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思想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情感态度
适用
学科
适用年级
适用区域通用
课时时长
(分钟)
60分钟
知识
点
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熟悉古代诗歌中思想感情鉴赏的常见题型;
2.掌握古代诗歌中思想感情鉴赏的方法技巧,并能够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熟悉古代诗歌中思想感情鉴赏的常见题型。
教学难点掌握古代诗歌中思想感情鉴赏的方法技巧,并能够熟练运用。
高中语文高中三年级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每句诗行里总有情在氤氲流动,所谓枝枝叶叶总关情。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看怎样分析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
二、复习预习
古代诗歌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不借助任何物,直接抒发情感。
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间接抒情:把情感寄予在描写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
情景关系包括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和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等等。
如《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了思归的感伤,别具韵致。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
考情分析
关于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语文大纲考查要求只是“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没有具体的子项划分与规定,因而显得有些笼统。但从历年的高考命题情况、以及我们平时检测题目看,这类题目又是古诗词鉴赏中的一个必考点,它要求考生分析归纳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或者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情诊断
学生能从题目、整体、情语等角度把握住诗词的主要情感,掌握了一些鉴赏知识和方法技巧,但是在具体答题中仍存在要点不全问题,尤其在做“分析情感”题时分析空泛,为此,必须突出针对性训练,切实解决好把握情感“要点不全”和“分析空泛”两大突出问题。
考点定向
注意诗人表达情感的两种特殊情况:一是悲喜交加类,二是乐景哀情类。特别是后一种,鉴赏时绝不能被表面的闲适、喜悦之景所迷惑。古人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就是反衬(映衬)的手法。
另外,鉴赏诗歌要总体把握作者在特定时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哲理认识,必须抓住诗歌的两类语言:
一是形象语言,即诗歌当中描写的人、物、景这些意象,熟悉常见古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菊代表高洁等;
二是情感语言,如喜、怒、哀、乐、愁、苦,等等。
技巧解读
怎样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1.了解作家
“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是把握思想感情的基础。
2.把握时代
把握时代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目睹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发慷慨愤世之情,壮怀高唱爱国热情;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亡国之民的黍离之悲了。
3.解读形象
解读形象(意象),从诗歌表现的人、事、景、物等生活图景中体味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如王维的《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水之清,滩之浅,石之白,蒲之绿,浣纱之欢快,都衬托出月之明,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表现出一种自然、纯真的美,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
4.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品析语言的重点是:
(1)抓题眼。扣住题目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
(2)抓诗眼。特别是那些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句,如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愁”显然是全词词眼,但上阕中的“愁”是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中的“愁”则是怀才不遇的哀愁。
(3)从景语中感受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倦夜》前六
句写景:“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从入夜月升到月落破晓,暗示出诗人彻夜难眠,心事重重。
(4)从情语中体会情。如杜甫《倦夜》末两句是写情:“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抒发出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无限关注,对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和忧愤。
5.留心序注
有些作者在自序、自注中对作品的内容、背景等加以说明,是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重要参考资料。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便对该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6.运用想象
诗歌创作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诗歌鉴赏同样离不开读者的再造想象。读诗要充分调动自身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积累,对诗歌进行如临其境的体味,才能准确地真切地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被誉为“早行名句尽此一联”,全由名词组成,字字皆为物象,通过想象,便会变成生动的画面,体会出其中蕴含的不尽之意。
7.注重诵读
诵读是体味诗情的最好办法。诵读,要倾注激情,要精读细品,不要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考场做诗歌鉴赏题时,也应该把诗歌默诵几遍,不要急于作答。古人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涵咏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文本当作“水”,读者投入其中,如鱼得水,鉴赏玩索,掂量比较,浇灌心田。
8.掌握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