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30年变迁共24页文档
春晚30年变迁1
![春晚30年变迁1](https://img.taocdn.com/s3/m/c9d08a52a8114431b80dd820.png)
4/13/2020
早期的春晚主持并非专业 人士,主要由人气指数较 高的文艺界人士担当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 相。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 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 家
83年第一届春晚第一位登台的 歌手李谷一 演唱《乡恋》让无 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1987年春晚,最火的当属费 翔,《故乡的云》和《冬天里 的一把火》出尽风头,随后他 的歌声风靡多年,其劲歌劲舞 成为日后众多歌手效仿的标准 样板。
小品《主角与配角》 陈佩4/1斯3/20、20 朱时茂 1990
《说句心里话》1992
1983年开创的央视春晚,是央视在大众文化生活领域 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这一年起,中国老百姓过大年添 了一件新鲜事:喜看春节联欢晚会。央视春晚自此成 为当代生活的“新年俗”。上世纪80年代是洋溢着理 想主义激情、爱国主义热情的催人奋进的时代。在理 想主义光芒照耀下,各行各业为振兴中华、实现“四 化”忘我工作,反映到春晚舞台上,就是涌现了一大 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相声、小品节目。
电视文化走进大众生活——万人空巷看春晚 物质生活的改善,推动大家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要 求,电视文化开始走进大众生活。 1983年的春晚已经成为历史,正如当年央视春晚总导 演黄一鹤所说:“当时的人们完全无法预料到,从这 一天开始,人们度过除夕夜的方式将彻底改变。当时 我自己也没有预料到,我率领的这个班子将在这天晚 上为电视艺术领域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后来想想, 第一届春晚圆满成功后的感觉正如赵忠祥所言,春节 联欢晚会可能是电视文艺的一大转折,其影响之深远, 将难以估量……”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我们一起看过的春晚
春晚
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83-1992 第二阶段1993-2002
浅论央视春晚三十年变迁
![浅论央视春晚三十年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579b039edaef5ef7ba0d3c70.png)
这对 于 9 0年代的人们都是新 事物 。他们 渴望在 充满 生
历史性 的文化 困境 。
春 晚的更新换代 , 主持人 的新 面孔 , 演员 的新气 象 ,
甚至新 导演的 出现 , 无一不惨 遭观 众的质 疑 。就 我个人
今全 自动的舞 台设 计 , 我们看到 的是人 民物 质生活 的提 高, 是精 神文化的极 大需求。
一
看法 , 这 不是观众 的挑刺 , 当然更 不是 演员的技 艺拙 劣 , 是观众 的审美需求 随着综 艺节 目的 日益提 高 而水 涨船
摘
要: 央 视春 晚已经成为 当今收视率 最高的节 目。央 视春 晚 自1 9 8 3年 开播 以来 , 已经走过 了 3 O年历
程。其 问, 既 尝试 过胜利 , 也经历过失败 , 但无论 如何 , 当我们每 年面 临春 节的 时刻, 春 晚总会 成为我们 关注
的焦 点。作为 一种 文化现象 , 春晚 已经成 为我们 节 日生活不 可缺 少的 一环 。本文从春 晚受争议的原 因、 语言
质量与数量 的极大提高 , 春晚形 式 的节 目已不是 只有除 夕才能看到 , 有 了 比较 就 会有 不 满 , 已经 很 努力 在改 进 在完善 的春 晚面对观众 的挑 食还是有些力不从 心。 首届春 晚给处 于特 殊时 代 的人 们带 来 了欢 欣与 鼓 舞, 对于 他们 , 春晚 就像 久 旱逢 甘 霖 。新 生 的事 物必 然
电视 是当今社 会最 强势 的娱 乐媒 体。中央 电视 台
作为 中国电视的第一播 出平 台 , 拥 有其他 媒体无 法 比拟
的影响力 和传播 力 。央视 春 晚正 是立 足 于这 样一 个 强 大的平 台上 , 才 可以在长达几 十年 的历史 舞台 上演绎 它 独 特的风姿 和魅 力 。面对 众大 的压力 与各 种 怀疑 的声 音, 全新 的春晚 顶着 巨大 压 力 , 以一种 全然 的 姿态 走上
盘点开放三十年来春节的变化
![盘点开放三十年来春节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992c74833687e21af45a9e9.png)
盘点开放三十年来春节的变化记忆中的春节变了,真的变了。
可是不管形式怎么变化,春节的意义对于中国人来说都始终没有改变。
对于幸福生活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不会变。
人们在各自忙碌的生活中,期盼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再次挤入返乡的人流,回家过年。
