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拖拉机教学大纲
山东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
![山东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7f1e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8.png)
山东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山东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拖拉机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驾驶技能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农民能够安全、高效地操作拖拉机,山东省农业部门制定了一份全面的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旨在提供系统、科学的教学指导。
一、理论知识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首先强调了驾驶员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
这包括拖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等。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全面了解拖拉机的各个部件以及它们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掌握驾驶技巧。
二、操作技能除了理论知识,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还注重培养学员的操作技能。
这包括拖拉机的启动和熄火、换挡和操纵杆的使用、转弯和倒车等。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模拟操作,学员能够熟悉各种操作技巧,并能够在实际驾驶中灵活运用。
三、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学员需要了解拖拉机驾驶过程中的各种潜在危险,并学会如何预防和应对。
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安全带、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超载等。
通过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驾驶员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四、维护保养拖拉机的维护保养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保证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还包括了维护保养方面的内容。
学员需要学会检查和更换机油、清洁和润滑各个部件、保持轮胎气压等。
通过正确的维护保养,可以减少故障和损坏,提高拖拉机的工作效率。
五、实际驾驶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最后一个环节是实际驾驶。
学员需要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实际驾驶训练,包括在不同地形和条件下的驾驶、模拟农田作业等。
通过实际驾驶训练,学员可以将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自己的实际驾驶能力。
总结山东拖拉机驾驶教学大纲的制定,为农民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拖拉机驾驶培训。
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强化安全意识、掌握维护保养方法以及进行实际驾驶训练,农民能够成为熟练的拖拉机驾驶员,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拖拉机汽车学上册课程设计
![拖拉机汽车学上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e683f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1.png)
拖拉机汽车学上册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了解拖拉机汽车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拖拉机汽车的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 课程简介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2. 拖拉机汽车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拖拉机汽车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驱动轴、转向器、制动器、悬挂器等各个部分的原理和作用。
3. 拖拉机汽车的操作技能讲解拖拉机汽车的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加速、刹车、转向、倒车、爬坡等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如何避免操作中的安全事故。
4. 拖拉机汽车的维护保养方法介绍拖拉机汽车的维护保养方法,包括日常保养、定期检查、更换易损件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拖拉机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5. 实际操作演练通过实际操作演练,让学生掌握拖拉机汽车的操作技能,如驾驶车辆、通行公路、越过路障、操作农具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6. 经验分享和交流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问题和难点,通过互相交流和经验分享,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操作效果。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既有讲解也有操作,多角度、多方式地深入理解拖拉机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四、课程设计实施步骤本课程设计实施步骤如下:1. 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制定教学进度表。
2. 理论授课讲解拖拉机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方法,加深学生对拖拉机汽车的理解和认识。
3. 实际操作演练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拖拉机汽车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知识的作用和实际操作的难度,从而更好地掌握拖拉机汽车的操作技能。
4. 经验分享和交流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问题和难点,通过互相交流和经验分享,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操作效果。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https://img.taocdn.com/s3/m/634281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c.png)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第一章:汽车拖拉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拖拉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汽车拖拉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3. 理解汽车拖拉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汽车拖拉机的定义与分类。
2. 汽车拖拉机的基本组成。
3. 汽车拖拉机的工作原理。
4. 汽车拖拉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2. 结合实物模型进行观察和分析。
3.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章: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掌握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2. 了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发动机的维修保养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分类和特点。
2.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4.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5. 发动机的维修保养方法。
教学方法:1. 利用发动机模型进行讲解。
2. 分析发动机拆解图,了解各部件作用。
3. 观看发动机工作视频,加深理解。
4. 开展实践操作,掌握维修保养技巧。
第三章:拖拉机传动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拖拉机传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 掌握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和原理。
3. 学会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2. 拖拉机传动装置的类型。
3. 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4. 传动系统的原理与工作过程。
5. 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教学方法:1. 利用传动系统模型进行讲解。
2. 分析传动系统示意图,理解各部件关系。
3. 观看传动系统工作视频,加深理解。
4. 开展实践操作,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技巧。
第四章:拖拉机转向与制动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拖拉机转向与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原理。
2. 掌握转向与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和功能。
3. 学会转向与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教学内容:1. 转向系统的构造与原理。
2. 制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
3. 转向与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4. 转向与制动系统的功能与工作过程。
汽车拖来发动机教学大纲
