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总目标”不能作为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 的目标? 【例如】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 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总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概括层次最高的目标。由于它 的概括性高,在实践中,它需要具体化,才能指导我们开展实际的科 学活动。首先它需要具体化为年龄阶段目标。



环境的设置上,应该给儿童创设一个敢于和乐于发言、讨 论的心理环境。比如,让幼儿围成一圈的座位排列就比前 后排坐等能调动儿童的发言积极性。

离开目标,就不能科学地评价活动的优劣。目标既是评定幼儿学习和 发展是否达到标准的客观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育的客观尺度。明确 的目标可以避免教育评价的主观性、片面性。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的确定,对于幼儿园活动的组织有根本性的指导 作用。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
【概念】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 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 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 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和相对的独立性。

它不能直接用来当做具体活动的目标使用。(请在下面的 学习中找原因)

年龄阶段目标是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来制定的, 它的作用是为不同阶段的儿童设定符合其年龄发展特点的 科学目标。
既体现学前儿童各个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性,又体现 了各个年龄之间的连续性。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一般会按照“小班、中 班、大班”三个年龄阶段划分。(见课本)
【提问】各年龄阶段目标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如何体 现?

3.教育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第一,个别探究和小组探究; 第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灵活地渗透于一日生活、随机 教育。 第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地点不限于教室 第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多时间段进行。 因此,在设计目标时……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 等四个层次。


愿意接触大自然 有好奇心,喜欢模仿、摆弄。 认识易于接触的动物“兔子”,了解其主要外形特征及生 活习性 认识易于接触的植物“一串红”,了解其主要外形特征。 了解自己身体的主要部位“脸”,学习如何保护。
【例2】幼儿园大班4月份第3周科学教育目标


继续发展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了解人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基本的自我调节、保护 健康的方法 了解人类的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学前科学教育目标

提问: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概念】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科学教 育活动过程结束时要取得的效果,是对科学教育效果的期望和要求。
【例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好吃的蔬菜》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蔬菜,知道它们的颜色以及外形特征。 2、通过活动,知道挑食的宝宝不是好宝宝。 3、在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大胆表达、交流。

其次,评价一个教师的活动组织是否有效,需要观察该教 师是否围绕目标开展活动。
【比如】如果目标中有一条是:“用自己的语言 描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那么,评价幼儿园活动时,需要对照目标和哪些 教师的表现呢?

内容,是否涵盖语言发展的内容,如引导学前儿童大胆说 出自己的想法; 方法,有没有采用提问法、讨论法等有利于发展学前儿童 语言能力的方法; 过程,有没有设计学前儿童发言和讨论的环节;
春天里的快乐
我们爱春天
我爱春天
春游活动 我和小花 花儿好看 喂养小动物
美丽的春天春天的秘密
春雨
春天穿什么 春天的故事书
春天真美丽
春天里的游戏
桃花姐姐 美丽的蝴蝶 春天的草地上 春天来 美丽的春天 蝴蝶飞 我眼里的春天
找春天 和柳树做朋友桃花开了 春天的儿歌 和动物做朋友


该类目标指导的对象是数次活动,目标较 之“总目标”和“年龄目标”更具体、详 尽。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具体开展单 元中的某个活动时,需要根据单元目标再 次细化。
(2)围绕目标营造环境气氛

教师可以围绕目标营造富有童趣的良好的环境气氛,提供 与目标相一致的多种多样的物质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好奇 心,引起幼儿探索科学的愿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 各种探索和制作活动。
(3)依据目标选择恰当的内容

以目标为依据选择科学的、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并 具有发展价值的内容;让幼儿积累知识经验、发展制作技 能,供幼儿在探索、操作中学习。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试行)》中,提出了“科学”、“社会”、 “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并 提出了相应的领域目标。 其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为:
① ② ③ ④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 重要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 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对儿童的“分类”这一技能设定目标时: 3-4岁:能从一组物体中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挑出物体, 归入一类。 4-5岁: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5-6岁: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又如:
小班目标: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使用简单工具。 中班目标:会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 大班目标:会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 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 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有观察水和探究水的兴趣。 在玩水的系列操作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水的特 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知道生物的生长、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学习边观察边操作,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能及时观察和 发现在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有趣现象,并能努力探究原因。
所需时间:约一周
【例2】单元活动:春天里的快乐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春天带来的快乐。 2.懂得爱护环境,不摘花、踩草坪。 3.喜爱美丽的春天,能够用多种形式表现对春天的热爱。 4.喜欢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 5.发展动手能力,学习用多种材料和形式制作。 6.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在人前大胆表现。 活动所需时间:大约六周