许多禁忌,年轻人都已淡漠了,实际上,春节的许多习俗也都在变化。
Many young people pay less and less attention to taboo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n fact, many custom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have also changed。
原来到过年啊,蒸馒头,包包子,现在不是,什么也不做,如果来了人,都想好了,上大街上,楼下就有饭馆,到那儿点几个菜。
In the past, people would steam Mangtou and make baozi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But now people do not make them anymore. If a guest comes, they will go out and have a nicemeal in a restaurant。
小时候就是吃好吃的,放鞭炮,穿新衣服。
现在呢,也无所谓了吧,这个好吃的也老能吃,新衣服想什么时候穿什么时候穿。
In my childhood, we can enjoy delicious food, fire crackers and wear new dresses during Spring Festival. Nowadays, these things are not sospecial. We can always eat delicious food and wear new clothes anytimewe want。
历年春晚简介28页word文档
![历年春晚简介28页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22847954afe04a1b071dedb.png)
历年春晚简介1983—19901983 春晚诞生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
1983年春晚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已故)、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
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届春晚的服装尽显浓重的时代气息,主持人之一的刘晓庆身着红色的连身裙,乌黑的披肩发,凸显出年轻、朝气,还有上个世纪80年代特有的质朴笑脸。
而男主持人大多身着中山装,还有卡其布的工装,偶尔也会见到西装,但不打领带。
这台晚会虽然略显稚嫩,但却是中国电视节目跨出一大步的标志。
不过,当李谷一唱完《乡恋》之后,立即引起“讨伐之音”。
为什么呢?因为她的《乡恋》被描绘成“靡靡之音”,再加上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因此,才出现“讨伐之音”这种现象。
1984 小品开始登上春晚“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马季的单口相声讽刺的是虚假广告。
然而此后黑龙江敏感的企业家从中获得了灵感,真的推出了“宇宙”牌香烟,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
1984年的春晚开创了好几个第一。
观众们认识了“小品演员”这一全新的工种。
马季在台上四处吆喝“宇宙牌香烟”;接着是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面条;身着中山装的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让内地观众了解到原来港台歌曲也不光是“靡靡之音”;蒋大为也演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但现在的视频已删掉了而由李谷一演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的《难忘今宵》也成为了以后春晚的固定结束曲。
可以说,这一届的春晚是已经比较成熟了,特别是小品和相声的出现,让接下来的春晚有了更多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对象。
1985 公开致歉1985年春晚的导演黄一鹤春晚纪念币将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初衷为创新,但效果不佳。
事后晚会遭到了媒体的强烈批评。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CCTV不得不在1985年3月2日的《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并表示:“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
”由于节目的水平质量普遍不佳,这一年只红了一首歌,那就是《十五的月亮》,当然也就捧红了主唱董文华。
春晚的发展历程回顾ppt
![春晚的发展历程回顾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cce2e558fafab068dc0258.png)
1983年春晚节目单
