能来减轻症状,而抗胆碱药物可以减轻运动障碍和非运动症状。

-深部脑刺激(DBS):对于无反应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深部脑刺激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它通过电极植入患者的脑部,然后通过外部装置来提供电刺激,以减少运动障碍和症状。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减轻症状和改善运动功能。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的重要手段,包括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5.治疗进展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症状评估和运动功能测试,以掌握疾病的进展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统一帕金森病症状评定量表(UPDRS)和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等。

总之,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建议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深部脑刺激、物理治疗和心理干预。

患者应尽早接受治疗,定期进行症状评估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和减轻症状。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ppt课件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ppt课件

ppt课件.
15
一、早期PD治疗
l 一般初期多单药治疗,也可采用优化小 剂量多种药物(多靶点)联合应用,目 标疗效最佳、维持时间更长而运动并发 症发生率最低
l 药物治疗包括疾病修饰治疗和症状性治 疗药物
ppt课件.
16
一、早期PD治疗
l 可能有疾病修饰作用药物包括单胺氧化 酶 B 型 (MAO-B) 抑 制 剂 和 多 巴 胺 受 体 (DR) 激动剂
复方左旋多巴制剂
如多巴丝肼片等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如普拉克索等
MAO-B抑制剂
如司来吉兰等
COMT抑制剂
如恩他卡朋等
NMDA拮抗剂
如金刚烷胺等
抗胆碱能药物
如苯海索等
MAO-B:单胺氧化酶-B; COMT: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NMDA: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
10
尽早治疗
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p33p.t课件.
11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心理疏导 康复护理
ppt课件.
目录
12
PD病程分期-HOEHN&YAHR
ppt课件.
13
一、早期PD治疗
ppt课件.
14
一、早期PD治疗
l 一旦发生随着时间推移而渐进性加重,疾病早 期阶段病程进展较后期阶段要快
l 一旦早期诊断,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 病的修饰时机,对今后整个治疗成败的关键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2019/1/21 1/21/2019 1


治疗方法和手段(对症治疗)
治疗总的原则(个体化、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首选) 手术治疗 运动疗法(太极拳、节律步态训练) 心理疏导 照料和护理(亟待专科护理的全面跟进)
2019/1/21 1/21/2019
2
一、综合治疗

每一例 PD 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 动症状,应对两类症状全面综合治疗。 药物、手术、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


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治疗手段,手术 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
只能改善患者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更无法治愈。

2019/1/21 1/21/2019
3
治疗方法和手段(对症治疗)
治疗总的原则(个体化、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首选) 手术治疗 运动疗法(太极拳、节律步态训练) 心理疏导 照料和护理(亟待专科护理的全面跟进)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常见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致残性疾病。 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纹状 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 化改变。 临床表现有显著特征: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 姿势步态异常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 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2019/1/21 1/21/2019
8
(一)首选药物原则
2019/1/21
9
各种代表药物


1.抗胆碱能药:苯海索 2.金刚烷胺
3.复方左旋多巴:苄丝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中国帕金森42/01病204治/2/40疗/21指40 南
第23页23
(二)姿势平衡障碍治疗
姿势平衡障碍是PD患者摔跤最常见原因,易在变换体位如转身 、起身和弯腰时发生。
当前缺乏有效治疗办法,调整药品剂量或添加药品偶然奏效。 主动调整身体重心、踏步走、大步走、听口令、听音乐或拍拍
子行走或跨越物体(真实或假想)等可能有益。 必要时使用助行器甚至轮椅,做好防护。
早期诊疗,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修饰 时机,对今后整个治疗成败关键。
分为非药品治疗(认识和了解疾病、补充营养、 加强锻炼、坚定战胜疾病信心及社会和家人对患 者了解、关心与支持)和药品治疗。
中国帕金森42/01病204治/2/40疗/21指40 南
第8页 8
一、早期PD治疗(续)
早期多单药治疗,也可采取优化小剂量各种药品(多靶点)联合应用, 目标疗效最正确、维持时间更长而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最低。
中国帕金森42/01病204治/2/40疗/21指40 南
第14页14
(一)运动并发症治疗
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和异动症)是PD中晚期常 见症状,调整药品种类、剂量及服药次数能够改 进症状,手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亦有疗 效。
症状波动包含剂末恶化、开关现象。
异动症又称为运动障碍,包含剂峰异动症、双相 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
药品治疗为首选,且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治疗伎俩,手术 治疗则是药品治疗一个有效补充。
只能改进患者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更无法治愈。
中国帕金森42/01病204治/2/40疗/21指40 南
第4页 4
治疗方法和伎俩(对症治疗)
治疗总标准(个体化、综合治疗)
药品治疗(首选) 手术治疗 运动疗法(太极拳、节律步态训练) 心理疏导 照料和护理(亟待专科护理全方面跟进)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对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治疗原则一、综合治疗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但在整个病程中都会伴有这两类症状,有时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

我们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

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

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

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

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二、用药原则疾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我们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作用,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