![汽车拖来发动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cc04d0ed0d233d4b14e69df.png)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910 课程名称: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总学时数:44 讲课学时:38 实验学时:6学分:2授课对象:汽车服务过程、车辆工程等汽车类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教材:《汽车拖拉机发动机》主编:董敬(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011.1重印 )参考书目:《内燃机原理》主编:蒋德明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冯健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6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四年制本科生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汽车工程专业等汽车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循环和性能、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与增压技术、发动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发动机性能的评价、发动机特性及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等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动机性能提高和合理使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发动机实验的基本技能,为本专业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不仅是汽车类专业后续课程的理论依据,而且为该专业学生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课程的学习,在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相关的知识,灵活分析、综合判断、合理解释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现象。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在分析发动机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动机主要性能与工作过程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各种因素,从而指出提高发动机性能并能满足使用要求、合理使用发动机及科学有效地试验发动机的基本途径。
本课程的重点是阐述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各种因素,并根据相互的联系进行分析。
使学生对发动机的换气过程、燃烧过程有较深入了解,并基本掌握发动机的性能,燃烧,发动机特性实验的基本计算,分析。
了解发动机的进气增压、排气污染与控制等。
该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应重点培养学生如何用抽象的理论去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汽车拖拉机学》教学大纲
![《汽车拖拉机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a43cd5380eb6294dd886cd7.png)
《汽车拖拉机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学生主要学习典型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底盘结构和车身结构,各机构、装置的布置与工作过程;分析各机构、装置的工作原理。
为学生提供从事汽车或拖拉机设计、制造、运用及实验等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通过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一下各项要求:1.掌握汽车拖拉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内容包括传动系、行走系、转向系、制动系、驾驶室和驾驶座、拖拉机工作装置等。
2.掌握汽车拖拉机使用性能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行走装置的力学特性、拖拉机的牵引力学、拖拉机的牵引特性、汽车的动力特性和燃油经济性、汽车拖拉机的制动性能、汽车拖拉机的抗翻倾稳定性、汽车拖拉机的行驶平顺性。
3.熟悉汽车拖拉机的各项使用性能和评价指标,针对不同要求及使用环境,可作出合理的选型和正确调整。
4.掌握汽车拖拉机的性能试验和评价;能进行汽车拖拉机的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5.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最新技术发展以及装备应用水平,能够准确把握汽车拖拉机技术的进步方向。
三、学时分配汽车拖拉机学的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1课汽车拖拉机的发展与类型一、汽车拖拉机的发展历史二、汽车拖拉机的作用三、汽车拖拉机的分类第2课汽车拖拉机的总体构造与型号一、汽车拖拉机的总体构造二、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型号三、《汽车拖拉机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
本章重点、难点:汽车拖拉机的组成;汽车拖拉机的分类;轿车、客车、货车、拖拉机的分级标准;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型号编制规则。
教学要求:了解汽车拖拉机的组成及分类,汽车拖拉机的发展历史,该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理解轿车、客车、货车、拖拉机的分级标准;掌握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型号编制规则。
第二章汽车拖拉机的传动系统第1课传动系统的功用和组成一、传动系统的功用;二、传动系统的类型三、传动系统的组成习题要点:汽车拖拉机传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传动系统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第2课离合器(1)一、离合器的功用二、离合器的类型三、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习题要点:(1)传动系统中为何要设置离合器?(2)膜片弹簧式离合器有什么优缺点?(3)试述摩擦式离合器的基本组成。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https://img.taocdn.com/s3/m/6a34042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0.png)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第一章:汽车拖拉机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拖拉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
2. 让学生掌握汽车拖拉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拖拉机的定义及作用2. 汽车拖拉机的分类3. 汽车拖拉机的基本组成4. 汽车拖拉机的工作原理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汽车拖拉机图片,引导学生对汽车拖拉机产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汽车拖拉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
3. 互动:学生分享对汽车拖拉机的了解,提问解答。
4. 总结:教师总结汽车拖拉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第二章: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2. 让学生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2. 发动机的分类3. 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4.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发动机图片,引导学生对发动机产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
3. 互动:学生分享对发动机的了解,提问解答。
4. 总结:教师总结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重要性。
第三章:传动系统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拖拉机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原理。
2. 让学生掌握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2. 传动系统的分类3. 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4. 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传动系统图片,引导学生对传动系统产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传动系统的定义、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
3. 互动:学生分享对传动系统的了解,提问解答。
4. 总结:教师总结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重要性。
第四章:制动系统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拖拉机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原理。
2. 让学生掌握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教学内容:1. 制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2. 制动系统的分类3. 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4.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制动系统图片,引导学生对制动系统产生兴趣。
工程机械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机械理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03312a97e21af45b207a830.png)
汽车拖拉机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汽车拖拉机学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and Tractor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803105001课程归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制定时间:2007 年8 月15 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汽车拖拉机学》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它以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液压传动、工程热力学、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设计基础课为理论依托,其中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的联系尤其密切。
此外,本课程又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掌握有关汽车拖拉机方面的最新科技成就,为农业机械学、农机运用及修理和农机管理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任务是以汽车拖拉机各总成及零部件的功能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讲授常见汽车拖拉机及各总成、零部件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结构分析及调整等内容。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汽车拖拉机外的农机及其它机械设备分析、运用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提供基础知识。