2.目标是科学教育评价的标准 评价时没有标准,会出现什么情况? 目标是科学地评价活动的标准,原因在于: 首先,评价一个活动是否促进了幼儿发展,需要评价该活 动结束时,是否达到活动之前设定的目标。
【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结束后,我们要 评价这个活动是否成功,之前的活动目标是重要标准。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
在科学教育中,这种“单元”一般有两种。 1.以时间为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可简称“时间单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科 学教育目标。 幼儿园中以时间为单位的科学教育目标一般有月科学教育 目标和周科学教育目标。
【例1】幼儿园小班10月份的科学教育目标

(二)儿童身心特点
1.观察能力的发展 初步具备一定的观察力,但总体水平不高。
因此,在设计目标时……
2.知觉发展特点

在空间方位知觉、形状知觉、时间知觉的发展上,学前儿 童都有其特点。 因此,在设计目标时……
3.学前儿童的记忆特点 常常能在无意之间记住经常接触的事物和现象的具体形象和名称以 及他们自己操作探索的结果——以无意记忆为主。
《我从哪里来》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讲一讲等形式,初步了解自己在妈 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能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 活。 3.通过体验,了解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结束后,我们逐个对照目标和幼儿的表现,可以从一个角度评价这 个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

目标内容一致,体现连续性;但目标难度有差别,体现阶 段性——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年龄阶段目标可以凸显大班、中班、小班科学活动的儿童 发展差异,提出符合各年龄儿童的活动目标,但是它仍不 够具体,依然不具有具体指导设计和开展活动的功能。

如:“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使用简单工具”, 如何帮助?简单到什么程度?具体是些什么工具?
(4)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方法

讲解法、实验操作发、观察法、制作法、讨论法…… 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

举例: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雨”
【小组讨论】尝试在没有目标的前提下,设计该活动的 教学计划(即活动次数、活动领域、材料准备): 教学氛围: 活动内容: 教学方法:

目标: A 能充满好奇地观察“水蒸气蒸发”的过程并参与讨论; B 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是如何形成的。 C 用绘画或陈述的形式表现出雨与人类及动植物的关系, 并显示出对雨的兴趣。
【思考】一个活动可不可以没有目标,直接开展?
如果答案是“不可以”,那么,没有活动目 标,会产生什么后果?
一、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性
1. 目标是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的方向 (1)根据预定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该活动可以从目标中判定,是单个活动还是单元活动, 是整合活动还是单个领域活动,经过怎么样的过程才能 达到目标……等等。
4.学前儿童的思维特点
仍然要依靠操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获得科学经验。具体形象思维是这 个阶段思维发展最主要的特点。 因此,在设计目标时……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特性
1.教育内容的生成性。 皮亚杰的儿童学习建构理论(通过活动在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中建构知识)支持生成型的活动。 教师在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时候要做到“心 怀教育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标,接纳儿童的新目标”。
2.以主题活动为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这种单元活动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是在一组有关联的科 学教育活动全部结束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幼儿园中科学教育主题的的依据也是多样的,有的是以季 节为主线构建主题;有的则以自然科学现象为主题;也有 的以人的活动为主线构建主题。

【例1】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水”的科学教育目标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一般是指一次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所要实现 的预期目的。 这种目标可以指导活动计划的拟定、活动内容的选择、活 动环境的创设、活动方法的采用;也能用这些目标来评价 活动与教师。它们对具体活动的组织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Fra Baidu bibliotek
【例1】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蚕豆荚”目标 (1)有主动感知物体——蚕豆荚的兴趣。 (2)能发现蚕豆荚的基本特征。 (3)能根据物体大小进行简单分类。
2.教育过程的探究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智慧的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
学前儿童认知水平低,思维以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 们只有通过感官体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才能真正获得科学知识。 因此,在目标设置中,不能满足于对儿童的知识目标的设定,对学 前儿童的技能性目标要足够重视。

二、制定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首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 —终身教育的思想,“乐学”、“会学”。 其次,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几乎囊括了生活每个 领域——培养科学的态度,科学就在他们身边。 再次,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培养学前儿童尊重自然、 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如果在明确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来设计教学计划、 营造环境、确定内容和教学方法,会不会更轻松些呢?

教学计划:根据目标,确定了这应该是一个单元活动,涉 及科学、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是由好几个活动组成 的。
环境气氛:雨的墙饰、画图工具、雨具,要准备实验器材 等材料。 内容设计:播放动画《小水滴旅行记》,小实验“人工造 雨”,亲身感受雨,讨论雨,雨具小制作,绘画等。 采用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试验;讨论;讲述等。 综上所述,目标是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的方向。无论是制 定计划、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还是选择内容和方法、设 计活动、指导探索过程,都与目标紧密相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