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是以震颤为主,还是以强直少动为主)和疾病严重程度、有无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共病、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运动并发症。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雷沙吉兰 国内未上市
用法:1mg,1次/d ,早晨服用
Zydis司来吉兰(口腔黏膜崩解剂) 国内未上市
用法:1.25~2.5mg/d, 吸收、作用、安全性优于司来吉兰
胃溃疡者慎用,禁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合用
(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
(6).儿茶酚-氧化-甲基转移酶 (COMT)抑制剂
1817年James Parkinson 报道6例并命名为“shaking palsy ”-震颤麻痹,距今已经198年。
原发性PD治疗的建议(1998年)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237-238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第一版指南(2006年)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409-452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第二版指南(2009年)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组
肝脏代谢有限 主要参与 和CYP450没有 肝脏代谢 相互作用 主要以原形从 肾脏排泄 主要经肝脏 清除
清除
主要以代谢 产 物由尿排出
代谢产物约95 %经胆汁排出
目前大多推崇非麦角类DR激动剂为首选药物,尤其用于早发型 帕金森病患者病程初期。
因为这类长半衰期制剂能够避免对纹状体突触后膜产生“脉冲”样刺激,从而减 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进展主要包括单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剂和多巴胺受体
(DR)激动剂等)和症状性治疗药物。疾病修饰治疗药物除了
可能的疾病修饰作用外,也具有改善症状的作用;症状性治
疗药物除了能够明显改善疾病症状外,部分也兼有一定的疾 病修饰作用。
1.首选药物原则
早发型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治疗包括疾病修饰治疗药物和症状性治疗药物。疾病修饰治疗药物除了可能的 疾病修饰作用外,也具有改善症状的作用;症状性治疗药物除了能够明显改善疾病 症状外,部分也兼有一定的疾病修饰作用。
疾病修饰治疗的目的是延缓疾病的进展。目前,临床上可能有疾病修饰作用的药物 主要包括单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剂和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等。MAO-B抑制剂 中的司来吉兰+维生素E(DATATOP)和雷沙吉兰(ADAGIO)临床试验可能具有延缓疾病进 展的作用;DR激动剂中的普拉克索CALM-PD研究和罗匹尼罗REAL-PET研究提示其可能 具有疾病修饰的作用。大剂量(1200mg/d)辅酶Q10的临床试验也提示其可能具有疾病 修饰的作用。
治疗原则
二、用药原则
治疗目标: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提倡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理念 坚持“剂量滴定”,尽量以小剂量达到最满意效果用药原则 避免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发生率 治疗应遵循随机对照试验(RCT)证据,也强调个体化特点
药物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严重度的不同,可以将帕金森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中晚期, 即将Hoehn-Yahr l~2.5级定义为早期, Hoehn-Yahr 3~5级定义为中晚期。
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则
PD治疗包括两个方面: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强调PD治疗:药物作为首选,贯穿于PD整个治疗之中 手术治疗只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 明确指出,药物和手术治疗只是改善症状 PD既不能治愈,也无法根治
治疗原则
二、用药原则
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 活质量为目标。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 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新版指南明确提出,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 疗的理念,同时强调了“早诊断、早治疗”的用药原则。陈生弟教授呼吁 :“广大神经科医生须在临床实践中参考新指南,以控制帕金森病症状、 延缓疾病进展为治疗目标,使患者获得改善生活质量的长期获益。”
第三版中国指南相对于第二版指南的更新
1、更加强调综合多因素考虑对疾病的治疗 2、早期PD治疗应尽早启动 3、疾病早期除药物治疗外,提倡加强非药物治疗 4、淡化了依据具体发病年龄选择首选药物,而以早发型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第三版)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 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 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 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 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 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 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药物治疗
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 1 700/ 10 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都 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背 景:
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别制 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 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5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 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 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组对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 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治疗原则
一、综合治疗
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 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 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 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
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 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要 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作用,力 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 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
治疗原则
二、用药原则 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 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是
以震颤为主,还是以强直少动为主)和疾病严重程度、 有无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共病、药物 可能的副作用、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 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运动并发症。进 行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时,特别是使用左旋多巴时不能 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恶性综合征。
1级: 单侧肢体疾病 1.5级:单侧肢体合并躯干(轴)症状 2级: 双侧肢体症状但无平衡障碍 2.5级:轻度双侧肢体症状,能从后拉测试中恢复 3级: 轻至中度双侧症状,不能从后拉测试中恢复,姿势
不稳,转弯变慢,许多功能受到限制,但能自理 4级: 重度病残,不需要帮助仍能站立和行走 5级: 坐轮椅或卧床,完全依赖别人帮助 以下我们分别对早期和中晚期帕金森病提出具体的治疗意见。
药物治疗
一、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疾病一旦发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进性加重,有证据提示在疾病早期阶段的病程 进展较后期阶段要快。 因 此 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修 饰时机,对今后帕金森病的整个治疗成败起关键性作用。
早期治疗可以分为非药物治疗(包括认识和了解疾病、补充营养、加强锻炼、坚定 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社会和家人对患者的理解、关心与支持)和药物治疗。一般疾 病初期多予单药治疗,但也可采用优化的小剂量多种药物(体现多靶点)的联合应 用,力求达到疗效最佳、维持时间更长而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目标。
和晚发型来考虑 5、早期小剂量复方左旋多巴不增加异动症风险 6、强调“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为用药原则 7、将第二版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型改为早期、中晚期两型 8、强调PD治疗需长期管理,以达长期效益
目 录:
治 疗 原 则 药 物 治 疗 手 术 治 疗 康 复 与 运 动 心 理 疏 导 照 料 护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