2.课程为专业课,采用课堂教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底盘各系统、总成、部件的组成、功用、类型、要求(一般、特殊)、结构和工作原理;要求学生具有对汽车拖拉机主要总成、零部件进行一般运动、受力和性能分析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识读汽车拖拉机主要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了解主要总成的装配关系,一般技术要点和调整方法。
3.适用的专业与学时数:适用于四年制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44 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学习前导课程包括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液压传动、工程热力学、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等。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推荐教材:《汽车构造》(第3 版)陈家瑞主编,机工版。
(2)参考资料:《国外汽车最新结构图册》徐清富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构造》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组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拖拉机汽车学》中国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
拖拉机培训大纲计划
![拖拉机培训大纲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db24d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8.png)
拖拉机培训大纲计划一、课程介绍1.1 本课程旨在为学员提供使用和操作拖拉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安全高效地驾驶和维护拖拉机。
1.2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掌握拖拉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意识。
二、课程目标2.1 掌握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2 理解拖拉机的安全操作规范2.3 熟练掌握拖拉机的驾驶技巧和操作方法2.4 学会拖拉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三、课程内容3.1 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3.1.1 发动机系统3.1.2 传动系统3.1.3 操纵系统3.1.4 制动系统3.1.5 电气系统3.2 拖拉机的安全操作规范3.2.1 安全设备和安全标识3.2.2 驾驶前的检查和准备3.2.3 驾驶时的注意事项3.2.4 驾驶后的维护和停放3.3 拖拉机的驾驶技巧和操作方法3.3.1 起步和停车3.3.2 直线行驶和转弯3.3.3 倒车和后退3.3.4 不同道路和地形的驾驶技巧3.4 拖拉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3.4.1 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保养3.4.2 液压系统和制动系统的维护3.4.3 电气系统的维修和故障排除3.4.4 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应急处理四、培训安排4.1 培训时间:全日制培训,包括理论课和实际操作课,共计40学时4.2 培训地点:设备齐全的农业实训基地或专业的拖拉机培训场所4.3 教学方法:专业讲解结合实际操作,注重学员的参与和反馈4.4 考核评定: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五、拖拉机培训大纲详细说明5.1 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5.1.1 发动机系统- 发动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启动和熄火- 发动机的日常维护保养5.1.2 传动系统- 变速器和离合器的使用方法- 行走速度和变速操作- 传动系统的保养和故障排除5.1.3 操纵系统- 方向盘和操纵杆的使用方法- 加速和刹车的操作技巧- 正确的操作姿势和驾驶姿态5.1.4 制动系统- 刹车踏板和手刹的使用方法- 刹车系统的检测和维护- 紧急情况下的制动技巧5.1.5 电气系统- 电瓶的安装和维护- 灯光和仪表盘的使用方法- 电气系统的故障排除5.2 拖拉机的安全操作规范5.2.1 安全设备和安全标识- 安全带、安全杠和保护罩的使用- 安全标识和警示灯的意义和作用- 预防事故和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技巧5.2.2 驾驶前的检查和准备- 发动机和传动油的检查和加注- 轮胎和制动器的检查和调整- 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检查5.2.3 驾驶时的注意事项- 驾驶时的安全距离和速度控制- 对交通信号和标志的理解和遵守- 不同气候和地形条件下的安全驾驶技巧 5.2.4 驾驶后的维护和停放- 拖拉机的清洁和保养- 防止盗窃和损坏的防范措施- 停放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5.3 拖拉机的驾驶技巧和操作方法5.3.1 起步和停车- 发动机的启动和预热- 离合器和变速器的操作技巧- 停车时的制动和挂档方法5.3.2 直线行驶和转弯- 正确的方向盘操作和前进方向选择 - 转弯时的速度和转向半径控制- 不同道路和场地条件下的驾驶技巧 5.3.3 倒车和后退- 后视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技巧- 倒车时的安全距离和速度控制- 后退时的方向操作和车辆控制5.3.4 不同道路和地形的驾驶技巧- 水泥路面和土路面的驾驶方法- 陡坡和湿滑路面的驾驶技巧- 沼泽和泥地等特殊地形的驾驶技术 5.4 拖拉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5.4.1 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保养- 发动机机油和车架润滑油的更换 - 变速箱和驱动桥的润滑和调整- 空滤和油滤等滤清器的更换5.4.2 液压系统和制动系统的维护- 液压油和制动液的检查和更换- 液压缸和制动器的调整和维修- 液压管路和接头的防漏和保护5.4.3 电气系统的维修和故障排除- 电瓶的充电和更换- 发电机和起动机的检修和更换- 灯具和仪表盘的检测和维护5.4.4 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应急处理- 发动机失火和熄火的排除方法- 转向失灵和制动失灵的紧急处理- 轮胎爆炸和电路短路的救援技巧六、培训师资力量6.1 培训师资: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6.2 师资团队:由农机工程师、拖拉机司机和驾驶员组成的团队6.3 师资培训:定期进行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七、课程评估与考核7.1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7.2 考核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评定7.3 绩效评估:通过考核合格并取得结业证书的学员,达到一定水平者可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与拖拉机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与拖拉机构造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01522bc0b4e767f5bcfce07.png)
汽车与拖拉机构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与拖拉机构造(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and tractor)课程编号237066学时/学分50/3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编写者艾沙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汽车与拖拉机构造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目的: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理解现代汽车与拖拉机的种类、发展方向、结构、基本组成、零部件的特点,掌握汽车与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为今后学习农业机械化类专业、农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类专业、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其他相关课程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1﹑绪论●明确现代汽车与拖拉机的发展历史,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了解汽车与拖拉机的作用和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掌握汽车与拖拉机的类型和总体构造。
重点:汽车与拖拉机的类型和总体构造。
2﹑拖拉机、汽车的发动机●了解汽车与拖拉机发动机的分类;●掌握汽车与拖拉机发动机的基本概念;●掌握四行程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总体构造;●了解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了解内燃机的结构组成和性能指标。
重点:四行程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构造。
难点:四行程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3﹑机体零件与曲柄连杆机构●了解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组的功能、要求、工作条件、基本组成;●了解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组的各零件的工作运行条件、特点、材料、制造要求;●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组的基本组成;●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与平衡。
重点: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组的功能和基本组成。
难点: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4﹑进、排气系统与配气机构●了解进、排气系统与配气机构的功能、要求、工作条件;●了解进、排气系统与配气机构的基本组成;●了解进、排气系统与配气机构的各零件的工作运行条件、特点、材料、制造要求;●掌握配气相位、气门间隙的概念;●了解气门间隙的作用、气门间隙不当的危害;●了解减压机构。
汽车拖拉机学教案
![汽车拖拉机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7081371ed9ad51f01df29d.png)
汽车拖拉机学教案第一讲一、授课题目:绪论、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部分内容二、课时安排:2学时三、授课时间四、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汽车拖拉机发展概况、汽车拖拉机的类型、内燃机的总体构造。
熟悉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型号、内燃机的分类。
