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课件-第九章 货币需求和其他货币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变化是自然的。因为以个人货币需求作为考虑的出发 点,其影响因素当然是收入,而不是社会的交易量,相应 的也就必然有一个新的系数k来代替V。
透过表象,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的 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前者侧重货币交易职能,后者侧重货 币资产储藏职能;前者是宏观模型,后者是微观模型;前 者没有考虑利率的作用,后者不可避免考虑利率的作用。
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Money demand for)是社会各部门在既定收入 或者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要求,是实 际经济的运转对货币产生的客观需求。
科学的货币需求概念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指标;
第二,数量上有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三,包括对现金和存款两部分的需求;
第四,包括执行不同职能的货币。
在选择资产持有的形式时,人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和偏好,通过对各种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衡 量和比较,使自己的资产组合保持最佳状态。所谓货币需 求,实际上就是在这种最佳状态的资产组合中,人们愿意 持有的货币量。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1.现金交易数量说
鲍莫尔模型表明:人们具有适量 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其量的确定 原则是使现金存量的成本降到最 低限度。
公式为: M 1 2bT 2r
②惠伦模型(立方根定律): 惠伦研究了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 率变动的关系,同样发现预防性 货币需求也受利率的影响,提出 并运用理论模型论证二者呈反方 向变动。 公式为:
弗里德曼指出,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唯一有效的措施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的增长率,使它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即所谓的“简单规则”货币政策 。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式
式中,M为财富持有者个人持有的货币量;P为一般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需求;Y代表恒久 性收入,w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比率;rm为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rb为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包括债券价格的变动;re为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股票价格的变动;1/p×dp/dt为预期通货 膨胀率,因而是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u为表示主观偏好以及其他影响货币服务效用的非收 入变量。
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财富)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 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2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政策含义
弗里德曼认为引起物价全面上涨和持续性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只能是货币供 应量的过度增长。弗里德曼指出,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所实 行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而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又是货币 供应量的过度增长,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应放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上。
第九章 货币需求和其他货币理论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论
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 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并 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
的要求
货币需求 的含义
货币需求 函数
表达货币需求量 与决定货币需求 的各种因素之间 关系的方程式
货币需求的 决定因素
1.收入情况 2.信用发达程度 3.居民资产选择行为 4.人们的心理预期
2S 2b M 3
r
T表示交易量,b表示变现的手续费用,r表示利率,S2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净支出分布的方差。
③托宾模型:托宾用图示法直观的表述了其资产选择理论,使投机动机货币需 求的分析更加精细化。托宾认为利率越高,预期收益越高,货币持有量比例越 小,证实了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开始。他认 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这种 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 上普遍偏好货币的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 不愿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基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 机和投机动机。
凯恩斯得出的货币需求函数 : M L1(Y ) L2 (r)
上式表明,货币需求随收入Y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与利率r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因为 收入水平在短期内稳定不变,所以利率就成为决定人们对 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
①鲍莫尔模型(平方根定律): 鲍莫尔提出了平方根公式对凯恩 斯的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 修正。
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方程式):M =kPY
Y代表总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k代表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 M为名义货币需求。
费雪与剑桥方程式的对比
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可以很容易发现二者在形 式上的两个区别:
一是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二是以个人持有货币需求对 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
凯恩斯主义的后继者们对货币需求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他们更强调利率 对于货币需求的影响作用,使货币需求理论与现实生活更加接近了。来自货币主义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1.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1956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发表了题为《货币 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标志着传统货币数量学说的重新复活。弗里德曼认 为,现代货币数量论并不像传统货币数量论那样,假定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量 不变,并把货币流通速度也作为固定的常数,然后研究货币数量同物价的关系。 而是认为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是货币需求同货币供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货 币供应的是货币制度,即法律和货币当局的政策,而货币需求的决定则是货币 数量论所要研究的问题。
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他认为货币 的唯一功能是充当交换媒介,因此一定时期内社会所需要的货币金 额必定等于同期内交易的商品价值总和。
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式):MV=PT
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量。
2.现金余额数量说
现金余额数量说由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经庇古和罗伯逊发 展。该方程式的侧重点是研究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 义总收入的比例(k)的大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弗里德曼采用较稳定的“恒久性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所谓 “恒久性收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 入的平均数。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 从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来看,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方面以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另一方面又吸收凯恩斯的流动 性偏好理论并加以发展。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特点是强 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
