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分析化学》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NEW)2020年分析化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2020年分析化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56c30daa417866fb84a8ef5.png)
式中,a为直线的截距;b为直线的斜率。
2.相关系数 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所有的y值都在回归线上 时,r=1;当两个变量y与x之间完全不存在线性关系,r=0;当r值在0 至1之间时,要与相关系数的临界值相比较,若计算所得r值大于相关系 数的临界值,则表示两变量相关,反之不相关。
第9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9.1 考点归纳 9.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原子与分子质谱法 10.1 考点归纳 10.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X射线光谱法 11.1 考点归纳
11.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12.1 考点归纳 1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电化学 13.1 考点归纳 13.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色谱法 14.1 考点归纳 14.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热分析 15.1 考点归纳 15.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6.称取试样0.956g,测定试样 的质量分数,滴定终点时,耗去 EDTA标准溶液22.60mL,以下答案正确的是( )。
A.47.328% B.47.3% C.47.33% D.47% 【答案】B
7.判断两种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应采用 ( )检验。
A.F B.t C.Q D.G 【答案】B 【解析】判断两种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应 采用t检验;判断两组分析数据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时,应采用F检 验;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时,应采用Q(或G)检验。
,解得m≥0.2g。 2.单次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与n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有下列( )关系。 A.
南京理工大学《814分析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南京理工大学《814分析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0c2d1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8.png)
目 录2015年南京理工大学814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12年南京理工大学814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11年南京理工大学814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10年南京理工大学814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09年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09年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答案2008年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07年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06年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05年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2004年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03年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02年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00年南京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2015年南京理工大学814分析化学考研真题南京理工大学S201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14科目名称:分析化学满分:150分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匿画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用HCI标准溶液滴定NaOH、Na3AsO4(HjAsO,!的?氏1=2、成配=7》皿=11)混合溶液,在滴定曲线上可能出现的pH突跃有:()A、I个B、2个C、3个D、不能确定2、在下列化合物中,用字母标出的4种质子的化学位移值(3)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A%d c b a B、abed C、d be a D、ad b c3、原子吸收线的多普勒变宽是基于()A、原子的热运动B、原子与其它种类气体粒子的碰撞C、原子与同类气体粒子的碰撞D、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4、欲配制pH=5.1的缓冲溶液.最好选择(>A、一氯乙酸(pK a=2.86)B、氨水(pKb=4,74)C、六亚甲基四胺(pK b=8.85)D、甲酸(pKL3.74)5、关于气相色谱柱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柱温直接影响分离效能和分析速B、柱温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无关C、采用较高柱温有利于提高分离度D、柱温应高于混合物的平均沸点’6、下列哪个化合物中魏基红外吸收峰的频率最高?()D,F—C—RIIO814分析化学第£页共4页7、EDTA pH变化的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
2021化学考研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与解析
![2021化学考研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1b479f910ef12d2af9e7fe.png)
2021化学考研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与解析一、选择题11下列哪种氨基酸不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滴定()。
[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A.B.C.D.【答案】D~~~~【解析】D项,结构式中无共轭结构。