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重点:内燃机的基本术语。
六、教学难点:七、教学内容:1. 汽车拖拉机的发展概况2.汽车拖拉机的类型3.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型号4.内燃机的分类5.内燃机的总体构造6.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八、板书设计:九、思考题:1.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型号是如何编排的?2.内燃机是如何分类的?3.解释名词术语:上止点、下止点、活塞行程、燃烧室容积、汽缸工作容积、汽缸总容积、压缩比、内燃机排量。
十、参考资料:十一、教学反思:十二、教学设计1.授课类型:理论课2.教学过程设计:受新课3.教学方式:讲授4.教学资源:多媒体第二讲一、授课题目:第一章第二节部分内容、第三节、第四节二、课时安排:2学时三、授课时间四、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熟悉内燃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五、教学重点:四行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六、教学难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七、教学内容:1.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内燃机的主要性能指标3.影响内燃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八、板书设计:九、思考题:1.四行程柴油机和四行程汽油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何异同?2.四行程内燃机和二行程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何异同?3.内燃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几类?各类主要指标有哪些?十、参考资料:十一、教学反思:十二、教学设计1.授课类型:理论课2.教学过程设计:受新课3.教学方式:讲授4.教学资源:多媒体第三讲一、授课题目: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二、课时安排:2学时三、授课时间四、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机体组、活塞连杆组的组成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功用了解不同结构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五、教学重点:活塞连杆组零部件的结构六、教学难点:七、教学内容:1.机体组2.活塞连杆组八、板书设计:九、思考题:1.机体组、活塞组连杆组组成和功用是什么?2.活塞的功用是什么?分析活塞的一般构造及特点。
《农机驾驶》教学大纲
![《农机驾驶》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50fb9271fe910ef12df84c.png)
滨海县技工学校《农机驾驶》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农机驾驶》是汽车拖拉机制造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
本课程从对汽车拖拉机驾驶了解入手,使学生获得汽车拖拉机驾驶面的工艺知识。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过程及组成。
2.了解汽车拖拉机零件的定位原理和所用夹具的基本类型和设计方法。
掌握常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和通用夹具的选用方法。
3.掌握汽车拖拉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装配工艺规程的拟订方法,具有设计中等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4.具有分析和解决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问题和质量问题的能力。
5.了解现代汽车拖拉机制造技术的知识、应用和发展。
三、课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讲课习题课实验总学时备注1 绪论 1 12 汽车拖拉机工艺过程概述3 2 53 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16 2 184 机械加工质量8 2 105 汽车拖拉机零件的一些典型加工方法2 2 4 86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10 4 147 尺寸链的原理与应用8 4 128 结构工艺性 4 2 69 典型工艺制造工艺 4 2 6合计56 18 6 80四、课程的内容1.绪论了解课程的性质、内容、要求及学习方法,了解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2.汽车拖拉机工艺过程概述内容:(1)汽车拖拉机的生产过程;(2)汽车拖拉机生产的工艺过程及组成;(3)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和加工经济精度;(4)汽车拖拉机制造厂的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要求:(1)熟知生产过程、工艺过程的概念;(2)掌握工艺过程的组成;(3)掌握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和加工经济精度;(4)熟知汽车拖拉机的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了解各种生产类型的特点。
3.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内容:(1)深刻理解基准的概念;(2)工件的装夹方法;(3)专用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4)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基本规律和定位元件;(5)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6)工件的夹紧及夹紧装置;(7)典型机床夹具;(8)专用夹具设计方法和步骤。
汽车拖拉机教学大纲
![汽车拖拉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929408a680203d8ce2f24d7.png)
汽车拖拉机学(发动机部分)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名称:汽车拖拉机学(The 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And Tractor)2.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与任务汽车拖拉机学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汽车的整体结构,以及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汽车运用工作打下基础。
本门课程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机械制造基础》等。
后续课程为《汽车理论》、《汽车运用工程》等。
3.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的检测和调整的方法,掌握汽车的正确使用维护过程,掌握整机、总成、部件的拆装、鉴定、互换等操作方法和技能。
4.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时数为6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6学时,实验14学时,驾驶实习2周,拆装实习2周。
各章节时数分配见表。
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60)5.教学途径及教学手段本课程将通过驾驶实习对汽车各部功能有所了解,通过实验室拆装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汽车结构,在构造实验室参照实物及透明模型进行教学。
教学以课堂教学、实物教学和实验为主,尽量利用多媒体投影教学及挂图、透明教具等。
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作业,作业量约2小时。
6.注意问题使用本教学大纲指导教学中,应结合我国和国际汽车发展状况,随时配合发展动态,结合我国的主流机型,讲授汽车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最新发展技术,开发学生自学能力和掌握新知技能。
对部分零件结构的构造细节则在认识实习和实验室拆装过程中加以解决。
一、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总论:(1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汽车拖拉机发展概况2.汽车拖拉机分类3.国产汽车拖拉机型号4.掌握汽车拖拉机总体构造教学重点:汽车总体构造了解内容:国产汽车的技术参数、型号第一章: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发动机组成和型号单缸、多缸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参数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实际循环和循环损失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能指标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分类发动机的编号规则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四行程柴油机、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单缸二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理论循环和循环损失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多缸发动机各缸工作关系发动机的循环损失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教学难点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和循环效率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与机体零件(6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机体、气缸、气缸涛、气缸垫和气缸盖的功用和基本形式,各种的特点2.活塞组、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的组成零件的结构特点、性能特点、材料特点、工作状态和受力情况3.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拆装要求和正确维护教学内容机体型式和结构气缸和气缸套的结构和材料,密封型式气缸垫和气缸盖的结构特点、安装套求活塞组的组成零件和各零件的结构要求连杆组的组成和零件要求、连接方式曲柄飞轮组的组成,支撑方法和扭转减震,受力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平衡使用和维护,拆装要点教学重点活塞组、连杆组、曲柄飞轮组的结构特点、工作特点、材料特点和拆装要点气缸、气缸盖的拆装要求教学难点曲柄组的减震和受力平衡活塞组的结构分析实验内容:曲柄连杆机构的安装和调整(1学时)自学内容机体受力情况分析第三章:换气系统(6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换气系统各组成部件和各自的工作特点和结构特点掌握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和调整方法掌握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评定和影响因素了解换气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要求教学内容换气系统的功用和构成配气机构的形式和构造空气滤清装置和消声器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换气质量的评定指标和换气损失影响换气质量的运用因素换气系统的维护和使用教学重点1.