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经典色谱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朱建民
项目三经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分离植物叶色素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薄层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二、基本原理
薄层色谱法 (TLC)是把吸附剂或支持剂铺在玻璃板上,将样品点在其上,然后用溶剂展开,使样品中各个组分相互分离的方法。

这是一种简便、快速、微量的分离分析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TLC可分为吸附薄层色谱、分配薄层色谱和离子交换
薄层色谱等,本实验主要应用吸附色谱。

对于吸附薄层色谱来说,被分离物质的分子
同时受到吸附剂的吸附和溶剂的溶解作用。

由于混合
物中不同物质与吸附剂 (固定相)之间的吸附力不同
和不同物质在溶剂(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
当这种吸附和溶解 (解吸)达到平衡时,不同的物质
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便具有不同的质量分配比或
平衡常数 (K)。

随着固定相和流动相的连续不断地相
对移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平衡状态将会
不断地被打破和重新建立,物质也因此而随着流动相
的运动而移动。

那些与吸附剂吸附力小,在流动相中
溶解度大的物质将移动的较快,相反,那些与吸附剂
吸附力较大,在流动相中溶解度较小的物质则移动的
较慢。

这样,不同的物质便由于其移动速度的不同而
得到分离。

物质在薄层板上移动速度常用Rf值 (比移值)表示,其定义是:
影响Rf值的因素很多,如薄层的厚度,吸附剂的种类、粒度、活度 (吸附能力),展开剂的纯度、组成及挥发性,展开方式 (上行或下行),层析缸的形状、大小及饱和程度,外界温度等。

但是,在固定的条件下,某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

因此,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Rf值可以作为鉴定和检出该化合物的指标,就像测定熔点或其它物理常数一样。

为了获得相同的色谱条件,通常是把未知样和标准样同时滴加在同一块薄板上。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植物叶色素的分离
材料绿色叶子 (青草、树叶均可)
试样植物叶的石油醚:乙醇 (2:1)提取液
薄层板硅胶G板
展开剂苯:丙酮=7:3(V/V)
显色剂自显色:卡黄素类 (橙色)、叶绿素a (蓝绿色)、叶绿素b(绿色)、叶黄素 (黄色)。

(2)操作步骤
①制板:每组洗净2块载玻片,晾干备用。

称取3-3.5g硅胶G倒入研钵中,拌匀,继续搅拌至稠度适宜的均匀糊状物,立即按平铺法铺制薄层板 (从调糊到铺好板应在 1-1.5 min内完成,否则煅烧石膏遇水迅速固化)。

平放,晾干备用。

②点样:在距薄板一端约 1.5 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并确定各样品点样位置。

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提取液进行点样。

三个样点之间的距离约0.7 cm,薄层两边距离约0.5 cm,晾干。

③展开和显色:用上行法展开,待展开剂上升到距顶端 l cm处时取出,用小针画出溶剂前沿。

④测量Rf值,与标准样点比较,确认混合样各组分斑点的归属。

记录,并将色谱图描绘下来,附在报告中。

五、思考题
(1)薄层色谱的基本操作有哪几个关键技术?在各个操作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2)单纯依据一个化合物的Rf值可否进行定性鉴定?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