1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答案】C~~~~【解析】指示剂颜色突变点为滴定终点;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入的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定组分的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造成的误差称为滴定误差。
130.2000mol·L-1 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g/mL)为()。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A.0.00049B.0.0049C.0.00098D.0.0098【答案】D~~~~【解析】0.2mol/L的NaOH可以滴定0.1mol/L的H2SO4,又H2SO4是98g/mol,所以结果是98×0.1=9.8g/L=0.0098g/mL14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答案】C~~~~【解析】指示剂颜色突变点为滴定终点;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入的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定组分的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造成的误差称为滴定误差。
15以自身颜色变化指示终点的方法是:()。
[中山大学2017研] A.碘量法B.吸附指示剂法C.配位法D.高锰酸钾法【答案】D~~~~【解析】高锰酸钾氧化能力强,本身呈深紫色,用它滴定无色或浅色溶液时,不需另加指示剂,以自身颜色变化指示终点。
江苏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江苏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746005e009581b6ad9eb27.png)
4
( x − x )
2
i
n −1
( 37.1 − 37.8) + ( 37.4 − 37.8) + ( 37.9 − 37.8) + ( 38.9 − 37.8 )
2
=
2
2
4 −1
( −0.7 ) + ( −0.4 ) + ( 0.1) + ( 0.1)
2
=
2
2
2
2
3
进行 t 检验,实际测得的 t 值为:实测 =
6
2 .(四川大学 2003 年试题) 称取一元弱酸 HA 试样 1.000g,溶于 60ml 水中,用
0.2500mol L-1 NaOH 溶液滴定。已知中和 HA 至 50%时,溶液的 pH=5.00,当滴
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H=9.00;计算试样中 HA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设 HA 的
解:把 pH=pK a +lg
cNH 3
cNH +
代入,可得 cNH 3 = 0.063 (mol·L-1),cNH 4+ = 0.037 (mol·L-1)。
4
(1) 需浓氨水: V=
500 0.063
17.03=2.4 (mL)
25% 0.90 1000
m (NH4Cl) = 0.037 500
53.5
=1.0 (g)
1000
量取浓氨水 2.4mL,称取 NH4Cl 1.0 g,混合后稀释至 500mL,摇匀即可。
[ H + ] Ka
c = 0.054 (mol·L-1)。
(2) = 2.30 1 2 c = 2.30
《华南理工大学880分析化学2013-2018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华南理工大学880分析化学2013-2018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1b4295647d27284a735148.png)
《华南理工大学 880 分析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99
Ⅰ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880 分析化学 答题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并写清楚题号,写在试题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小题,45 分)
Ⅱ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45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45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63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82
《华南理工大学 880 分析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99
10.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均为 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 99.9%,两电对的条件 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A. 0.09V B. 0.27V C. 0.36V D. 0.18V
11.在 1mol/LH2SO4 溶液中,φCe4+/Ce2+ = 1.44V,φFe3+/Fe2+ = 0.68V,以 Ce4+滴定 Fe2+ 时,最适宜的指示剂是()
目录
Ⅰ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2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名校考研真题(色谱法导论)【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名校考研真题(色谱法导论)【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051e6cfaf1ffc4fff47ac0b.png)
第18章 色谱法导论一、选择题1.色谱柱柱长增加,其他条件不变,会发生变化的参数有()。
[中国石油大学2006研]A.选择性B.分离度C.塔板高度【答案】C【解析】根据公式L=NH可知柱长增大,H也会增大。
2.为改善某样品中两组分的色谱分离效率,应当()。
[中国石油大学2005研] A.改换载体B.改换柱管C.增加柱长D.改换固定液【答案】D【解析】要想改善某样品中两组分的色谱分离效率,应当改换固定液,因为色谱分离的原理就是利用固定相与被分离组分的吸附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简答题1.在吸附色谱中,吸附剂含水量与吸附剂活性、吸附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TLC (硅胶为固定相)中,当组分R 1较小时,改变哪些条件,可以使组分R 1变大?怎样改变?[东南大学2005研]答:(1)在吸附色谱中,吸附剂含水量与吸附剂活性、吸附力的关系为:吸附剂含水量越多,吸附剂活性越小,吸附力越小;吸附剂含水量越少,吸附剂活性越大,吸附力越大。
(2)原因是吸附剂起吸附作用是因为其表面有活性中心,如硅胶表面的硅醇基就是活性中心。
当吸附剂含水量增加时,活性中心被水占据,故吸附剂活性降低,吸附力也减小。
(3)当组分R 1较小时,改变以下条件,可以使组分R 1变大。
①降低固定相的活性,可使组分R 1增大;②增加流动相极性,可以增加组分R 1。
2.写出外标法(外标-点法)和内标法(内标对比法)的计算公式,并说明用HPLC 或GC 测定药物制剂中某些组分含量时,分别用外标法还是内标法更合适?说明理由。
[东南大学2005研]答:(1)外标-点法的计算公式为,内标对比法的计算公式为,(2)用HPLC 测定药物制剂中某些组分含量时用外标法更合适,因为HPLC 仪进样阀重现性较好,可以符合定量要求,而内标法较繁烦。