配气机构的形式和构造,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材料受力特点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和调整3.换气过程的评价指标和影响换气质量的运用因素教学难点配气机构零件的结构特征充气效率的影响因素自学内容1.柴油机的增压技术2.换气系统的故障分析实验内容(1学时)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第四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8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和功用掌握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影响燃烧的因素和常见燃烧室喷油器的形式和喷雾特性,喷油器的结构和调整,喷油器零件密封要求柱塞式喷油泵、调速器的功用、构造和工作原理,调速器的调整教学内容1.柴油的特性2.燃油供给系的功用和组成3.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燃烧理论与燃烧过程的分段分析4.影响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因素5.柴油机的燃烧室类型和各自结构特点、混合其形成特点和燃烧特点6.喷油器的类型、构造和工作过程,柴油的喷雾特性,喷油器的调整7.喷油泵的功用、类型、工作原理,主要零件和油量调节机构特点8.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喷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9.调速器的功用和类型、工作原理、结构特征10.喷油泵调速器总成的调整11.柴油滤清器、输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重点1.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2.运用因素对燃烧的影响3.燃烧室的结构分析4.喷油器结构和调整5.喷油泵的结构、主要零件要求6.调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教学难点1.各种燃烧室的结构特点、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特点2.调速器的工作过程原理自学内容1.转子分配泵及其调速器2.PT燃油供给系统实验内容(2学时)喷油泵调速器总成、喷油器的检查和调整第五章: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教学目的1.掌握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和功用2.掌握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原理与燃烧过程,影响燃烧的因素和常见燃烧室3.掌握化油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典型化油器的结构4.掌握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系统的组成教学内容1.汽油的特性2.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功用和组成3.汽油机混合器的形成特点和影响因素,典型燃烧室,汽油机燃烧过程分段分析和影响因素、汽油机的异常燃烧,影响燃烧过程的运用因素4.化油器的功用、类型和各自特点5.混合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汽油机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6.化油器各工作系统和工作过程分析7.典型化油器构造8.汽油直接喷射特点和机械控制汽油喷射系统9.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教学重点混合气形成,燃烧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异常燃烧和产生原因典型燃烧室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化油器各工作系统和工作过程分析电子喷射系统的基本原理教学难点运用因素对燃烧过程、异常燃烧的影响化油器各工作系统和工作过程分析自学内容1.汽油泵的工作原理2.化油器的编号3.汽油供给系的使用及维护实验内容(2学时)汽油泵、化油器的检查和调整第六章:发动机特性(8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发动机工况和功率标定、发动机实验内容和仪器掌握发动机调整特性和运用掌握发动机负荷、速度特性和运用掌握柴油机调速特性和万有特性的运用教学内容1.发动机工况和功率标定意义2.调整特性的意义、曲线分析3.负荷特性的意义和曲线制取、曲线分析4.速度特性意义含义、曲线制取、曲线分析和解论5.万有特性的运用6.调速特性曲线的构成、调速器的影响7.发动机负荷的适应性8.发动机实验中功率、耗油率、转速、机械效率和排放的测量教学重点1.调整特性2.负荷特性3.速度特性4.负荷适应性教学难点各运用参数之间的关系速度特性曲线分析实验内容(4学时)(选做其中2个)1.机械效率的测定2.速度特性的制取3.负荷特性的制取4.调整特性的制取第七章:润滑系(3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和润滑系的组成2.掌握润滑系主要零件的结构、性能3.掌握典型润滑油路分析教学内容润滑系的功用和润滑油特性润滑方式润滑系组成和油路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装置典型发动机润滑系润滑系的维护和使用教学重点润滑方式润滑系主要零件的结构特点和维护润滑油路和维护教学难点机油冷却装置自学内容润滑系的故障分析润滑系的故障排除第八章:冷却系(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冷却系的功用、冷却介质和组成掌握冷却系的主要零件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和冷却强度调节原理了解冷却系的维护和使用教学内容冷却系的功用和冷却方式冷却系的组成和形式冷却水泵风扇雨散热器冷却强度调节装置冷却系的使用和维护教学重点冷却水的循环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教学难点节温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自学内容冷却系的故障和排除主要零件的检查(水泵、散热器)第九章:启动系和点火系(6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启动参数和启动方法,点火系的功能掌握启动汽油机的传动,各种点火系的组成和主要零件结构掌握点起动机的结构原理,各种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了解改善启动性能的装置和方法及其发展教学内容发动机启动参数、启动方法离合器--- 制动器---减速器汽油机自动分离机构电启动机驱动、啮合机构、保护电路原理启动性能改善机构和装置、低温启动辅助措施点火时间的作用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晶体管点火系的和微机点火系磁电机点火系的构造、原理教学重点汽油机自动分离机构点火时间的作用和调整蓄电池点火系的主要零件和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晶体管点火系的原理自学内容启动系、点火系的使用和维护点火系的主要故障排除实验内容点火系的检查和调整(2学时)第十章:汽车拖拉机电气设备(8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电气设备各部分的功用、简单构造掌握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主要设备工作参数的检查调整了解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教学内容1.蓄电池的构、工作原理和容量2.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常见故障3.交(直)流发电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充电电路4.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工作过程5.照明与信号装置6.仪表7.辅助电气设备8.保险装置和控制盒9.全车总线路及其分析教学重点1.蓄电池、交流发电机构造2.全车线路分析教学难点全车线路分析汽车线路故障排除自学内容三联调节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辅助设备的检查和调整实验内容(2学时)1.某种车型各部分线路分析2.汽车线路故障的排除三、教材及参考资料:《汽车构造》(上、下)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拖拉机汽车学》(第一~四册)第二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出版社《汽车拖拉机学》(第一~四册)周一鸣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拖拉机构造》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武汉工业大学董敬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检测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车杂志》期刊《拖拉机》期刊汽车与拖拉机教学大纲(实验部分14学时)实验一机体与曲轴连杆机构的检查与调整实验目的1.掌握气缸盖安装顺序和扭力要求;2.掌握活塞、活塞环和连杆选配要求和装配原理;3.掌握曲轴的及轴承的定位要点;实验仪器和用品1.工具:扭力扳手,各种规格扳手,活塞环钳,手锤,翘杠2.量具:弹力测量仪,扭力测量仪,跳动百分表,塞尺,螺旋测微计,光学测隙仪,游标卡尺等;3.零件:活塞和对应活塞环、连杆组,曲轴核对应的机体、轴承、气缸套(四港、六缸各一套)实验内容1.检查活塞环弹力,安装活塞环2.检查活塞环与气缸的配合间隙3.安装连杆4.安装曲轴和轴承5.检查曲轴轴向移动量6.检查、测量旋转扭矩7.安装气缸盖达到要求实验报告1.活塞环与气缸配合间隙2.曲轴轴向移动量、曲轴旋转扭力3.气缸盖加扭顺序和最终力矩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二气门间隙的调整和配气定时的检查实验目的1.掌握典型的换气系统的拆装和调整2.掌握典型换气系统的布置及其零件的构造3.掌握配气机构和减压机构的调整方法实验仪器和用品1.工具:气门弹簧及气门导管拆卸工具各一套2.量具:塞尺若干,深度尺3.四、六缸发动机各两台实验内容1.进排气门的确定2.气门弹簧、气门导管的拆装3.气门下陷量的测量4.气门与气门坐配合密封性检查5.气门挺柱、气门推杆的矫正6.正时齿轮的调整7.气门间隙的调整实验报告1.气门下陷量的测量数据2.气门座预气门配合情况3.气门间隙调整数据4.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三喷油泵、调速器和喷油器的调整实验目的1.掌握喷油器主要参数的调整方法2.掌握喷油时间的检查和调整3.掌握喷油量的检查和调整4.掌握调速器指标的检查和调整实验仪器和用品1.实验设备:喷油泵实验台二、三台,喷油器实验仪一台,定时管一个2.实验工具:常用扳手、螺丝刀3.实验量具:游标卡尺二、三把4.实验零件:柱赛式喷油泵二、三台,喷油器若干实验内容1.喷油器喷射压力的检查和调整2.喷油器喷雾锥角的检查3.供油起始角的检查和调整4.供油间隔角的检查5.调速器作用点的检查和调整6.标定油量的检查和调整7.调速器调速性能检查和调整8.启动、怠速、校正油量的检查和调整实验报告以上各种要求的数据和数据分析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四化油器的构造和调整实验目的1.掌握化油器的组成部分2.化油器主要调整部位及调整方法3.化油器各种适应负荷的机构实验仪器和用品1.几种常见化油器2.常用工具实验内容1.化油器的拆装2.化油器加速、怠速、启动机构3.化油器主燃油机构4.化油器油面的调整5.化油器主供油量的调整实验报告单腔、双腔化油器各种机构简图和工作原理分析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五润滑系和冷却系的构造与调整实验目的:1.掌握润滑系和冷却系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结构2.