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机械损失的组成与测定及测定方法的试用范围

一、机械损失的组成部分 1. 活塞与活塞环的摩擦损失 2. 轴承与气门机构的摩擦损失 3. 驱动附属机构的功率消耗 4. 风阻损失

5. 驱动扫气泵及增压器的损失

二、机械损失的测定 1、示功图法

一般用于当上止点位置能得到精确校正时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2、倒拖法

这种方法在具有电力测功器的试验条件下方可进行 3、灭缸法

此法仅适用于多缸发动机。 4、油耗线法

这种方法不适用于用节气门调节功率的汽油机。

倒拖法只能用于配有电力测功器的情况,因而不适用于大功率发动机,而较适用于测定压缩比不高的汽油机的机械损失。对于排气涡轮增压柴油机(pb <0.15M Pa ),由于倒拖法和灭缸法破坏了增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因而只能用示功图法、油耗线法来测定机械损失。对于排气涡轮中增压、高增压的柴油机(pb ≥0.15MPa),除示功图外,尚无其他适用的方法可取代。

2:提高内燃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途径 16

2e it m u i 0t 4

02-172-191P 30P K 3.63100-b 2126H me it it L c m s a m u L c m s a u p n H n l H l K n ηφηρτφηφηρφηηηη==⨯∴=⨯==e 由()和()变化不大而据此,可以进行提高发动衡量经济性的指

机动力性和改善标为b 经济性,由()的途求得:

径分析。

162e it m u i 0

t 4

2-172-191P 30P K 3.63100-b 2126H me it it L c m s

a

m u

L c m s a u

p n H n l H l

K n ηφηρτφηφηρφ

ηηηη==⨯∴=⨯==e 由()和()

变化不大

而据此,可以进行提高发动衡量经济性的指机动力性和改善标为b 经济性,由()的途

求得:径分析。162

e it m u i 0t 402-172-191P 30P K 3.63100-b 2126H me it it

L c m s a m u

L c m s a u

p n H

n l H

l K n

ηφηρτφη

φηρφηηηη==⨯∴=⨯==e 由()和()变化不大而据此,可以进行提高发动衡量经济性的指机动力性和改善标为b 经济性,由()的途求得:

径分析。 提高内燃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途径

1. 采用增压技术

从式(2—37)可以看到,在保持过量空气系数φa 等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吸进空气的密度ρs 可以使发动机功率按比例增长

2. 合理组织燃烧过程,提高循环指示效率ηit

3. 改善换气过程,提高气缸的充量系数φc

4. 提高发动机的转速

增加转速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每个气缸做功的次数,因而可提高发功机的功率输出;与此同时,发动机的比质量也随之降低。

转速的增长不同程度上受燃烧恶化、充量系数φc和机械效率ηm急剧降低,零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降低以及发动机振动、噪声加剧等限制。

5. 提高内燃机的机械效率

提高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这方面主要靠合理选定各种热力和结构参数,靠结构、工艺上采取措施减少其摩擦损失及驱动水泵、油泵等附属机构所消耗的功率以及改善发动机的润滑、冷却来实现

6. 采用二冲程提高升功率

3.理论循环的结论与限制

结论

1.提高压缩比εc可以提高工质的最高温度,扩大了循环的温度阶梯,增加了内燃机的膨胀比,从

而提高了热效率ηt,但提高率随着压缩比εc的不断增大而逐渐降低。

2.增大压力升高比λp可以增加混合加热循环中等容部分的加热量,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因而可使

热效率ηt提高。

3.增大初始膨胀比ρ0,可以提高循环平均压力,但由于等压部分加热量的增加,导致循环热效率η

t随之降低,因为这部分热量是在膨胀比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加入的,做功能力下降。

4.所有提高热效率的措施,以及增加循环始点的进气压力pa,降低进气温度Ta,增加循环供油量等

措施,均有利于循环平均压力pt的提高。

5.