用GC 测定药物制剂中某些组分含量时用内标法更合适,因为GC 进样量比HPLC 小,仅为1μL 左右,一般均为手工操作,用外标法定量误差较大,故应尽量采用内标法。
中科院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中科院分析化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469a60d1f34693dbef3e77.png)
分析化学一选择题 (每题2 分,共40 分)1 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或取、放物体时,应把天平梁托起,这是为了A 称量快速B 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C 防止天平盘的摆动D 防止指针的跳动2 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A 试样不均匀B 使用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C 有过失操作D 使用的容量仪器经过了校正3 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应该用A F 检验法加t 检验法B F 检验法C t 检验法D Q 检验法4 共轭酸碱对的K a 和K b 的关系是A K a=K bB K a K b=1C K a K b= K WD K a/K b= K W5 若测定污水中痕量三价铬与六价铬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A 原子发射光谱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荧光光度法D 化学发光法6 金属离子M 与L 生成逐级配位化合物ML、ML2···MLn,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MLn]=[M][L]nB [MLn]=Kn[M][L]C [MLn]=βn[M]n[L]D [MLn]=βn[M] [L] n7 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A 酸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B 水解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C 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D 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8 下列四种萃取剂中对金属离子萃取效率最好的是ANOH B CH3CH2OH C CH3CH2OCH2CH3 D CH3(CH2)3OH9 循环伏安法主要用于A 微量无机分析B 定量分析C 定性和定量分析D 电极过程研究10 在制备纳米粒子时,通常要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保护,这主要是为了防止A 颗粒聚集长大B 均相成核作用C 表面吸附杂质D 生成晶体形态11 在EDTA 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配位掩蔽剂必须可溶且无色B 沉淀掩蔽剂生成的沉淀,其溶解度要很小C 氧化还原掩蔽剂必须能改变干扰离子的氧化态D 掩蔽剂的用量越多越好12 气液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的是下列哪两者间的相互作用A 组分和载气B 载气和载体C 组分和固定液D 组分和载体13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麦氏重排的是A BC D14 下列化合物中,所有质子是磁等价,在NMR 光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的结构是A CH3CH2CH2BrBC CH2=CHClD CH3OH15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A 一氯甲烷B 丙酮C 1,3-丁二烯D 甲醇16 下列化合物中,νC=O 最大的是A COR ClB COR R'C COR OR'D COR科目名称:分析化学第 3 页共 5 页17 关于荧光效率,下面错误的叙述是A 具有长共轭的π→π*跃迁的物质具有较大的荧光效率B 分子的刚性和共平面性越大,荧光效率越大C 顺式异构体的荧光效率大于反式异构体D 共轭体系上的取代基不同,对荧光效率的影响也不同18 原子吸收光谱由下列哪种粒子产生的?A 固态物质中原子的外层电子B 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C 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D 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19 使用重铬酸钾法测铁时,滴定前先要在铁盐溶液中滴加适量的Sn2+溶液,其目的是A 防止Fe2+被氧化B 作为指示剂C 还原Fe3+D 作为催化剂20 预测某水泥熟料中的SO3 含量,由4 人分别进行测定。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酸碱滴定法)【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酸碱滴定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787a83c6bec0975f565e26b.png)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第5章酸碱滴定法一、选择题1.按照酸碱质子理论,在下列溶剂中HF的酸性最强的是()。
[华侨大学2015研]A.纯水B.浓H2SO4C.液氨D.醋酸【答案】C【解析】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时,HF在碱中的酸性最强。
2.以草酸为基准物质,用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但因保存不当,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请问此草酸标定NaOH溶液浓度的结果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研]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不确定【答案】A3.增加电解质的浓度,会使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华南理工大学2012研]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B4.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大的是()。
[厦门大学2011研]A.0.1mol/L NaAc和0.1mol/L HAc溶液B.0.1mol/L NH4Ac和0.1mol/L HAc溶液C.0.1mol/L NH4Ac溶液D.0.1mol/L NaAc溶液【答案】D【解析】AB两项,为缓冲溶液,改变浓度时pH改变较小;C项,为两性物质,浓度增加后pH改变也不大。
5.欲用酸碱滴定法在水溶液中测定NaAc试剂的纯度,采用指示剂确定终点,达到0.2%准确度,以下何种方法可行?()[南开大学2009研]A.提高反应物浓度直接滴定B.采用返滴定法测定C.选好指示剂,使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一致D.以上方法均达不到【答案】D6.用0.0500mol·L-1的HCl溶液滴定浓度为0.0500mol·L-1二元弱酸盐Na2A溶液,当pH=10.25时,,当pH=6.38时,,求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是多少?()(用最简公式计算)[四川大学2005研] A.8.32B.10.25C.6.38D.7.00【答案】A【解析】当,;当,。