11、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演员:索宝 立、牟玄甫
12、歌曲:《竹林沙沙响》,演员:索宝立、
牟玄甫
13、歌伴舞:《草原民歌》,演员:斯琴高
娃、胡松华
14、歌曲:《勤劳的比帕尔》,演员:胡松
华
15、歌曲:《马铃响,玉鸟唱》,演员:胡
46、武术表演,演员:葛春燕、郝志华、王 杰、李霞、王建军、于绍文
47、魔术表演:《吉庆有余》,演员:秦明 晓
48、主持人慰问直播现场后台工作人员
2014年春晚节目单
春晚之最
历届春晚上出场次数最多的演员是谁? 冯巩
上春晚次数最多的女演员: 宋祖英(22次)
最早的春晚女主持人? 刘晓庆
主持春晚最多的男主持人 朱军(18届)
1983年春晚
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 台的第一届春晚,也是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 里程碑,从此,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成为了电视观众欢度春节的一个重要形式, 成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视听盛宴,更成 了华人的年夜饭。该届春晚给人印象最深的 节目就是歌曲《乡恋》,而李谷一则成为了 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
1983年春晚节目单
31、歌曲:《太阳岛上》,演员:郑绪岚 32、京剧:《霸王别姬》,演员:李维康 33、录象:《火烧圆明园》花絮 34、录象:电影《垂帘听政》片段 35、歌曲:《绒花》,演员:刘晓庆 36、歌曲:《盼红军》,演员:刘晓庆 37、喜剧小品:《弹钢琴》,演员:严顺开 38、猜谜:(4)“镜子里面照着人”(打一字) 39、喜剧小品:《阿Q的独白》,演员:严顺开 40、相声录象:《戏剧杂谈》,演员:侯宝林、 郭全宝
改革开放之春晚30年
![改革开放之春晚30年](https://img.taocdn.com/s3/m/4894fd70a417866fb84a8eba.png)
2011年春晚由深圳农民工街舞团与塔沟武校共 同打造的《我们工人有力量》,结合了少林武 术与时尚街舞、主旋律红歌等元素,成为兔年 春晚目前反响最好的歌舞类节目
魔术
• 秦鸣晓,姚金芬是夫妻档,最早在 央视春晚表演魔术的,也即是说, 是他们把魔术搬到了春晚舞台上来 的。
• 刘谦
• 傅琰东
春晚经典语录
春晚曾几何时也作为一种时尚
的风向标在引领着时尚的潮流 的前行。它在无形中见证了改 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生活的不 断变化。从单一的歌舞到节目 形式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感叹 春晚的变化。春晚的变化无疑 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标尺。 改革开放使人们富足安康,经 济飞速发展,娱乐生活不断丰 富,才让我们看到这三十年来 春晚的精彩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 相。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 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 家
一九八六年, 赵忠祥的加入是央视春晚 的主持人队伍日渐正规化, 至上世纪九零年代我们已 经很难再看到“外行”充 当主持人了
央视春晚的主持人数一般有四至六名,多者可达十几 人,如千禧之年的春晚主持多达二十一人,也就是说,当 年的演艺界红人都主持了春晚。赵忠祥、倪萍、赵薇、温 兆伦、王思懿、濮存昕、牛群、冯巩、杨澜、姜 昆、周 涛、朱军、赵 薇、白岩松、文 清、赵琳、曹颖、李小 萌、崔永元、文兴宇、鞠萍。 二零零二年后,春晚主持人的队伍固定在四人,外加 两名“编外”人员也就六人,在四个多小时的春晚布局中, 四至六人主持是较为科学的。由于其重要性,春晚对主持 人的要求也相当高,因此,每年我们见到的也大多是一些 老面孔,像赵忠祥、倪萍这种元老级的人物长占春晚舞台 达十几年之久, 倪萍是12次 赵忠祥11次 朱军是10次 周涛是10次
“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你知道不?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 “人这辈子还有更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你知道不?就是人没死,钱花没了” 人这一生多短暂呀。眼睛一闭,一天就过去;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 了……” “我是纯爷们儿”2009年《不差钱》 “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呕耶!”“你太有才了!”2007年《策划》 “走两步,没病走两步。”“我就不明白了,同样是夫妻,差别咋就这么大 呢?”“缘分啊”2001年《卖拐》 “天才比人才不就多了个二吗?” 自从的了精神病整个人就精神多了 现在整的多经典,过去长得多惊险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 下回给电视台提个意见,禁止在播放广告时插播电视剧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1993年《老拜年》 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1999年《昨天 今天 明天》 “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2000年《钟点工》 “忽悠,接着忽悠。”2002年《卖车》 “我想死你们了”“你们让我想死了。”冯巩