内燃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约束和限制

1) 结构强度的限制

2) 机械效率的限制

3) 燃烧方面的限制

4) 排放方面的限制

4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及分析

第I阶段称为着火阶段,是指电火花跳火到形

成火焰中心的阶段。电火花在上止点前θ角跳火

以后,混合气中并不立即产生火焰。高速摄影表

明,在1点亮后,到2’点再亮,这段时间约占整

个燃烧时间的15%左右,但一般是按气缸压力开

始与压缩压力相分离的2点计算的,2点与2’点相

差甚微,它与底片的感光性能及测压仪器的灵敏

度有关。

第II阶段2—3称为急燃期,是指火焰由火焰

中心烧遍整个燃烧室的阶段,因此也可称为火焰

传播阶段。在这一阶段内,压力升高很快,压力

升高率为

dp/dφ=0.2~0.4MPa/[(°)(CA)]

一般用压力升高率代表发动机工作粗

暴的程度。振动和噪声水平、火焰传播速率与压力升高率密切相关,因此火焰传播速率高的可燃混合气均促使压力升高率增加,同样火花塞位置、燃烧室型式对压力升高率也有影响。

急燃期终点一般为最高压力点3或最高温度点3’(有时3和3’点重合);当然,若取放热率骤然下降的时刻作为急燃期终点则更为合理。

最高燃烧压力点3到达的时刻,对发动机的功率、经济性有重大影响。如3点到达过早,则混合气必然过早点燃,从而引起压缩过程负功的增加,压力升高率增加,最高燃烧压力过高。相反,如3点到达过迟,则膨胀比将减小,同时,燃烧高温时期的传热表面积增加,也是不利的。3点的位置可以用点火提前角来调整

第III阶段3—4称为后燃期,它相当于急燃期终点3至燃料基本上完全燃烧点4为止。图上的点3表示燃烧室主要容积已被火焰充满,混合气燃烧速度开始降低,加上活塞向下止点加速移动,使气缸中压力从点3开始下降。在后燃期中主要是湍流火焰前锋后面没有完全燃烧掉的燃料,以及附在气缸壁面上的混合气层继续燃烧。此外,汽油机燃烧产物中CO2和H2O 的离解现象比柴油机严重,在膨胀过程中温度下降后又部分复合而放出热量,一般也作后燃看待。

(七)汽油机不同工况下燃烧过程的特点(填空题)

1、点火提前角不同时的燃烧过程

在汽油机上,保持节气门开度、转速以及混合气浓度一定,记录功率、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随点火提前角的变化,称为汽油机点火提前特性(图5—12)。

转速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

2、混合气浓度不同时的燃烧过程

在汽油机的转速、节气门开度保持一定,点火提前角为最佳值时调节供油量,记录功率、燃油消

耗率、排气温度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曲线,称为汽油机在某一转速和节气门开度下的调整特性

在φa=0.8~0.9时,滞燃期最短,火焰传播的平均速率最高。此外,由于φa<1的混合气燃烧以后

的实际分子变更系数增大以及燃料蒸发量增多,使进气温度下降,充量系数有所增大,因此这时最

高爆发压力、最高燃烧温度、压力升高率和功率均达到最大值,但同时由于不完全燃烧,燃油消耗

率较高。

在φa=1.03~1.1时,燃油消耗率达较佳值,这主要是因为气缸内燃料、空气和残余废气不能绝对

均匀混合,因而不可能刚好在φa=1时获得完全燃烧。

3、负荷不同时的燃烧过程

当节气门关小时,充量系数急剧下降,但留在气缸内的残余废气量不变,使残余废气系数增加,

滞燃期增加,火焰传播速率下降,最高爆发压力、最高燃烧温度、压力升高比均下降,冷却水散热

损失相对增加,因而燃油消耗率增加。因此,随着负荷的减小,最佳点火提前角要提早(图5—14)。

在传统汽油机中,采用点火提前真空调节器来自动调整。

4、转速不同时的燃烧过程

当转速增加时,气缸中湍流增加,火焰传播速率大体与转速成正例增加,因而最高爆发压力、压

力升高比随转速的变化不大。此外,在转速升高时,由于散热损失减少,进气被加热,使气缸内混

合得更均匀,有利于缩短滞燃期。但另一方面,由于残余废气系数增加,气流吹走电火花的倾向增

大,又使滞燃期增加。以上两种因素使以秒计的滞燃期与转速的关系不大,但是按曲轴转角计的滞

燃期却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汽油机上均设有点火提前角的离心自动调节装置,使在转速

增加时,增大点火提前角。

5.降低爆燃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