从而可以求得,可以求得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的最简公式为解得pH=8.32。
二、填空题1.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______,当溶液的pH小于这个范围的下限时,指示剂呈现______色,当溶液的pH大于这个范围的上限时则呈现______色,当溶液的pH处在这个范围之内时,指示剂呈现______色。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f62d1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6.png)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概论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酸碱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络合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氧化复原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重量分析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吸光光度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别离和富集方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开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又被称为分析科学。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1.分类〔1〕按分析要求定性鉴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
定量测定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
〔2〕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3〕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响及其计量关系为根底,如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分析,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4〕按试样用量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5〕按工作性质例行分析、仲裁分析。
2.分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欲测组分的性质;〔2〕获取共存组分的信息并考虑共存组分对测定的影响,拟定适宜的别离富集方法,以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3〕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4〕现有条件、测定本钱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791b2266529647d26285243.png)
圣才电子书
(2)电分析法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定义
电分析法是指根据被测物质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类方法。
②分类
电导法、电位法、电解法、库仑法、极谱法和伏安法等。
(3)分离分析法
①定义
分离分析法是指将分离与测定集于一体化仪器的分析方法。
②相对标准偏差 RSD
4.检出限 (1)定义 检出限是指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能够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 (2)最小可鉴别的分析信号 ymin
当被测物质产生的信号大于空白信号随机变化值一定倍数 k 时才可能被检出。
(3)测定分析信号 ymin 的实验方法
在一定时间内对空白进行 20~30 次测定。
式中 dc 和 dm 分别为被测物质的浓度和质量的变化量,dx 为响应信号的变化量。 标准曲线的斜率越大,方法的灵敏度就越高。 3.精密度 (1)相关概念 ①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才电子书
②重复性
法。
2 / 102
圣才电子书
b.分类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差热分析法、差示量热扫描法、微量热滴定法等。
③放射化学分析法
a.定义
放射化学分析法是指依据物质的放射性辐射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b.分类
放射化学分析法、同位素稀释法。
二、定量分析方法评价指标 1.标准曲线 (1)标准曲线及其线性范围 ①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又称校准曲线,是指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 ②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是指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 一般而言,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越宽越好。 (2)标准曲线的绘制 一元线性回归法作图。
分析化学考研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研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a99d4a25c52cc58bd6bef2.png)
一、选择题原子吸收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C)(A)阴极材料(B)填充气体(C)灯电流(D)阳极材料2.下列有关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要判断某元素是否存在,至少应有2-3条灵敏线出现(B)光谱线的自吸现象对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影响很大(C)分析线中必须包含着最后线(D)谱线的灵敏度标记数字越大,说明谱线越灵敏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其目的是:(B)(A)使火焰容易燃烧(B)提高雾化效率(C)增加溶液黏度(D)增加溶液提升量分离与富集1.在约6mol/LHCl介质中,用乙醚萃取10.0mgFe3+,已知分配比为99,经二次等体积萃取后,分出有机相,又用等体积6mol/LHCl洗一次,Fe3+将损失(D)A.0.001mg B0.01mgC.0.09mg D0.1mg配位滴定法1.已知EDTA的pKa1~pKa6分别为0.9 , 1.6 , 2.0, 2.67 , 6.16, 10.26 .在pH=13.0时,含有c mol/LEDTA溶液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A.[HY]=[Y]B. c(Y) =[Y]C.[H2Y]=[Y]D.[H2Y]=[HY]2.已知EDTA的各级离解常数分别为10-0.9,10-1.6, 10-2.0, 10-2.67, 10-6.16, 10-10.26,在pH=2.67-6.16的溶液中,EDTA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B)A.H3Y- B.H2Y2- C.HY3- D Y4-3.用指示剂(In),以EDTA(Y)滴定金属离子M时常加入掩蔽剂(X)消除某干扰离子(N)的影响,不符合掩蔽剂加入条件的是(A)A.K NX < K NY B.K NX >> K NYC.K MX << K MYD.K MIn> K MX4.对于EDTA(Y)配位滴定中的金属指示剂(In),要求它与被测金属离子(M)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B)A.> K`MY B. < K`MYC.≈ K`MYD. ≥ 108.05.用EDTA滴定含NH3的Cu2+溶液,则下列有关pCu突跃范围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BD)A.Cu2+的浓度越大,pCu突跃范围越大。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aebf814ed630b1c59eeb53f.png)