春晚三十年
![春晚三十年](https://img.taocdn.com/s3/m/fb3b92a1d1f34693daef3ee5.png)
春晚三十年【摘要】自1983年以来春晚陪伴观众至今,与改革开放的历程相伴而行。
然而春晚并不是仅仅是一台文艺晚会,在除夕这一天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并且年年创收视率新高使得它成为了一个国家话语宣传的特殊媒介。
本文拟通过对春晚过去30年发展与变化的回顾,总结春晚背后意识形态特点及不足并比较分析哈文执导的春晚在这一方面的改变。
【关键词】春节晚会;国家话语;意识形态;哈文一、国家话语的华丽镜像春晚作为国内收视率最高的晚会,从一致叫好到骂声一片再到如今的改革,它已深深映入观众的视野,成为了节庆生活的背景。
尽管骂声一片甚至传过停办传闻,但是央视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春晚的性质就是“央视春晚要表达央视的主流文化的意志,而不是全国好看的节目的大杂烩”。
[1]这揭露了春晚的本质。
正如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
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
[2]作为电视话语主体的国家宣传部门,早已将春晚舞台变成了主流文化宣传的阵地、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它是国家话语的华丽镜像。
二、春晚传统宣传主题及方式1. 党国一体式宣传春晚所宣传的新意识形态融合了党国一体、民族团结、人民生活和谐为一体,党国是其宣传重点。
它需要宏大叙事极力渲染,故而春晚舞台上也充斥着对祖国赞美抒情的作品。
如《难忘今宵》中的歌颂对象实质为祖国,“今宵”也由于其特殊性成为了一个国家事件。
再如《我的中国心》,歌词内容与春节祥和的气氛毫无关联,却由于春晚舞台流行传唱,其歌词中暗含的隐喻也渗入观众思想。
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并不是公开的,而是隐蔽的,我们内化了意识形态,因此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效果。
[3]传统的年俗在这场晚会中难寻踪迹,取而代之的是藏在背后的新意识形态。
“就其基本层面而言,意识形态不是掩饰事物的真实状态的幻觉,而是构建我们的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幻象。
”[4]春晚对于党国话语的宣传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即使大众心知背后的隐喻,仍然愿意沉浸其中为其喝彩。
春晚三十年
![春晚三十年](https://img.taocdn.com/s3/m/7d6def7c7e21af45b307a83a.png)
春 晚三十年
郭 利
4 0 0 0 3 9 ) ( 重庆 我为 文 化传 播有 限 公司 ,重 庆
“ 春 晚 ”全称 “ 春 节联欢 晚会”,一般指 中国中央电视 台春节联 欢 晚会 ,是 中央 电视 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 的综 艺 性 文 艺 晚会 ,节 目时 间一 般 持 续 到正 月 初 一 ( 春 节 ) 的午 夜 。 “ 春 晚 ”诞生于公元1 9 8 3 年,农 历癸 亥年腊 月三 十,到今年依然 走过 了三十余年 。这三十余年 ,从最初的小舞台,全家乐,到后来 的 大 舞台,全 国乐 ,再到现如今 的全网络 ,全球华人共团圆的大家 乐。 春 晚,见证 了我 国从贫到 富、从弱到强 、从封 闭到开放的变化历程 , 下面便 以时间为线来道道这三十余年的 “ 春节联欢晚会”。、 1 8 0 年代 那刚起步的春晚 1 9 8 3 年 中央 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届春 晚,也 是中国电视 节 目的一个里程碑 ,从此 ,中央 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 为 了电视观 众欢度 春节的 一个重要形 式 ,成为 了老百姓 每年除夕 夜 的视听盛 宴,更成 了华人 的年夜饭 。这届春 晚 由当时 的哑剧高手 王 景愚、当红明星 “ 小花 ”刘晓庆 、相声泰斗马季及其爱徒姜 昆主持。 由于是第 一届春 晚,尚无经验可循 ,对于广大观众来说,这个新兴的 综艺节 目令人眼前一亮。该届春 晚给人 印象最深的节 目就是歌曲 《 乡 恋》,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 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 第一 届春晚 成功举 办。标志 着 “ 春 晚”这个 新生文化 事物 的诞 生。