掌握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调整3.掌握润滑、冷却不同情况下的循环状态实验仪器和用品1.发动机(195 4115 CA10B 桑塔纳发动机)2.调压阀、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水泵、散热器、节温器等部件若干3.直尺、弹簧秤(10千克)一把,温度计4.常用拆装工具实验内容1.机油压力的调整2.机油泵内转子和泵面间隙的调整3.节温器开闭温度的检查4.皮带紧度的检查和调整5.主要零部件的拆装实验报告发动机润滑系和冷却系的循环路线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简图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六发动机启动系的构造和调整实验目的1.认识发动机启动系的组成2.启动传动机构的构造3.启动离合机构和自动分离机构的检查调整实验仪器和用品1.汽油机启动系统2套2.电动机启动系统2套3.转速表、万用表4.电器万能实验台实验内容1.汽油机启动机构的构造2.汽油机启动分离转速的检查和调整3.启动线路的工作循环4.电启动电流的检查和调整5.启动自动分离转速的检查和调整实验报告汽油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电启动机构主要部件和总线原理简图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七发动机电源系统和点火系的构造检查与调整实验目的1.掌握发电机、调节器的构造、工作原理2.掌握发电机、调节器的调整原理和参数测量3.点火系的组成和零部件结构4.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调整实验仪器和用品1.汽车电万能实验台2台2.交、直流发电机各3台、蓄电池2台3.机械调节器、电子调节若干4.分电器、断电器、火花塞、磁电机若干实验内容1.蓄电池的构造和电压检查2.发电机构造和发电性能检查和调整3.调节器性能的检查及调整4.分电器和断电器的结构和触点间隙调整5.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的调整实验报告电源系统的组成简图和调整原理点火系统的结构简图和主要部件工作原理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八整车电器线路的检查和故障排除实验目的1.掌握汽车线路的组成2.掌握各部分的联系和工作状态的检查3.主要线路故障的排除实验仪器和用品1.东风、桑塔纳汽车电器仿真实验台各一台2.电器实验仪(万用表)三只3.常用电器工具一套、各种电器实验内容1.启动系统的仿真实验2.点火系统的仿真实验3.照明系统的检查和故障排除4.信号系统的检查和故障排除5.仪表系统的检查实验报告整车线路分析简图实验学时:2学时。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https://img.taocdn.com/s3/m/ebc077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7.png)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汽车拖拉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拖拉机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汽车拖拉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理解汽车拖拉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拖拉机的概念与分类。
2. 汽车拖拉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等。
3. 汽车拖拉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教学活动:1. 引入汽车拖拉机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拖拉机在农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2. 分析汽车拖拉机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汽车拖拉机的特点。
3. 讲解汽车拖拉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配合实物或图片进行讲解。
4. 通过演示或实验,让学生理解汽车拖拉机的工作原理。
5.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复习本章内容。
第二章: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
3. 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概念与分类。
2.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火花塞等。
3.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
4.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1. 引入发动机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
2. 分析发动机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3.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配合实物或图片进行讲解。
4. 通过演示或实验,让学生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5.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复习本章内容。
第三章:传动系统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传动系统的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掌握传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
3. 理解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2. 传动系统的基本构造: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
3. 传动系统的性能指标:传动效率、扭矩传递范围等。
4. 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1. 引入传动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传动系统在汽车中的作用。
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90f5f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0.png)
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课程
课程目标:培养学员掌握拖拉机驾驶技能,并具备相关安全意识和操作知识,以确保拖拉机的安全操作和高效使用。
课程设置:
1. 拖拉机基础知识
-拖拉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拖拉机的操作原理和控制器使用
-拖拉机的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处理
2. 驾驶技能训练
-拖拉机的起步、停车和换挡技巧
-转弯和车辆控制技巧的练习
-倒车和拖曳操作的实践训练
3. 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
-拖拉机驾驶员的安全责任和注意事项
-遵守交通规则和拖拉机使用的安全操作规范
-预防事故和危险情况的应对方法
4. 特殊情况处理
-不同道路状况下的驾驶技巧
-夜间驾驶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操作
-突发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急措施
课程评估:
1. 理论考试:包括相关的拖拉机知识、操作原理和安全知识等。
2. 实际操作评估:对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安全意识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
1. 拖拉机驾驶模拟器:用于学员的操作练习和实践模拟。
2. 教学用车: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拖拉机,用于学员的实际驾驶训练。
3. 多媒体教学材料:使用图文并茂的教材、PPT等进行理论教学。
备注:课程安排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285c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f.png)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课题名称:汽车拖拉机构造课程目标:1.了解汽车拖拉机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2.掌握汽车拖拉机发动机、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等部件的结构和原理;3.理解汽车拖拉机工作原理和基本维护知识。
一、导入(10分钟)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拖拉机和普通汽车有什么不同?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观察经验,谈谈拖拉机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汽车拖拉机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介绍a.车架:支撑和固定其他部件;b.发动机:驱动拖拉机运行的动力源;c.传动系统:将发动机功率传递给行驶和工作设备;d.行驶系统:保证拖拉机的行驶稳定和安全;e.转向系统:控制拖拉机转弯和方向变更。
2.发动机结构和原理a.燃料供给系统: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b.气缸体和活塞:形成燃烧室,完成气缸工作;c.点火系统:点火线圈、火花塞、点火开关等;d.冷却系统:水泵、散热器、风扇等。
3.传动系统结构和原理a.离合器:连接和断开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传动;b.变速器: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和转速;c.传动轴和差速器:将动力传递给轮子。
4.行驶系统结构和原理a.底盘:支撑拖拉机和承载荷载;b.悬挂系统:减震、支撑和改善车辆操控性能;c.轮胎和轮子:提供行驶和驱动力。
5.转向系统结构和原理a.转向机构:控制拖拉机的转向;b.转向手柄和转向轮:通过操纵转向手柄控制转向机构。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3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汽车拖拉机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拖拉机的结构和组成部件,并讨论其功能和作用。
2.学生针对一个具体的拖拉机部件,提出问题,讨论该部件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四、实践操作(40分钟)1.拖拉机构造实物展示和学生观摩;2.学生利用资料和实物,对拖拉机的各个部件进行认识和观察;3.学生小组合作,选择其中一部分部件,进行拆解和组装操作,加深对部件结构和原理的理解。
五、总结(10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2.与学生一起总结汽车拖拉机的主要构造和作用;3.鼓励学生提出更多有关汽车拖拉机的问题,拓展思维。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https://img.taocdn.com/s3/m/e18f794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5.png)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汽车拖拉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拖拉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汽车拖拉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3. 理解汽车拖拉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教学内容:1. 汽车拖拉机的定义和分类。