第8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8.1 复习笔记一、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是基于滴定剂与被测物定量生成沉淀或微溶盐的反应,并且反应能快速达到平衡和有适合的指示剂指示化学反应计量点,且不能有干扰情况发生。
1.滴定曲线设用0.1000mol/L Ag +溶液滴定50.0mL 0.05000mol/L 的Cl -溶液,若消耗Ag +溶液的体积为V ,滴定分数α(+Ag 00Cl VV V V c c α-==),则()2Cl 0VCl +1Cl 1=0V+V t t c K K α---⎡⎤⎡⎤--⎣⎦⎣⎦ 以α为横坐标,pCl 为纵坐标,可绘制滴定曲线。
α在0.999~1.001之间被滴定物浓度的变化为滴定突跃。
沉淀滴定突跃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滴定突跃也越大;溶度积K sp 越小,滴定突跃越大。
2.沉淀滴定终点指示剂和沉淀滴定分析方法(1)莫尔法莫尔法是以AgNO 3标准溶液为滴定剂,以K 2CrO 4为指示剂,于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滴定Cl-等的分析方法。
滴定终点时,稍微过量的Ag+与CrO42-形成砖红色沉淀Ag2CrO4起指示作用。
莫尔法应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
若在酸性介质中,CrO42-会以HCrO4-形式存在或者转化为Cr2O72-,使CrO42-浓度减小,指示终点的Ag2CrO4沉淀出现晚或甚至不出现,导致测定误差。
(2)佛尔哈德法①直接滴定法(Ag+)滴定过程中,溶液中首先析出AgSCN沉淀,当Ag+定量沉淀后,过量SCN-与Fe3+形成红色配位化合物。
佛尔哈德法滴定酸度控制在0.1~1mol/L之间。
酸度过低,Fe3+易水解,影响红色[Fe (SCN)]2+配位化合物的生成。
AgSCN沉淀会吸附部分Ag+于其表面,容易导致滴定终点过早出现,使结果偏低,所以滴定时,必须充分摇动溶液,使被吸附的Ag+及时释放出来。
②返滴定法(测定卤素离子)在含有卤素离子的HNO3介质中,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然后加入铁铵矾指示剂,用KSCN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AgNO3。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4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中册)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4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中册)](https://img.taocdn.com/s3/m/daf5c966bed5b9f3f80f1c50.png)
3.何谓活度常数、浓度常数和混合常数?各自的影响因素如何?答:(1)活度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当溶液中化学反应aA+bB=cC+dD达到平衡时,其生成物各组分活度与反应物各组分活度按照质量作用定律给出的比值称为活度常数:。
活度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2)浓度常数如果溶液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其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与反应物各组分浓度按照质量作用定律给出的比值称为浓度常数:。
浓度常数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也受离子强度的影响。
(3)混合常数如果溶液中某组分的活度可以通过实验方便测定,而其它组分仍然采用浓度表示,则平衡常数称为混合平衡常数:。
它也是溶液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函数。
4.滴定曲线、滴定突跃和滴定突跃范围的意义;滴定突跃大小与滴定反应的关系。
答:(1)滴定曲线滴定曲线是指滴定过程中,溶液性质(组分活度pH、pM、E、I或A)与滴定剂加入量(或反应进行百分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
(2)滴定突跃随滴定剂的加入,对热力学上能够进行完全的滴定反应其sp前后溶液性质将以数量级程度急剧变化,从而在滴定曲线上形成直线部分,这种量变到质变的现象称为“滴定突跃”。
滴定突跃为滴定反应所共有,差异仅是突跃性质(pH、pM、E、I或A)和突跃大小(随滴定反应完全程度的量度而改变不同)。
(3)滴定突跃范围把滴定反应进行到99.9%~100.1%(或±0.1%相对误差)区间时,待测组分浓(活)度的变化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
即滴定突跃起点(-0.1%误差)到滴定突跃终点(+0.1%误差)之间的距离。
(4)滴定突跃大小与滴定反应完全程度的关系滴定突跃大小与滴定反应完全程度成正比,即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越高(K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
5.选择指示剂的依据;影响终点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
答:(1)指示剂选择的依据①选择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反应的sp尽可能接近;②指示剂在ep时的颜色突变要迅速、明显、可逆,即指示剂的变色灵敏度高、敏锐性好。
(2)影响终点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①滴定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②滴定突跃范围大小;③指示剂的选择是否恰当。
分析化学考研试题
![分析化学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07f5be65ce050876321382.png)
分析化学考研试题---9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准确移取饱和Ca(OH)2溶液50mL,用0.0500mol/LHCl标液滴定,终点时耗去20.00mL,由此得Ca(OH)2沉淀的K sp①1.6³10-5,②8.0³10-6,③2.0³10-6,④4.0³10-62.以某吸附指示剂(p K a=5.0)作银量法的指示剂,测定pH应控制在①pH<5,②pH>5,③5<pH<10,④pH>103.现用EDTA滴定含有Al3+、Fe3+、Zn2+的溶液中的Zn2+。
若用二甲酚橙(XO)做指示剂,Al3+、Fe3+对有封闭作用,为消除的Al3+、Fe3+干扰,可采用下列哪种掩蔽剂掩蔽①F-+抗坏血酸,②F-+CN-,③CN-,④抗坏血酸4.已知Ag+/Ag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фO=0.80,Ag2CrO4K sp=1.1³10-12。