从此,中国老百姓有 了看春 晚这个 “ 新 民俗 ” 从此 以后,每年 的农历除夕 ,一家老小围着电视机吃饺子 、打麻将成为了一种惯例。 1 9 8 4 年是一个闰年共3 6 6 天 。农历 甲子 ( 鼠)年 ,该年农历 出现 罕 见 的 闰 十 月 。这 一年 我 国人 民在 中 国共 产 党 的领 导 下 取 得 令 人 瞩 目 的成绩 ,文体 界的成绩尤 为突 出,盲人运动 员平亚丽 ,在美 国纽约 举办 的第七届残 疾人 奥运 会上 ,为中国夺得 了第~块 残奥会金 牌 , 同年7 月2 9 日射击 运动员许海峰在第 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为 中国夺 得第 块金牌。在这一年的春 节联欢 晚会上 ,李富荣 、张燮林打 了一场趣 味乒乓球比赛,名嘴宋世雄做 了解说 ,这也开 了体育 明星上春晚的先 河 。本届春晚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于是相声泰 斗马季表演 的 《 宇宙牌 香烟》 小品黄金绝配搭档 陈佩斯、朱时茂 首次登上 了舞 台,自此 以 后,春晚语言类节 目成为了万众期待的 “ 大菜”。 1 9 8 5 年春晚搬到北京工人体育场 。由于技术所限 ,晚会最终不够 理想。央视还在后来的 《 新闻联播》中特别道歉 。随后 的1 9 8 6 年春晚 标志着春晚进入成熟期。各种 表演形 式基本 已经定型 ,并且一直沿用 至今。从那一年开始 “ 我想死你们 了”这句黄金语录 出现在 了春晚舞 台上。 随后 的1 9 8 7 、1 9 8 8 、1 9 8 9 年 ,春晚延续 了1 9 8 6 年 的表演形式为千 家 万 户带 去 快 乐 与欢 笑 。
春晚的时代变迁_春节
![春晚的时代变迁_春节](https://img.taocdn.com/s3/m/105bcb4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6.png)
春晚的时代变迁春晚陪伴全球华人走过了30多个个年春秋,虽然饱受争议,但春晚的影响力和潜在的巨大功能并未受到很大冲击。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春节联欢晚会的时代变迁吧,欢迎大家阅读。
春晚的时代变迁1983年第一届春晚成功举办。
标志着“春晚”这个新生文化事物的诞生。
从此,中国老百姓有了看春晚这个“新民俗”。
1985年春晚搬到北京工人体育场。
由于技术所限,晚会最终失败。
央视还在后来的新闻联播中特别道歉。
1986年央视春晚进入成熟期。
各种表演形式基本已经定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1990年凭借小品《相亲》,赵本山第一次在春晚亮相。
从此奠定了“小品王”的地位,且十几年不倒。
赵本山已经成为了春晚的“标志人物”。
1996年首次实现三地同时直播(在西安、上海、北京设立分会场)。
1998年春晚正式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直播。
20xx年春晚舞台开始大改造,采用圆形舞台。
20xx年舞台在20xx年的基础上修改。
20xx年春晚舞台采用长方形舞台。
并且第二次使用分会场。
(另外2个会场设在上海、深圳)20xx年在20xx年基础上修改。
增加了两块大屏幕。
20xx年继续使用圆形舞台。
20xx年春晚迈出了改革步伐。
“开门办春晚”初见成效。
另外,春晚舞台有所简化,主体使用LED大屏幕。
20xx年大屏幕的面积增大,呈长方形。
舞台进一步简化。
20xx年采用高清晰LED大屏幕。
20xx年舞台进一步简化。
大屏幕旁边的8个立柱上面也铺设了LED屏幕。
在央视大楼外部也呈现特殊动画效果。
20xx年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改革开放30周年、金融危机等大事,都体现在20xx春晚中。
另外,春晚舞台借鉴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高科技“卷轴”,为观众呈现震撼性的视觉感受。
春晚节目变更春晚的受众是全球所有华人,20xx年来,随着创作环境和受众审美品位的提升,春晚创作者从未停止过对春晚的探索与创新。
春晚走过了文艺节目汇演、文化时尚追踪和新民俗传播这样几个阶段,在探寻节目内容和形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春晚30年1
![春晚30年1](https://img.taocdn.com/s3/m/8483ef094b73f242326c5f25.png)
1999年 依照《实话实说》为原型创作 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也成为 了众多观众心目中最好的春晚小品之 一,崔永元、赵本山、宋丹丹联手, “笑果”惊人。
春晚30年
2003年 《让爱住我家》,一首 出自普通家庭的歌曲,它唱出 了普天下所有家庭的心声,尤 其是一家四口人所表现出来的 那种亲情令人向往,因为在E时 代里我们有时会忽略“情”。
春晚30年
2007年 赵本山、宋丹丹在小品 《卖拐》系列大火之后,趁势推出 的“黑土、白云”的故事也大受欢 迎,崔永元换成了牛群,在小品 《策划》中,宋丹丹说的“你太有 才了”,经典得几乎让所有的人都 为之喷饭。
2009年 赵本山携徒弟小沈阳、毛毛与主持人毕福剑演 出的小品《不差钱》,让全国观众捧腹。
春晚30年
春晚30年
从2009年至2012年,经常在舞台上带给 我们魔术惊喜的刘谦,让我们记住了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春晚30年