2. 汽车拖拉机的基本组成:发动机、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3. 汽车拖拉机的工作原理。
4. 汽车拖拉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拖拉机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 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拖拉机的组成部件和原理图。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拖拉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
第二章: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的类型和性能指标。
2.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理解发动机的排放控制和节能技术。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类型和性能指标:四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
2. 发动机的基本组成: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燃油系统、冷却系统。
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4. 发动机的排放控制和节能技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类型、性能指标和排放控制。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的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图。
3. 实践操作法:参观发动机生产线,了解发动机的制作过程。
第三章:传动系统构造与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拖拉机传动系统的类型和作用。
2. 掌握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理解传动系统的优缺点和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的类型: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
2. 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驱动轮。
3. 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4. 传动系统的优缺点和选用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动系统的类型、作用和选用原则。
2. 直观演示法:展示传动系统的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图。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传动系统在汽车拖拉机中的应用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拖拉机学(发动机部分)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名称:汽车拖拉机学(The 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And Tractor)2.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与任务汽车拖拉机学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汽车的整体结构,以及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汽车运用工作打下基础。
本门课程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机械制造基础》等。
后续课程为《汽车理论》、《汽车运用工程》等。
3.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的检测和调整的方法,掌握汽车的正确使用维护过程,掌握整机、总成、部件的拆装、鉴定、互换等操作方法和技能。
4.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时数为6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6学时,实验14学时,驾驶实习2周,拆装实习2周。
各章节时数分配见表。
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60)5.教学途径及教学手段本课程将通过驾驶实习对汽车各部功能有所了解,通过实验室拆装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汽车结构,在构造实验室参照实物及透明模型进行教学。
教学以课堂教学、实物教学和实验为主,尽量利用多媒体投影教学及挂图、透明教具等。
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作业,作业量约2小时。
6.注意问题使用本教学大纲指导教学中,应结合我国和国际汽车发展状况,随时配合发展动态,结合我国的主流机型,讲授汽车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最新发展技术,开发学生自学能力和掌握新知技能。
对部分零件结构的构造细节则在认识实习和实验室拆装过程中加以解决。
一、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总论:(1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汽车拖拉机发展概况2.汽车拖拉机分类3.国产汽车拖拉机型号4.掌握汽车拖拉机总体构造教学重点:汽车总体构造了解内容:国产汽车的技术参数、型号第一章: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发动机组成和型号单缸、多缸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参数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实际循环和循环损失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能指标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分类发动机的编号规则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四行程柴油机、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单缸二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理论循环和循环损失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多缸发动机各缸工作关系发动机的循环损失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教学难点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和循环效率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与机体零件(6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机体、气缸、气缸涛、气缸垫和气缸盖的功用和基本形式,各种的特点2.活塞组、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的组成零件的结构特点、性能特点、材料特点、工作状态和受力情况3.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拆装要求和正确维护教学内容机体型式和结构气缸和气缸套的结构和材料,密封型式气缸垫和气缸盖的结构特点、安装套求活塞组的组成零件和各零件的结构要求连杆组的组成和零件要求、连接方式曲柄飞轮组的组成,支撑方法和扭转减震,受力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平衡使用和维护,拆装要点教学重点活塞组、连杆组、曲柄飞轮组的结构特点、工作特点、材料特点和拆装要点气缸、气缸盖的拆装要求教学难点曲柄组的减震和受力平衡活塞组的结构分析实验内容:曲柄连杆机构的安装和调整(1学时)自学内容机体受力情况分析第三章:换气系统(6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换气系统各组成部件和各自的工作特点和结构特点掌握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和调整方法掌握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评定和影响因素了解换气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要求教学内容换气系统的功用和构成配气机构的形式和构造空气滤清装置和消声器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换气质量的评定指标和换气损失影响换气质量的运用因素换气系统的维护和使用教学重点1.配气机构的形式和构造,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材料受力特点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和调整3.换气过程的评价指标和影响换气质量的运用因素教学难点配气机构零件的结构特征充气效率的影响因素自学内容1.柴油机的增压技术2.换气系统的故障分析实验内容(1学时)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第四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8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和功用掌握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影响燃烧的因素和常见燃烧室喷油器的形式和喷雾特性,喷油器的结构和调整,喷油器零件密封要求柱塞式喷油泵、调速器的功用、构造和工作原理,调速器的调整教学内容1.柴油的特性2.燃油供给系的功用和组成3.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燃烧理论与燃烧过程的分段分析4.影响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因素5.柴油机的燃烧室类型和各自结构特点、混合其形成特点和燃烧特点6.喷油器的类型、构造和工作过程,柴油的喷雾特性,喷油器的调整7.喷油泵的功用、类型、工作原理,主要零件和油量调节机构特点8.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喷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9.调速器的功用和类型、工作原理、结构特征10.喷油泵调速器总成的调整11.柴油滤清器、输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重点1.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2.运用因素对燃烧的影响3.燃烧室的结构分析4.喷油器结构和调整5.喷油泵的结构、主要零件要求6.调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教学难点1.各种燃烧室的结构特点、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特点2.调速器的工作过程原理自学内容1.转子分配泵及其调速器2.PT燃油供给系统实验内容(2学时)喷油泵调速器总成、喷油器的检查和调整第五章: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教学目的1.