则Ag2CrO4/Ag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为①0.80V,②0.45V,③1.15V,④0.10V5.已知MnO4-/Mn2+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фO=1.51V,当pH=3.0时,它的条件电位为①1.51V,②1.23V,③0.94V,④0.68V6.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Ce4+滴定Fe2+时,突跃范围为0.86V-1.26V。
若加入H3PO4后,则突跃范围为①0.86V-1.26V,②,0.86V-1.50V③,0.62V-1.26V④0.62V-1.50V7.佛尔哈德法可直接测定下列哪种离子①F-,②Cl-,③I-,④Ag+8.用重量法测定样品中的SiO2,一般用Na2CO3熔融后,用下列哪种溶剂浸取①H2O,②HCl,③HF,④CH3CH2OH9.若不知所测样品的组成,则要想检验分析方法有无系统误差,有效的方法是①用标准试样对照,②用人工合成样对照,③空白试验,④加入回收试验10.测定某铁样中镍的含量,现用熔融法分解该铁样,采用下列哪种坩埚材料较好①铁,②镍,③铂,④银11.已知的H3PO4p K a1-p K a3分别为2.12、7.20、12.36,则PO43-的p K b为①11.88,②6.80,③1.74,④2.1212.已知某酸的浓度与其酸度均为0.1mol/L,则这种酸为①H2SO4,②HAc,③HCl,④HF13.欲配制pH=5.00缓冲液500mL,已用去6mol/LHAc34.0mL则需加NaAc?3H2O约多少克(已知p K a=4.74,NaAc?3H2O式量136.1)①20,②30,③40,④5014.甲基橙(p K a=3.4)的变色范围为3.1-4.0,若用0.1mol/L NaOH滴定0.1mol/LHCl,则刚看到混合色时,[In]/[HIn]的比值为①1.0,②2.0,③0.5,④10.015.用浓度为0.1mol/L NaOH滴定等浓度的某弱酸HA或HB,若HA与HB的突跃范围的差别为+1.0pH单位,则HA和HB离解常数K aHA和K aHB比值K aHA / K aHB为①10,②100,③0.1,④0.01016.浓度为0.1mol/L的某弱酸弱碱盐NH4A溶液pH=7.00,则HA的p K a为(NH3?H2O K b=1.8³10-5)①9.26,②4.74,③7.00,④10.0017.现要用EDTA滴定法测定某水样中Ca2+的含量,则用于标定EDTA的基准物质应为①Pb(NO3)2,②Na2CO3,③Zn,④CaCO318.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某含有NaOH或NaHCO3或Na2CO3或某任意混合物的样品,若V1>V2>0,则溶液组成为①NaOH,②NaHCO3+Na2CO3,③NaOH+Na2CO3,④NaHCO319.氨盐中氮的测定,常用浓H2SO4分解试样,再加浓NaOH将NH3蒸馏出来,用一定量过量的HCl来吸收,剩余的HCl再用NaOH标液滴定,则化学计量点的pH在下列哪种范围①强酸性,②弱酸性,③强碱性,④弱碱性20.以FeSO4溶液滴定0.02000mol/L Ce(SO4)2溶液至化学计量点时,他们的体积比为0.5000,FeSO4溶液的浓度为(mol/L)①0.01000,②0.02000,③0.03000,④0.04000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有、、。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光谱分析法导论)【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光谱分析法导论)【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87c784e998fcc22bdd10d07.png)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光谱分析法导论2.1复习笔记一、概述1.光分析法的基础(1)能量作用于待测物质后产生光辐射;(2)光辐射作用于待测物质后发生某种变化。
2.光分析法的三个主要过程(1)能源提供能量;(2)能量与被测物质相互作用;(3)产生被检测的信号。
二、电磁辐射的性质1.电磁辐射的波动性(1)电磁辐射的波动性的现实表现光的折射、衍射、偏振和干涉。
(2)电磁辐射的传播电磁辐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等于光速c(c等于2.998×108m/s),即=c波长的单位常用纳米(nm)或微米(μm)表示;频率常用单位赫兹(Hz)表示;波长的倒数σ称为波数,常用单位cm-1。
2.电磁辐射的微粒性(1)电磁辐射能量与波长的关系=Eνσ=h=hc hc(2)电磁辐射动量与波长的关系νλp=h=h(3)电磁辐射的微粒性的现实表现包括:①光的吸收、发射;②光电效应。
3.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吸收当电磁波作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时,若电磁波的能量正好等于物质某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时,电磁辐射就可能被物质所吸收,此时电磁辐射能被转移到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上,原子或分子从较低能态吸收电磁辐射而被激发到较高能态或激发态。
(2)发射当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处于较高能态时,可以以光子形式释放多余的能量而回到较低能态,同时产生电磁辐射,这一过程称为发射跃迁。
(3)散射当按一定方向传播的光子与其他粒子碰撞时,会改变其传播方向,而且方向的改变在宏观上具有不确定性,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
(4)折射和反射当光作用于两种物质的界面时,将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①光的折射是由于光在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传播速率不同而引起的。
②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5)干涉和衍射①当频率相同、振动相同、相位相等或相差保持恒定的波源所发射的相干波互相叠加时,会产生波的干涉现象。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分析化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分析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1d4d3156f7ec4afe04a1dfa1.png)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药学专业《分析化学》经典习题总结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标定浓度约为0.1mol²L-1的NaOH,欲消耗NaOH溶液20mL左右,应称取基准物质H2C2O4²2H2O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0.1%?若不能,可用什么方法予以改善?解:根据方程2NaOH+H2C2O4²H2O==Na2C2O4+3H2O可知,需称取H2C2O4²H2O的质量m1为:则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0.1% ,不能用H2C2O4²H2O标定0.1mol²L-1的NaOH ,可以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基准物进行标定。