春晚曾几何时也作为一种时尚的风向标在引领时 尚潮流的前行。它在无形中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 多年来人们生活的不断变化。从单一的歌舞到节 目形式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感叹春晚的变化。春 晚的变化无疑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变化的标尺, 改革开放使人们富足安康,经济生活快速发展, 娱乐生活不断丰富,才让我们看到了这三十年来 春晚的精彩
——回顾春晚30年
春晚30年
主 持 人
舞 台 设 置
春晚30年
节 目 形 式
早期春晚主持并非专业人士,主要由文艺界人气
高的人士担当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晚亮相,当时没有设定专门的主持人, 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
春晚30年
1986年,赵忠祥的加入使央视春晚主持人的队伍日趋正规 化,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很难再看到“外行”充当主 持人了。
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30年.](https://img.taocdn.com/s3/m/0d44bda76294dd88d0d26be6.png)
相声品牌:顶级相声展示舞台,见证相声历史
• 一直到2000年之前, 相声始终是春晚的重 头戏,春晚的相声在 当时,是最高级别的 代表。无数优秀的相 声演员,成就了一代 代的春晚,然后又在 春晚中没落,但是他 们的经典段子,直到 现在仍然是观众印象 中最美好的记忆。
• 经典片段:
1984年,《宇宙牌香烟》 1986年,《照相》 1987年,《虎口遐想》、《五官争功》 1988年,《电梯奇遇》、《巧立名目》 1989年,《生日祝辞》 1990年,《无所适从》 1991年,《着急》 1993年,《楼道曲》、《拍卖》
在这一时期,春晚渐渐被赋予了反映主流意识 形态、与时俱进的宏大主题。 1996的春节晚会突出展现了国家大局和“八五” 计划取得的成就,并首次走出北京,在上海 、
西安设立两个分会场,三地互传,形成举国贺 岁、神州同庆的场面。 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春节晚会自然少 不了这么重大的历史题材,董文华唱响了《春 天的故事》,孙国庆、彭羚唱起《公元 1997》…… 每年的春晚,在欢度春节话题下都有了更加深 刻的主题和贴近时代的内容。
在为人们带来欢笑的同时,
春晚继续着它弘扬时代主旋律 的使命,神舟飞船的航天英雄 杨利伟、雅典奥运会金牌得主 中国女排,飞人刘翔等先后出 现在春晚的大舞台上,向世人 表达各界人士祝愿民族昌盛、 祖国富强共同心声。
歌曲品牌:大气,深情,内容主旋律
春晚效应在流行歌曲上体现得最为明 显,曾几何时,“只要上了春晚的歌星 就会红,只要上了春晚的歌就会火”, 已经成为春晚的彪悍规则。
• 经典片段: • 2005年,《千手观音》 • 2006年,《俏夕阳》、《剪纸姑娘》 • 2007年,《小城雨巷》 • 2008年,《飞天》
小品品牌:首创春晚,包装明星无数
春节联欢晚会,春晚的发展历史,历年爆点节目篇【一】
![春节联欢晚会,春晚的发展历史,历年爆点节目篇【一】](https://img.taocdn.com/s3/m/e6feba1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2.png)
春节联欢晚会,春晚的发展历史,历年爆点节目篇【一】春晚,春节联欢晚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办。
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1983年之前的春晚,都是一般的晚会,并且是事先录制好了,到时候再放),2014年被定位为国家项目。
1979年,第一届“春晚”1979年迎新春文艺晚会,邓在军担任导演,在这次晚会中邓在军首次采用了茶座和交谊舞形式,《祝酒歌》在这届春晚唱响,唤醒了人们的记忆。
1983年,正式版第一届“春晚”晚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
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演唱曲目最多的歌手,一连唱了6首歌。
被视为“靡靡之音”的歌曲《乡恋》在该届晚会上被解禁。
1984年,小品出现(陈佩斯、朱时茂出山)马季在台上四处吆喝“宇宙牌香烟”;接着是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面条;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让内陆观众了解到港台歌曲也不光是“靡靡之音”;蒋大为也演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而由李谷一演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的《难忘今宵》也成为了每年春晚的固定结束曲。