掌握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和功用2.掌握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原理与燃烧过程,影响燃烧的因素和常见燃烧室3.掌握化油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典型化油器的结构4.掌握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系统的组成教学内容1.汽油的特性2.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功用和组成3.汽油机混合器的形成特点和影响因素,典型燃烧室,汽油机燃烧过程分段分析和影响因素、汽油机的异常燃烧,影响燃烧过程的运用因素4.化油器的功用、类型和各自特点5.混合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汽油机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6.化油器各工作系统和工作过程分析7.典型化油器构造8.汽油直接喷射特点和机械控制汽油喷射系统9.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教学重点混合气形成,燃烧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异常燃烧和产生原因典型燃烧室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化油器各工作系统和工作过程分析电子喷射系统的基本原理教学难点运用因素对燃烧过程、异常燃烧的影响化油器各工作系统和工作过程分析自学内容1.汽油泵的工作原理2.化油器的编号3.汽油供给系的使用及维护实验内容(2学时)汽油泵、化油器的检查和调整第六章:发动机特性(8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发动机工况和功率标定、发动机实验内容和仪器掌握发动机调整特性和运用掌握发动机负荷、速度特性和运用掌握柴油机调速特性和万有特性的运用教学内容1.发动机工况和功率标定意义2.调整特性的意义、曲线分析3.负荷特性的意义和曲线制取、曲线分析4.速度特性意义含义、曲线制取、曲线分析和解论5.万有特性的运用6.调速特性曲线的构成、调速器的影响7.发动机负荷的适应性8.发动机实验中功率、耗油率、转速、机械效率和排放的测量教学重点1.调整特性2.负荷特性3.速度特性4.负荷适应性教学难点各运用参数之间的关系速度特性曲线分析实验内容(4学时)(选做其中2个)1.机械效率的测定2.速度特性的制取3.负荷特性的制取4.调整特性的制取第七章:润滑系(3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和润滑系的组成2.掌握润滑系主要零件的结构、性能3.掌握典型润滑油路分析教学内容润滑系的功用和润滑油特性润滑方式润滑系组成和油路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装置典型发动机润滑系润滑系的维护和使用教学重点润滑方式润滑系主要零件的结构特点和维护润滑油路和维护教学难点机油冷却装置自学内容润滑系的故障分析润滑系的故障排除第八章:冷却系(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冷却系的功用、冷却介质和组成掌握冷却系的主要零件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和冷却强度调节原理了解冷却系的维护和使用教学内容冷却系的功用和冷却方式冷却系的组成和形式冷却水泵风扇雨散热器冷却强度调节装置冷却系的使用和维护教学重点冷却水的循环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教学难点节温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自学内容冷却系的故障和排除主要零件的检查(水泵、散热器)第九章:启动系和点火系(6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启动参数和启动方法,点火系的功能掌握启动汽油机的传动,各种点火系的组成和主要零件结构掌握点起动机的结构原理,各种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了解改善启动性能的装置和方法及其发展教学内容发动机启动参数、启动方法离合器--- 制动器---减速器汽油机自动分离机构电启动机驱动、啮合机构、保护电路原理启动性能改善机构和装置、低温启动辅助措施点火时间的作用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晶体管点火系的和微机点火系磁电机点火系的构造、原理教学重点汽油机自动分离机构点火时间的作用和调整蓄电池点火系的主要零件和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晶体管点火系的原理自学内容启动系、点火系的使用和维护点火系的主要故障排除实验内容点火系的检查和调整(2学时)第十章:汽车拖拉机电气设备(8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电气设备各部分的功用、简单构造掌握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主要设备工作参数的检查调整了解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教学内容1.蓄电池的构、工作原理和容量2.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常见故障3.交(直)流发电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充电电路4.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工作过程5.照明与信号装置6.仪表7.辅助电气设备8.保险装置和控制盒9.全车总线路及其分析教学重点1.蓄电池、交流发电机构造2.全车线路分析教学难点全车线路分析汽车线路故障排除自学内容三联调节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辅助设备的检查和调整实验内容(2学时)1.某种车型各部分线路分析2.汽车线路故障的排除三、教材及参考资料:《汽车构造》(上、下)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拖拉机汽车学》(第一~四册)第二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出版社《汽车拖拉机学》(第一~四册)周一鸣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拖拉机构造》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武汉工业大学董敬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检测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车杂志》期刊《拖拉机》期刊汽车与拖拉机教学大纲(实验部分14学时)实验一机体与曲轴连杆机构的检查与调整实验目的1.掌握气缸盖安装顺序和扭力要求;2.掌握活塞、活塞环和连杆选配要求和装配原理;3.掌握曲轴的及轴承的定位要点;实验仪器和用品1.工具:扭力扳手,各种规格扳手,活塞环钳,手锤,翘杠2.量具:弹力测量仪,扭力测量仪,跳动百分表,塞尺,螺旋测微计,光学测隙仪,游标卡尺等;3.零件:活塞和对应活塞环、连杆组,曲轴核对应的机体、轴承、气缸套(四港、六缸各一套)实验内容1.检查活塞环弹力,安装活塞环2.检查活塞环与气缸的配合间隙3.安装连杆4.安装曲轴和轴承5.检查曲轴轴向移动量6.检查、测量旋转扭矩7.安装气缸盖达到要求实验报告1.活塞环与气缸配合间隙2.曲轴轴向移动量、曲轴旋转扭力3.气缸盖加扭顺序和最终力矩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二气门间隙的调整和配气定时的检查实验目的1.掌握典型的换气系统的拆装和调整2.掌握典型换气系统的布置及其零件的构造3.掌握配气机构和减压机构的调整方法实验仪器和用品1.工具:气门弹簧及气门导管拆卸工具各一套2.量具:塞尺若干,深度尺3.四、六缸发动机各两台实验内容1.进排气门的确定2.气门弹簧、气门导管的拆装3.气门下陷量的测量4.气门与气门坐配合密封性检查5.气门挺柱、气门推杆的矫正6.正时齿轮的调整7.气门间隙的调整实验报告1.气门下陷量的测量数据2.气门座预气门配合情况3.气门间隙调整数据4.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三喷油泵、调速器和喷油器的调整实验目的1.掌握喷油器主要参数的调整方法2.掌握喷油时间的检查和调整3.掌握喷油量的检查和调整4.掌握调速器指标的检查和调整实验仪器和用品1.实验设备:喷油泵实验台二、三台,喷油器实验仪一台,定时管一个2.实验工具:常用扳手、螺丝刀3.实验量具:游标卡尺二、三把4.实验零件:柱赛式喷油泵二、三台,喷油器若干实验内容1.喷油器喷射压力的检查和调整2.喷油器喷雾锥角的检查3.供油起始角的检查和调整4.供油间隔角的检查5.调速器作用点的检查和调整6.标定油量的检查和调整7.调速器调速性能检查和调整8.启动、怠速、校正油量的检查和调整实验报告以上各种要求的数据和数据分析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四化油器的构造和调整实验目的1.掌握化油器的组成部分2.化油器主要调整部位及调整方法3.化油器各种适应负荷的机构实验仪器和用品1.几种常见化油器2.常用工具实验内容1.化油器的拆装2.化油器加速、怠速、启动机构3.化油器主燃油机构4.化油器油面的调整5.化油器主供油量的调整实验报告单腔、双腔化油器各种机构简图和工作原理分析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五润滑系和冷却系的构造与调整实验目的:1.掌握润滑系和冷却系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结构2.掌握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调整3.掌握润滑、冷却不同情况下的循环状态实验仪器和用品1.发动机(195 4115 CA10B 桑塔纳发动机)2.调压阀、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水泵、散热器、节温器等部件若干3.直尺、弹簧秤(10千克)一把,温度计4.常用拆装工具实验内容1.机油压力的调整2.机油泵内转子和泵面间隙的调整3.节温器开闭温度的检查4.皮带紧度的检查和调整5.主要零部件的拆装实验报告发动机润滑系和冷却系的循环路线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简图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六发动机启动系的构造和调整实验目的1.认识发动机启动系的组成2.启动传动机构的构造3.启动离合机构和自动分离机构的检查调整实验仪器和用品1.汽油机启动系统2套2.电动机启动系统2套3.转速表、万用表4.电器万能实验台实验内容1.汽油机启动机构的构造2.汽油机启动分离转速的检查和调整3.启动线路的工作循环4.电启动电流的检查和调整5.启动自动分离转速的检查和调整实验报告汽油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电启动机构主要部件和总线原理简图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七发动机电源系统和点火系的构造检查与调整实验目的1.掌握发电机、调节器的构造、工作原理2.掌握发电机、调节器的调整原理和参数测量3.点火系的组成和零部件结构4.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调整实验仪器和用品1.汽车电万能实验台2台2.交、直流发电机各3台、蓄电池2台3.机械调节器、电子调节若干4.分电器、断电器、火花塞、磁电机若干实验内容1.蓄电池的构造和电压检查2.发电机构造和发电性能检查和调整3.调节器性能的检查及调整4.分电器和断电器的结构和触点间隙调整5.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的调整实验报告电源系统的组成简图和调整原理点火系统的结构简图和主要部件工作原理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八整车电器线路的检查和故障排除实验目的1.掌握汽车线路的组成2.掌握各部分的联系和工作状态的检查3.主要线路故障的排除实验仪器和用品1.东风、桑塔纳汽车电器仿真实验台各一台2.电器实验仪(万用表)三只3.常用电器工具一套、各种电器实验内容1.启动系统的仿真实验2.点火系统的仿真实验3.照明系统的检查和故障排除4.信号系统的检查和故障排除5.仪表系统的检查实验报告整车线路分析简图实验学时: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