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美学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和伊瑟尔。
姚斯的《提出挑战的文学史》和伊泽尔的《本文的号召结构》是接受美学实践的开山著作。
他们提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要求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胡同中引起来,把审美经验放在历史社会的条件下去考察。
接受美学理论家反对19世纪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反对文学作品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涵义或意义。
他们认为历史研究是一种随着认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
历史研究者同样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为接受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姚斯把结构思想与历史思想结合起来,认为作品结构是更高级的结构,它是在作品的历史系列与公众态度系列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产生的一种过程。
姚斯还引进了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期待水平”的概念,为接受美学划定了一个新的独特的研究范围。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者——作品——读者所形成的关系中,读者绝不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因素。
事实上,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
作品渴望读者阅读,希望与接受者对话。
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
姚斯指出,美学实践应包括文学的生产、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受三个方面。
伊泽尔提出,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在于,作品中所描绘的现象与现实中的客体之间不存在确切的关联作用。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
读者由于个人的体验发现的也正是这一特性。
读者有两种途径使不确定性标准化:或者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作品,或者修正自己的成见。
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完全一致的对应。
这种无地生根的开放性使它们能在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形成各种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