1985年,央视道歉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把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但由于电视技术不足以支持,整场晚会拖了6小时才完成,事后晚会遭到了媒体的批评。
央视于该年3月2日在《新闻联播》中向全中国观众道歉并表示:“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
1986年,桃花盛开陈佩斯和朱时茂则继续搭档,推出了小品《羊肉串》,批判了部分不良商贩的丑恶嘴脸。
从这一年起,很多类型的节目都成为固定模式延续下来。
1987年,攀上高峰费翔演唱了《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
叶丽仪演唱了《送给你的太阳》。
相声有马季、赵炎等人合说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姜昆、唐杰忠表演的《虎口遐想》演绎了一出新版“虎口脱险”。
郭达、杨蕾等人表演的小品《产房门前》也让观众捧腹。
1988年,赵丽蓉登台毛阿敏的《思念》登陆春晚。
赵丽蓉也登上了春晚舞台,她与游本昌演出了小品《急诊》。
春节晚会的演变与特色
![春节晚会的演变与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11cdae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7.png)
春节晚会的演变与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晚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和演变。
从最初的简约庆祝仪式,到如今的盛大综艺晚会,春节晚会已经成为了人们迎接新春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春节晚会的演变历程以及其独特的特色。
一、演变历程1. 传统庆祝仪式最早的春节晚会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仪式。
在古时候,人们将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为了祈求丰收和祖先保佑,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仪式,如舞狮、舞龙、放鞭炮等。
2. 文化底蕴的延续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晚会逐渐发展为一种庆祝方式,同时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如民间歌舞、京剧、快板等都在晚会上得到了展示,为观众呈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3. 演艺元素的加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春节晚会开始采用影像技术进行录制和传播。
这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电视观看春节晚会,并欣赏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演艺术。
在此期间,舞蹈、戏曲、小品、相声等各种艺术形式开始在春节晚会中亮相。
4. 社会变革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对春节晚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春节晚会开始引入国际元素,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舞台。
同时,晚会中也加入了更多的新颖节目,如相声小品、魔术表演、科技创新等,丰富了观众的视听体验。
二、特色分析1. 国际化舞台当前的春节晚会不再是仅仅为国内观众准备的节目,而是向全球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
春节晚会中加入了更多的国际化元素,如邀请外籍艺人演出、展示中国新年文化给外国人等。
这使得春节晚会成为了中国文化交流和国际友谊的窗口。
2. 内容创新春节晚会通过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关注。
相声小品、脱口秀、喜剧表演等成为晚会中的重要节目,既满足了观众对于幽默和娱乐的需求,也传递了社会时事和价值观念。
3. 融合传统与现代春节晚会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融入现代元素。
音乐、舞蹈、服饰等都结合了现代流行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试析央视春晚的发展嬗变
![试析央视春晚的发展嬗变](https://img.taocdn.com/s3/m/1f6fef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2.png)
对央视春晚的启示与建议首先,央视春晚应该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 创新,以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需求。例如,可以尝试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运 用新技术手段为观众带来更为震撼的视觉体验。此外,春晚还可以通过设置主 题、系列策划等方式,使节目内容更加紧凑、连贯。