若改用KHC8H4O4为基准物,则有:KHC8H4O4+ NaOH== KNaC8H4O4+H2O,需称取KHC8H4O4的质量为m2,则m2=0.1³0.020³204.22=0.41g由此可见,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由于其称样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较小(<0.1%),故测定的准确度较高。
2.用基准K2Cr2O7对Na2S2O3溶液浓度进行标定,平行测定六次,测得其浓度为0.1033、0.1060、0.1035、0.1031、0.1022和0.1037 mol/L,问上述六次测定值中,0.1060是否应舍弃?它们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置信度为95%和99%时的置信限及置信区间各为多少?解:(1)(2)(3)查G临界值表,当n=6和置信度为95%时,G6,0.05=1.89,即G﹤G6,0.05,故0.1060不应舍弃。
(4)求平均值的置信限及置信区间。
根据题意,此题应求双侧置信区间,即查t检验临界值表中双侧检验的α对应的t值:①P=0.95:α=1-P=0.05;f=6-1=5;t0.05,5=2.571,则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限为±0.0014, 置信区间为0.1036±0.0014。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2页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2页](https://img.taocdn.com/s3/m/b0c2358bb0717fd5360cdc62.png)
一、选择题(20分。
1.用法扬司法测Cl 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B )A. 掩蔽干扰离子;B. 防止AgCl凝聚;C. 防止AgCl沉淀转化D. 防止AgCl感光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5L表示)的五个p K a值分别为1.94,2.87,4.37,8.69和10.56,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 D )A. 1.94;B. 2.87;C. 5.00;D. 9.62。
4. K2Cr2O7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2SO4-H3PO4的作用无关----------( C )A.提供必要的酸度;B.掩蔽Fe3+;C.提高E(Fe3+/Fe2+);D.降低E(Fe3+/Fe2+)。
5.用BaSO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4表面吸附杂质为------------------------------( A )A. SO42-和Ca2+;B. Ba2+和CO32-;C. CO32-和Ca2+;D. H+和OH-。
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A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34ea58d58fb770bf78a55ac.png)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一、选择题1.用挥发法测定某试样的吸湿水时,结果偏高,可能是由于()。
[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A.加热的温度过低B.加热的时间不足C.试样加热后没有冷到室温就称量D.加热后的称量时间过长【答案】C2.欲测定石英中的Fe、Al、Ca、Mg的含量,溶解试样最简便的溶剂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1研]A.HF+H2SO4B.H2SO4+HNO3C.H2SO4+H3PO4D.HClO4+HNO3【答案】A【解析】石英只有在氢氟酸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溶解。
3.测定酸性黏土试样中SiO2的含量,宜采用的分解试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研]A.23K CO+KOH B.HCl+乙醇C.HF+HClD.CaCO3+4lNH C【答案】A【解析】碱性熔剂KOH可分解酸性黏土使其SiO2转化为K2SiO3,再使用K2CO3可分解硅酸盐。
4.若用甲醇钠为标准溶液,测定磺胺嘧啶的含量,宜选用()为溶剂。
[东南大学2003研]A.二甲基甲酰胺B.吡啶C.冰醋酸D.甲基异丁酮【答案】A【解析】磺胺嘧啶是一种磺酰胺类物质,在分析化学中,羧酸类、酚类、磺酰胺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是以醇类(滴定不太弱的羧酸)、已二胺、二甲基甲酰胺(极弱酸)为溶剂,甲醇钠(苯-甲醇)、氢氧化四丁基铵为标准溶液的。
5.分析普碳钢中C、S、P、Si等元素的含量,溶样时应采用的溶剂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研]HNOA.HCl+3B.HF+HClO4Na CO+NaOH熔融C.23D.DMF+乙醇【答案】A【解析】C、S、P、Si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分析化学中,这些元素的试样分解一般HNO的混合酸。
是用酸性比较强的王水来分解的,王水即HCl和3二、计算题在不含其他成分的AgCl与AgBr混合物中,m(Cl):m(Br)为1:2,试求混合物中Ag的质量分数。
[中国科技大学2004研]解:设混合物中氯的质量为m,则溴的质量为2m,银的质量为X,则由原子守恒得代入m以及2m得代入数据后,得混合物中Ag的质量分数为。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教学资料)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8aca2b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4.png)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教学资料)《分析化学》作为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篇关于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的分析报告,包含答案,供教学参考。
一、绪论1. 习题:简述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答案:分析化学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含量等信息,为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提供数据支持。
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环境监测、药物分析、食品安全等。
2. 习题:试述分析化学的分类。
答案:分析化学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的种类,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的数量。
二、滴定分析法1. 习题:什么是滴定分析法?简述其基本原理。
答案:滴定分析法是通过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剂)滴加到待测溶液中,根据滴定剂的消耗量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滴定剂与待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完全进行,此时滴定剂的消耗量即为待测物质的含量。
2. 习题:简述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答案:滴定分析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和沉淀滴定等。