透过表象,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的 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前者侧重货币交易职能,后者侧重货 币资产储藏职能;前者是宏观模型,后者是微观模型;前 者没有考虑利率的作用,后者不可避免考虑利率的作用。
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Money demand for)是社会各部门在既定收入 或者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要求,是实 际经济的运转对货币产生的客观需求。
科学的货币需求概念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指标;
第二,数量上有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三,包括对现金和存款两部分的需求;
第四,包括执行不同职能的货币。
在选择资产持有的形式时,人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和偏好,通过对各种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衡 量和比较,使自己的资产组合保持最佳状态。所谓货币需 求,实际上就是在这种最佳状态的资产组合中,人们愿意 持有的货币量。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1.现金交易数量说
鲍莫尔模型表明:人们具有适量 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其量的确定 原则是使现金存量的成本降到最 低限度。
公式为: M 1 2bT 2r
②惠伦模型(立方根定律): 惠伦研究了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 率变动的关系,同样发现预防性 货币需求也受利率的影响,提出 并运用理论模型论证二者呈反方 向变动。 公式为:
弗里德曼指出,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唯一有效的措施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的增长率,使它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即所谓的“简单规则”货币政策 。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式
式中,M为财富持有者个人持有的货币量;P为一般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需求;Y代表恒久 性收入,w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比率;rm为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rb为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包括债券价格的变动;re为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股票价格的变动;1/p×dp/dt为预期通货 膨胀率,因而是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u为表示主观偏好以及其他影响货币服务效用的非收 入变量。
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财富)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 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2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政策含义
弗里德曼认为引起物价全面上涨和持续性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只能是货币供 应量的过度增长。弗里德曼指出,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所实 行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而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又是货币 供应量的过度增长,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应放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上。
第九章 货币需求和其他货币理论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论
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 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并 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
的要求
货币需求 的含义
货币需求 函数
表达货币需求量 与决定货币需求 的各种因素之间 关系的方程式
货币需求的 决定因素
1.收入情况 2.信用发达程度 3.居民资产选择行为 4.人们的心理预期
2S 2b M 3
r
T表示交易量,b表示变现的手续费用,r表示利率,S2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净支出分布的方差。
③托宾模型:托宾用图示法直观的表述了其资产选择理论,使投机动机货币需 求的分析更加精细化。托宾认为利率越高,预期收益越高,货币持有量比例越 小,证实了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开始。他认 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这种 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 上普遍偏好货币的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 不愿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基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 机和投机动机。
凯恩斯得出的货币需求函数 : M L1(Y ) L2 (r)
上式表明,货币需求随收入Y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与利率r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因为 收入水平在短期内稳定不变,所以利率就成为决定人们对 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
①鲍莫尔模型(平方根定律): 鲍莫尔提出了平方根公式对凯恩 斯的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 修正。
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方程式):M =kPY
Y代表总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k代表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 M为名义货币需求。
费雪与剑桥方程式的对比
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可以很容易发现二者在形 式上的两个区别:
一是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二是以个人持有货币需求对 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
凯恩斯主义的后继者们对货币需求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他们更强调利率 对于货币需求的影响作用,使货币需求理论与现实生活更加接近了。来自货币主义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1.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1956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发表了题为《货币 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标志着传统货币数量学说的重新复活。弗里德曼认 为,现代货币数量论并不像传统货币数量论那样,假定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量 不变,并把货币流通速度也作为固定的常数,然后研究货币数量同物价的关系。 而是认为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是货币需求同货币供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货 币供应的是货币制度,即法律和货币当局的政策,而货币需求的决定则是货币 数量论所要研究的问题。
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他认为货币 的唯一功能是充当交换媒介,因此一定时期内社会所需要的货币金 额必定等于同期内交易的商品价值总和。
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式):MV=PT
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量。
2.现金余额数量说
现金余额数量说由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经庇古和罗伯逊发 展。该方程式的侧重点是研究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 义总收入的比例(k)的大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弗里德曼采用较稳定的“恒久性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所谓 “恒久性收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 入的平均数。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 从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来看,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方面以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另一方面又吸收凯恩斯的流动 性偏好理论并加以发展。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特点是强 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