其次,春晚应该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拓展传播渠道和平台。例如,可以通过 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平台,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和参与。同时,春晚还可以通 过与海外媒体合作,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央视春晚是中国的传统新年重要晚会,也是全球华人在除夕夜必看的电视节目。 作为央视春晚的导演,不仅要承载着亿万观众的期待,还要创新出让人们耳目 一新的节目。本次演示将从导演的思路出发,分享写作一篇央视春晚文章的经 验和技巧。
央视春晚的背景和意义无需多言。自1983年起,这台晚会已经陪伴着国人度过 了无数个除夕之夜,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春晚的舞台上,人们不仅 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还可以看到许多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以及一 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因此,作为央视春晚的导演,其任务就是在这样一个 综合性晚会上呈现一台富有创新、充满惊喜和温暖人心的作品。
因此,春晚在节目创作中不仅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民俗、戏曲等等; 还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和人文关怀,如尊老爱幼、家庭和 睦等等。这些元素的运用既丰富了春晚的文化内涵,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独特魅力。综上所述,央视春晚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出 了积极的努力。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文艺作品以更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春晚在把握娱乐性和政治性之间的平衡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既让观众在轻松 愉快的氛围中度过除夕之夜,又巧妙地弘扬了主旋律、传递了正能量。
春晚的艺术发展历程
![春晚的艺术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506c1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c.png)
春晚的艺术发展历程
春晚,作为中国传统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节目,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艺术发展历程。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春晚还只是一档以歌唱和舞蹈为主的晚会,节目内容相对简单且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春晚逐渐引入了更多元化的表演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相声和小品成为了春晚的标志性节目。
相声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诙谐幽默的话语和表演方式,切中时事、反映社会。
而小品则通过生活片段的模拟呈现,以夸张、滑稽的表演形式,打动观众的笑点。
进入新世纪后,春晚呈现出更多样的艺术风貌。
舞蹈、杂技、魔术等形式开始逐渐进入舞台,展现了更加丰富的表演形态和创新。
春晚还积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地将传统元素融入到节目中,例如中国民乐、戏曲、民间艺术等,使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春晚也开始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节目制作。
投影技术、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元素被引入,创造出更加震撼和视觉效果的节目展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晚不仅成为了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重要文化盛事,也成为了展示中国文化艺术成就的重要窗口。
通过不
断创新和改革,春晚的艺术发展历程持续向前,为观众带来更加多样化和精彩的节目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