三、重量分析法1. 习题:什么是重量分析法?简述其基本原理。
答案:重量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待测物质的质量来计算其含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质与已知质量的基准物质混合,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将待测物质与基准物质分离,分别称量,计算待测物质的质量。
2. 习题:简述重量分析法的分类。
答案:重量分析法可分为常量分析法、半微量分析法和微量分析法。
四、光谱分析法1. 习题:什么是光谱分析法?简述其基本原理。
答案: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的光谱特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物质在受到激发时,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根据光谱的波长和强度可以确定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2. 习题:简述光谱分析法的分类。
答案:光谱分析法可分为原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和X射线光谱分析等。
五、色谱分析法1. 习题:什么是色谱分析法?简述其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考研真题详解
1用挥发法测定某试样的吸湿水时,结果偏高,可能是由于()。
[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
A.加热的温度过低
B.加热的时间不足
C.试样加热后没有冷到室温就称量
D.加热后的称量时间过长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加热后未冷却至室温就称量会导致试样水分未完全挥发,进而使得实际值小于测量值,即结果偏高。
2欲测定石英中的Fe、Al、Ca、Mg的含量,溶解试样最简便的溶剂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1研]
A.HF+H2SO4
B.H2SO4+HNO3
C.H2SO4+H3PO4
D.HClO4+HNO3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石英只有在氢氟酸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溶解。
3测定酸性黏土试样中SiO2的含量,宜采用的分解试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研]
A.K2CO3+KOH
B.HCl+乙醇
C.HF+HCl
D.CaCO3+NH4Cl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碱性熔剂KOH可分解酸性黏土使其SiO2转化为K2SiO3,再使用K2CO3可分解硅酸盐。
4下面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华侨大学2015研]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无限次测量的偶然误差呈正态分布。
5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为()。
[华中农业大学2015研]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大小,准确度越高,则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越小。
精密度是指多次平行测量的测量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越高,则多次平行测量的测量值之间就越接近。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6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国际关系学院2014研] A.滴定时所用的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B.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C.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D.滴定时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BD三项都属于系统误差。
7下面不属于随机误差分布性质的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4研] A.集中趋势
B.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C.抵偿性
D.可能出现几个误差特别大的数据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随机误差的分布特点是:①离散特性,在平均值周围分布;②集中趋势,测定值向平均值集中;③远离平均值的数据很少。
8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华中科技大学2014研]
A.t检验
B.u检验
C.F检验
D.Q检验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常用Q检验的方法,即Newman-kueuls法,其基本步骤为:建立检验假设、样本均数排序、计算Q值、查Q界值表判断结果。
第1章概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难点归纳】
一、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1分类(见表1-1-1)
表1-1-1 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2分析方法的选择(见图1-1-1)
图1-1-1 三、分析化学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1分析化学过程
(1)试样的采取、处理与分解;
(2)试样的分离与富集;
(3)分析测定;
(4)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2分析结果的表示
(1)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①以待测组分实际存在形式的含量表示;
②以氧化物或元素形式的含量表示;
③以需要的组分的含量表示。
(2)待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见表1-1-2)
表1-1-2 待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四、滴定分析法概述
1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适用于常量组分分析,不适于微量组分的分析。
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2)定量进行;
(3)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
(4)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5)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3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1)按滴定反应类型分类
①酸碱滴定法;②配位滴定法;③氧化还原滴定法;④沉淀滴定法。
(2)按滴定方式分类
①直接滴定法;②返滴定法;③置换滴定法;④间接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